铁骨(校对)第11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5/1395

  “命令炮兵持续攻击,配合空军的轰炸,等轰炸结束,咱们尝试着再发起一轮进攻,试试敌人的乌龟壳到底有多硬!”
  张国生沉稳地下达完命令,便注意机群的动向。
  只见Q2强击机群先稍稍降低飞行高度,自北向南掠过皎当山,然后再绕半圈转了过来,自南朝北,向暴露的日军阵地做低角度俯冲,朝预定目标扔下几枚五公斤到五十公斤不等的炸弹,随后再盘旋两圈,寻找打击目标,锁定后继续投弹、扫射。
  日军地面机枪火力喷吐着火舌,但是对下部装备有厚重装甲的强击机无可奈何。
  就在机群撒欢的时候,半空中突然炸开一朵朵黑烟,一架Q2强击机被击中右翼,呜咽着拖着黑烟,向北面的大地一头栽了过来。在战机距离地面三百多米处时,天空中飘起两朵降落伞,很快,战机坠地爆炸,火光四射,蹿起的浓烟直冲云霄。
  张国生心中一沉,目测飞行员的落点就在我方与日军交战区域的中间,立即派出官兵前往拯救,同时,命令炮群向日军躲藏在远处山间密林中的高射炮阵位发射炮弹,以压制敌人的对空火力。
  这时受到威胁的Q2强击机群不自觉地拉升了高度,匆匆向日军阵地扔完炸弹,便脱离了战场,向北面的天空飞去。
  张国生摇了摇头,鬼子非常狡猾,有意把防空火炮掩藏得很深,以达到打击的突然性。早上机群密集轰炸的时候,鬼子的高炮躲着不动,中午时部队苦战不下,曾有一个武装直升机中队前来助战,但突然遭遇日军的防空炮打击,直升机飞行速度过慢,竟然一下子就被日军打掉三架,其余的直升机只得远远地遁开,转上几圈后见日军的防御体系非常严密,于是便匆匆离去,和现在这一幕何其相似?
  随着机群离去,各团的突击梯队,进入了距离敌人阵地约一千米的攻击出发阵地。
  看到时间不早,有心搏一把的张国生,把他手上剩下的三个主力团全都投入了进攻,第一团在前面的战斗中,基本被打残了,因此由二、三、四团担任主攻,其中二团从正面自北向南攻击,三团在左翼自东北向西南攻击,四团在右翼自西北向东南攻击。
  随着冲锋号声响起,三个团分别从三个方向上,同时发起进攻,军号嘹亮,战旗飘飞,一个个士兵从战壕里跳了出来,最先跃出战壕的部队,立即展开成散兵线,单兵或火力组之间的距离保持在五米以上,排长或连长在其部队阵形的中间靠后位置上指挥作战。
  每个营的先锋连,除了原有人员外,均加强了一个班的工兵和一个从重火力连抽调兵员组成的突击排,工兵的主要武器是十公斤的炸药包,突击排的主要武器是火箭筒、火焰喷射器和自动步枪,同时携带有大量手榴弹。
  在先锋连的步兵和机枪手向前挺进的同时,留在战壕里的通用机枪和迫击炮开始从指定的射击阵地上,向敌人阵地实施压制射击,从后方发射的子弹,从攻击的士兵身边“嗖嗖”飞过,一波一波倾泻到敌方位于山腰的阵地上。
  远处的日军阵地,立即笼罩在一片烟雾中,冲出战壕的官兵,耳畔全部都是迫击炮的射击声和一公里外日军阵地上的炸弹轰爆声。
  先锋连继续向前挺进,其他两个连在后方展开成较密集的散兵线,再往后便是营直属部队,充当预备兵团,以纵队跟进前进。
  很快,各团布置在一线的两个营便离开了出发阵地,作为预备队的第三个营此时沿着交通壕进入出发阵地。
  日军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在安家军官兵刚刚冲出战壕的时候,敌人布置在山间战壕里的机枪,就开始向山下安家军进攻后展开的散兵线,零星地进行射击,同时,左右山头的日军掩体,再次喷射出火力。
  这个时候,山地四师直属炮团,开始分成两个部分,压制左右两翼的山头,主要是打击那些喷涂火舌的机枪火力点,至少要用烟雾遮蔽其射击视野。
  与此同时,反应灵敏的团属、营属五零、六零和八一迫击炮,迅速向当前日军阵地上的机枪火力点开火,压制日军的反击。
  日军布置在后方掩体,用伪装网巧妙伪装的炮兵部队,突然打破沉寂,一门门山炮、野炮和曲射步兵炮,向安家军展开的散兵线,猛烈开火,给快速前进中的安家军官兵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这样的情况自然不会持久,山地四师的侦察和校射气球,立即将日军炮兵阵地所在的位置,报告到炮兵团,几分钟后,精准的炮火,迅速覆盖了日军的炮兵阵地,日军的炮火攻势顿时哑火。
  当安家军的散兵线,前进到距离日军阵地约四百米的时候,遭到日军及缅军的步枪火力射击,缅军射术不精,不足为虑,但鬼子的步兵,却是长期用子弹喂出来的,很快便有战士中弹倒地。
  这时,各连排的机枪手,纷纷选定射击位置,架起I式通用机枪,向敌人阵地猛烈开火,山地兵们也在基层士官组织下,一面以手中的自动步枪向敌人射击,一面加快步伐前进,战场上子弹横飞,进攻中的连队,不断有人中弹,但整个进攻队形并未减缓,尤其各先锋连的官兵,更是借助地形地物的掩护,相互策应,攀援着快速向日军阵地逼近。
  在山地兵突进到距离日军阵地约一百五十米时,日军也向一线阵地投入了增援部队,以补充前沿已被严重削弱的阻击火力。同时,高处的山上,又新增了四处火力点,再次对进攻中的安家军官兵带来巨大的威胁。
  尽管伤亡很大,但先锋连此时已经靠近了日军的阵地,在距离战壕不到十五米时,官兵们纷纷投出了手榴弹,手榴弹爆炸的烟雾刚刚腾起,悍勇无比的官兵便端着上了刺刀的I式步枪,跃向敌人的战壕,不管战壕里有没有活人,先放一排枪,再挺枪乱刺,就连日军的伤员亦不放过,非要连刺数刀,再用枪托砸碎脑壳不可。
  日军依托山势,构筑了极为坚固的防御工事,炮火无法直接命中,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没有射击角度,用手榴弹也不足以将其压制,这时,配备到先锋连的工兵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只见工兵们三三两两,闪挪腾移,时而匍匐,时而跃起,几卧几起,便靠近日军掩体,在掩体的射击口附近放置一个或大或小的炸药包,点着引信后迅速奔离,闪光一过,碎木烂肉四下飞散,敌人的掩体洞开,露出一个个黑乎乎的洞口。
  就在官兵们呐喊着扑向这些洞口的时候,异变再次发生。
  “哒哒哒……”
  左右山岭及前面山头高处,突然增添了三十多个火力点,整个山间,全部都是曳光弹留下的残痕。
  随后,巨大的轰鸣声传来,不知道从何处射来的密集炮弹,将刚刚占领日军阵地的先锋连彻底淹没。
  一直用望远镜观察前线战事的张国生脸色大变,从炮火的密集度来看,敌人在各山的反斜面,起码隐藏了上百门大口径重炮,如此密集的炮击,突入敌人阵地的先锋连,绝无幸理。而且,敌人暴露出来的火力点,一次比一次多,现在炮火已经无法压制这些区域,强攻下去只会带来更大的伤亡。
  “撤吧!”
  张国生沮丧地挥了挥手,通讯参谋立即将命令传达了下去。
  一小时后,张国生电报方面军司令部,山地四师面临的情况非常困难,在连续的进攻中已经有近三千名官兵伤亡,继续强攻下去代价太大,得不偿失。
  ……
  南华,新京,总参谋部会议室。
  早上十点各条全线均顺利取得突破放心去休息的安毅,这会儿正站在大型沙盘前,倾听副总参谋长黄智的战局讲解。
  周边,除了白天值班傍晚换班回去休息的杨飞、赵东全、成世明、傅明山、王志涵等将校外,其余军委及总参各部的将校悉数出席。
  而在会议室后面,便是安家军总参谋部的通讯中心。
  一排排充满插头孔洞的通信交换台前,坐满了英姿飒爽的女兵,她们一个个头戴厚厚的海绵耳机,神情专注。
  “总参谋部通讯中心,请问接哪儿?”
  一位温婉漂亮的下士女兵,将插头插入一个示意有呼叫进入的红色闪烁灯下的孔洞,立即热情地招呼。
  “我是夏俭,帮我转会议室,我有重要情况向安主席反应!”
  随同耳机那边话筒里传来男性沉稳中带着威严的的声音外,还有电台“滴滴答答”的声音和各种嘈杂的讨论声。
  “好的,夏司令,请稍候!”
  下士女兵说完,没有丝毫犹豫,平日里上万次训练带来的本能反应,使她熟练地将插头连接着的另一个插头,插入到面前交换台的其中一个插孔中,两个插孔旁的绿色指示灯迅速亮起来,显示线路已经进入联通状态。
  结束完这一次的接线工作,下士女兵没有丝毫休息,迅速拔下通讯台上指示灯已经显示白色结束通话状态的两个连线插头,将其中一个插头接入到下一个闪烁着红色接入插孔中去,再次热情地问道:“总参谋部通讯中心,请问接哪儿?”
  随后,和先前发生相似的一幕,再次上演。
  进入三九年下半年后,安家军的适龄义务兵的征召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如果再勉强招收,便会破坏南华的工农业生产,目前新兵主要由国内的汉中、宜昌和老南昌三个征兵点提供。而在南华,招收的主要对象是适龄的女青年。
  适合女兵的兵种,除了医生和护士、文工团女兵外,最能体现女性特点和发挥她们心细特长的另一个地方便是通讯中心了。
  目前,安家军三总部、军事委员会、小南海治政堂、政务院、情报系统、各方面军司令部、各集团军军部、各师师部部均设有这种通讯中心,由专业的女性接线员担任分线联通处理任务。
  事实上,程控电话交换机技术,要到六十年代中期才会由美国的贝尔公司发明,但那还不是时分数字式的,而是“空分”式的,即用户在打电话时要占用一对线路,也就是要占用一个空间位置,一直到打完电话为止,和手工接通差别不大。七十年代后,采用时分复用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程控数字交换机技术才日趋成熟,到八十年代逐渐普及。
  因此,虽然现在无线电通讯和传统的有线电话通讯,在南华的政府部门及军队比较普及,但是由于没有自动程控交换机,只能由人工进行分线联通处理,因此接线员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岗位。
  这些通讯女兵大多由童子军校和各中学进行特招,接受三个月的初级军事技能训练后,便进入专业的通讯技能培训。
  通讯技能培训期间,她们要首先要学会判断自己面前通信交换台上几十条连线、上百个插孔中哪两个才是一对,这是她们接受专业训练的第一步。
  如此多的插孔,要快速依据要求判断出哪两个是一条线路,非常的困难。要知道,虽然插头上有着多种颜色来进行分辨,可是颜色总共就七种,而每一种颜色的线路和插头都有着十来条,而且在训练中,不时模拟战地的实况,为了防空和避免成为对方炮兵打击的目标,灯光往往开得很暗,在这种情况下,色温会出现偏差,有时候真的很难分辨出颜色来。
  没有经历过那个灾难年代的人,很难想象那时候人的坚强与坚韧,通讯女兵们没有一人打退堂鼓,她们在教官的帮助下,快速地成长起来,用自己的技巧和细心,记忆并分析哪两个插头是一对,在数以万计的训练中,逐渐熟悉每一个插头,到了后来甚至可以凭借着长期触摸的手感和暂存记忆,来做出准确的判断。
  熟悉完插头判断后,第二项训练科目就是背诵成千上万个的分拣指令,这同样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同时也很枯燥乏味的工作,但是在刻苦的训练下,大多数女兵都做到了,她们凭借着女性特有的细心,还有远远超过男性的忍耐力,背诵下上万条分拣指令,熟悉每一个插口所代表的转接位置。
  到了后来,随着对工作岗位的熟悉,她们甚至可以详细地背出自己工作台上数百个插口每一个对应的通讯单位,对于这些女兵们的努力与所取得的成功,就连教导她们的男性教官也自叹弗如。
  由于南华各个部门电话的普及,电话号码越来越多,政府开设的电话局负责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到目前为止,一名普通的女接线员记忆的电话号码已经多达上万条,由此可见女性的细心程度。
  当然,只是经过第一项和第二项训练,这样的接线员只能算是勉强及格,接线员们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验,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接通战场通讯单位的通讯插口。
  要知道,安家军的将士,来自四面八方,虽然军队中普遍要求说普通话,但许多人的口音很重,一旦说快了听起来就很难辨析清楚。而在战争中,尤其是身处一线的接线员,她们一秒钟的延误,都有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大多数女孩性子柔弱,在接通那些在前线打红眼的热血汉子们那用生命呼喊出来的吼叫,往往会心惊肉跳,手忙脚乱,如果不经过特殊的训练,根本无法冷静地听清楚说的是什么,并准确地将插头插入插口中去。
  因此,通讯女兵们接受的第三项训练,就是深入前线,在连绵的枪炮声中,训练自己的胆量,会尽可能多地和一线官兵谈话,多熟悉、了解和分辨各地的口音,并到枪林弹雨的地方,去习惯在任何环境下都处事不惊。
  最后一个训练课程是长时间说话,练就一口好嗓子。这个好嗓子不像唱歌,需要音域有多宽广,歌声多优美,而是需要做到每天能清晰地连续发音八小时。
  这个课程极为痛苦,根据人体生理学,一个人连续说话超过四小时,嗓子就会疼痛沙哑,除非经过系统的声乐训练,才能做到长期连续说话。因此,上级特意请来声乐专家,教授发音技巧,同时,还提供大量药厂研制的诸如胖大海、红姑娘等可以保护嗓子的中成药品,以保护嗓子。
  经过训练后,现在接话员可以在连续说话超过八小时的工作后,第二天仍旧能够继续非常清晰的发音。不过,长期的说话,使得大多数女孩声音发粗,这也算是一种职业病吧。
  不过,这些通讯女兵可不愁没人追,在军中她们永远是引人瞩目的军花,若非恪于军规军纪,恐怕每一位都会收到大量情书,现在是战争期间,许多军官和参谋人员,只能偷偷地暗恋着这群美丽的军中天使。
第1843章
坚决打击
  新京城,笼罩在一片夜色中。
  战争期间,为了防空需要,入夜后即进行宵禁,整个城市一片沉寂。
  位于城北独柱寺的总参谋部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厚重的窗帘,将室内室外隔离开来。
  副总参谋长黄智站在大型微缩沙盘前,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棍子,指向沙盘上各个要点,解说当前战情。
  “马来亚战场,我中南方面军第一集团军,由陶公县攻向哥达巴哈鲁港,截至去年晚上七点,吉兰丹河以西地区已基本被我军占领。哥打巴鲁哈港是日军在吉兰丹地区最重要的腹心城市,同时也是马来北部重要的海港,日军构筑了极为坚固的海陆空协防体系,从那里渡河极为困难。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攻打哥达巴哈鲁港,把日军第二十一师团,从后方的日德防线吸引出来,因此担负正面攻击的第一集团军第一摩步师,渡河的声势造得很大,但实际上攻坚力度并不强!”
  “按照预定战略,这一路的渡河点,是吉兰丹河中游地区的巴西马士,这座位于‘几’字形河湾部位的城市,是一座物资中转港口,上游山区砍伐的树木,顺着河流漂浮而下,在巴西马士城汇拢收集,这里的木制加工业极为发达。第一集团军第二坦克师、第三摩步师将于今夜午夜时分突然发起对该城的进攻,明日日出前全军渡过吉兰丹河,潜入哥达巴哈鲁城南方设伏,消灭从日德防线出击的日军。如果敌人不上当,我们则集中优势兵力,由腹背进攻,一举消灭哥达巴哈鲁之敌,集三个师之力南下;中南方面军第二集团军,于清晨九时,攻破日军于朱平山构筑的日得拉防线,占领琉璃、亚劳等城镇,前锋已于下午六时攻占亚罗士打城及吉打港。目前,该线日军两个独立步兵旅团及两个马来师的残部,已退守勿沙山地区,威胁我军后方补给线路安全。为安全计,第二集团军司令闵竟先将军决定肃清顽敌后再行南下!毕竟我方是机械化部队,对后勤依赖度很高,马来地区地形复杂,丛林密布,极易展开游击和破袭战,加上工兵正在紧急沟通由沙道到琉璃城的铁路,因此我军挺进速度不快,力争稳扎稳打,逐次消灭敌人!”
  “缅南方向,中南方面军傅冠捷第三集团军的作战目标,是消灭由披汶·颂勘领导的暹罗军。日军为了给我们找麻烦,特意在缅南成立了暹罗流亡政府,并把萨尔温江以南地区交由披汶·颂勘领导。暹罗军实力不弱,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重火力装备,无法对我们的坦克和装甲部队形成威胁!”
  “我第三集团军由帕道出发,于清晨七时击破暹罗军防线后,顺着扎米河南下,连下均姜、戈马两镇。目前,第七摩步师正在攻打帕米亚镇,第八坦克师、第九摩步师已经进入平原地区,攻向达昆代镇,预计两日内即可兵临毛淡棉城下,阻断萨尔温江西北地区日军的增援。”
  说到这里,黄智舒了口气,见大家没有疑问,接着指向缅北地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5/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