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1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7/1395

  “我也研究了汪精卫所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他的‘民族主义’,要贯彻什么‘睦邻政策之精神’,曰‘绝不以狭隘的爱国主义自缚,而陷于排外思想之歧途’,与日本实行‘亲善’外交,‘以兼爱非攻之精神,以期于东亚和平暨世界和平作出贡献’;他的‘民权主义’,就是废除南京国民政府的职权,以他自己为国民党的新中心,‘联合有志之士,部分派别,共同担负收拾时局之责任’。其实也就是说他要网罗一切汉奸,与日本首先‘和平’,宣布‘战争既息’,‘国民大会得以召集,宪法得以制定颁布,结束训政,开始宪政,以完成民权主义之阶段’;而所谓‘民生主义’,就是要‘消弭阶级斗争’,‘划分民生主义与马克思之共产主义在理论上根本不同,在方法上更相水火,无法共存’,对‘南华的经济殖民主义更要满怀警惕’,因此‘去此两种大害有其必要’……”
  安毅冷哼一声:
  “汪兆铭这个‘三民主义’,分明就是反对坚持抗日的我们和中共主张,鼓吹投降日本,出卖国家民族利益,侵犯民权,危害民生,实行汉奸法西斯独裁统治的虚伪三民主义!这个世界的带路党何其多也,继欧美各国政要纷纷展露真实嘴脸后,现在我又亲眼见到一个!”
  小会议室里沉默了一下,杜易沉声道:“如果主席想将这些汉奸败类一网打尽,我们国安部的特别行动组愿意代劳!”
  陈瑜笑了笑:“真要解决这些跳梁小丑,仅仅我们中央情报局的力量便可以,不过这些大汉奸中间,有许多是各个政治派别派出的别有用心的间谍,至少我们中央情报局就送出了十二人当代表,如果真要实施一刀切,恐怕会把所有人都得罪!”
  安毅摆摆手:“这群跳梁小丑在华北蹦跶,影响不了我们,我估计他们的这个什么狗屁‘六大’,出了日占区都没人知道……”
  “主席,这你可猜错了!”
  刘卿笑着道:“南京国民政府不仅把汪精卫的主张反复宣传,而且关于会议的种种内幕,大报小报都捅了出来,民众都当做笑话看的。比如大会举行期间,所有文件只准代表开会时阅读,不许携带出场,结果李士群将一份偷偷交给日本人,引来日本人的强烈抗议……”
  “原来,此次汪伪六大的组织法中有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各派代表若干人出席大会一条,日本人责问说‘三地已建满洲国多年,与这个会议有何关系,为什么会派人参加?’,汪精卫又惊又怕,连忙解释其实以上三地并未有人出席,请日本人谅解,随后还让梅思平做代表前去解释。”
  “汪精卫畏日本人如猛虎,但在大会闭幕时却厚颜无耻地说‘外面有人对我们造谣侮辱,说我们是日本人的傀儡,现在请大家看看,我们今天会场里有无日本人?’,做贼心虚到了他那个地步,也够丢人的!”
  安毅忍俊不禁,笑完后若有所思地说:“看来委员长不把汪精卫的真面目拆穿,誓不罢休了!”
  众人会心一笑,陈瑜接着汇报:
  “三月下旬,汪伪六届一中全会接着举行,汪精卫任大会主席,做了对国际形势及党务政治情况的演说,并对‘六大’交议各案进行讨论,并加推陈公博、周佛海、梅思平、丁默邨、陶希圣、高宗武、焦莹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陈璧君、顾忠琛、褚民谊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最后成立‘中央党部’,褚民谊为秘书长,陈春圃、罗君强副之;梅思平为组织部长,陶希圣为宣传部长,丁默邨为社会部长,一个草台班子就这样搭建起来了!”
  “四月,随着日本内阁再次严厉要求华北各汉奸团体与汪精卫合作,王克敏和梁鸿志不得不主动放低姿态,但却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开始与汪精卫讨价还价,斤斤计较。由于汪精卫在投降卖国事宜上还不够彻底,加上日军大本营及中国派遣军内部意见也不统一,石原派与东条派斗得个不亦乐乎,事情就开始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直到上个月,汪精卫见日本在占领澳大利亚大陆后,又取得了美洲地区作战的优势,终于全面屈服,与日本签订《日华新关系调整纲要》、《关于日华新关系调整的具体原则》以及《秘密谅解事项》等密约,日本得到了种种特权与优待,终于心满意足,严厉要求王克敏和梁鸿志无条件予以配合,于是新政府的成立便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上月初,高宗武和陶希圣在窃取中日密约副本后,逃离华北,返回南京,首先是《大公报》全文披露,随后全国媒体跟进,两人也摇身一变,成为了打进汪伪内部的孤胆英雄,迅速被蒋委员长提拔为亲信幕僚,完成了由汉奸卖国贼到民族英雄的华丽转变……”
  安毅听到这里,忍不住评点:
  “我记得汪精卫出逃,是高宗武和陶希圣唆使的吧,这还真是翻脸比翻书还快啊!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也该二人功成身退了……”
  大家都知道安毅的意思,根据戴笠透露的消息,高宗武和陶希圣其实都是受军统指派,甚至周佛海都是蒋介石安插到汪精卫身边的反骨仔,汪精卫做人失败到了这个地步,可怜复可恨!
  现在看来,他这个坏蛋还得一直做下去,直到最后遗臭万年。
  陈瑜最后报告了此次汪精卫建国的情况。
  十一月二日,农历辛巳年戊戌月甲寅日,诸事大吉,汪精卫集团以“还都北京”的名义,在千年古都粉墨登场。
  直到北伐前,北京依然是中国的首都,是真正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后来国民党定都南京,把北京更名为北平,曾引来巨大争议,现在蒋介石在南京安若磐石,汪精卫要取得大义名分,只能在北京闹腾了!
  在天安门号称十万人的群众聚会上,伪政府要员依次亮相,汪精卫把国民政府主席职务给了尚在南京一再发表声明绝不与其同流合污的林森,自己只是担任代主席,不过权柄最重的行政院院长是一定要兼任的。
  汪精卫论功行赏,把立法院长给了陈公博,司法院长为温宗尧,监察院长梁鸿志,考试院长王揖唐,文官长徐苏中,参军长唐蟒。
  行政院各部长,都给了亲信。
  比如陈群担任内政部长,褚民谊担任外交部长,周佛海担任财政部长,鲍文樾担任军政部长,李圣五担任司法部长,赵正平为教育部长,梅思平为工商部长,傅式说为铁道部长,胡兰成为宣传部长,李士群担任警政部长,丁默邨担任社会部长等等,群丑荟萃。
  当天晚上,已经成为天字第一号汉奸的汪精卫发表对日广播讲话,对日本政府支持他建立伪政权表示感谢,并发誓说“经深心反省后,痛下决心,将过去容共、容安抗日之政策彻底放弃,重新确立和平反共、反安建国之政策”。
  陈公博也发表广播词,称“现在中日是宣告和平的时候了”,“中日今后将是可以共患难的朋友”,号召中国人民要和日本人民一样互相平等友好。
  安毅皱了皱眉头,问道:“表示我们的立场没有?”
  “徐总理代表我国政府、龚大姐代表中央党部,先后发表通电,痛斥汪逆之行为,称其所作所为实属自取灭亡,号召全体中华民族民众共讨之!”刘卿禀报道。
  “由于汪逆在我们这里影响不大,因此未引起多大波澜,倒是国内掀起了一波声讨汉奸的热潮!”
  杜易娓娓道来:“国统区的学校今天普遍罢课,上海、南京、武汉、长沙、广州等城市均举行了盛大的游行示威活动,随处可见‘打倒汪精卫傀儡政府’的标语,讨逆传单更是满街满巷到处都是。各省均组织讨逆锄奸大会,声讨汪伪‘甘夷邦家于附庸,沦国民为奴隶,其卑鄙狂悖亘古所无,乱臣贼子人可得而诛’!”
  “南京国民政府发表‘悬赏办拿汪兆铭之命令’,谴责汪‘依附敌人,组织伪政府,卖国求荣,罔知悔悟’,命令‘各主管机关严切拿捕,各地军民人等,并应一体协缉,如能就获,赏给法币十万,用肃纪纲’等等,国统区各界民众先后通电谴责,欧美各地华侨纷纷讨汪,怒斥其‘罪恶滔天,甘做虎伥,成立伪府,有血皆愤,誓不甘休’。”
  “中共方面早间发行的《新华日报》上全文刊登了八路军、新四军将领的《讨汪救国通电》,指出汪精卫所谓的‘和平’就是投降,所谓‘反共’就是灭华,所谓‘反安’则是想让中国失去友援,其用心何其毒也。所有将领庄严表示,‘誓率全军为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驱逐敌伪,还我河山,虽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汪精卫的名字,真正臭大街了!”
  “自作孽不可活!”
  安毅轻蔑地一笑,忽然想起什么,问道:“大家说说看,汪精卫这次组织伪政府,有没有掩盖日军什么军事行动的意图在里面?”
  刘卿想了想,道:
  “这段时间除了拉美地区战火频乃外,其他地区还算正常吧!美军主力纷纷南调中美洲地区,日军依托有利地形,负隅顽抗,但综合双方实力对比,不管怎么看日军都没有胜利的希望。”
  “毕竟美洲距离日本本土太远了,而就地征用物资也不太现实,拉美地区各国非常穷,没有工业根基不说,粮食也不足以支撑数十万大军用度,日军的崩溃应该是迟早的事情!”
  杜易也道:“日本近期的注意力都放在迁都上,据说其调动大量运输船只,来往穿梭于日本本土与澳洲大陆之间,不少位于本土的企业开始进行拆迁,用以丰富澳洲的产业链,提升日军的军工生产能力。我想短时间内,日本不会有太大的举动!”
  安毅站起来,站到大幅世界地图前,目光最后落到了东北亚地区的楚克奇半岛。但想想进入十一月后北极圈附近已经是冰天雪地,日本人不太可能会在这个时候发起渡海作战,因此强忍心中的惊疑,回到座位坐下并吩咐道:“继续密切监视日军的动向,最好派出高空侦察机,弄清楚日本花费巨大人力物力修建的东北亚铁路的修建情况,我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第1898章
奇袭白令海
  安毅的预感非常准确。
  六天后的黎明时分,日本海军航空兵对阿留申群岛进行了猛烈的攻击,而这不过是大规模进攻的序幕。
  经过近两年的不断扩编,现在的日本海军航母特混舰队第一航空母舰战队已经拥有十艘航空母舰,满载舰载机数量近六百架,再加上庞大的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编队,目前在太平洋地区,已经属于无敌的存在。
  反观阿留申群岛的美军,由于珍珠港早早失陷,驻守荷兰港的美军失去了侧翼保护,同时随着巴拿马运河的两度中断,接连遭到重创的太平洋舰队已经不足以保护北太平洋海区,只能被动地加固炮台,修建机场,海军陆战队、空军及海岸警备队等驻军人数从战前的两千多激增到现在的一万六千多人。
  日军从来不按常理出牌,作战时每每以偷袭展开,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到珍珠港事变,日军每一次都达成了作战的突然性。
  当美国政府和军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拉丁美洲的时候,特混舰队已经在夜色的掩护下,快速地向阿留申群岛逼近。
  黎明时分,铺天盖地的机群,偷袭了荷兰港。
  虽然美军的雷达及时进行了预警,荷兰港上空响起了凄厉的警报声,但时值周日的早上,值班的官兵不多,加上日军指挥官南云忠一大将沉着冷静,倚仗自己的舰队也装备了最新的雷达预警系统,因此在靠近乌纳拉斯卡岛南方三十多海里时才让舰载机起飞。
  为缩短攻击时间,所有的舰载机没有编队,升空后便直接向荷兰港飞去,第一波俯冲轰炸机仅仅用了十分钟便开始攻击乌纳拉斯卡岛上的三个机场,大多数美军战机还在启动时便被摧毁在跑道上。
  不过,仍然有不少美军战斗机成功升空迎战,但在日本海军航空兵这群老鸟面前,几乎没有作战经验的美军飞行员表现拙劣,击落四架日军战机后,起飞的十六架战机尽数被日军零式战机击落!
  荷兰港内停泊着美军海岸警备队的一些老式巡洋舰和驱逐舰,日军的鱼雷机粉墨登场,在凄厉的呼啸声中,一艘艘战舰被劈波斩棘的鱼雷命中,发生剧烈的爆炸,随后倾覆沉没。
  在空袭进行的同时,日军的登陆作战随即发起。
  日军的登陆方向除了乌纳拉斯卡岛外,还包括阿卡特岛。
  乌纳拉斯卡岛除了是美军在白令海地区的航空军基地,并驻有大量陆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外,同时也是美国大型海岸警卫队舰队司令部所在地。而阿卡特岛则是美军大型机场和雷达站的所在地,虽然诸军很少,但必须第一时间控制在手里。
  日军此次从从第十七军的第七、第二十师团,抽调了三个联队,组成了阿留申支队,进行登陆作战。
  “比睿”号、“金刚”号、“雾岛”号战列舰,“爱宕”号、“鸟海”号、“妙高”号、“羽黑”号、“利根”号、“筑摩”号重巡洋舰,以及大量轻巡洋舰和驱逐舰,一起发出巨大的轰鸣,无数的炮弹如雨点般落到两座岛上的炮台及海滩上。
  美军海岸警备队的战舰早在日军舰载机的打击下土崩瓦解,加上制空权为日军所控制,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美军仓促应战损失惨重本就士气低迷,现在再经受如此大规模的大口径舰炮轰击,士气几乎跌入低谷。
  日军阿留申支队登陆作战极为顺利,到了中午,两个岛上的战略重地几乎被日军控制,美军指挥官沙逊准将顶不住日军的强大攻势,不得不向日军举起白旗。经过简单的洽谈,在日军保证美军投降部队官兵的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美军无条件投降,乌纳拉斯卡岛和阿卡特岛上飘起了太阳旗。
  就在阿留申战火燃烧的时候,白令海峡两岸也响起了猛烈的炮击声。
  白令海峡位于亚洲东北端楚科奇半岛和北美洲西北端阿拉斯加之间,北连楚科奇海,南接白令海,海峡水道中心线既是俄罗斯和美国的国界线,又是亚洲和北美洲的洲界线,还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白令海峡地处高纬度,气候寒冷、多暴风雪和雾,尤其冬季,气温剧降,最低气温可达;零下四十五度,海峡表层结冰,冰层厚达数米,每年的十月到次年四月是结冰期,今年由于连续几个大的寒流提前来袭,早早地海峡就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
  在日军罔顾人命的玩命分段式施工下,修建起来极为艰难的东北亚铁路奇迹般地提前完成合龙,第一批满载物资的车皮,从朝鲜南部的釜山港装船,向北直达楚克奇半岛的乌埃伦,全长一万两千多公里,即便日本人采用的是柴油内燃机车,也需要行驶五天五夜。
  日军修筑这条铁路,筑路工人死亡了三百多万人,大部分是东南亚土著。还有一些英、美等国战俘,可以说每一寸铁轨下面都有着筑路工人的白骨和血泪。
  第一波发起渡海战役的,是日军关东军的精锐部队。
  日军主力南调进攻东南亚、次大陆和澳洲后,关东军几乎换了一茬,许多部队的番号都是新建立的,战斗力下降了一大截。
  不过,由于靠近东北工业区,部队的补给方便,关东军的机械化程度之高,为同级日军序列之冠。
  特别是“马来之虎”山下奉文被贬担任关东军第一方面军司令官后,部队的装备和训练明显得到加强,关东军史无前例地组建了拥有八个战车师团的“装甲军”,共拥有两千多辆各式坦克,再加上新配发部队的火箭筒、37mm及57mm战防炮等反坦克利器,战斗力不容小视。
  日本的战车师团相当于欧美的坦克师,拥有两百到三百辆坦克,属两旅团四联队编制。每个战车联队编有中战车三个中队、轻战车一个中队、炮战车一个中队、维修中队一个。师团另直辖有步兵联队、搜索队、炮兵联队、防空队、工兵队、整备队、辎重队等。
  战前日军的军工制造业中,坦克制造企业大多是民营,仅有百分之十属于国营,生产能力总体较低。
  经过与安家军多次交手,又从远东军叛军那里得到大量坦克样品,日军的坦克制造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欧战爆发后,德军利用坦克集群进行作战,横扫波兰和法国,让日军上下意识到了坦克的强大,立即改变现况,除了向各财团下达大笔坦克订单外,兵工研究所也加大了研制力度。
  经过两年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九五式轻战车和九七式中战车虽然依旧在生产,但所占比重已经很少了,绝大部分产品是仿制远东军的BT7坦克,以及综合远东军T34坦克、德国豹式坦克之长,又结合日本实际的四式中战车。
  之所以是四式而不是一、二、三式,在于与安家军的主战坦克进行比较后,前三种立项的坦克都不是对手,因此项目序号虽然存在但却已束之高阁,研究部门主攻与豹式坦克威力相仿的四式坦克。
  四式中型坦克自去年九月定型,其战斗全重为三十吨,长六点五米,车全宽二点九米,车全高二米八,乘员五人,主要武器装备为四式75mm高射炮,辅助武器为两挺7.7毫米机枪,一挺为并列机枪,一挺为前机枪。
  四式坦克配备的V型12缸风冷柴油机的最大功率412马力,发动机在添加防冻液后在极地可正常工作,最大速度为四十三公里/小时,最大行程为三百公里,其性能和安家军的豹II坦克相差已经很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7/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