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1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1/1395

  据守宁年镇的日军哪里见过成百上千坦克在平原上急进的场面?如果说此前凭借人质死守还有挣得一丝生机的意思,但在见到安家军的坦克集群后已经完全变为了绝望。这时,配属到坦克第一集团军的日裔别动队员举着白旗进镇劝降,很快,安若贻第二坦克师便兵不血刃占领宁年。
  被宁年镇阻挡了几天的一三三师师长官慕淳上校与安若贻见面后,便急匆匆地率部东进。此时,第四十一集团军其他两个师,已经光复了龙门镇以北所有铁路沿线城镇,集团军军长雷动少将命令一三三师火速赶往北安,与集团军主力汇合后一起南下,进逼哈尔滨,收复松花江以北所有地区。
  而在南线,第十九集团军五十五师已经消灭据守江桥镇的日军,从南面渡过嫩江,连续占领大兴和汤池。
  今天渡江战役发起后,第一坦克集团军由北向南进行压迫,五十五师堵住日军南下的通道,而主力则自西向东发起强渡进攻,整个嫩江两岸,喊杀声惊天动地。
  甘南镇(今富拉尔基)强渡点,叶成亲临一线视察,在装甲指挥车上他远远地就看到几十座浮桥在河面排开,大量部队或步行、或乘车,从简易道路上前往渡口,远处野地里,长长的两列豹II坦克伴随着柴油机冒出的浓烟,“轰隆隆”向前开进。
  渡河点四周,宣传队正在不断地敲打着快板,鼓励着渡河官兵,两翼不断有安家军空军的战机从空中由西向东呼啸而过。
  装甲指挥车在距离渡口还有至少两百米的位置就转弯,转向一片茂密的小树林。
  车子在林子里停稳后,前座副驾驶位置的警卫员第一个下车,为叶成打开车门。远处维护渡口秩序的部队早已发现这个有些特别的车队,因此当叶成一行走出树林,还未走上几步,就有名中校团长带着警卫跑步过来报告。
  听完汇报后,叶成挥挥手:“继续,尽快让部队通过渡口。”
  这时,一队精神抖擞的士兵从叶成身边经过,一般的战士背着自动步枪,机枪兵抱着通用机枪,每个班排都有专人扛着火箭筒。后边的一队吉普车、卡车后边,拉拽着大炮,叶成还看到背着50mm、60mm口径迫击炮炮管与底座的迫击炮兵。
  叶成与参谋长黄汉乾在一旁看着,他们知道这是东北方面军的官兵,他们的机械化程度虽然比不上两人统率的坦克部队,但精气神一点儿也不差。所有战士都向身着常服的叶成和黄汉乾行注目礼,由于是战场上,两人没有还礼,只是微微点头,向这些普遍年龄都在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官兵致意。
  叶成一行来到嫩江边,看到河对面浓烟滚滚、到处都是炮弹爆炸的明灭火光,喊杀声铺天盖地,已经渡过河的部队,正按照预定计划,快速前进。
  叶成举起望远镜,看到在渡口东北方向五六公里处的一座巨大要塞,正不断地向外喷射着火舌,虽然遭到炮击,堡垒上冒起朵朵火光,却巍然不倒,天空中到处都弥漫着黑色的硝烟,剧烈的爆炸声清晰可闻。
  这时,空中传来飞机发动机的巨大轰鸣声,几乎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往头顶看。
  叶成看到一群飞机正在下降高度,连忙用望远镜仔细观察,随即脸上展现笑容,向身边的参谋长黄汉乾中将道:“是我们的轰炸机,看样子带了大家伙,现在正进入轰炸航线……”
  黄汉乾也在用望远镜看:“不知道空军能否敲定这块硬骨头!只要这座要塞被攻克,一直到齐齐哈尔城南都再无阻碍了!”
  空中的轰炸机两架为一编队,开始进行小角度俯冲。
  望远镜里,各个部队观望的指挥员,能够清楚看到飞机在距离要塞顶部不足一米高度的地方时,一枚枚黑乎乎的炸弹脱离机体,砸向堡垒的各个打击要点。
  剧烈的爆炸声响起,一枚硕大的航弹正中堡垒顶部,巨大的爆烟团足足蹿起数十米高!耀眼的闪光中,硝烟弥漫,整座城堡几乎都被洒落的灰土笼罩,飞行员们投得非常准,几枚炸弹都准确地命中堡垒中心!
  第二批、第三批轰炸机跟着俯冲下来,其中最高的那栋堡垒在第二波爆炸中轰然倒塌!当五个批次飞机投弹完毕,曾经雄伟的要塞群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一片烟雾中的废墟!
  就这样安家军的飞行员们还不满足,因为那些坍塌的废墟中,有不少地方还比较完整,日军依然可以依托这些建筑的残骸负隅顽抗。因此,轰炸机没有即刻返航,继续投掷炸弹,这一回扔下的是银白色的凝固汽油弹,而不是刚才那样的大块头。
  密集的爆炸,笼罩在整个要塞的残骸上,随后冲起漫天的火光,没过多久,整个要塞已经被大火包裹,远远看去就像是神话传说中的火焰山在燃烧。
  平原上一览无遗,飞机轰炸的巨大威力,震撼着所有没见过这种情景的人的心,航空炸弹爆炸的威力,不是一般炮击能够比拟的,而凝固汽油弹,更是让人惊骇!许多东北方面军的战士根本没见识过这样的场景,感觉心灵受到极大冲击,胸臆间充斥振奋与自豪……这就是咱们战无不胜的空军!
  不仅仅是安家军官兵看到这一幕,北方城市里的日军也都看到要塞剧烈爆炸后升起的巨大烟团以及此后的火焰地狱,就像个巨大的警示牌提醒着鬼子兵……安家军下了最大决心夺取齐齐哈尔,为此将不惜一切代价!
  下午两点,齐齐哈尔城南方的前俄国领事馆大楼,在夏日阳光的照耀下,这栋俄式建筑没有了往日的宁静,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将这里变成了个血与火的地狱!
  第四十三集团军一个团的步兵,被阻挡在领事馆与龙沙公园的十字路口附近,这条街道直接通向城区,沿着大街一路向北,能抵达齐齐哈尔城北的省府及兵营。这一块区域附近原本都是树林,但被日军砍伐殆尽,四周只剩下矮小的树桩,视野非常开阔。
  日军不仅在道路上构筑路障,林地里挖了战壕,还占领了这里唯一的制高点俄国领事馆。领事馆高达五楼,顶层塔楼高度超过四十五米,日军不仅在那里构筑了十几个机枪阵地,还把迫击炮、步兵炮都搬了上去,成为这一片防御地带的制高点、观察哨与火力支撑点!
  日军原本对守住这里充满信心,在他们看来,安家军虽然火力凶猛,但如果仅仅靠火箭筒等武器,连领事馆环形的淡黄色外墙都别想靠近,制高点上的火力严密控制住了这一带!领事馆的建筑如同俄国人其他建筑一样,造得非常坚固,用轻武器直射根本不起作用,而且不仅仅是驻守领事馆建筑和附近日军的威胁,在高处的观察哨能清晰地看到这一大片区,引导炮兵进行炮击!
  可是,这种信心很快就被打破。
  十多架直升机迅速地飞抵领事馆区域,庞大的机身两侧上那密布的蜂巢火箭发射筒发出幽深的光芒,几乎是眨眼间,武装直升机向领事馆顶部的机枪阵地和炮兵阵地发射若火雨流星般的火箭弹,随后大楼顶部冒起剧烈的火光,爆炸声接踵响起,经过一轮火箭弹的无情洗礼,这些个机枪、炮兵阵地已经只能用残存的沙袋证明自己存在过。
  随后,武装直升机又对大楼的多处火力点进行打击,安家军步兵呐喊着冲进领事馆的院子,进入建筑物中,与日军展开近距离的接战,这时武装直升机群围着领事馆大楼转了好几圈,便飞向其他地方进行火力支援。
  齐齐哈尔城市各处,到处都在激烈交火,日军在南北大街、新放街等地构筑的火力点,纷纷冒起硝烟或者是发生剧烈爆炸,安家军的武装直升机与地面坦克相互配合,逐一对这些防御工事发动定点清剿,一个个火力点在打击中灰飞烟灭。
  激战一天一夜后,次日下午三点,齐齐哈尔的日军被一路军全歼,驻防齐齐哈尔的第一四九师团及一个独立警备队被全歼,三万多名鬼子有仅留下两千多名俘虏,两万伪满军投降了一万一千人,松花江以北最重要的城市终于光复。
第1918章
阴云密布
  库伦,军区小会议室,气氛一片肃杀。
  在安毅凌厉的目光注视下,由中亚的霍去病市紧急赶来觐见安毅的赵瑞脸色苍白,一旁的陈瑜和杜易面色严肃,沈凤道若有所思,刘卿一脸的沉重,而龚茜和劳守道则坐在安毅的左右,担忧地看着安毅。
  陈瑜见大家都不说话,向老上司赵瑞投去抱歉的一瞥,随即道:“鲁逸轩,字子昂,山东淄博人,二八年初与贺衷寒一起,由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归国,其后加入校长卫队,在同学会上海分部担任外勤工作。根据调查,留苏期间,他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过一段时间,与中共的邓先圣、傅钟、李卓然等是同学,而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就读期间,又与左权、刘伯承、李德等人是校友。”
  “首次北伐失败,蒋校长黯然下野,我独立师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由江北杀出一条血路返回南京,因拒绝当时执掌南京政府军政大权的桂系的收编愤而返回老南昌,鲁逸轩与赵瑞长官,以及戴笠、康泽一起,代表蒋校长前来探望,与主席结识。”
  “在伏龙芝军事学院期间,鲁逸轩曾师从柳申科夫学习枪法,与主席有了名义上的师兄弟的关系,加上其身手枪法一流,极有谋略和眼光,深得司令器重,独立师重编时被主席委以三团长重任,其时赵瑞长官担任教导团团长职务。”
  “后来二次北伐胜利,独立师升格,鲁逸轩因功担任新二旅旅长,赵瑞长官担任新三旅旅长。中原大战前夕,主席奉命组建第五军团,下辖尹长官的十六师、顾长官的四十四师、朱世贵将军的十七师、范石生将军的五十一师、鄂西各警备部队以及湘西四十四军,赵瑞长官担任主席的参谋长,而鲁逸轩则跟随胡家林长官,与独立师一起加入蒋鼎文将军领衔的第二军团,升任独立师少将副师长。”
  “三一年南京政府组织对红军中央苏区二次围剿期间,鲁逸轩被蒋校长一眼相中,担任新组建的十七师师长职务,率部对中央苏区展开进攻。根据情报部门事后整理的他与主席的对话记录,我们似乎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鲁逸轩是一个纯粹的军人,言辞间对中共和红军诸多指责,在实际行动中也是多有建树,屡次历险都能化险为夷,被红军视为最强劲的对手!”
  “第四次围剿期间,大通庵一战,十七师在林彪与彭德怀两个军团的包围下战损近半、重武器全部丢失,当时主席曾对此役有着诸多的疑问,但无论是蒋校长还是军委众人,都认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此役战果是正常的情况,因此事情不了了之。”
  “长城抗战之前,鲁逸轩主动向主席坦诚错误,十七师正式回归我们安家军序列,十七师也调到滁州驻防,正式脱离江南江北剿匪战事,休养生息补充兵员。长城抗战正式爆发后,鲁逸轩部与独立师、四十四师一起划归第十七军序列,由胡家林长官统一指挥,跟随主席到华北杀敌报国。”
  “此后,鲁逸轩便长驻华北,一直到华北抗战失败,期间历任十七军副军长、军长,第五军团代理司令等职务,其后率部退入山西,奉蒋校长命令组建第三十集团军,期间多次与中共方面接触,现在第三十集团军中不少中低层指挥员,都有在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履职的经历,而不知道为什么,华北处未将这些消息上报,直到这次多个部门交叉调查才发现这一异常,这直接导致监察和政治部门的身份核查成为一句空话,带来的灾难性后果难以预料!”
  “最后,我们中央情报局专门调查了杨九霄将军在鲁逸轩麾下屡受排挤,正常军令无法传达等举报,有理由相信杨九霄将军被逼离开第三十集团军,其中有鲁逸轩设计逼迫的意图在内,目的便是借此清除大量忠于安家军、忠于主席,忠于主席所倡导的以国家、民族利益为至高无上信念的中高级军官,然后安插自己的亲信,把控全军,进而为篡夺军权创造条件!”
  安毅默默地倾听着陈瑜的汇报,脑海里回忆与鲁逸轩相处的点点滴滴,从二八年年初与鲁逸轩的第一次见面开始,脑中像过电影一般一一展现,甚至回忆起了三二年七八月间十七师面对红军遭遇惨败的往事。
  其时,十七师主力系安家军序列中的赣中警备部队组成,武器装备精良,甚至还专门组建了一个拥有自动火力的山地旅,但与红军对上时,却是胜少负多。尤其是大通庵一战,鲁逸轩昏招迭出,甚至还犯下不熟悉地形的可怕错误,这在安家军中普遍拥有特种部队、战前必须反复摸清战地情况的作战指导方针下几乎是不可原谅的。那么,有没有可能是鲁逸轩与红军唱一曲双簧呢?
  想到这里,安毅问道:“这么说来,你们情报部门已经一致认定鲁逸轩是中共地下党员了?”
  “没有!”
  杜易摇摇头,主动接过话题:
  “尽管鲁逸轩在留学苏联期间,与许多中共要人成为同窗和校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一定是中共地下党员,因为在留学苏联期间,他与贺衷寒、邓文仪、肖赞育、郑介民、康泽等人关系也很好,经常对苏联的一些状况进行指责,归国后又与戴笠、唐纵等人来往密切,并多次得到蒋校长接见,引为心腹,否则当初蒋校长也不会指定他担任十七师师长,后来又把第三十集团军扩大到十一个师的规模!”
  “第三十集团军是收容了许多有中共背景的官兵,但是同样也大力接纳中央军各部前往轮训,现在中央军校和陆军大学毕业的军官,有许多都在第三十集团军任职,其中包括许多军统、中统和宪兵情报部门的派驻人员。”
  “至于杨九霄将军及其他中高级将领遭到排挤一情,其中确实有许多内幕可挖,为此我特意专门去了趟西亚,与杨九霄将军密谈了两个多小时,杨九霄将军称他对鲁逸轩有着诸多的怀疑,我们第五军团撤出平津后,在冀东缴获的大量日军制式武器,全部悄悄卖给了中共,而忻口会战,获利最大的也是中共,由于鲁逸轩的保守,八路军在晋北开辟了许多根据地,迅速发展壮大。”
  “不过,根据我们国安部的内部存档,当初把华北的武器卖给中共,是在主席专机遭遇日军伏击、负伤于南京陆军总医院住院期间,与中共周副主席、朱总司令会谈后作出的,以换取陕北的石油物资供应,其后几次合作,也是鲁逸轩奉命而为,因此不能作为他背叛我们的表现,其中肯定会有许多内情,但短时间内我们已经失去与第三十集团军内部的情报员的联系,只能另外设法进行印证!”
  赵瑞额头冒出豆大的汗珠,听到陈瑜有意无意地把他和鲁逸轩拉到一起进行比较,根本无法再稳坐下去,于是主动站起来,向安毅深鞠一躬:“主席,鲁逸轩的情况,其实此前我也曾收到不少密报,但我想到与他是同乡,同时又是一起报效司令,并肩战斗多年,算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因此不少消息都被我给硬扣了下来,悄悄派人核实,但却从无发现,因此认为可能是我们的情报人员立功心切,杯弓蛇影了。”
  “西安事变后,深受主席器重的李寒松,被任命担任第四厅华北处处长,他也对鲁逸轩的情况非常重视,专门组建了一个行动小组进行监控,多次查证均证明系列举报纯属子虚乌有,类似的情况才逐渐销声匿迹。”
  “在这段时间,甚至包括主席在北平领衔主导抗日大局期间,多次爆发鲁逸轩与杨九霄将军之间的矛盾!我一直都以为,军队内部有争端是正常的,所以对于一些借此攻击鲁逸轩的举报也按下不发,指示华北处予以彻查,但却没有结果!”
  “作为一名主持情报工作的负责人,我太过感情用事,在此我提请主席给予党纪军纪国法的处分!”
  安毅站了起来,扶正赵瑞,微笑着道:“鲁逸轩的事情,与翔云兄何干?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对待鲁逸轩的问题上,就连我也犯下巨大错误,你受我影响,对袍泽网开一面,情有可原!”
  说到这里,安毅转向陈瑜:“李寒松失去联系了吗?”
  “是的!”
  陈瑜点点头:“整个华北处都失去联系!三七年我们工作重心南下后,华北处便迁移到了太原,统筹华北地区的情报工作,与我们的北方情报站是并行的两条线,平时多有业务往来,其中第三十集团军的监督工作,主要是由华北处负责!”
  “根据种种情况显示,这个李寒松可能也存在重大问题,短短的几年时间,整个华北处竟然有完全失去控制的趋势,许多发现都按下不发,性质极为恶劣,以至于有今天之失!”
  “唉……”
  听到这里,安毅长长地叹了口气:“这个李寒松与五亮是结拜弟兄,而且整个华北、东北的情报站,是他和五亮联手组建的,如果他出问题,我们整个华北情报系统都要来一场大地震!”
  “当初我之所以让李寒松领导华北情报处,便在于他和五亮亲如弟兄,我想他们能够亲密合作,把我们情报工作搞好!现在可好,整个华北情报系统全乱了……幸亏东北情报站早早地收了回来,由继南的北方局管辖,否则这次被一锅端了!”
  就在这时,机要秘书安卓匆匆走进小会议室,手里拿着一份电文,脸上满是震惊与不可置信!
第1919章
镇定应变
  “各省省长、市长、县长,各战区司令、军长、师长、旅长、团长,各政党、组织、学会、商会、学校、各报馆公鉴:天祸中华,日本侵凌,国人五年血战,历经防守、相持两大阶段,今终进入战略反攻。”
  “轩等原为西南军队羽翼,理应服从西南命令,但今国事艰难,惜党政军号令不一,令出多门,实不利于邦国!轩等不忍艰难缔造之邦,变生内乱,更惧绳继神明之胄,夷为皂圉,为维护国家民族之统一,上下一致,轩等毅然决定自此脱离西南体系,附义中央,奉领袖蒋公中正为尊!”
  “轩等今与军中将士,自豫东北出击倭寇,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企盼各方齐心协力,勿同室操戈,致亲痛仇快……”
  安卓还未念完,“啪”的一声响起,安毅重重地击打了一下沙发靠手,愤然站起来,大声道:“这算什么?养了一群白眼狼吗?通电脱离我军体系,这在我军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在这驱逐日寇的关键时刻,究竟是谁在破坏抗日的大好局面?”
  说到这里,安毅看向安卓:
  “背叛就是背叛,没有任何理由……我不想继续听他们装点门面的废话了,安卓,你直接读最后,我想看看是谁在通电上署名了!”
  “是!”
  安卓因愤怒一张脸也涨得通红,眼睛直接掠过中间的几百字,读道:“鲁逸轩、曲慕辰、郭培荣、倪显荣、袁缙、朱斌、张风云、詹正、田子远、张应良、罗现荣、丁铭、王威及集团军全体将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1/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