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1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3/1395

  整个兴安山,充斥着喊杀声,日军犹如山老鼠一般,不断地从山间各处洞窟钻出来,安家军山地兵们到处堵老鼠,哪里冒出鬼子兵,就向哪里冲,先是冲锋枪扫射,随后手榴弹招呼,对于大的坑道口,压制住其火力之后,直接用火焰喷射器上去一阵猛喷,直杀得天昏地暗。
  山间各处,到处都是白刃相搏、捉对厮杀的双方官兵,但随着安家军后续部队不断冲上山顶,胜利的天平逐渐向安家军倾斜。激战至下午三点,日军终于全线崩溃,大多数鬼子兵都开始转过身体,没命地向山下逃,一时间,漫山遍野都是逃跑的鬼子兵。
  土谷直二郎拔出手枪,接连打死了几个逃兵,但后续逃跑的士兵实在太多了,几名参谋见状,慌忙簇拥着他一起逃跑。
  这一逃就刹不住脚了,在天空安家军战机的不断扫射下,鬼子兵不敢撤回西北面的赤塔城,只能向东方没命地逃窜,整个赤塔战线至此彻底崩溃!
  ……
  西伯利亚铁路沿线,就在日军东去数日后,天地间再次响起轰隆隆的声音,嘈杂的行军脚步声,轰然作响,一队队军容整齐、精神抖擞的军队,出现在了这片寂静的原野上。
  被自己的军队杀戮和抛弃的日裔移民,已经在这几天里陆续踏上东归的旅途,刚刚安定下来尚是惊弓之鸟的俄裔及其他民族的村民发出恐惧的惊呼,一个个在原野中狼奔鼠窜,有些在前两日变乱中失去亲人的村民,却似乎认命,躲在自己的家里没有出门,只等灾难的到来。
  出乎意料,大多数士兵直接沿着铁路,急行军而过,没有谁停下脚步,大约一个连的士兵受命脱离大队,指挥十多辆马车进入村子,马车上装载的大部分都是玉米、番薯、土豆等粮食。
  “乡亲们,不要怕,我们是安家军,时隔五年,我们回来了!我们知道你们的粮食都被抢了,这是临时从我们军队中匀出来的,大概够你们撑过三五天,从明天开始,会有专门的救助队运送更多的粮食食物和生活必需品过来……”
第1921章
铁索横江
  旭日初升,夏日口外草原上清新芳草上点缀的滴滴晨露,很快在高温下蒸发,原野上星星点点的野花,随风摇曳,经露珠洗涤一夜后变得越发地鲜艳美丽。
  沽源县城北郊外草原上流淌的闪电河,清澈见底,由于这里地势相对舒缓,水流平缓得就像是一面镜子,河边的滩涂上长着大片苇草,被风一吹,沙沙作响,一切都显得如此的美丽。
  可惜,一支向东南方逃窜的溃兵,打破了这里的安谧与平静。
  这是一支队形散乱、士气全无的部队,从军官到士兵,无不衣衫褴褛,神情恐慌中带着焦虑,草原上的宁静风光衬托着这条蜿蜒的巨龙,显得极不协调。
  不时有骑马的尖兵,从前方跑回,向队伍中同样骑在马上的军官汇报。
  这条长龙的中间,偶尔可以看到坦克、装甲车及卡车威风凛凛地驶过。但是,这支部队中一些拄着木制拐杖、包着渗着血迹的绷带的伤员,却让这支大军看起来非常狼狈。
  在行军的队伍中,那些扛着步枪的士兵,不时抬起头,朝着西北方的空中望去,每当草原上的野草及河流边的芦苇被风吹动着传出“呼呼”尖啸声时,脸上就会露出恐惧之色。
  原来,这是从蒙古草原各地撤退下来、沿着公路走了几天的鬼子溃兵,他们已经被数日来不断在头顶上“嗡嗡”飞过并扔下成吨炸弹的安家军的轰炸机给炸怕了,由于平津地区的中国派遣军司令部疲于应付国民党和中共军队的反击,拒绝向草原上派遣战斗机保护驻蒙军撤退,导致撤退的日军驻蒙军只能被动挨打。
  就在两个多小时前,这支部队刚刚经受了暴虐的弹雨洗礼,这会儿距离此处十多公里外的察汗山脚下的公路两侧的草原,就像被翻犁过一样,数千米之内到处是被炸毁的景象。
  手榴弹、炮弹及各种军械被炸得到处都是,道路两旁不时可以看到死去后被遗弃的鬼子兵尸体,这是遭受空袭后残留下的可怖景像。
  安家军空军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空袭,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给日军的撤退带来巨大的困难。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日军驻蒙军司令官上月良夫中将抬头看了看西北方的天空,手挥马鞭,大声道:“全军不要进沽源县城,加速向东南方前进,按照这个速度,只要再过三四个小时,进入前面的太平沟、老掌沟,就进入大马群山的范围,然后继续前进即可进入燕山范围,那时候我们就真正安全了!”
  参谋长知野政雄少将担忧地道:“司令官,驻张家口的部队怎么办?中共正在抓紧时间进攻张家口,而安家军主力也到了张北,张家口的部队肯定难以抵挡,为什么不索性下令让竹下义晴师团长向关内撤退呢?”
  上月良夫摇摇头:
  “如果不是张家口把中共的军队从察哈尔及热河吸引过去,恐怕我们归途上不仅要经受支那空军的袭击,还要遭受八路游击队的骚扰了!知野君,不知道你对派遣军司令部通报的鲁逸轩部公然脱离安家军序列持何等看法?”
  知野政雄笑着道:
  “支那人就是喜欢内斗!当初若不是他们内斗,我们也没办法染指满、蒙和支那北部地区……如今他们看到胜利的曙光,内部斗争肯定更厉害……我想这个对帝国拥有巨大威胁的前安家军虎将鲁逸轩,一定是被蒋介石重金收买了!我听说当年中原大战的时候,冯玉祥麾下许多将领,都是被蒋介石用钱给砸过去的,从而在名义上完成对支那的统一!”
  “这个猜测不无道理!”
  上月良夫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现在的情况,满洲肯定是保不住了,但支那第三十集团军集体背叛安家军,或许就是我们保住支那北部的契机!鲁逸轩的那份通电,无异于打南支那那个强人的脸,我相信接下去定会波折不断!”
  “中国人最讲究面子,对待叛逆比对待敌人更残酷,接下去安家军肯定会报复……一旦安家军挥师入关,那么北支那地区的平衡必然会被打破,感觉生存受了威胁的南京政府和中共,必然会携手共同应对安家军的扩张,到时候多方制肘之下,说不一定我们可以从中争得一丝生机!”
  “正因为如此,我已经向竹下君下令,如果面对安家军的进攻,允许他们投降,但是,面对支那其他军事力量的攻击,必须死战到底!我们就是要吸引安家军入关,把华北的水彻底搅浑……”
  “空袭……”
  上月良夫话还未说完,日军的行军纵队已经随着数声尖叫,再次陷入巨大的混乱之中。挥着马鞭指挥部队隐蔽防空的上月良夫被身边的参谋长硬拉下马,寻找躲避的地方,西北天空中再次出现大群轰炸机。
  几乎是转瞬间,机群便飞临惊慌失措、四处躲藏的行军队伍上空,成串的炸弹落了下来。上月良夫和知野政雄被几名侍卫拉拽着逃到了闪电河边的芦苇荡里,这时一排密集的子弹打了过来,打得一大片芦苇矮了身子。
  大约四五十架轰炸机,在低空中盘旋,肆无忌惮地对整个行军队列进行地毯式轰炸,上百吨航弹落地发生剧烈爆炸,溅射的炮弹破片像镰刀割草一样,将无法隐蔽的鬼子兵掀翻在地。
  上月良夫和参谋长趴在芦苇荡里半人深的水中,几名侍卫背着芦苇压在两人身上,严防弹片和航空子弹的打击。
  上月良夫目赤欲裂,看到通讯参谋高桥寿夫少佐从马上跌落下来,栽倒在路边的草丛中……弹片打断了他的动脉血管,鲜血像喷泉一样从他的喉咙里涌了出来,高桥寿夫死死地用手捂着脖颈,全身不停地抽搐,很快就瞪着不甘心的死鱼眼睛逝去。
  “轰隆隆……”
  这个时候,停在马路上的一辆弹药车被炸弹命中殉爆,火光直冲天际,碎片四处飞舞,滚滚的烈焰中,不断传来若鞭炮般连绵不断的爆炸声,引燃的子弹弹头,不断地从弹药车上向四面八方飞射,让躲避在弹药车周围的日军士兵死伤惨重。
  将装载的航弹投掷一空后,这些轰炸机并未离去,而是继续在低空盘旋,用航空机枪无情地绞杀着生命。
  密集的弹雨,从空中朝着草原上正在向四处溃散的官兵扫射,原本正在逃避轰炸的一队队鬼子士兵,被轰炸机的航空机枪打翻在地,许多人被打得支离破碎,鲜血狂喷,一些特别倒霉的人被拦腰打成两截,肠肠肚肚四处横溢,惨不忍睹。
  随着航空机枪子弹也消耗一空,安家军空军才得意洋洋地离去。
  短短的半小时时间,却仿佛一个世纪那么长久,整个草原上到处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尸体,到处都是浑身是血、痛苦呻吟的伤兵,一些没有受伤的鬼子兵自动将这些伤兵拖出来,帮忙包扎急救。
  望着远离的轰炸机群,上月良夫擦擦脸上的泥浆,浑身湿漉漉地和参谋长知野政雄一起从河边的芦苇荡中站了出来。
  此时,闪电河的河水已经被染成了血色,轰炸时如雨点落下的航弹照顾了这条人头攒动的河流,随处可以看到漂在水面上的残缺不全的尸体。
  上月良夫心情沉重,吩咐冲上来汇报损失的各部官佐立即整顿部队,扔下死去的人的尸体,赶快躲进东南方的大山。
  ……
  张北县城。
  李金龙收到安毅的电报,非常震惊和愤怒,立即下达命令,除廖民林率第七集团军继续向东追击日军溃兵,趁机拿下宝昌、沽源,在多伦与三路军殿后部队会师外,第八集团军和第九集团军立即停止东进,殿后的周鼎城第九集团军立即变后队为前队,沿张丰铁路向西,攻占丰镇、集宁、归绥(今呼和浩特),堵住傅作义部东进的道路,孙德胜率第九集团军南下,攻打张家口,随后兵进大同,随时进攻山西,围剿鲁逸轩叛军。
  在作出一系列行动部署后,李金龙与张承柱取得联系,便紧急飞赴库伦,亲自向安毅了解鲁逸轩部背叛的详情,关键是要弄清楚这次背叛事件侯五亮是否牵涉其中。
  待李金龙抵达库伦机场时,刚好与同样赶回来的张承柱碰上。两人略一寒暄,坐上同一辆轿车,前往军区。
  “大哥,你说鲁逸轩这次背叛,到底是谁的手笔啊?听说情报部门复核后,证实五亮的结拜兄弟李寒松涉入很深,整个华北情报系统,几乎成为了鲁逸轩无法无天的保护伞,我估计这次会有大麻烦!”
  李金龙担忧地说道。
  张承柱也是一脸忧色:“希望五亮没事吧!这些年来,他为了情报工作付出太多,除了多次遭到抗日锄奸团的暗杀外,还弄得妻离子散,虽然身边不缺少女人,但其中的危险与甘苦,有谁知道呢?”
  “总的说来,他领导的华北情报站的业务是合格的,送出的许多情报都很及时准确,若非出现李寒松这个变数,他的前途一片光明!这个鲁逸轩真是个害人精,你说他在咱们的军政系统内,也算是独当一面的大员了,未来和平了不管是选择继续待在军队还是从政,起码都排在前十五人之内,你说他究竟图的是啥?”
  “或许是故土难离吧!”
  李金龙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当下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小毅一直没有决心趟国内这摊浑水,尤其是面对蒋委员长这尊活菩萨,要他做出不念旧情、篡党夺权的事情来,很难办到。纵观小毅一路走来,只要是真心待他的朋友,都尽心照顾,从不主动翻脸,或许正因为如此,鲁逸轩感觉前途不明,所以才像他通电中说的那样,主动投靠南京蒋委员长博个前程吧!”
  “鲁逸轩这人也就这点儿眼光了!”
  陪同张承柱一起到库伦的参谋长李君中将不屑地说:“当初他就脱离过咱们一次,后来围剿红军栽了个大跟头,才腆着脸主动靠上来赔罪认错,也就是我师父心软,才重新接纳他!没想到这个节骨眼儿上,又闹这么一出,看来这脑后有反骨的人,得随时提高警惕啊……”
  这位安毅的得意门生离开华北后,先后参加对中亚、阿富汗和西亚作战,因军功一路晋升,现在已经是安家军的资深中将了。此次组建挺进东北的四路军指挥部,李君便被张承柱钦点为三路军参谋长。
  “等下见了小毅,看他怎么说吧!”
  张承柱一脸的坚毅:“现在一路军和二路军进展顺利,关东军崩溃得很快……如果有需要,我的三路军随时可挥师入关,直捣平津,围剿叛军!我就不信了,咱们多年培养的官兵,真会听那个逆贼的……”
第1922章
再闻噩耗
  库伦,军区作战室。
  当张承柱和李金龙走进房间的时候,看到安毅红着眼睛站在一副地图前,一脸悲伤,不由惊讶地对视一眼。
  安毅得到正在讲解战报的杨飞的提醒,回头一看,连忙招呼:“大哥,二哥,你们来了……”随即声音哽咽地指向地图:“就在今天凌晨,斯大林格勒失守,我在黄埔时的老师柳申科夫、互林和瓦西里……他们与城皆亡,德军找到了他们的尸体,最新的德国报纸上已经刊登了相关图片新闻……”
  张承柱和李金龙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一起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大幅苏联地图,倾听杨飞的战局汇报。
  四月初,在解除乌克兰、白俄罗斯地区苏军游击队的威胁后,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和高加索集群,共集中五十八个师,三千辆坦克和装甲战车,二万五千门火炮和迫击炮,三千二百多架作战飞机,向伏尔加河中下游地区发起进攻。
  苏联方面抗击该路进攻的是布良斯克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由柳申科夫元帅统一指挥,军队数量和德军大致相当,但官兵的装备以及坦克、炮兵和航空兵明显居于劣势。
  德军按照预定计划,由库尔斯克地域、顿河中下游及伏尔加河里海口地区,分别发起猛烈进攻。
  遭到德国强大坦克装甲车集团冲击的苏军,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击退德国军队的突击,苏联最高统帅部在知道这一情况后,调派了三个坦克军及歼击和强击航空兵以加强布良斯克方面军,令其实施反突击,阻住敌军向斯大林格勒挺进。
  但是,由于未经充分准备,匆忙发动的反突击没有取得任何成效,德军在四天后突破苏军防御纵深约八十公里,苏军被迫向东方撤退。
  由于出现德军前出顿河并夺取沃罗涅日及巴拉绍夫,由伏尔加河丘陵地区绕击莫斯科后翼的危险,苏联最高统帅部遂将其总预备队中的三个集团军调到顿河地区,以加强防守,同时,坦克第五集团军则从北面的图拉,对由库尔斯克地域发起进攻的德军集团翼侧实施反突击。
  苏军以重大伤亡的代价发动的反突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德军部分兵力开始北移,以应对苏军的反突击,沃罗涅日的威胁有所减轻,但是德军在迟缓了几天后,依然进入了沃罗涅日,并与苏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在沃罗涅日郊区展开激战。
  由于苏军炮兵和航空部队处于劣势,德国军队很快就把突破口扩大到三百公里,并从北面对苏军西南方面军进行深远包围。不过和在基辅包围苏联西南方面军不同的是,苏军在处于包围状态中的时候,坚决执行柳申科夫的命令,实施突击,在损失了大批人员和物资装备后终于突出德国军队设立的包围圈。
  但到了这个地步,苏联南方面军在德军的压力下,不得不果断选择后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3/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