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5/1395

  正在与张承柱和李金龙两位结拜兄长闭门商议的安毅,得到芝加哥失守的消息,惊讶莫名,立即中断与两位义兄的谈话,召集紧急军事会议。
  虽然不清楚美国方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有一点可以确认……作为美国的铁路枢纽和轻、重工业中心,芝加哥的沦陷将对美国的军工生产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整个盟国的战略。
  要知道,芝加哥是美国最大的钢铁基地,其农业和运输机械、化学、石油化工、电机、飞机发动机等在美国都居于领先地位,此外还有木材加工、造纸、电子、纺织、服装、面粉等工业部门,日军占领这里后,即便不能就地以战养战,也完全可以通过东西铁路干线,把芝加哥的机械设备运回日本或澳洲,再次提升其战争潜力。
  仗打到这个份儿上,已经完全颠覆了安毅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知,越来越觉得前途扑朔迷离。
  “随着欧洲和北美先后发生不利于盟国的改变,我认为我们非常有必要加速东北和远东战事进程。至于鲁逸轩部的背叛,我们完全可以在充分施加政治和军事威胁后,徐徐而图!从目前的战略态势看,随着斯大林格勒的沦陷,德军在冬季到来前占领莫斯科应该只是时间问题,下一步苏军极有可能退守伏尔加丘陵、北乌瓦雷丘陵及乌拉尔山区。”
  “战争打到这个份儿上,我们应该充分估计到今后可能遇到的困难……占领莫斯科后,德军极有可能依托莫斯科城防以及俄罗斯高地、瓦尔代丘陵、顿河与伏尔加河,构筑起一道保护其所占有的白俄罗斯、乌克兰、顿河下游及高加索地区的坚固防线,其庞大的兵力除了对付躲入东部山区、丘陵地带和原始丛林的苏军残部外,肯定要作用于其他战线,我们将从置身事外变成与德国面对面的强硬碰撞!”
  看到会议室里窃窃私语,争论不休,由安毅指定讲解的、专门负责研究国际格局的国防大学校长邓斌上将停顿一下,才接着说道:“大家不要觉得我危言耸听,这种可能是存在的,而且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大!一直以来,我们都和德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我们与德国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在中东地区,我们包庇了撤退到也门的英军,在伊拉克和波斯,又堵住了德国向东方扩张的步伐!”
  “我们在西亚两河流域的石油产区,还有印度的万里沃野,对德国人的吸引力,并不亚于乌克兰和高加索地区,德国人要通过一场战争,彻底扭转其资源和生存空间不足的问题,占领东欧平原后再挥师西亚和南亚,是最好的选择!”
  “相对于进攻英国,陆地上接壤的西亚地区,更利于大兵团作战。在苏德战场上,德军加上其仆从国军队,超过了一千万人,要把这么多军队一直维持下去,必然要寻找一个对手,纵观周边,有哪个对手值得德国动武呢?随着苏联的倒下,目标只能是我们!”
  “因此,我的建议是维持此前作出的东北作战方案,以最快的速度解放东北和远东,以腾出兵力,应对西线德军的威胁!这其中,唯一微调的是四路军,就像李金龙司令员此前所作出的调派一样,其中一个集团军东进,占领察西、热河和辽西地区,其余两个集团军分别进占张家口、大同和归绥,造成我军南下的假象,给国内一个我们不惜一战的态度,迫使问题得到和平解决!”
  “难道就这样白白便宜鲁逸轩那个叛徒?”
  列席会议的三路军参谋长李君中将站起来,怒气冲冲地道:“日军已经严重动摇,即便是以第一、第二路军之力,也足以拿下东北,何况还有胡长官的战略预备队可以调用?我建议三路军抵达锦州后,立即顺着北宁铁路西进,进占平津,力争把我军入关的声势造大,这样不管是哪一方势力背后策动此事,都必须掂量与我军开战的严重后果!”
  “古语有云:内患不除,永无宁日!鲁逸轩此举宛若放出了一个魔鬼,如果我们不果断以雷霆手段予以镇压,以后在外的统军将领纷纷效仿,我们看似兴旺发达的事业,非常有可能分崩离析!因此,我坚持主张惩戒内贼与抵御外辱并重!”
  或许是为了表明自己的鲜明态度,会议室里一边倒地出现喊打喊杀的讨伐之声,就连一向稳重如赵东全、刘卿、展到等将领,也异口同声必须先剪除内贼再谈其他。
  此前一直沉默不语的杨杰,不满地摇了摇头,站起来径直问道:“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分清楚主次,了解什么才是对我们最具有致命威胁的,然后再来考虑其他的问题!诚然,鲁逸轩部的反叛,对我们在座诸位是个很大的刺激,但是直接威胁到我们南华政权和军队的生存了吗?”
  众人迅速安静下来,凝眉沉思。
  “没有吧!”
  杨杰自问自答,接着道:
  “说到底,鲁逸轩部兵力,还不到我们陆海空军总兵力的二十分之一,而且由于常驻国内,为了保密需要,我们许多新武器新装备都未列装,陆航的武装直升机大队根本没有配备,就连各师坦克团装备的坦克也仅仅只是豹I型,至于空军这些,均为开战时临时抽调,对我们来说,只有地面部队的三十集团军,根本就没有多大威胁!”
  “现代战争打的是什么?空地协同!步坦协同!步炮协同!我们拥有占据绝对优势的空军,坦克和重炮火力远远强于对手,我们真要讨伐叛徒,随时都可以做到,何必急于一时?相反,若是我们不加快东北及远东战事的步伐,真等到德国人打过来,我们一口气丢了西亚、中亚和印度,那时候就后悔莫及了!从现在的情况看,我们必须要竭力避免双线作战,争取在冬季来临前,把日本人赶下大海!”
  “此外,就国际总体战略而言,此时我们入关,必将引发中国的全面内战,不管是南京方面还是其他政治势力,在我们强大的压力下,都会放下成见,一致对付我们!我们虽然有信心赢得内战的最终胜利,但我们真的甘心丢掉除中国外的所有领土,让多年来的心血付诸流水吗?大家可以在心底里好好掂量一下,究竟孰轻孰重?”
  安毅听到这里,再也坐不住了,他霍然站起,还未来得及说话,总参通讯部副部长王志涵少将走了进来,径直来到安毅身边,递给他一分电文。
  安毅有些疑惑地坐下,拿着电文仔细看完,眉头随即皱了起来。
  会议室里安静得掉下一根针都可以听见,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安毅身上。过了一会儿,安毅才将电报递给了张承柱。张承柱惊讶地看完,又交给李金龙,待房间里所有将领都看完一遍,安毅才幽幽说道:“果然不出所料,蒋委员长为鲁逸轩的举动出面负责了!这份电报与其说是情况说明,要我网开一面,尊重鲁逸轩的选择,不如说是一份最后通牒……哼哼!要求我们不得把军队调入关内,华北和山东自有国军代劳,否则引发一切战乱均由我方负责,措辞之严厉,前所未闻啊……我估计这会儿南京政府控制的媒体已经在大肆渲染,表扬鲁逸轩的忠义举动了!”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大多数人都愤愤不平,但想想现在南华政府与南京政府之间的诸多利益纠葛,没有人敢站起来呼吁不惜一战。
  安毅背着手,站起来绕着会议桌,来回踱步:“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是否挥师入关平定叛逆……不要看鲁逸轩的那份通电上兵强马壮,但真正死心塌地跟着他的能有几人?另外,安家军这块招牌,不仅仅只是一个名称,它还是一份荣誉,一个信仰,一段不屈不挠浴血奋战永不妥协的传奇!”
  “这些年来,我们安家军主要是在中国国土以外作战,为我们中华民族拓展生存空间!若是打着国民政府的招牌,在外交上必然陷入极大的被动和牵扯不清的扯皮中,所以我干脆以一个中国地方军阀的名义,自行越境作战,并建立一个拥有独立主权、并得到列强承认的国家,这样相关利益受损方连找人抗议都没地方!”
  “如今,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领土已经有两千多万平方公里,而人口加上各地土著和欧美移民,也才三亿出头,典型的地广人稀!现在,我们连控制的大多数地区都没有精力开发,真的有必要去趟国内这潭浑水吗?”
  “打仗是要死人的,而且会死很多人!打白鬼子和东洋鬼子,咱们打就打了,牺牲光荣,为国家民族利益而死,死得其所,但是,死在杀国人上,能让人有丝毫快感吗?五年前,咱们在淞沪地区,成功顶住了日军的疯狂进攻,挽救了无数国人的生命,难道这次我们要亲手把挽救的生命再毁去?”
  “此外,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当初国军在围攻红军中央苏区的时候,那么大的优势依然损兵折将,现在不仅国军的武器装备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八路军和新四军也从抗日作战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这个仗真的有这么好打?对此,至少我是不信的,我的那些黄埔师兄弟,从二万五千里长征那么困难的情况都熬过来了,现在他们的作战意志必然更加坚强,斗争也必然更加残酷!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咱们陷入内战的泥潭,欲罢不能!”
  说到这里,安毅返回会议桌前,扫视众将一眼:“我知道这几天大家都人心惶惶,担心我们内部会发生内乱,波及许多人!我不明白大家在担心什么,孤悬于外的鲁逸轩部根本就是一个特例,他的兵员都是在华北驻地征召,军官的升职取决于集团军高层和南京政府军政部,只需事后到我们的叙府士官学校回炉进修即可,和我们根本没有可比性!”
  “难道这么多年来,大家对我、对我们的军队,还有我们一手缔造的这个国家都没有信心?我们各大集团军有着严格的政审和监督制度,有着钢铁般的纪律,有建立到连一级的党支部,中央军委的指示可以通过党组织直接传递到连排一级,只要我这里一声令下,可以在一刻钟内接通班排一级,直接拿下各部军政主官,谁能轻易把部队带走?如果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还要执意要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清洗来证明我的无能,也太小瞧我安毅了!”
  “因此,大家不要有什么思想负担,以前怎么干的现在依然怎么干,而且要干得更好,把我们的预定作战计划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我这里表个态:鲁逸轩事件在政治手段解决无果之前,除了四路军微调外,其他三路军不能妄动,同时,我义兄胡家林将军统帅的预备集群,将在攻取哈尔滨后兵分两路,一部向东,占领牡丹江,光复三江平原,并顺着中东铁路东进,一举拿下海参崴,另一部随一路军南下,占领吉林全境和辽东等地,以加快东北战事进程!”
  “时不待我,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东北和远东地区,尽可能快地消除两线作战的隐患!我不希望别人都打进来了,我们的主力还滞留于东北和远东!”
  安毅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传来热烈的掌声。
  如果说在此之前,所有将领都还忐忑不安,担心政府和军队内部会掀起一场类似于苏联大肃反那样规模的清洗运动的话,那么现在大家都把心放回了心窝里,不用再担心来自身前身后的明枪暗箭的攻击了!
  从这一点来说,安毅的这个表态,无异于一根定海神针,一下子就把南华政府和安家军内部涌动的躁动不安的情绪给压制了下去,利于集中全部力量用于对日作战,对于整个二战格局的推动,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1925章
遭遇战(一)
  取得葛根庙会战的胜利后,顾长风统率的二路军顺利进入东北平原地区,迅即展开疯狂暴雨般的攻势。
  机械化部队的优势在千里平原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几乎是一场类似于飙车般的行军,二路军的坦克、装甲车和运兵车,在旷野上、公路上、铁道旁,飞速地向目标挺进,沿途没有遇到日本人哪怕是稍具规模的阻击。
  三小时后,作为全师前锋的第八坦克集团军三十六坦克师第一坦克团和第四装甲步兵团占领无人防守的洮安县城(今白城),后续部队绕城而过,继续按照各部所领取的任务,向不同方向高速开进。
  六小时后,洮安以北的镇东县城、以南的洮南县城光复,十二小时后,泰来县城、大安县城、开通县城也几乎同时插上安家军红艳艳的七九军旗。
  仅仅过了二十四小时,二路军主力已经顺利拿下辽中,占领辽源城(今双辽),威逼四平,而作为偏师的北线第四十二集团军一三六师顺利与一路军在嫩江南岸的江桥会师,东路第三集团军连克镇国公府(今松原市)、王府镇、柴岗,顺利占领农安县城,距离长春不过六十公里。
  炎炎烈日下,坐在运兵卡车上行军的安家军官兵都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他们强行振作精神,不断地做一些战前准备来聚集杀气,比如擦拭自己手里的I式自动步枪、通用机枪,或者捣弄随身携带的军刺、工兵铲等。
  一辆装甲指挥车里,第九摩步师侦查营少校营长安瑞光把地图平放到自己双腿上,低头专心地做着标签,那张军用地图上已经被他画满了记号。在他身边,一名参谋不断地念着一些地名,安瑞光在那些地名上画下已探索地区的记号,再直画一条箭头,前方横亘在前往长春的铁路及公路一旁的万宝山丘陵地区,成了此次探索的主要目标。
  空军的侦察机随时对这一带进行严密监控,但是无法有效地对建筑物、山地和树林进行侦察,为了稳妥起见,向东攻击前进的第三集团军军部及各师,不得不派出大量斥候进行全面搜查。
  “空军的侦察机已经探索过这一带……”
  今年二十一岁却有五年军龄、童子军校及叙府士官学校毕业、把安毅当做自己父亲的安瑞光少校,手指划过那些被红色铅笔画成圆形的地区,再指着平原地区旁边的茂密树林,神情颇为专注:“让士兵们检查装备,我们可能要步行进入前面的那片树林,它横亘在主力前进的道路旁边,一旦日军在那里设伏,会给我们造成极大的威胁!”
  侦察营在距离万宝山林区一公里处停了下来,安瑞光从打开的装甲指挥车后门跳到地上,举起胸前的军用望远镜,仔细观察。
  “命令迫击炮连准备!”
  黑幽幽的森林寂静无声,通常这样的树林上空都会有鸟群聚集,但现在却什么也看不到。安瑞光觉得有些不对劲,当即命令对树林进行试探式炮击,以便引诱可能隐藏在树林里的敌军,让敌人误以为自己被发现了开火还击,以减少入林探查时的风险。
  命令下达后,营属迫击炮连开始忙碌起来,他们迅速将挂载在装甲运兵车及吉普车、运兵卡车后面的迫击炮与车辆之间的挂载装置拆解下来,然后四人一组,调整炮位。
  炮兵连长胡雪峰也有自己的望远镜,不过这款望远镜与一般指挥官佩戴的不同,可以勘察坐标以及精确设置炮击诸元。
  按照条例,炮兵在进行炮击前,必须先小心替自己寻找隐蔽位置,十六门100mm口径的迫击炮被牵引到了斜坡之下。
  迫击炮的射击原理为拱形抛射,因此不用担心在斜坡下发射炮弹会砸在自己头上,这款迫击炮的装填方式与普通的五零、六零、八一口径的迫击炮别无二致,不过由于口径增大,其炮管显得较长,在增加射程的同时,也增加了装填手的工作量,他们通常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将炮弹抱着放入炮管,利用触击气压原理将十五公斤重的迫击炮弹打出去。
  安瑞光命令全营进入战斗状态,装甲运兵车在放下运载的侦察营官兵后,将车头对准了树林方向,机枪手坐上了射击位,吉普车、运兵卡车顶部也架起了通用机枪,机枪手解开保险盖,随时准备射击。
  “砰……”
  连续的炮击声如闷雷般响起,大约过了两三秒,炸弹在前方的林子里四处落地开花,火光冲天而起,硝烟中炸断的树木枝叶四处飞舞。
  这时,装甲运兵车顶部中央位置的12.7mm高平两用机枪也在射手的操纵下,向树林喷射弹药,密集的子弹所到之处,树干被打得“啪啪”作响,一棵棵树木俯倒在地。
  这还不算完,I式通用机枪撕裂布帛的声音响起,吉普车和运兵卡车上的机枪手也开始进行试探式射击。
  全营十多辆运兵卡车和几辆吉普车上的通用机枪同时射击,再加上高平两用机枪子弹的巨大杀伤力,林子外围的树木顷刻间布满弹孔,加上迫击炮连的炮弹密集落下,树木成片成片地倒下。
  安瑞光卧倒在一片斜坡后面,手里拿着望远镜,仔细观望,视线一刻也没离开林子,两分钟的试射,没有发现林子里有人奔跑或者其它动静,不由摇摇头,暗笑自己神经过敏,立即命令停止开火,随后派出一个班的官兵,以散兵阵型向树林靠近。
  五分钟后,十一名官兵来到林子外面,相互做了个手势,随即举起I式自动步枪,迅速冲进林子。
  大概过了七八分钟,林中突然传来一阵尖锐的哨子声,紧接着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接踵传来,其中还夹杂着嘈杂的人声。
  “竟然隐藏得这么深!”
  安瑞光皱了皱眉头,转身对通讯员道:“立刻向师部报告,我们在农安县城以南三十三公里处的万宝山森林边缘地带,与日军发生遭遇战!”
  进入林区的十一名官兵,退出来八个,他们并非是杂乱无章后撤,退到树林边缘地带后,由于敌人的火力增强,不得不在一片凹地里卧倒躲避,然后不停地向后方打手势。
  安瑞光举着望远镜,紧张地注视着其中一名上士,解读手势:“遭遇了一个中队的日军,对方有六挺歪把子机枪,怀疑林中隐藏有大量日军……”
  “啵……”
  伸出半边脑袋打手势的那名上士,钢盔突然被一颗从树林里射出的子弹击中,整个身躯瞬间跌落下去。
  所幸安家军装备的钢盔防御力极高,很快那名上士又伸出半边脑袋来,只是这次他的姿势比此前放得更低,从手势的内容来看,这个班的官兵还发现了日军坦克的身影,只是由于坦克的外面覆盖了树枝,无法确认是什么型号。
  安瑞光放下望远镜后,立即指示通讯员把这一重要情报上报师部,便命令全营开火,掩护前面的官兵撤退。
  八个士兵躲藏在六处凹地里,其中有两处容纳了两人。
  郑衡是这个班的一名普通士兵,他是安南京族人,今年十七岁,来自南华钢都太原市,家中由于土改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民众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去年夏天刚到服役年龄就被他老子亲自送到县里,请求征兵首长收下。
  郑衡个子不高,经过在家和在部队的教育,他已经认同了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的身份,一口普通话说得很是熟练,在新兵宣誓中面对七九军旗他曾庄严承诺:愿意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奉献自己的生命!
  但是,理想很伟大,现实很残酷,虽然郑衡在训练中各项都很拔尖,分配到部队后也经历过几次战斗,但此刻面临生死考验,依然无法避免心中的恐惧,紧张地趴在凹地底部喘着粗气。
  子弹在头上不远处来回不停飞过,刚刚班长铁罡上士钢盔中弹、整个人跌倒在他面前时,郑衡的心脏跳动几乎停止,那种死亡的恐惧逼迫着他,几乎让他失声尖叫。
  好在南华采用德国合金技术制造的高标准钢盔,结实耐用,铁班长就像他的姓那样坚毅地从地面爬起来,然后继续传递情报。郑衡由此理解了新兵期间熟记的那些条例,其中一条便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在战场解下自己的钢盔,原来关键时候,钢盔真的可以救自己的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5/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