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1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9/1395

  担任督战队队长的鬼子少佐拿着部下递来的话筒大声喊叫,一脸狰狞,而旁边的机枪手,正在为机枪填装新的弹板,准备下一场血腥的屠杀。
  被这场杀戮惊呆了的鬼子和棒子兵,不得不转过身体,向前面被爆炸和烈火包围的阵地冲去,在他们身后,可以清楚地听到伤兵的嚎叫和呻吟。
  “砰砰……”
  接二连三的枪声传来,有人忍不住回头一看,才发现是十多名督战队员从战壕里跳出来,开始枪杀躺在交通沟里的伤兵,杜绝他们发出降低士气的哀叫声,心中不由一紧。
  各条交通沟里都在发生类似的惨剧,大量鬼子及棒子兵被逼回到一线阵地,再次忍受没完没了的炮击。由于炮兵部队在炸弹中混杂了许多烟雾弹,鬼子及棒子兵的视野受到极大影响,此时他们还不知道安家军第一波部队已经渡过了河,正在蓄势待发。
  在这一波炮击中,爆炸产生的气浪,将一道道阵地无情摧毁,泥土和烟尘伴随着钢铁的破片,在阵地上疯狂肆虐,激射的炮弹碎片尽情地收割着生命,气浪瞬间震碎了近距离的鬼子及棒子士兵的内脏器官,这些畜生一个个口鼻渗出大量的鲜血迅速归天。
  期间,分散在各处的鬼子炮兵试图还击,但他们刚刚开炮,就被天空中的侦察机发现,迅速就被射程超远的150毫米加农炮和203毫米榴弹炮锁定,还未来得及转移,就变成了一堆废铜烂铁。
  更有甚者,天空中有几个中队上百架安家军轰炸机,在不断地盘旋,寻找有价值的目标,日本的任何妄动,都带来无情的轰炸。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火药味和浓烈烟尘,一个个鬼子和棒子士兵被呛得大声咳嗽。就在他们陷入巨大的恐惧中担心下一颗炸弹会落到自己头上时,炮击突然停止了。
  在一瞬间,这个世界恢复了清晨的宁静。
  “支那人上来了,射击,射击!”
  虽然一线阵地上被烟幕笼罩看不清前面江面上的情形,但阵地后方山上的日军观察哨,却可以清楚地看到安家军的动向,在凄厉的哨子声中,战壕里随处可见挥舞长刀的鬼子官佐,用力踢打躲在垮塌的工事及掩体中瑟瑟发抖的士兵,扯着他们的衣领将他们揪起来,推到被炸垮的战壕边,让他们开枪射击。
  经过长达半小时的炮击,此时日军的阵地已经沦为了一片可怕的炼狱,焦黑的弹坑、被炮弹掀翻的泥土、垮塌的战壕、燃烧着的圆木支撑柱、残破的武器、散落的弹药箱、炸散的铁丝网,让人很难把这里和坚固的国防工事联系起来。
  整个阵地上,尸体碎片和残肢断臂随处可见,几乎找不到几具完整的尸体,大多数死去的人,只留下一块块焦黑的残肢或者是血肉模糊的断臂,更多的人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有几块残布和些许肉末可以证明他们曾经身处这片血与火的地狱之中。
  就在处于烟雾笼罩中的鬼子,壮胆地把自己手里三八式步枪里的子弹打出去的时候,宁静再一次被打破,天空中忽然又响起炮弹划破天际时带来的刺耳的呼啸声,已经快崩溃的鬼子及棒子兵,几乎是目瞪口呆地迎接再一波猛烈的炮击。
  “滴滴……”
  冲锋号声适时响了起来,渡过鸭绿江后已经完成集结的安家军官兵,呐喊着向日军的阵地凶猛地扑去。
  此时在工兵的努力下,江面上已经出现了两条钢制浮桥,源源不断的部队开始过江作战。而在这些浮桥之间,更大更宽可供坦克及装甲车过江的浮桥正在连接中。
  “杀……”
  “杀鬼子……”
  雄壮的呐喊声中,冲锋中的安家军官兵,望着前方日军阵地上翻滚的烟团和升腾的火球,剧烈的爆炸声和冲击波,同样冲击着快步猫着腰冲锋的他们的耳膜,越靠近阵地,火药味越浓烈,官兵们的口鼻和胸肺不可避免地受到强烈的刺激。
  随着安家军官兵靠近日军的阵地,炮火开始向后延伸,侥幸从弹雨地狱中逃过一劫,惊魂未定的鬼子和棒子兵还未来得及探出脑袋看个究竟,就听到近在咫尺的如同浪涌一般的喊杀声,随即密密麻麻如同雨点一般的黑点从空中扔了过来。
  第一波攻击的两个团官兵,一下子甩出两千多枚手榴弹,好家伙,这些手榴弹在日军被炸垮的战壕中连绵不断地爆炸,一下子便打垮了鬼子和棒子兵的抵抗意志。
  “哒哒……”
  首批冲进日军一线阵地的官兵,用冲锋枪、自动步枪扫射视野中任何移动的目标,鬼子和棒子兵一波波倒下,连还手的余地都没有。
  通用机枪、迫击炮、无坐力炮和火箭筒远近结合,把鬼子残存的火力点一一拔除,再加上狙击手们精准的射击,进攻出乎寻常的顺利。
  当第一波过江的三千余名官兵跳入日军战壕成功撕开日军防线时,部队依然在源源不断地过江,稍微整顿队伍便向日军的阵地冲去。整个鸭绿江南岸,全部都是冲锋中的安家军官兵的身影。
  红旗遍地飞舞,引导部队滚滚向前,壮观之极。
  大批失魂落魄的鬼子和棒子兵,扔掉武器,高举双手跪在地上,嘴里用不知道哪里学来的中国话高呼“投降”。
  冲锋的队伍中,不时分出人,端着自动步枪、冲锋枪,看守投降的俘虏。
  日军的防线相继失守,溃兵再次向后方逃去。
  密集的机枪声响起,逃跑的鬼子和棒子兵,惨叫着倒在地上。日军各个督战队,依然坚定不移地执行师团部的命令,对所有逃兵予以无情射杀。
  跟随溃兵进攻的安家军官兵,迅速跳入由密集炮击形成的一个个硕大的弹坑中,向日军射击。
  配备到排一级的通讯员,立即呼叫炮火支援。倚卧在弹坑中射击的官兵,换好子弹后立即冲着日军的防线扣动扳机,绿色、红色、黄色的曳光弹迅速指向日军阵地。
  天上侦察机里的炮兵引导员,立即根据曳光弹指向的方向,喊出极为准确的射击诸元,引导炮兵打击鬼子的防线。
  “轰轰……”
  轰炸机还在调整高度,准备俯冲攻击,密集炸响的炮火,已经像是过节燃放的连绵鞭炮一样,接连在日军的阵地上炸开了花。
  翻腾的爆烟,掀起了无数的土块,其中参杂着大量鬼子及棒子士兵残肢断臂和被炸毁的武器,窸窸窣窣一起抛向天空,有许多肮脏的内脏器官以及血肉烂泥,落到了置身弹坑之中的安家军官兵身旁,很不好受。
  安家军炮兵们快速而又精准的炮击,不仅抢了空军的生意,还迅速让阻止溃兵逃跑及让尾随进攻的安家军受阻的日军阵地上发出的机枪射击声迅速哑火。
  在弹坑中指挥部队进攻的基层连排长们,立即下达进攻命令,如同猛虎出笼一般的安家军官兵,几乎同时跳出弹坑,向一百米外被炮火压制的鬼子扑去。
  如同雨点一般的手榴弹,被冲锋中的官兵们,向着前方阵地里还未从突然的炮击中回过神来的鬼子扔去,整片阵地连绵起伏的爆烟和惨叫声,迅速遏制了日军还未来得及组织的反扑攻势。
  冲到战壕胸墙处的安家军官兵,继续用冲锋枪、自动步枪打击一切视野内的目标,后续火力快速跟进,不断地扩大突破口,而天上的战机则专门寻找日军集结点进行轰炸,日军整个防线迅速被击穿。
  战至早上八点,日军苦心经营的鸭绿江防线,竟然在不到一个小时内即被安家军突破,站在三峰山顶掩体里观察战局的日军第一三七师团长谷津尚信中将肝胆俱裂,虽然此时他麾下残部还可依靠新义州城南的高地进行防守,但此时的他,完全被安家军迅猛如雷的进攻所惊呆,匆匆下达“转进”命令,便和师团部的参谋们一起,带着卫队撤向中部的连绵群山。
第1945章
混乱中的夜战
  这十多年来安毅收养的数十万孤儿,自抗战爆发前后便陆续成年,其中小部分进入军队,到现在已经成为军中一个独特的群体。
  要说对南华、对安毅的忠诚度,没有谁能比得上他们,而他们也确实是最优秀的一群,从小接受严格训练的他们,比起其他人更适应军队的生活,总是能脱颖而出。
  今年二十岁的安光华也是孤儿之一,他三八年从童子军校毕业后便直接参军,当兵两年进入叙府士官学校进修,今年六月刚刚毕业,授予少尉军衔,被分配到蒙古军区贝加尔湖集群第一零九师五一一摩步团担任排长。
  安光华带领的这个排,下辖五个步兵班和一个炮兵班,其中每个步兵班十五人,配备通用机枪一挺、八一迫击炮一门、40毫米火箭筒一具,步兵每人配I式自动步枪和手枪各一把,子弹三百六十发,迫击炮手及辅助兵备炮弹三十六发,火箭筒手及弹药手备火箭弹十二发。炮兵班二十人,装备60毫米迫击炮三门,无坐力炮一门,75毫米十六管火箭炮三门。
  作为摩托化部队,这个排原本应该全部搭乘II式全履带装甲运兵车行军作战,但由于从东西伯利亚到远东,一路上高山峻岭,不利于车辆通行,有限的铁路需要运送坦克、装甲战车、卡车和大炮,还有保证部队补给的燃油、粮食和弹药,因此大多数官兵只能步行。
  目前,整个排仅配备四辆II式全履带装甲运兵车,用于装载武器、弹药和拖拽火箭炮,其余人员分乘三辆军用卡车……这样固然省去了行军之苦,可一旦进入战场,官兵们依然只能依靠自己的双腿行动。
  自十八日本部过江已经两天,战役爆发的第一天,日军经营的黑龙江防线就在安家军惊涛骇浪般的进攻下土崩瓦解,伯力城在夕阳落下前便插上了安家军鲜艳的七九军旗,此后就是连续的行军和追歼战。
  今天一路上已经爆发五次战斗,撤退不及的日军,总是想方设法延迟安家军的进攻,以掩护其他部队快速脱离战场。
  黑龙江下游地区水网密集,三八年日军占领后迁移来大量东南亚和印度土著垦荒,到处都是那种豆腐块状的水田,非常不利于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推进,只有少量装甲战车作为突击力量,每一次遭遇战都打得很激烈。
  目前正在进行的接触战,从黄昏一直打到夜幕降临,到目前整个大地已经完全被夜色笼罩。
  随着前线的枪声减弱下来,作为预备队的安光华接到上级的命令,快速前进,接替兄弟部队进行突击穿插,争取在明天早上占领前面三十余公里处的辛达镇,随后就可以安营扎寨休息,由后续部队继续进攻,一刻也不停息地撕碎日军的层层抵抗。
  安光华排的左右两翼,一支支以连、排为单位的安家军部队,紧跟着为数不多的装甲战车,向东快速推进。
  经过黄昏时那片战场,潮湿的大地到处都是残肢断臂和肠肠肚肚,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息,所有人心中都是一紧。
  装甲车的履带碾过那些一息尚存的鬼子兵时,撕心裂肺的嚎叫声令人头皮发麻。
  “注意脚下!保持警惕!”
  安光华踩到一颗与肢体分离的头颅,差点儿栽倒在地,稳住身形后连忙出声提醒自己的士兵。
  战场上除了残缺不全的肢体外,尸体也是横七竖八,其中不乏装死或者被炮弹震晕的鬼子兵,不过只要他们一动弹,迎接他们的就是一梭子子弹,偶尔中间也有拉响手雷同归于尽的,但没有人停下脚步,他们必须尽快向前,搞清楚前方的状况,以便后方大部队迅速跟进。
  模糊的视野中,安家军官兵呈散兵队形,向着前方快速推进,每一名官兵都十分谨慎,迎接黑暗里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日军阻击。
  夜色中,一两千人同时移动的脚步声,以及官兵们身上的防毒面具筒、水壶、工兵铲、刺刀鞘等物件相互摩擦,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交杂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奏鸣曲,远处仍有枪炮声不时传来……那是师直属坦克和装甲部队分别从两翼发起攻击,以彻底击溃日军的防线。
  负重长跑非常考验人,官兵们不但需要良好的体力,还需要掌握相应的技巧,作为一排之长,安光华除了不时招呼士兵们注意保持队形,还要留意让自己的呼吸与脚步,以便尽量节省体力的消耗。
  当整个排完全穿过战场之际,前锋部队再次遭到小股日军的攻击。
  日军的拐把子和鸡脖子轻机枪发出响亮的吼叫声,暗红色的光点在田野中乱窜,不少躲避不及的安家军官兵应声倒下,但这些鬼子的机枪,并没能阻挡住安家军的进攻脚步。
  黑暗中,枪口的火光暴露出了这些机枪的准确位置,稍事调整,夹杂在安家军进攻队列中的II式和III式装甲战车,便以20毫米机炮和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逐一进行清理,而安家军步兵们也毫不示弱,由于战斗发生时双方之间的距离不到四百米,就地射击的I式通用机枪能够凭借射速优势,轻而易举地压制对方。
  不等步兵们携带的迫击炮加入战斗,日军的机枪阵地就已经被完全摧毁,接下来,沿途的鬼子兵几乎都没有组织起像样的抵抗。
  在快速行进半个多小时后,跟随装甲车辆投入反击的安家军步兵,终于将先前的战场远远地抛到了身后,空气中没有了硝烟和血腥气息,所有人都忍不住长长地深吸了口气,然后把胸腹间的浊气排了出去。
  部队继续前进,大约又过了半小时,田野中火光一闪,大口径火炮射击的轰鸣声忽然传来。
  安光华下意识地扑倒在地,不等他喊出声来,炮弹已经呼啸着落下。所幸,排里的大部分官兵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面对突如其来的炮击,他们没有慌乱,纷纷选择下蹲,或者直接趴倒,不过日军射出的炮弹的实际落点,要比听起来远许多,全排基本没有伤亡,远处的水田中溅起高高的水花。
  喷射火焰的炮口看起来就在机炮和高平两用机枪射程之内,附近四辆装甲战车几乎在爆炸声消逝的刹那间便开火,成串的20毫米机炮炮弹和12.7毫米口径的机枪子弹,飞向了黑暗深处,若那是鬼子未来得及撤退的榴弹炮,敌人的炮手压根逃不过如此及时的反击……薄弱的炮盾,根本不能抵挡住机炮的扫射。
  可是安家军这边还在射击,黑暗中再次出现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火光闪耀,偏差不大的位置上,懵懂的黑影让一些眼尖的安家军官兵大为震惊。
  “鬼子的坦克!”
  “四式坦克!”
  听到这不可置信的连续喊声,安光华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
  在其他战场,步兵需要做的就是紧随坦克和装甲部队,快速突进,迅速扩大战果,许多时候都可以收拢成群结队的俘虏,然而在这地广人稀的远东,受限于战场的地形以及运输补给困难,安家军的步兵只能挑起大梁,其中就包括与日军分散在各处的凌星坦克作战。
  在士官学校接受过专门反坦克训练的安光华冷静地扫视战场,只见手下的官兵都已经停下来等待自己的命令,再看引导队列进攻的几辆装甲车,此时都在猛烈开火,加上步兵们携带的武器,枪声不绝于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9/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