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4/1395

  作战处长段默少将解释道:“半岛南部地区山势连绵,少量平原集中在西部沿海地区,在这些平原之间,矗立着大量山地和丘陵。而在广袤的中部和东部,全部都是连绵的高山,虽然经过四十多年的殖民统治,日本修通了大田至大邱,然后由大邱至浦项、蔚山、釜山等港口城市的铁路和公路,但日军撤退时拆除了铁轨,并对铁路路基进行了爆破,在公路上遍设地雷和反坦克堑壕,并在两翼山岭埋设伏兵滋扰,并多次利用夜色进行反突袭,导致我军进展缓慢。”
  看到李金龙、巫宪伟以及与会的东路军将校都在凝眉思考,段默继续道:“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其一,东西两路大军会师后,半岛内我军主力已高达七个摩步集团军及两个坦克集团军,总兵力近百万,要支撑这百万人的吃喝拉撒,还有战场上的弹药消耗,后勤方面的压力非常大。”
  “如今,大多数朝鲜本地人都被日军驱逐到了半岛南部,送往日本本土,我们就地征集粮食补给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只能通过外运,而这里靠近日本本土,日本又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因此我们根本不可能通过海上运输进行补给,但铁路和公路的运力有限,虽然通过空运弥补了部分差额,但总的说来,我们不能够再像以往那样敞开来打,这就制约了我们部队战斗力的发挥!”
  “其二,日军的夜间反击非常凌厉。虽然我们想方设法给前线官兵配备了红外线夜视仪,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需要休息,日军充分利用半岛南部崎岖多变的地形地貌,以及提前构筑的山间掩体、地道,神出鬼没。有时候,甚至在我们营地旁边,或许就有鬼子的坑道存在,这就导致敌人的突袭非常具有突然性,而这里的多山地形又制约了我军的展开与推进,这样我军的优势兵力无从发挥!在制定下一步作战计划时,对此我们应该充分予以考虑;其三,我们无法分辨普通朝鲜平民和武装暴力分子的区别。进入半岛南部后,成功逃避日军奴役的平民百姓越来越多,还有不少成功从南部沿海港口地区逃回来的朝鲜平民,他们纷纷回到家园,在民运总队派出的工作小组主持下分到了土地,重新开始了新生活。可是,大量接受过日本人洗脑的朝鲜人混杂在里面,经常对我们的驻军和工作队展开自杀性攻击。这些人根本不顾忌自己的亲人和邻里的安全,经常造成群死群伤事故,影响非常恶劣!有鉴于此,我们必须把隐藏在朝鲜人中的破坏分子甄别出来,否则后方不得安宁;其四,山地丘陵地带,只能靠步兵强行突击,坦克和装甲战车所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空军的战机与咱们陆航的武装直升机倒是能起到及时增援的作用,但经过与我们的连续对抗,敌人也琢磨了一些防空技巧,行动时多选在晚上,他们还总结了一些反直升机的技巧,在一些山岭地区藏匿高射炮和高射机枪,或者是配备神射手,狙击我们的直升机飞行员,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类似的麻烦还有许多,随着战线南移,敌人的滋扰加剧,我们的补给日益困难,相信还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李金龙听完系统而又全面的介绍,释然地点了点头:“看来归根结底,还就是后勤问题。由半岛东部沿海地区顺着铁路一路打下来,再到大田会师,我们部队储备的弹药和粮食也开始出现问题,到现在已所剩无几,根本无法补充前线的巨大消耗。好在随着东部铁路全线连通,我们的铁路运力起码可以增加一倍。我们还可以在拓宽公路,合理利用汽车运输上下工夫!此外,我们得尽量多修建机场尤其是大型飞艇机场,据我所知,随着飞艇技术的进步以及集装箱的普及,最新的飞艇已经能够运载两百吨货物,当然体积也是相当惊人的,对机场的要求非常严格。”
  “我们一百万人的消耗,以每人每天一斤半主食及菜蔬计算,那就是七千五百吨,加上弹药和燃油消耗,起码得日供应一万五千吨物资才能保证部队的正常运转。现在随着东西铁路连成一片,铁路方面可以解决九千多吨,公路运输可以解决四千多吨,空运也有两千吨,刚刚维持收支平衡。”
  “不过,公路和铁路大有潜力可挖,空运也是如此,我的意见是咱们先收缩防守一下,力争把日供应量提高到两万吨,这样只需要一周时间,我们就可以囤积充足的物资用于进攻,一鼓作气瓦解日军的防守。”
  谢驰有些迟疑地问道:“军委和总参的命令是在十月底解决战斗,现在已经是十五日,再过七天是二十二号,剩下九天时间够用吗?”
  “收拢拳头回来,才能更好地打击敌人!”
  李金龙道:“与其软弱无力的进攻,让敌人一次一次缓过劲来,还不如省点儿气力,力争一口气把他们打垮!而且,日军这么拼命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争取时间,把南部那些港口的朝鲜人都送到日本,然后运去美洲垦荒吗?”
  “既然敌友难辨,自杀性爆炸事故又层出不穷,那还不如索性让鬼子把人都运走,一了百了……我们完全可以在对敌我峙地区设置些难民收容点,然后从解放区招聘妥善可靠的朝鲜人去管理他们,对拒不服从管理的家伙格杀勿论,这样不就避免伤亡事故发生了吗?”
  “依我看哪,一周时间还是太短了,两周的准备时间比较合适,只要确保在十一月中旬前解决战斗就可以了,这样等敌人的锐气消失我军再发起进攻,既可以避免部队出现巨大的伤亡和消耗,还可以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高国栋有些迟疑不决,看向正在抽烟思考的顾长风:“不如我们去电请示一下?”
  顾长风在烟灰缸里掐灭烟头,摇摇头道:“没什么好请示的,政委的意见很中肯,就照政委的意见办理吧,散会后我直接给主席去个电话就行了!正如政委所言,战事发展到现在出现反复,说白了就是国内的物资送不上来,部队的炮弹和子弹都严重不足,咱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敌人撒野……现在真没必要与敌人硬拼到底,要想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锻炼部队纯属无聊,咱们先扎好篱笆,把占领地区好好梳理一遍,彻底确保后勤补给安全才是正理。我听说这个半岛人口约一千三百万,现在北部和中部地区,充其量只有不到一百万人,好好合计一下,争取从江南和两湖移民个两三百万人过来,让这块土地换个主人。”
  “估计有些难度!”
  巫宪伟苦笑道:“抗日战争刚刚结束,经过连年战乱,华北和山东丢荒的土地很多……这些年国内向外输出了两亿多人口,现在恐怕国内连自己都满足不了,怎么可能向我们移民?”
  “未必!”
  顾长风笑着摆摆手:“我经常和老大通电话,国内的局势我比你们清楚多了,目前人口多的地方是江南、江北、黄淮和两湖地区,虽然这些年来连续移民,但农村的土地供需依然紧张,地主霸占了大多数良田,由于连年通货膨胀,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根本没有自己的土地,几乎快活不下去了。”
  “现在的情况是……如果南京政府不彻底进行农村土地的重新分配,那么因土地导致的各种矛盾就永远无法调和。你们想想啊,要想缓和当前农村中的阶级对立情绪,国民政府最愿意看到的便是因农村劳动力紧缺而让地主主动减租减息,吸引农民租种他们的土地,让农民可以活下去并稍稍改善生活,这样才不至于让有心人趁机挑拨离间……如此一来,政府就只能选择不断向外移民!”
  “如果你是蒋介石,你是愿意把这些人送到华北和山东地区,让他们成为自己潜在对手可以放手发动的力量,调转头来对付自己,还是索性送出国去,不给对手发展壮大的机会?嗯?!”
  众将恍然大悟,李金龙连连点头:“虎头说得很有道理!而且还有个问题,根据龚茜、道叔、胡子、吴庭艳他们在库伦与国民政府、中共代表达成的协议,必须保持此前正在进行的业务的延续性,而移民正是我们与南京方面合作的重要项目之一。”
  说到这里,李金龙吩咐参谋拿出一份卷宗,翻开后瞟了几眼,笑着向大家说:“这是我们情报部门在汉城殖民政府遗弃的堆积如山的文件中发现的……朝鲜半岛可不是鸟不拉屎的地方,相反资源极为丰富,主要的金属矿产有金、银、铜、钨、钼、铅、铝、镁、锌、铁矿等,此外还有石灰石、云母、石棉、重晶石、萤石、石墨和菱镁矿,以及煤炭等非金属资源。朝鲜历代王朝均有‘产金国’之称,而且金常与银、铜等矿共生,尤其是菱镁矿和石墨储量稳居世界前列,据说储量近五十万吨的菱镁矿约占全球总储量的一半左右,这可不得了啊。”
  “对我们最具有战略意义的是茂山铁矿的开采。这个铁矿发现于三十年代初期,经过三年前日本地质专家的勘探,证实其保底储量在十亿吨以上,远景储量甚至可能高达五十亿吨,是世界性的露天大铁矿山。茂山铁矿开发的高峰时期出现在石原莞尔主持参谋本部后,每年通过沟通矿区与清津港的一百公里铁路,向日本本土输送八百万吨高品位铁矿石。”
  “日本原来非常重视这里,早在三五年便在茂山铁矿派驻有大量部队,现在之所以没有多少吝惜便轻易放弃,在于他们在澳洲发现了更大规模、品质更高的铁矿石矿区……根据这份资料,如今澳洲西部的许多城市,已经成为集采矿与炼钢为一体的钢都。由于日本完全接手了美洲华人集团及从上海转移资产到澳洲从事开矿及冶炼的英国人的钢铁企业,再加上日本从本土、东北迁移去的部分炼钢、炼铁设备,才在不到一年时间,在澳洲实现产钢一千二百万吨,令日本皇室、军队和各资本财团喜出望外,有了把澳洲当做新家好好发展的打算。”
  众人接过资料细细看完,纷纷喜笑颜开。
  谢驰道:“真没想到,这个狭长的半岛不仅铁矿石储量惊人,煤炭储量也高达一百亿吨以上,可利用的水力发电量也至少在一千万千瓦以上。此外,半岛的森林面积高达两千万公顷,耕地面积为五千七百万亩,真开发利用好了,不比咱们刚刚占领的远东差多少!”
  顾长风想了想,嘱咐道:“这个咱们自己心里知道就行了……蒙古军区下属各集团军中,有不少朝鲜族同胞,其中就有咱们安老大的同窗好友金洪默中将,他们肯定不愿意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故土变成这样……”
  “半岛地区最终是扶持建立一个独立的民族政府还是直接纳入中央直辖,在没有最终定性之前,咱们不能声张,悄悄执行移民及分田到户等政策就行了,到时候我想中央不会不考虑到这一点的!”
第1952章
毫不相让
  十月二十一日,南美地区传来噩耗,日军突然由哥伦比亚东北部瓜希拉半岛南部地势相对平坦的迈考地区,对驻守在委内瑞拉边境线的美军发起猛烈进攻。
  美军仓促应战,但依靠美国海军加勒比海舰队的战舰在近海地区进行饱和攻击,堪堪顶住日军的进攻。
  次日,日军出动了大约一千多架战机,对委内瑞拉境内的美国空军基地展开狂轰滥炸,并在委内瑞拉湾炸沉美国海军加勒比海舰队两艘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确保美国这一地区利益的加勒比海舰队遭受重创,剩余舰只艘艘带伤,不得不狼狈地撤退到大安的列斯群岛的海军基地进行维修。
  就在美军失去海上掩护,防线岌岌可危的时候,日军再次使出在澳大利亚战场上屡试不爽的战术,于防线后方的马拉地区实施伞降,随后对美军进行前后夹击。
  美军在马拉开波湖西部,部署有精锐的第九军,经过多次加强,这个军已由最初的三个师加强到现在的七个,加上后勤辎重部队,总兵力约在十五万左右,其中在边境线一带部署有三个师,由副军长文森特将军主持。
  被日军迅猛如雷攻势打懵了的美军招架不住,经过连续两天两夜的战斗,随着前线指挥部被捣毁,战场最高指挥官文森特将军被俘,退路被断的美军大部分选择了投降,小部分逃入佩里哈山。
  日军由此占据了战场上的主动权,源源不断的大军开进委内瑞拉境内。
  美军依托马拉开波、罗萨里奥、马奇克斯等城市,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日军攻势很猛,甚至在南美战场上还首度出现了全机械化部队,无限可守的美军损失惨重,第九军军长凯尼恩·乔伊斯少将不得不下达了全军撤退的命令。
  马拉开波湖是南美地区最大的湖泊,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沿海马拉开波低地的中心地带,湖泊北端经宽阔漫长的水道,与委内瑞拉湾和加勒比海相通,是安第斯山北段地质断层陷落的构造湖,口窄内宽,面积近一点四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海南岛大。
  四十年代初期,马拉开波大桥还未立项修建,湖泊西部的美军若想撤到湖泊东部去依托梅里达山重新构筑防线,必须得绕行马拉卡波湖南部低地,但日军没有给美军任何喘息的机会。
  二十六日,日军由哥伦比亚东部的库库塔出击,一举击破约一个师美军经营的防线,迅速北上,截断自湖西地区撤退下来的美军退路,随后配合从北部南下的日军对包围圈内的美军发起总攻,三日后美军被全歼。
  短短的一个多星期,十五万美军中除了一万多通过海路抢运、成功地撤退到马拉开波湖东部,其余的不是战死便是成为了俘虏。
  消息传出,举世为之震惊。
  英、美等盟国自然是如丧考妣,德意日等轴心国家却无不欢欣鼓舞,认为随着苏联的失败和日军在南美大陆取得的胜利,战争进程必然加快,盟国的失败几乎不可避免。
  此时美国正在本土苦苦抵挡日军及日墨联军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并在东部及南部地区,努力积蓄兵力,准备对日军发起反攻,为此甚至不惜抽调南非的军队回援,但马拉开波湖的失败,却给了美国人当头一棒!
  要知道南美是美国重要的能源和物资补给基地,直接关系到美国的军工生产,仅仅以马拉开波湖为例,这个湖及周边地区遍布采油站、井架、磕头机,湖区周边有四千多口油井,年产四千多万吨原油(后世达到七万余万吨),是美国除本土外最大的石油供应地,如何能让其落入日军之手?
  无奈之下,美军不得不从原本就很紧张的兵力中,抽调新组建的两个军南下,一方面是要堵住日军,保护委内瑞拉东部、圭亚那、苏里南、巴西及法属圭亚那的安全,另一方面则试图夺回对马拉开波湖的控制权,确保美国的能源供应。
  ……
  十一月二日,下午两点。
  南华,新京,小南海。
  “主席,美洲急报!”
  刘卿手里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电报纸,大步走进安毅位于东篱园家中的书房。不过,他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有点儿冒失了,因为书房里不止是安毅一人。
  听到他那略显焦急的声音,房间里另外几个人目光齐刷刷的投过来。
  安毅向客人歉意一笑,迎着几位关切美洲战事的客人的期盼的目光,吩咐道:“随着马拉开波湖战役的失败,情况就算再差也差不到哪里,你简单说一下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也好让我们的客人有个心理准备!”
  “是,主席!趁着美军援军未到,今日凌晨,日军攻占了马拉开波湖东岸的卡维马斯、拉古尼亚斯等城市,并派出伞兵,在帕拉瓜纳半岛实施空降,占领了美军在这里修建的机场及炮台!这样,日军分别占据了委内瑞拉湾两翼的瓜希拉半岛和帕拉瓜纳半岛,若两把钳子一样,把这片石油产区牢牢地纳入控制之中。”
  说完,刘卿将刚刚收到的电报递给安毅。
  安毅平静地看了一眼电报上的内容,微微摇了摇头,波澜不惊地说道:“看来日军是铆足了劲,要拿下南美地区最精华的石油产区了……对了,我记得帕拉瓜纳半岛南部的可罗及港附近也有大油井?”
  “是的,那个地方叫威廉斯塔德,年产石油近四百万桶,附近的蓬托菲霍则是著名的石油冶炼中心,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铜矿产地。”刘卿点点头。
  “委内瑞拉真是个寸土寸金的好地方!”
  安毅自言自语一句,转向正在倾听秘书凯·萨默斯比小姐翻译的盟军远征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中将:“将军,我觉得你应该向贵国总统提出建议,不要再把巴顿将军统率的第一装甲军调往北美大陆,而是应该立即送往委内瑞拉,并任命他担任前线总指挥。一旦让日军在那里站稳脚步,资源丰富的南美大陆,将成为日本人纵横驰骋的牧场,同时为他们的侵略战争提供充足的养分。”
  艾森豪威尔及其率领的军事代表团一行,于昨日抵达新京,就南华派遣部队到南非代替盟军光复马达加斯加岛一事展开磋商,今天安毅是以老朋友的身份邀请艾森豪威尔和他的伙伴到家里做客。
  中午吃过简单的家宴,宾主展开轻松的交谈,最早谈及的便是当前的美洲局势,安毅刚刚指出日军对马拉开波湖的入侵并非仅仅是想占有这个石油产地,极有可能是席卷南美截断美国物资供应的先兆,现在收到这样的电报,让艾森豪威尔脸色大变。
  “主席先生,你认为日军在南美地区投入了多少兵力?”盟军远征军参谋长沃史密斯将军问道。
  安毅示意刘卿退下,随后道:“仅仅日军有能力围歼贵国精锐的第九军,就足以证明其兵力不少于第九军的十五万人,根据我们的情报,以及南美战场反馈的信息,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日军调集了至少十五个以上的主力师团到南美参战,如果不认真对待,我担心你们增援的两个军会重蹈覆辙。如果再送掉两个军,那么美洲战局将彻底糜烂,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
  “是啊,情况很恶劣!”
  艾森豪威尔皱起了眉头:“可是现在才调集兵力围堵,时间上是否还来得及?如果南美地区日军真的重兵云集,我担心援军还未抵达,局势已经彻底糜烂!因此,我认为还不如把握主动,趁着日军分心他顾,一举粉碎其在北美大陆的攻势,将他们赶下大海!”
  “将军说得也有道理!”安毅笑了笑:“我只是提个建议而已,如何抉择还得你们来做出判断!”
  艾森豪威尔苦恼地摇摇头:
  “美洲的事情还是由国内的马歇尔将军他们来做出决断吧,我们现在谈谈如何尽快解决马达加斯加岛上的日军,彻底打通印度洋运输线!经过连续的加强,马达加斯加岛上已经有日军九个主力师团、十七个独立步兵旅团、六个炮兵联队、一个飞行军和十个日印军师,总兵力近百万。”
  “在如此狭小的区域集中这么多部队,任何地区遭到攻击,都将受到数倍于我的敌人优势兵力的反扑,这便是我们迟迟不敢发起抢滩登陆作战的主要原因。因此,贵军要想一战奏功,在登陆战中抢得先机,起码得抽调差不多的兵力才行!”
  安毅有些奇怪,马达加斯加岛面积虽然有六十二万平方公里之巨,但由于长时间处于原始部落社会,农业开发较晚,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够供应百万大军长期驻扎的样子。不过他没有把自己的疑惑说出来,而是严肃地说道:“正因为马达加斯加岛非常难打,所以我们才会要求,这座扼西南印度洋重要通道的岛屿今后必须划入我们南华版图,由我们的军队来保证盟国印度洋航路的安全!关于这一点我们不会做任何让步!”
  艾森豪威尔皱紧了眉头:“可是,我们的英国盟友认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对西亚、波斯、印度、缅甸和马来亚的控制,那么他们就非常有必要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偿。马达加斯加岛靠近英国的殖民地南非,对于整个非洲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他们不会答应其他国家在自己身边留下一根钉子!”
  “主席先生,现在我们的目标是要尽快打败轴心国家军队,恢复世界和平,我想请主席先生以国际大局为重,不要做意气之争!”
  “这不是意气之争,而是我们的正当要求!”
  安毅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正因为马达加斯加岛地理位置很重要,所以我们才不会放任不顾!正如美国为了确保本土的安全,把夏威夷群岛纳入自己的国土一样,马达加斯加对我们也拥有相同的意义,有了它的巩固,才能确保我们的本土安全不受别国威胁!”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与自由法国运动的领袖戴高乐将军签订了协议,战后马达加斯加岛将归属南华!我的意见很明确,付出了就要有收获,总不能我们流血流汗,最后却把胜利的果实拱手让人吧?这样如何能够激发部队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如何确保官兵的士气?与其兵无斗志打败仗,还不如索性撒手不管,让你们自己去拿下它,不管怎么分配我都不会有任何怨言!”
  “这……”
  艾森豪威尔一脸的无奈:“事关领土与主权,我无法做主,不过我会把主席先生的意见向总统汇报,我相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4/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