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1395

  安毅一愣,看着叶青眼中一闪而过的酸楚,颇为感动:“青姐,我只要有空就给你们报社投稿好吗?或者是把我们独立团基层军官的战地日记、家书抄送给你,或者是小弟对时局、对社会、对未来的一些感想或看法,都工整地写出来寄给你,你觉得还能一看的话,就放进你的报纸上发表吧,算是小弟对你的感谢。如今我军兵站慢慢建成体系了,书信的传递也很快。”
  叶青高兴地抓住安毅的手臂:“老天,我昨晚求了你那么长时间你都不答应,现在好了,你不许反悔啊!”
  “啊?昨晚你什么时候提到过这事儿?”安毅有点懵了,想来想去都记不起来。
  叶青俏脸顿时通红:“不理你了,坏东西!记住,回去后我就给你寄来我们报社的特约记者证,你一定要肩负起记者的责任来。你放心,你的稿子一经采用,报社将一视同仁支付稿酬,我和老庄、何京帮你争取乙等稿酬,仅次于胡适等名家,挺丰盛的,得到稿酬我就帮你领出来,然后和茜姐一起拿去下馆子,呵呵!”
  出发时间已到,叶青依依不舍地告辞,在安毅的送别下坐上卡车驾驶室。
  蔡忠笏对手下警卫连长谆谆叮嘱,绝对要保证人员和货物的安全。蔡忠笏转向自己的副官蔡培元,将安毅匆匆写给蒋总司令、龚茜、蒋鼎文、尹继南的四封信郑重交到他的手里,命令他率领车队到老南昌卸完货物,立即赶赴南昌城西大营装载物资,亲自递交信件之后返回老南昌,把尹继南和独立团的弟兄们安全接回来。
  安毅与老庄、何京挥手逐一告别,最后含笑望着伸出脑袋静静回望自己的叶青,心里却在极力回忆:自己昨晚的某一时段是否真的吃到豆腐了?
第204章
走得太快并不好
  在士气如虹的革命军兵分六路大兵压境的情况下,自知大势已去的孙传芳急令所部和孟昭月的浙军各部放弃浙南,全线收缩至浙中桐庐、诸暨和嵊州一线据守,周凤岐将军的二十六军、赖世璜将军的十四军几乎未遇像样的抵抗便轻取金华,随即根据前敌总指挥白崇禧的命令双双向北挺进,于次日顺利攻占义乌,北面四十九公里的浙中名城诸暨随即置于革命军的炮口之下。
  由白崇禧亲自指挥的第二、第三路纵队完成汤兰战役稍加休整,随即以第二纵队薛岳率领的第一师、接替高升的涂思宗担任师长的陈继承率领的二十二师为右翼,以刘峙率领的第二师、严重率领的第二十一师为左翼,齐头并进,兵锋指向北面八十五公里的浙中战略要地桐庐。
  只要攻下桐庐,一路向北地势越来越开阔,损失巨大众叛亲离的孙传芳和孟昭月根本无法抑制革命大军如潮的攻势,杭州城就像个失去护卫的婉弱少女任君采撷了。
  安毅的独立团也和二师各部一样,于上午九点拔营北上,唯一不同的是根据师部命令,独立团无需行至兰溪与主力各部一同向北,而是直接渡过衢江向北前进,经模环镇、白岭坑直插建德县占而据之,并担任先锋侦察任务,全程六十三公里的道路所经之处多为水网丘陵地区,许多路段马车亦无法行走,但要求安毅的独立团必须在四十八小时之内抵达。
  在这样的情况下,安毅只能将自己的团属炮兵连和仅有的六门火炮,委托蔡忠笏帮忙率领,并挑选出一百五十名年轻力壮的新兵充实到炮兵连,请求蔡忠笏一路上代为培训。
  蔡忠笏非常愉快地答应下来,条件只有一个:下一仗若有俘虏让他优先挑选。安毅问没有俘虏怎么办?蔡忠笏笑着回答:谁不知道你安毅打仗精似鬼,要是你没俘虏别人就更没俘虏了。
  六十三公里的急行军随即开始,由胡子亲率的“警卫连”担负起开路先锋的重任。
  新的“警卫连”已成倍扩充,新任连长丁志诚积功升至少校,连副窦方晋升上尉,麾下全部晋衔一级的原有三十六名精英与七十名从全团精选出来的尖子,组成安毅麾下最强横的特种战斗连,全连十二挺轻机枪、六门法制81mm迫击炮、五十支花机关枪、一个九人狙击小队、官兵每人配备一支柯尔特1911手枪或德制驳壳枪,强大的火力装备放眼全军独一无二。
  随后依次是模范营、团属各部、一、二、三营官兵,顾老二的新编四营一面训练,一面行军被安排押后,让这个新编营的数百弟兄尽情发泄旺盛的精力,按照安毅的话说是:确保全团身后安全即可,如有余力,哪怕你们跑回龙游再跑回来我也不管。
  数公里长的队伍犹如长蛇般在延绵起伏的丘陵地带匀速前进,官兵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大批中低级指挥员均在衢州至游埠的三次大战后积功获得提升,从普普通通的士兵成长为营连级主官,人人倍感自豪,动力无穷。
  在安毅和他的智囊团艰辛的努力下,数以百计的大老粗都基本能够看懂报纸,通过安毅绞尽脑汁坚持不懈的先进军事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种教育,经历了一次次的实战验证和一次次的系统总结,所有的中下级军事主官的各项素质都有了质的飞跃,而且也相当另类:唐诗宋词一句不会,但打起仗来就能拿出超出对手几倍的诡异计策和实用战法。
  安毅这一次没有再谦让客气,五名校官、四十七名尉官、二百六十二名士官的晋级申请报告,在安毅巧妙的争取之下两天内获得核准,在入浙后一系列显赫的战功面前,师部和其他各团的主官们没人敢公开提出异议。
  心怀歉意而且需要在接下来的一系列作战中仰仗独立团的刘峙和徐庭瑶等人这次非常痛快,只是开了个会做个样子就签字批准了,团级以下主官的任命和晋级完全由他们两人说了算,而且安毅这次非常聪明,独立团的团级主官没有一个人的名字出现在请功报告上,获得晋升的全都是中低级军事骨干,让某些心中嫉妒而腹诽不止的人抓不到任何攻击的把柄。
  其实,安毅方方面面都比二师上下的主官们有远见,在目前极其混乱、漏洞百出的军队管理规范下,安毅把握了“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的精髓,他很早就感觉到打下南京之后,无数的有着真才实学和丰富作战经验、却没有文凭甚至没有文化的中低级军官,很难再获得比如今更好的晋升机会,如不乘机让一批批构成独立团中坚力量的老兵弟兄尽快晋升到上尉以上军衔,他们的发展就会到此为止了,顶替他们的将是接受过较为正规的军事教育、每年数以千计的从军校分入各军中的年轻毕业生,可是要等待这一批批年轻毕业生成长起来,没有三两年的时间和一次次实战的锻炼根本无法完成。
  更为重要的是,哪怕科班出身的年轻军官迅速成长起来,甚至出类拔萃后来居上,也未必拥有和自己一起同经生死、并肩创业的老兄弟们那份忠耿与坚贞,与其到时被动接受不如未雨绸缪,坚持自我培养的同时,不动声色地将一批批有战功、有文化、有潜力的老部下,送入各级军校和政训学校进修,出来之后仍然回到原先的职位上,而且中规中矩,名正言顺,让人无可挑剔。
  安毅知道这么做与奉行山头主义的军阀势力没什么区别,但他却不得不这么做,否则面对内忧外患的乱世他很难走得更远,没有招之即来、来即能打、打就能胜的强悍军事实力,哪怕拥有再多的金钱也只有空挨宰的份儿,更别提什么远大的理想信念了。身处在这么一个污浊的大染缸里,任何力图洁身自好者,都会被残酷的现实所淹没。
  次日下午两点五十分,兰溪的北伐军前敌指挥部。
  无线电台突然接到安毅独立团的电报,通信科长虽然吃惊却不敢怠慢,再三核实后立即将电文送达参谋长张定璠将军手里。
  张定璠大吃一惊,连问科长是否弄错,得到确切的答复之后立刻返回会场,将电文悄悄递给主持紧急会议的前敌总指挥白崇禧。
  白崇禧两道清秀的长眉微微扬起,转向坐在身边的张定璠低声问道:“确认了?”
  “是,独立团在出发前获得配备一台便携式德国电台,他们的无线电教官还是我们总部临时派遣的,总部通信科已再三核实,该电台序列和编号完全相符,可以肯定是安毅独立团的电报。”张定璠低声回答。
  白崇禧点点头,把电文递给左下首的刘峙,扫视眼前肃容正座的各师师长、参谋长大声说道:“诸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二师独立团已于十五分钟前整体进驻建德城,顺利地对城中约一个营的地方武装予以缴械,目前已完全控制建德周边二十公里区域,独立团模范营正沿着新安江西岸开往城北十一公里的交通枢纽下涯镇,三营沿东岸向北齐头并进,与模范营遥相呼应,其二营已经提前占领城西八公里的新安江湖口重镇茶园。这份速度大大出乎意料,由此可见二师独立团的战力了,不愧为模范营精神的创造者啊!”
  满堂顿时一片惊呼,都没想到安毅团在山地和水网密布的崎岖道路上行进速度这么快,足足比原定时间提前了十八个小时,并且完成了兵力部署并发起进攻北面交通要道下涯镇的行动。
  二十一师师长严重惊呼“不可思议”,不少将校仰望白崇禧身后的大型地图,啧啧称叹。
  刘峙难掩脸上的自得之色大声请战:“总指挥,既然安毅团提前到位,属下建议:可命令安毅独立团尽快驰援左翼第二军两个师,如能绕行新安江湖北面,出其不意猛攻孙传芳部第五军侧后,定能解友军被围之困境。”
  “不妥,不妥!安毅团行动迅速,顺利占领了建德,但无形中也被置于桐庐方向正面之敌眼皮底下,更何况其原定任务就是占领建德并坚守之,起到牵制敌军之作用,如果令其转而向西去解二军之围,驻守建德之安毅团必定兵力空虚,易被正北之敌所谋算,我军极可能反而失去现已形成的战略优势。”张定璠非常慎重。
  素来稳健的严重随声附和:“参谋长所言极是,何况绕行新安江湖困难重重,新安江湖周边地区均为水网交错、湖泊密布之地形,安毅团兼程而至建德此时已是疲惫之师,如执意而为,恐达不到出其不意攻敌不备之效果,也就无法以少击多解二军四师、六师之围。”
  众将校闻言随声附和,刘峙见状也就不再坚持,心想这样更好,省得老子的部队无谓消耗。
  坐在刘峙斜对面的蔡忠笏和身边的老兄弟陈诚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两人只顾低头交谈,根本就不理会众将校的反应。
  不动声色的白崇禧将一切都看在眼里,非常平静地对徐庭瑶问道:“月祥兄有何高见?”
  徐庭瑶笑了笑,扶扶眼镜从容不迫地回答:“一切听从总指挥安排。”
  白崇禧微微一笑,心里却颇为恼火,可面对官场上精如狐狸的徐庭瑶的谦逊笑容也无可奈何,只好转向右边的陈诚问道:“辞修兄,对经扶兄的提议有何看法?”
  耿直的陈诚抬起头,扫视一圈如实说出自己的意见:“入浙以来的三大战役属下均率部参与,对安毅独立团的战斗力、灵活多变极具成效的战法印象深刻,安毅团如此快速提前抵达建德城毫不令人惊讶,因为属下始终没有忘记安毅团的前身,那就是被誉为全军楷模的‘模范营’,而‘模范营’高超的专业工兵技能似乎被人忘记了。据属下所知,安毅独立团任何一个步兵连单独拉出来从事工兵作业,其水平及效率不在任何一个师、团的专业工兵之下,其次,安毅团拥有超过普通步兵团三倍以上的缴获战马和驮马,所以,安毅团的行军速度根本就不能以正常标准衡量。因此属下认为,新安江周边地形对其影响不大,至于如何决策,还敬请总指挥定夺。”
  众将听了陈诚的话,突然都想起来了,纷纷点头同意。得到自己想要的话,白崇禧也满意地笑了,他不需要再征求意见,就将安毅团的优势一一列举:“诸位,所谓知兵莫如将,一开始经扶兄提出的建议就是建立在对麾下部队的深刻了解之上,而且我认为,经扶兄的建议是可行的。首先,诸位只看到安毅团强悍的进攻能力及运动能力,忽视了安毅独立团拥有同样出色的阻击能力,细细回想第一次龙游之战,诸位定当明白。其次,从安毅团长占领建德之后的一系列部署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安毅团长非常慎重,为防备北面之敌可能的进攻,他派出了麾下战力最强的模范营,前出抢占北面战略重镇下涯镇,同时令其第三营渡江协同沿江北进,诸位千万别忽视这个第三营,此营正是围歼司徒威旅的主力部队,战力如何诸位一想便知。再次,安毅团于四日前顺利完成整编,该团官兵总数已达四千八百余人,如此规模相当于浙军一个步兵师或一个混成旅,除无法携带火炮之外,其配备之火力远在浙军之上,虽不敢言以一敌十,但以安毅团入浙以来的优秀表现分析,以一敌五绰绰有余。综观以上条件,安毅团完全不惧北面之敌可能的进攻,何况我一师、二十一师精锐已沿着衢江两岸,疾进至北面二十公里的三河一线,只需立即向北进逼富春江口之重镇三都,与建德城之独立团互成犄角,敌军断然不敢轻举妄动,建德城自然可保无忧。再者,昨日抵达兰溪以西的李明扬团,尽可立即出发赶赴建德,如此一来哪怕安毅团整体开动驰援二军,建德城亦可保万无一失。”
  众将恍然大悟齐声称道,均为白崇禧有如未卜先知的提前安排而钦佩不已。
  刘峙和徐庭瑶相视一笑,知道派遣安毅团救援二军被困的两个师已成定局。但两人想来想去还是弄不明白,白崇禧为何在此之前特别建议派遣安毅独立团直插建德并驻守听令,却把二师其他三个团作为预备队使用留在后方,而不是让更近更方便的二师进驻李明扬团目前进驻的位置,以策应同为一部的安毅独立团?
  同时,二军指挥官戴岳发来紧急求援电报还不到三小时,安毅也发来提前占据建德的电报,此时综观全局,也只有安毅团具备驰援二军的能力,白崇禧是否早就预见到二军被孙军合围?如果真的预见到了为何不提前通知二军?难道是想以二军为诱饵,分散孙传芳部驻守于桐庐至富江一线的主力,便于中路和右翼的快速突破?如果这样,二军岂不令人担忧?甚至安毅团的救援行动也充满了危险和变数?
  会议在白崇禧深不可测的微妙笑容中散去,安毅团驰援二军的命令电报也随之发出。
第205章
迎难而上
  “报告:前敌总指挥部急电。”通信参谋詹焕琪上尉大步走进团部会议室。
  “念吧。”
  安毅放下手中的铅笔抬起头,端起茶杯喝下一口。
  “电悉。今第二军戴岳部四、六师于淳安以北十五公里一线,不慎遭敌孙部第五军预设埋伏,命你部于二十四小时之内抵达救援以解友军之困。”
  詹焕琪念完将文件夹递给安毅。
  坐在大桌周围的杨斌、夏俭、曲慕辰和叶成立刻望向桌上地图,安毅接过文件夹匆匆一看,提笔签字递给詹焕琪:“以白长官名义发来的?看样子没有商量的余地了,复电遵命吧。”
  “是。”
  詹焕琪当即草拟电文,让安毅签字后快步离去。
  安毅沉思片刻,大声问道:“各位,你们说怪不怪?全军这么多个主力团,至今为止没一个获得配备便携无线电台的优待,前敌指挥部竟然开恩给咱们配了一台最先进的德国电台,还很周到地派来一名教官帮咱们培训人员,让我感动不已!巧得很,刚到建德城吃上一顿舒服的晚饭,让咱们去救人的命令就到了,有意思啊,哈哈!”
  众人抬起头望着安毅,陆续反应过来,夏俭忍不住大声问道:“大哥,你的意思是早有预……”
  “打住!别嚷这么大声。”
  安毅拿起香烟点上一支:“老杨,说说你的看法吧,第二军两个师是怎么被人家围起来的?”
  杨斌侧着大脑袋沉思片刻:“说不准,不过从现在的电令中说明的位置看,他们很有可能是从湖西绕道光昌进攻淳安被围的,还有一个很大的可能,就是二军在淳安城北的岔湖对岸征集船只,突然渡过那片一两公里宽的岔湖,企图再掉头南下攻击淳安时,中了敌人埋伏之计。不过不管是通过陆路还是水陆绕击淳安,我们都不用追究了,没意义!目前最大的难题是,咱们如何在二十四小时之内,抵达淳安以北的龙亭里一线救援?我计算了一下,距离足有五十公里左右,而且还不能确定一路上是否会遇到敌军阻击。”
  叶成说出自己的意见:“目前对我们有利的是,下涯镇已被我模范营占据,而淳安虽然距离桐庐一线的敌军只有四十余公里的直线距离,但是中间隔着千山万壑无路可走,除了下涯镇,敌军只能走北面的分水、百江和文昌这条长达八十五公里的大弯路,才能援助龙亭里之敌,因此我推测,在我大军压境之时敌人没有这么多兵力驰援,而且孙部第五军本身就有一万四千余官兵,从三面围困孤军深入的七千二百余官兵的友军二、六两师用不着增援,只需稳扎稳打、步步压迫,即可在一两天内结束战斗。既然白长官急令我团驰援解围,估计东面三十公里外的三都镇也在我友军压迫之下,我们无需为右翼的安全分心,尽可在固守下涯镇和建德城的基础上,将主力抽调前往营救,只是如何行军、如何确定攻击方式却是其中关键。”
  安毅频频点头,俯向桌面迅速提笔书写命令:“冬伢子……”
  “到!”
  通信连教导员关山中尉大步到来。
  “这份交给詹连长,让他电询总指挥部,要求发来第二军被围困的具体位置和面对的敌军分布情况,或者让二军弟兄直接与我们进行无线电联系。完了你拿这份命令尽快赶到下涯镇交给胡子,让他率领老丁的警卫连立即出发,每隔一小时派一个通信兵回下涯镇汇报一路详情。”安毅把两张命令交给关山。
  “是!”
  安毅转向五米外大桌前的通信连连副彭剑青:“剑青,与二营之间的电话线架好没有?”
  “刚刚接通,有何命令请吩咐。”彭剑青立正回答。
  安毅满意地点点头:“老叶,你给你的二营打个电话,让他们立刻到茶园驻地附近的新安江口搜索一下,把所有船只和船夫全部扣下征用,多少钱咱们照付,最好能弄到两艘汽船。”
  叶成眼睛一亮:“明白了!是条令敌人意想不到的捷径,估计我军占领建德和下涯镇的消息尚未传到敌军指挥部,更不会这么快传到淳安方向,要是能从水路直插淳安,全程仅在二十公里之内,而且官兵乘船均可得到休息,这一仗好打多了!我这就去打电话,然后赶回去亲自布置,哪怕没有汽船有十几艘大渔船也行!”
  叶成匆匆离开,安毅对杨斌会心一笑:“我刚才晃眼看到你的笔尖也滑过了湖面上,想必你也和我同样的心思,对吧?”
  杨斌哈哈大笑:“说对了,我只是担心敌人会不会有提防,没想到叶营长算得比我快多了,哈哈!”
  “喂?大哥,我的一营怎么安排?总不能让我几百弟兄闷头睡大觉吧?”夏俭闻到了硝烟味,再也不愿撒手了。
  安毅瞪了他一眼:“急什么?如果胡子他们行动顺利的话,老子就让你的一营一夜跑五十公里,和路程光的模范营一起来个百里奔袭,从正东、东北两个方向猛击敌军侧后,咱们也给敌人来个反包围,哪怕吃不掉他,也要吓跑他才行。”
  “哈哈!奶奶的,咱们这么一攻,加上老叶的水路,不也成了三面夹击吗?估计敌人做梦也没想到咱们来得这么快,这一仗有油水了,哈哈!”夏俭开心不已。
  安毅收起笑容严肃地说道:“这一切到目前为止都还是咱们的一厢情愿,但是不管怎么样,军令如山决不可违,哪怕再难这一仗也得打,打好了有些收入,打不好也能把敌人吓走为友军解围。但是,你别把事情看得这么容易,得立即回营让弟兄们做好出发准备,带足弹药和干粮,明天一天估计你都来不及做饭,所以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要时刻想着碰到硬仗怎么办?这才有进步,这点你要多向老叶和路程光几个学习,别以为自己够快够狠就能百战百胜,不信你夏俭就试试,看自己能走多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