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2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2/1395

  “作为盟军亚太战区总司令,刻意保存实力以便将来用于内战的蒋委员长恐怕不会改变他的初衷……按照协议,只有等我们的海军攻取锡兰和马达加斯加,确保印度洋海路的安全后,蒋委员长才答应出兵!”
  史迪威一听颇为沮丧,旋即愤怒地说:“这个花生米,不知道他的榆木脑袋是怎么想的,我们从菲律宾撤下来的军队,这不准那不准,在上海的浦东军营一待就是两三年,就连参与收复中国山东和华北地区也不获准,反倒是中共的首脑颇有开拓进取精神,值得合作……蒋真是个神经不健全的小人,真不知道他怎么坐到今天这个位置的!”
  窦恩附和道:“没错,中共已经派出三万人的军队,由南华空军的运输机送往了西非,与自由法国的军队一起训练,眼见不久后即可加入北非战场,但是作为亚太盟军司令的蒋委员长却至今按兵不动,计划中应该组建远征军至今不见踪迹,让人难以接受……”
  史迪威一听,反倒冷静下来:“如今南华军队和中共军队,都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我想急需获得世界各国认同的蒋委员长肯定坐不住,如果他不想在国际舆论和中国的民意中落于下风,就必然会做出改变……相信要不了多久,远征军就会组建!”
  作为中国人的刘耀汉在一旁听着,由于话题涉及最高领袖,不敢吭声,注意力放到了窗外……无数的南京民众手拿手拿彩旗和标语,走上街头,欢庆对日战争取得的又一场大捷。
第1978章
未战先分赃
  法国,巴黎。
  希特勒正在这里欢迎来访的意大利元首墨索里尼。
  意大利这两年虽然在国际上没了声息,但并不表示其沦为了旁观者的角色,实际上比起开战之初,现在的意大利军事和经济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德国的帮助下,意大利成功光复了在北非的殖民地,随着大量油田陆续投入开采,连接石油中心贾卢绿洲与苏尔特湾的下雷加港、锡特尔港、拉斯拉努夫港的石油管道在短短的一年内便全部修通,年产五百万吨石油让意大利的财政获得立竿见影的改善。
  现在,位于贾卢绿洲东部的卡兰舒砾漠的油井也投入生产,通向图卜鲁格港的石油管道正在铺设中,一旦完成,意大利在利比亚的石油产量将历史性地突破一千万吨,为意大利的经济打上一剂强心针。
  虽然德国已经拥有了高加索地区和埃及的油田,但对于正在普及的德国机械化部队而言,再多的石油也不够填补军队所需。为了获得更多的石油,德国不得不用机床和生产线来交换意大利的石油,这极大地促进了意大利的工业发展,而建造油轮又刺激了意大利的钢铁、造船等重工业进步,港口要招收更多工人,同时石油还促进了意大利的农药和化肥的生产规模,使得农业出现大幅度增收,意大利经济跟打了鸡血一样勃起了。
  因此,希特勒在即将发起“火炬”计划的关键时刻,邀请墨索里尼访问,有着更多的利益诉求。
  当墨索里尼的专机在巴黎市郊的军用机场降落后,希特勒带着墨索里尼检阅了自己的旗卫队,今年对苏作战取得的连续胜利,让希特勒骄傲自满得快要爆炸了,墨索里尼向希特勒表示了热烈的祝贺。
  在爱丽舍宫的书房,希特勒站在大幅欧洲地图前,手拿指挥棒,向墨索里尼介绍了他的战利品:“乌克兰拥有世界上最肥沃的黑土地,矿藏资源丰富,有煤、铁、锰、镍、钛、汞、石墨、耐火土、石材、石油和天然气等,其中锰矿、铁矿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顿巴斯煤矿已探明储量高达一千亿吨,足够全欧洲用上一百年!”
  “再看你们意大利人,拥挤在一起,开垦石头很多的土地,煤、铁等矿藏几乎没有,要改善这种情况,我们两国就必须携手起来,再次向东方进军。”
  墨索里尼对德国取得的胜利果实大为羡慕,想了想道:“如果我们意大利军队参与对东方的战事,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呢?”
  “印度……”
  希特勒带着墨索里尼走到另一幅地图前,指挥棒在地图上点来点去:“土耳其人希望获得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土地,重新恢复当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荣光,我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但要求他们必须确保我们两国在该地区的利益!”
  看到墨索里尼有些不满,希特勒赶紧指向另一地方:“意大利获得的将会是印度的肥沃土地……印度的平原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五分之二还要多,山地只占四分之一,高原约占三分之一,但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过一千米,低矮平缓的地形占大多数,那里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在热带季风气候及适宜农业生产的冲积土和热带黑土等肥沃土壤条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农业利用,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自然条件。”
  “同时,印度还含有丰富的煤、铁、铝土、烙铁矿、锰矿石、锌、铜、铅等资源,英国之所以成为日不落帝国,大部分便源自于印度的富饶。意大利拥有出色的海军,未来你们大可与日本海军一起控制印度洋……”
  “请看,我准备将繁华富裕包括加尔各答在内的印度东部地区通通交给意大利,我们德意志只保留波斯和西印度的土地,而在彻底击败南华军队后,日本人将重新获得他们希望的缅甸、马来亚及安南的土地!”
  墨索里尼不解地问道:“亲爱的阿道夫,你们德意志不是和南华的关系非常亲密吗?为什么你要置那位曾经资助过你的小兄弟于死地呢?如果未来真的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划分,那么南华的军队恐怕只有到中亚、西伯利亚和远东去钻山沟了……”
  希特勒挥舞着拳头:“虽然我很尊重同样是雅利安人后裔的南华,尊重他们的主席安毅,但是,这个世界上,只允许存在一个陆军大国,那就是德意志!从南华签署《三国宪章》,共同参与并发表《联合国家宣言》开始,我们两方就不可避免地走上敌对!”
  “华人人口众多,而且吃苦耐劳,发展潜力非常大!短短几年时间,南华便从无到有,发展到一个地区甚至是国际性的强国,让人瞠目结舌!我非常担心,若是南华继续如此发展下去,欧洲民族会不会有一天再次陷入当年蒙古侵略的无边恐惧之中?”
  “上世纪欧美各国便有了‘黄祸论’一说,从达尔文主义、人种学、人口学、生存空间论和地缘政治学方面,综合阐述了华人一旦失去控制的可怕危害,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陛下甚至亲自构思了一幅《黄祸图》,让画家纳克福斯画成油画送给俄国沙皇以作警示,由此可见我的担心并非无的放矢……”
  “目前在欧洲已经占据领导地位的日耳曼和意大利民族,要主动担负起保卫欧洲文明、捍卫白人优势地位的伟大历史责任中来,击败南华将是证明我们实力的有效手段!再者,如今英、美自顾不暇,唯有南华尚有余力支援他国,只要击败南华,失去外援的苏联将第一个倒下,英国人失去殖民地,本土遭遇我空军连续打击,投降也是必然的,到时候我们整合英国海军,集欧洲之力横渡大洋,与日本军队会师于美洲大陆,则大事可定!”
  “故此,‘火炬’计划势在必行,请领袖先生一定要助我一臂之力!”
  墨索里尼大为意动,刚想慷慨表态,希特勒的军事副官施蒙特推开房门,大步走了进来。
  希特勒正想发火,施蒙特已经急声禀告:“元首,出大事了!日本人的舰队,在中国的渤海地区全军覆没,负责替我们吸引火力的三个师团陆军也全部沉入大海,南华方面甚至连预备队也没有动用,便打赢了一场战争,戈林元帅、海德里希副元首、约德尔先生等政治局常务委员和委员,想请您尽快返回柏林,重新商议‘火炬’计划的可行性!”
  “重新商议?!”
  希特勒愤怒地咆哮道:“不,这根本没有必要!对南华的战争,必须在未来一周内打响,这是已经决定的事情,决不能更改!我就不明白,在政治局会议上我反复强调了对南华战争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他们怎么就不理解呢?”
  “如今,帝国军队已经基本完成了集结,要想再重新调动,岂是那么容易?回电告诉他们,我需要的是他们的执行力,而不是质疑!”
  施蒙特犹豫一下,道:
  “海德里希副元首称对南华作战最好的时机已经失去,随着日军在亚洲大陆的失败,要想他们在东边牵制南华军队,已经没有可能,此次日本海陆军登陆作战的失败,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随着日军舰队的失败,英美等同盟国家和我们之间的海上力量对比又有了新的变化,日本海军不得不抽调更多的舰船,用于本土和东南亚地区的防御,其干涉其他地区的能力正在不断地削弱中!”
  “现在我们与南华之间,还未撕破脸皮,如果我们能够适时地送出我们的橄榄枝,南华方面未必肯冒着山河破碎的风险与我们开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继续通过贸易,获得南华的天然橡胶、钨、锡、锑、猪鬃、桐油等资源,全力攻取英伦三岛,只要彻底击败苏联和英国,我们即可胁迫南华和美国和谈,名正言顺地获取战争的胜利果实。”
  希特勒嗤笑道:“这又是海德里希那个被囚禁的华人参谋长做出来的蹩脚计划吧?如果真的按照他的方案施行,刚刚获得满蒙、远东和朝鲜的南华就可以游离于战争之外,大发横财,快速地壮大其军事和经济实力!”
  “等到我们辛辛苦苦收拾下英国,回过头一看,哟,一个庞然大物已经矗立在我们的东方,我们失去了最佳的开战时机,只能被动防守……这是黄种人的阴谋诡计,我们绝不能上当!”
  墨索里尼插了一句:“亲爱的阿道夫,日本人不是也是黄种人吗?他们现在也好好地和我们做盟友……”
  “那不同……”
  希特勒蛮横地说:“日本早就脱亚入欧,本身又是列强,现在正在进行的战争,他们已经获得的太平洋、美洲的土地,早已把他们给喂饱,与帝国不会存在太大的竞争。而且,正因为他们在美洲成功地牵制住了美国人,才使得胜利的天平向我们倾斜,我们必须充分注意到这一点!”
  “南华则不同,这是一个完全因战争而兴起的国家,非常的危险,我们必须在他们完全发展起来之前,坚决而又残忍地扼杀他们,否则日耳曼和意大利民族的生存都会受到严重威胁!再说了,如果不对南华作战,我们怎么获得西亚、印度的土地和资源?怎么让我们自己和盟友的利益得到满足?”
  书房里一片沉默。这时,鲍曼拿着份电文,兴冲冲地走了进来。
  希特勒接过电报一看,哈哈大笑:“领袖先生,你来看,丘吉尔派人经瑞士抵达柏林,询问和谈的可能,欧洲的和平已经指日可待了!”
  墨索里尼凑过头去一看,原来是英国外交副使朗西曼勋爵秘密代表英国政府和王室请求觐见希特勒的电报,心中满是喜悦。
  倒是希特勒保持着冷静,笑完后道:“当然,这极有可能是英国人的缓兵之计,目的是想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东方,可是,我们也大可借此机会,稳定英国人,等东线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后,他们想不投降都不行了……”
  墨索里尼曾在开罗接见过目前在东非地区与盟军作战的日军第二师团、第四十五师团的将佐,知道日军的战斗力非常可观,因此打从心眼儿里不愿意派出军队到东方去和击败日军的南华军队作战,他想了想,建议道:“亲爱的阿道夫,你看这样如何:为了继续迷惑南华军队,让‘火炬’计划更具有突然性,等下我就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派出二十个师的部队到大西洋沿岸地区,协助你们发起对英伦三岛的登陆作战,这样全世界舆论必然为之大哗,等到我们意大利的军队出现在法国和比利时,获得消息的南华军队必然会放下警惕,到时候你们再在东线突然发起进攻,必然事半功倍。”
  希特勒眼睛一亮,点点头道:“这个主意不错,如果我再让日本人在东方适当地对朝鲜、满蒙和远东地区发起空袭,南华军队必然分心,这样一来,大事可成!”
  经常与海德里希交流的施蒙特可没这么乐观,但看到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相视大笑,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不敢再多说什么,唯有在心中企盼德意志好运了。
第1979章
纸包火
  自登上陆军最高长官的宝座后,一段时间内东条英机位于东京四谷区须贺町的官邸门庭若市,军政两界要人竞相拜访,昔日小学、中学、陆士、陆大的同窗和军中曾经的上司、下属纷纷上门“联络感情”,贵重的礼物堆了满满一屋子,东条英机充分地感受到了权力带来的快感。
  在此期间,东条英机奉裕仁的密令,密集组建了第二批赶赴中国战场的部队,只等营口登陆作战胜利的消息传来,四个新编师团将启程开往满蒙,重现昔日辉煌一幕。
  除此之外,东条英机还在抓一件事……督促东京反间谍部门,抓捕隐藏在日本列岛的盟国情报人员。
  东条英机担任参谋总长后,第一件事情便是把自己在关东军宪兵司令部的属下大阪直二大佐任命为东京反间谍局局长,晋衔少将。
  在三七年七七事变以来,东京反间谍机关一直解不开由日本发出的秘密无线电报之谜,日军宪兵队的档案里,陆续积累了一大叠叫人捉摸不透的电文,在石原莞尔任上,就连日本最有经验的密码破译高手也翻译不出其中任何一行。
  这种秘密电波的发射时间不固定,忽东忽西,难以捕捉,有时候在深夜,有时候甚至在白天,一组组神秘的电波飞向太空。非常明显,有人从日本列岛发出一些秘密报告,而反间谍局和宪兵队都一筹莫展,无所作为。
  素有“实干家”之称的东条英机,为了给自己捞上一笔政绩,彰显前任石原莞尔的无能,他把这项工作作为自己打响的头一炮来对待。
  可是,连续几天下来,依然一无所得。
  十六日下午,再也无法忍受的东条英机,带着在参谋本部新收服的几位心腹将佐,赶到东京反间谍局,召见局长大阪少将及东京宪兵司令四方谅二少将、宪兵队长大谷敏二郎中佐等人。
  用了一个多小时询问完破案进展后,东条英机不客气地说:“诸君,这种电报威胁着大日本帝国的命运,此前石原无能,数年时间让敌人在我们的心腹地带藏匿而无所作为。我作为新任的参谋总长,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你们一定要尽快侦破此案,否则别怪军法无情!”
  这位新扎总长的话,让大阪等人如丧考妣。这几天他们想尽了办法,诸如派人散发假情报并注意它将出现在哪里、用德国赠送的最新设备进行讯号监控等等侦测手段都徒劳无功。见东条英机态度如此决绝,大阪等人心中腹诽不已,连素有帝国智囊之称的石原莞尔数年间都无法侦破的案件,哪里有这么容易侦破的?
  澳洲期间与东条英机勾搭上的国务大臣兼企画院院长铃木贞一正好在东京组织向澳洲和美洲进行移民及重点工厂企业的搬迁,上午他便与东条英机在参谋本部密商。为了显示对这位统治派领袖的亲近,东条英机邀请他一起来到东京反间谍局,代为参详。
  铃木贞一不愿意东条英机与手下的关系闹僵,当下道:“我怀疑这些电报,全部都是发往南支那的绝密情报……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我们与南支那军队作战的时候,每每出现强电波干扰,导致我们的无线电联系中断,而我们的对手却依然可以自如地通讯,这就证明南支那军队的无线电水平远远在我们之上!”
  “此次第三航母特混编队出击,虽然大本营一再要求舰队在行进期间进行无线电缄默,防止敌人发现我们的战略意图,但掐指算来,至少在昨日凌晨舰队就该到达预定海域,然后发动对营口港的攻击,他们应该第一时间恢复与我们的无线电联系……”
  “可是,至今为止,我们没有收到任何来自舰队的电报,对于战况进展也一无所知,虽然总长大人派出了航程高达四千公里的百式司令部侦察机深入渤海海域,查明真相,但所有侦察机都有去无回,一个电波都没有发送回来,估计他们都凶多吉少了。”
  “综合以上种种,我认为不该对谍报机关太多压力,毕竟在我们落后的领域与敌人较量,需要更多的耐心。”
  铃木贞一的话,让东条英机心中的担忧越来越大,其实他也知道,现在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全身心关注发生在渤海的战事,做好一切应对预案,但是现在第三航母特混编队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杳无音讯,他只有努力压抑心中的不安,装作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另外找事情来做,以便把身边的人和远在澳洲的天皇、内阁和重臣们的注意力,引到他处。
  东条英机向铃木贞一点了点头,随后一张刀条脸堆上笑容,对一众手下道:“铃木君的分析很有道理,不过反谍工作不仅仅只是破译密电码,对于日常事务的观察也是相当重要的部分。比如,我们参谋本部那么多人,有许多人都能接触到帝国的核心机密,对于他们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监督体系,努力从中去发掘蛛丝马迹。”
  “要知道敌人的目的是获取情报,对于任何重大决策的关注程度远胜于旁人,通过旁敲侧击,慢慢确定怀疑对象,然后一一筛选,总会有收获的,当初我在关东军宪兵司令部就是这么干的,效果很好,苏俄、欧美和支那人的情报人员几乎绝迹,我想只要我们认真去做,就一定会有发现!”
  东条英机的漂亮女秘书,同时也是他情人的美嘉丽子小姐闻言大吃一惊:“能进入参谋本部的几乎都是帝国军队的精英,他们的人事档案几乎经过无数次的甄别和筛选,难道他们中间也会出现叛国者?阁下,对这样的军人进行监视,会不会引来诘责与反弹?”
  东条英机看到跟随自己一起到反间谍局的参谋本部作战部长长花谷正少将、情报部长树野悦次郎少将等人脸色都很不好看,立即知道犯了众怒,以后的工作还离不开这些人的支持,当即打圆场:“我只是打个比方,参谋本部的人员当然不用监视,但其他可以获取机密的部门,一定不能放过……”
  东条英机话音未落,东京反间谍局专门负责监听中国和南华境内广播的青田少佐惊慌失措地走进会议室:“总长阁下,我想您非常有必要收听一下最新的广播……是关于我们的第三航母特混舰队的消息,南京、叙府和新京的广播电台,正在不间断地播报!”
  东条英机脸色大变,裕仁亲自交代、他拍着胸口承诺会圆满完成的反攻东亚大陆的作战任务,一直是悬在他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几天他表面风光,实际上连睡觉都睡不好,一直想知道计划实施的效果究竟如何。
  几乎没有任何迟疑,东条英机立即跟随青田少佐一起来到监听室,广播里正在重复播报渤海海域安家军全歼来犯之敌的新闻,听完后他呆若木鸡,整个人失魂落魄、无力地跌坐在地上。
  身为地主的大阪直二少将吓得连忙上前扶起东条英机,连声安慰:“或许这是支那人自欺欺人的宣传,支那政府为了鼓舞士气,一向无所不用其极,阁下千万不要上当受骗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2/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