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2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4/1395

  好在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连接波斯、中亚、阿富汗和印度的铁路已经全线贯通,同时沿南部海岸线修建的铁路,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再加上多条公路网的建设,以及两河流域便利的水路航运,使得补给没有出现问题。
  自今年年中与德国关系日趋紧张后,大庆市便成为了战区,许多农田用泥土和碎石填实,再用压路机平整成大片大片的平坦场地,浇上沥青后再铺上厚厚一层混凝土,足以供大型轰炸机起降。
  这些在野外兴建的大片平整地面,平日铺上稻草或者树枝,战时拆去伪装,便可以供数量庞大的空军进驻。
  事实上,随着德国人调兵遣将,我军也作出针锋相对的布局,雷达导引车、加油车先后进驻其中不少地区,围绕这些平整地面,一座座大号的迷彩帐篷、简易板房以及装甲通讯车,整整齐齐排列两侧,而在跑道尽头的大篷子里,则停放着各式各样的飞机。
  随着夜色降临,一直进行防空隐蔽的机场,难得地打开了照明灯光,把笔直的跑道照得透亮。
  在一个方形的大帐篷里,一位着灰色和天蓝色主色调迷彩军装的空军少校,正对着面前一百多名身穿棕黑色飞行夹克的飞行员们讲话。
  在这位少校的身后,黑色的演示板上划着一些线条状带有箭头的图形,飞行员们则是人手一份用简易透明塑料夹装着的薄薄文件。
  讲解完后,代表战区空军指挥部的年轻少校郑重地问道:“这就是今天晚上的任务,大家清楚了吗?”
  “明白!”所有人均异口同声地回答。
  待少校宣布解散,率先走出帐篷,来到外面的通讯指挥车向上级汇报。飞行员们小声交换着对今天任务的看法,依次散去,刚才还人影憧憧的帐篷,很快便只剩下一堆空椅子。
  一刻钟后,在距离帐篷不远的空地上,十五架躯体庞大的飞机,陆续驶出简易机库,停到了机场跑道两侧,许多地勤人员开始围绕周边忙碌起来,有人拿起油罐车的油枪,给战机油箱添油,有人往战机机腹里吊装圆滚滚的航空炸弹,有人攀着梯子,往机鼻、机翼、机背和机尾位置送装有给航空机枪、机炮供弹用的铁皮盒子。
  地勤人员全部穿着耐脏耐污的灰色工作服,每架飞机旁边,都有一到两名穿着棕黑色飞行夹克装的官兵帮忙,同时检查有无缺失错漏的地方。今天这个任务非常艰巨,稍微出现一丁点儿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机组人员殒命,由不得他们不慎重。
  今天奉命出击的B5大型轰炸机,沿用了成熟的AN7运输机制造技术,在局部又有许多创新,它长度三十一米,翼展四十四米,高度八点五米,空载重量三十四吨,满载重量五十五吨,最大起飞重量六十二吨,采用四部2300马力的超级增压发动机,最高速度为590公里/小时,作战续航距离高达五千五百公里,运输续航距离更是达到了九千二百公里,实用升限一万两千米,对空武器为两翼十二门12.7毫米航空机枪,机顶和机尾各一门20毫米机炮。
  每个B5轰炸机小组人员通常由机师、副机师、飞行工程师、轰炸手、领航员、无线电员、侧炮手两名、上方炮手和尾炮手共十人组成,一个中队十五架飞机就是150名飞行员。千万不要小视这十五架轰炸机的作用,他们能够一次将三百多吨的炸弹投掷到两千五百公里外的地方,是这个时代最可怕的战争凶器。
  晚上十点,在互道“好运”后,驾驶员们向着驾驶舱外举起了右手大拇指,很快,在发动机在巨大轰鸣声中,螺旋桨高速转动,地面上飞起一片飞沙走石。在地面雷达的指引下,第一架B5大型轰炸机滑离地面,腾空而起,十分钟后,十五架轰炸机在机场上空完成编队,随后向着北方的黑暗天空飞去。
  没过多久,两架S4高空侦察机相继起飞,也向着北方的天空飞去。这两架装备四部实施电子侦察的雷达信号接收机、无线电通信侦收机、辐射源方位测向机和电磁辐射源磁带记录机等先进设备的侦察机,将为轰炸机群提供必要的预警,以避免遭遇德国战斗机机群的拦截与打击。
  处在八千米高空中的轰炸机编队,很快从土耳其领土上方飞过,尽管德国人的雷达站及时进行了预警,但是在夜间却显得无能为力……在此之前,大约有四五架侦察机闯入土耳其领空,抛下许多铝箔条,导致德国人也弄不清楚雷达反馈的讯息是否真实。
  另外,现在德国空军的雷达技术还沿用南华空军两三年前的技术,空军也对夜航信心不足,同时非常适于夜战的蚊式战斗机因为机体构造等问题,最高只能飞到七千米空中,因此布置在土耳其境内的德国空军只是向上级进行了通报,便置之不理。
  这个远程轰炸机中队的攻击目标,是罗马尼亚境内的油田和炼油厂。
  罗马尼亚于上世纪中期发现石油,后经过国内外资本的开采,逐渐成为欧洲除巴库外最大的石油输出地。罗马尼亚的油田,主要分布于外西凡尼亚阿尔卑斯山附近,主要的炼油工业区位于多瑙河支流附近同时处于多条公路交界处的普洛耶什蒂,距离安家军空军最近的机场二千四百五十多公里,刚好处于B5轰炸机作战半径之内。
  五小时后,机群飞临罗马尼亚国土,逐渐下降飞行高度,至普洛耶什蒂上空时已经在两千多米高度,沿途的城市均响起凄厉的防空警报声。
  在两架S4侦察机的引导下,领队的轰炸机率先打开自己的弹舱大门,一百多颗一百公斤至两百公斤级的航弹,如同鱼儿在水中产卵一般,一串串地抛了出去,没过多久,一阵密集的爆炸声连续响起,普洛耶什蒂城大片城区覆盖在浓烟、烈火与尘土之中。
  其他的轰炸机根据S4侦察机提供的电子地图,也对准目标抛出了自己的航弹。一千多颗航弹,几乎把整个普洛耶什蒂城城覆盖,遍布城区各处的炼油厂,以及城郊的连绵油井区,接踵被航弹命中,在明灭的火光中冒起滚滚浓烟,随即发出剧烈的殉爆声,整个大地几乎被蹿升到百米高的火焰给照得透亮。
  防空炮接踵响起,但夜色中难言准心,“噼里啪啦”的炸云,不断在空中闪现,可惜上万发炮弹竟然颗粒无收。
  警报声、枪炮声、爆炸声、哭喊声充斥着普洛耶什蒂城周边,虽然说采油和炼油设施是此次出击的主要打击目标,但总有航弹偏离坐标,时不时地掉落在民用设施上,导致大量的平民伤亡。
  经过一刻钟的投弹,轰炸才宣告结束,投完炸弹的B5轰炸机显得非常轻松,它们在普洛耶什蒂上空重新编好队,然后踏上返航的路程,这时欧洲地区最大的石油中心城市,已经完全陷入一片大火和浓烟之中。
  不等安家军轰炸机群离开,十多架冒险升空的德国飞机,从南方的布加勒斯特飞来,见到轴心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遭到如此破坏,德国空军飞行员们一个个咬牙切齿,虽然部署在这里的飞行员大多属于菜鸟,但他们依然勇敢地驾驶着蚊式和Bf109战斗机,向着安家军轰炸机群冲去。
  此时整个B5轰炸机群正处于上升过程中,由于有S4侦察机的及时预警,一架架B5轰炸机开始用它们的机载火力,在S4侦察机的指引下,向来袭者射击,在排成密集防御编队的十五架B5轰炸机面前,不适应夜战的德国飞机找不到可乘之机,只好冒着枪林弹雨,在安家军机群周围徘徊,并试图从机群防御最为薄弱的下部发起进攻。
  可是,B5轰炸机两翼、背部、尾部的机枪和机炮,虽然无法扫射自己下部,却可以为编队中的其他轰炸机扫清下部的障碍,正垂直拉升准备向上射击的四架德国战机,被两架主动下降的B5轰炸机的二十四门航空机枪打出一排排窟窿,其中两架摇摇晃晃地向地面坠去,两架凌空爆炸。
  其余德国战机无奈地躲开,继续盘旋,并准备围捕落队的两架B5轰炸机,但是两架战机顶部及向后的机炮不断地喷吐着火力,一架Bf109战斗机竟然倒霉地被击中,在其他战斗机躲避的时候,两架B5轰炸机已经回归机群,继续以战斗队形向上攀升。
  没过多久,安家军机群已经升到七千米的高空,机身承受不住巨大压力的德国战机,只得黯然返航。
  在次日清晨八点舒适的阳光中,两架S4侦察机及十五架B5轰炸机和上面的一百五十多名飞行员顺利返航,此次行动,只有六名机枪手在战斗中受了点伤,但问题不大,可谓大获全胜。
  ……
  这一夜,德国位于高加索山北部的格罗兹尼、马尔戈别克、扎捷列奇内等油田,位于土耳其的加尔赞油田,位于埃及的苏伊士、阿拉敏和西部沙漠油田,还有罗马尼亚境内的油田,同时遭到安家军空军的打击。
  德国人在距离边境线二千五百公里的各后方城市的防空警报,频频响起,无论是官兵还是普通市民,均被搅得不得安宁。
  可是,由于头一天德国空军主动出击时遭受的巨大损失,以及此后遭到的导弹攻击,使得德国空军的锐气尽失,再加上夜战的特殊性,使得德国人的防御体系被搅得一团糟,损失异常惨重。
第1997章
改弦易辙
  清晨,阴雨连绵的澳大利亚帝京城。
  随着两次空战失败、日本列岛遭遇莫名飞弹袭击的噩耗传到这座日本帝国的新首都,所有得到消息的官员均无比震惊。
  早八点,日本内阁和大本营召开紧急联席会议,首相近卫文麿率领内阁成员,出席大本营作战会议,由陆相板垣征四郎亲自介绍战情,可是在会议正式举行前,接到内大臣木户幸一伯爵打来的电话……裕仁对战局十分关注,要求召开御前会议,内阁和重臣会议、陆军省、海军省、大本营主要将领都要参加。
  近卫文麿暗叫倒霉,心说这还不是天皇在那些头脑发热的家伙怂恿下导致的结果?
  以前石原莞尔担任参谋总长的时候,哪怕经受再多的失败,但海陆军的主力都基本得以保存,完全可以做到拆东墙补西墙,这才有了澳洲及美洲的大好局势。
  但现在石原莞尔去职,接任者连遭败绩,海陆军都损兵折将不说,连本土都遭到攻击,尤其是东京和三大军港遇袭损失惨重,就算是政府想捂盖子都捂不住,军心民心动荡,民众的请愿电报以及愤怒申讨如雪片般飞来,政府和军队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
  为了推卸责任,此次不知道天皇会把谁推出来做替罪羊,对此近卫文麿深感担忧。
  不过,就算是心中再有不满,近卫文麿也不敢表露出来,一方面裕仁和他是一起长大的玩伴,彼此关系良好,为了维护皇室的荣誉,必要时他这个老大哥随时得站出来为天皇的失误遮风挡雨,另一方面天皇万世一系,明治维新后在武士道和神道的渲染下,在日本国民心目中地位神圣不可侵犯,谁想让天皇背黑锅,谁注定不会有好下场。
  一个半小时后,近卫文麿率领内阁所有成员和大本营主要将领进宫,在南半球初夏季节风景秀丽周边翠柳碧荷摇曳的宽大茶室里开会。
  由于迁都,目前日本形成了军政大计由新首都的内阁、以陆军省和海军省将领为主体的陆海军大本营做出,留在日本列岛的参谋本部和军令部具体执行的格局。以前石原莞尔在的时候,还可以凭借着个人能力掌控大局,但现在形势失控,这套军政体系的弊端便一览无遗了。
  此次御前会议,改由军事参议官多田骏大将主持。
  多田骏站在大幅世界地图前,介绍了当前各个战场的情况,先谈了北美和南美战场的连续胜利,还有东南亚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对于安家军的防守和印度洋各个岛屿的收缩防御,以及澳洲东南部石川浩一大将统率的部队消耗巨大的登陆战。
  最后,多田骏用了一个多小时,着重讲解了东亚局势的演变,从帝国军队在满蒙、远东和北支的失利到两次反击几乎全军覆没的惨况,再到日本列岛被飞弹空袭后的巨大损失,事无巨细,一一向天皇和文武大员们进行分析。
  多田骏特别强调了昨日对东亚大陆空袭失败后日本列岛随时将面临安家军优势空军的反扑和神秘飞弹打击的危险,提请构筑更为完善的防空网络。
  讲解完毕后,趁着文武大员们陷入沉思,多田骏坐回到了一脸欣赏的好友板垣征四郎身边,眼里满是忧色。
  裕仁脸色苍白,说话声音依旧是柔软细腻的“鹤音”,跪坐两侧的文官和武将,无一不战战兢兢,小心谨慎。
  此时裕仁心中也是非常的郁闷。
  看到石原莞尔在东亚大陆的大踏步后退,裕仁认为素有“军神”之称的战略家石原,已经是黔驴技穷,不堪重用。虽然随后日军在南美大陆获得连续的胜利,尤其是占领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委内瑞拉,挽回了日军的颓势,收益巨大,但对于日本经营多年的满蒙的丢失,裕仁依然意见不小。
  恰好德国方面请求日本在东线发起进攻,牵扯安家军的注意力,希特勒更是表明态度将动用超过八百万军队对付南华,德国和日本优先解决安家军后再在美洲大陆会师,裕仁不可避免地心动了。
  这个时候,主战派的杉山元、畑俊六、东条英机、南次郎等人在背后挑唆,声言南华内忧外患,一旦主动发起反击,必将获得胜利,重臣们也一致认为机会难得,加上石原莞尔坚决反对为德国人火中取栗,这触怒了自信心爆棚的裕仁,在多种因素下裕仁终于把石原莞尔贬去了南美,由素以“忠直”著称的东条英机执掌参谋本部。
  但是,忠心并不代表能力,自东条英机上位后,便一丝不苟地执行大本营和重臣会议的决议,一系列糟糕的消息接踵传来,到了现在,就连日本本土都遭遇袭击,让裕仁一时间难以接受,更严重打击了他的自信心。
  裕仁怒气冲冲地看向曾经扬言“三个月解决中国事变”的前陆军大臣杉山元:“杉山君,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究竟是那里的问题?是决策失误还是前线将士执行不力?为何前段时间你们这些老臣都在我耳边鼓吹说只要反击得力,可一举光复满蒙和朝鲜……现在损兵折将,你们有何话可说?”
  杉山元是以重臣会议大员的身份列席会议的,面对裕仁的连续诘责,他额角冒汗,头深深地低下:“对不起,陛下,这完全是臣的判断失误,臣会负起建议失误的责任!”
  说到这里,杉山元一脸痛苦地抬起头来,环视会场一圈:“不过,趁着德国军队在西线发起战事,牵扯支那军队的注意力,我们在东线夺取失地,这绝对是一个很好的战略,至于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也百思不得其解。”
  “还有,这几次连续的失败,恐怕与支那人投入的新武器有极大关系,情报部门应该担负一定责任。在昨天白天的空袭中,对方使用了一种对空攻击武器,我们进攻远东的战机,几乎都在海岸线附近被击落,少数逃出生天的战机飞行员称对方动用了一种速度极快可以拐弯的飞弹,我们的战机躲避非常困难,绝大多数都是一发命中!”
  “而在昨日下午的打击中,敌人更是动用了一种前所未见、射程超远的新武器,能够在远离我们国土的地方发射升空,以极快的速度较为精确地攻击我们的地面设施,防不胜防。哪怕我们没有主动发起进攻,便能阻止支那人的暴行吗?”
  看到大家一脸深思,杉山元自问自答:“我看未必……拥有此等利器,相当于拥有了全方位、全天候的打击手段,如果我们没有有效的反制手段,非常的危险。前任参谋总长石原君或许知道些许内幕,否则他不会坚持陛下迁都澳洲,也不会一再与陛下唱反调,抵抗不力不说,还对反攻持消极态度……此番他蹊跷地请求担任南美军司令官,我怀疑也是想远离这种时刻处于惊吓的状态!与之相比,勇于承担责任的东条君要好上百倍千倍。”
  板垣征四郎一听火冒三丈,连忙站起,向天皇恭敬地鞠躬后,慨然解释:“陛下,此事绝无可能!支那人这种飞弹,此前可以说是闻所未闻,想必是近期才研发出来的……对于这样强大威力武器的研发,包括帝国在内,谁不是作为最高机密进行保密?哪怕石原君再聪明,也不可能会想到世间有这样的东西存在!”
  “石原君之所以没有盲目服从陛下和重臣们的决议,在于他的大局观,想想支那事变后石原君的竭力反对,想想昭和十二年帝国在支那大地遭到惨重失败、石原君执掌参谋本部后果断地放弃淞沪战场把军队投入兰印立竿见影的硕果,想想昭和十三年石原君北上攻击远东和西伯利亚获取的巨大利益,再想想对帝国意义重大的澳洲、美洲战略,若非雄才大略,焉能如此?”
  “石原君曾与我多次彻夜交谈,他说之所以主动放弃亚洲大陆的土地,在于支那人的人力物力远非帝国能够比拟,与其和兵力、武器装备均占据优势的安家军硬拼消耗,不如把这些部队投入更需要的战场。这几年帝国虽然逐渐放弃了包括马来亚、缅甸、印度和满蒙等地,但实际上我们的实力不仅没有衰弱,反而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不说别的,如果没有澳大利亚丰富的铝土矿,我们哪里来那么多铝材制造战机?如果没有澳洲的高品质铁矿,我们有这么多坦克大炮和战舰问世吗?如果没有在北美大陆缴获的机床和生产线,我们的工业怎么可能提升得这么快?”
  “石原君之所以坚持美洲战略,在于他想通过不断地挤压并逼迫美国政府,取得战略而不是战术上的主动。美国是自由世界的支撑点,但同时美国人自由散漫,有着西方人战局不利时投降的传统,不像安家军那样死战到底,哪怕拼得弹尽粮绝也绝不放弃阵地,就算我们获得局部胜利也是惨胜,牺牲要远远大于对手。”
  “两相比较,打谁更占便宜不言而喻!只要美国人主动求和,英国人肯定无法坚持下去,独木难支的南华要保住目前占领的地盘,也只能与帝国谋求和平,这样帝国即可彻底拥有太平洋与美洲的利益,取代英国成为最大的海洋帝国!”
  “现在杉山元君把责任推到石原君身上,我觉得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请陛下三思,不要寒了一位对帝国呕心沥血的勇士的心!”
  裕仁端坐在御座上,宽大的礼服一丝不苟,袍带整齐地放在膝前,脸上微微动容。
  过了一会儿,裕仁才道:“杉山元有负朕望,还挑拨帝国重臣与朕的关系,居心叵测,即日起责令退出重臣会议和陆军现役,永不叙用!”
  杉山元脸色惨白,怨毒地看了板垣征四郎一眼,鞠躬伏地道:“谢陛下隆恩!”随后颤颤巍巍地站起,黯然退出茶室。
  会议室里气氛极其压抑,此前挑唆天皇开战的南次郎、畑俊六等人噤若寒蝉,唯恐引火烧身。
  裕仁并不想对主战派打压过甚,环视众文武一眼,用阴柔的声音问道:“面对当前局面,内阁有什么策略呢?”
  近卫文麿心中已有计较,立刻回答:“臣以为可以派人向国民政府和南京政府接触,说明从今以后亚洲将是亚洲人的亚洲,帝国已决意不再对大陆存在企图,愿今后和平相处,共同谋求亚洲的崛起!”
  说完,近卫文麿偷看了眼御座上端坐的裕仁,看到天皇没有任何动静,连忙把头埋下。
  裕仁沉吟良久,问道:“蒋介石和安毅会接受帝国的好意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4/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