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3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6/1395

  假如这些物资被毁灭掉,甚至于只是受到局部损失,安家军这次跨越两千海里的远征将会出现严重问题。
  不过,日军陆海军航空兵飞行员偏不如此,他们突破安家军舰载机组成的拦截网后,第一反应就是突进维多利亚港看个究竟,发现下面海面上满是舰船的踪迹,顿时心花怒放,亡命地拉低高地进行低空轰炸,哪怕为此付出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非常可惜,他们的付出,仅仅使得海面上的船只受到一些轻微的损失,其中一艘驱逐舰遭到重创,不得不被拖到维多利亚港日军从英国人手里接手后再次进行扩建、现在完整落入安家军手里的船厂进行修理。
  第三天日军陆海军航空兵的空袭依然比较严重,使得安家军陆军和海军都出现了一定的死伤。
  陆军一个营在四艘驱逐舰的护送下,乘坐两条运兵船,前往马埃岛西南方的达罗斯岛及附属岛屿,准备实施登陆,搜查日军可能存在的野战机场,结果被日军的战机发现,对舰队展开了密集轰炸,一艘运兵船被炸沉,大约两百名官兵血染大海。
  海军所属的一艘补给舰,傍晚时分在维多利亚港规避日军战机轰炸时,被炸弹命中,补给舰被点燃,这艘补给舰上除了运载大量燃油外,还装载有冷冻猪肉、牛肉以及大豆、淡水等重要物资。
  在沉没之前,这艘补给舰一直烧了个通宵,火光烛天,整个海面一片通亮,让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人心里都沉甸甸的。
  此后,随着二炮部队所属的两个防空导弹营部署到马埃岛,日军损失越来越惨重,空袭力度也越来越弱,到最后随着马埃岛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诸岛遭到安家军登陆部队的袭击,日军部署在这些岛屿上的野战机场一一被拔除,马埃岛、维多利亚港及附近岛屿、海域终于平静下来。
  马埃岛东北方四十公里处的普拉兰岛,是塞舌尔群岛中的第二大岛,它宽四公里,面积四十二平方公里,全岛为多山的花岗岩地形,最高峰海拔427米,日军占领后修建了两条平行公路纵贯全岛,另有一公路穿越中南部山区的原始森林,同时在岛西南方向的阿米蒂埃建有一个野战机场,但是在头一天增援马埃岛的空战中,这个野战机场的战机已经损失殆尽,随后为了避免这个机场成为安家军觊觎的对象,跑道及设施被日军自己破坏。
  在马埃岛与普拉兰岛之间的海域,爆发了安家军海军与日本海军的第一波接战。
  四月五日傍晚,航母特混舰队下辖的第四驱逐舰编队,进逼向普拉兰岛南部,为后续登陆部队开路。
  航程过半时,舰队的对空对海侦查雷达发现一支陌生的船队从北面而来,立即提高了警惕。
  随着双方距离不断缩小,第四驱逐舰队了望兵用肉眼发现了北面船队的影子。
  由于民用船只没有安装敌我识别系统,第四驱逐舰队司令李小帆中校非常担心这是安家军从次大陆方向驶来的运输补给船队,为了分清敌我,立即下令主队四艘驱逐舰“湄公河”号、“湄南河”号、“南康河”号、“南森河”号转而向西航行,另外两艘驱逐舰“颂河”号和“锡河”号,则在主队右后方航行,以最终确定对方的身份!
  随着双方越来越近,对面驶来的船队忽然在夜色中开炮,喷射的火舌把天空瞬间点亮。几乎是一瞬间,通过舰炮的口径以及炮击的响声,李小帆中校即判定这是日军舰队,立即指挥第四驱逐舰队转向,海战就此拉开序幕。
  这支从普拉兰岛主港大湾港南下、准备撤回马达加斯加岛的日军舰队,主要由前一日从维多利亚港出逃的舰只以及在普拉兰岛周边担负巡逻任务的小型舰只组成,包括三艘驱逐舰、两艘鱼雷艇和八艘炮艇,另有二十多艘运输船。
  其中,三艘驱逐舰均为日本海军“睦月”级驱逐舰,分别为“睦月”、“如月”和“菊月”号。这一级别驱逐舰满载排水量1445吨,武备为四座单装三年式120毫米L/45炮,以及两具三联装12年式610毫米鱼雷发射管,配八年式鱼雷六条。
  驻守塞舌尔群岛北方诸岛上的日军,在无线电通讯受到干扰、没有接到撤退命令的情况下,不愿意卸下肩头的守土之责,在舰队指挥官青木二郎中佐苦劝无果后,舰队只能单独成行,于下午四点从大湾港出发,这样当深夜和次日凌晨时分,即可平安绕过马埃岛海域,顺利地向南方撤退。
  但是,日军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这里与安家军海军不期而遇。本着先下手为强的精神,青木二郎率先下达了开火命令。
  由于考虑不周,安家军海军印度洋舰队第四驱逐舰队的四艘驱逐舰转向时,提前开火的日军占据了良好的鱼雷攻击阵位。
  晚上九点半,日军三艘驱逐舰和两艘鱼雷艇,在6000米距离上接连发射了二十条鱼雷,随后所有舰只都用主炮猛烈开火。
  而安家军海军驱逐舰队转向后,立即变成了方队队形,其中位于右前方的“南森河”号驱逐舰,距离日舰最近,遭到的攻击也最为集中。
  而在该舰后方的其他三舰,惟恐误伤己舰,不敢发射鱼雷,排水量只有600吨的“南森河”号,毅然冒着日军密集炮火,冲出队列,为后续军舰让路,一面利用100毫米主炮攻击日舰,一面全速接敌,拖着滚滚浓烟,逼近到2500米距离上,连续发射了四条鱼雷。
  与“南森”河号同一型号的“南康”号随之转向,李小帆中校率领排水量4018吨的“湄公河”号、“湄南河”号,以原航线前进,见日舰已经发射了鱼雷,并改为单纵队以火炮轰击,知道鱼雷攻击的时机已经错过,只好率领两舰继续转向,躲避即将到来的鱼雷攻击,并抢占有利发射阵位。
  “南康”号眼见两艘主力驱逐舰改向,仗着身躯小行动敏捷,迅速改变方向跟在两舰后面,堪堪避过蜂拥而来的密集鱼雷。
  而“南森河”号驱逐舰周身烈焰环绕,仍在坚持战斗,为了恢复队列,也转向行驶,却迎头撞上两条鱼雷,连续两声霹雳传来,巨大的水柱腾空而起,“南森河”号和它上面的一百名船员一起沉入了大海。
  这时,“南森河”号发射的一条鱼雷,正中日军驱逐舰“菊月”号,鱼雷爆炸波及到弹药舱,引发连锁爆炸后致使该舰航速锐减,舵机失灵。
  在该舰后面航行的“如月”号驱逐舰,由于前主炮射击时产生的硝烟弥漫,遮掩了视线,没有及时发现前面操纵失控而航速锐减的“菊月”号,一头撞了上去,“菊月”号雪上加霜,舰尾右侧被撞毁,海水大量涌入。
  “如月”号伤势虽不重,但航速大减,已无法继续追击第四舰队舰只,这样日军就只剩下青木二郎的旗舰“睦月”号和两艘鱼雷艇、八艘炮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仍在奋起追击,而在日军舰队侧翼行驶的是第四驱逐队正全速与主力会合的“颂河”号和“锡河”号驱逐舰,由于刚才日军把所有的鱼雷都一股脑儿地发射出去了,青木二郎只得下令以舰炮轰击。
  这时,“颂河”号和“锡河”号突然转弯,一口气射出四条鱼雷,“睦月”号急忙机动规避,依然被一条鱼雷击中侧舷,舰体进水,航速锐减,失去战斗力。
  李小帆见状,迅速率领驱逐舰编队冲了上去,“湄公河”号、“湄南河”号和“南康”号一连发射了十二条鱼雷,三艘日本“睦月”级驱逐舰不甘地沉入大海中。
  其余的日军鱼雷艇和炮艇、运输船,阵脚大乱,想逃又跑不过前身为“莫加多尔”级超级驱逐舰、航速达到43节的“湄公河”号和“湄南河”号,纷纷被打成火球,最后仅有六艘运输船投降,其余都沉入大海。
  次日凌晨四点,运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第三团的船队,出现在了普拉兰岛东南方的大海湾外海,准备向普拉兰岛发起登陆作战。
  在海军合理而又迅速的轰击之下,第一波突击营于上午七时,在普拉兰岛东南方滩头顺利登陆,一路上他们遭到了相当烈度的抵抗,不过日军缺少有效的岸防炮,仅仅依靠步枪和机枪的组合,显然无法抵御安家军海军陆战队迅猛有力的进攻。
  其实普拉兰岛的地形实在是非常适合日本式的防御方法,到处都是丛林,地形险恶,其中隐藏有许多天然洞穴。
  但是,显然日本整个塞舌尔群岛的防御重心在于马埃岛,并没有将太多的精力与闲暇功夫来充分发挥普拉兰岛的天然优势。当然,也有可能是日军没有料到安家军会来得这么快,以至于作为整个防御体系第一环的野战机场刚刚修建完毕,还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办法布置严密的防御工事,安家军就已经打上门来。
  突击营的官兵,很快便控制了大海湾附近的港口与城镇,并开始构筑防御工事。
  紧接着,两个营陆战队官兵直接从港区码头上岸,没有任何停留,立即兵分两路,一路顺着环岛公路向南,再折而向西,去抢占那里的野战机场,另一路则顺着环岛公路向北方搜索前进。
  少数日军依托一个个岩洞,负隅顽抗,迎接他们的是火箭弹和火焰喷射器,以及武装直升机的火神机炮弹雨,日军盘踞的地点,一个个被拔除。
  日军善于丛林作战,经常作野蛮勇敢但没有组织的逆袭,精通渗透之道,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从树林中或是其他的掩护地方绕到对手的后方进行奇袭。特别是那种宗教性的狂热,使得日军在毫无希望的环境中还一定要死战到底,不惜做无益的牺牲,而绝不投降。
  普拉兰岛的战斗足足持续了一周时间,在武装直升机的帮助下,大约四百多名日军被歼灭,另外俘虏了五个活口,另有四十多名日军乘坐藏匿在近海礁石群里的皮划艇,逃往北面一公里的屈里厄斯岛。
  但仅仅在两天后,面积约三平方公里的屈里厄斯岛,也遭到安家军的打击,日军残余武装被彻底肃清。
  而在普拉兰岛的东方,四月八日清晨六时,天色微亮,第一伞兵师两个营,在拉迪格岛北部山地与平原结合部进行了伞降。拉迪格岛是塞舌尔群岛里第四大有人居住的岛,位于普拉兰岛东面和费利西泰岛西面,面积约十平方公里,岛内最高点鹰巢山位于岛中部,海拔三百余米。
  由于对普拉兰岛的攻击早于两天前就发起,拉迪格岛上的日军已经有所准备,构筑了较为严密的滩头阵地。但是,谁也没有料到,这次的进攻是从天上来。
  在空降的过程中,两个营的空降部队,遭到布置在这一地区的日军高平两用机枪和步枪的射击,好在天色还没完全亮开,视野不足,因此这次伞降作战,仅仅有十多名官兵伤亡。伞兵们在伞降地点击退日军的反扑,并用半小时完成集结,从背后杀向日军部署在滩头的部队。
  日军防守部队阵脚大乱,只得放弃好不容易建立的滩头阵地,向岛中央的高地撤退。
  日军依托岛上险恶的地形,以及那些像蜂窝一样密集的岩洞,对安家军伞兵部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由于拉迪格岛整体地形呈东高西低,东边悬崖绝壁林立,根本不能进行作战,因此部队只能从西向东进行仰攻。
  伞兵部队没有携带火箭筒和无坐力炮等重武器,刚开始采用的攻坚法是在近海舰炮的掩护下,伞兵用通用机枪和自动步枪封锁日军的洞口,随后悄悄逼近洞口的打击小组,把一枚枚手榴弹向那些洞口扔进去,随后洞窟里浓烟滚滚,气浪沸腾。
  在伞兵进攻的同时,海军陆战队一个营官兵开始实施登陆,两辆动力强劲、可攀援四十五度斜坡的IV式半履带装甲战车投入到作战,用于反洞穴作战的重装备也陆续送上了岛。
  拉迪格岛上的日军抵抗了三天,十一日下午四点,位于鹰巢山主峰的日军据点被拔除。岛上三百多名日军全员战死,安家军官兵也付出了伤亡七十余人的代价,而这只是印度洋上海岛战的一个缩影。
第2115章
小泽的野望
  马达加斯加岛,图阿马西纳港。
  日本非洲和印度洋军司令官中村孝太郎大将,正在召开陆海军军事会议。
  按照石原莞尔担任陆军参谋总长的时候与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达成的协议,陆上作战以陆军为主,由陆军将领指挥,海上作战以海军为主,由海军将领指挥,如果没有重大变故,必须严格按照计划作战,从根本上杜绝“下克上”的随心所欲。
  这也就意味着,一场大战所需兵力、物资以及组织,在事先就必须先准备好,临时需要增援和调整作战计划,则根据作战性质,即是海上作战还是陆上作战来做调整,报请大本营批准。
  而各个战区的军备生产、战略运输,全都由国防保障省统一进行实施。陆军和海军综合各战区的要求,向国防保障省提出具体技术指标,派员巡视生产进度,提供改进意见,但无权干涉生产。
  各战区由大本营指定的司令官,原则上拥有该地区海陆军的最高统辖权,但是在制定作战计划时,海陆军必须提前达成一致,避免战时相互推诿,彼此制肘。面临重要决战,大本营会派出观察员,陆军派一个,海军也会派一个。
  至于殖民地的管理,则采取文官政治,军队只负责防务事项。
  在此之前,日军在缅甸、马来亚、东印度、兰印和菲律宾所采取的扶持土著独立建国,不过是一个披着正义外套的皇帝新衣,所有的傀儡政府,几乎都被日本派出的文官所操纵,一切政治、经济决策,都围绕日本的战略决策服务。
  如今,丢掉根本的东印度、缅甸和马来亚政府领导人,全部被日军挟持去了澳大利亚,组建所谓的“流亡政府”,跟在日本屁股后面摇旗呐喊助威,形成一种所谓的声势。
  马达加斯加原本也组建了民族独立政府,但这里人口较少,再加上日军东南非作战计划接连遭受失败,到后来马达加斯加已经随时可能面临盟军的登陆作战。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干脆撕去伪善面孔,解散民族政府,所有独立运动领导人全部被抓捕投进了矿山,随后组建由日本人担任总督和各级官员的殖民政府,大力推行“集团部落”政策,把农业人口基本上都被关进“人圈”里面,专门从事农业生产。
  而城镇里的法裔居民和土著人,除了部分主动向日本靠拢的人外,其余的完全被当做奴隶来驱使,垦荒、修路、挖矿和建造机场、防御工事,殖民政府还向澳洲大陆输送了五十多万青壮劳动力,同样用来挖矿和修路。
  马达加斯加拥有三千五百万公顷土地可用于农业、牧业及其它经济作物的开发,其中八百万公顷直接用于农业开发,但是由于生产率低下,加上农业人口不足,实际开发的各类用地仅为一百二十万公顷,其中农业用地一百万公顷。
  在日本近乎残暴的统治下,短短两年多时间里,马达加斯加的人口由两百四十多万,急剧下降到一百一十万,大多数人口都是被日本人圈养在各个“集团部落”里种植水稻、旱稻、玉米、木薯、红薯、土豆、花生、蔬菜及大豆的农民。去年马达加斯加全岛生产稻谷一百八十万吨、木薯九十万吨,除了满足驻军和岛上民众的需求外,还能提供周边岛屿的用粮需求。
  日本在马达加斯加的殖民政府,对于工业的建设只限于开发矿产,而矿业生产也只是集中在开采宝石、金、银矿和煤矿、石墨矿上,其中煤矿主要用于火力发电,为港区和主要城市的部分设施提供电力,石墨矿石秘密送往澳洲,建造石墨反应堆。
  而云母、铀、铅、石英、铜、镍、铝矾土、铬等矿藏,虽然让日本的地质勘探人员垂涎三尺,但由于用于开采和提炼的能源严重不足,需要的生产物资过多,而且这里孤悬于太平洋外,往来需要耗费太多时间,几经论证后大多数开发设想都被搁置。
  日本人希望能够在压制美国、彻底取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与中国为首的列强达成和平协议,再来开发这些矿藏,那样就避免了为他人做嫁衣裳。
  中村孝太郎大将跪坐在主位上,他的左右两边相对而坐的是战区所属的陆海军将佐和大本营派出的观察员。
  二战爆发后先后担任北平特别任务机关长、近卫步兵第一旅长、伪满洲国军事最高顾问、陆军第五师团长的战区参谋长松井太久郎中将,手持指挥棒站在大幅印度洋地图前,详细介绍当前印度洋中日双方态势,末了道:“根据陆、海军航空兵侦查,支那人来势汹汹,其舰队规模无比庞大,拥有战列舰两到四艘、航空母舰五到十艘、轻重巡洋舰十余艘、驱逐舰超过四十艘,其规模与我们联合舰队下属的第一航母特混舰队实力相当。在这种情况下,战区司令部选择保守战法,是不得已而为之。”
  担任观察员的陆军参谋本部作战部参谋中岛嘉穗少佐与海军军令部情报部参谋竹内健雄少佐相视一眼,由竹内少佐提问道:“情况属实吗?支那人哪里来的那么多舰只?”
  非洲和印度洋军情报课长林中英吾海军大佐不悦地说:“竹内君,难道你不相信我们战区的情报部门?这是综合十二艘潜艇、八架侦察机以及与敌接触的各岛武装人员反馈的信息得出的较为科学的论证。而且,在此次海陆空作战中,我们的情报人员发现支那人装备的许多舰只都很熟悉,而它们原本都应该躺在冰冷的印度洋海底……”
  “不过,由于此事涉及到海军高级将领,事关一名拥有赫赫战功的名将的声誉,我们还在进一步调查核实,这里请恕我卖个关子。但是,无论如何,我们的对手兵力强大是无可置疑的事实!另外,竹内君,难道你忘记了支那人在暹罗湾举行的那次让所有欧美国家都感到震惊的盛大海军阅舰式所展现的实力?”
  竹内健雄吃了一惊,看了满脸倨傲之色的林中英吾一眼,知道自己无意中得罪了林中大佐这位比自己早六届、在海军中拥有广泛影响力的江田岛海军兵学校的学长,赶忙鞠躬致歉:“嗨,竹内受教了!请林中前辈原谅竹内的冒失。”
  林中英吾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诸君还有什么疑问吗?”
  松井太久郎环视与会众将一眼,见没有人提出新的问题,施施然回到中村孝太郎右首位置跪坐而下。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过了一会儿,日军第二十一军司令官大城户三治中将有些不满地发起了牢骚:“大本营诸君究竟怎么想的?接连抽调我们最精锐的第九军、第十军加入到太平洋战场,搞得我们现在兵力无比空虚……如果不想继续拥有西印度洋群岛,大可把我们全部调回澳洲大陆去!”
  “真让人揪心,现在正是我们实力最虚弱的时候,支那人却大举进犯,大本营不顾现实,要求我们尽可能地把安家军拖在印度洋,真是莫名其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6/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