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3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4/1395

  苏联一五、二五计划实行期间,由于集体化政策导致的饥荒蔓延以及党内清洗的扩大化,引发高加索地区出现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活动,导致俄共(布)对该地区的农牧民实行了血腥的屠杀和镇压政策,更使得本地民众与苏维埃离心离德。
  德军进占高加索地区后,充分利用该地区对苏俄的仇恨情绪,许诺给予其充分自治的权利,从而得到了当地民众的支持,该地区出现了诸如“阿塞拜疆社工党”、“格鲁吉亚自治同盟”、“高加索兄弟特别党”和“穆斯林兄弟”等政党和组织,被苏俄压制多年的民族独立自主意识空前膨胀。
  在安家军北上、德军撤离外高加索前,德国人匆匆宣布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独立,然后留下大量武器弹药,把麻烦通通交给安家军,便紧急撤到了高加索北部。
  高加索的情况极其复杂。
  从历史渊源看,伊斯兰世界曾经在历史上有过不亚于罗马帝国的辉煌,公元八世纪阿拉伯人在中亚塔什干的恒罗斯会战中,击败东方强大的唐帝国,势力远达帕米尔高原。十五世纪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一举灭掉东罗马帝国。就在这一时期,伊斯兰教传入高加索,开始教化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发挥着团结部族、维护和平和传播文化的作用。
  然而,宗教狂热一旦与某种意识形态相联系,并成为军事政治运动的核心,就会导致纵容暴力形式的战略和策略出现。这种战略可以直接导向夺取国家政权,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极权统治。
  信教民众经常采用社会发展早期阶段经常使用的简单复仇制,比如对另一个家族、氏族甚至民族的成员所犯杀人罪的处罚,就是互相施行同样残忍的行为,由此开始无休止的家庭、氏族、民族间的血腥世仇。
  社会关系非常牢靠地与相互间的行为联系在一起,一件简单的谋杀案,就可能引发一连串无休止的相关反应。此民族一个成员的死,必须由彼民族一个成员的死来摆平。因此,血亲复仇一旦出现,就很难结束。
  虽然人类经历了将集体血亲复仇和相互袭击责任归咎于个人责任的漫长历史进程,但不管什么时候,国际关系中总是保留着部族复仇的痕迹,尤其是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这种无止境的复仇模式仍然存在。
  另一个时空中的南斯拉夫各民族、高加索地区的分裂主义等导致的恐怖袭击,便源自于此。
  安家军进驻高加索后,中华民族取代当地民族,成为主体民族。于是,当地人秘密串联,一方面宣传民族独立,一方面对安家军对巴库、巴统等地的飞弹袭击给当地民众带来的巨大伤害进行渲染,认为中国政府和军队是高加索地区所有民族的敌人,号召所有人团结起来,把中国人驱逐出去。
  此外,由于二十世纪初期泛伊斯兰运动的盛行,苏维埃政权在该地区倒塌后,许多新兴政党和部族领袖,公开呼吁恢复过去的遗产并主张传统的社会机制全部合法化,如伊斯兰教法庭、长老会、血亲复仇等制度。伊斯兰因素作为宗教意识的表现,成为该地区局势紧张的另一个动因。
  正是因为有着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安家军在高加索地区的统治从一开始就受到严重挑战。
  三月八日,三名自杀性爆炸者,驾驶一辆满载着炸药的卡车,冲向石油重镇普塔的一个军营,虽然执勤卫兵在发现后开枪制止,但车上的炸药还是在距离军营约10米的地方被引爆,巨大的爆炸能量,将围墙、岗亭和大门彻底摧毁,炸弹把平地炸出了一个直径十米、深约五米的大坑,造成六名官兵死亡。
  三月十五日,萨利扬内附近的一个村庄,正当三百多名村民聚集在一起,听取军管会土改工作组宣传新的分田到户的政策时,一名自杀袭击者引爆了藏在身上的炸弹,致使十五人死亡,九十多人受伤,其中包括四名从中亚抽调来的民运大队的干部。
  三月二十四日,清晨七时四十八分。巴库城西的公路上,一辆载着十二名飞行员和维修人员的客车,正在赶赴东南方的苏拉罕内军用机场。突然,路边出现一个女子,说她父亲病危,需要尽快赶到位于半岛东部的渔村家中。
  考虑到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司机停下车子,打开车门。但是,车上的人很快就发现这个上了车的女人腰间藏着什么东西,正要搜查,妇女引燃了腰间的炸弹。由于爆炸直接发生在车内,伤亡特别惨重,共造成了十三人死亡,其中包括五名宝贵的飞行员。
  本月六日,一列从中亚驶开来的列车,在行进至第比利斯城东时,由于恐怖袭击分子在铁路下埋设了地雷,导致火车侧翻。这次事件共造成二十六人死亡,一百多人受伤,大量军用物资受损。
  就在安毅抵达前两天,巴统港码头发生汽车爆炸事件,造成三人死亡,九人受伤。制造这起爆炸事件的是两名民族极端分子,他们驾驶一辆伪装的运货汽车,冲向驻扎在码头的一个连级军营驻地,不顾警卫人员对天射击警示,撞坏栏杆后进入军营内部,引爆炸弹。好在这天这个连队正好到北部的科布列蒂镇执行任务,营房中仅有少数留守官兵,否则造成的伤亡会更加惨重。
  清晨九点半,一队由六辆坦克、十二辆装甲战车保护的车队,从乌扎雷出发,顺着宽阔的60号公路,向着西方的叶夫拉赫城驶去。
  其中一辆防弹越野车上,安毅正在侧耳凝听。
  “根据我们情报人员深入细致的调查,德国和苏联的特工人员在该地区非常活跃,德国人依靠的是他们承诺给予该地区民众的独立,同时他们提供的武器装备也是各个极端组织急需的物资,苏联人则一直没有放弃他们对高加索地区的控制,通过地下党领导了一部分反抗武装。而我们太过于拘泥形势,无法放开手脚,没有办法限制高加索人的行动!我建议,乱世用重典,没有血腥暴力做后盾,就无法彻底整治该地区的混乱状况。”
  与安毅同乘一辆车的中央情报局高加索分部负责人陶子宸少校充分阐述了他对高加索问题的观点。
  “照你说来,我们有必须要在这里实施效仿德国人的集中营制度和日本人的‘集团部落’政策啰?你考虑过世人会如何看待我们吗?”安毅严肃地问道。
  “非常时期,完全可以一试!”
  陶子宸毫不畏惧,迎着安毅逼视的目光,道:“非如此,我们无法收缴散落在民间的武器,彻底消除安全方面的隐患!”
  受令紧急赶赴高加索地区主持情报工作的中央情报局国家秘密行动处处长刘昊中将道:“虽然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在战后把高加索划入波斯,堵住波斯国内民族主义者的嘴,在我们与北面的苏联人或德国人之间保持一个战略缓冲地区,同时从内部消耗波斯的人力物力,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波斯王室和政府的控制,继续开采该地区的石油和煤炭资源。”
  “但是,在此之前,尽量保持高加索地区的安定是非常有必要的!主席要求在高加索安置大量斯拉夫人,但本地土地所有者和外来迁入者之间的矛盾根本无法调和,要知道外高加索仅仅只有四百多万人口,而按照该地的土地资源以及丰富的矿藏,完全可以满足两千万人的生存,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起码可以把一千万斯拉夫人送到这里,世代繁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打压高加索本地人,限制他们的武力,等到外来人和本地人人口形成均势后,我们再慢慢放开管制也不迟!”
  “容我再想想……”
  安毅眉头紧皱,目光不由自主投向春色烂漫、野花盛开的窗外。
  “轰……”
  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传来,车队立即停下。
  坐在副驾驶位的沈凤道警惕地注意了下左右,发现没有危险,这才谨慎地推开门下车,很快回来禀告:“恐怖分子在公路上埋设了地雷,为我们开路的一辆装甲运兵车遭到爆破,车里的十二名官兵,有两人牺牲,四人重伤,其余也人人挂彩!工兵经过简单排查后,没有发现其他地雷,可以继续上路。”
  安毅顿时怒火中烧,这几天在外高加索视察时积蓄的怨气终于爆发,冷冷一笑:“罢了,罢了,原本我还想着和为上,现在看来,树欲静而风不止啊!走吧,我们到叶夫拉赫城再说,有些事情必须要做了断了!”
  ……
  海南岛,东江地区,皇协军第五师驻地。
  五师师长侯维钟,河北保定人,是汪伪政权财政主官兼中央银行行长侯五亮的堂弟。
  明面上侯维钟乃铁杆汉奸,不管是在华北还是在现在的海南,在日军将领和政要中都非常吃得开,交游广阔。日本人看到侯五亮的面子上,对其基本上是有求必应。但暗地里,侯维钟却是中央情报局情报处处长侯五亮布下的一颗重要棋子,是安家军情报系统的重要干将,此次空军伞兵部队的接应工作,就落到他的肩上。
  参谋长张百岁,济南人,是前两年日本人在胶东地区招抚的悍匪,表面上看与侯维钟风马牛不相及,是日本人用来牵制、避免侯维钟一家独大的棋子,但实际上张百岁却早在二次北伐时即加入安家军,是南昌士官学校、西南政法学院第一期情报专业毕业的高材生,三六年前后潜入胶东地区,接受青岛站站长徐泊谦的直接领导,在七七事变后把一支一百多人的土匪队伍带到五千众,声势惊人。
  抗战进入僵持阶段,日本人挖空心思收编华北和山东地区的土匪武装,至四一年二月,张百岁受命接受日本人的招抚条件,成为皇协军的胶东混成旅旅长,两年下来部队几乎被日本人折腾光,败退海南后直接塞到第五师担任参谋长。
  谁也没料到,在上级的牵针引线下,张百岁和侯维钟都知道了对方的身份,这一下如同双雄会,在中央情报局派来的军事和政工干部帮助下,很快肃清了第五师里的真正汉奸,统一了思想,纯洁了队伍。
  下午两点,海南岛各地日军驻地和重要设施连续遭遇飞弹、空袭攻击,损失惨重的消息,通过无线电台源源不断传来,侯维钟和张百岁凑在地图前,一面乐不可支地看稀奇,一面小声商议着战局。
  “报告!”
  通讯科长、同样是安家军情报员的尤亚楠大步走进房间,递给侯维钟一份电报,随后转身离去。
  “什么?!”
  看完电报,侯维钟脸上露出古怪之色,张百岁接过电报,仔细阅读,过了一会儿哈哈大笑起来:“堂堂的中将军团长,竟然死得如此狼狈,如此没有价值,我估计高桥多贺二死不瞑目啊!这下好了,短短的一个上午,作为海南日军绝对主力的第五十七军一口气死了三个中将,其中包括一个军团长,两个师团长,还有一个中将师团长经过抢救侥幸活下来,但已经不能指挥战斗。”
  “妙啊,这一次双方地面部队还未照面,日本人就吃了大亏,我军胜局已定!”
  侯维钟抚着下巴:“我估计此时内山英太郎阵脚大乱,在调兵遣将时必然顾虑重重,谁也不敢保证新提拔起来的将领会不会步高桥的后尘。寿山(张百岁字)兄,你认为我们可否向上级发报,请主力提前发起登陆作战?”
  “不妥!”
  张百岁摇了摇头:“虽然日军的指挥层受到重创,但沿海日军依托坚固的工事和壁垒,实力并未削弱多少!若是发起强攻,牺牲依然会很大!我们的任务是迎接伞兵部队的到来,然后在前方登陆战发起后,从背后杀向日军,里应外合,彻底打乱日军兵力部署,到时候需要付出的代价要小许多!”
  侯维钟又道:“可否请求把伞兵部队的空降日期从明晚提前到今晚?如此一来,明天晚上即可动手,我们也少了一天的焦虑等待。”
  张百岁沉吟一下:“可以提出建议,但预计通过的可能不大,毕竟海陆空协同作战,任何局部战场的改变,都有可能会影响全局。”
  侯维钟细细一琢磨,沮丧地摆摆手:“罢了,罢了,是我太心急了,我们现在只需要做好我们自己分内的工作,控制临高周边地区的公路和要隘,这样等真正的考验来临时,不拉主力的后腿,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第2125章
完美风暴
  在安家军空军对海南岛各处进行狂轰滥炸的次日凌晨,安家军海军太平洋舰队第一航母特混舰队、战列舰队和运载近卫三师前锋团的运输舰队,顺利抵达三亚湾西南外海三十余海里处。
  舰队在一处吃水较浅的海域抛锚,由于实行了严格的灯火管制,作为海南岛南部登陆作战指挥舰的“名山”号航空母舰,从外面看黯淡无光,但是在厚重窗帘遮着的舰桥内部,却灯火通明。
  第一特混舰队司令罗耀闽少将、参谋长司徒泠上校,战列舰队司令周镇远少将、参谋长祖源上校,太平洋战区两栖作战部队司令项洋少将、参谋长文宗霖上校,近卫第三师师长安砚星少将,聚拢在指挥舱的地图前,小声商议。
  安毅集团第十届公费留学生、三九年毕业于英国布里塔尼亚皇家海军学院的第一特混舰队参谋长司徒泠,指着地图道:“三亚湾东起三亚港,二十里长的海滩依湾绵延,椰树成林西行延伸至天涯湾,东、西玳瑁洲两座小岛浮于海中,相邻而望,日军在两岛上派驻有军队,构筑炮台,戒备森严。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拿下两座岛屿,打开攻取三亚湾滩头阵地、进而拿下可停泊万吨级舰船的三亚港的门户。”
  “我来介绍一下两岛的大致情况吧!”
  专门负责两栖登陆作战的项洋少将接过话题:“东玳瑁洲实际上是一个珊瑚岛,面积约1.5平方公里,呈长条状,长度约为2400米,宽度约为1000米,地势较为平坦,中部高地海拔最高不过五十米。日军的军营部署在岛屿的西北角,那里有一个简易码头与西玳瑁洲和三亚港联系。三座炮台构筑在岛屿中部高地的树林里,与西岛的炮台遥相呼应,可以封锁三亚湾大部分海域。”
  “西玳瑁洲距离东玳瑁洲约4.6公里,面积2.8平方公里,地形地貌大致分为南中北三个部分,南高北低,北部为平沙地,由珊瑚、贝壳、砂粒组成,地势低平;中部为草林坡地,原本左中右分布着三个渔村,但为了安全考虑,日军将上面的中国渔民全部迁移走,岛上现在基本上都是日本人;南部为突兀峻峭的丘陵,由花岗岩构成,最大标高为122.5米。日军军营设置在岛屿的东中部地区,此外在北部还有三个警戒哨所,并部署有几处滩头阵地。炮台位于南部的丘陵上,居高临下,俯瞰整个三亚湾。”
  “海军潜艇部队在此之前,已经对两岛周边水域进行了周密细致的情报搜索,基本上摸清了洋流情况,没有发现日军在两岛周边海域部署水雷……安师长,你们准备怎么打这一仗?”
  最后一句却是对配合海军作战的近卫第三师师长安砚星少将说的。
  孤儿出生、童子军校毕业的安砚星,三三年考入叙府士官学校特种作战系,毕业后分配到顾长风第二十四军军属特种大队担任少尉分队长,三七年在淞沪、浙东会战期间立下赫赫战功,晋衔中尉。
  安家军南下后,部队迅速扩编,非常缺乏军事干部,安砚星分配到由第十六师扩编的第一集团军第三师,先后担任上尉连长、副营长,少校营长、团参谋长,中校副团长、团长等职务,四一年以上校的身份进入国防大学深造,去年分配到近卫第三师,担任师长,正式晋衔少将。
  安砚星胸有成竹:“最近我专门研究两栖登陆作战,从目前的情况看,两个岛上的日军加起来不到一千人,而且由于岛屿狭小,地势平坦,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对于防守来说极为不利。我准备在天亮前,先通过潜艇,派师特种大队上岸,摸清楚敌人的动向,登陆作战发起后,指引舰炮攻击,捣乱日军的指挥以及各部的联系。最后,在空军掩护下,我们八艘两栖登陆舰上十二架运输直升机,直接运送部队,对两岛炮台进行索降。”
  “只要部队成功控制炮台区域,我们即可不断空降部队过去,中心开花,然后再派出登陆部队,一举击破日军的防御根本不成问题!”
  三八年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指挥系的项洋,与同样由美国海军学院海军陆战专业毕业、比自己晚了一届的参谋长文宗霖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一丝赞赏之色。
  战列舰队司令周镇远少将表态道:“我们战列舰队除了留下护送第二批、第三批登陆部队的舰船外,其余主力舰只全部可以投入此次作战。我们的舰炮完全可以覆盖东、西玳瑁洲岛,日军腾挪的空间不大!”
  统筹作战的罗耀闽少将点了点头:“既然大家都准备好了,就按照安师长的方案施行吧。现在对表……七时区凌晨一点四十五分,距离天亮还有三个小时,我们将在凌晨五点,正式发起对西玳瑁洲岛的攻击,争取用三个小时的时间拿下该岛。清晨九点,我们对东玳瑁洲岛实施攻击,力争在中午前解决战斗。”
  “为了让陆军官兵保持体力,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两岛作为休息的地方,同时还可以在岛上囤积一部分作战物资。”
  又商量了一下细节,众将校纷纷散去。
  司徒泠对罗耀闽道:“空军这次打得漂亮,听说岛上日军一口气报销了四个中将、五个少将,日军主力白天几乎不敢调动,战果远远超过了预期。司令,你说这次以我们海军为主导的进攻会顺利吗?”
  罗耀闽自信地说:“此战必胜。其实空军占据制空权后,我们海军在南面的牵制作用已经不明显,不过考虑到加速解放海南进程,同时堵住日军外逃之路,发起三亚战事还是有其必要性的。”
  “通过卫星扫描,海南岛周边一千海里之内,没有发现日军舰队的踪影,我们占绝对的制海权。在这样的情况下,胜利几乎是注定的,唯一就看是否能在计划时间内登陆三亚并站稳脚跟。”
  ……
  凌晨两点半,近卫第三师特种大队官兵,在三亚湾外海舰队锚地登上两艘潜艇,其中一艘在距离西玳瑁洲岛二百九十米的海沟部位冒出海面,近卫三师特种大队第六中队长高绍国上尉,离开潜艇,一马当先,游到西玳瑁洲的浅滩地带,此行他带有两个小队二十五人,剩下的两个小队由指导员古枫上尉带领去侦察东玳瑁洲岛。
  两个小队特种官兵在仔细观察西玳瑁洲海滩上的动静后,开始登上沙滩,前进不到两百米,即遭遇日军布设的雷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4/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