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3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6/1395

  南华现在的核心区域是中南半岛,这块深受华夏文明影响的土地,虽然在大量汉族移民以及当地民族“认祖归宗”等举措下,形势一片大好,成为了又一块可以供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宝地,但暗地里依然暗流涌动。
  不管是京族、暹族还是其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少数民族,不乏有民族意识觉醒的人士,现在南华空前强大,他们只能悄悄潜伏起来,默默无闻地寄生在南华的肌体上,如果南华一直保持健康发展,他们也无可奈何,只能乖乖地做“顺民”,但若是将来南华国内国外出现什么麻烦,他们就会如同病毒一样突然发作,如果不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将来会不可收拾,一个庞大的帝国崩溃也不过就是弹指间的事情。
  如果说中南半岛的重要对于南华这个新兴的国家无异于大脑和心脏,那么次大陆、中亚、西亚、西伯利亚、远东则相当于人体的肢体。
  南华扶持占领区一系列国家独立建国绝对是一着好棋!
  阿拉伯族裔的问题如今已经得到圆满解决,同时未来一两年内聚居于中亚和西伯利亚的斯拉夫人将依照自愿的原则迁移到与欧洲气候相近的高加索地区,而次大陆的土著则将成为各个土邦国的臣民,虽然这会导致南华的总人口由现在的五亿下滑到三亿五千万左右,但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来说,无异于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肯定会有许多斯拉夫人和土著愿意留下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他们刚开始会安于现状,甚至乐于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等方方面面的改变,但经过系统的文化学习后,逐渐会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大部分人将认同这个新兴的国家,这个政权,认同汉族的主体地位,但也会有人萌发民族独立意识,变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除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外,恐怕只有始终保持国家的强大才能制止各种内部分裂行为发生了!
  若未来南华国富民强,民众安居乐业,教育和生老病死都有保障,这一切将对周边的族群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当每一个人都以成为南华公民而骄傲自豪的时候,那些试图搞分裂的家伙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甚至人民会耻于与之为伍。
  当然,若是自己搞不好,不要等分裂分子起来捣乱,恐怕自己早就被人民推翻了。国家和政权失去基础,将会像浮沙上建立的城堡那样一有外力就坍塌崩溃,而这绝对不是安毅愿意看到的一幕。
  除了这些外,其他诸如兰印群岛、吕宋群岛、澳洲和马达加斯加等地,相当于一个人外面穿戴的帽子衣物,他们将保护身体不受细菌和严寒的侵袭,虽然丢掉也不足以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转,但没有了遮掩物,总少了几分安全感,也更加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安毅不愿意高调庆祝自己的寿诞,核心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居安思危,始终保持政府、军队和个人锐意进取,保持自己的一颗平常心,要是现在就奢华享受起来,那么距离大厦崩溃就为期不远了。
  凯特尔在驻南华大使和经贸专员的陪同下,在长安转悠了两天,结果重要人士一个没碰上,与吴庭艳这个擅长“打太极”的外交部长也谈不出什么子丑寅卯,无奈之下,只得向国内致电求助。
  希特勒这时候也没辙了,只好问计于海德里希。
  海德里希也想不出好办法,于是建议把圈禁的前党卫军参谋长钟磊释放,反正现在德国短时间内也不敢开罪南华,索性将这名饱受争议的德国党卫军资深集团领袖成员派到南华去,可以派人秘密观察其是否与南华情报部门有联系,若是其留在长安不归也没多少损失,要是能打听到南华政府和安家军的真正动向,那则是意外之喜。
  一心要集中所有力量用于苏德战场的希特勒深以为然,立即下令将钟磊晋衔一级,荣升党卫军最高集团领袖成员,和德国国防军大将军衔相仿。同时,任命钟磊担任党卫军副总指挥,继续协助海德里希掌管党卫军事务。
  海德里希带着希特勒的手令,第一时间赶到柏林城西哈伦湖边的庄园。
  此时,钟磊正与几名来自法国的金发美女厮混,听到侍女禀报,不慌不忙洗漱穿衣,半小时后才在客厅见到一脸急切的海德里希。
  接过希特勒的手令,再听完海德里希的介绍,钟磊立即做出自己的判断:“很明显,安家军这是另有所图!可惜啊,长期与外界隔离,我不清楚现在世界局势的变化以及安家军的战略态势,不好判断他们究竟想要什么。”
  海德里希道:“现在帝国的局势很不好,连续投入东线加强的部队在进攻至距离莫斯科城五十多公里的地方,就再也难以前进一步,现在那里敌我双方起码有六七百万军队在面对面地展开厮杀,每天消耗的弹药达到惊人的十多万吨,再加上供给部队的粮食和生活物资,每天铁路和公路的运载量起码在二十万吨以上,后勤部门全力支援也无法满足前线需求。”
  “土耳其方向,由于兵力不足,我们只在托罗斯山脉和东黑海山脉的关隘部署了一定的部队,那里已主要靠土耳其军政府的部队在勉强维持局面。土耳其是世界主要的铬铁矿生产国,我们还需要土耳其为我们提供人力和物资资源,所以短时间不可能放弃土耳其,一旦有变,我们必须抽调驻扎巴尔干和南欧的部队前往增援。”
  “西欧方面,我们已经把在怀特岛的部队撤了出来,从短期来看,由于海军的失败,我们无法再取得对英伦三岛的制空权,短时间内将攻守易势。如今法国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安定的因素,自盟军在北非登陆后,前海军上将达尔朗秘密与英美达成协议,答应出任西北非法国高级专员,但没过多久便遭到年仅二十岁的保皇党人、巴黎伯爵的支持者德·拉契柏的枪杀。”
  “虽然我敢确信,德·拉契柏不是我们的人,我甚至怀疑这名杀手属于对达尔朗出任法属北非最高殖民长官的‘自由法国’运动,但法国人却把这笔烂账算到我们身上,现在法国的局势很不稳定,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情况。因此,我们还得在法国部署大量的部队,提防维希政府变生肘腋,必要时我们必须接管整个法国的防务。”
  “最后就是头痛的北非战场。隆美尔元帅手里现在有帝国最精锐的装甲集群,如果安家军不参合进来,在意大利军队的配合下,非洲军有很大的希望守住埃及和利比亚,但是,要是安家军加入北非战场,局势就会瞬间逆转,而一旦失去利比亚的石油,帝国的工业和军事机器的正常运转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意大利政府也很可能会因为石油与英美妥协,到时候情况就会变得越发不可收拾!”
  “元首现在疑虑重重:安家军是不是真的打定主意要把我们彻底赶出北非?我们有没有必要在那里与安家军死磕到底?我们能够动用的兵力底线是多少?所有这些都是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南华方面的真正态度,毕竟现在我们两国之间还在秘密进行交易,一旦中断俘虏的交还和中止物资供应,帝国的局势会变得极其艰难。”
  “明白了!”
  钟磊释然地点了点头:“以我的判断,以前你告诉我的安家军做出的不进军欧洲和非洲的承诺应该可信。现在他们之所以改弦易辙,肯定是有我们不知道的内幕。此前他们与我们达成了一系列协议,来自法国、比利时、卢森堡、捷克等国的机械、机床和生产线正源源不断地流入南华,还有各国的发动机、合金、电子、化工等图纸,也成捆成捆地成为中国人实验室里的宝贵资料。”
  “依照种种情况,我相信南华离不开帝国,而且就目前的局面看,两面渔利更符合南华的利益!亲爱的莱因哈德,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了,虽然我是华人,但长期为帝国工作,我对两国的感情都很深,不愿意两国兵戎相见!这个党卫军资深集团领袖和副总指挥的任命我接下来了,有了这层身份,我才好启程前往长安,了解南华政府真正的意图,为帝国的决策做出判断。”
  “很好!”
  海德里希大喜过望,高兴地说:“有你亲自出马我就放心了!帝国现在非常需要得到中国人手里的两百多万俘虏,还有各种紧缺的战略物资,这些都将极大地充实我们军队的实力!有了与南华之间的贸易,我们才可以坚决地贯彻元首的意志,彻底地把苏联这个邪恶的政权从地球上抹去!”
  “也只有等苏德战场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们才能与盟国谋求和平,否则就算我们抛出橄榄枝,也没有人会理会,只能像前副领袖赫斯那样沦为笑柄!战争进行到第五个年头,不管是军队还是国民都已经疲劳了,我们需要来自中国方面的和平!”
  钟磊淡淡一笑:
  “我尽力而为吧!只希望打听清楚南华的动向后,帝国方面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再也不要犯当初兵进西亚的错误,这个时候,我们的第三帝国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第2170章
战火蔓延
  公元一九四三年六月二十七日,美国在一线集结了超过一百万军队,向盘踞在北美大陆中部的日军发起开战以来最凶猛的一波进攻。
  二十七日凌晨,从美国东部各个机场起飞的五百多架B17轰炸机和同等数量的B25轰炸机,在一千多架P—38和P—51战斗机的保护下,对美国中部美、日双方对峙的地区以及纵深机场,进行了大规模空袭。
  高爆炸弹和燃烧弹摧毁了日军设置在中部的大量军用机场,尽管一部分日军战机及时起飞躲过一劫,但是美军机群的大规模轰炸,让日本陆军航空兵在短时间内无法大规模支援前线作战。
  接到空袭的警报,前线日军立即进行了警戒,但五六个小时过去,直到天亮,对面的美军都没有任何动静。
  清晨七点,天色已经大亮,美军再次出动一千多架挂载航弹的P—47战斗机,对一线的日军进行了历时近一个小时的猛烈轰炸,日军整条战线都被笼罩在爆炸和硝烟中,日军士兵刚刚放松的神经再次绷紧起来,那些进入营地休息的部队不得不再次进入一线阵地,以应对美军随时可能发起的进攻。
  与此同时,大约两百多架B29轰炸机,在六百多架P—51战斗机的掩护下,对日军位于路易斯安那和得克萨斯的石油产区、炼油厂进行了猛烈轰炸。
  这其中,受损最为严重地要属新奥尔良的石油工业区。该地区原本就距离对峙线很近,防空力量薄弱,以往美国人总想完好地接收回来组织生产,一直没舍得对这里进行轰炸。但此番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已经做出一致决定,绝对无法容忍日军利用这些设施为前线部队提供燃油,干脆彻底破坏了事,等将来光复后再进行重建。
  美军的轰炸来得非常突然,新奥尔良的十多家大型炼油厂遭到破坏,大量的炼油设备、储油罐被摧毁。
  大批的原油、成品油燃烧后引发大火,由于从马尔尚、卡尤艾兰地区输入的原油太多,大量石油流入密西西比河,顺着河水流入墨西哥湾,引发了巨大的生态灾难。在一些河段,燃油浮在水面上,被高温引燃,出现了大批流动的火焰,蔚为壮观。
  上午十点开始,从美国东部地区起飞的打击机群,第三次出击,这一回轰炸的目标是美国中部的重要工业城市,半天时间内三百多架B17轰炸机就在芝加哥和俄克拉荷马城投下了上千吨炸弹,大部分工业设施和大量的城市建筑被摧毁。
  在随后的时间里,日军在中部地区的城市始终笼罩在大片的黑烟之中,工业遭到严重破坏,那些被日本人强行抓进工厂从事生产的白人,以及投靠日本人的黑人和拉美族裔监工,死亡惨重。
  虽然此举引发战后的激烈争论,但就目前而言,日军就地组织生产补给前线所需的意图,从一开始就进行得非常艰难。
  当然,正是由于美军的连续轰炸,让对组织工厂企业前往南美和澳洲异地生产的北美日军高层充分地认识到美国已非久留之地,立即加大了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工厂企业的拆迁力度。当几个月后美军光复中部地区时,留给他们的是荒芜的城市、破烂的街道以及光秃秃的工厂。
  日本人干得很彻底,甚至连一张机床都没有给美国人留下!
  虽然日军一直高度警惕,时刻准备迎击美军的进攻,但美国人一直没有动静,到了中午,日军上下又累又饿,正准备休息进餐,美军的空袭再次到来。
  第四波空袭的对象是处于一线的日军!
  一千多架P—47战斗机挂载炸弹,对日军的前沿阵地进行了密集的定点轰炸,重点清除那些碉堡、工事和筑垒。
  五百多架P—51野马战斗机也挂载火箭弹,深入到日军防线后方,重点照顾铁路和公路沿线,还有桥梁和河流的渡口。P—51战斗机充分利用自己的航空机枪和挂载的火箭弹,对日军支援前线的火车见一个灭一个,那些敢于大白天在公路上行驶的日军运输车辆也遭到灭顶之灾,一时间日军上下哀鸿遍野。
  美军的频繁空袭,由量变到质变,短短的一天时间,便让美国中西部的交通呈现全面瘫痪状态,也使得日军的调度以及集结出现了一些麻烦。
  下午三点过,在日军从上到下连续承受了十多个小时的压力,准备吃晚来的午餐的时候,美军的总攻终于开始了!
  南线战场,在五百多架P—47战斗机的有力支援下,美华军十二个步兵师、六个装甲师,开始从密西西比州的维克斯堡至南方的巴吞鲁日出发,强渡密西西比河。
  尽管在此前连续的交战中,密西西比河上的众多桥梁早已经被美日双方给炸断,但是由于从南华引进的先进渡河工具投入了应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美华军便在密西西比河上搭建起一百座浮桥。
  在空中战机和地面大炮的掩护下,日军滩头阵地的抵抗很快就被粉碎。没有制空权,交通又遭到严重破坏,防守密西西比河防线的日军各部之间很难形成有效的配合。到当天傍晚时分,日军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密西西比河防线,被美华军将士全线突破。
  北线战场由两个方面组成。
  由乔治·巴顿中将统帅的美军第三集团军,从密歇根州的大急流城、印第安纳州的韦恩堡和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一线,向对峙的日军一线阵地发起猛攻,其第一阶段目标是夺取印第安纳波利斯和芝加哥城,把这片工业区夺回来,哪怕不能完整接收,也不能让日军就地组织生产,补给其作战部队需要。
  考特尼·霍奇斯中将率第一集团军,由印第安纳州的温森斯、肯塔基州的马里恩和帕迪尤卡,以及阿肯色州的杰克逊和琼斯伯勒一线,向日军全线出击,第一阶段目标是拿下圣路易斯城,第二阶段目标是拿下堪萨斯城,进而威胁北部日军的补给线。
  中线战场由布莱德雷中将统领的第七集团军主导,该路大军主要负责阿肯色州一线战事,进攻的主要方向是俄克拉马荷州,与作为预备部队的第九集团军一起,随时策应南北两线的战事。
  美国中部地区从北到南进行的战斗,打得异常惨烈,随着夜色降临,美国空军对地面的支援力度大大减少,这给了兵员仍旧充足的日军最好的反击机会。
  在北线、中线和南线战场,超过六十万的日军趁夜对发起进攻的百万美军发起猛烈的反击,不想却迎来被日军高层称为“噩梦”的空前大败仗。
  美军终于发挥了其工业生产能力无比强大的特点,一线部队装备的超过五万门105毫米以上口径的大炮投入了此次作战,其火力密度远远地超过了日军对战争的认知。再加上美国斥巨资从南华引进、由高空飞艇发射的F2F导弹也投入了此次作战,夜空里凭借着雷达指引,对日军的炮兵阵地进行了精确的点射,导致长时间日军都只能被动挨打。
  在持续十多个小时的战斗中,以步枪、掷弹筒、迫击炮、火箭筒、反坦克手榴弹和机枪等单兵装备为主要攻击武器的日军,遭到了美军强大火力的无情屠杀。
  在美国人恐怖的炮火覆盖面前,日军的装甲部队根本不敢动弹,只能乖乖地撤到二线,等候出击的命令到来。
  在路易斯安那北部的塔卢拉地区,日军一个师团主动离开自己的阵地,对从背部包抄的美华军一支先遣部队迎头痛击,却不想遭遇的是美华军第一坦克师一支由坦克和装甲部队混编的快速反应部队,虽然美华军只有不到三千人,可是他们多达一百零八辆的豹II坦克,却让日军的一切反坦克武器无可奈何。尾随坦克进攻的八十八辆装备双联装20毫米机炮的装甲战车,更是以疯狂的火力,恣意射杀暴露在旷野中的日军士兵。
  此外,还有一百多辆半履带式装甲车,上面的华裔官兵用60毫米、81毫米迫击炮和I式式通用机枪,遏制了日军发起的集团冲锋,同时下车作战的装甲步兵们装备的I式自动步枪,编织成恐怖的火力网,日军根本无法靠近美华军临时阵地一步。
  在这片水网密集的地带,原本日军准备利用机械化部队难以实施快速转进,准备给对面的美军来一个下马威,谁想却一头撞到了铁板上,整个夜里,旷野都被美华军的枪炮声所充斥,到了天亮时,华裔士兵惊讶地看到自己前方大片田野中,到处都是日军的尸体。
  由于日军指挥官的强硬态度,这个师团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士兵,在无畏的冲锋中阵亡,超过六千名鬼子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异国他乡的土地,他们的生命显得毫无价值。
  而在路易斯安那中部的费里迪地区,战斗打得也是非常的惨烈。在美华军强大的装甲部队策应下,遭到日军反击的五个步兵师里,只有第七师因为伤亡过大,被迫从占据的阵地上撤了下来,但很快就在一个装甲师的突击下收复了失地。
  在南方的阿迪斯与普拉克明之间的区域,四个美华军步兵师和日军五个师团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会战,整个夜晚双方的士兵都在不停地射击和反复争夺阵地,有一些豹II坦克一度打光弹药。
  激战一直持续到天亮时分,日军指挥官才因为伤亡过大和顾忌美国空军可怕的轰炸而不得不退出战斗,筋疲力尽的美华军将士也暂时停止了追击。
  战斗结束后,连续激战十多个小时的许多华裔士兵,初次经受如此烈度的实战,在生与死之间徘徊,精神一直紧绷着,现在心神放松后一头栽倒在阵地上呼呼大睡。同样没有多少经验的战地医护人员,竟然把这些睡过去的战士当作伤病员送往后方的野战医院,闹出不少笑话来。
  天亮后的空中,再次变成了美国战机的天下。
  大批的美军飞机铺天盖地地出现在战场上空,P—47战斗机挂载炸弹,不断地在低空盘旋,对看到的一切可疑目标进行扫射,若是碰到扎堆的日军,就冲过去扔炸弹。
  由P—51战斗机和B17轰炸机组成的打击机群,呼啸着从美军的阵地上空飞过,而在前方辽阔的大地上,美军精锐的装甲部队正在来回穿插,超过二十五个装甲师,配合着各集团军的步兵,不断地向纵深进军,竭力扩大战果。
  但这个时候,日军也从最初的惊慌失措与反击不利的沮丧中反应过来,及时调集作战方案,针对美军的进攻方向,采用避实击虚的战术与美国人巧妙周旋。与此同时,日军从西部地区调集战机,开始利用日军抢修的野战机场与美国空军争夺制空权。
  战火在美国中部地区迅速地蔓延开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6/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