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1395

  达到目的安毅将精力转到了所部的训练和思想教育上,随着第一军各师选送的五百名士官陆续到来,团部旁边的模范营驻地同丰大营热闹非凡,嘹亮的军号和雄壮的口令响个不停。
  由于这个时候,叶成、曲慕辰和杨飞等五名主官已经启程前往南昌总部,参加留学欧美军校的全军选拔考试,安毅在无人可以替代的情况下,不得不亲自兼任教导队队长和士官培训班训练主任的职务。
  安毅紧急任命团副胡家林、团教导员尹继南为训练班副主任和教导员,并抽调四营长顾长风中校、警卫连连副颜开泰上尉等一批能力出众、战功累累的军事主官担任士官培训教官,按照士官们的个人志愿分成工兵、侦察兵、迫击炮兵三个暂编连,开始了紧张的军事教学任务。
  令安毅无比头痛的是,由于报纸的连续报道和《模范营》一书的热销,数以千计的热血青年一批批涌向昆山,聚集在同丰大营和独立团团部大门外,一份份入伍申请和一封封高校的邀请函堆满安毅的办公桌上,其中竟有两百余名毕业于师范和全国各院校的女生聚集在团部门前。
  已经等候了三天的姑娘们声称,如果安将军再不予以接见并批准她们入伍,就会在大门前静坐绝食,直到事情圆满解决为止。
  ……
  四月三日,与武汉国民政府已经在本质上决裂的蒋介石在上海莫里哀路29号召开了不被法律所认可的“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特别会议”以后,立刻盛情邀请军事势力强大的李宗仁和刚从巴黎回到上海的汪精卫洽谈和商议,企图将此二人拉入到自己的阵营,与武汉的唐生智、张发奎等人分庭抗礼,然后再战而胜之。
  李宗仁没有直接来见蒋介石,而是驱车前往位于龙华的革命军前敌总指挥兼淞沪卫戍司令部找白崇禧商议。
  轿车距离白崇禧的司令部尚有几条街,就被挤得水泄不通的数万工人游行队伍堵在了外面。李宗仁正好没有穿将军服,等待良久只能下车混进人群,在三名贴身侍卫护送下缓缓向白崇禧的司令部移动。
  好不容易从侧门进入司令部,李宗仁看到白崇禧劈头就问:“健生,这是怎么回事?为何外面数万工人如此激动?”
  白崇禧颇为恼火地回答:“上海滩发生点军民小矛盾,工人就兴师动众前来要求小弟出面接见解释清楚,岂有此理!我堂堂革命军上将岂能受此要挟而自降身份?”
  李宗仁点点头长叹一声:“完全失控了,失控了!不仅上海如此,广州、长沙、武汉、南昌莫不如此,所有工农运动均为左派所操纵,终日无所事事只知游行示威,致使百业瘫痪,稍不如意便聚众要挟,动辄数万人不罢不休,就连我七军位于长沙、武昌的两个兵站也被迫关闭了,后方给养兵员无法输送过来。若非我七军军部及时迁往汉口与中央党部比邻而居,恐怕驻守官兵连饭都没得吃,再不予以解决及时接济,我军四万余将士恐怕就会陷入饥寒交迫之中了。”
  白崇禧将李宗仁领入内室,奉茶密商。在此前的电话中,他已知道李宗仁的来意,但没想到李宗仁和自己赖以起家的第七军到了如此地步,惊讶之下低声问道:“我们的两个兵站不是处于唐孟潇的防区之中吗?怎么会被迫关闭?”
  “休提唐生智这个恩将仇报、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了,要不是他暗中授意和煽动,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不明真相的群众将我兵站团团围住?这些所谓的革命群众高呼打倒军阀、驱逐外来军队的口号,从最初的游行示威逐步发展到断水断电、断绝蔬菜米粮供应,逼迫我兵站撤离之后方才停息,其间唐生智所部竟无一人出面维护秩序,对我的数次电询百般推诿,佯装不知,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李宗仁说罢,痛苦地连连摇头。
  白崇禧心中怒火丛生,但事已至此,再也没有时间生气哀叹,只能飞快地盘算如何为自己的第七军尽快筹集粮饷,渡过难关。
第231章
悄然改变的命运
  上海龙华淞沪卫戍司令部一间雅致的小厅里,白崇禧与李宗仁相对而坐,对前途忧心之余又对即将而来的大变充满期待。
  沉吟了一会儿,白崇禧说道:“自从小弟担任东路军前敌总指挥之后,一直都在前线作战,没能为我七军弟兄争得利益深感愧疚。唐生智此人定是居心叵测野心膨胀了,数月来捏造罪名残杀友军将领,并吞友军士卒,独霸两湖控制税源以自肥,如今竟然连我战功彪炳的第七军也被他如此排挤打击,再也不能等闲视之了!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解决我数万将士的衣食军饷,大量补充我军的枪支弹药及新式枪炮,否则下一步将失去主动。兄长,你何不将主力开进安徽境内,派出一部主力拿下无人敢于立足的滁州,并占据鄂皖边境要地,控制皖南及合肥、安庆、滁州大片区域之税赋,保证粮饷军资来源的同时扩大编制,进而窥视南京监控武汉,小弟亦会及时动手,利用职务之便分批抽调出武器弹药和军饷予以支持,并尽早拿出下一步的行动预案。”
  李宗仁感动地点点头:“知我者健生啊!为兄刚要将此番计划说出来探讨,如今看来不需再费周折了。目前局势对我尚属有利,无论是武汉政府还是刚刚把大本营迁到南京的总司令部,都得忌惮我军声威和态度,唯一困难的就是粮饷问题。健生,我听上层秘传,蒋中正已获上海财阀及江浙资本家的支持,不但秘密获得赞助款七百五十万,还与上海总商会达成了两份无息借款协议,据说借贷金额高达一千五百万之多,健生可知其中原委?”
  “略知一二,借款协议只听传闻而未见落实,但七百五十万赞助款早在我军占领昆山、一举截断沪宁铁路的第二天,就已悄悄转入蒋总司令囊中,估计近日内,第一军各师以及小弟的淞沪卫戍司令部均能获得十万至数十万不等的奖励,到时候小弟自会悄悄转入兄长户头以备开支,另将三千余支缴获枪械和五十万发子弹经水路运抵安庆,兄长只需派人接收即可。”白崇禧慷慨地回答。
  囊中羞涩饱受苦日子折磨的李宗仁闻言大喜,连声感慨,悬着的一颗心顿时放下来:“如此可解我燃眉之急了!对了,提到意义非常的昆山之战,为兄心知必是健生一手策划,只是不知安毅独立团数千人马以及沉重火炮,如何能够如此神速地通过那片水网交错、沼泽湖泊遍布的区域,健生能否细说一二?”
  “此战虽然出自小弟的总体策划,但具体行动方案完全是安毅一手制定,他的行军速度以及迅如奔雷的霹雳手段堪称经典,也大大出乎小弟意料之外,此子确实是个军事天才,近期全国报纸将其称之为军中典范北伐先锋,小弟认为一点也不为过!”
  白崇禧感叹完毕,随即将徐庭瑶前来报到之后的战役汇报内容详细告诉李宗仁,听得李宗仁频频惊叹,拍案叫绝。
  白崇禧接着分析道:“昆山之战中有个耐人寻味的地方,那就是安毅战前密令全歼那个以神速悍勇闻名于大江南北的‘虎贲连’,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尽可能俘虏并从中筛选改编充实自身。从这个微小的差别中,足以看到安毅的成熟与诡诈,他要的就是这种无形的威慑力,在今后的北伐中,恐怕孙传芳部看到他的战旗就会未战先怯了。据徐月祥汇报,在歼灭这部敌军的过程中,安毅所部警卫连打得非常精明无一伤亡,安毅大喜之下,将所缴获的‘虎贲连’所有德式精制武器、现金和战利品,悉数奖给麾下警卫连和协助战斗的教导连,徐月祥没有提到这笔奖励的数目,但以小弟的经验判断,每个参战官兵获利不少于一千大洋,由此可见安毅的富足以及对麾下将士的器重和慷慨,他极为善于把握时机振奋士气,使得麾下官兵死心塌地为其卖命。经过小弟数月的暗中观察以及对安毅所部每一战例的分析,不得不为此人的指挥才华和统兵能力刮目相看,综观第一军所有将帅无人能出其右,此子大才啊!”
  李宗仁站起来走出数步,停伫片刻回到白崇禧面前:“的确如此、的确如此啊……根据安毅的军功,早就应该予以提拔重用,但时至今日安毅仍是个少将团长,其中到底存在什么奥妙?”
  白崇禧摇摇头:“小弟对此也深为不解,按照日前蒋总司令前来龙华视察时谈话的意思,二师刘峙即将升任第一军军长,二师由于副师长蒋鼎文伤愈之后调任浙东警备司令,副师长一职空缺很久了,陈继承的二十二师至今也没有副师长人选,听说三人都曾致电蒋总司令,请求将安毅提拔为本师副师长,可蒋总司令一直没有回复,也没有听到蒋总司令近期内有扩编番号的消息。因此,小弟不免怀疑,是否安毅过于年轻而且政治立场暧昧,使得蒋总司令举棋不定?特别是如今第一军中的薛岳、严重等将领均已动摇,两人麾下大批营团长开始走上街头,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数百黄埔军官络绎赶赴蒋总司令在上海的府邸,连声质问其为何违背中山先生的三个政策和革命主张,逼得蒋总司令百般解释,头痛不已,听说他几日来为此声嘶力竭数次当场发怒。从这一现象来看,蒋总司令赖之为根本的第一军已被赤化和严重渗透,处于行将失控的状态,所以此时的蒋总司令恐怕不会给予羽毛渐丰的安毅太多信任,也来不及考虑扩编一事。”
  “明白了!这是个好机会啊……走,我们一起赶往市内去见见蒋总司令吧,去晚了恐怕他等急了,在这种众叛亲离的时候,他不得不有求于你我,如此天赐良机,我们岂能失之交臂?他在电报中对我说,季宽(黄绍纮字)和任公(李济深)已经秘密到达上海,整个广东和我们的大本营广西也陷入了赤潮之中,季宽在电报中对我说,那个东兰县的放牛郎韦拔群在桂西以及桂西北数县闹革命,弄得县长被逐,粮税全无,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不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平息不行了!此时,蒋中正所面临的难题比我们更大,而且还要时时防备武汉唐生智、张向华(张发奎)等人的强大军事压力,估计很快就会撕破脸皮兵戎相见,没有我们的支持,他寸步难行啊!我们不缺政治声望和军事资本,也不缺人缘和智慧,缺的只是钱罢了,只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运筹得当,未尝不可成就超过洪、杨(太平天国首领)的一番伟业啊!”李宗仁踌躇满志地笑道。
  白崇禧目光炯炯霍然站起,哈哈一笑与李宗仁并肩而去。
  一小时后,两人乘车来到蒋介石的秘密府邸,立即被恭敬地接引入内,进入二楼的会议室一看,李济深、黄绍纮已经坐在一起,与蒋总司令高声谈笑。
  三人看到李宗仁和白崇禧进来,连忙起身迎接,彼此亲热得犹如兄弟一般。
  一阵寒暄过后,缓缓坐下的李宗仁笑着询问蒋介石:“刚才在楼梯上就听到诸位的爽朗笑声,不知有何喜事,让诸位如此开怀?”
  蒋介石微微一笑,将茶几上的电报捡起递给李宗仁:“徳邻兄请看,这是我们的北伐骁将安毅的请示电文,从一军军部转发过来的,由于报纸铺天盖地的连续宣传,安毅所部的昆山大营已经被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的六千余热血青年包围了,其中竟有多达五百余名女青年,都要求加入安毅的模范营。安毅苦劝之下毫无成效,不得不急电请求二师和一军军部解围,一军军部认为可借机成立一支北伐军学生军团,但考虑到安毅所部肩负着时刻监视江北之敌的重任,无法兼顾其他杂务,只能电呈上来请求批示。刚才任公说,徳邻兄的夫人就组织了一支北伐女子工作队,开风气之先效果显著,所以可以考虑让安毅放手而为,也成立一支女子救护队什么的,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但是季宽兄说,如果安毅的独立团真成立了女子救护队,恐怕治疗室里就人满为患了,哈哈!”
  李宗仁心中一动,莞尔笑道:“总司令,我觉得完全可以组建一支北伐青年军团,单是其政治影响力就难以估量,要是安毅团重任在肩无法兼顾此事,尽可组队后直接开到南京整编受训,只不过这样一来,安毅团还是无法专心备战,无数热血青年将会继续蜂拥而至,一心追随,特别是其昆山驻地正好处在繁华的苏沪之间,两地距离昆山仅为数十公里,一日之内即可来回,恐怕我们那位智勇双全、奇谋迭出的小将,也会为此疲于招架的,哈哈!”
  “是啊!这个问题相当棘手,屡立战功的安毅和战无不胜的模范营如今已成为了北伐军的一面旗帜,成为全国青年向往和学习的楷模,如何将这一来之不易的荣誉保持下去将非常重要。我本打算在一周后给安毅团补充完毕,即命其开赴常州与北岸孙军保持对峙,向北岸敌军施加强大的心理压力,如今看来不得不提前进行了。”蒋介石显然早有打算。
  老谋深算的李济深想了想建议道:“以安毅所部的强悍战斗力和赫赫威名,放在常州似乎有些可惜,如果可能,本人更愿意看到安毅部开往形势更为复杂、压力也更大的镇江,对面即是孙传芳的前敌指挥部所在地扬州。要是敌军看到令其谈之色变的安毅部进驻镇江,心理压力恐怕更大。之所以这么建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根据本人对安毅部在数次战役中的表现分析,这小家伙打仗几乎是迅如奔雷,无迹可寻,战前很难判断他的意图和攻击方向,所部能攻能守,意志坚定,战力强横打法独特,非常令人头疼。因此,用好了这枚棋子,所发挥的作用不下于一两个师啊!”
  白崇禧随即同意李济深的看法:“任公匠心独到,属下亦建议将安毅所部调往最为艰巨的镇江一线驻防,以安毅部目前高达六千余将士的实力来看,其战斗力不下于一个主力师,说句本不该说的话,属下认为,若是按照现有战斗力和武器装备来推演,军中没有任何一个师能在安毅部手下讨到半点便宜,更不用提及已被安毅部吓得惶恐不安的孙传芳军各部了。其次,如今驻扎在苏沪周边的第一军各师情况相当复杂,在纷乱迷茫之中根本没有了信仰和凝聚力,唯有刘经扶的二师各团尚能保持起码的军纪和战斗力,若是让已经成为军中楷模北伐旗帜的安毅部留在昆山一线,终日处于身份繁杂躁动不安的各种团体的包围之下,时间一长就令人担忧了。与其如此,不如将这把利剑高悬于敌军阵前,不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还能避免可能受到的政治影响,从而保持其一直以来拥有的纯洁性,也能使安毅所部将士始终处于战火的锤炼之中。”
  蒋介石深感有理,频频点头,非常愉快地接受了李济深和白崇禧的建议,立即命令一旁的机要秘书陈立夫起草电令,直接将安毅所部调往镇江驻防,同时将驻守镇江的第三师调往昆山,并给予安毅临机处置之权。
  蒋介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如此调动之后,安毅部与李宗仁所部的距离突然拉近了数倍,几乎形成犄角比邻而居,初步达到了白崇禧和李宗仁的第一步目的。
  蒋介石下达这一命令之后,立即与两广四巨头闭门密商,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命运和历史走向的决定,就在这阴暗与诡秘的背景中陆续出台,一场席卷华夏的血雨腥风即将在上海揭开序幕。
  ……
第232章
送别与接风
  处于懵懂之中的安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一个调动,竟然会牵动到五巨头的神经,也不知道自己即将开赴的前方,竟然会是整条战线唯一还在相互炮击的镇江。但他接到蒋总司令亲自发来的电令时,正好与数十名来自各地的青年代表热烈交谈,这群满腔热血、心怀激动的知识青年看到安毅脸色大变,立刻停止了交谈,全都呆呆地望着安毅,似乎要从安毅英俊而成熟的脸庞上寻求答案。
  安毅签署完急电,缓缓收起钢笔,遗憾地扫视满堂的年轻朋友,摊开双手摇摇头抱歉地说道:“各位,对不起了!本部接到紧急命令,将会在二十四小时内开赴北伐最前线,因此,数日来朋友们畅谈的美好愿望,只能交给接防的兄弟部队代为实现,请各位回去之后转告更多的朋友们,如果愿意从军的,可以继续留下来等候接防部队的安排,如不愿意则尽可返回各自学校继续深造,国家的建设和富强不只是需要军人,更需要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我部因为很快就要投入战斗,无法和大家在一起了,见谅!”
  青年代表们一片哗然,许多人眼中满是不舍,其中几名来自上海的女学生,眼里突然溢出泪花,竟然当着众人掩面而泣……
  五日上午,满载着独立团模范营和团部官兵的最后一趟专列即将开动,昆山车站的月台上挤满了来送别的市民和青年学生。
  这支享誉南北的部队在半个月的驻防期间,给昆山人民留下了七座小桥和十六公里新建道路,维修了五十余间危房、资助上百余名孤寡老人生活,焚烧鸦片惩治恶霸,赢得了昆山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
  列车中部的指挥车厢外,锣鼓声声,彩旗招展,昆山总工会、商会、学联等七个机构的数十名代表在阵阵掌声和欢呼声中,郑重地将一面面锦旗和牌匾送到了团长安毅和教导员尹继南手里。
  安毅和尹继南等将校恭恭敬敬地接过来,逐一向一个个代表敬礼致谢。
  临别之际,代表们示意鼓乐停下,一致要求安毅和尹继南讲几句话。
  深受感动的安毅和尹继南双眼微红,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安毅深深吸了口气,满怀感激地逐一扫视眼前的代表和月台上的数千欢送人群,最后对身边的通信连教导员关山低语几句。关山快步走到列车车厢连接处,飞快地爬上车顶,对前后敞篷车箱里的官兵们大声下令:“弟兄们,全体起立!听我的口令,齐唱《精忠报国》!准备……狼烟起……预备……唱!”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息、更无语血泪满腔……”
  歌声响起,很快便连成了一片,越唱越整齐,越唱越高昂嘹亮,挤在十二节车厢里的两千余名将士满怀自豪,放声高歌,雄壮而又豪迈的歌声冲天而起,顿时震撼了车站里数千送行军民的心灵。
  安毅和尹继南在嘹亮的歌声中,再次庄严敬礼致意,相继登上徐徐开动的列车,没有再回头瞭望。
  动人心魄的歌声在铁路两旁飘扬回荡,数千民众和千余名依依不舍的各地学生默默目送列车远去,直至歌声飘渺渐不可闻,仍然无法从豪情万丈坚毅悲壮的歌声意境中回过神来。
  拥挤的人潮中,激动得微微颤抖的上海学生代表丁墨兰仍然呆呆地望着列车消失的方向,白皙的玲珑鼻翼不停收缩扩展,明澈的大眼睛里蓄满了晶莹的热泪,嫣红的小嘴微微蠕动不停地呢喃:“我要去,我一定要去,哪怕走进炮火硝烟中我也要去……”
  “我也一样!”
  来自南京高等理工专科学校的学生代表秋明轩走近丁墨兰,和气而坚定地看着她的美丽眼睛:“不知墨兰此时此刻有何感受?反正我再也不会犹豫了!从安将军和尹上校的眼睛里,从将士们雄壮的歌声中,我突然看到了人生方向,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希望,和他们在一起,我不再迷茫不再孤单,我坚信!”
  “我也一样!还有几位和我一起来的姐妹也一样,她们被感动得不行,还抱在一起哭鼻子呢。”
  上海德文护士学校的代表张茹怡上来紧紧挽着丁墨兰的手臂,豪气地甩了甩瀑布式的秀发,随即坚强地昂起了头。
  年仅十九岁的丁墨兰擦去眼角溢出的泪水,顺势梳理了一下遮住光洁额头的刘海,望了一眼站台上缓缓退去的人流,转向两位结识不久的好朋友露出了微笑:“好!估计和我们一样想法的同学们很多,一千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既然现在仍然选择留下来,想必都有较为坚定的决心,我们回城里问问大家,只要愿意就和我们一起赶赴镇江,路费没问题,我来负责。”
  “太好了!我立即去通知姐妹们。”
  玲珑秀美的张茹怡高兴地跑向身后的一大群学友。
  秋明轩儒雅地笑道:“走吧,争取赶上中午一点半的火车,否则又要在昆山停留一天时间,坚持留下的同学这么多,尹上校赠送的那笔食宿费差不多要用完了。”
  “好的。”
  丁墨兰点点头,吸了一下小瑶鼻与秋明轩并肩而去。
  列车上,安毅望着对面一直看向窗外的尹继南,响起昨晚段诚怀家里的送行酒宴,轻轻叹了口气:“继南,你就放心吧,段将军心里是喜欢你的,虽然他对你和馨儿的事没有表态,但是我看得出他很器重你,否则也不会特意设宴践行了。”
  尹继南转过头看向安毅,满脸都是失落与萧瑟:“段叔确实是个令人尊重的长者,可我也能感受到他很担心馨儿的未来……像我们这样不停地四处转战,很难说能好好地活下来,所以我一直没有更近一层表明我的态度,也没有向馨儿表白我对她的爱意,昨晚看到她那么难过,我心里面也堵得慌,但愿她能理解我的苦衷……对了,原来段叔和我们的李副校长早就认识,他对我说很快就会离开昆山,搬回池州老家去过隐居的生活。”
  “什么?你怎么不早点儿和我说?”安毅非常惊讶。
  尹继南苦笑道:“我也是前天晚上才知道的,这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去看望他安抚他,谁知道竟然会遇到馨儿,他得知我和馨儿彼此心存好感开始交往之后也没有阻拦,倒是和我探讨过桐庐战役和昆山之战,从我这儿得知你亲自指挥消灭他的突击连后,他很心痛,但是却理解你的做法,这让我对他的胸怀肃然起敬。前晚和他讨论了挺长时间的时局,最后他不无感慨地说,他在陆军大学二期的时候就与我们李副校长是师兄弟了,我听了也很吃惊,就把你和李副校长之间的良好关系告诉了他,他很意外,然后让我叫你一起吃顿饭,不过我好像觉得,他对你颇为忌惮,对吧?”
  安毅哈哈一笑,摆摆手道:“谁都不会喜欢把自己打败的人,这很正常,哈哈!倒是你这家伙不该躲躲闪闪的,应该主动对段叔说你喜欢馨儿,告诉他等打完仗就去探望他们,也好让他们有个盼想……嗯,到时候你就找李济深副校长帮你做媒,你也是李副校长喜爱的学生嘛,他肯定乐意促成这个好事。”
  “别提了,我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一切就交给老天爷来决定吧,等北伐完毕要是还活着的话,我就去池州找他们,只要馨儿还没许配给别人,我立刻向段叔提亲。”尹继南终于说出心里话。
  安毅高兴地夸奖:“这才是我的好兄弟!你这小子打起仗来与平时判若两人,哪次不身先士卒冲在前面?把你这战斗精神拿出一半来对付馨儿,说不定早就洞房花烛珠胎暗结了,还用等什么北伐胜利啊?”
  “大哥,瞧你这嘴巴……不和你说了,真他娘的流氓……”
  “哈哈哈……”
  次日中午十一点四十分,缓慢的列车终于顺利抵达镇江车站,提前得到通报的安毅和尹继南早早就做好了准备,未等列车停稳立刻跳下车厢,一阵小跑上前敬礼致意:“报告顾长官,二师独立团团长安毅、教导员尹继南向您致敬!”
  三师师长顾祝同回个礼哈哈一笑:“你们两个小子都成熟多了!转眼已经成了我黄埔前四期的英杰与楷模了,了不起啊,哈哈……安毅,为什么不叫我教官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