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3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0/1395

  顾长风抬起手腕,看完表后不假思索地回答:“根据作战计划,一小时后,我们的第一批部队就会出发。今天海峡及两岸的天气状况良好,波浪不急,最多五个小时就可以在门多尔岛南部海岸登陆。”
  “这几年来,日军和我军在望加丽岛、巴东岛、朗桑岛、昆杜尔岛和门多尔岛等岛屿进行反复拉锯,岛上的要塞和工事几乎被摧毁殆尽,在空军配合下,我军突破日军海岸封锁线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的话,大概今天黄昏之前,我们分为三波进攻的部队,应该能够开辟出一块纵深达十五到二十公里的登陆场。而在正面进攻的同时,我们的空降兵以及直升机部队应该已经抵达敌人战线后方,如果他们在背后配合的话,那么我们的登陆作战难度还将大幅度降低。”
  “嗯!”
  安毅点了点头,刚想说点儿什么,天空中传来飞机发动机的巨大轰鸣声。安毅下意识地抬起头来,朝天空中看去,只见从北方飞来密密麻麻的运输机,以及数以百计的直升机,他们正在更为巨大的战斗机编队的掩护下,径直向南方的天空飞去。
  空降军部队正是在安毅这位穿越者力主下建立起来的,建成后安毅曾经多次到空降军兵营,深入基层,与官兵们同吃同住,尽管为了安全考虑被禁止上飞机练习跳伞技巧,但依然了解这支部队的性质以及使命。
  在安毅看来,空降军是安家军诸多兵种中最为勇敢、最为坚强的战斗集体,他们的作战环境永远是那么恶劣,就像空降军建军时的口号“我们注定就是被包围的”的那样,对于空降军官兵来说,除了战机之外,他们注定是第一批突进敌人防线后方的部队。
  “这一战我们一定要打好,争取到明年六七月份,一鼓作气解放东南亚群岛、台湾、琉球群岛、日本列岛和澳洲大陆,彻底把日军打垮!”
  安毅说到这里,抬头仰望南方的天空,目送那些搭载伞兵的运输机消失在视线内,过了半晌才转过头,对站在身边的结拜兄长、战区政委李金龙大将道:“李大哥,新解放区的接收工作已经准备好了吗?”
  “放心吧,一切都轻车熟路了!”
  李金龙笑着回答:“这次一共派出四十个民运大队,每个大队负责一万多平方公里,以现在苏门答腊岛的人口密度及比例,绰绰有余。同时,我们还准备在苏门答腊岛组建二十个生产建设兵团,用来安置退伍伤残老兵和从西南各地迁移来的民众,出不了乱子。”
  安毅微微颔首,看到战区参谋长谢驰上将从通讯指挥车钻出来,走到自己身边,心中一动,问道:“其他始发地的部队也一切准备就绪了吗?”
  “是的!”
  谢驰点头道:“按照计划,一小时后,整个马六甲海峡万箭齐发,第一批近四十万大军,分成四个攻击纵队,一起向海峡对岸冲去。日军就算防守再严密,但是摸不清楚我们确切的登陆地点,只能被动地分兵防守,等到他们反应过来,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由北到南是这样分配的,廖民林中将的第七集团军,由槟城出发,目标为班达亚齐至棉兰一线,主要登陆点在勿拉湾近海;陆舜臣中将的第十九集团军,由吉隆坡的巴生港出发,以棉兰和邦科河为攻击方向,主要登陆点在丹戎巴来附近。日军兵力集中在苏门答腊岛南方,北部兵力有限,因此北方有这两个集团军足矣。”
  “中路,宗行真的第十集团军,以马六甲港为始发港,他们的目标是以米纳斯油田为主的北部邦科河至南部贝哈拉海峡的甘巴河之间的辽阔区域,该地区是苏门答腊岛的主要石油产地,当初由欧委员长与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的标准石油公司共同投资开发,一直持续到日军偷袭珍珠港,在此期间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石油。第十集团军在石油港口杜迈港近海实施登陆,随后顺着铁路,直插杜里、巴莱彭谷、米纳斯、布阿坦抵达北干巴鲁,将这些石油重镇全部纳入掌控。”
  “南方战场,从龟喀角出发的傅冠捷第三集团军和鲁雄第二十集团军,他们的主要进攻方向是苏门答腊岛甘巴河至哈里河之间的辽阔地带,第一阶段目标是攻取占碑,然后顺着公路南下,直逼巨港。”
  “五大集团军相互协同,并有空军空降军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配合作战,力争在一个月内拿下巨港以北所有重要城市,两个月内兵临苏门答腊岛最南部的楠傍港,彻底结束苏门答腊岛战事。”
  “好,务必记住:两个月内拿下苏门答腊岛,四个月内攻取爪哇岛和婆罗洲,半年内拿下吕宋群岛以及几内亚岛,这是我们必须要达成的目标!”
  安毅重重地拍了拍顾长风的肩膀:“万事开头难,这次作战就拜托你们了,我留在这里只会干扰你们指挥作战,现在我就回春香城的龙潭大本营等待你们的好消息。”
  说完,安毅施施然迈开步子,状似悠闲地向远处的“华南虎”越野车走去。在他的身后,一群东南亚战区的高级将领面色凝重,他们都知道安毅是在给自己施加一种无形的压力,无论从军事角度还是从政治角度考虑,这场登陆战役必须要打好,否则要完成半年内彻底征服兰印、吕宋群岛和几内亚岛的目标会非常困难。
第2203章
强势登陆
  位于巨港的日军苏门答腊岛作战指挥部。
  南方军下属之兰印军司令官前田利为中将正在召集紧急军事作战会议,这位原本应该在前年九月飞机失事身亡的贵族将领,由于日本的航空工业结合了美国的航空技术并有局部创新,运输机的性能得以大幅度提高,因此也就保住了性命,继续在苏门答腊岛当他的土皇帝。
  不同于原本二战中苏门答腊岛可有可无的战略地位,随着四一年安家军征服马来半岛,严重威胁到日军占据的兰印群岛甚至吕宋群岛的安全,苏门答腊岛成为了抵御安家军的攻击的第一线。
  在这种情况下,日军南方军司令部一口气在苏门答腊岛部署了第三十八军、第四十军、第六十二军、第六十三军共四个军团十三个师团,其中甲等师团一个,乙等师团三个,其余均为丙类师团。
  前田利为之所以没有把司令部设在条件更好的爪哇岛,在于南方军总部就设在爪哇岛的雅加达,与寺内寿一伯爵相比,前田利为不管是资历还是地位都远有不及,再加上苏门答腊岛重要的战略地位,必须要有一位够分量的将军坐镇,因此前田利为也就硬着头皮留在了苏门答腊岛,好在这几年都安全过来了。
  不过,随着今年七八月份安家军海军在东印度洋海域活动加剧,尤其是进入十一月后安家军的侦察机的越境侦查突然变得异常频繁,海峡对岸大军云集,前田利为就知道好日子已经结束,唯一不能确定的就是对方具体的攻击日期。
  就在今天凌晨四点,西南舰队的潜艇部队冒险进入马六甲海峡,在付出四艘被击沉的惨重代价后终于发现安家军各型舰只云集于海峡上,其中大部分小型舰艇均靠港待命,基本可以确定今天将会是非常危险的一天。
  得到紧急通报后,前田利为不得不召集此次会议,商议对策。
  由于时间太过紧急,驻守苏门答腊岛北部的第六十三军军团长鹰森孝中将、中北部北干巴鲁地区的第六十二军军团长加藤怜三中将、占碑地区的第四十军军团长清水规矩中将都没有来得及赶回来开会,前田利为只能通过电话命令他们加强戒备。
  会议室里,前田利为神色凝重,一语不发。
  从情妇家里匆匆赶来开会的参谋长武藤章看完手里的电报,问道:“消息核实了吗?”
  “事发后我们即派出了侦察机,虽然大半都被安家军空军的战斗机击落,但依然传递回了有用的讯息,从槟城到南方的新加坡,支那人调集了不计其数的登陆舰艇,随时都有可能向我们据守的海岸线逼来!”
  情报参谋松田良之助大佐站起来回答。
  驻守苏门答腊岛南部巨港至楠傍港一线的日军第三十八军军团长佐野忠义中将在来的路上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情报,焦急地建议:“司令官,要不要我即刻率部北上,支援清水他们?”
  “不可!”
  司令官前田利为还未表态,武藤章已经惊呼出声:“佐野君,目前我们还不知道支那人具体的攻击方向,如果贸然调兵,安家军从邦加海峡实施登陆怎么办?一旦巨港失守,则整个苏门答腊岛防线将立即土崩瓦解!”
  “不会吧?!”
  第三十八军参谋长峰川健一少将不解地问道:“目前邦加岛还控制在我们手上,支那军队想要沿穆西河西上攻占巨港,谈何容易?这两年来,尽管马六甲海峡的诸多岛屿纷纷沦陷,但为了确保巨港的安全,我们一再在邦加岛加固防御,除了要塞外还新建有许多军用机场,支那人未必能占到便宜!”
  “我何尝不知这些?”
  武藤章严肃地解释:“如果没有空军这个兵种,那么我们的防守基本上是完美无缺的。但是,安家军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再加上那种可以随时悬停在半空中进行攻击的飞行器,以及专门用来调兵用的飞艇,只要他们下定决心不怕付出巨大牺牲,那么邦加岛能否守住是一个未知数!”
  “况且,进攻巨港的路又非一条,支那人早就占据了新及岛,如果他们在空军的掩护下于邦加海峡北部的拉朗沿岸地区登陆,直插穆西岛,到巨港也不过就是一两日的行程,到时候如果佐野将军率部北上,谁来拱卫巨港?一旦巨港失守,则北中多路大军后路被断,失败是迟早的事情!”
  前田利为赞同地点了点头,问道:“那么武藤君,我们该如何应对目前的局面呢?”
  “暂时只能以不变应万变了!”
  武藤章分析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搞不清楚支那人动用了多少兵力,他们的具体攻击方向又是哪儿,如果我们自行放弃坚固的阵地,仓促应变,反而可能丢失我们的优势,给安家军以可乘之机!中国古兵书有一计叫‘后发制人’,我们现在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静观战局变化,再伺机而动!”
  前田利为暂时也没有更好的主意,过了好一会儿才道:“好吧,既然如此,我们就等一等,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嗨依……”
  ……
  一百公里的航程对于时速最少都在四百公里以上的战机来说,仅仅不过十多二十分钟时间,但是对于即将投入到惨烈战斗中去的安家军空降军官兵来说,这一段距离却是那么的漫长。
  作为注定将被“包围”的一员,所有空降军官兵心里都很清楚,自己每一次出任务都是在于死神搏斗,对于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这或许将是一生中最后一段旅程。
  清晨八点一刻,安家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群越过马六甲海峡,全面侵入苏门答腊岛的领空。
  部署在东部沿海防线上的日军海岸防空部队,开始利用高射炮、机关炮、高射机枪等防空武器,对安家军的空中突袭力量实施打击。
  在当前的军事技术条件下,对付空军战机的最有利武器,其实只能是战机,地面防空武器所能起到的效果相当有限。
  这个道理日军上下都懂,但是条件不允许。自四一年至今,连续数年空战下来,日军陆海军航空兵部队在苏门答腊岛的空中力量已经遭到极大的破坏,如今能够起飞应战的战机不超过两百架,而他们的对手则是超过八千架的庞大机群。
  以一对四十,而且对手战机的性能远远地超过自己,其结果几乎是注定的!
  日本陆海军航空兵在第一波接战中便损失殆尽,苏门答腊岛上的各个战略点迅速遭到安家军轰炸机狂轰滥炸。
  在漫天飞舞的战机中,各个空降师所搭乘的运输机群顺利到达指定位置,很快无数的降落伞便从天而降。
  空降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在日军后方建立起巩固的阻击阵地,把日军各个战略集群彻底地割裂开,并且开辟出适宜飞艇和武装直升机降落的临时机场,飞艇将全力运送部队到苏门答腊岛,然后从背后杀向海岸附近的登陆场。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空降作战!
  由于空投的时间是在白天,尽管地点选择在日军兵力薄弱部位,但依然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日军赶赴空降点对空进行射击。
  日军士兵顶着低空中盘旋的武装直升机以及战斗机、强击机的火力,不顾一切地向着天空射击,虽然其中大多数子弹都打在了吊挂稻草人的诱饵上,但还是有运气不好的空降军官兵在空中成为了一具漂浮的尸体。
  而在苏门答腊岛中部水网密集区降落的伞兵,更是有一部分径直落进了湖水和河水中,并最终在随身携带的武器装备以及降落伞的拖累下,淹死在湖水里。至于那些能够幸运平安着陆的空降军官兵,他们需要面对的危险并没有过去,接下来,他们必须抢在日军地面部队合围之前,完成部队的集结,设置阻击阵地,等待后续部队的到达。
  由始至终,武装直升机都在努力压制日军的反扑,而一旦发现日军的防空火力,得到通知的战斗机、强击机和轰炸机就猛地扑过去,进行精确的打击,确保武装直升机的安全。如果附近没有战机助战,武装直升机则会发射自身携带的“彩虹”I型空对地导弹,将地面的威胁拔除。
  在掩护空降军部队顺利进行投放的同时,海岸线附近不计其数的轰炸机和强击机在对日军海岸防线以及位于港湾、河口位置的日军舰艇实施轰炸。
  由于安家军空军的巨大威胁,日本海军不敢在苏门答腊岛部署作战舰只,负责东南亚群岛海上防御的西南舰队只能以轰炸机航程外的泗水港为母港,以爪哇海、南海、苏禄海、苏拉威西海等海域为巡航及作战地点,只是在马六甲海峡苏门答腊岛东岸近海地区简单地配置一些运输船和少量由民用船只改造的用来发起自杀式攻击的小型舰只。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根据意大利技术建造的没有返回舱的“自杀式”人操鱼雷。
  安家军强大的空军,继消灭日军于苏门答腊岛上的陆海军航空部队后,又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了所有停泊在港湾和河口区域的日军水面舰只,但没有人意识到,此刻海平面以下还隐藏有大量“自杀式”人操鱼雷。
  顾名思义,人操鱼雷就是由人驾驶的鱼雷,采取的是“玉石俱焚”式的攻击。可以想象,当安家军的登陆舰只抵达时,这些“自杀式”人操鱼雷将会对安家军的登陆作战造成一定威胁。不过,由于日军弄不清楚安家军确切的登陆地点,这种数量众多的“自杀式”人操鱼雷只能分布到漫长的海岸线上,局部地点能够动用的数量相对有限。
  第一波登陆作战发生在石油港口杜迈。
  中午十一点八分,安家军渡海运输舰只在护航舰队的护卫下,出人预料地出现在杜迈港外,而日军甚为倚重的北部鲁帕岛上的三座炮台却没有开炮予以攻击。
  就在驻守杜迈港的日军错愕不已的时候,安家军的登陆战已经发起,在登陆舰艇的运送下,成千上万的安家军官兵顺着港口两侧的沙滩冲上岸去,轻轻松松就将日军的防线突破,随后两路大军一起向中心位置进行攻击,于一个半小时后顺利攻占杜迈港最后一栋大楼,全歼日军一个步兵旅团。
  直到此时,日军依然不明白为什么鲁帕岛上耗费巨资修建的三座炮台会没有对安家军的登陆舰队进行攻击。
  原来,早在进攻发起前一个月,安家军海军“绿狐”特种大队便摸上鲁帕岛,悄悄清除日军部署在岛上的明岗暗哨。昨天夜里,在“绿狐”特种大队接应下,安家军海军陆战第一师在鲁帕岛西北角上岸,一路向南,在红外线夜视仪等夜战武器帮助下,将日军的炮台和军营全部摧毁。
  至登陆战斗打响前,鲁帕岛上的日军已经被完全清除,而防守薄弱的杜迈港的日军却对此全然不知,这直接导致了日军的战斗失利。
  苏门答腊岛马六甲海峡东北部沿岸的丹戎巴来,位于滨亚沙汉河左岸,这里地势低平,非常利于登陆作战,故此日军在这一线防守极为严密。下午一点四十五分,陆舜臣中将率领的第十九集团军顺利抵达丹戎巴来外海,随即在空军和陆航部队的掩护下发起抢滩登陆,日军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在安家军强大的登陆部队面前,日军的防线在两个小时内即告击破。
  勿拉湾一线的登陆作战在下午两点打响,而紧随其后的便是战况最为惨烈的潘姜海峡之战。
  不同于廖民林、陆舜臣和宗行真三位将军统率的部队面对的日军丙类师团,负责潘姜海峡防务的日军第四十军全部由乙类师团组成,战斗力要高许多。
  苏门答腊岛东部海岸,遍布沼泽,照理说日军应该不会在这里构筑防御工事并部署太多军队。但是在这几年间,安家军特种部队频频从这些看似无法让人通行的区域潜入苏门答腊岛内部,搅得日军风声鹤唳,狼狈不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0/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