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3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1/1395

  李琼华和徐静均是一凛,先是警惕地看了看周围,没有发现日军战机的踪影,这才看向驾驶台上的电子显示屏。
  彩色的电子显示屏上,通过雷达波扫描出的、代表日军战机的红点依然不断地闪烁,但是在空中却看不到目标所在。两位女飞行员再次看了看周围,这才按照平时训练那样,拉下头盔瞄准器,打开火控中心。
  暮色中的云层,虽然可以遮挡阳光和人的视线,但是雷达却可以把云层下面的敌机显示得清清楚楚。通过雷达报警接收机和热成像系统发现目标后,李琼华上尉立即连通了头盔瞄准器,指示灯开始不停闪动,指向了目标所在方位。
  李琼华屏息静气,根据灯光指示,不断转动脑袋,随着头盔瞄准器的转向,火控中心开始工作,连续获得目标相对于飞机位置的坐标数据,并把这些变化中的数据一次又一次地传给火控系统的计算机中心。
  计算机中心将数据快速处理后,立刻输出方向、俯仰角等瞄准指令,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修正飞行姿态,控制机载武器系统瞄准目标。
  一分钟后,当瞄准镜内的光环完全对准后,目标指示灯忽然熄灭,李琼华知道自己可以发起攻击了,她不假思索地按下火箭巢发射按钮,四枚对空火箭弹从机腹外挂的火箭发射巢冲出,带着绚烂的尾焰冲了出去,飞向了斜下方四点五公里外的目标。
  其中一枚火箭弹准确无误中的,从那架被锁定的“烈风”战斗机的机舱上部彻入内部,此番带队迎战的日本陆军航空兵飞行团长中野真纪大佐瞬间头颅爆炸,脑浆四溅,身体被炸得四分五裂,整个驾驶舱全部被血肉充斥,随后失去控制的“烈风”一头栽向大地。
  与此同时,飞行大队长向爽大校也在转动头部,通过头盔瞄准器捕捉目标,锁定了一架“零式”战斗机。
  火控系统跟踪锁定后,向爽按动了发射按钮,四枚火箭弹如同一条火龙,迅速地将五公里外的对手吞噬。
  呈梯队飞行的日军战机阵脚大乱,虽然前锋已经失败,但后续战机距离战场还有七、八公里远,由于云层阻隔,他们并没有发现袭击的飞机在哪儿,眼看着身边的战机莫名其妙化为火球,慌忙逃窜。
  日军战机阵型大乱,这更趁了安家军空军飞行员们的心意。
  要知道A33—F战斗机最高速度达到了惊人的1.5马赫,追击这些失去建制和掩护的日军航空兵的散兵游勇,游刃有余。
  在雷达的锁定下,一架架A33—F战斗机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向各自的猎物飞去,当速度突破音速后,根本无需使用炮弹进行攻击,只要战机以超音速擦着日军战机掠过,强大的音爆形成巨大的拉扯力,那些结构不牢靠的“隼式”和“零式”战斗机在空中纷纷解体。
  而相对坚固的“烈风”,面对速度和性能远远优于自己的A33—F战斗机,也只能束手无策,纷纷凌空爆炸或者是拖着浓烟栽向大地。
  仅仅过了半个小时,日军的迎击机群就被彻底肃清,而安家军空军仅仅只付出十八架战机坠落的代价。
  此时,大批武装和运输直升机紧随机群之后进入库页岛空域,他们将肩负搜救失事飞行员的重任!
  撕开日军的空中拦截网,机群继续北飞,顺利抵达亚历山大罗夫斯克北方一百七十公里左右的波吉比镇东南地区,密集的轰炸机群向西北方日军在波吉比沿岸的防御工事进行密集覆盖轰炸。
  一枚枚硕大的航弹,带着巨大的呼啸声从天而降,把冰雪覆盖的地面炸得坑坑洼洼,就像是月球的表面一般。
  当日军纷纷龟缩进地下掩体里的时候,位于机群后部大约两百架Y—II运输机降低高度,在空中七八百米时,机舱门打开,穿着厚厚雪白棉衣棉裤的伞兵精锐从机舱中跳了下去,一朵朵雪白的降落伞依次绽放,两百架Y—II运输机,一口气就向日军腹心地带投送了两个各拥有一个坦克团和一个装甲团的空降师。
  此时日军早已经是进退失据,刚开始其司令部以为安家军的进攻地点选择在亚历山大罗夫斯克,于是日军第五十六军司令官小林信男中将立即命令北部和南部的军队向那里靠拢,谁知道安家军空军机群虚晃一枪,竟然向北方飞去,开始轰炸波吉比沿岸工事。
  至此,小林信男中将才明白波吉比这段处于整个鞑靼海峡最狭窄区域的防线才是安家军主要的渡海地点,但由于安家军已经适时对库页岛进行了无线电屏蔽,再想联系到各部,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因此,安家军依托安东军区和蒙古军区组建的第六空降军第十六和第十七空降师的空降行动非常顺利,不等正面的日军反应过来,一万五千名官兵和三百多辆作战车辆已经安全落到地上。
  从小在严寒地区长大的官兵不畏零下二十度的低温,麻利地用匕首割断伞绳,迅速集中人员,收集和伞兵一起降落在地的空降坦克、战车、自走火炮以及迫击炮、通用机枪、无坐力炮、105毫米山地榴、107毫米火箭炮等重型武器。
  地面战斗于下午四点半打响,两个师的伞兵部队,稍微收拢部队就向着西北方的海岸线扑去。
  日军位于波吉比沿岸防线的主要防御重心在面向鞑靼海峡的西方,其东部及东南部防御极为薄弱,此前便在安家军空军的猛烈轰炸中遭受重创,现在忽然面临来自背后的凶悍打击,没过多久由两个联队坚守的防线就被全线突破。
  晚七点,据守波吉比镇的日军残余部队被全歼,而从钦盖、涅夫捷戈尔斯克、瓦尔等地赶来增援的日军,在安家军伞兵的伏击下,纷纷溃灭。
  鞑靼海峡对岸,从夫子城出发的第三十一、第三十三、第三十七集团军等负责第一批抢滩登陆的部队,官兵们已经坐在经过防冻防滑处理的运输卡车和战车里,向着波吉比海滩进发。
  当天夜里九点,三大集团军主力在空降军部队接应下顺利上岸,负责此次战役的安东军区副司令员胡继秧上将立即在波吉比镇建立前敌指挥部,第二天上午十点半,位于库页岛东岸的瓦尔镇解放,下午日落前,庙街对岸的钦盖和雷布诺夫斯克先后解放,安家军的渡海地点增加到三处。
  十五日,库页岛北部石油重镇奥哈解放,位于特米河口的另一处石油产地诺格利基早在头天凌晨已经攻取,至十六日凌晨时分,安家军前锋部队已经攻占特米河源头的特莫夫斯科耶镇。
  库页岛战事,打从开始安家军便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荡涤着日军在这个占地七万多平方公里的岛屿上的各个战略要点,不断地把战火向南方推进。
第2218章
手段频出
  自顾长风战略集群于十二月初控制苏门答腊岛各重要城镇与交通要隘以来,安家军空军与海军航空兵陆基部队,便开始了对爪哇岛长时间的轰炸。
  刚开始的时候,轰炸机主要攻击日军的机场、防空阵地、物资仓库、军营和炮兵阵地等大目标,缓解唐城以及各华人村寨的压力。
  进入中旬后,轰炸机除了继续在这些目标上空实施投弹外,还加强了雅加达湾至孔雀港、巽他海峡北部的孔雀港至南部的苏穆尔镇一线的海滩防御工事、炮垒、暴露的暗堡、坑道系统等战术目标进行密集轰炸。
  由始至终,爪哇岛上空的制空权都被安家军空军和海军航空部队牢牢掌控,每天从天亮到日落,至少有三个战斗机中队随时在岛屿上空巡逻,对一切可疑目标进行压制和打击,并随时召唤轰炸机支持。
  十二月十三日凌晨,安家军海军印度洋舰队所属的战列舰编队出现在巽他海峡。由于不需要担心遭到日军陆海军航空兵的轰炸机打击,天亮后战列舰编队开始毫无顾忌地对岸进行攻击。
  随着雷达和计算机性能的飞跃进步,安家军战舰的战斗力提升很快。
  三八年安家军第一批战舰安装火控雷达时,这套系统只能给炮手提供一个较为准确的方位参数,由炮手自行调整射击诸元。这个时期安家军海军的战舰和美国、英国以及日本海军的战舰性能类似,雷达采集的数据准确率误差极大,海战中对射时命中率能达到百分之二就算是很好的成绩了。
  随着四零年14081芯片研发成功,安家军的雷达和计算机都拥有了强壮高效的心脏,四三年研发定型的“密集阵”火控系统功能强大,“凯旋”号战列舰的两座四联装380毫米主炮和八门127毫米高平两用炮在新型炮瞄雷达的指引下,舰炮的自动化能力和精度得到跨越式提升。
  第二次改装的“凯旋”号战列舰上,装备有独特的陀螺仪,可以提供炮击瞬间船只的倾斜数据,火控雷达提供精确到分米的三维坐标距离,计算机中枢根据倾斜数据和火控雷达提供的三维坐标距离,自动计算射击诸元,瞬间计算完毕并输入舰炮控制系统。
  舰炮通过控制系统高速自转和上下摆动,其独立的稳定机构使得舰炮在进行炮击时基本上不受海况摇摆影响,海战中只要在最大射程三分之二距离内的炮击,命中率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对于固定目标的打击精度更是高达百分之九十。
  如果战舰的火控系统遭到攻击意外失效,炮手还可以根据计算机中枢提供的射击参数,手动机械调整舰炮的角度和方位,炮击精度依然很高。
  在舰载雷达方面,三八年装备的第一代对海搜素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不过四十公里,但实际上有效距离一般都在十五公里左右,甚至距离更短。而对空搜索雷达,从理论上能探测250公里左右,但实际上由于复杂的气象状况,许多时候当敌机飞临头顶时还茫然不知。
  安家军的战舰相对还好一些,毕竟晶体管研究远远地走在了世界各国前面,像英、美、日等国的战舰由于技术局限,以及海雾的腐蚀,雷达常常出故障,理论上连续开机二十四小时才会出问题,但实际上开机一小时后就会频频出故障,基本上这些国家的战舰都不会一直开着雷达,有时候几天甚至一周开一次雷达只为检查有无故障。
  如今“凯旋”号战列舰安装了第三代对海对空通用搜索雷达、专门对空搜索雷达、“密集阵”火控系统和导弹火控雷达,对海和对低空有效探测距离在250公里到350公里左右,对高空探测距离更远。
  印度洋舰队下属的战列舰队的其他战列舰和重巡洋舰,也都经过类似的升级改造,一旦对准陆地目标实施齐射,在精确度高到惊人的情况下,威力之大堪称风云变色。
  在持续不停的轰炸与炮击中,日军陆海空航空兵连个露脸的机会都没有,爪哇岛的天空被安家军的战机给牢牢统治,海面上全部是安家军海军的战舰,巽他海峡一线纷纷扬扬落下的全部是航弹与炮弹,而且还有十多架侦察机在日军海岸阵地以及纵深防线上空盘旋,只要地面的日军稍微动弹一下,保证就是一枚航弹,或者是一排舰炮炮弹砸下去。
  憋屈的鬼子兵,只能躲在地下防御工事里面,竭力捂住耳朵,连呼吸口新鲜空气都感到困难。
  已经抵达莫尔兹比港的日军南方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元帅,虽然远离战场,但依然嗅出了恶战前的气息……苏门答腊岛上的安家军显然是一刻也不想多耽误,准备强行登陆爪哇岛了,要不然为什么会突然加强轰炸力量?
  寺内寿一判断,安家军的登陆日期肯定是今明两天,因为通常来讲,火力准备时间受到补给能力的限制。按照安家军的情况分析,在占据制空权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必要浪费太多弹药在海滩部位。
  在这种情况下,寺内寿一电令爪哇岛的守军做好战斗准备,并让秘密部署于婆罗洲和苏拉威西岛上的陆海军航空兵做好出击准备。
  至于得到海军支援缓解爪哇岛局势,对于现在的寺内寿一来说根本就不敢奢望,因为自永野修身大将在东京死于安家军空军轰炸后,山本五十六大将已经在帝国海军中成为首屈一指的人物,他强烈反对把舰队派到安家军陆基战机以及神秘飞弹作战半径内出战,他认为那是白白葬送自己的海上力量,最佳的方法是诱敌深入,在中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地区,与安家军海军来一次战略大决战。
  就在巽他海峡一线日军上下心惊胆寒地苦苦等待之际,安家军海军用连续二十四小时的轰炸与炮击,让负责爪哇岛巽他海峡防御的海岸阵地上的鬼子兵,体会到了什么叫度日如年。
  如同每次登陆作战一样,安家军海军在支援抢滩登陆方面是不遗余力的,在抢滩部队上岸之前,先用炮弹与炸弹把海滩从头到尾犁上一遍,然后再让抢滩部队上岸。可以说,在整个作战中,火力打击与支援绝对不会停止,从抢滩部队上岸之前到巩固登陆场之后,火力打击将持续不断地进行,直到完全摧毁敌人的防线为止!
  十四日中午,巽他海峡一线安家军舰炮的射击频率越来越急,但负责西爪哇地区守卫的日军第七十四师团长高木琢也中将却不得不下达命令,让麾下官兵顶着炮火向一线阵地增援,因为躲藏在孔雀港北部狭长半岛高地上的瞭望员,观察到在远处的海面上出现了大量登陆舰艇的踪影,预计安家军的登陆即将发起!
  这个时候如果不紧急向前线派出援军,一旦让对方从容上岸,以安家军拥有的空地优势,战线很难维持下去。
  前方连绵不绝的爆炸声中,大批鬼子兵在穿越火线时被头顶不断落下的380毫米炸弹炸飞。这些大口径舰炮炮弹的杀伤半径通常都在一两百米左右,一颗中的,那就如同死神的镰刀一般,将这个范围的鬼子兵全部无情地抹杀掉。
  位于孔雀港东北部山地掩体里的高木琢也中将,心疼地看着手下士卒一波波送死,连眼珠子都瞪红了。好在舰炮进行的是覆盖攻击,很快便转移了,一个联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鬼子抵达前线阵地。
  高木琢也微微松了口气,揣测安家军登陆部队何时将发起总攻?这时海面上的舰炮攻击却出人意料地停止了,那些盘旋在低空中的安家军强击机和轰炸机,纷纷离开海滩上空,向西方的天空飞去。
  “这是怎么回事?”
  高木琢也满头雾水,心说难道安家军海军对巽他海峡一线的进攻只是佯攻?其真正的登陆点是雅加达湾?
  想想也是,孔雀港北部半岛群丘矗立,这些普遍高度在三四百米的山峰,日军构筑有不少阵地,尤其是面向西部和东部沿海港湾的地区,暗堡林立,安家军登陆部队不付出巨大的牺牲,很难取得进展。
  而进攻雅加达湾就不同了,那里地势开阔平坦,没有可以作为战略支撑的高地,一点突破全线皆溃,而且可以直插日军留守爪哇岛的指挥中枢,比起孔雀港的地理位置优越多了。
  当然,选择孔雀港也不是没有优势,毕竟这里距离苏门答腊岛只有三十多公里,对方需要横渡的距离更短,如果没有孔雀港北部的高地,确实是理想的登陆点。
  就在高木琢也胡思乱想的时候,只见西方的高空中一个庞大的机群飞了过来,这些飞机的飞行高度大约在两三千米左右,飞行速度比起一般的战机快多了,从远方到近处不过一两分钟时间,没有在天空过多盘旋选择攻击目标,一连串炸弹已经带着刺耳的尖啸声从高空中落下。
  高木琢也并没有意识到情况有什么不对,他撇了撇嘴,对方飞机在这样的高度投弹,根本不会威胁到掩体里的官兵的安全,事实上前方大批支援一线阵地的鬼子兵,对这些高空炸弹视而不见,有条不紊地通过交通壕前往前面的工事。
  在大多数人眼里,在阡陌纵横的工事区,只要炸弹不是正好落在头上,就不会有事。
  下午两点二十,孔雀港地区天气晴朗,难得地没有起风。
  二十四架可载重10吨的B—7喷气式轰炸机经过瞄准校正,准确地在孔雀港海滩附近分别投下了十颗重6.5吨和八十颗重1吨的云爆弹。
  每八颗1吨云爆弹以1颗6.5吨云爆弹为核心,排成一个圆圈,而总数九十颗云爆弹又形成了更大规模的圆圈,这些圆圈刚好笼罩孔雀港及周边四十多公里的区域,把日军防线全部笼罩其中。
  一声声不大的爆炸声响起过后,空气燃料被均匀地抛散成为一个个直径约五六百米的云团,随着起爆装置的电火花闪耀,混合了大量空气的燃料云团瞬间就从燃烧发展到剧烈爆炸。
  指挥部里,正对爆炸声如此小感到迷惑不解的高木琢也中将,刚刚抬起头来,就听见一阵闷雷在耳畔响起,其声音之大让人难以置信。
  晴天霹雳过后,一片通红的巨型火球从地面蹿了起来,冲天而起,在各个云爆弹爆炸的中心区域,均燃起一朵朵七八十米高、绚烂多姿璀璨夺目的巨型蘑菇云。无比狂暴的冲击波,以毁灭一切的威势,横扫方圆一两公里范围,其间的一切尽数被摧毁。
  云爆弹爆炸产生的巨大震动,远在十多公里外巽他海峡海面置身于登陆舰艇上的安家军官兵,也可以清晰地感觉到,爆炸声震耳欲聋,美丽妖娆的动人火焰却带着诡异与毁灭的气息。
  过了半小时,安家军抢滩部队上岸的时候,没有遇到多少抵抗。
  日军残存士兵受到云爆弹爆炸的强烈震撼,亲眼目睹大部分袍泽失去生命,早已失去斗志。战场上的枪声七零八落,偶尔响起的机枪声,很快就被源源不断扑过来的抢滩部队消灭掉。
  整个过程,不像是在进攻,反而类似于打扫战场。
  下午五点,第一批上岸的五个团官兵已经基本肃清了孔雀港海滩、腹地以及北部高地区域的鬼子兵,并在半岛面向东部的高地上部署好了防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1/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