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3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3/1395

  攻击手段除了火箭弹和航弹外,机头还配置有两门37毫米航炮、机翼两侧各一挺12.7毫米航空机枪,只要没有敌人战斗机的威胁,它就是足以压制地面一切火力的王者,哪怕是日军装备的新型坦克也只能沦为可悲的猎物!
  见猎心喜,廖国兴对着送话器下达作战命令:“各机注意,我是廖国兴,现在开始分散自由进行攻击!”
  “是!”
  耳机里传来整齐的应答声。
  根据安家军空军的战术条例,强击机的作战方式与其他战机迥异,一旦发现地面目标,标准作战方式是立即解散,以单机轮番使用火箭弹、航弹、航炮和机枪,对目标进行小角度的俯冲攻击!
  “大家看好了,前方可是小鬼子难得一见的坦克,让我们用火箭弹尽情地招呼他们吧!”
  廖国兴吼完,驾驶着战机向目标飞去。
  坐在廖国兴后座的投弹手宇文南上士打起所有精神,关注火箭弹攻击的状况,只有当机长下令进行投弹攻击时他才有施展身手的机会。
  廖国兴驾驶Q2—E强击机,不断地拉低飞行高度,最后竟然从日军阵地上空一百余米处掠过,如同闪电一般安全抵达日军防线后方,在距离日军增援部队不到一公里时按下了火箭发射钮。
  几乎是一瞬间,八枚130毫米火箭弹先后离开火箭巢,呼啸着飞向日军坦克和步兵结合部,火箭弹落地后连续爆炸,掀飞的泥土激射出三、四十米高,地面上的鬼子兵被炸得鬼哭狼嚎,队列一下子变得混乱不堪!
  廖国兴继续压低高度,驾驶Q2—E强击机斜着冲向排成直线的两辆日军四式中战车,斜距目标三百米时飞行高度已经只有四十多米。
  随着火控系统锁定目标,廖国兴按下了机炮发射钮,只见夹杂在37毫米航炮炮弹中的曳光弹,就像是一道光射了出去,电光火石间,连续两个短点射,在Q2—E强击机拉起前就给两辆日军四式坦克免费开了天窗!
  两辆坦克应声停止了前行,廖国兴运气不错,由于日军坦克的炮塔顶部被击穿,两辆坦克均引发弹药殉爆。
  随着烈焰不断地喷射而出,两辆拥有不错装甲保护的坦克变成了燃烧的火棺材。这个时期的坦克,顶部的装甲显得过于薄弱,在两三百米距离上根本不可能挡住37毫米穿甲弹的攻击。
  两个短点射后,Q2—E强击机的飞行高度已经不足二十米,廖国兴向着左方的天空迅速拉升,只听一阵“噼噼啪啪”的声音传来,下方射来的密集弹雨打在Q2—E强击机的护甲上,在外力作用下,机身微微震动起来。
  日军战车上的12.7毫米口径防空机枪以及步兵的轻重机枪,疯狂地对空中的Q2—E强击机进行射击,但“飞行坦克”的威名不是吹的,战机表面除了留下淡淡的弹痕外,根本看不到任何伤口。
  来自空中的Q2—E强击机群的进攻,让鬼子指挥官叫苦不迭,需要补充前线防御以应对安家军的装甲战斗群攻击的四式中战车沦为了飞机的活靶子!让人头痛的是,这些飞机能连续不断地发动攻击,根本就不在乎自己的高射机枪。
  把所有37毫米航炮炮弹消耗完之前,廖国兴没有使用炸弹进行攻击的打算,在迅速拉升高度后,他在战场上空盘旋了一圈,直直地向一辆日军的98式轻战车冲了过去,在五十多米的高度上来了一个短点射。
  37毫米的炮弹敲得98式轻战车那12毫米厚的前装甲一阵“叮当”着响,十多发炮弹毫不费力地便击穿薄薄的前装甲,破碎的碎片和变形的高温弹丸,立刻杀死了舱室里的三名鬼子装甲兵。
  Q2—E强击机的每门机炮各备弹250发,一般经验丰富的强击机飞行员只使用持续零点五到一秒的点射,射出的十多二十发炮弹中只要能够命中两三发,这个时代的任何坦克都得趴窝,如果运气好引发坦克弹药殉爆,常常是整车人来个一锅端。
  Q2—E强击机不愧有“飞行坦克”和“空中开罐器”的美誉,一名合格的飞行员只需用机炮就能对坦克反复发起十次以上的攻击,这还不包括战机携带的火箭弹和炸弹。一旦对手的坦克部队在没有航空兵或足够防空部队掩护的情况下被强击机打击群发现,其结局注定是一出悲剧!
  目前苏德战场上,苏联人依靠贷款从南华采购了大量Q1、Q2强击机,而德军却对此不甚重视,直到连续吃亏才紧急从南华采购战斗机和防空炮应对,同时也有意识地引进Q1、Q2强击机实施对地攻击,真可谓针尖对麦芒,但也可以看到强击机对地面的统治力。
  书归正传,三个Q2—E强击机中队,如同勤劳的蜜蜂一般,四处出击,在地面上点燃一个又一个铁火炬,鬼子终于扛不住了,剩下的十多辆战车挂上倒挡高速撤退,步兵一看这情形也不得不转身就跑,准备撤回乃婆罗城,负隅顽抗。
  廖国兴压根儿就不想放过下面这些猎物,和其他强击机一起死死地缠着小鬼子不放,最后齐心协力又消灭了七八辆战车,目睹对方躲进了城里,这才返回日军阵地上空,一股脑儿将炸弹扔到下面的鬼子兵脑袋上,满意地结束此次空袭任务,安全返航。
  等到强击机群撒野完毕离去,日军士气已经跌到了谷底。
  就在日军前方遭遇安家军装甲集群攻击防线摇摇欲坠的时候,转场至婆罗洲野战机场的两个陆航大队八十多架武装直升机和一百二十多架运输直升机,黑压压地冲到日军阵地上空,密集的火箭弹把日军的防御阵地打成了一片火海。
  一千八百名空降军官兵在直升机猛烈火力的掩护下,直接越过乃婆罗城西南方的阵地,在城区强行实施索降,日军对于这种新奇的攻击方式束手无策,一时间阵脚大乱。这些安家军官兵目标很明确,直指日军在斯里巴加湾北部的第八十师团司令部。
  守卫司令部的一个中队的日军虽然英勇顽强,但同时面对从天而降具有强大火力的空降部队和为其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持、盘旋在一树之高的直升机的双重打击,确实是难为小鬼子了。
  不到一刻钟时间,两个团的官兵便摧毁了日军的指挥部,击毙师团长宫下孝生中将和参谋长松野小六少将,随后占据城区战略要点,并以班、排为单位,在直升机的掩护下,从城中心向外进行扩散。
  失去指挥系统的日军,迅速陷入各自为战的困境,战斗力再次打了个对折。日军在城区西南方的防御阵地,被机械化集群迅速碾压并击破,随后安家军装甲集群一鼓作气突入城区边缘,碾压过鬼子的街头阵地和尸体,快速沿着街道向城内突击。
  装甲洪流冲入乃婆罗城后,乘坐战车作战的安家军空降军官兵,立即下车跟随并掩护坦克向纵深猛插。
  两百架直升机在城市上空,随时协同作战,随着冲进城区的官兵越来越多,失去统一指挥的日军被分割包围在一栋栋建筑里各自为战,这些区域就像是阻挡在洪水前的劣质堤坝一般,只要水流越来越急,最终无法逃脱堤毁人灭的下场。
  战斗在下午三点结束,占据婆罗洲日军大半力量的第八十师团全军覆没。
  在空降第一军行动的时候,其他两个空降军也纷纷出击,很快便肃清了西海岸的日军,在华人华侨的带路下,顺利把战线推进到中部的山区。
  而在东部海岸,安家军伞兵部队据守主要港口,堵住小股日军的外逃线路,日军不得不退入中部的高山丛林,打起了游击,但由于华人早在这里扎根,对地形远比基本不下乡的日军熟悉,日军越打越少,终于在四五年二月份彻底在婆罗洲消失。
第2221章
风雪下的幽灵
  龙潭大本营。
  密切关注婆罗洲战事的安毅收到最新战报,轻吁了口气,向亲自前来汇报的总参谋长杨飞大将问道:“库页岛那边准备好了吗?”
  杨飞微微一笑:“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战斗将在明天上午八点打响,战前一切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今天晚上我们深入敌后的特种部队,将全线出击,剪除日军在北纬50°线要塞区南部以及交通线附近的部队,为明天的战斗做好准备!”
  “这就好!”
  安毅欣慰地点了点头,又问道:“爪哇岛那边何时发起决定性的攻势?”
  杨飞神情显得很轻松:“爪哇岛拥有九百多万华人,不管是唐城还是那些结寨自保的村庄,全都是我们的耳目和帮手。实际上目前爪哇全境早已乱成一团,日军被分割包围在交通线附近的城镇,我们只需要把小股部队通过运输机和直升机运到爪哇各地,率领华人自卫队收摘战果就是了!”
  “我们计划先消灭日军在爪哇岛各处的孤立之敌,积小胜为大胜,迫使敌人把兵力收缩在雅加达、万隆、三宝垄、泗水等大城市,然后我们一个个依次收拾掉就行了!预计最后的总攻于一周后开始,明年一月基本肃清日军在爪哇岛的抵抗力量!”
  通过情报系统,安毅对前线战事基本上了如指掌,现在问杨飞,不过是例行工事,不让总参懈怠。
  谈完工作已经是华灯初上,安毅正待招呼杨飞一起到食堂吃饭,杜易前来汇报苏德战场的最新进展。
  本月二日,苏军在北纬60°以南地区全线出击,利用列宁格勒附近极端严寒的天气,连续给予德军重创。
  在损兵折将、战局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为了避免部队被合围的悲惨命运,一周前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屈希勒尔元帅下令部队撤出两年前被希特勒命令恢复圣彼得堡旧称的列宁格勒城。
  苏军尾随追击,经过连续惨烈的追击与阻击作战,位于北线的德军第十八集团军在卢加河口至伊尔明湖的正面顶住了苏军的攻势,但南方的第十六集团军的第二、第十两个军约六个师的兵力在伊尔明湖南部的旧鲁萨地区被苏军包围。
  安毅连忙吩咐参谋拿来苏德战场地图,随即伏在地图前观察良久,在心中简单地进行战术推演,末了摇摇头说:“虽然我知道德国人会支撑不住,但也没料到会出现一泻千里的局面。一旦卢加河防线被突破,德国人肯定守不住波罗的海三国,下一步波兰就危险了。可以说,德国人的整体战略已经出现严重危机。”
  杨飞同意了这个看法。
  随着处于结合部的第十六集团军遭到苏军合围,短时间内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与中央集团军群的联系被苏军割裂开,如果德国人不能顺利解围,则诺瓦特河东部地区的德军只能遭到被全歼的厄运。如此一来,则作为德军战略支撑的斯摩棱斯克也危险了。
  杨飞见安毅工作繁忙,告辞离去。
  安毅听杜易汇报了国安部在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捷克等地低价购买机床、生产设备和贵重金属等事宜,想了想不放心,又叫来中央情报局局长陈瑜,吩咐国安部和中央情报局携手合作,抓紧时间抢运从德国及其占领区购买的物资,留给南华浑水摸鱼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
  ……
  库页岛,接近冬至的中南部森林地区,白昼时间仅仅只有八个小时,随着昏暗的光线渐渐消失,远近的林木及简易道路只剩下一个大致的轮廓。
  除了呼啸的风声,林子里一片寂静,就连星星也看不见。
  周桢承轻轻拍了拍徒弟的手,林晖国立刻机警地醒了过来,转过头看了看瞭望口外面的天色,随即向师傅感激地一笑。
  “感觉怎么样?”周桢承关切地问。
  “我感到这会儿全身上下充满了力量!”林晖国拍了拍胸脯。
  “这就好,作为一名优秀的狙击手,能休息就休息,时刻让自己保持最佳状态也是必修课!”周桢承抓紧时间向徒弟灌输自己的经验。
  林晖国拿出背囊里的肉干,递给师傅,自己也就着保温瓶里的热水吃了几块,没多久肚子里空虚的感觉就没了。
  这特制的半生北极海豹肉非常神奇,吃到嘴里时还觉得挺冷的,保温瓶虽然有几层保温材料,但喝到嘴里的水感觉只比吃雪稍微好些,但两样东西吃进肚子里后,立即发生化学反应,不到一会儿就感觉全身都热乎起来。
  “带上武器,和后面的战友打个招呼,我们该行动了!”周桢承一边吩咐,一边快速地整理了一下随身装备,罩上白色斗篷,退出了掩体,沿着凹凸不平的地形摸到后面的机枪阵地。
  师徒俩和里面的四名机枪手打了个招呼,又在弹药手那里把反器材步枪换了把体积较小、发射7.62毫米子弹的II式自动步枪,顺便在后方搭建的掩体厕所里解决了下肚子里的存货,这才踩着滑雪板出去观察周边环境。
  周桢承简单地检查了一下下午被打死的那六个鬼子,六具尸体这会儿都已经冻成了硬邦邦的冰棍。
  周桢承在尸体上简单搜索了一下,从六个鬼子的口袋里掏出六本证件,林子里光线实在太暗了,靠着雪地微弱的反光也看不清楚上面的字。周桢承摇了摇头,用随身携带的多功能匕首把尸体领口的军衔标志给割了下来,和六本证件一起塞进背囊的边袋里。
  小鬼子的武器是三八枪,这种步枪在实战中证明虽然射击精度高,但如果没有击中人体要害,杀伤力实在不敢恭维。日军的主力师团已经换装了7.7毫米口径的九九式步枪和四式乙自动步枪,但像据守库页岛的乙类和丙类师团还享受不到这种待遇,依然把三八式步枪当成制式武器。
  周桢承拿起一支三八枪简单地检查了一下后,便扔回了地面,直起身离开尸体,踩着滑雪板滑到正在附近隐蔽掩护的徒弟身边。
  示意自己得到了想要的,两人开始上路,在林间按照日本人来时留下的印记,一路往东。看天色又要下雪,鬼子来时滑雪板留下的印记会指引一段路程,不需多少周折就可以接近日军在铁路和公路线附近的据点,至于尸体,只要一场大雪下来,冰雪会掩盖一切。
  两人身穿的白斗篷经过巧妙设计,白天旁人还能通过远距离观察进行识别,这样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若非距离身边两三米,根本和茫茫雪海分不开。
  师徒俩都是滑雪高手,在林间风驰电掣的感觉非常不错,但不管是周桢承还是林晖国都不敢掉以轻心,因为谁都无法保证日军没有在林子里部署明暗哨。
  一刻钟后,天上开始落下雪花,到后来雪越下越大,树林里能见度变得越发地恶劣,给师徒俩造成不小的麻烦,但同时也很好地掩饰了两人的行动。
  又过了半小时,周桢承忽然一个急停,竖起手示意止步,随即蹲下身子,拿出红外线夜视仪套到眼睛上,仔细观察。
  一旁的林晖国也蹲了下来,端起枪小心地戒备。
  迅速拿起绑着白布的II式狙击步枪,周桢承小声吩咐:“小鬼子的阵地就在前方一点钟方向大约三百五十米开外,大约有一个小队,应该还在抢修工事。”
  树林中来自北极圈的寒风越刮越大,呼啸的风声中,两人的小声交谈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绝对不会传到前方鬼子的耳朵里,周桢承不慌不忙地继续分派任务:“等下我到前面一点,你在我右后方找个阵地。过个一刻钟等各就各位,我们就进行自由猎杀,完成任务后再会合,明白吗?”
  见林晖国领会地点点头,周桢承脱下滑雪板,向一片到处都布满雪堆的台地爬了过去,而林晖国则机敏地把自己的阵地选在了右手边一棵粗壮的大树后面,并取出红外线夜视仪戴到头上。
  其实无需使用红外线夜视仪,通过肉眼就能清楚看到远处小鬼子燃烧着的熊熊篝火。II式狙击步枪的瞄准镜里,可以看出鬼子兵正在搭建半地下的防护掩体,从完成度看,显然这是一支今天才赶到的部队,不然不会这么急着连夜赶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3/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