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1395

第240章
南京之行(中)
  镇江至南京的公路里程只有六十八公里,全程均为较为平坦的沙土路面,算是江南地区较为宽阔标准的公路,但由于路上经过的市镇不少,长江南京以下江段仍是南北两军的对峙分界线,所以运送粮食和其他商品的人力畜力车川流不息,安毅团的五辆大小汽车行驶了将近四个半小时,才依稀看到南京城的城墙。
  此时的汽车司机绝对属于高等技术职业,安毅的独立团六千余人只有后勤股的两名上士原来开过一阵烧木材的蒸汽汽车,其他六个司机都是从培训不到半个月的学员中挑出来的,其中的第二辆卡车驾驶员是非常有开车天赋的三营长陈志标亲自驾驶,与烟瘾大的夏俭坐在一旁抽烟聊天,这也是一路上速度奇慢的原因之一。
  安毅开着蒋校长赠送的黑色美国道奇轿车走在前头,其余四辆卡车早就被安毅命令刷成草绿色,两边车门上也用蓝白油漆涂上了青天白日徽章,由于此时宁汉分裂,各部形同割据,各军并未执行草草制定的军用卡车号牌管理规范,安毅自作主张在卡车头的保险杠和车尾箱挡板上用白漆写下几组工整的车牌:军01—2050或者军01—2059等编号,意思是此车属于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但没几个人知道这代表什么意思。安毅所开的道奇轿车就方便多了,接手时车上前后就挂上了蓝底白字的总司令部专用车牌,编号为军239,因此出了镇江防区一路上畅通无阻。
  到了南京城东最大的龙潭军警检查站,车队终于被全副武装的军警拦下,宪兵看到过来的小车属于总司令部的车牌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严肃地上前要求靠边停下出示证件和调令。
  安毅只有证件没有调令,非常客气地将自己的少将证件递上,两个耀武扬威的宪兵尉官看到客气的安毅,吓得连忙立正敬礼,大声问候,忙不迭地送回证件连声致歉,顿时惊动了路边房子里的两名带队校官。
  本不想多事的安毅看到其中一位校官是熟悉的二期辎重科毕业的学长黄文朝中校,只得开门下车,笑容满面地敬礼问候:“黄师兄,没想到在这儿碰见你,真是幸会!”
  与中山先生同是广东老乡的黄文朝连忙敬礼,随即大步上前,紧紧握住安毅伸出的手:“小毅,你小子怎么有空来南京……怎么还穿着这身衣服?不注意看你的将军胸牌,还真以为是司机呢……你可别怪罪我手下这帮弟兄啊,哈哈!”
  顾长风见安毅与检查站的军官热情交谈,丝毫也没有上车离开的意思,也就打开车门走了过来,和从后面赶来的夏俭一起与友军相互见面,客气地掏出香烟给每人递上,自己也点上一支美美地吸了起来。
  由于轿车后排坐着秋明轩、丁墨兰和张茹怡几个不吸烟的人,顾长风和安毅为了避免两位美女晕车,一路上只能强憋着,这下正好趁机过过烟瘾。
  黄文朝和李少校看到顾长风、夏俭这等闻名全军的牛人如此客气,也很高兴,几个人就站在路边愉快地聊了起来。
  这一路行来,车里的秋明轩等人也闷坏了,见状也就先后下车,伸展腰身,活络经脉,谁知一下来就让检查站四周的官兵和过往民众看呆了。
  黄文朝虽然早已经知道军内和安毅部招收女兵的事情,但看到丁墨兰和张茹怡都长得这么水灵漂亮,还是显得很惊讶,问了几句之后低声叹道:“从昆山转到南京大营的上千名学生兵,在清党的第二天几乎走掉了大半,女兵就更少得可怜了,只剩下三十几个全都放到党部举办的无线电培训班里了,现在全军估计也只有你那儿还有一个连的女兵。”
  “唉,我那儿也只剩下八十余女兵了。”安毅无奈地笑了笑,随即转移话题:“师兄,南京城的戒备怎么样?”
  黄文朝摇摇头:“值此非常时期,还用得了我细说吗?我们宪兵司令部在南京所有车站码头、交通要道都设卡检查,大街小巷全都是程潜将军派出的巡逻队,这段时间街头时不时响几声枪声,搞得气氛相当紧张,大小监狱人满为患,多家报纸被查封取缔,女孩子头发稍微剪得短一点儿都会被拦下严格盘问搜身。想必你也知道,程潜将军麾下的官兵良莠不齐,许多还是收编的降兵和山匪,趁此机会,有些人搜刮钱财,调戏妇女,稍有不从就污为赤匪拳脚相向,与军阀和强盗没有多大区别,很多时候就连我们总部各部门的运输车辆进出南京城他们也要刁难,为此我们宪兵督察队几次差点儿和他们打起来,他老母的!”
  “啊?!在南昌被打残了的第六军竟然这么牛逼?奶奶的……看来我得把旗帜竖起来才行,否则真要是闹出点儿事情来,那可就麻烦了。”
  安毅吩咐顾长风前去让每一辆车上的模范营旗帜高高地竖起来,随后礼貌地向黄文朝等人告辞:“师兄,时间不早了,小弟得把急件上呈总部,另外还得到下关码头去接人,暂且告辞了。”
  黄文朝热情地将安毅送上车,对每辆卡车上一个班的彪悍官兵赞不绝口:“不愧是你带的兵啊,瞧这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就算六军那帮杂种以十敌一,也未必见得就是你部的对手……你忙去吧,要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你就到鼓楼边上的宪兵司令部去,我们那儿几位老大你都熟悉,要不是我军务在身,今晚肯定要陪你喝上两杯。”
  告别了黄文朝,车队缓缓开向南京城,沿途所见,果然和黄文朝所说的那样戒备森严,越接近南京城,检查越是严厉。
  城外栖霞和太平两个宪兵哨卡接到了黄文朝的电话,早早就升起横栏肃立敬礼,目送安毅一行的车队徐徐开过,对车上的模范营大旗和装备精良、全身透出无形杀气的警卫官兵敬慕不已。
  车队一过哨卡,官兵全都叽叽喳喳的热议起来,很多人都非常遗憾地说没能见到安毅将军的尊容,不过这样倒也省却了安毅一行的许多麻烦。
  车队开进太平北路的大公馆饭店,秋明轩按照安毅的吩咐包下了整个东苑,众人略作休息,便开车赶赴挹江门外的下关太古码头,耐心等候老道一行的到来。
  四十分钟过去了,长江船务公司所属南昌至南京的客船徐徐靠岸。由于这个时候南京以上航线均已控制在革命军手中,因此船上载着大批身穿革命军服装的官兵和身穿长袍马褂、胸戴青天白日徽章的政府官员。
  随着客流源源不断涌出,青袍长髯气宇昂轩的老道背着双手悠然下船,身边和身后跟随五十余名军服整齐、机警健壮的革命军人。
  安毅在岸上望去顿时乐了,走出钢结构引桥甬道的老道左手边是领上挂着中校军衔的黄应武,右手边是兰溪战役中负伤刚愈的模范营机炮连上尉连副……高出众人一个头的齐修平,身后跟随的少尉军官竟然是广州林村老大林旭东的师弟小九林耀东、陈勉和陈瑜,再后面几十名大汉,几乎全都是清一色的准尉,弄得站在客船出口处严密盘查的一帮宪兵一愣一愣的,不知来人是何背景,竟有如此众多的卫队随从,而且一群人个个眼露精光,龙行虎步的,一看就是武艺不凡的会家子,于是没有一个人敢上前盘问一句,任由满脸和气道貌岸然的老道从容通过出口走上码头。
  “老道……”
  安毅心中一热,再也说不下去了,急忙与顾长风、夏俭等数十名随从大步上前,恭恭敬敬地给劳守道敬了个庄重的军礼。
  老道眼睛微微湿润,却把脑袋望向天上,显得无比的傲慢,老道身后的数十人站得笔直,个个都满脸激动、毕恭毕敬地向年轻英俊的安毅敬礼。
  这一奇特的情景,顿时把四周旅客惊得目瞪口呆,仔细一看,竟然是一个将军给个一身道士便装的贫民敬礼,随即纷纷议论起来,人群中不知谁惊呼了一句“这不是模范营的安毅将军吗”,立刻引起阵阵骚动,数百名上下码头的热情军民兴奋地驻足围观,对中间的安毅绽放笑容。
  安毅紧紧握着老道的双手,与这个弟兄点点头,与那个弟兄打招呼,哪里知道周围的军民越聚越多。
  码头上执勤检查的七八名宪兵见此情景,略作商议,飞快地冲进人群挤到安毅面前,看清安毅胸前的名牌,连忙敬礼,非常周到地为安毅一行吆喝开道,送到马路边的汽车旁才敬礼告辞。
  “上车!”
  黄应武将老道送进轿车后座,直起腰来大声下令,等待弟兄们全都爬上车厢,这才钻进车里坐在老道身边:“老大、虎头,想死你们了!在老南昌训那两千多个新兵蛋子烦人啊,三百多弟兄大半都想重返前线跟随老大们打天下!”
  副座上的顾老二回过头来:“不会吧,应武?我可是听说你刚娶了老南昌周大善人的大孙女,这么快就腻味了?”
  开车的安毅忍不住哈哈大笑,完了大声询问老道:“老道,怎么不把二毛带来玩玩?我二婶身体还好吗?”
  心中欣喜的老道一脸平静地回答:“二毛在家读书,你二婶还不错,挺着个大肚子就是闲不住,一天到晚与夏俭的丈母娘和大肚媳妇儿在一起,领着老南昌的百多个媳妇丫头摆弄那百十台缝纫机,做出的军服也有点样子了,再有一个月就能搬进新厂子里面。老南昌早已是今非昔比,多了五六条平整的大马路,有了直达南昌城的大客车,澄碧湖周边也因为多了个新兵征募处和训练基地,在蒋总司令和俞飞鹏将军的大力支持下弄得漂漂亮亮的。咱们建在城西两公里的新住宅小区周围的地价涨了一倍,圈下的两千八百多亩荒地平整之后非常适合建住宅,看样子你这家伙眼光还行,让你误打误撞地竟霸占了一块暗合五行的凤形风水宝地,保留大树和石岗之后修通了道路,像公园似的静谧宜人,如今还真如你所预料的那样人口激增,单是正在安装调试机器的苎麻纺织厂,招收培训的工人就高达一千五百人,全都住进了那十一排两层的宿舍楼,等正在全力修建的七八个厂子建成投产以后,我估计今年至少也得增加四五千工人,大变样了!”
  老少几个聊了一会儿,车队已经开进了饭店停车场。这时后勤股长老常和秋明轩几个已经订好了十大桌酒席,弟兄们上房间洗漱完毕,全都集中到一层的大餐厅里热热闹闹地欢聚一堂,举起酒杯畅叙离情。
  久别重逢的团圆饭刚吃到一半,蒋总司令的侍从官俞济时少将领着几位随从匆匆到来,得到通报的安毅立刻率夏俭和顾长风、陈志标迎了出去。
  见面时宾主都非常高兴,匆匆聊了几句,俞济时礼貌地走向老道敬礼问候,老道非常客气地谦让,招呼俞济时等人坐下聊聊。
  俞济时歉意地解释不能坐了,这次是奉命而来,安毅必须立即跟他前去觐见校长。
  安毅听了不敢怠慢,连忙吩咐夏俭和顾老二陪弟兄们多喝几杯,独自跟随俞济时走出餐厅,登上台阶下的轿车后座。
  汽车开出大公馆饭店,转而向南,安毅看着身边不住擦汗的俞济时,笑着说道:“我没想到师兄来得这么快,小弟去码头接人前,在给侍从室打电话时你不在,只能留下姓名和番号,还以为至少得等到下午才有机会接到通知呢。”
  “你打电话的时候,我正好与校长一起接见美国领事馆的客人,下边人接到你的电话不敢怠慢,连忙赶到天王府旁的饭店向我报告,我知道你无事不登三宝殿,于是就向陪同美国客人进餐的校长汇报。校长知道你到南京来了非常高兴,立即命令我来接你到办公室等候,估计很快就会回来了。”
  俞济时接着问道:“什么紧急军情让你擅离战区的?怎么也不先来个电报征询一下?”说罢,他有些责备地望向安毅。
  安毅知道自己这么做确实违纪了,有些尴尬地耸了耸肩膀,随后便开始耐心讲解这次自己来南京的目的。
  ……
第241章
南京之行(下)
  “南京距离镇江也就几十公里,有事的话小弟当天就可以赶回去,之所以这么轻率地跑来,确实有不得已的苦衷啊!原因是这样的,我们侦获孙传芳安插在镇江城中的奸细……”安毅详细地把自己的计划一一道来。
  俞济时听完安毅的陈述,哪里还记得责备安毅,他知道安毅的这个秘密作战计划意味着什么,武汉方面在五日前率先举行了规模浩大的北伐誓师,并于三日前徐徐开出北伐各部军队,目前已行至鄂北的孝感一线,如此一来,蒋校长就变得非常被动了,被武汉方面操纵的社会舆论连续三天猛烈攻击反革命分子蒋介石热心分裂和内斗,抨击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已经把中山先生的遗志和北伐大业抛诸脑后云云,弄得蒋总司令忙不迭调动朱培德第三军、程潜第六军向北开进,驻扎在上海周边的第一军各部也将要开来南京,渡江北上,密令刘峙的第二师、顾祝同第三师等部做好战斗准备,随时渡江作战,以实际行动来回应武汉政府的指责和攻击。
  如今安毅的及时到来并奉上如此精妙计策,正好能为急需用实际行动来昭示自己坚定北伐信念的蒋总司令带来极大的助力,如果打好此战,定能用此赫赫战功堵住武汉方面的嘴巴,为蒋总司令树立起高大的革命形象,一举扭转被动的政治局面,不但使得徐徐北上的武汉政府各部队相形见绌,还能借此机会反戈一击。
  再一个,俞济时敏锐地看到安毅的秘密计划蕴含的巨大军事价值,如果安毅率部一击得手,就意味着江北孙军的整条防线随之被撕破,不但能极大地打击孙军的士气,也能让驻足于蚌埠、苏北一线的张学良、张宗昌部无法判定北伐军的主攻方向,很可能在惊慌之下退守皖北至鲁南一线,这样一来就为蒋总司令指挥的东路北伐军各部赢得大范围的战略纵深优势。
  安毅非常清楚自己的行动在军事上可能引发的影响,但根本没想到政治上的因素,看到俞济时如此高兴,心中希望不由大增,更加坚定说服蒋校长大力支持自己打这一仗的信心和决心。
  汽车开进长江路上的原五省联军总司令,进入高大的院门,经过严密的道道岗哨,一直开到深处的熙园总司令官邸大门前才停下。
  安毅远远地就看到侍卫长王世和含笑站在门口的台阶上,车一停立刻钻出车门上前敬礼:“师兄,久违了!”
  “快上来,小毅,这么多礼干什么?来之前也不给个电报,真是的……良桢(俞济时字),快带小毅进去吧,校长已经结束会见美国客人赶回来了,现在正在东厅书房里等着他的到来呢。”
  王世和轻轻敲了安毅一拳,听到天上传来闷雷声,抬头一看,连忙对安毅说道:“恐怕要下雨了,而且看天色这雨不会小,我得四处巡视一下,你快进去别让校长等急了,等你出来我们再聊。”
  安毅点了点头,跟随俞济时大步进去,穿过宽阔的大厅经过敞亮的过道,来到东厅中站立等候。
  俞济时通报完毕,示意安毅赶快进去,安毅迈着标准的步子走进书房大门,来到书桌前敬礼大声报告:“禀校长,学生安毅冒昧求见,恳请校长责罚!”
  蒋校长放下文件,抬起头微微一笑:“吃过了?”
  “吃到一半俞师兄到了,学生不敢怠慢立刻赶来,谢校长关怀!”安毅站得笔直,脸上却是灿烂的笑容。
  蒋介石见到自己爱将的久违笑容,突然感到舒畅了很多,指指安毅边上的靠椅和蔼地说道:“坐下吧……有何紧急军情,竟让你匆匆赶来啊?”
  安毅没有入座,而是迅速从腰间的公文包里拿出精心制定的作战方案双手奉上:“校长,学生见到战机了,想渡过江北狠狠收拾一下孙传芳部的新二旅,新二旅那个少将旅长聂铭山竟敢对《申报》、《时报》大吹特吹他的防线固若金汤,那孙子还叫嚣说所部的战斗力空前增强,士气高涨,只要他们孙大帅一声令下,他就会以一往无前之势收复学生驻防的镇江城,学生麾下将士气得上下暴走,天天围着学生请战。”
  蒋校长听到安毅的俏皮话,不禁莞尔,接过安毅的计划书晓有兴趣地打开看看,看了两页立刻站起大声下令:“济时,立刻将葛敬恩处长、殷祖绳副处长、机要科的陈立夫科长、经理处缪斌处长请来!”
  “是!”
  俞济时拉开门转到隔壁打电话。
  蒋校长走到安毅身边,将计划书放在桌上,一一询问其中的关键点,内容遍及安毅目前的兵力布置、防区范围、炮兵阵地和观察哨等等,安毅逐一认真回答,并将镇江城北面的长江上下游二十公里范围内的江面宽度、码头分布、山岗和河口等要地详细禀报。
  蒋校长听得心满意足,对安毅和他的军官们如此精确细致的作风连声赞叹,看到参谋处长葛敬恩等人陆续到来,蒋校长和气地示意大家随意坐下,接着就把安毅的作战计划内容简要的告诉大家。
  众人一听,全都来了精神,与安毅熟悉的陈立夫和缪斌笑容满面地与安毅打招呼,陈立夫还将安毅没见过的参谋处副处长殷祖绳介绍给安毅,安毅非常礼貌地敬礼致意,轮到原来的老上司一军政治部主任缪斌时,安毅脸上虽然乐滋滋的,但心里却弄不明去年在南昌溃败中与副军长王柏龄一起逃跑得无踪无影的缪部长,怎么会突然复出,还担任了至关重要的经理处处长一职。缪斌却无比热情地拉着安毅坐到自己身边,问寒问暖,极为亲热,安毅也满脸欢愉地搭话。
  三十八岁的参谋处长葛敬恩接过蒋总司令递来的作战计划书看完,非常震惊地看着安毅,频频点头:“果然是员智勇双全的虎将!总司令,属下非常欣赏此计划,也认为确实可行,特别在我东路军即将发起三路北上之际,要是能顺利实施,其中意义非同凡响!只是,属下有两个疑问,希望能得到安毅将军的解释。”
  “尽管问吧。”
  蒋总司令已经回到座位上,严肃而从容地点点头,看到安毅已经提前站起非常恭敬地等候询问,对安毅的喜爱和器重更上一层,他静静地看着安毅晒黑的脸庞和坚毅的神态,突然觉得安毅成熟了,更自信了。
  祖籍嘉兴的葛敬恩十七岁就毕业于浙江讲武堂,在北洋政府的浙军中当了八年的基层军官,再考进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两年,再被北洋政府选派赴日本陆军大学学习,于六年前毕业回国,担任浙军第一师参谋长,附义革命后即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处长,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指挥经验。
  此刻,葛敬恩默默凝视着眼前巍然伫立的安毅,知道几个浙军同僚的英名都是折在眼前这位年轻的少将手里,今日一见,感觉安毅作风严谨,果然是器宇不凡:“我想请教安毅将军两个问题:第一,安将军计划中的左路迂回,潜行的路线和时间是多少?第二,以安将军所部的实力,如果安将军顺利端掉敌军位于扬州城中的指挥部,又将以多大规模的兵力,回过头来歼灭敌军位于北岸的三个团?”
  安毅非常佩服面前这位个子不高长相平凡、却句句问到要害之处的精明长官,略作迟疑,还是将自己没有写进计划中的部分详细汇报:“报告长官,左路的迂回潜行我团警卫连已经来回走过四次了,从上游十公里的七摆渡一带过江非常隐蔽方便,寻常舢板即可进行。迂回的路线总长度约为三十六公里,以我军将士装备弹药负重十五公斤计算,耗时约七小时,以身体素质较好的警卫连官兵的速度,需要五个小时四十分左右,所经路段均已经过多次勘测。扬州城内的敌军指挥部有两个营的警卫兵力,其中一个是工兵营,驻扎在城东九公里处的安乐桥西岸,工兵营的一个连长期驻扎在距离运河口四公里的尹桥,以配合敌炮兵的快速移动。”
  “情报效率很高嘛,继续。”葛敬恩和气地说道。
  安毅点点头:“若是袭击敌军指挥部失手,我军潜出过江的所有官兵立刻返回。若是顺利,我团提前迂回到敌军一团身后的一个营兵力,将会抢占敌军阵地后四个三十余米高的土坡,以超过守敌一倍的迫击炮和机枪火力居高临下,猛攻敌军一团,我团模范营将在枪响之际实施强渡,迅速占领运河西岸的敌军两个团的交接处。与此同时,已经前移三公里的我炮兵营将用炮火封锁运河上的三座桥梁,断绝位于敌军战线中段的第三团的支援道路,至于我军右翼焦山阵地面对的敌二团,他要逃我团四营立刻渡江追击,他要是向中路靠拢更好,我四营、三营将会同时渡江,与模范营东西夹击,将敌人压迫在平坦的运河东岸一线,全歼敌军就不是不可能了。敌人新二旅只有六千名官兵,而我独立团有六千八百余将士,渡江的船只由敌军安插在镇江城内的造船厂老板提供,根据我们反复证实,他声称损坏故意拉上船坞的两艘汽船和一艘停摆渡船随时可以开动,三艘船一次就能渡过八百余人。”
  葛敬恩点点头:“要是你的炮兵营在移动中被发现,敌人利用炮火进行打击的话,你的模范营还能顺利渡过江北,趁乱抢占运河西岸的有利地形吗?”
  “报告长官,只要我团警卫连袭击扬州得手,敌人的炮兵营也就不存在了,因为我团警卫连兵力如今不仅一个连,加上各营侦察排在内,人数已经超过四百五十人,相当于正常编制的一个营,而且属下的团属迫击炮连、机枪连和两个连士官组成的教导队,加起来也达到六百五十人以上,他们将在模范营身后接着渡江,与一营一起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歼灭敌一团,随后严密防备仪征守敌的可能增援,我们力争在三小时内结束战斗,随即撤回南岸保持对峙。因为我们的兵力实在有限,无法据守三面临敌的扬州城,只能赚点便宜就退回来。”安毅非常佩服葛敬恩的无微不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