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2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1395

第409章
安抚与期望
  次日上午,蒋总司令率领上百军政要员,在三百余名卫队的护卫下渡过长江到达六和大营,开始对叶开鑫部进行校阅点验。
  同处一个大营的安毅独立师只留下教导团一、二营和特务营,其余各部一大早便开出军营进行野外拉练,全军装备最精良、拥有一个工兵连、一个汽车连、一个步兵营的炮团也在天亮之前倾巢出动,用三十辆奔驰牵引卡车把三十门新式卜福斯火炮拉出去进行实弹训练,师级主官只剩下师长安毅和党代表黄应武两人出于礼貌留下观礼。
  点验完毕,蒋总司令登上临时搭建的检阅台检阅部队,再次向万余将士发表演讲,言语中诸多鼓励鞭策并透出巨大信任,让叶开鑫和他的一万一千名官兵感激不已。
  四十四军的这个师由于人数达不到军级编制,之前已被中央军委按实际情况赋予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师的正式番号,此次北伐奉命留在六和担任南京北岸防务,叶开鑫中将顺利荣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蒋总司令最后大声宣布:叶开鑫将军将与集团军总部一起参加即将开始的北伐,并担任集团军第三军团副司令兼参谋长,协助军团司令贺耀祖将军指挥战斗;任命邹振鹏少将以副师长之职代理五十二师师长,蒋锄欧少将担任五十二师副师长兼参谋长,率领将士严加训练,保卫首都北大门。
  仪式完毕,各部门主官流连于风景如画的整洁军营里,有的结队观摩五十二师官兵继续展开的训练,有的三五成群,游走在绿柳与碧水之间。
  与陈诚、蔡忠笏、俞济时和贺衷寒等人围在一起谈笑的安毅突然接到总司令侍卫的通知,让他立刻赶到凤池那边回答校长的询问。
  陈诚望着安毅远去的背影,低声说道:“五十二师与独立师驻扎在一起受益不浅,获得校长的优待,全部装备了新式军装和钢盔,刚才在检阅台上往下看,我还差点儿错认为是安毅师呢,仔细观察才从气质和队列的微小差别上分辨清楚。五十二师官兵定是得到安毅师的大力帮助,否则不可能有今天的优良表现,小毅这家伙真够意思。”
  “小毅绝对够义气,这点是公认的,不过他今天一直没正眼看过何敬之长官,从我们进入大营到刚才仪式结束,这家伙只向校长和总部几个老大敬礼,对何长官却视而不见,有意思啊!看来何长官再也难得到小毅和独立师将士们的尊重了。”贺衷寒若有所思道。
  蔡忠笏赞赏地点了点头:“我就欣赏小毅的为人,实实在在,恩怨分明,是兄弟他能掏出心窝子给你,是敌人,就绝不妥协……只要回想一下他孤军被围之后的一路铁血杀伐,还有那天被上万人围在下关大营时破釜沉舟鱼死网破的强悍,做他的敌人太不幸了!”
  陈诚微微一笑:“是不是校长把他叫去和何敬之讲和啊?”
  “应该不是,这会儿何长官和总部几个参谋正在五十二师工兵营训练场的边上看得津津有味。”
  俞济时手指了指,低声说道:“看到没有?东北角训练场,何长官正接过一个士兵手中的大号钢丝钳,对着一旁的铁丝网似乎在询问什么,估计他也喜欢安师弟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专用器材,很多新装备的工兵专用器材小弟也是前一段时间才见到,官兵们用过之后反应使用方便,效率大增,兵工署为此还特意派出一个技术小组前往老南昌,不少器材估计很快便会在全军推广装备。听说这些都是安师弟自行设计的,这家伙的脑袋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
  众人露出会心的笑容,出言纷纷附和,一阵玩笑过后全都望向训练场东北角,晓有兴趣地观看何应钦的认真态度,以及军校教育长张治中带来的一个营入伍生观摩队伍。
  蔡忠笏的炮旅直属工兵营在一周前已经全部更换了与安毅师工兵营一样的装备,众人中他最为熟悉各种工具的性能与用途,于是很热心地向大家详细解说。
  军营南面碧水边的幽静小道上,蒋介石一边走,一边低声表扬安毅发起的赈灾募捐活动,特别就安毅事先报告中央党部、使得中央党部和政府能够迅速反应从容应对、从而掌握主动树立起高大形象的行为和觉悟深为赞赏。安毅却虚心地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表示若不是北伐在即军务繁忙,定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赈灾。
  蒋介石满意地望向前方,心情平和精神愉快:“有件事我要批评你,你今天让何敬之长官很尴尬,尽管所有人都不说,但不等于没看见。作为下属,你应该多体谅一点上峰的苦衷,虽然他当日率兵包围你,用枪指着你,可是事情毕竟没有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嘛,他也向我坦诚错误了,他当初是被人利用,现在后悔莫及,因此,我希望你把心胸放宽一些,同是我黄埔一系,亲爱精诚的校训你忘记了?”
  “校长的训诫学生一日不敢忘记,可是,当时的情景的确很令人痛苦和绝望,满营的伤兵,只要能走动的都不顾裂开的伤口,一个个步履蹒跚愤怒地走到枪口前面,那种撕心裂肺的惨痛,学生实在忘不掉。”
  安毅难过地回答,心里想问校长你为何不找正在粤赣一线率领大军追剿王尔琢、林彪这些师兄弟的黄埔同袍们说说亲爱精诚?
  蒋介石长叹一声:“我也听说了,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非常伤痛难过,可是,为了相同的革命目标,为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大业,这点伤痛算得了什么啊?北伐以来,你兢兢业业勇往直前,数度身负重伤仍然拼搏不已,你创造的模范营精神,已经成了我黄埔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和你的将士们建立的一系列功绩,已经被我党我军和全国革命群众所赞颂、所牢记!你在军民中的影响力,甚至在敌人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这次你捐资百余万赈灾的义举,已经传遍全国,你的名字已经被全国民众所牢记,就连我们的敌人北京政府下辖的报纸也不得不赞扬我们南京政府,赞扬你安毅、你的江南集团和长江流域各界民众,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更要慎之又慎啊!你和胡宗南、俞济时、贺衷寒、曾扩情、康泽、尹继南这些人,都是我优秀的学生,我还要把更多的重担压在你们肩上,所以,你在方方面面都要做出表率,明白吗……你明白吗?”
  “是!”安毅低声回答。
  蒋介石欣慰地点点头,继续漫步:“这次我任命你为前敌指挥部参谋长,一来你确实有勇有谋,智高一筹,当之无愧;二来你的独立师是我军最优秀的、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雄师,必须直属于前敌指挥部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再一个,我要你从现在就开始慢慢承担一些高级职务,北伐完成之后不但要赋予你重任,还想让你到军校当个主任教官,把你的丰富的军事知识、宝贵的战斗经验,还有模范营精神,传授给你的师弟们,可以说,我对你寄予殷切厚望,党国对你寄予殷切厚望,你要时刻牢记这一点。”
  “感激校长栽培,为党国大业学生万死不辞!”安毅沉声表态。
  蒋介石非常欣慰:“嗯……你的恩师张文白将军对你关爱有加,说你在中央军校的两次演讲和两节课水平很高,深受师生们推崇和欢迎,几次向我请求把你调过去,我和参谋厅的几个将军反复解释他才不得不放弃,但是要求北伐完毕优先考虑他的要求,我答应他了。”
  安毅谦逊而郑重地回答:“师恩如海,学生感铭肺腑!要是没有校长的谆谆教诲和提携器重,没有黄埔的教育和熏陶,没有张恩师的关怀和指导,没有北伐的实践和长官们给予的一个个机会,学生恐怕还在广州城开辆破车到处去帮人修缝纫机,很可能在去年底的那场灾难中,被张向华将军他们的一把大火烧焦了。”
  蒋介石忍不住笑了起来,身后的随从和将帅们惊讶地看过来,都不知道为何蒋校长每次和安毅相处都这么愉快。
  蒋介石捂捂嘴轻咳一声:“你总是可以让我感觉心情放松快乐,你师母几次向我提起邀请你到家里做客,都因为我太忙而没能安排。还有,你解甲归田后我送你的一百万,你竟然全都拿来重建独立师了,还向湘北的四十四军秘密提供了大量教官和物资,为我军减轻了不少压力,我很感动,把这些向军委和党部的领导人说了,他们敬佩不已,称你为楷模啊!今天已是月底,下月五号我将出席你们的北伐誓师和祭奠仪式,完了我要前往徐州视察全局准备工作,你跟我一起去,你的独立师也要在七日上午之前赶到徐州接受进一步的检阅。根据总司令部政训部的提议,经中央军委在宁全体委员讨论一致通过,将授予你部‘钢铁雄师’的荣誉,届时我会亲自向你授旗。听说你们模范营和各团的旗帜都满是硝烟千疮百孔,我特意吩咐政训部做了一整套新的,旧的留作纪念吧。”
  安毅停下脚步,满脸涨红,呐呐地半天说不出话来……他最在意的不是金钱而是荣誉,是自己和千万将士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努力终于得到承认。
  蒋介石看到安毅如此激动,也停下来微笑,爱护地拍拍安毅的手臂,一起往回走,来到宽阔的操场再次扫视一圈,就在数百将校和卫队的簇拥下前往军队专用码头返回南京城。
  送走了蒋介石一行,安毅乘坐小船踏上八卦洲,来到已经完工正在最后清洁的陵园,站在高达十五米的纪念碑下,默念着花岗岩基座上一个个牺牲弟兄的名字,脸上满是思念和沧桑。
第410章
誓师
  清明节的上午,愁云满天,绵绵细雨从黎明时分起一直下个不停。
  雨幕笼罩的长江一侧八卦洲新落成的烈士陵园巍峨雄壮,气势庄严而又肃穆。这片园区占地一百五十余亩,两面临江坐北朝南,宽阔的广场周围保留了茂盛的芦苇、荆棘林,广场西面七棵满是弹孔、被打断枝丫的树木仍然树立在冷雨之中,记录了安毅独立师当时的艰苦鏖战。
  广场的中心是周长二十四米、高两米四的花岗石基座,基座的东、西两面密密麻麻刻满了阵亡将士的名字。
  此刻,三十六名全副武装、头戴白色钢盔的独立师宪兵如钉子般肃然站立四周,基座上宛如利剑形状的汉白玉纪念碑巍然屹立,直刺苍穹。出自书法名家、南京国民政府现任主席谭延闿将军之手的“北伐英雄纪念碑”七个苍劲大字深深地铭刻在纪念碑南北两面,用炫黑宝漆描绘的大字显得庄重而又厚实。
  纪念碑北面三十六米的正中央,是一座高九米的重檐式门楼,两根硕大的方形石柱上刻着中山先生的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门楼正上方与重檐之间,刻有安毅亲笔书写的“忠魂”二字,门楼两边是两排对称的三十米灰瓦长廊,坚实古朴,简洁庄重,南京各界三百余名代表正肃立其中暂避细雨。
  铺设平坦厚实混凝土地面的广场两侧,是一万二千名独立师现役官兵、专程从老南昌赶来的八百退役老兵、修建陵园和纪念碑的两千名赣中保安司令部工程兵团的官兵、转入保安部队现役的原独立师五百老兄弟组成的八个方阵,广场四周一层又一层地站立着来自南京城、浦口和六合的上万民众。
  上午九时,大型渡轮满载蒋总司令和数百随员侍卫缓缓靠上陵园正前方的新码头,悠扬的汽笛随即响起,足足鸣响了一分钟,对岸和江面上的十几艘船只也同时拉响汽笛,呜咽般的汽笛声响彻长江两岸,传向四面八方,祭奠仪式从这一刻起正式开始。
  身穿将官戎装的安毅带领尹继南、胡家林、路程光、黄应武四名少将一阵小跑,来到已经上岸站在码头上的蒋总司令、谭主席等军政长官面前,整齐敬礼,大声报告。
  蒋总司令和所有将校同时回礼,在安毅五人的前导下,一同绕场检阅肃立四周的独立师新老将士。
  “立正……敬礼!”
  每走到一个方阵前方,阵列前全副武装的主官都会吼出嘹亮的口令,所有将士齐齐敬礼,动作整齐划一,干净利落,一看就知道是支军纪严明训练有素的精锐队伍。跟随在蒋总司令身后的两百余将校全都举手郑重回礼,对独立师的官兵素质和安毅的治军能力称赞不已。
  “立正……敬礼!”
  这些都是属于我的兵,是自己重新上位执掌权柄的有力保障!蒋总司令深受鼓舞,情绪越来越高涨,脸上堆砌发自内心的笑容,眼神里则满是骄傲和自豪。
  来到八百名身穿发白的旧式军装,头戴大盖帽的老兵队伍方阵面前,望着一张张仰首挺立神色坚毅的脸庞以及上面的累累伤痕,望着不时可见的空荡荡的袖子以及用拐杖支撑站立的残缺身躯,蒋总司令感动得双眼潮湿,再也迈不开步子,身后两百余将校和数十名跟随拍摄的记者不由自主地发出一阵惊叹,无不对这八百伤残退伍老兵严整的军容、坚韧的精神肃然起敬。
  蒋总司令一步步走到阵前喊口令的军官面前,轻轻拉下他敬礼的手握在手中,低头看着他装上假肢的右腿,久久不动。
  过了好一会儿,蒋总司令抬起头注视军官的眼睛,关切地问道:“我记得你,你是黄埔四期政治科的杜襄智,来自湖南平江的,当初曾给你讲过课。怎么你现在还背着手枪却不佩戴军衔?没退役静养吗?”
  年仅二十四岁的杜襄智强忍热泪,大声回答:“感谢校长关怀!学生杜襄智,黄埔四期政治科毕业,民国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于南昌,承蒙校长推荐进入一军二师安毅独立团,在衢州战役、庐陵战役、昆山战役三次立功,从二营一连少尉排长升至中尉连副兼教导员,再于民国十七年六月的五河战役立下战功,晋升扩编的独立师上尉连长,后于七月的碾庄、柳泉战役积功升至炮兵营少校营副兼教导员,八月十二日跟随独立师弟兄杀回南京城,在撤离北面数里的犁头嘴前一刻不幸被炸断了右腿,返回老南昌伤愈之后退伍。目前学生就职于南昌兵工厂后勤处,担任后勤科长兼厂务监督员职务,因此拥有佩枪资格。报告完毕,请校长训示!”
  “好、很好!本校长没有训示,只有骄傲和自豪,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深感骄傲和自豪……”蒋总司令激动得结巴了。
  “感谢校长栽培!感谢我黄埔师生教诲!感谢模范营、独立师给了学生锻炼机会,获得为国为民尽心尽力的终身荣耀!”
  消瘦的杜襄智高高扬起倔强的头颅,努力不让自己的泪水流下来。
  周边将校们见状不胜唏嘘,一个个与蒋总司令一起,再次向八百伤残老兵举起手庄重敬礼,久久都不愿放下。
  安毅无奈之下只好大声喊出立正的口令,这才将蒋总司令和众多将校引到下一个方队前面。
  费了挺长一段时间,蒋总司令一行才检阅完每一个方队,满怀感慨地来到纪念碑正面整齐排列。
  政训部宣传处处长王泽民将军登上第二层高台,宣布纪念碑祭奠仪式暨安毅独立师北伐誓师仪式开始,宣传处另一位处长张涛将军代表中央军委向烈士致祭文,随后是三分钟默哀时间,码头边上渡轮的汽笛再次鸣响,三十六名全副武装的宪兵鸣枪致意,整个陵园三万余军民同时向中心的烈士碑深深鞠躬。
  祭奠仪式完毕,暂任军委军事教育长一职的陈诚将军登上高台,安毅师一万二千将士紧握右拳抬起手臂,在陈诚将军的引领下大声宣誓:“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吊民伐罪,迁厥凶酋;复我平等,还我自由。嗟我将士,为民前锋,有进无退,为国效忠;实行主义,牺牲个人;丹心碧血,革命精神……”
  雄壮激昂的宣誓完毕,蒋总司令登上纪念碑台阶最高处,在数万军民的瞩目之下,对肃立下方的一万二千独立师将士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并寄予殷切的期望,第一次在如此重大的公开场合喊出了“钢铁雄师”这一极具震撼力的称号。短短五分钟的演讲,赢得了数万军民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仪式结束,四周数以千计的各界代表和学生代表、近两万名四方民众久久不愿离去,人们高呼“独立师”、“模范营”“安将军”这些名字,发出阵阵经久不息的欢呼和声声勉励,把安毅和他的官兵们感动得无法自己。
  激动的安毅跑到台阶中央,向全体官兵新老弟兄发出怒吼般的命令:“全体注意,立正……向亲人们……敬礼……”
  “敬礼……”
  “立正……向左向右转……齐步走……”
  “狼烟起……预备……唱!”
  “狼烟起,江山北望……”
  雄壮的歌声直冲云霄,声震四野,感染了所有的军民,无数的青年学生和各界代表纷纷加入到歌唱者的行列,对迈着坚定步伐、徐徐向北开拔的独立师官兵频频招手,依依不舍。
  陆续登上渡轮赶往上游浦口车站的蒋总司令和总部将校们,绝大多数人还是第一次听到独立师将士唱出如此悲壮而又豪迈的战歌,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独立师上下散发出的威武强横的独特气势,一个个感叹不已,连声夸奖,从军容、军纪夸到战斗力,过往的一个个优秀战例,又被深受感动的将校们翻出来津津乐道,让率领一个连精锐跟随在蒋总司令身边的安毅脸都红了。
  浦口车站,蒋总司令和跟随其北上的随从侍卫,与留守总部的谭延闿、戴季陶、何应钦、陈诚等军政要员告别完毕,登上久候的专列赶赴徐州前线。
  列车拉响汽笛徐徐开动,接到通知的安毅从六号车厢赶到五号指挥车厢,向双手抱在膝前静静坐在软座上望向窗外的蒋总司令敬了个礼,低声报道:“校长,学生安毅报到。”
  蒋总司令没有回头,还是望着窗外,脸上一片恬静:“雨过天晴,太阳出来了,真是个好兆头啊!”
  “距离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还有一段时间,接下去应该会有两个月左右的好天气,对即将开始的全线进攻有好处。”安毅低声说道。
  蒋总司令微微一笑,指指对面的位置,示意安毅和俞济时都坐下:“看来这段时间你都在精心做着准备,连天气这一要素都注意到了,很好。”
  “安师弟打仗从来都是准备充分的,对手如果忽略了什么而露出破绽,很快就会被他迅速抓住。”俞济时笑道。
  蒋介石赞赏地点点头:“看了参谋厅对独立师各大战役的总结报告,我对此印象比较深刻,安毅在发现战机抓住战机方面的能力,一直受到总部将领们的普遍赞扬,特别是快、准、狠的作战风格,确实让很多人赞不绝口又深感头痛。葛湛侯将军说出的话很有代表性,他说对手很多时候就算是发现了独立师的企图,也来不及做出有效反应,安毅作战通常是一招接着一招,不让对手有喘息的机会,因此总是防不胜防只能溃败,这个评价相当的高,我也很认同!”
  安毅脸一红,谦虚的解释道:“这和我带的部队有关,眼下也只有独立师,才能让我有此发挥。这其中,学生的训练手段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几个重要原因大家也许都忽视了,一个是学生拥有一个团结努力的军官班子,每一次战前计划的制定,都会举行专题讨论,并在沙盘上进行推演,任何一个建议、计划、推测都会获得重视,这样既能集思广益,又能充分调动各级军官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军官们的军事指挥水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独立师装备精良,一个师的火力就超出我第一军各主力师一大截,更不用说北洋军阀那些军纪松弛装备落后的部队了,特别是无线电台的拥有量,我师超出我军各师两倍不止,一军第一师直到现在才把无线电台装备到一两个主力团,学生却把电台装备到所有各团和直属营,所以在反应的速度方面,学生赚了很大便宜。”
  俞济时专心地倾听安毅的话,细细领悟,蒋介石满意地点点头:“你的探索经验通常会给我军提供宝贵经验,这一点你就不用谦虚了,等徐州誓师之后,我召开一个各军师长以上主官会议,由你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经验,并把你这半个多月来的情报总结和战役设想说一说,让各军各师心里有个底。”
  “学生遵命。”安毅回答。
  “另外,七号中午,中央党部、政务院几个部委和苏沪杭各社会团体代表都会赶到徐州,参加我第一集团军大规模的二次北伐誓师仪式,你的独立师将会是他们观摩的重点,你要提前准备好,督促你的将士们尽快开到徐州北大营。”蒋介石吩咐道。
  “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