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2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1395

  “是!”
  众将巍然直立齐声回答,随即转身离开出去下达行动命令。
  “老丁……”
  安毅叫过丁志诚,小声面授机宜:“等打下宜都后,你把十八军那个守备团长给我看住了,我写封信让他带到宜昌,交给胡宗铎和陶钧。随着桂系四分五裂节节败退,我估计他们现在都成了惊弓之鸟,缩在宜昌城里等死了,我将立刻电请总司令,只要胡宗铎、陶勋两人愿意率部放下武器,接受我军改编,将既往不咎一视同仁。”
  “明白了!眼下大局已定,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好了。”丁志诚会意地笑了笑。
  傍晚时分,枪声和喊杀声四起,宜都一个团的地方守军在两个师的重兵包围下乱成一片,团长周贤华看到渡口已被似乎从天而降的一个营中央军占领,就算想逃也没了退路,只能无奈地下令麾下弟兄放下武器举起白旗,二师独立团很快进驻城中收编降卒,警备师迅速穿城而过,络绎渡河。
  守备团长周贤华和团副被带到安毅面前,看到安毅坐在自己时常安坐的太师椅上写信,心里非常不是滋味,隐隐约约觉得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中将似乎在哪儿见过,可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只能在周围装备精良目光如刀的侍卫看守下诚惶诚恐地耐心等待。
  听到脚步声,安毅抬起头看了两人一眼,笑着点点头便继续写信,待写完信封上信封,起身走到两位俘虏团长面前,客气地笑着说道:“周团长、孙团副受惊了,安毅在此向两位致歉!”
  “安……安将军?”
  周贤华和他的团副这会儿终于想起来眼前这个年轻人是谁了,忐忑不安地立正敬礼,连说久仰。
  安毅摆了摆手示意两人随意些,然后问道:“周团长,安某知道你们隶属于陶钧将军的警备司令部管辖,请问你是否认识胡宗铎将军?”
  “熟悉,熟悉!属下与胡将军是同乡,隔壁村的,属下当上这个团长,多得胡将军推荐提携。”周贤华如实回答。
  安毅欣赏地点点头:“你能对我说实话,这很好!周团长,安某有一事相求,两位恐怕也知道本人与胡将军今予大哥是老朋友,当年北伐攻打武昌的时候彼此就认识了,此后近一年时间相处甚欢,几乎无话不谈。虽然如今咱们分属于不同阵营,但个人的交情并没有改变,至少我安毅觉得没有改变。为了不让两军无辜弟兄相互残杀,本人恳请周团长带封信到宜昌给今予大哥,叙叙旧,同时商讨一下和平解决冲突的办法,还请周团长慷慨襄助,我会派两名弟兄跟随周团长一起去。”
  “一定照办、一定!属下这就去!”
  蓄着漂亮小胡子的周团长挺起胸膛,大声答允,双手接过安毅交给的信件,小心翼翼地放进上衣口袋,扣好扣子后看了安毅一眼,稍微迟疑片刻,低声请求:“安将军,属下也有一事相求,属下乃败军之将,本不敢提出过分要求,但请将军看在本团弟兄均为本土弟子的份儿上,允许弟兄们解甲归田,不要……不要为难他们。”
  安毅笑了起来:“我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完全可以!我安毅的部队从来不为难放下武器的弟兄们,想继续当兵的,安某欢迎投诚革命,不愿当兵的,每人发给五个大洋回家吧,安某和麾下将士绝不会为难任何一个人。”
  “谢谢将军,谢谢!”
  周团长致谢完毕,仍然没有离开,呐呐的欲言又止,似乎还有话要说却又不敢说出来。
  安毅觉得非常奇怪,连忙出声询问:“周团长还有事吗……有事请尽管说,周团长深明大义,能在两军即将交战之时命令麾下一千多弟兄放下武器投诚革命,本身就是大功一件,还有什么话不敢说的?”
  周贤华咬咬牙,低头请求:“将军,属下的军需辎重和账房全被贵军给查封了,属下和孙副官都希望能留下些储蓄,解甲之后回乡务农也好有个生活保证……哪怕不能全部发下,也希望能拿到三成……”
  “可以,完全没问题,等周团长送信归来,安某立即满足两位的要求!”安毅大方地承诺。
  周贤华两人感激地立正敬礼,跟随丁志诚选出的两位弟兄大步离去,丁志诚等两人走出大门,立刻来到安毅身边,满脸惋惜地摇了摇头,接着叹息道:“师座,你也太慷慨了,难道你没看到我的手势?”
  “什么手势?我真没看到,怎么回事啊?”安毅不明所以地摇摇头,望向丁志诚有些好奇地问道。
  丁志诚愁眉苦脸,心疼无比地解释:“师座,你知道那两个孙子库房里存有多少现钱吗?我离开时,军需科五个弟兄数到十二万仍没数到一半,还不算几十根金条呢,你要是答应全返还他们,那就太可惜了!”
  安毅吓了一大跳,脱口而出:“这么多钱啊!他奶奶的,怪不得听闻传言陶钧占据宜昌地区每月收入不下八十万,光是每月上缴给李徳邻就四十万,而且这笔钱都是收取烟土税赚取的,还不带工商税农业税呢,看来这一切都是真的了……可是,我都答应人家了,这下该怎么办?”
  “我看这样吧,库房里的钱应该都属于公款,清点完毕之后就按他们的要求返还三成吧,每人拿七八万回家也够了!”丁志诚建议道。
  安毅点点头:“看来也只能这样了,这么大一笔钱,不可能尽数都给他们,以后你们师驻扎此地,要想长治久安获得百姓支持,就得修码头修路修桥,还有为当地百姓建学堂建医院建住房,这些可都需要钱啊!”
  “那么,我这就跟随主力过河了。”
  丁志诚点点头敬礼告辞,走出大门一把拉过站在门口吸烟看俘虏集合的沈凤道,望望门里安毅手托下巴若有所思,缩缩肩膀再次把沈凤道拉得远一些,在他耳边一阵低语。
  沈凤道指着丁志诚笑了起来:“你这分明是想让小弟犯错误啊!”
  丁志诚撇撇嘴摇了摇头:“这是咱们自己的主意,不是师座不守信用,与他无关对吧?我要指挥部队攻向宜昌没时间,否则我就自己干了。”
  “行,我来办吧,等你回来,我如数交还给你。”沈凤道低声答应下来,丁志诚高兴地抱拳致谢,兴冲冲离开。
第503章
兵不血刃占宜昌
  宜昌古称夷陵,三国时代夷陵大战的主战场就在此处,历来占据着“三峡门户川鄂咽喉”的重要战略地位,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湘西、鄂西、渝东地区的重要物资集散地,习惯上把宜昌江段作为长江中上游的分界点,经长江航线出川入川的船舶、物资几乎都在此处停留,千百年来造就了宜昌的繁荣,奠定其在长江中上游流域无可替代的军事、经济地位。
  正因如此,鸦片战争后宜昌成为英、美、法、日等帝国主义以通商为由野蛮霸占的重要口岸,汉阳兵工厂就是依靠汉江、宜昌两个口岸的关税建起来的,宜昌城沿江干道分布着各国使领馆和教堂、商铺,沿江九个码头只有两个属于中国人所有,列强的军舰货船在江面上横冲直撞,耀武扬威,政局的分裂和国力的喘弱,使得宜昌人只能忍气吞声,默默承受。
  宜昌行政公署占地宽阔,一栋两层高的宽大西式建筑坐落在四周中西合璧的营房中间,树木苍郁操场平坦,一个团的兵力驻扎于此,担任陶钧鄂西政府和清乡公署的保卫任务。
  洋楼二层的宽大办公室里,陶钧和昨日刚逃到宜昌的胡宗铎面对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心情极为复杂,彼此间谈了十几分钟都没触及正题,还在兜圈子打哈哈相互试探。
  这两位客人就是蒋介石暗中派遣的特使郑介民和他的副官,郑介民在成功鼓动老朋友杨腾辉背叛桂系服从中央之后,马不停蹄乘坐法国客轮直上宜昌,再次进见惶惶不可终日的胡宗铎和陶勋,说服两名湖北籍的桂系主将认清形势,投诚中央。
  “报告!军座,宜都守备团长周贤华求见,说是给军座和胡长官带来重要信件。”陶钧的副官来到四人围坐的沙发旁,紧张地向陶钧报告。
  陶钧从副官眼里藏不住的惶恐中知道宜都没了,沉下脸抬起手做了个带进来的手势,郑介民见机客气地提出回避,陶钧想了想苦笑一下,请郑介民安坐等待,自己站起来走向门口。
  独自上楼静候在走廊里的周贤华见陶钧出来,连忙立正敬礼,从衣兜里掏出安毅的亲笔信双手交给陶勋,沮丧地把自己昨日黄昏如何被数万身穿新式作战服、火力空前强大的革命军包围、如何拼死抵抗伤亡惨重只能选择投降、安毅如何让自己把信带来等等添油加醋地倾诉。
  陶勋双眼圆睁,震惊不已,飞快拆开信件阅读,命令周贤华在原地等候,匆匆进入办公室把胡宗铎叫进内室,将信件交给胡宗铎过目:“来得好快,安毅够狠啊!上午悄悄派出一个师占领我们西面的秭归,同时挥师三万占领宜都逆江而上,明摆着是想用武力逼迫我们就范,这封信却写得客客气气彬彬有礼,竟然追溯到北伐前期与今予兄建立的友谊,这小子果然口蜜腹剑,越来越阴险啊!”
  胡宗铎缓缓放下信笺,盯着纸上的落款久久不语,在陶钧的催促下,无可奈何地说道:“事到如今,已经没有任何余地,此前一直没公开表态的冯玉祥也撕破脸通电讨伐我们桂系,大军压境进入鄂北,德公、健生兄远避广西毫无还手之力,只剩下你我领着两万多残部苦战旬日节节抵抗,如今已到了无路可退无力再战的惨境,要是拒绝安毅和老蒋特使的建议,你我麾下两万八千士气全无的弟兄还能顶住多久?安毅此人我清楚不过了,要是不能获得我们的答复,他定会抓住战机下令强攻,在老蒋的飞机助战之下,安毅只需命令战力强横装备精良的尹继南师和突然冒出的湘西两个师东西夹击,以四万余士气高涨的官兵进攻我两万余无心恋战的将士,再次成就他的威名……罢了,事已至此,我们还是按照他留下的联络方式给他去电报吧,他答应给予我们所有官兵最优厚的照顾,还暗示我们不愿为官的话,准许你我带着侍从财物毫发无伤地离去,这要比郑介民一箩筐空话套话让人舒服多了。安毅虽然阴狠狡诈,但多年来说到做到,从未食言过,这点尤为令人放心。”
  “那么,干脆告诉郑介民我们同意放下武器交出军队,再到老蒋那儿弄点实惠的?”陶钧建议道。
  胡宗铎摇摇头:“要是你我投靠老蒋,德公和健生兄会怎么看?整个军界会怎么看?切不可为了暂时的利益自毁前程,谁能保证德公和健生兄没有东山再起之时?谁能保证老蒋许下的好处不是暂时的敷衍之计?还是按照原先商量的计划办才是上策,我们俩通电下野东渡日本,蛰伏一段时间再做打算,你我如今缺的不是钱,而是天时啊!”
  “今予兄说的是,小弟受教了。”
  陶钧不好意思地点点头:“那么小弟这就与安毅通电联系,看看他怎么说?若是安毅真要与我们见一面的话,如何回复?”
  胡宗铎长叹一声:“这个时候老子怎么有脸与他相见?安毅小子貌似谦恭有礼其实心机深沉,就像健生兄评价的那样狠辣诡诈睚眦必报,一旦与之结仇,他就会倾力报复无所不用其极,用兵不循章法不拘一格毫无痕迹可寻,这样的人非常难对付啊!还是不见为好、不见为好,商量清楚安排好麾下弟兄们的后路,我们通电下野就前往日本领事馆避一避,尽快乘坐日本客船出洋去吧。”
  “只能如此了,小弟去发电报,今予兄去应付郑介民吧,就说我们已经与安毅达成和平协议了。”陶勋建议道。
  胡宗铎点点头:“也好,省得多费口舌,老子最烦郑介民这样难缠的文化人。”
  四月九日中午,桂系主将胡宗铎、陶钧联名通电下野,随即乘坐日本货轮秘密抵达汉口日本领事馆,等待乘坐远洋客船东渡日本避难。
  下午一点,尹继南率领警备师、邓斌率领四十四军第二师三万余将士浩浩荡荡进驻宜昌,接管陶钧部所有的军营、仓库、车站、码头、禁烟局、警察局、税政所和水面缉私大队,并将无处可逃的一万六千余名桂军官兵集中整顿造册,不日将送抵武汉,接受中央军委的统一安置。
  安毅获得尹继南顺利接收的电报,将捷报转发蒋介石,蒋介石欣喜万分,立刻通报全国,分散在荆襄地区节节抵抗朱绍良部的夏威、程汝怀、李石樵部两万余桂军将士听到宜昌被安毅率部占领的消息,相继在数日之内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接受朱绍良、刘峙麾下各师编遣,轰动中外的蒋桂战争至此落下帷幕。
  胡宗铎和陶勋全身而退了,可是,两人麾下的团长旅长们却没有他们如此幸运,经验丰富的警备师副师长丁志诚、四十四军副军长邓斌早就在胡、陶通电前,把麾下两个师的特种大队、特务营和教导团弟兄派遣出去,迅速封锁宜昌周围各条要道,路程光率领的水师在江面上拦截检查一些可疑船只,将一个个携带重金悄悄逃跑的旅长团长擒获,稍有反抗立刻就地正法,三天的封锁堵截,收缴的金银财宝折合大洋多达四百五十余万,安毅获报之后对宜昌地区的富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更坚定了长期占据宜昌及周边五县的决心。
  四月十六日,安毅乘坐路程光水师的返程炮艇抵达汉口,在码头受到中央军委大员们的隆重欢迎,很快被簇拥到原武汉政治分会大楼接受蒋总司令的嘉奖。
  热热闹闹的仪式进行一个多小时,又是合影,又是答记者问,弄得安毅满头大汗,来不及换身衣服又被推到晚宴上,与朱绍良、刘峙、蒋鼎文、顾祝同、夏斗寅等将领一起享受蒋总司令主持的庆功晚宴。
  晚上十点半,被灌得迷迷糊糊的安毅洗完澡接过林耀东递来的醒酒茶,与沈凤道和林耀东两位生死弟兄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侍从室上校参谋敲门而入告知校长有请,安毅连忙穿上军装匆匆赶去。
  蒋总司令宽大的办公室原是李宗仁所有,此时里面坐着智囊杨永泰等文官,爱将刘峙、朱绍良、蒋鼎文和顾祝同等各师将领也在座。大家看到安毅报告进来都含笑打招呼,欣喜回礼的安毅发现胡宗南竟然也在,高兴地来到胡宗南身边坐下,低声问候。胡宗南低语了几句,指指正在看文件的蒋总司令,示意暂停,一会儿总司令就要训话了。
  蒋介石轻轻咳嗽一声,放下文件扫视一圈,最后含笑看着挺胸正座的安毅:“诸位,鄂西战役打得非常好,特别是安毅指挥的第一路军,兵不血刃拿下咽喉重镇宜昌,不战而屈人之兵,并妥善安置近两万俘虏,安然送到武昌大营接受我军各部改编,不贪功不抢人,麾下两个师进驻宜昌地区接防之后,更没有掳掠宜昌城和周边五县的平民百姓,获得鄂西各界的一致赞扬,仅此一项,就是大功一件,为湖北的长治久安、为树立我军声誉做出了巨大贡献。”
  掌声响起,安毅谦逊地含笑点头,蒋介石示意一下接着说道:“此战各部均表现优异,都应获得嘉奖,现在,由葛次长宣布先期颁布的嘉奖方案。”
  葛敬恩手捧文件夹站了起来,念了一通西征的战果和各路将领的功劳,略作停顿,对安毅歉意一笑,大声宣布:“由于第二、第三路军各师战果尚未申报完毕,下面,宣布对率先完成战果申报审核的第一路军的嘉奖:授予第一路军总指挥朱培德将军一等宝鼎勋章、授予第一路军参谋长兼前敌总指挥安毅将军一等宝鼎勋章,授予独立师……基于目前的实际需要,经中央军委和总司令部联合研究一致决定:第一路军参谋长兼前敌总指挥安毅中将,即日起正式调任参谋本部,担任第一厅第四科中将科长,兼任中央军校及中央步兵学校主任教官,不再兼任独立师师长职务;独立师代师长胡家林将军,即日起晋升独立师少将师长;原南昌警备师更名第十六师,驻地宜昌,师长尹继南少将暂代宜昌警备司令部司令一职,负责宜昌及周边五县防务、治安维持、禁烟禁毒和水面警戒等要务;原第一路军赣北警备师更名第十七师,任命原警备师师长朱世贵少将为中将师长,驻地九江;原江西保安司令部副司令杨斌晋升中将司令,统辖全省地方安保重任,下辖南昌保安司令部、赣中保安司令部;原赣中保安司令部司令夏俭晋升江西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副司令,兼任赣中保安部队司令;原江西省保安司令部参谋长詹焕琪少将,调任南昌守备师少将师长,原江西保安部队一至四旅转入南昌警备师编制,属中央军委直辖主力师;原江西省保安部队赣中司令部直属五至七旅,转由省保安司令部南昌司令部直辖;责成赣中保安司令部司令夏俭尽快招募兵员,力争三个月内重组赣中保安部队;原四十四军番号维持不变,司令部驻地乾城,任命原少将军长张弘栾为四十四军军长,晋升中将军衔……”
  对第一路军的嘉奖和调整宣布完毕,众将纷纷向安毅表示祝贺,但所有人心里都明白,实力越来越强大的安毅被蒋总司令巧妙削弱了,本人被调到南京总部,出自独立师的尹继南部升级为十六师远调宜昌,因此战而一鸣惊人的江西保安部队被一分为二,詹焕琪接过番号的警备师直属于中央并带走了安毅的四个旅,杨斌的江西省保安司令部占去三个旅,安毅的心腹大将夏俭只剩下个省副司令和赣中司令部司令的虚名,还需要自己招募兵员才能慢慢恢复建制,原本铁板一块的三万保安部队,由此而被分成了三个隶属不同的独立部分。
  在众人复杂的目光注视下,安毅一如既往地从容淡定,年轻的脸上除了微微的疲惫,看不出一丝的喜怒哀乐。
  坐在蒋介石侧面的始作俑者杨永泰悄悄瞄了安毅一眼,心中暗暗吃惊,对安毅如此年纪就有这般定力和城府深感意外,不由得暗自盘算与安毅这样的人为难是否划算?可此念在杨永泰脑海里一闪即逝,他认为自己是对蒋介石效忠、对国家效忠,肢解全军唯一铁板一块的安毅所部纯属防备于未然的无奈之举,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得起良心,也对得起大义。
  葛敬恩悄然坐下,不好意思地望向安毅,装着查阅文件隐藏内疚。
  场面立即安静下来,出现了短暂的尴尬,蒋总司令默默凝视斜对面端坐的安毅,心中突然生出一丝亏欠之感,随即轻咳一声,再次对满座大将和声勉励起来。
第504章
再下长沙
  次日开始,安毅致电已经返回南京六合大营休整的独立师师长胡家林、副师长顾长风、参谋长杨冠等弟兄,恭祝胡家林正式升任独立师师长,正式辞去独立师师长职务,进入跟随蒋总司令行走前线各地的参谋部开始工作。
  一大早安毅准时进入参谋部报道,仔细询问参谋次长葛敬恩和厅长刘光后才知道,负责国防战略计划的第一厅目前只有三个科,第四科是刚设立的新科室,具体负责的是战区划定及战略支持和协调事务,可这些事务似乎又与前面三个科的职责范围相重叠,而且整个第四科目前只有安毅一个光杆司令。
  葛敬恩看到安毅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默默吸烟非常郁闷,走进室内掩上门,坐在安毅面前低声解释:“大战结束,第一、第二、第三路军这些临时番号都将尽数撤销,各路军将领不是另有调用就是返回原来的部队,如朱益之将军调至南京出任代理参谋总长,刘经扶将军回到第一军担任军长,原隶属中央军三个军下辖的各师将重新划分归属,只留下地方军担任将领的其他几路军继续与桂军征战,这里面的意思难道老弟没看到?总司令虽然让老弟离开独立师,但仍然保留第三军副军长兼参谋长职务,再把老弟正式调入参谋本部,一来给即将被裁撤的第二、第三路军做个榜样,二来老弟麾下各部一鸣惊人,锋芒太露,引起了国内外军事集团的极大关注,偃旗息鼓一阵子,对老弟对军队都是好的,只要战事再起,老弟还愁没用武之地?如今辞去第八师师长只担任前敌总指挥的一民(朱绍良)兄原先不也是从总部出去的吗?否则以老弟的能力,总司令为何不把老弟直接安排在第一厅或者第二厅的副职上?反而把老弟安排在临时成立的第四科?这就意味着老弟在此待不长,休息一阵还是要出去独当一面的。”
  安毅站起来向对自己颇多关照亦师亦友的葛敬恩感激致谢,葛敬恩拍拍安毅的肩膀放心离去,安毅送到门外独自回来,细细品味葛敬恩的一番话,突然明白蒋总司令把自己安置在这个虚位上的含义,远不止葛敬恩所说那么简单:蒋总司令除了对他安毅麾下突然涌出的数万弟兄赶到忧虑、不得不分割外调以防麾下将领尾大不掉之外,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对他进行一次极为重要的探测和考验,看看他安毅被剥夺实实在在的军权之后有何反应?是满腹怨气消极抵触,还是忠心耿耿继续任劳任怨?
  再往深层分析,安毅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首先,这次蒋介石和朱培德放手让他安毅全权指挥第一路军麾下六个师,没想到他秘密调往湘东包围叶琪部的尹继南警备师、杨斌和夏俭所部的保安部队拥有这么强的战斗力,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并取得了迅速平定湖南的成绩,可是他却因此而暴露自己的实力,如果加上胡家林独立师,总兵力已达四万余人,非常惊人,这还是他刻意隐瞒了保安部队近半人数的结果,目前中央军各部将领谁都没有这份实力,他安毅却在不知不觉中做到了,而且这些优秀部队的主官无一不是他的老部下,若是万一造反又是一个令人无比头痛而且难以剿灭的军阀。
  反复思考之后,安毅觉得换成他在蒋介石的地位上,也不能漠视麾下将领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因此,蒋介石扶正出身于黄埔教官如今时常接受他这个校长教诲训示的黄埔将官班学生胡家林、又把尹继南师调到鄂西、再把铁板一块的保安部队一分为二,却没有更换各部主官,显然是仍然器重自己的得意门生安毅、尹继南等人,仍然信赖各部对中央政府的忠心和战斗力,只是把源自独立师的各部远远分开以防万一罢了。
  再一个,蒋介石让身为军委会成员、中央执委的朱培德升任代理总长离开江西,再把安毅一并调离江西前往他身边任职,确实存在拆散朱培德与安毅这对老少组合、避免江西自成一体可能出现独立于中央之外发生实质割据的明显企图,但是也没有因此而将朱培德和安毅守卫大片产业的保安部队完全抽空,仍然提升朱培德的爱婿、安毅的结义兄弟詹焕琪晋升为警备师长镇守南昌,将朱培德最后一支心腹军队朱世贵部提升为中央主力师驻守九江,算是照顾到了朱培德和安毅的切身利益,慷慨地允许安毅和朱培德继续保有日益壮大的遍布赣中、赣北的诺大家业,从这一点上分析,蒋介石并没有对安毅和朱培德不予信任重用,而是作为一个国家最高权力者,蒋介石在平衡和制约麾下将帅的权谋要求下,不得不提前采取的必要措施。
  想通了这一切,安毅顿感心里轻松,脑子清明,他大声叫来门外的副官沈凤道和侍卫长林耀东,吩咐他们立即通知留在宜都的机要参谋石谱芳、新调来的作战参谋梁振宇率领麾下各小组赶赴武汉,开始进行第四科的筹建完善工作。
  心情阴郁深思不已的沈凤道和为安毅感到愤愤不平的林耀东听完安毅的命令,都很是意外,两人惊讶地望着安毅,一时间不知他想些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