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3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4/1395

  别墅二楼的阳台上,张熹长长滴叹了口气,将目光从草地上的母女俩身上收回,轻轻搀扶欧耀庭的手臂,回到屋内坐下:“欧叔,你和婶婶应该早点儿将楚儿母子的事情告诉小毅,转眼两年了,孩子都会思考了,再不把事情告诉小毅,我担心会闹出误会来的。”
  欧耀庭梳理一下已经出现几丝白发的鬓角,无奈地说道:“这事弄的……也怪我和你婶粗心,楚儿怀上承承六个月后我们才看出来,想赶回国内把他俩的婚事办了都来不及,你知道我们一家都是基督徒,在南洋和加州也有些名气,这种未婚先孕的事情躲都躲不过,怎么好意思声张啊?我欧家虽不是什么名门大族,可也是经过几代人辛勤耕耘诚信做人,在南洋和省港地区积攒起一些好名声的商贾世家,家里出了这等大事,怎么不让我和你婶心乱如麻?要是当时听道兄的话,让楚儿与小毅在老南昌把婚事办了就好了,唉……”
  “欧叔你放心吧,小毅是个重情重义有担当的伟男子,他不会让你和楚儿母子难过的,只是怎么向他解释清楚得费些口舌,这次小侄赶赴欧洲见他,办完德国和英国的业务就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他,争取和他一起乘船到美国来,如果可能的话,干脆让他和楚儿在这里按照基督教仪式把婚礼办了,回国后再到老南昌补办一场,想必道叔他们得到个侄孙,也会笑得合不拢嘴的。”张熹含笑安慰道。
  “拜托贤侄了!你和他亲如兄弟,又是他在欧美投资产业的全权委托人,你跟他说要比我和你婶都好些。”
  欧耀庭欣慰地点点头,听到窗外传来汽车马达声,微微一笑:“旭东来了,不知道他和司徒家族的商谈结果如何?千万别生出矛盾来,怎么说老司徒也是同盟会的人,说起来都是一家人。这次旭东在你的支持下接连收购两座外运码头和仓库,加上入股你和洛克菲勒家族的西海岸远航公司,在十余万旅美华人华侨中间声名鹊起,他旗下‘华青社’经过近两年的打拼,名声算是闯出来了。”
  张熹笑道:“这还是欧叔你长期关照的结果啊!要是没你两年前把他们整个林村的数百人接到美国来,说不定如今他们这些躲避广东军阀祸害的烈性汉子仍在南洋地区小打小闹呢。林大哥很能干,有气魄有眼光,手下也有一大批人才,这一年多来广东、广西、福建、琼州近五万移民漂洋过海到这里,都受到林大哥和他的弟兄盛情接待和慷慨帮助,占据华人近半数的新移民都把林大哥尊为自己的侨领,安良堂的掌门人司徒美堂从当初的不屑一顾到今天主动寻求合作,就是对林大哥的最大承认。小侄住在纽约,主要业务也都集中在那边,西海岸要不是欧叔的苦心经营和关照,哪里有今天这个良好局面?林大哥和‘华青社’近万弟兄都感激你,没有欧叔接二连三收购的一个个工厂和仓储码头,哪里能安排这么多国内乡亲就业?没有你从小毅那里接来特种教官培训人员,并从黑市中购来大批军火武装,哪里有今天与意大利、爱尔兰黑帮鼎足而立的华人社团存在?现在华青社基本上控制了西海岸的毒品和酒类走私,每年创造的利润不下一亿美金,这些都是你大力扶持的功劳啊!还有,我听说你和林大哥刚刚成立了一家大型建筑公司,从华人中招募了上万建筑工人,又从加州政府手上买下旧金山、洛杉矶和圣地亚哥大片废弃街区,等全面建好之后这些地区将形成新的唐人街,华人的地盘成倍扩大并迅速辐射整个西海岸!这些地区不单只能够安置大部分侨民,在政治上产生的影响力也是美国人不能忽视的,对改善侨民待遇提升我们华人的地位都是个重大促进。”
  “贤侄过誉了!这些都是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想当初如果不是遇到小毅,如今我还在南洋和省港地区小打小闹,随时都担心国内政局发生变化影响生意,哪里像现在这样超然啊?还有我听说你收购美利坚合纵国银行后,通过不断兼并银行清理彼此间债务,避免了美国银行业出现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迅速在美国政界和实业界赢得赞誉和口碑,连胡佛总统也多次在白宫设宴招待你,成就之大令人称道啊!”欧耀庭赞赏地说道。
  张熹不以为意地摇摇头:“胡佛总统连出昏招,他每出台一个政策,华尔街股市和美国经济就惨淡几分,连任是不可能的了,现在就看能否避免提前下台的命运。我倒是看好纽约州州长富兰克林·罗斯福,加之收购合纵国银行案避免纽约银行大批倒闭我和他结下的深厚交情,我准备赞助他参选下一届美国总统。现在纽约州已经率先废除了排华法案,加州政府也决定于年底正式废除这一法案,富兰克林·罗斯福承诺他当选后在全国境内取消排华法案,到时候华人的地位才能真正得到确认。”
  就在两人尽情交流的时候,一个爽朗的声音响了起来:“欧叔、张老弟,让你们久等了,哈哈!”
  西装革履的林旭东脚步沉稳,神采奕奕,接过下人送上的茶杯,满面春风地坐在欧耀庭身旁:“四师弟的‘精武会’开馆,又是舞狮又是舞龙的,两万多乡亲参加开馆仪式,热闹非凡,小侄被拉去点睛完才能脱身,哈哈!对了,加州和洛杉矶政府送来了花篮,纽约州长罗斯福还来电祝贺,弟兄们感激欧叔和张老弟啊!”
  张熹高兴地祝贺,说富兰克林曾经做过安良堂的法律顾问,与华人团体间的关系向来不错,这次致电也不奇怪。说了一会儿,张熹突然想起件事,连忙问道:“移民局的事情办得怎么样?”
  “办妥了,愚兄亲自给洛城警察局伍德豪斯局长送去一万美金,将二十七名白俄兄弟姐妹的资料和照片夹在咱们三千多人的申请表中,前天已经领回护照,当天晚上就给老南昌去了电报,估计一个月后那二十七位白俄就会乘坐咱们的远洋货轮到来,住几天再让他们以贸易商和其他身份正常出境吧,护照上盖了大印,一切都正正规规的,没人会怀疑。”
  林耀东低声回答,他知道张熹的妻子刚刚为张熹生下个儿子,两夫妇对流落在中国的白俄同胞非常照顾,由安毅和老南昌总部弟兄们千挑万选挑出的二十七名白俄精英的身份解决之后,将会对张熹、欧耀庭和安毅的事业大有帮助。
  欧耀庭点点头:“旭东,此次让你和张贤侄一起去欧洲,一来一回估计耗时不少,家里的事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我等你们把小毅接来之后再返回南洋,在这段时间里,我有时间代你看一看几个实业,不过走私那些事情我是不管的。”
  “走私那些有专人盯着,加上这一年多来的火拼中意大利和爱尔兰黑帮已经被咱们打怕了,现在能坐下来一起合作发财,他们求之不得,不会出问题的。现在旧金山和圣地亚哥的唐人街建设进展顺利,唯一麻烦的就是规划中的洛杉矶广东新城的几条道路命名问题,规划图送到市政府之后没有获得他们的答复。”林旭东乘机说出自己的难处。
  张熹笑了起来:“这好办,交给我吧,等从欧洲回来,我帮你跑跑。现在东西海岸我收购了不少产业,安排了数十万人就业,这点面子加州政府还是要卖给我的。”
  “哈哈!愚兄就等老弟这句话,以老弟如今在美国金融与工商界的名望,还不是手到擒来?这下我放心了!”林旭东爽朗地笑了,看到欧耀庭心情不错,连忙问道:“小毅来电报没有?他现在到哪儿了?”
  欧耀庭回答:“电报来了,说是本月底将会结束对法、英、意三国的军事考察,随后全体赶来美国,进行为期十五天的考察访问。现在他恐怕还在法国滞留,下周才会启程前往英国。”
  林旭东高兴地笑道:“真想快点儿见到我的安老弟,广州一别转眼数年,九师弟半路追随安老弟如今都成国军上校了,想起当初他当军校的工兵区队长时驻扎林村竹排溪的那段日子,仍然历历在目啊!做梦都没想到我们会有今天,会结成比亲兄弟还亲的感情,说实在的,要是没遇到安老弟和欧叔,我们林村恐怕早就被打来打去的军阀踏平了,近千兄弟哪有今天这个局面啊?”
  欧耀庭摆摆手关心地问道:“老爷子还是不愿来美国?”
  林旭东难过地摇摇头:“师傅他老人家怎么样也不愿意离开故土,阿海师弟领着数十弟子留在林村侍候他老人家,不过几千人的林村如今剩下不到一千了,大多是上年纪不愿奔波的乡亲。”
  “陈济棠没有再为难林村了吧?”欧耀庭继续问道。
  林耀东微微一笑:“如今陈济棠对林村挺客气,税都不收了,也退还了没收的城东鱼码头,任公(李济深)受到欧叔委托出了不少力,加上安老弟亲书的一副祝寿对联挂在师傅的中堂,边上是安老弟穿着中将服与小九的大幅合影,陈济棠手下几个军官看到后再也不敢为难林村了。”
  欧耀庭欣慰地点点头:“这就好!任公几次给我打电报,请我做做小毅的工作,与桂系改善关系,解除黔滇两省对广西的经济封锁,大家和睦相处互通有无,我答应下来了。等你们把小毅接回来之后,我再好好跟他谈谈,但愿黔滇桂三省能和睦相处,大家心平气和地做生意,共同发展,总比打生打死要好得多。”
  “只是当初李徳邻和白健生把小毅害惨了,不知小毅能不能放下这段恩怨。”林旭东担忧地说道。
  张熹微微一笑:“放心吧,我了解小毅,他不是那种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军阀,他心中装着国家民族,绝对不会为了自己的个人恩怨,让三省民众受到一己之私的连累,这一点我很有信心。如今国内局势不同了,小毅从长远打算,决定全力发展川南,边上的湘西是张弘栾将军领导,黔西的石珍越做越大地位日益稳固,加上朱益公荣归故里主政云南,这一片山水相连的地区成了小毅未来十年全力发展的经济区。在这个庞大计划的要求下,他定不会继续与桂系为敌,相互发展才是他所期望的正确道路,估计他之所以到现在都没表态,完全是给欧叔和任公一个大人情,让桂系承欧叔和任公的情!”
  “小毅混了两年官场,成熟了。”
  欧耀庭大赞爱婿,露出开心的笑容,看到张熹和林旭东对自己咧嘴直笑,这才发现自己失态,摇头笑了笑接着问道:“从各大银行和汽车公司购买的那些拍卖汽车办得如何了?”
  张熹收起笑容,认真回答:“正在办,为了照顾几位老朋友的银行坏账处理,此次大规模的汽车收购大大突破原定计划,估计总数要突破五千辆,其中约三分之一是无法偿还贷款的重型货车,还有四分之一只开了几百英里最多不过两千英里的轿车,收购价格均在远低于成本价的二十到一百美元区间内,麻烦的是国内的宋财长刚刚提高整车进口关税到百分之三十,为了降低进口成本,经小毅同意我只能把所有车辆拆成四大件运回去,能享受百分之七的优惠税率,让老南昌汽车制造厂组装或者翻新,初步预算能获得相当于货物总值三点八倍的利润,同时也能通过这批车辆的组装,为小毅和朱益公共同投资建设的西南汽车制造厂培养出一批熟练工人。”
  欧耀庭叹了口气:“不知道小毅的预测准不准?要是中日间没有爆发战争,把这么多重要企业陆续迁往西南地区就得不偿失了。”
  张熹正色道:“我相信小毅!他的预测一直都很准,包括他对美国金融市场的灾难和美国政要人物的预测都很准,实在是让我惊讶,他此前从未到过美国,怎么就知道罗斯福和肯尼迪这些潜力巨大的政坛人物?一年来我细细观察,逐一印证,发现小毅的预测正在一点点变成现实,实在令人震惊啊!从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和如今的日美主流媒体报导中,我隐隐看到深陷经济危机漩涡中的日本很可能像小毅所担忧的那样,通过对我们中国发起侵略战争,大肆掠夺资源以转嫁危机和矛盾,美国的几个财团也悄悄加大了对日本的贷款力度,通过一船船的钢铁和其他战略物资的销售向日本放贷。就拿我们收购的四家海运公司来说,如果不是我们强势介入,恐怕总吨位高达四十九万吨的六十多艘大小货船全都被摩根银行当成废钢铁卖到日本了。”
  欧耀庭和林旭东听了张熹的话,无比忧虑,他们实在不愿意看到战火在自己祖国的土地上燃烧,更不希望自己的亲人安毅重上战场面对一个个血腥的征伐。
第606章
欧洲之行(六)
  安毅的心情很不好,就其本人而言,对法国进行的军事参观访问几乎没有取得任何成果,除了参观雷诺公司生产的三款薄皮小坦克之外,八天时间里安毅几乎都在与各界座谈和思考中渡过。
  联络官许瑾骅交代的几个重要情况,除南昌警备部队被蒋介石、何应钦、杨永泰合谋算计外,宋子文在上海火车站遇刺事件、长年的大旱之后紧接着的大洪水使得长江、黄河流域千万同胞受灾事件,都让安毅忧心忡忡。
  多灾多难的祖国以及内斗不止的残酷现实,令安毅再次审视自己数年来的坎坷经历和得失,他意识到不但是自己的祖国,不但是国共两党,包括他自己在内很可能都将面临一场重要的考验和改变。
  国内留学法国、旅居法国的人很多,多到远远超出安毅的意料,仅巴黎一地的留学生人数就多达两千余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自费留学或者以勤工俭学之名来到法国的,滞留时间最长的已达七年之久。
  留法学子和旅法的中国人对来自祖国的军事考察团无比热情,考察团下榻的弗布尔饭店天天都有一批批留法各团体的代表和学生们到来,学生们对祖国内战的担忧、对南京政府各种政策的咨询、对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等方面表现出深切关注和忧虑,流露出强烈的归宿感和爱国心,包括安毅在内的考察团成员无不为这拳拳赤子之心所感动。
  由于欧美各国媒体的广泛宣传,兼之安毅离开德国之后,容克家族、克虏伯等联合体高调宣布与中国签订的多项合作成果,安毅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为参观团中最为繁忙的人,蒋百里等人看到求见安毅的留学生代表、旅法社团和法国工商界人士那么多,顺水推舟地关照安毅不需要随团行动,会见各界代表联络感情也是一项重要事务。
  来自贵州遵义的金融硕士卢开明给安毅留下深刻印象,这位先是在里昂大学取得财务专业学位,再到巴黎大学深造的二十六岁消瘦青年,长相普通,文质彬彬,戴着一副国内知识分子常用的黑框近视眼镜,晃眼一看不会给人留下什么特别印象,可只要坐下与他详细交谈,就能从他温和却又专注执着的目光中、从他从容的语调和平实的语言组织中,体会到一种深藏不露的睿智,中庸而不失进取,稳重而富有激情,特别是他对没见过面的师兄周崇安的推崇、对在美国创造出巨大成功奇迹的张熹所做的赞誉和点评,令安毅爱才之心顿起。
  安毅巧妙地试探之后发现,卢开明并不认识张熹,也不知道张熹的成功起步于江南集团,更不知道张熹就是安毅的代理人,早已取得美国籍紧随经济危机的脚步踏入美国上流社会的张熹对卢开明而言,就像对留学欧美各国的所有学子一样是个奇迹和楷模,是个才华横溢令人倾慕的榜样。
  几乎所有学生代表都对张熹推崇备至啧啧称叹的时候,性格温厚具有独特思维的卢开明却说出了一番令安毅惊讶和所有人深思的大实话:以目前张熹的亿万财富,理应将其中一半或者部分用于振兴民族工业,凭借其美籍华人的身份和两年来在世界金融界树立的名望,张熹应该在资金、先进的西方产业政策、生产技术、设备、管理制度等方面,积极推进祖国金融业与工商业的发展,眼下更应该振臂一呼并以身作则,在美国侨界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赈灾募捐,赈济国内千万受灾同胞。
  第九天的第三次座谈会结束之后,安毅留下卢开明一起共进晚餐。
  经济条件窘迫的卢开明离开两小时才赶到餐厅,换上一件从同学那里借来的麦黄色西装,打着条深蓝底白点领带,脚下磨掉半截后跟的皮鞋擦得黑亮,嘴唇和下巴上的短胡子也剃光了,整个人显得清爽健康,透出浓郁的东方式儒雅气度。
  眼尖的沈凤道难得地露出一丝笑容,他非常尊敬这位有着自己独特见解的学子,他知道安毅和自己一样,对这位优秀的人才有着某种微妙的认同和期待。
  卢开明尽管很饿,久不沾腥的他面对美味的法国大餐却吃得很慢,似乎在惬意地品鉴美味的鹅肝和来自俄国的珍品鱼子酱,杯中1880年的陈年红酒也在客气的多次碰杯之后尚剩下三分之二。
  吃到一半,卢开明放下刀叉,颇为忐忑却又认真地询问安毅:“将军,你平时是否常享受到这样的美食?”
  “你说什么呢?”
  对面的沈凤道不悦地放下酒杯,盯着卢开明的眼睛,低声告诫:“除了有限的接待,司令从未像今天招待你这样奢华,出访一月有余,这样丰盛的晚餐还是第一次,在军队里,士兵吃什么我们吃什么,毫无特殊,虽然也有不少必要的应酬,但从未有一次像今天款待你这样。”
  卢开明脸上泛红,连声致歉:“对不起,将军!开明失礼了,开明没有这样想……”
  “没关系!”
  安毅摆摆手,笑着说道:“我理解你的意思,今天之所以多点些酒菜,是因为我今天心情很好,是多日来最高兴的一天。开明兄,你是我在法国众多学子中见到的最有思想也最有忧患意识到人,从你对持续两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独到分析,对金融危机未来发展的预测,以及对张熹金融投机手段的思考和总结,我看出你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有独立思考善于钻研的良好习惯,可以说,你是我所见到的除了周崇安和张熹之外最敏锐、最有头脑的金融领域的专家。出于对你的敬重,我才邀请你共进晚餐,能认识你这样的俊杰,就是多花百倍的钱我也愿意。”
  卢开明惊愕之余激动不已,他的手不知不觉紧紧捏着餐巾,感激地望着安毅,结结巴巴致谢:“将军……开明感谢将军的谬赞……久闻将军用兵如神爱才如命,在人才使用方面别具一格,没想到将军对军事之外也有如此开阔的心胸和广博的见识……”
  “哈哈!开明兄客气了!”
  安毅轻轻一笑,接着问道:“开明兄明年毕业回国吧?”
  “是的!年底就能拿到博士学位,争取尽快回去。开明当年之所以能够远渡重洋求学法国,全都是亲友和恩师举债筹钱倾力支持的结果,开明要回去报答他们。再者,开明离家七年了,从零星获得的消息和家里来信中得知,占领黔西的石珍将军很不错,办教育举农业兴工商,比前几任贵州省主席做得好多了,也很尊重读书人,开明想尽快回去,看看能不能为乡亲们做点儿什么。”卢开明感慨地回答。
  安毅点点头:“理解,不过以开明兄的专业和才华来看,回去后恐怕没什么用武之地,反而虚度了。经过九天来的接触,我发现留学法国的学子中以文科生居多,其中又以政治、文学和艺术类学生居多,学理科的不到四分之一,多是商业经济、纺织机械、医学等专业,其他如电子、航空、机械动力等先进科技方面几乎没有,开明兄的金融专业也仅有寥寥数人,大多还是一二年级学生。以目前国内的情况看,偏偏紧缺的又是后几种专业人才,开明兄除非能到宋子文财长和孔祥熙部长麾下锻炼,否则很难在政权更替频繁甚至内斗不止的地方省份拥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国内虽然对留洋的人才日益重视,回去之后或许很快就能在地方政府中谋个一官半职,但是想要从事自己的专业,施展理想和抱负,恐怕就没有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了,这一点开明兄想过没有?”
  卢开明无奈地叹了口气:“想过,想过很多啊……家里来信也说了,像我这种留洋回去的人容易做官,可是开明心里非常清楚,地方政府的官僚们没有几个是真心为民的,大多数是招收几个大学生或者留洋学生进入自己的政府,授予一些风牛马不相及的官职以充门面,求得个礼贤下士虚怀若谷的名声,误国不说还误人啊!尽管这样,开明仍然愿意回去,在贵阳不行就回到老家遵义办学教书,再不行就到黔西石珍将军那里的新办学校碰碰运气,至于南京和上海嘛,开明就不敢奢望了,孔先生和宋先生都出身大家族,族中子弟和其他江浙沪名门显贵的子弟数年来大批留学英美,像开明这种出身于偏远落后省份的寒门子弟,就算能在京城和上海落脚,恐怕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难有出头之日,而十年八年对于开明来说,却是一分一秒也不能虚度的,宁愿去做点儿有益家乡、有益民众的小事,也不愿去大都市为了实现无法把握的理想而苦苦蹉跎啊!”
  安毅想了想笑道:“这样吧,我和孔先生交情不错,如果开明兄愿意的话,我向孔先生推荐开明兄如何?孔先生的实业部改组之后可是雄心勃勃的,以开明兄的才学,干两年晋升处长局长绰绰有余啊!”
  卢开明含笑摇头:“只能说谢谢将军了!并非开明故作清高,而是逝去的家父早有家训,我卢家世代耕读,从未折损过风骨,到了开明这一辈也只好承传下去,谢谢将军!今日能与将军举杯欢聚倾心而谈,开明已经非常幸运和满足了。”
  安毅与沈凤道相视一眼,沈凤道眼里闪现丝丝钦佩之色,安毅深吸口气,对卢开明露出个灿烂微笑:“开明兄,打个比方,如果张熹邀请你加盟他的美利坚合纵国银行或者旗下的投资机构,开明兄愿不愿意加盟?”
  卢开明一愣,随即摇头苦笑:“开明能够见到张熹先生的机会,恐怕比见到孔先生的几率还要低得多,将军这个比方不恰当……”
  安毅莞尔一笑:“那么我就打个恰当的比方,开明兄也知道国内江南集团的掌舵人是你的前期师兄周崇安,估计也知道江南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就是我安毅,要是周崇安和我请开明兄加盟江南集团,开明兄可愿屈就?”
  卢开明脸上满是激动和惊讶之色,愣了好久,才重重点点头:“将军如若不弃,开明愿效犬马之劳!”
  安毅哈哈大笑,满堂客人全都惊讶地望了过来,这时安毅才意识到自己失礼,连忙站起来向四周致歉,在客人们友好的目光中红着脸重新坐下,端起酒杯喝下一大口酒压抑满腹激动之情,放下酒杯掏出张电文递给卢开明:“开明兄看看吧,张熹将在本月二十日、也就是一周之后抵达伦敦与我见面,开明兄不是一直希望见张熹一面吗?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不知开明兄可否愿意到伦敦走一趟?当然,所有费用由江南集团设在伦敦的贸易公司承担。”
  卢开明拿着电文的手微微发抖,眼中激动期盼的光芒透过镜片,无比真切,他将电文缓缓还给安毅,强忍心中的喜悦,低声问道:“将军能否向开明透露,是如何与张熹先生如此熟悉的?”
  安毅和沈凤道相视一笑,安毅反问道:“开明兄是否知道张熹购买百万吨美国粮食运回国内赈灾一事?”
  卢开明恍然大悟,拍击额头连声感叹:“我糊涂了!糊涂了!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啊?之前全世界都在谈论将军和周崇安、欧耀庭、张熹诸位先生的这一重大义举,法新社的评价是第一次看到古老而内战不休的中国第一次显示出惊人的凝聚力,旅法各界对此齐声赞颂,额手相庆……开明竟然没把这事联系起来想,真是糊涂透顶啊……”
  安毅微微点头,再次问道:“开明兄是否愿意到伦敦走一趟?”
  “当然!求之不得!开明还有满腹的话想要向张熹先生请教,没想到真的有这样的机会,绝不能轻易错过!”卢开明兴奋地回答。
  安毅转过身与沈凤道低语片刻,转向卢开明,低声征求意见:“鉴于目前湘黔滇川四省局势日渐稳定,在中央领导下的黔西石珍将军、湘西的张弘栾将军、云南的朱培德将军和本人麾下各部控制的川南地区,将展开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发展联合,并在此基础上开始西南各省县的经济建设,以恢复民生。开明兄如果愿意的话,回去之后不妨将遵义老家的情况和恩师的名讳写出来交给我,遵义也在整个西南经济圈之内,本人愿意资助遵义教育界兴建一所中等学校,并在开明兄的家乡援建一所医院,由明年从江南医学院毕业的湘黔籍医生前往主持,开明兄以为如何?”
  “将军,开明何以为谢啊……”
  “不用谢,你不是愿意进入我们江南集团了吗?江南集团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彼此间相互扶持、相互帮助,是理所当然的事,而且捐资助教兴办医院,一直是江南集团回报国家民族的一种方式,以后,你会慢慢明白的……”
第607章
欧洲之行(七)
  英国军方在朴次茅斯港举行的欢迎仪式规模并不大,却能很好地显示大英帝国的威风与荣耀,民国政府驻英使馆官员们个个红光满面,对此非常满意,说这个简洁明快颇为隆重的欢迎仪式是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两年来极为少见的,傲慢自大的英国人此前对亚洲各国很少有这种礼遇和热情。
  安毅不无恶意地揣测,这样的接待很有可能是考察团出国前表示将会在英国采购两艘海军舰艇的缘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4/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