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3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7/1395

  戴笠欣慰地笑了:“小意思,以贤弟的能力,晋衔上将还不是迟早的事?党内记过算什么?汪兆铭还开除过校长的党籍,校长和李德邻也先后开除过汪兆铭的党籍,现在还不是一样过得好好的?照样当他们的中央委员,怎么了?看来校长对你还是非常关照了,否则其他人单只一个私纵共匪就吃不了兜着走。”
  安毅微微一笑,拿起请柬低声致歉:“杜镛先生那里小弟这次没时间去了,等会儿见过何京等朋友,小弟就得赶回龙华,与蔡将军他们开会,完了立即赶回南京,实在抱歉了!辛兄,烦请兄长替小弟向杜镛先生问好,并代为致歉。”
  “将军客气了,家师也聊到将军日程繁忙,让小弟前来拜访,也算是略表心意。得益于我们在金融、进出口、娱乐业和东西贸易上的紧密合作,现在‘三鑫公司’财源广进,事业蒸蒸日上,家师和门中上下对将军无比尊重和感激,特别是将军满腔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操,在军事和商贸方面的杰出能力,让辛逸无比钦佩。能与将军相识,辛逸三生有幸!”辛逸客气地回答。
  安毅莞尔一笑,连连摆手:“辛兄谬赞了,安毅愧不敢当!”
  “贤弟,今日前来,倒是有件事情需要麻烦贤弟。”戴笠笑道。
  “大哥请说吧,你我兄弟,这么客气干什么啊?”安毅皱起眉头不悦地说道。
  戴笠哈哈一笑:“是这样的,辛贤弟听说贤弟购进的数千辆美国车中,有一批高底盘、大马力的中型轿车,既能运人又能运货,辛贤弟手下弟兄生意繁忙,一直想买几辆这样的汽车,可是无处可买,向上海的美国洋行订购,却被告知要等三个半月时间才行,而且不能保证一定能供应那种在美国也是小批量特别生产的车子,辛逸刚才跟愚兄提起,想问问贤弟能不能转让五辆这样的车?”
  “五辆?五辆够了吗?辛兄如果需要,多拿几辆也无妨,这批车本是小弟特别为军队采购的车子,的确很少见,美国军队也用这种雪佛兰中型箱式车,可惜不是四轮驱动,否则更为理想。”
  安毅转向沈凤道低声吩咐:“去给周先生打个电话,让他尽快派人送五辆雪佛兰中型厢式车到上海,让小朱转交辛兄就可以了,记我账上即可。”
  “请慢!”
  辛逸站起来,钦佩地向安毅拱拱手:“原本我听说安将军对朋友重情重义,慷慨大度,果然名不虚传,辛逸领教了!实不相瞒,辛逸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汽车,只是寻个借口,想看看将军会怎么处理,如今看来倒是辛逸落入下乘了。对不起,将军,辛逸在此向将军致歉,以后若是有用得着辛逸的地方,将军尽管吩咐,辛逸定会全力以赴,要是将军看得起的话,这个朋友辛某交定了!”
  戴笠微微吃了一惊,望着辛逸连声追问怎么连愚兄你都瞒着?
  安毅摇头一笑,转向沈凤道大声吩咐:“沈大哥去打电话吧,这五辆车就算我送给辛大哥的一点儿心意,这种车确实很适合城郊恶劣的公路状况,想必辛大哥总有一天会用得上的,不必推辞了!”
  辛逸再次拱手致礼,长长一叹,没有再谦让,紧绷的冷俊脸上,露出诚挚的笑容,整个人显得阳光和英俊多了。
第650章
战云密布心如焚
  龙华卫戍司令部内烟雾缭绕,气氛压抑,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鼎也特意从苏州赶了过来,军长兼六十师师长蔡廷锴、七十八师师长区寿年等十余名主将尽数到会。
  随着参谋人员在地图上标注的符号越来越多,种种情况全都表明淞沪上空战云密布,谁也无法确定日军会在何时骤然挑起战火,可是与会将领似乎都闻到了若有若无的硝烟味道。
  安毅坐在蔡廷锴身边,双唇紧闭,一言不发,他下首的康泽几次悄悄望过来他都无动于衷,十九路军情报处长将三日来的所有情况汇报完毕,看到蒋光鼎、蔡廷锴脸色凝重地转向安毅,安毅则定定地看着自己,双眼闪烁的冷漠让情报处长陈琪煊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站在那里神色紧张,左右为难。
  安毅点点头示意他坐下,缓缓站起,毫不客气地说道:“诸位前辈、诸位同仁,安毅昨日刚到上海,在上海停留了十七个小时即赶来贵部出席这个会议,在这十七小时时间里,本人掌握的情报似乎比贵部情报处的还要多一些,其中一个重要情报是……日本海军三艘战舰和一艘登陆舰于昨日凌晨四点停泊在崇明外海,距离吴淞口不到八海里。我不解的是,这么重要的情报,为何贵部情报处没有在刚才的会议中通报?反而是将各大报纸上铺天盖地的新闻重复一遍。还有,为何贵部设于虹口区的观察站没有对日军突然出现的海军陆战队番号进行汇报?反而是对日本浪人殴打多少平民又送往哪家医院锲而不舍?作为军队情报机构,竟然如此主次不分,效率低下,我很惊讶,对贵部的情报工作颇为失望。先声明,我在此表态并不代表参谋本部的态度,也不代表蒋总司令的态度,而是仅仅代表我自己,请各位不要有什么别的想法和负担,但是,作为参与总体战略计划制定的参谋次长,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在本人的职权范围内关注贵部情报工作的开展,想听听各位对此的意见如何。”
  蒋光鼎和蔡廷锴等人非常尴尬,众将还是第一次看到好说话的安毅如此严厉地提出问题,均为之一震,但是谁也无法回答安毅的问题。
  蒋光鼎恼火地瞪了陈琪煊一眼,转向安毅,虚心承认自己工作的不足,接着为难地说道:“安次长,我十九路军也就三个师,总部设在南京,六十一师卫戍南京和镇江,六十师驻扎常州与苏州,只有七十八师驻扎淞沪一线,能力和人手都很欠缺啊!针对这一情况,本人决定立刻将总部情报人员尽数调来上海,以加强淞沪地区的情报工作,希望还来得及。”
  安毅点点头:“本人理解将军的苦衷,但是觉得力度还远远不够,最好能将其他两个师的情报侦察人员也都尽数调来,尽快对贵部防区、海岸线和华界、租界展开更为严密的侦查,重点是对日军异常调动和突然出现的兵力进行详细跟踪与分析。同时,将军尽可以十九路军和淞沪卫戍司令部的名义,将部分情报人员派驻海军和海关,对沿江、沿海来往船只进行严密监视,不能坐等海军和海关跑来向你们汇报。此时正值中央政府人事发生巨大变动的时刻,海军和海关也和贵部一样不知所措,被动等待,可是敌人不等我们啊!我会立刻致电中央军委和蒋总司令,请求中央党部调查局驻沪机构、侍从室特务处戴笠处长及时与贵部建立情报互通情报共享机制,不能再等待了,否则战火骤起,首当其冲的就是十九路军!”
  “太感谢了!这样一来,一举解决了大难题,我们再也不用如此被动了!”蒋光鼎感激地说道,众将领也对安毅满怀谢意。
  安毅摇摇头:“目前贵部的准备工作算得上较为及时的,中央军委、军政部、参谋本部在南京召开联席会议,陈枢铭长官出席并担任会议负责人之一,也对贵部目前的布防情况、日军可能的攻击方向、挑起事端的方式手段等等进行研判,同时,由税警总队改编的两个德械师、本人曾担任军长的二十四军第十六、第四十四师也都在战备状态,胡家林将军的独立师也已做好随时增援的准备。之所以告诉大家这个情况,是让大家明白十九路军的将士们不是孤军奋战,独自承担责任,至少在战斗打响之际,我安毅能够保证不少于两个主力师驰援贵部,并肩作战,而且会在弹药和后勤供给方面竭尽全力。这就要求贵部将工作做得更细更全面,还是那句话,不打没有准备的仗。”
  将帅们精神大振,蔡廷锴拍拍安毅的手臂,低声致谢,随即开始了紧张的战前讨论。
  一小时后,安毅看了看表,悄悄与蒋光鼎和蔡廷锴告别,赶赴南京,两人送安毅出来时,安毅仍谆谆叮嘱:命令十九路军京沪沿线驻军,严守铁路桥梁和公路桥梁的安全,一旦战火燃起调集兵力驰援目前只有公路、铁路两条途径,由于日本海军在江面上拥有绝对控制力和炮火优势,通过水路东调军队显然是行不通了。
  凌晨四点,加满油的车队缓缓驶出龙华大营,向西而去,两天两夜没闭过眼的安毅想来想去,始终无法放心,终于违反军令,悄悄给远在湖口的顾长风发去电报,要求四十四师在路程光水警师的协助下,借助夜晚悄然启程,经水路开赴铜陵,必须在天亮以前登岸完毕,随即经陆路绕过宣城,全速开赴湖州集结。
  安毅打定主意,要是蒋介石怪罪下来,就以长途驰援演习为由搪塞过去,最多换来一顿呵斥,也比到时候通过拥挤不堪甚至被日军突然轰炸的京沪线有把握得多。
  二十五日凌晨六点,安毅的车队顺利抵达南京,来不及回去洗漱更衣的安毅随意在街边小摊吃了点东西,立即赶到总部,准备出席即将召开的紧急军事会议。
  日军的侵略企图越来越明显,日军“能登吕号”航空母舰在八艘各式军舰的护送下,已经通过青岛外海直驶上海,东北传来的消息是关东军与新增的一个旅团已经蠢蠢欲动,窥视华北,上海的日侨和日资机构出奇地安静下来,汉口、沙市、九江的日侨开始分批达乘日轮悄然撤离,所有的一切都预示着大战迫在眉睫。
  上午的会议令风尘仆仆焦虑不已的安毅差点儿气破肚子,原以为是紧急军事会议,谁知政府各部大员甚至各处处长济济一堂,蒋介石和外交部官员人在会上夸夸其谈,说什么日军的一意孤行已经引起欧美各国的强烈不满,国联理事会将于今日召开会议,讨论敦促中日政府保持克制,并全力制止上海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并将尽快改组政府,以共度难关当成首要任务来办。与此同时,只当了二十几天行政院长的孙科被蒋介石和汪精卫联手架空,愤然辞职,中央各部吵吵闹闹一片混乱,急得安毅再也不顾斯文,拉住陈诚、葛敬恩、贺耀祖、陈枢铭等将领躲进小会议室里,三言两语就把目前严峻的形势和一触即发的上海危局说清楚。
  众将听了安毅的话,不敢怠慢,纷纷请示蒋介石尽快召开专门军事会议,蒋介石半信半疑,还是命令陈枢铭、何应钦召集在京各部主管、各军主帅全速赶来,这才让安毅略微松了口气。
  傍晚,回到家里匆匆洗完澡更换衣服的安毅来不及休息片刻,带上刚刚收到的上海情报站急报,驱车赶赴蒋介石官邸,进门后碰到恩师张治中,恭敬致礼来不及多说一句话,掏出急报,双手呈送到蒋介石面前:“校长,上海急报,学生认为情况紧急,顾不上先行致电就闯了进来,恳请校长原谅。”
  “咦?什么事情把你急成这样了?作为军中重要将领,应该临危不惧,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
  蒋介石接过电文,白了安毅一眼,转过头细细阅读,突然震惊地失声惊呼:“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怎么会这么快?情报准不准?准不准……”
  安毅上前一步,郑重地点点头:“校长,此情报来自杜月笙先生麾下,再经我部特派情报员和十九路军情报处印证核实,日本第一遣外舰队司令官盐泽幸一少将亲自率领麾下十余将佐,分乘四辆汽车前往闸北、宝山一线实地核查,其中两组日军人员还对商务印书馆和北站进行长时间的实地勘察,虽然日本人自以为做得很隐秘,但还是被我们的人发现了。另外,两千余人的日军海军陆战队于今日凌晨六点二十分乘坐日本商船秘密登陆,迅速开进日租界,随后对军营周边街道实施戒严。学生分析,很有可能是外海日军舰队中六千海军陆战队中的一批,看来是日本人正在悄然分批上岸很显然,日本人已经不可理喻了,我们不能再把所有希望寄托在欧美各国和国联之上,那帮洋人讲民主讲程序,等他们开完会,恐怕上海早没了,南京也危险了。”
  蒋介石转向机要秘书:“立即致电上海铁城,让他速报日本外交使节有何异动!还有,责成祖燕、雨农二人,全力启动一切手段,对上海地区所有日军、日侨驻地进行严密监视,发现异常迅速报告!”
  “是!”
  “文白,立即致电敬之、辞修,让他们火速赶来,由你与敬之、辞修、安毅一起组成临时应急小组,再加上杨杰和熊式辉二人,全权制定作战方案!”蒋介石走近张治中叮嘱道。
  “是!”
  蒋介石再次转向安毅:“说说你的打算吧!”
  安毅苦笑一笑:“校长,学生没什么打算,脑子里只有一个字,快!恳请校长准许学生暗中调动二十四军两个师和独立师,他们走得越快越隐蔽,对十九路军越有利,就能为我大军集结驰援奋起抵抗获得一些宝贵时间。要是打不起来,最多悄然撤回来罢了。”
  蒋介石犹豫一下,走出两步毅然回头:“准!”
第651章
碧血丹心保家国(一)
  浙江青乌二镇有六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江南四大名镇之一,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
  青乌镇以溪为界,河西为乌镇属湖州,河东为青镇属嘉兴,三国时期江东孙氏“乌程侯”的爵号便来源于此。古镇水陆交通发达,经姚震公路可与省道盐湖公路、沪杭公路相衔接,距周围的嘉兴为二十七公里,距湖州四十五公里,距吴江为六十公里,南距繁华的桐乡县城仅数里之遥,前往百公里外的上海在便捷交通条件下一日可达。
  顾长风一眼就相中这个条件优厚的富庶古镇,出于军事行动的隐蔽性和突然性、部队后勤补给等方面考虑,顾长风报请军长尹继南同意,立即将所部四十四师一万三千将士带到此地。
  乌镇北门外慈云桥一线,林木葱郁,濒临公路的老岳庙与庙后诸多平方树林成了将士们的宿营地。天色大亮阴云密布,本地百姓仍然不知道北面老岳庙一带已经暗藏上万精兵,见到身穿灰布军装骑着高头大马进入镇中购买粮食物品的各团军需官颇为惊讶,听到军官们杂乱的口音也不敢多问,反而是对态度和气、买卖公平的军人大生好感。
  元月二十七日,上午十点,古镇北郊老岳庙大殿。
  主持方丈正陪同顾长风和副师长颜耀寰一起参观殿内佛像,后面跟着两位眉清目秀的小沙弥。
  尽管对突然到来的大军深感意外,但清修多年的中年主持仍然神色恬淡,礼貌有加,心中对谈吐不凡不拘一格却身穿花花绿绿士兵衣服的两位将军暗自留意。
  “报告师坐:司令急电,两小时后专机将在嘉兴机场降落,接两位师座赶赴南京出席紧急会议!”
  新晋上校参谋长梁振宇大步进殿低声报告,将电文递给顾长风,完了四下看看正面的金装佛像和两边的立佛。
  顾长风看完还给梁振宇:“振宇,弟兄们由你带,保持隐蔽,严加警戒。另外,委屈方丈和庙里的师傅们了,今天哪里也不能去,前院两个偏殿暂时作为师部使用,具体事务振宇你拿主意吧,再让党代表、各旅各团各营教导员借机展开战前动员,把小日本往最坏的程度说,怎么能引起弟兄们的愤怒就怎么说,他们那些人有这蛊惑人心的本事,能把弟兄们说得怒发冲冠嗷嗷叫唤老子就奖励他们!时间紧急,我和老颜得快马赶赴嘉兴,三十公里路程两个小时就要赶到,估计马累得够呛。”
  “遵命!”梁振宇力正挺胸。
  “这鬼天气能飞吗?”颜耀寰担忧地望向殿外的天空。
  “放心吧,不能飞就不会有这道急令了,估计危机迫在眉睫,一触即发,走吧!”顾长风向闻言惊诧的方丈道了个歉,与颜耀寰并肩而去。
  两人走到庙前,副官侍卫已经准备完毕,并把骏马牵了过来,突然一骑自西向东飞奔而来,顾长风放眼望去,东面尘土飞扬遮天蔽日,似有上万铁骑绝尘而来似的。顾长风将缰绳交给副官,背着双手屹立原地,静静等候快马到来。
  特种大队队副安晋中校勒住缰绳,飞身跃下人立而起的战马,几步跑到顾长风面前,大声报告:“报告师座:老南昌兵站八十九辆卡车组成的后勤车队已经到达镇西三公里,车队满载作战物资,我师火炮也送来了,其中还有四辆刚出厂的承载防空双联炮卡车,南昌警卫旅孙小旺旅长亲自押车前来。”
  “这么快?太好了!”颜耀寰惊讶之余非常高兴。
  “老大厉害啊!他平时总是说打大仗打的是后勤,也是这么做的,他这是让我们豪无后顾之忧啊!老颜,看来咱们不用骑马了,等小旺来了让他送我们一程。这孙子有辆非常好的配车,动力强劲,走山道如履平地,时速高达百公里,跑嘉兴这么好的公路用不着几支烟的工夫,奶奶的我都眼红了,回头我给你和振宇每人也弄一辆才行,孙小旺那孙子才旅长就有专车了,咱们怎么说也是师长、副师长、参谋长了,军衔和职务都比他高,没道理要不来!”顾长风乐呵呵地笑起来。
  上午十点五十分,南京总司令部。
  蒋介石、何应钦、张治中、杨杰、安毅、陈诚、葛敬恩、陈枢铭、贺耀祖、熊式辉等十名将帅围在大型地图前,三十余位各部将校参谋围坐宽大的会议桌四周后排,均在倾听将帅们的紧张讨论。
  安毅站在杨杰侧后半步,望着地图上不断移动的指挥棒,心中对正在讲解的杨杰颇为钦佩,杨杰周密的思维和面面俱到却又突出重点的战略战术分析,给所有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四十三岁的杨杰中将长得方面大耳,是那种典型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长相,云南大理人,十六岁考入云南讲武堂前身的陆军速成武备学堂,不久入保定北洋陆军军官学堂学习,二十一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期炮科学习炮兵军事指挥,后入日本陆军大学第十五期。在日本期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毕业回国参加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诸战役,历任营指挥官、团长、旅长兼重庆卫戍司令官、重庆道尹、四川省政务厅厅长、重庆警察厅长、云南讲武堂骑兵科科长兼日语教官、护国军纵队司令、北京大总统府军事咨议兼陆军部顾问等职。二四年冬他受中山先生邀请任国民军第三军参谋长、国民军前敌总指挥、河南陆军训练处教育长,二六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总参议参加北伐,年底任第六军十七师师长,次年四月任第六军副军长并代理军长,七月任第十八军军长和军事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厅主任,二次北伐后期接任第一集团军参谋长兼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北平行营主任、北平宪兵学校校长,次年升任陆海空总司令部行营总参谋长,随蒋介石参加蒋桂战争,任第十军军长兼左翼指挥官,加蒋冯战争后期任洛阳行营主任兼第十军长,去年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后任从北平迁来的陆军大学校长,现任军事委员会参谋次长兼陆军大学校长,是军内有名的军事理论家,其温和的性格、丰富的经历和深厚的资历,赢得军中一致赞誉和推崇,也是蒋介石信赖的屈指可数的军事智囊之一。
  阴差阳错,战功赫赫的安毅与军中有数人的杨杰交接并不多,两人各自肩负的事务也很繁忙,每次见面都是点头即止,这次算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
  杨杰讲解完毕,众将帅回到座位上展开谈论,同为参谋次长、坐在杨杰和葛敬恩中间的安毅一言不发,竖耳倾听。
  多年的沉浮磨砺,已经使得安毅成熟起来,哪怕心焦如火,他的脸上也是一片安稳平和之象,兼之今日的重要会议与会者无一不是德高望重的前辈级人物,作为晚生后辈的安毅自然识大体。
  会议进行不久,很快形成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坚决抵抗,决不退缩,另一种是以防御为主,辅之以外交手段尽可能消弭战端,两种意见的代表人物一边是陈枢铭、贺耀祖,一边是何应钦、熊式辉,而何熊两人都是毕业于日本军事院校的军内知日派,这两个阵营的出现让安毅觉得非常有意思,虽然他和陈诚、葛敬恩均站在坚决抵抗的一边,但是看到老成持重的张治中、杨杰等人没有任何表态的意思,相互对视一眼,会意一笑,将嘴闭得紧紧的。
  何应钦还在罗列一大串数字,以证明如今的国力和百废待兴之下不能燃起战火:“再从军事能力考虑,由于政府人事更迭,各部亟待调整,至今仍没有展开各种工作的能力,我军分布各地毫无准备,一旦大战突起,如何应对?以日本军队现代化的军舰和海上运输能力,三日之内即可从日本国内调集十个师团大军参战,而我军大部分全靠一双脚板,最近的驻皖、浙、苏数万余将士赶赴战场,恐怕最少也需要五天至一周时间,可忧可虑啊,诸位!”
  “那么,以何部长的意思,我们要放弃上海了?难道何部长甘心做一个民族罪人?”陈枢铭毫不客气地问道。
  “并非如此,本人之所以说这许多,目的只是希望诸位慎之又慎,想方设法群策群力,商议如何将难以避免的战事控制在最低强度、最小范围之内。”
  何应钦坐下后再次站起,他性格温和、温文尔雅的风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多年来这一习惯也为他赢得军中和各界的良好口碑。
  陈枢铭看到何应钦再次坐下后悄悄望向蒋介石,微微一叹不再说话,扭头望向面无表情的安毅,对坚定反日的少壮派领军人物安毅如此沉得住气颇为惊讶。
  蒋介石脸色严峻,肃容正座,似乎极为专注地望向前方,其实他将所有将领脸上的表情都看在眼里。他知道在座的很多老江湖都知道何应钦的话其实代表的是他蒋介石的意见,也知道何应钦的话中充满无奈和矛盾,之所以没人驳斥,也是看在他蒋介石的面子上,但是从心底里来讲,蒋介石根本不愿避战,他的复出必须以一个爱国领袖的面目出现,而不是以懦弱者甚至被骂成卖国者的面目出现,针对四分五裂的国家和目前一片混乱的局势,也许最好的解决办法正像安毅在会前恳切进谏的一样……战争!只有一致对外、奋起抵抗外辱的正义战争,才能统一国人的思想,才能使国内各反对派暂时放下分歧,团结到他蒋介石为首的新中央政府身边来!
  在众将的紧张注视中,深思熟虑的蒋介石缓缓转过头,望向安毅:“安毅将军,你是军中著名将领,是位战功卓著、在各方面都表现优秀的少壮派代表,代表了军中很大一部分将士的意见,现在请你说说自己的看法吧。不用有什么顾虑,畅所欲言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7/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