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4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7/1395


第762章
全方位反击(二)
  汤山行馆二楼会客厅宽敞明亮,装饰简朴,六米长一米五宽的胡桃木呈南北向摆在大厅中间,四周用同色胡桃木装饰的墙裙围了一圈,北面墙上的正中央位置悬挂有大幅中山先生画像,画像两边分辨悬挂党旗和军旗,东西墙上则是一排错落有致的中国山水画,硕大的柱子上悬挂的条幅全都是“天下为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等中山先生的名言。
  商震端着热乎乎的茶杯,细细打量这间无比熟悉的屋子,北伐后期打走了奉军,北伐军各集团军首脑齐聚一堂,决定中国未来的几个重要会议几乎都是在这里召开的,商震现在仍然清晰地记得当时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人坐在哪个位置,自己又坐在哪里。
  黄绍竑看到商震满脸的感慨,微微一笑,朗声问道:“启予兄是否想起北伐胜利后的那段时光了?”
  商震点点头,一脸追忆地说道:“是啊,当时大家都是革命军,四个集团军一起北伐,兵强马壮的桂系军队三巨头来了两个,唯独季宽兄留在后方守着广西老巢,没有出席这一系列会议,愚兄心中还遗憾了很久,如今想起有如过眼云烟,叫人心里忍不住唏嘘哀叹啊……你看,当年安老弟就坐在东面靠墙的那个位置上,是出席会议的所有人中最年轻的将领,西北军和我晋绥军将领都和安老弟处得来,后来安老弟在万人演讲会上遇刺,紧急召集的会议也是在这儿举行的,其后全国军队中北伐的有功将领晋升中将、上将军衔的铨叙会议也在这儿召开,安老弟是第一个被提名晋升中将随即获得一致通过的佼佼者,现在想起来,不胜唏嘘啊!”
  众将听了情不自禁地转头看向商震所指的座位,安毅谦逊地客气几句,端起茶杯慢慢喝了几口,等待黄绍竑和商震叙旧完毕,便进入今天会面的正题。
  商震的到来,安毅一点儿也不觉得惊讶,只是有些轻微的担心,原本从太原赶来的山西王阎锡山摆老资格,到了保定故意磨磨蹭蹭停留大半天时间,后来又以赶不上时间为由,并没有出席让他心里很不爽的北平军政大会。今日上午十点半,阎锡山才和商震等人乘坐专列赶往北平,谁知由于局势突变,数小时前少帅已经与中央代表团成员乘专列赶赴汉口,阎锡山见不着少帅,更没有预料中的东北军将帅和中央代表团一干要员为他举行的隆重的欢迎仪式,只有留守的张作相、于学忠和晋绥军驻北平办事处的十余人到车站迎接。极爱面子的阎锡山脸上笑容不变,打完哈哈乘车回到自己的办事处,陪同的东北军几个将帅前脚刚走,阎锡山后脚就离开北平返回太原。
  安毅搬到汤山行馆,没有安顿好就亲自打电话到晋绥军办事处,想要前去拜访革命元勋、军中前辈阎锡山,谁知办事处主任不无遗憾地告诉安毅,由于晋绥军驻守的察哈尔防区前沿突然发现日寇的影子,大帅已经回去处理突发情况了。
  安毅客气两句,放下电话就知道这不过是个借口,根据情报显示,日寇目前仍在东面的绥远地区,距离察哈尔少说也有几百里,怎么可能突然出现在阎锡山的防区里?仔细一想,再与黄绍竑一合计,安毅就知道这是阎锡山心情不爽了,后来要不是商震主动打电话过来说立即前来见面,安毅和黄绍竑恐怕会起身前往城中的晋绥军办事处拜访,不管怎么说,目前精诚团结共同抗日比什么都重要,面子问题在这一前提下,根本可以忽略不计。
  商震和黄绍竑说了一会儿话,黄绍竑非常坦率地告知自己如今的参谋团团长的身份,商震也爽快地透露晋绥军两个师悄然向北移动,察哈尔驻军也都全线警戒,以防被阴险狡诈的日寇打一个措手不及。
  听了这话,安毅心中为之大定,并由此推测到商震率领的两个军已经得到东北军上下的谅解,重新回到阎锡山晋绥军的怀抱。
  阎锡山虽然对失去华北和北平这块巨大的地盘一直耿耿于怀,与东北军将帅之间也成见很深,彼此都没有好感,但是大敌面前、唇亡齿寒的利益本质大家都没忘,如今看来晋绥军已经与东北军暗中达成了妥协,不管各自心中愿不愿意,在将来发生的中日战争中又是否真诚团结生死与共,但只要认识到危机的到来,并能够根据轻重缓急,暂时放弃分歧一致对外,对国家、民族来说,都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商震见安毅没有插话,一直静静倾听自己与黄绍竑的谈话,脸上的微笑自然而亲切,细细一看却有着令人意会的深意,不用考虑就知道素有“飞狐”之称的安毅已经把握了问题的实质,当下对安毅展颜一笑,客气地问道:“安老弟此番北上之后,天天住在帅府,与少帅形影不离,估计要不是安老弟的千余精锐开来,少帅和辅帅还不愿让安老弟搬到这汤山温泉来住呢!咱们都是老交情,就不客套了,愚兄唐突想问一下,关于对日作战,中央军委参谋本部是否已经有了通盘考虑?我晋绥军将在此番对日作战中居于何等地位?”
  黄绍竑也乐呵呵向安毅微微点头,虽然他以内务部长的身份兼任参谋团长,但是在命令没有公开发表之前,所有的军事计划、军政联络、军队调配都是具体负责的参谋次长兼特派专员安毅掌管,也只能由安毅说出来才合适。再一个,商震的两个军在阎锡山下野东逃之后,为了避免被蒋委员长的中央军吞并,只能依附于原来的老仇人东北军,被编成东北军第四、第五军后,仍然驻防山西和察哈尔地区,后来经中央军委同意,正式授予其第三十二军、三十四军的正式番号,虽然属于少帅统辖,但素来得不到东北军高层的信任,东北军的重要军事会议,商震都无缘参加,而最近半个月安毅与东北军将帅举行的一系列军事会议,黄绍竑也无缘参加,因此只能由安毅来解释。
  安毅礼貌地点点头:“确实有个全盘计划,目前仍处于草案阶段,小弟正想听听启予兄的意见,如果有时间,请启予兄一起到隔壁大厅,那里有详尽的战区地图,说起来会比较清晰明了。”
  如此慷慨的信任,令商震非常感动,他知道安毅将如此重要的机密计划坦然相告,不但是给了自己一个极大的面子,而且充分展现出安毅宽广的胸怀与卓越的远见。
  商震向安毅报以感激的笑容,站起来吩咐身边的参谋长吕济、六十六师长杨效欧跟随自己到前厅去,其他将校则留在原地等候。
  走到门口,安毅在商震耳边低语了几句,商震停下脚步微微一笑,转过头,对端正坐在原位上的孙嘉奇招了招手,大声喊了几句,孙嘉奇随即在众多同僚羡慕的眼光中快速站起,眉开眼笑地跟随在安毅和商震身后。
  进入隔壁的作战指挥厅,眼前的一切又大为不同,东面和西面四米多高、十余米长的墙壁上,已经挂满了作战地图,眼尖的孙嘉奇竟然看到了一副标准的晋西北军事地形图,心中不由得浮想联翩。
  没等孙嘉奇继续遐想下去,安毅熟悉的声音已然传来:“一小时前这里才刚刚布置好,很多东西尚未到位,只能委屈诸位站着了……赵参谋长,由你来解说,把参谋本部与东北军司令部联合制定的大框架简要说说。”
  “是!”赵瑞上前一步:“诸位请。”
  来到东面那张仍然散发出油墨味道的大型地图前,众将对制作精细、连寻常山体海拔高度都一一注明的地图由衷称叹,赵瑞脸色严肃,提起指挥棒开始仔细讲解,三分钟后指挥棒指向山海关一线,用他那略带山东口音的官话,将各军各师负责的防区、作战的指导思想、协同、后勤等方面一一道来。
  在长达十分钟的倾听中,孙嘉奇眼睛随着赵瑞的棒头游走,心里却忍不住感慨万千。孙嘉奇认识黄埔二期的学长赵瑞,虽然品学兼优被黄埔同袍称为二期第一才子的赵瑞没有与孙嘉奇说过一句话,但在刚才见面的那一刻,赵瑞对孙嘉奇报以亲切的笑容,显然是认出了这个黄埔四期师弟,孙嘉奇也对身穿中将制服留学俄国伏龙芝军事学院回来的二期师兄恭敬回应,只是由于长官们在场,没机会问候几句。此时看到这位自己敬重的二期师兄自信而严谨地站在地图前讲解,言简意赅思维敏锐的翩翩风度,着实令人仰慕不已,情不自禁地想起在黄埔军校的那些难忘岁月。
  不知不觉间,孙嘉奇再次望向比自己小一岁多的在黄埔时任区队长的安老大,只见他非常平静地站在自己的长官商震和内政部长黄绍竑中间,孙嘉奇的脑袋突然晕呼起来。
  “精彩!精彩啊!要是东北军上下能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该计划,恐怕日寇增加到十个师团,用上一年时间都未必能打进关内来。”赵瑞讲解完毕,商震大声赞道。
  安毅和黄绍竑相视一笑,都知道商震话里蕴含的深层意思,而且非常准确地点出了安毅和黄绍竑最为担心的问题,一句“要是东北军上下能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饱含的深意和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全都给说通透了。
  商震再次与赵瑞郑重见面,并把身边的参谋长吕济和师长杨效欧介绍给赵瑞中将,吩咐彼此间多多交流,以后大家并肩作战,都是朋友了。
  赵瑞与诸位将领热情握手,谦虚地说自己这个军衔不过是少将加中将衔,还有待军政部下次铨叙才能名副其实,与诸位前辈相比惭愧了。众人听了不由莞尔一笑,相互打趣,黄绍竑和商震也加入进来说说笑笑,彼此间感情由此而增进很多。
  聊了一会儿,商震没听到安毅的声音,抬头一看,就见他和自己的部下孙嘉奇站在打开一半的窗子边上,低声地说着话,相互间表情极为轻松,无拘无束,就像认识了一辈子的弟兄一样,不由对自己带孙嘉奇来的决定暗自得意。
  黄绍竑显然也留意到了这一幕,来到商震身边,低声询问安毅这位黄埔学友的情况,商震非常满意地向黄绍竑介绍被晋绥军将士称之为“铁将军”的心腹爱将孙嘉奇:当年中原大战的东线战场,韩复榘的一个师悄悄发动奇袭,就是被孙嘉奇的一个工兵营和半个团的伤兵堵在必经之路的矮山口南面,韩复榘倾尽全力,打了十一个小时都无法击溃孙嘉奇临时拼凑出的两千余将士,不但无法迂回到晋绥军主力部队身后展开突袭,还留下一千余具尸体,狼狈地向后撤退,被晋绥军中、左两翼抓住机会,猛攻韩复榘部侧翼,从而一举击溃拥有地利的韩复榘部,将其赶过黄河,赶出济南,取得了当时名闻天下的济南大捷。占领济南的当天,商震破格晋升孙嘉奇为中校团长,此后转战多年,孙嘉奇积功晋升为旅长,一直跟随在商震身边,并以锐意进取革新训练而闻名军中,就连以防守誉满天下的傅作义也对孙嘉奇赞不绝口,曾说出在相同兵力、对等条件下,自己不敢说能打得过防守如铁闸般坚韧严密的后起之秀孙嘉奇,从此孙嘉奇赢得了“铁将军”的美誉。
  晋绥军善守天下皆知,二次北伐期间,傅作义曾经以不足万人的疲惫之师,独守孤城涿州,顶住了东北军数万人长达百日的猛烈进攻,东北军三个师苦攻三个月不下颜面尽失,最后用到了飞机大炮甚至毒气弹进攻仍然无法破城,令当时的媒体和全国军队大为惊叹,也纷纷谴责东北军的野蛮行径,要不是阎锡山不忍傅作义和剩余勇士无谓送命而命令傅作义投降,虽然最后依然不免落得个玉石俱焚的结局,但至少还能撑上一两个月。傅作义也因此战名满天下,被誉为中国第一守将。如今傅作义之后又出了一位孙嘉奇,黄绍竑除了赞叹之外,都不知道怎么说才好,由此可见晋绥军真要拼命起来,也是一支难得的劲旅,这对即将到来的对日作战算是一个助益。
  安毅正聊得欢,猛然看到大家都在等候自己,不由歉意一笑,当即拉上孙嘉奇一起,离开指挥大厅,回到先前的会议厅,刚坐下端起茶杯,刘卿悄悄进来呈上两份加急电文,在安毅耳边低语几句。
  安毅看完电文,忍不住问道:“这个吉野康夫是什么人?值得这么连续请示吗?”
  众人闻声纷纷望向安毅,安毅发觉自己声音大了,连忙致歉,然后低声吩咐刘卿按常规处理。
  “慢!”
  商震却是震惊不已,连忙站起来严肃地询问:“愚兄本来不愿意干扰安老弟的军务,但是觉得安老弟或许不清楚这个吉野康夫的底细,老弟如果有兴趣的话,愚兄就说说对这个人的印象,如何?”
  安毅心中一震,连忙站起来感谢:“小弟孤陋寡闻,还请启予兄赐教,请坐下说、坐下说。”
  商震微微一笑,缓缓坐下:“老弟听说过关东军副参谋长石原莞尔吗?或者听说过原先张大帅的军事顾问、如今日军的华北总部天津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吗?”
  “兄长请尽管直言!”听到这两个熟悉的名字,安毅大吃一惊,立刻站起来向商震恭敬请求。
  商震客气地摆摆手,示意安毅坐下:“其实咱们晋绥军司令部也是四个月前才知道有这么个叫吉野康夫的恶魔的,才知道皇姑屯、沈阳惨案、丹东惨案、九一八惨案、锦州失守,直到上个月日军悍然炮击榆关何柱国将军部,以及七天前的天津爱国富商田恺芝先生被谋杀一案,都有这个日军天津特务机关华北课副课长吉野康夫的影子,他原来是关东军司令部情报参谋,在日本士官学校期间,还是咱们阎司令的师弟,因其出身低微而长期得不到重用,九一八之后因其一系列谋划深受石原赏识,破格晋升为关东军参谋部少佐参谋,淞沪战争之前,此人又被土肥原贤二看重,经石原推荐,调到日军天津特务机关任中佐副科长,主管华北谍报业务。”
  “吉野康夫此人非常低调,从不轻易露面,愚兄也是很偶然的机会才从阎司令的那本老相册里,见到此人泯没于众人中的长相,他身材高瘦单薄,戴一副近视眼镜,看起来就像是个教书先生,可观其所作所为,每一桩都是心如蛇蝎无比狡诈的罪恶啊!老弟,愚兄不知道老弟从何处得知此人踪迹,也不想问,只是想提醒老弟一句:吉野此人隐藏极深,却是罪恶滔天的罪人,是侵害我国家民族的千古罪人!”
  安毅目瞪口呆地望着满脸痛恨的商震,再回头望望同样震惊的赵瑞和刘卿,连忙抢过刘卿手里的电文,拔出钢笔,在电文上飞快写下一行字:特急,不惜一切代价,抓活的!
第763章
全方位反击(三)
  北伐大业胜利后的第二年,位于山东半岛南端,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青岛由于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经济地位,被南京国民政府定为全国屈指可数的行政院直辖市之一。
  近代先是被德国人强占,后又被日本人奴役几年的青岛于十年前回到北洋政府手中。在德国殖民政府多年的苦心经营下,青岛的城市规模成倍扩大,七米多宽、铺上柏油的濒海大道太平路上各式高大雄伟的欧式建筑,以及充满异国情调的路灯造型,无处不散发出浓郁的殖民色彩。
  相对于侨居青岛的德国人没事喜欢去看看大兴土木已经用黄色花岗岩石料建起首层的圣弥厄尔教堂,以及去侨民区那座城堡式的基督教堂祷告和做礼拜,青岛本地人更喜欢光顾太平路东段那座占据风水宝地、常年香火旺盛的天后宫。天后宫是座古老的明清风格建筑,始建于明朝成化初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供奉的是中国的圣母……妈祖、镇海的龙王和人人都喜欢的财神,青岛人有句话叫做“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人”,说的就是这段悠久的历史渊源。
  尽管在这寒风凛冽万物萧瑟的冬夜,天后宫的山门已经关上,但是青岛的富商名流、文人骚客依然趋之如鹜地来到天后宫斜对面的观涛阁,悠闲地坐在充满中国风格的茶楼二楼平台上,沐浴着天后宫飘散出来的令人心旷神怡倍感宁静悠远的秘制檀香味道,眺望南方波涛万顷的青岛湾海面小岛上那座著名的航灯,倾听层层波浪拍击海面的声音,捧着温暖香郁的热茶,与三五知交好友度过一段温馨惬意的时光。
  夜幕中,一辆悬挂普通牌照的墨绿色福特轿车由西向东,开到茶楼前面的停车处,坐在副驾驶位上的精明汉子麻利地钻出,恭敬地拉开了后车门,一位身穿黑色西装、披着件深色呢子大衣、体型高瘦气度儒雅的中年人从容地钻出车门,向早已从另一侧车门钻出业已来到自己面前殷勤招呼的中年人客气地致谢,随后便与衣衫光鲜满脸笑容的中年人一起,并肩走向茶楼大门。
  从日本京都大学留学回来的茶楼掌柜徐泊谦恭恭敬敬地等候在门口,彼此客气地鞠躬致礼寒暄了好一会儿,徐泊谦躬身做了个请的姿势,然后把客人领进大门,登上二楼进入早已准备好的雅致包间。
  身材高瘦精神矍铄的中年人,就是数年来双手沾满中国军民的鲜血却又隐藏得很深的日本派驻华北地区的间谍头子之一吉野康夫。平日极少在外露面的吉野康夫此次到青岛来,一是视察该地特务机关的工作,二是对闫汝彬提供的第三舰队新装备的一艘英国产驱逐舰的各项数据、舰船上官兵的具体情况等重要情报进行咨询和嘉奖。
  闫汝彬就是陪同吉野康夫一起前来的肥头大耳的富商,二十七岁,山东潍坊人,由于酒色过度两眼深陷皮肉松弛,看起来就像是三十五六岁的中年人。闫汝彬出身于地主家庭,早年东渡日本,刚开始进入日本振武军校炮科学习,读了半年,实在忍受不了日本教官那种拳脚相加、如同野兽一般龇牙咧嘴的野蛮教育方式,退学后转入京都大学商科学习,非常幸运地与同校的三井家族年青一代子弟三井右卫门相识,结为酒肉朋友,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毕业后,闫汝彬返回青岛,在三井商社的关照下,开始在青岛经营日货,五年时间不到就让他成为身家数百万的新晋富商,也因为与日本人狼狈为奸不择手段吞并青岛商界同行的资产,而成为青岛人极为不齿却又无可奈何的汉奸买办。闫汝彬却因此而深得日本人的器重,去年下半年已经被秘密发展为日本谍报人员,以商人的身份收集青岛各界资料,特别是收集驻扎在青岛的国民政府海军第三舰队的情报,数度因为准确及时地通报中国海军的人事变动和对日态度,获得日本情报机关的信任和重用。
  此时雅间中央的八仙桌上已经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色小吃,吉野康夫一如既往地谨慎,走到飞凌空中的平台上,向左右看了看,这才回到桌边坐下,挥挥手让两名贴身侍卫离开,客气地给自己斟茶的徐泊谦致谢:“徐君,你这茶楼很不错啊!上个月三井君路过天津的时候,还特意向我提及徐君,赞扬徐君的药业公司为我大日本帝国采购到一批市面上极为紧缺的特效药品,解救了很多宝贵的生命,三井君还说在京都大学就读时期,徐君是他众多同窗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但自强不息勤勤恳恳,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令他钦佩不已,吩咐我有机会来青岛,一定要亲自见见徐君,哈哈!徐君果然和三井君所介绍的一模一样,彬彬有礼一表人才啊!”
  徐泊谦微笑着摇了摇头:“哪里、哪里!三井师兄谬赞了,当年留学京都大学的经历,至今历历在目,三井师兄和闫师兄才是难得一见的英才,小弟哪里比得上?倒是吉野君,三井师兄和闫师兄推崇备至,今日得见吉野君实属本人之幸……从日本回国之后,小弟依仗家父半辈子奋斗,接过家族的担子苦苦守着几个药铺和这间茶楼,历经五年仍然没有什么进步,惭愧啊!今后还请吉野君多多关照才是。”
  闫汝彬听到徐泊谦吹捧自己,乐不可支地插嘴道:“吉野君请尽管放心,在下一直都对我这个老同学有信心,他聪明能干,性格宽厚,和他老父亲一样,值得深交啊!不过他的性格太过执拗,不愿意开拓更多的商业领域,守着几个药铺和这家茶楼自得其乐,平时徐君很少来茶楼,说是这儿太过嘈杂不喜欢,下午要不是在下说定个包间招呼远道而来的贵客,说不定徐君现在仍在家里和他老父亲吟诗作画品茶论道呢,哈哈!”
  吉野康夫对闫汝彬擅自暴露自己行踪极为不满,脸上却仍然保持谦谦君子的笑容,点点头,欣赏地对徐泊谦问道:“徐君请坐下细谈,我听三井君无意中提及,徐君也是今年夏天才与上海方面的医药公司建立起联系,小批量获得江南制药厂的内销青霉素特效药的,不知道徐君如何能联系上上海那家著名的医药公司的?”
  徐泊谦谦逊一笑,坐下后恳切地回答:“上海济慈医药商行的副总经理,也是在下和徐君、三井君认识的老朋友了,他名叫吕启见,是应庆大学工学专业毕业,吕君家族与上海冯氏家族颇有渊源,所以从日本毕业后回国即加入了冯氏企业,如今已经做到冯氏济慈医药商行的副总经理。正是由于吕君的特别关照,在下才能每月获得十盒的青霉素特效药,很不容易,这份情意非同一般啊!”
  “哎呀,我说老弟,你怎么从来没对我提起子敬(吕启见字)老弟的事情啊?是不是怕愚兄把你挤掉啊?太不够朋友了吧?”闫汝彬颇为嫉妒地哈哈大笑,脸上松弛的肥肉一颤一颤的。
  “哪里、哪里,闫兄说笑了,吕兄还多次提起闫兄呢,说闫兄是咱们这批留日学生中最有能耐的企业家,还说日后有机会来青岛,定要狠狠地宰闫兄一顿。”徐泊谦连忙客气地笑道。
  闫汝彬心中大为满足,洋洋得意地点了点头,吉野看得有趣,也莞尔一笑,在闫汝彬和徐泊谦热情的招呼下提起筷子,兴致盎然地品尝极具特色的青岛本地美食,吃到高兴处,满嘴的“哟西”频频蹦出。
  楼下大厅靠窗的一桌,两名穿着得体的年轻人和两个花枝招展的妩媚女人在一起惬意品茶,低声说笑,桌面上七八盘精美食物已用掉大半,在女人的嗲声恳求下,两人又要了一碟香卤鲅鱼,一碟灌汤饺子。
  西装革履脖子上挂着一条驼色围巾的年轻人看到两位女人在说悄悄话,也转向身边剑眉方脸、身材精壮的年轻人,压低声音问道:“雨凌兄,都十点半了,看样子这地方实在难以下手,可只要让吉野老狗上车走了,拐个弯就是太平路,几分钟就可以抵达日本使馆,这一路上巡警不断,日本人的爪牙也不少,更不好下手了,这可怎么办?恐怕这会儿海川兄他们几个都在外面等急了,你倒是拿出个主意来啊!”
  二十五岁的特勤队长夏雨凌抬腕看了看表,虽然心急如焚却拿不出任何办法,根据两个多小时的反复观察和侦测,吉野康夫的保卫措施相当严密,看起来吉野只带两个侍卫跟随闫汝彬前来,其实早在吉野到来之前,已经有一辆轿车停在门外了,车上的四个保镖看举止都是日本高手,日本武士那种独特的气质,是穿任何衣服都掩藏不了的。除了这五个棘手的侍卫外,大厅里还坐着闫汝彬的两个保镖,还有两桌身穿警察制服和海军制服的军人在喝酒聊天,要是一个不慎被这些同属于国民政府的警察和军人误会为劫匪,自己这个行动小队所面对的困难更加巨大。
  再一个,一向神龙见尾不见首的吉野非常狡猾,此人好不容易被本部情报站青岛站站长徐泊谦无意中获知行踪和身份,急报北方总部之后,不到半小时,本部的老大通过北方总部连续三份急令下来,这等自情报站组建以来绝无仅有的特级命令,让徐泊谦和夏雨凌深感自己身上担子的沉重,如果此次让吉野康夫逃过一劫的话,不但有辱青岛站所有弟兄的荣誉,更加严重的是,下次再想有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行了。
  祖籍沧州的夏雨凌脸上平静,心中却乱糟糟的理不出头绪来,这位在北伐后期独立师南撤期间,加入胡家林卫队的武林世家子弟,经历了此后的西征桂系和中原大战,从一名侍卫到特种分队副分队长,再到特务营突击连中尉连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迅速成长,成为一名有勇有谋、前途无量的特种精锐。一年半前,在师叔胡家林征求意见后,他毅然进入士官学校特别班深造,最后脱下军装,回到抚育他成长的北方大地,几经调整,于年初正式担任青岛站少校特勤队长,仅用了半年时间,就组织起一支纪律严明、战力强悍的特勤队伍,圆满完成了多项秘密任务,两次获得北方总部的嘉奖,一次获得南京本部的记功,是安毅手中一支重要的秘密武装力量。今天,突然接到北方总部和南京本部交给的艰巨任务,夏雨凌热血澎湃,激动之余也深知任务的艰难,要是刺杀的话他能转眼间想出十几个方案,可是要抓活的,难度就十倍百倍地提高了。
  挂着围巾的年轻人看到自己的队长呆呆望着窗外远处的渡轮码头上的灯光,心里着急,忍不住再次询问。
  夏雨凌似是下了很大决心,收回目光,低声吩咐:“青峰,你仔细听着,估计吉野很快会离开,你带上个女的先走,通知万师兄分出两个弟兄到码头去,无论如何要弄到一艘小机船,咱们也只有水路一途可走,另外由你和万师兄率领两个小组在码头上方的公路拐弯处做好准备,关键时刻,咱们不惜动用武器和手雷,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一定要成功!只要能够擒住吉野康夫,出了青岛湾直插黄岛,其他弟兄除留在家里的第三小组之外,一半跟我走,一半撤到石家庄去,这次行动暴露之后,咱们再也不能在青岛待下去了。”
  青峰呆了一下,随即担忧地问道:“要是这样,徐大哥恐怕脱不了干系啊!”
  “你只管去,等会儿我会有办法通知徐大哥如何应对,事到如今,只能放手一搏了!”
  “这俩窑姐怎么办?”
  “你的你带走,给点钱打发了,我的这个我自有办法应付,去吧!”
  “是!”
第764章
全方位反击(四)
  深夜十一点刚过,两辆轿车一前一后驶离观涛阁大门口,拐上大马路,随即缓缓提速,第二辆车上与吉野康夫一起坐在后座上的徐泊谦,一面回答吉野不紧不慢的询问,一面紧张地顺着车头明亮的灯光打量前方,坐在前面副驾驶座上的闫汝彬不时回过头,献媚邀宠,谈笑风生。由于太过紧张,徐泊谦的脊梁和前胸源源不断冒出汗水,深怕夏雨凌的那帮弟兄连自己也一块儿收拾了,好在冬天穿得厚,否则极有可能难以隐瞒此刻的异常。
  车行驶到轮渡码头上方的拐弯处,远远就看到路灯下一个渔民模样的汉子挑着两个沉重的鱼篓穿越马路,第一辆车上的司机大呼不好,急踩刹车,渔民吓得摔倒在大路中间,与车头的距离还不到半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7/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