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4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4/1395

  杨九霄惊讶地看着飞身跃下几个高坎的顾长风,对他这灵活身手佩服不已,转向身边的倪显荣悄悄问道:“你小子不是对我说虎头将军出身名门,学识过人吗?怎么比老子还粗鲁……”
第776章
冰与火的洗礼(一)
  夜幕降临前的一刻,飞雪初霁,寒风稍减,微弱的光亮将北国冬夜的大地照映得灰茫茫一片,天地犹如笼罩在一个巨大的深灰色暮霭之中,虽无法远视,但却可辨认数十米内的物体轮廓,这一奇特景象,让远道而来的混编旅将士倍感新鲜。
  老爷庙两侧的偏殿外,数名弟兄正在把一袋袋生盐倒入热气蒸腾的大锅之中,用木棍不停搅拌,偏殿里,七十余名被冻伤和摔伤的弟兄姿态各异地躺在长长的热炕和木板上,随队而来的一个班救护兵正在指导帮忙的弟兄们,如何用烈酒替伤员擦拭身体、如何用浓盐水浸泡和清洗伤口。
  正殿外,杨九霄与顾长风亲密无间地对了个火,惬意地猛吸几口老南昌烟厂出产的专供安家军的优质香烟,正殿里不时传来滴滴答答的发报声。
  才仅仅见面数个小时,这对南北兄弟就因彼此性格相若、脾性相投而一见如故,晚饭时杨九霄拿出个装满五斤烧刀子的皮囊,问顾长风是否整几口暖暖身子?顾长风早在出发之前,就详细阅读过杨九霄的档案,看过杨九霄三年前的照片,知道身边这位满脸胡子如同钢针一样的猛将有个绰号叫“杨不倒”,细问安毅后才得知杨九霄酒量大得惊人,据说到现在为止,仍没有一个弟兄看到杨九霄喝趴下过。
  因此,顾长风一看杨九霄笑得贼贼的虎眼,立即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二话不说接过皮囊,咕嘟嘟灌下一斤多酒,顿时赢得杨九霄和弟兄们的满堂喝彩。
  对自己弟兄满腔挚诚的杨九霄见状,也不由豪气大发,向顾长风比了个大拇指,畅笑之余,接过顾长风递来的皮囊依样画葫芦,一口闷下一斤多,才笑容满面地擦了擦胡子,两人汤都没喝一口,转眼间喝干了三四斤烧刀子,双双站起相视一笑,每人提着块差不多两斤重的卤羊肉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完了擦擦手,并肩走到殿左的大香案前,对着地图指指点点,紧张地交换意见,身子根本没有半点儿晃悠,仿佛刚才喝下的三四斤烧刀子不是烈酒,而是茶水一样,看得一起吃饭的两军将校眼都直了。
  商量完军务,两人把一切都交给麾下弟兄,一起来到大殿门前,迎着凛冽的北风敞开衣襟,吸烟聊天。顾长风说:我还原以为老爷庙是荒山上的一个破败小庙,没想到这里的老爷庙不但没建在荒山上,反而是坐落在热闹镇子中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大庙宇,今天算是长见识了。
  杨九霄点点头莞尔一笑,显得非常得意,周围十几支大大小小抗日武装,也只有他杨九霄的队伍敢于驻扎在交通便利、距离敌人不到二十公里的热闹镇子,原因是杨九霄的队伍数月来时常接济本地乡亲,采购物资从来没少过一分钱,还派出自己的卫生队拿出北平总部千辛万苦送来的特效药,为生病的父老乡亲免费治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十里八乡民众的支持和善待,就连老爷庙的主持方丈和十几个出家人也和杨九霄成了兄弟。
  由于时常率领队伍在老爷庙落脚,杨九霄耳闻目染之下,对老爷庙的历史也有所了解,他告诉顾长风,这座老庙早在北宋年间就有了,供奉的是关二爷,大庙面阔三间、进深六椽,要不是眼下大雪覆盖,白天能看到大殿屋顶的九脊十兽四套头,从前至后分为外院、下院、上院,由低而高层叠而进,正殿檐下四根粗大的虎头圆柱都是上等原木,整棵树放倒后几百人搬到这儿才加工竖起。
  顾长风听到这里,感兴趣地里外走动,两名侍卫用长棍挑起马灯,亦步亦趋,将殿内四壁绘有关羽故事的壁画照得通亮。殿内塑像齐全,各具特色,关公的金面塑像威武雄壮,气宇轩昂,边上的关平英姿矫健,风度翩翩,周仓气势凛然,不怒自威,其他塑像衣冠楚楚,面姿各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走完一圈,顾长风由衷地赞叹,说这是自己平生仅见的年代最为久远、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关帝庙,但愿同样尊奉佛教、同样崇敬关二爷的小日本积点阴德,别毁坏了。
  杨九霄听得有趣哈哈一笑,随即摇了摇头:“这日本人既然信佛又信关帝爷,怎么全然没有佛家那种慈悲为怀的心胸,更不讲什么仁德道义,丧心病狂杀人如麻连禽兽都不如啊?”
  顾长风道:“我听我们老大说,佛教传入日本后,随着东渡的一些精修佛学的大师先后逝世,逐渐被有心人利用,慢慢变质,发展到后来,竟主张以暴力斗争的形式反对一切敌对者,日本战国时期的本愿寺一向宗甚至发展为一方割据势力,你说在这种土地上传播的佛教,还与讲慈悲和禁杀生的佛家有丝毫关系吗?至于关帝庙,我想是日本人看三国演义多了,他们一贯崇拜中国的军事文化,对千里走单骑忠义无双的关二爷有好感,这并不奇怪,人都希望别人对自己讲信义,至于自己讲不讲,那又另当别论了!”
  这个时候,情报参谋匆匆走了过来,将一份电文连同文件夹一起递给顾长风,低声禀报:“鲁彦青大队来电,他们已经成功炸毁凌河铁桥以东七公里铁路,主力顺利迂回到金岭寺南面的下河山一线,正在等待时机,争取尽快炸毁凌河铁桥。电文中说,现在日军只过去两列专列,第三列火车却迟迟没有到来,预计第八师团十六旅团、师团指挥部和辎重单位均没有通过,前面过去的日军似乎也没有停下的迹象,反而加速开向朝阳城了。”
  顾长风点点头,示意将这一异常情报电告前指,并继续联系,随后把电文递给杨九霄,耐心等待他看完。
  杨九霄合上文件夹,非常疑惑地问道:“半小时前,志强率领的三支队一千五百将士与少帅的一小队潜伏人马,里应外合,顺利打下北票城,并成功地调动两个大队的日军回援,全歼城中一百六十余名日军,并对八百多闻风丧胆的伪军尽数缴械,还顺带领出三百多个不愿再帮小日本残害自己乡亲的投诚伪军,相信这么大一件事肯定惊动到日本关东军总部了,为何他们没有像咱们估计的一样,停下来收复北票城,反而是加速开往朝阳一线?会不会是小日本看穿了咱们的计划?”
  “估计不会,至少日军目前还不知道小弟率领四千多弟兄潜入这里。”顾长风略一思索摇了摇头,与杨九霄一起走到地图前,细细查看,紧张思考,不一会儿,顾长风抬起头做出判断:“无非两个可能,第一,日军军令严明,没有上峰的命令,他们不会擅自改变自己的行动计划。北票城是第七独立旅团的防区,而第七独立旅团的大部分主力和至少四个团的伪军都在大黑山周围,对各路抗日武装和九哥留下的第四大队展开围剿,第八师团不会因为第七旅团的失利而改变自己的计划,毕竟相比较而言,朝阳要比北票重要得多,日军不稳稳占据绝对不放心。第二,也许第八师团得知北票城被我军攻下后,采取继续前进稳固朝阳的策略,站稳脚跟之后再回过头来,与第七独立旅团一起,呈三面夹击之势,企图把咱们几只抗日武装全都合围在大黑山里。”
  杨九霄看着地图,缓缓点头:“有道理……如果老弟你分析不错的话,很可能小日本并不知道我三个大队已经离开大黑山,以为咱们支队、共产党的巴彦三十七军、冯占海的暂一师都在大黑山腹部和北麓,否则第七独立旅团不会花那么大的力气几乎倾巢出动,结果却被咱们钻了个空子。只是,在鲁彦青大队和朝阳城侦查小组传回进一步情报之前,咱们不敢轻举妄动,不然很容易打乱咱们的预定计划。”
  “没办法,眼下只能暂时等等了,不知道情报发回北平之后,老大和胡子他们会做出什么判断……来吧,九哥,咱们抛开那些乌七八糟的想法,静下心来好好合计合计,比如说,你是第八师团的师团长西义一那个老贼,面对这样的混乱局面,你会如何应对?”顾长风望着地图,低声问道。
  杨九霄愣了一下,一时间还不适应顾长风这种换位思考方法,想了想深感有理,于是也低下脑袋,凝视地图:“对啊,小日本会怎么想呢……”
  晚上八点五十分,北平汤山,华北战区前线指挥部。
  指挥部里数十将校仍在为杨九霄支队与少帅的潜伏小组协同攻下北票而高兴不已,安毅却已经趴在沙盘边沿,自言自语:“西义一那个老贼到底怎么想的……”
  一旁的赵瑞低声说道:“虎头和九哥的分析有一定道理,极有可能日军的第十五旅团正像他们俩猜测的那样,先占领朝阳稳固大势再说。而且属下估计,没有停下的两列专列,无法装载完日军的一个旅团,单纯只是运送个七八千人没关系,可两个步兵联队拥有的大量辎重、马匹和火炮无法装载,因此属下大胆估计,开往朝阳一线的日军兵力很可能只有一个完整的联队,大约在四千人左右,其他主力仍然落在后面。”
  安毅眼睛一亮:“刘卿,立刻给我接通少帅的电话。”
  “是!”
  晚九点,义县火车站。
  站台上两列陈旧的闷罐火车,仍然一动不动,车厢里拥挤的日军官兵都在低声议论,猜测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为何到现在仍未发车?
  日军第八师团中将师团长和一群麾下将佐,全挤在站长办公室里,面对摊开的军事地图,展开紧张的讨论。
  将佐们此时非常恼火,大骂第七独立旅团是蠢货,是混蛋,上一次给人掏了老窝朝阳还不长记性,把指挥部迁到北票之后,又因报复心切,麻痹大意,自以为抗日武装不敢来攻,尚未得到补充的一个半联队竟然倾巢出动,围剿大黑山一线,结果再一次被抗日武装攻陷老巢,虽然一个小时不到旅团长中村引介便率部夺回北票,但是造成的损失和引发的影响实在太大,该段铁路被炸加起来总共七百余米长,铁轨和路基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内修复,现在身负重任的第八师团只通过了一个联队的兵力,而且这个连队的两个炮兵中队仍然留在第三列停在半途的火车上,两千余炮兵、辎重兵和工兵滞留在荒山野地,挨饿受冻,进退不得,师团大部主力被迫停止开动,要是有个突变,产生的影响实在难以估计。
  如此窘迫、难堪的处境,怎么能不让第八师团将佐满腹怒火,焦急不安?
  面对纷乱而又紧急的局面,西义一终于拿定了主意,命令已经装载士兵和装备的两列火车立刻出发,哪怕被堵在半路也要走,同时命令参谋长小林角太郎立刻致电关东军总部,要求第七独立混成旅团立刻抢修铁路,保障通行安全。
  命令下达完毕,西义一尚未喘一口气,外面突然传来几声枪响和阵阵吼叫,众将佐大惊之下,纷纷走出办公室,质问是怎么回事?
  西义一脸色铁青,满脸都是怒火,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不断传来的枪声和怒骂声,终于让他忍无可忍,当即不顾身份,大步冲出办公室,想看个究竟。
  站台尽头发生的一幕,让西义一大吃一惊,地面上倒卧着四五具尸体,一位身穿铁路制服的汉子站在熊熊燃烧的火车头上,哈哈大笑,手中的油桶连同他的身躯一起,被大火舔舐,他却仍然在放声大笑,转眼间就被密集的子弹打倒,燃烧的身体向前一扑,瞬间便被大火淹没……
  九点三十分,顺承王府。
  少帅听完麾下爱将的禀报,一脸凄然地缓缓站起,拿起电话,对另一头的安毅低声说道:“贤弟,据义县传来的可靠消息,火车站燃起冲天大火,仅剩的两个火车头被烧坏,日军的专列在天亮之前无法离站……”
第777章
冰与火的洗礼(二)
  深夜十一点半,辽西老爷庙。
  巡视各部的顾长风非常感慨,镇子乡亲们的深情厚谊令他无比感动,几乎每一户人家都塞进去一个班以上的弟兄,乡亲们仗义地把热炕让给和日本人干仗的将士们,拿出自己少得可怜的食物,热情招呼,看到将士们婉言谢绝没一个接下,乡亲们苦劝之后很快便看出异常来,从长相、口音、大棉袄里的冬季迷彩服和新式武器等等,意识到这支突然开来的部队并不是自己的东北子弟,惊愕之余,少部分乡亲若有所思地闭上了嘴,大部分爽直的乡亲可没那么多讲究,一个一个大兄弟老家哪儿的、是哪个部队的问个不停。将士们严守军纪,不敢透露,脸上全都是歉意的笑容,士官和校尉军官们和气地解释这是军事秘密,大叔大伯大爷大妈知道咱们是杨九哥的兄弟就成了。
  顾长风在杨九霄的陪伴下,每到一户人家都获得热情接待,在乡亲们热情的询问下,顾长风有些犯难了,悄悄与杨九霄商量之后,让传令官通知每一个团营长,要是老乡问起,就说咱们是少帅派来的队伍,这样一来才让问题得到解决,可另一个问题又出来了:怀念少帅甚至张大帅的乡亲们说着说着,泪流满面,好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仰天悲呼少帅没忘了咱们,少帅还惦记着咱们辽西乡亲……
  走进村中教书匠翟老先生家里时,顾长风看到老先生两口子和儿子媳妇两个孙子全挤在大炕边沿,把里面最暖和最宽敞的地方让给特务营两个班的弟兄,弟兄们哪里消受得了?二十几个汉子说什么也不上炕,挤在狭窄的大炕前,连连致谢感激不已,翟老先生一家说什么也不让将士们站着,一定要将士们先上炕再说,两边你来我去,客气了好久也没安顿下来,老先生的十三岁大孙子却缠着一位小个子士官,一口一个大叔地叫,一双灵动的眼睛死死盯着大叔胸前那支他从没见过的冲锋枪。
  老先生一家看到杨九霄领着气宇昂轩的顾长风进来,激动地连叫九哥热情招呼,性子泼辣的儿媳妇立刻向杨九霄告状:“九哥啊,少帅派来的弟兄们太见外了,估计都不是咱们东北人,否则哪儿有这样生分的?九哥的弟兄们每次到来,不都是像自家人一样,一根烟袋轮流抽吗?”
  杨九霄乐呵呵回答那是那是,媳妇儿乐呵呵装上一锅旱烟,凑到油灯火苗上“吧嗒吧嗒”吸旺了,完了双手递给杨九霄,嘴里脆生生地说这是对门家翟老三刚从漠河捎回来的上等烟丝,九哥你一定很久尝不到了。
  顾长风和弟兄们算是开眼了,杨九霄大大咧咧地吩咐兄弟们先解下武器脱下大衣上炕挤挤再说,惬意地猛抽两口烟,鼻孔和嘴巴里呼呼冒出刺鼻的烟雾,嘴里还不忘赞叹烟丝的好品质,吆喝几声,突然看到站在炕边的老先生眉头微蹙,一直呆呆地盯着顾长风看,心里一动,连忙恭敬地把老先生扶到炕沿坐下,一屁股坐在老先生身边,咧开嘴开了个玩笑:“六叔公,您老怎么这么看着我兄弟?难道你能看出他官有多大?他这身打扮与满屋子弟兄们一样的,您老要是能看出来,小侄下次带条好烟孝敬您,怎么样?”
  众弟兄和老先生家人愉快地笑了起来,顾长风礼貌地点头致意,谢过递来高凳子的老先生儿子,坐在老先生对面一米,含笑地四下打量。
  老先生扶了扶老花镜,颇为激动地凝视顾长风,嘴巴动了好几下,才略微颤抖地问道:“将军,您……您高姓顾,对不对……”
  满屋子随之安静下来,杨九霄和弟兄们全都惊讶地望向老先生和顾长风。
  顾长风微微吃了一惊,随即笑道:“先生慧眼如炬,晚辈佩服啊!不错,晚辈小姓顾,敢问先生是怎么知道的?”
  “啊……”
  老先生的儿子惊叫一声,突然扭头就跑,冲进隔壁的小屋,很快拿出一本《模范营》激动地来到自己父亲身边,飞快翻开封面几页,突然停下,闪亮的目光在书本和顾长风脸上反复移动:“爹,是真的!爹你没记错……看,一模一样啊!这是何京先生的《模范营》,第五版最好的版本,上海商务印书馆印的,上好的铜版纸……非常清楚啊……”
  顾长风这才知道个中原委,莞尔一笑,非常客气地说道:“真没想到啊!晚辈这点薄名,竟然传到这里来了,呵呵!请先生多多指教,请这位大哥多多担待,由于保密的原因,咱们不能透露消息,既然让大家认出来了,还请代为保密为盼!”
  “那是!那是……将军请尽管放心,个中利害,老朽还是明白的……不过,将军不是一直跟随安将军吗?怎么会到这儿来?”老先生还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
  顾长风心念一转,低声回答:“先生恐怕还不知道,安将军已经在北平很长时间了,他和少帅整天在一起,两人一见如故亲密无间,如今少帅已经成了华北战区总司令,安将军担任少帅的前敌总指挥,正在齐心合力抵抗小日本的侵略,咱们这次悄悄到来,就是接受少帅命令、由安将军亲自指挥的,与杨九哥的部队一起,准备好好和开来辽西的小日本干上一仗,教训他狗娘养的!”
  老先生激动地不住颤抖:“好啊!好啊……咱们可算是有盼头了,有名满天下的安家军和咱们东北军并肩御敌,定能把十恶不赦的日本人赶出国门去,咱们东北人有指望了……”说到这儿,一行浊泪溢出了眼眶。
  这一番话说得顾长风和弟兄们心酸不已,他们都知道以目前的两国国力和两军军力对比,哪怕自己二十余万安家军尽数开来,与二十余万东北军弟兄一起拼死一战,最多也只能把日寇挡在长城以北,要想收复东北赶走日寇,谈何容易啊?
  杨九霄见屋子里沉默下来,连忙笑着开解:“六叔公放心,你老年仅半百,身板儿硬朗着呢,绝对能看到小日本被赶出咱们东北的那一天,我保证!”
  老先生平静下来,对顾长风歉意一笑,接着幽幽而叹:“老朽失态了,尚请将军海涵,其实老朽心里明白,光复东北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不过,今天看到你们,看到少帅拿出了血性,老朽这心里终归踏实了,只要抵抗,不管多么艰难多么蹉跎,终归有份希望,有个盼头,就不会日夜担忧亡国灭种了啊!”
  老先生的一席话,深深地刺痛了每一个人的心灵,顾长风情不自禁伸出手来,轻轻握住老先生的手,重重点了点头。
  杨九霄放下烟袋,仰头长叹一声,看到门外参谋们伸头进来,连忙跳下炕,出去一会儿,很快返回,拉拉顾长风,对着老先生乐呵呵地说道:“六叔公,小侄和顾将军军务在身,就不陪你多聊聊了,等过一段忙完小侄再来看你,这满屋子的弟兄就麻烦您老一家了!”
  “别说这话,有事就忙去吧,去吧……”
  凌晨三点,金岭寺铁路线以南,下河山。
  雪坑中,鲁彦青打着手电筒,把刚刚收到的电文接连读了三遍,对身边几名副大队长由衷赞叹:“真没想到能有这么好的主意,一定是顾长官想出来的,九哥和司令部几个弟兄绝对想不出这么精妙的主意!常怀,你立即率领侦察排和三连出发,绕着山脚沟底走,争取二十分钟内赶到东面的馒头岭,隔着大凌河向正在铁道线上等候铁路抢修的第八师团先遣联队打冷枪,带四门六零小钢炮去,炮弹能带多少带多少,瞄准施工的篝火,轰他娘的!记住,打两炮就得换个地方,不能停在一个地方蛮干,否则日军掷弹筒还击可不好受。”
  “大家千万别担心日军会从刚结冻的河面上冲过来,滑溜溜的他们绝对跑不了,反而成为你们的活靶子,一个不好冰面破裂,他们死得更惨。退一步说,要是日军拼了老命反击,你们就向东面撤退,看到日军追不上之后,再迅速绕回来打一轮,只要拖住这股日军三小时,就是大功一件。”
  “明白了!好主意,属下立即出发!”
  熄灭手电筒,鲁彦青一把拉过一连长柳连城:“连城,你立即回到铁桥南面的隐蔽点,只要听到东面的交火声传到,就让敢死队弟兄抱起炸药包缓缓摸上去,注意,一定要伪装好!参谋长已经率领三大队赶往铁桥北面,听到东面爆炸声响起,他们就会对铁桥两端的守军发起进攻,到时候轻重机枪迫击炮一起上,定能把守桥的日军吸引过去,为你们摸到桥下实施爆破提供掩护。但是决不能就指望他们,你一定要有一往无前的决心,再困难也要完成任务,这是这一仗的关键,咱们五千弟兄的声誉全都系在你身上了!”
  柳连城的牙齿咬得嘎嘎响:“大哥放心,完不成任务小弟也不回来了!要是有个好歹,替小弟照顾一下俺老娘和妹子。”
  “等等!别说这晦气话,一定要活着回来,我让豹子率领特务连掩护你们,一定要成功!”鲁彦青几乎是低吼出来。
  “明白!走了,大哥!”
  柳连城和豹子很快出发,鲁彦青掀开遮住雪坑的白布一角,伸出脑袋,紧紧盯着两位好兄弟的背影,直到敏捷的背影消失在西南方的矮山之后,柳连城才重重地吐出口白雾,抓下脑袋上的狗皮帽子,用力擦去脸上流淌的汗珠。
第778章
冰与火的洗礼(三)
  凌晨三点二十五分,北平汤山指挥部。
  “报告司令,第八师团的编制拿到了。”刘卿匆匆而来,将少帅司令部情报处紧急送来的文件递给安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4/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