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4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4/1395

  林飞听史蒂文斯在战机机舱下方画上五角星来表示战绩的建议,欣然请大家一起到停机棚去,欧文想想点头同意,毕竟在空旷的机场晒着温暖的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喝酒,要比在室内喝酒惬意得多。
  已经喝下两瓶半的史蒂文斯非常兴奋,他知道这一两天核实完战绩,自己将会和欧文一样获得中国空军荣誉上校的嘉奖,这一意义深远令人无比荣耀的荣誉至今为止只有两个外国人获得过,一个是在上海一二八抗战中牺牲的飞机推销员肖特,一个就是现在的顶头上司、数月来指挥安家军两个航空大队取得赫赫战功的欧文,史蒂文斯将会成为第三个获此殊荣的外国人,怎么能不让他满怀自豪?他甚至想象到仍然留在美国的女友看到自己的荣誉后舍身热吻自己的情景。
  幽默风趣的投弹教官马丁的一句玩笑,惹得弟兄们哄然大笑,史蒂文斯笑完,突然转向乐呵呵擦手的林飞:“林,我突然想起一件很有趣的事,按理说赤城机场是我们修复的,可是阎锡山将军似乎不愿意我们在那里驻扎,我们还没走他就派出一个连的兵力‘保护’我们,让我们很不舒服。自从我们撤离赤城机场到现在快两周了,不知道那个美丽的地方怎么样了,也不知道阎锡山将军的飞机敢不敢进驻,要是我们开着这两架飞机到赤城机场转一圈,你说阎锡山将军的官兵们会不会吓得到处跑?”
  众人又是哄然大笑,欧文立刻板起脸,出言制止:“斯蒂文(史蒂文斯的昵称),你喝了这么多酒,不能上机,别忘了安家军的纪律,我可不希望你刚领到勋章就被辞退。”
  史蒂文斯吐了吐舌头,迅即打消乘兴再出去寻敌作战的念头,众弟兄也不敢在军纪面前放肆,一个个收起笑容,扯到别的地方去。
  林飞很快带上飞行帽,扣好飞行服,跑出去吩咐地勤人员帮自己把飞机拉出去启动,欧文急忙把酒瓶放到地下,疾步走到飞机前,仰望已经爬上机舱的林飞,一脸严肃地说道:“林,你也喝酒了,而且今天下午全体休息,所有任务取消,虽然撤回后我已交出指挥权,无权对你下达命令,但是我建议你最好不要起飞。”
  林飞扣好飞行帽,伸出脑袋不以为意地回答:“欧文,本来今天下午就是我的巡逻任务,今早临时决定作战方案,才跟随斯蒂文出去逛一圈的,而且刚才大家都把酒抢空了,我喝的不多,想了想还是决定执行原定计划。”
  “谢谢你的提醒,欧文,放心吧,飞机已经维护完毕,油料和弹药已经补充齐全,我不会去和日军交战的,完成例行飞行任务马上回来,哈哈!欧文,你看,晚霞很快出现,你常说这是一天最美的时刻,对吗?”
  “欧文,让他去吧,以这家伙的技术和飞机良好的性能,哪怕碰到日本飞机,也能轻松规避,没事的!”
  史蒂文斯与美国回来的林飞私交深厚,自己喝多了飞不动,但非常愿意看到自己的老朋友出去遛遛,在史蒂文斯心里,飞行员只有驾驶战机翱翔九天,才是最幸福的事情。
  欧文看到其他人也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知道劝不动林飞,好在这个时候临近傍晚,日军飞机由于距离和夜间起降的限制,入夜时分基本不会滞留在远离机场的空中,林飞就算飞到承德以北空域也是比较安全的。
  想了又想,欧文只好耸耸肩,低声叮嘱林飞一番,最后和弟兄们一起把林飞和战机送上跑道,看到飞机加速升空急速北去,情不自禁在胸前画了个十字,用母语低声念叨几句,请求万能的上帝赐福于林飞。
  欧文转过身来,立即命令作战参谋通知安毅的前敌指挥部,以防屠智荣的防空旅那些经验越来越丰富的将士们误会之下把林飞打下来。
  至于其他军队,欧文一点儿也不担心,除了阎锡山的晋绥军有三十几架陈旧的飞机外,其他各军剩下的只是可怜的几架专用运输机,而且因为害怕起飞后被日军飞机打下来,几乎全都藏在机场西面的小树林前面,飞机上面还盖上宽大的伪装网,已经有很长时间不飞了。
  临近傍晚,晚霞照耀下的承德古城,蒙上了一层金色的轮廓,柔光中的南城门上的高耸城楼,仍是那么巍峨肃穆。
  一阵马蹄声响起,八匹战马络绎走出城门,在宽敞平坦的道路上小跑起来,跑在前面的一黑一黄两匹战马非常雄健,载着主人很快冲进道旁长出数寸高的宽阔麦田奔驰起来,身后六名日军尉官也打马紧紧跟随。
  骑黑马跑在前面的就是驻扎承德的第七独立混成旅团旅团长石川浩一,骑黄马跑在石川身边的是关系越来越好的联队长筱原纯二,这位身材壮实脸上和手背上长满黑毛的猛将,如今对石川浩一深为敬佩,已经到了指哪儿打哪儿、不问原因的程度。
  二十分钟后,石川等人结束了每天饭后快乐的骑马消遣活动,回到道路上,下马稍息,擦去汗水。
  筱原纯二想起下午接到的战报,大声询问石川浩一:“石川君,第八师团的两个步兵旅团和一个骑兵联队真的无法打下古北口吗?他铭刻石刚刚获得两个战车队的支援啊,还有强大的航空兵助战,再发动一次猛烈的进攻,强突正面阵地,难道不能成功吗?”
  石川浩一把毛巾扔给侍从官,掏出香烟点燃一支,把烟盒及打火机递给筱原纯二,微微叹息:“这仗不好打啊!西义将军非常困难,虽然人员和武器迅速补充完毕,还多了两个战车队、一个重炮大队,但是古北口的中国军队也增加到四个师近六万人,全部是中央军主力部队,而且增加了一个防空旅的王牌师独立师就在古北口,连日来我军航空兵在古北口已经损失了二十几架飞机,地面部队四次进攻都被守军强大的火力击退,这样的情况换了我们旅团都无可奈何。”
  “估计主要进攻方向最终还是在长城东线,那边虽然敌军众多,却是整条防线最薄弱的环节,航空兵的起飞机场距离东线很近,可以轻松地连续作战,发动一轮又一轮的集中轰炸,配合步兵猛打猛攻,再一个,中国的地方部队怎么也比不上蒋介石的中央军,猛攻之下必有突破。”
  筱原纯二明白过来,频频点头:“确实如此,说句有损军人威严的话,属下认为我们关东军各部如今谁也不愿碰到安家军这样的对手啊……石川君,下一步我们怎么办?”
  “等待!只要我军突破长城一线的任何一个关口,中国军队必将陷入混乱,到时候我们抽出一个联队的兵力,在骑兵大队的配合下突然袭击滦西丰宁一线,进而进逼张家口,敌人布置在多伦一线的兵力必将大步后退,我北路军的压力就会大减,进而完全占领多伦地区威逼归绥,这样一来,整个蒙古地区就是我们的了。”
  “只要控制好热河及察哈尔地区,就能对遍地都是优质煤矿的山西大举压迫,哪怕暂时不进攻,也能为我大日本帝国赢得政治和军事上的极大主动,作用不在攻破长城之下啊!”石川浩一详细地向自己的得力部下解释。
  筱原纯二钦佩地望着石川浩一:“石川君,和你相比,我发现自己差得很远啊!请石川君今后多多关照!”
  石川浩一一把扶住低头行礼的筱原纯二:“筱原君不用客气,你我都是帝国的军官,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嗨依!”
  一阵飞机的轰鸣声传来,石川浩一惊讶地抬头观察,看到一架自家的飞机从东北方向飞来,高度很低,速度很慢,很快掠过头顶上方,飞向西南。
  石川浩一嘀咕一声,觉得这时候自己的战机还飞向北平方向实在意外,他摇摇头不做多想,整理一下翻身上马,率领部下慢悠悠打马回程,边走还边和来到身边齐头并进的筱原纯二交流对航空兵的看法。
  刚刚过去的飞机正是林飞驾驶的伪装飞机,林飞驾机飞到赤城,在原先的机场上空兜了一圈,看到机场上惊慌失措到处乱跑的晋绥军竟然和史蒂文斯猜测的一样,禁不住哈哈大笑,高兴之下驾机飞向东北,从正北方向进入空荡荡明晃晃的承德上空。
  承德城里和城墙上的日军误以为是自家的飞机,竟然傻乎乎挥手致意,林飞想扔个炸弹又怕伤着无辜百姓,只能强忍冲动,故意飞得低低的查看一番。
  林飞驾机掠过城南上空,刚要提升高度加速回去,突然发现公路上的一小队日军骑兵,看样子还是一群军官,于是林飞再次驾机转向飞了回来,降低高度看准距离,按下投弹开关,不慌不忙拉起机头,在高空转向,准备飞回来打上几梭子机炮消灭残余,再轻轻松松飞回基地。
  马上的石川浩一等人看到飞机再次飞了回来,而且高度似乎更低,全都放慢速度,仰头观看,突然看到两枚黑乎乎的炸弹当头砸下,石川浩一吓得大声高呼起来,勒转马头,拼命挥鞭,战马吃痛之下猛然跃起,冲向城墙,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一枚炸弹在石川浩一身后二十余米外轰然爆炸,另一枚在右前方十余米处猛然砸下,紧接着一片火光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冲天而起,一块弹片闪电飞来,奋力前冲的黑色骏马脖子一分为二,马头飞离马身数米之外,激射的炽热马血飞洒而出,失去头部的骏马被冲击波撞得横飞而起,马上的石川哀嚎一声,被抛上天空,在火光中飞跃十余米,重重摔在公路上。
  爆炸过去,不远处的日军巡逻队迅速从地上爬起来,冲向爆炸点,硝烟翻滚的道路上已经没有一个人影,就在士兵们惊慌失措纷纷止步的时候,摔到地上浑身是血的石川浩一突然挣扎着站了起来,双手捧着腹部流出来的一大堆红红白白的肠子,惨嚎一声,直挺挺向后摔倒。
  士兵们大吃一惊,高呼着冲上去,七手八脚地展开营救。
  蓝天上,看到地面火光熊熊硝烟滚滚的林飞放弃射击,再次提升飞行高度,吹着欢快的口哨,优哉游哉返航。
  林飞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无意中竟然炸死了日军第七独立旅团的一个联队长、两个少佐和四个尉官,还把旅团长石川浩一大佐炸得腹部开了个大口,肠肠肚肚流出一大捧,是死是活还不知道。
  经历了众多激战的林飞,对扔两颗炸弹炸死几个日军根本不在意,所以他回去之后也没说,却不知道正是因为他的两颗炸弹,使得日军第八师团和承德驻军发生大规模调动,无比愤怒的第七独立旅团上下一心,请求调防,担任进攻古北口的主力军,为自己敬爱的石川旅团长、深受官兵喜爱和尊重的筱原联队长报仇雪恨。
第855章
被动应战
  第二天一早,风云突变。
  日军战机发了疯似的倾巢而出,两次报复性地密集轰炸密云县城,不想再次被防空部队击落了六架战机,估计是对地面的防空炮火没有办法,又或者是有了新的目标,日机随后不再出现,古北口一线的战事戛然而止,此后连续五天,日军对古北口一线没有发动任何上规模的进攻,偶尔一两架高飞的日军侦察机出现在古北口空域,也是惊鸿一瞥来去匆匆,不敢多做停留。
  与之相反,东线的喜峰口、罗文峪、界岭口、冷口等方向战事却愈加紧张,宋哲元、商震、何柱国、万福麟等部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伤亡人数直线上升。
  重新回到北平汤山指挥部的安毅非常繁忙,根据陈立夫等人的建议,自觉有所亏欠的蒋委员长给了安毅又一个政治任务……尽量抽出时间,到各高校进行抗战动员,所到之处万人欢呼,欲走不能,安毅因此更为忙绿,声望也越发高涨。而汤山指挥部里,顶着前敌指挥部和第五军团两块牌子的决策集体日夜分析战局,寻找战机。
  安家军从上到下,谁也不愿意长期被动地进行防御,但是全线友军均处境艰难,而本部援军尚未完全到达,安家军将校们只能在紧盯全局之时,一面精心策划,一面耐心等待。
  三月二十四日,蒋委员长一行从保定来到北平,于城中总司令部召开各军团将帅军事会议之后,来到了汤山大营,对得到补充后休整完毕随时等待召唤的顾长风四十四师将士进行检阅,一时间将星闪烁记者如云,战功赫赫的抗日名将顾长风和他的第四十四师,再次成为了全国军民关注的焦点。
  跟随在蒋委员长身后的各军团将帅,看到装备精良、士气如虹的第四十四师再次恢复到满编时的一万三千官兵,还增加了一个拥有二十四辆军卡、十二门一二零榴弹炮的重炮营,羡慕之余,只能暗自叹息。
  检阅完毕,心情复杂的各军团将领纷纷离开汤山指挥部,返回各部前沿压阵,蒋委员长一行以及中央军团司令杨杰、副司令徐庭瑶等将领一起留在了汤山,紧接着召开中央军各部军事会议,正式落实上午在北平城里举行的扩大会议的精神,调整安毅第五军团、杨杰第九军团的作战计划和任务。
  会议一开又是三个小时,用完简单的晚餐,各师主官返回自己的岗位,蒋介石领着陈立夫、林蔚来到专门给他安排的办公室,叫来安毅、赵瑞,一起闭门详谈。
  十日来,蒋介石不断激励各部齐心协力奋勇抗击日寇入侵的同时,非常巧妙地把再次向全国发表抗战动员令的冯玉祥和他的抗日同盟军损得一塌糊涂,蒋介石在保定为空战英雄林飞和史蒂文斯、在喜峰口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宋哲元等二十九军将领、古北口大捷的第十七军将领举行隆重的授勋仪式之后,接着在新闻发布会上对三百余中外记者自豪地说道:“冯焕章将军的抗日同盟军再次通电,向全世界表明了他们抗战到底决不妥协的决心,虽然到目前为止没有向日军发动任何形式的进攻,但是凌厉的政治攻势以及同盟军将士坚定的抗日立场,足以令轻松占领多伦后的日军不敢再前进一步……”
  蒋介石的话很快被中外报纸大肆传播渲染,亲蒋的众多报纸和一群名震全国的各界鸿儒名流,开始对冯玉祥进行日复一日的挖苦与讽刺,有人把“抗日同盟军”称之为“政治合唱团”,有人把冯玉祥说成是“发政治国难财的机会主义者”,更有甚者,把冯玉祥诽谤成“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污蔑冯玉祥和抗日同盟军勾结“中东路事件以来亡我之心不死的赤色俄国,企图在新沙俄的扶持下割据蒙古占而据之,变相效法伪满傀儡”,把抗日同盟军污蔑为“一群自私自利毫无民族责任感的大小军阀同盟”。铺天盖地的负面舆论,使得冯玉祥及其同盟军的名声严重受损,好不容易才树立的声望,迅速下跌。
  没等冯玉祥展开反击,新任北平军事委员会主席何应钦高调召开记者会,介绍完长城一线的局势,接着公开表示:中央军委真诚希望在内忧外患的紧急时刻,冯玉祥能够放弃政治上的分歧,接受国民政府和中央军委的物资援助,为国为民、率领麾下将士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冷漠观望。
  何应钦此言一出,犹如火上浇油,再次陷冯玉祥和抗日同盟军于极为不利的境地,全国各界反应强烈,纷纷对冯玉祥和抗日同盟军进行指责:连中央下拨的物资都不接受,你们到底想干什么?为什么空喊了几个月口号,却没见你们老老实实打上一仗?是不是真的成了新沙俄的傀儡?是不是借国难之机冷眼旁观企图割据称雄?
  舆论的力量无比强大,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误会与指责,数月来枕戈待旦的冯玉祥和同盟军将士怒愤填膺,却又无可奈何。三个月来,几乎每隔两天就会向全国发表抗战感想的冯玉祥心中无比痛恨,却因安毅和他麾下军队的杰出表现,还有十七军在古北口一线取得的大捷,无法像以前那样对蒋介石的领导能力和各项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反击。
  在目前全国高涨的抗战呼声中,蒋介石不顾危险亲临华北前线“指挥”,各军团在连续的溃败后终于站稳了脚跟,进而取得古北口、喜峰口等一个个歼敌数千的大捷,成绩喜人。其中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第十七军在古北口反击战中俘虏的六百余名日军,已经押解到廊坊大营公开亮相,中外记者、国际红十字会甚至日本外交部门都已经前往廊坊参观核实,有关战俘的大批报道和照片铺天盖地,激起全国军民巨大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蒋介石的声望也随之迅速飙升。
  这个时候,冯玉祥和他的抗日同盟军将领要是再像原来那样不断抨击蒋介石的话,不但达不到任何的目的,反而有遭到全国各界和主流媒体猛烈攻击的可能……在全面抗战的关键时期,嘴上说得再漂亮也没有用,人民需要看到的是真实的行动,需要看到一个个不管胜败都能激励人心的战斗。本来还想等待做好完全的、充分的准备再对日发动攻击的抗日同盟军,在无比被动的舆论下,终于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多伦战役”。
  可以说,在这一次政治交锋中,蒋介石又一次完胜当年的结义大哥冯玉祥,而且胜得相当彻底和漂亮。因此,刚刚检阅完顾长风四十四师的蒋介石,一见到安毅和赵瑞进来敬礼,本来就非常愉悦的心里,又多了一份满意。
  “你们都坐下吧……安毅,多伦那边打了一天一夜了,现在战况进行得怎么样了?”蒋介石和蔼地问道。
  安毅与赵瑞恭敬坐下,听到蒋介石发问相视一笑。
  赵瑞下巴微抬,示意安毅回答,安毅点了点头,低声汇报:“打得非常激烈,因消极避战而被军委收回中央军四十师番号的孙殿英这回表现得很不赖,吉鸿昌一个师主攻多伦正面日军,孙殿英部一万八千官兵在左右两翼死缠烂打,多伦日军三个联队苦苦支撑,如果这个时候冯玉祥将军再加把劲,果断把手里的预备师调上去,或许能在日军北路援兵到来之前完全收复多伦,进而逼向日军立足未稳的赤峰一线,最差的结果也是形成对峙。”
  “随着战线拉长,日军兵力捉襟见肘,几天内很难抽调出援兵,这样战事将朝着有利于同盟军的方向发展……虽然同盟军没有号称的十万只有六万多点,但是目前北路日军也只有三个旅团又一骑兵联队,总兵力加起来还不到四万,以冯玉祥将军纵横华北多年的丰富指挥经验以及西北军旧部之悍勇,短时间内日军占不到什么便宜。”
  蒋介石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林蔚笑着问道:“安将军、赵将军,你们认为同盟军会不会抓住这个机会放手一搏?”
  安毅苦笑一下,摇了摇头没有回答,赵瑞看到大家都关切地望向自己,只好硬着头皮说出与安毅分析后达成的共识:“对此属下不太乐观……虽然抗日同盟军成立多日,但至今为止,我们依然弄不清楚冯玉祥将军的同盟军的真实装备水平、战斗力、指挥系统等等情况,因此很难做出结论。如果是由我们第五军团来主导这场大战,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甚至可以抓住日军无法在两日内调来援军的有利时机,竭尽全力狠狠打上一仗,歼灭日军有生力量的同时,还可以把战火燃烧到赤峰一线,这样不但能重新获得多伦以东地区的战略要地,还能振奋士气,鼓舞民心。我们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我们完全消耗得起,日军恐怕就受不了,等他的援军一到,那又是另一种状态,另一种打法了。”
  “说得好!很好!”
  蒋介石欣赏地看着赵瑞:“赵瑞,自从跟在安毅身边后,你变得成熟了,而且成熟得很快,我心甚慰、我心甚慰啊!”
  “感谢校长栽培!”赵瑞连忙站起立正。
  蒋介石微微一笑,摆摆手道:“别太拘束,坐下吧……安毅,听说昨天上午,彭振国部被日军第七独立混成旅团和一个骑兵大队合击,惨败之后放弃隆化,率领残部北上,投奔冯焕章的抗日同盟军了?”
  安毅有些难过地点了点头:“确实如此!不过这事儿怨不得彭振国将军,他手里只有一个旅的兵力,让他坚守三面对敌的隆化,根本就不现实。前日下午,学生接到情报后,曾致电彭振国将军,建议他立即放弃隆化,率部西退,并以前敌总指挥的名义担保他不会因此而受处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没有采纳。”
  “今天中午,学生和赵师兄接到整件事的完整报告才知道,由于此前彭振国将军慷慨协助顾长风、杨九霄两位将军突围,学生感激之下送给了他一个主力团的装备,其中还包括除了钢盔之外的新式服装和鞋帽。估计也许正是因为装备大增底气变足的原因,彭振国将军想打一场漂亮仗振奋军心,然后再从容撤退。”
  “谁知道日军看到彭振国将军的那个团,误以为是我中央军嫡系主力,于是第七独立混成旅团一个联队从正面猛攻,骑兵大队绕行十七公里,从背后突然杀出,遭受合围的彭振国将军部迅即全线溃败。”
  “日军对逃散的两翼官兵不闻不顾,集中所有兵力将彭振国将军那个身穿迷彩服、装备精良的主力团团团围住,发了疯似的展开队形冲杀,十几分钟就全歼了该团,彭振国将军侥幸逃出生天,惊魂未定之下率领千余残部匆匆北上了。”
  众人惊得面面相觑,没想到其中竟然还有这等典故。林蔚忍不住笑出声来,众人细细品味,也随之笑成一片。
  蒋介石捂嘴笑完,询问安毅:“你们怎么这么清楚整个过程的?”
  安毅笑着回答:“因为彭振国将军麾下的一个连在部队溃散后,主动跑来投奔我们了,这个连的连长在协助虎头他们突围时,与我部几个尉官并肩战斗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众人恍然大悟频频点头,蒋介石微微一笑,再次问道:“夏俭的三十九师在廊坊还好吧?还有,这段时间你们第五军团各师招到多少兵员?”
  安毅如实回答:“三十九师一周前进驻廊坊大营后,立即展开备战,现在各项工作基本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即可开往战场。招兵工作非常顺利,报名的有三万八千余青年,体检过后留下一万三千人,已经分进各师,展开训练。另有溃散的六千余东北军官兵投奔了在辽西打出威风和气势的杨九霄将军,他麾下的四十师很快满员了,由于招的都是老兵,只需再有一个月的政治教育和内部调整,就能开上战场。”
  “什么?你竟然招到这么多人?”
  林蔚惊叹起来,蒋介石也深感意外,看了一下乐呵呵的安毅和赵瑞,禁不住叹息道:“别的友军跟我诉苦,招兵一个月还不到五千人,你们不到十天就有四万余人应招,而且能挑肥拣瘦从容选择,对比之下令人感慨!只有你的安家军,才有这样的号召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4/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