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4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5/1395

  相比之下,黄郛对年纪轻轻的安毅却极为赞赏,以黄郛数十年的深厚阅历,一眼就能看出安毅以退为进的计策,在整个过程中,安毅比与会的任何人都要精明、要深沉,而且比谁都能忍,一直忍到最后机会到来,非常聪明地抓住何应钦拱手送上的机会,慷慨陈言一番,潇潇洒洒地挂冠而去,留下一个烂摊子,让落井下石的何应钦等人自己收拾。
  从此以后,很可能被称之为“卖国谈判”的所有事情,都与全国军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抗日名将和安家军统帅安毅无关,安毅抓住机会拍拍屁股走人,不但为自己留下了一条康庄大道,巧妙地维护了他本人以及安家军的赫赫威名,还能把繁重而又劳民伤财的军需后勤重担轻松卸下,让最高司令长官何应钦和他的团队扛起来。
  黄郛甚至可以预感到,从此往后,安毅绝对不会再从自己兜里掏出一文钱支援各军,甚至连阎锡山慷慨运来的五万吨粮食的款项都不负担,手里没有几个大洋只带来几百张嘴巴的何应钦,此后所面对的局势将是何等的艰难不言而喻,恐怕华北各军受过安毅众多好处的将帅们,从此也会对何应钦生出怨言和恶感,毕竟整个战区高达二十余万张嘴天天要吃饭,大量消耗的武器弹药需要补充,天气越来越热,除安家军之外的各军仍然穿着陈旧破烂满是硝烟血迹的冬装,十几二十万套夏装的下发迫在眉睫……
  黄郛越想越觉得安毅这一招巧妙,越想越觉得何应钦不智……难道何应钦就不明白,安毅的所有成就,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的?前线打得越好,他这个主持华北前线战事的司令官脸上就越发有光彩,在国民心目中的形象就越正面,在谈判桌上能够获取的好处越大。现在这一切终于发生,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与安毅的争斗中何应钦获得了胜利,但他失去的却更多更多。
  看到何应钦一脸痛楚,黄郛微微摇了摇头,叹息一声,示意走到身边的杨杰去和何应钦好好谈谈,尽量帮他解决眼前面对的棘手难题。
  杨杰恭恭敬敬地答应了下来,说这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必将全力以赴消除各种隐患,言罢就向依旧坐在主席位上的何应钦走去。
  “耿光兄,事发突然,小弟这心里……唉,安毅小辈一直与小弟不合,这次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公然羞辱小弟,敢置党国利益与不顾……接下去怎么办?小弟如今可是六神无主啊!”何应钦痛苦地对坐到自己身边的杨杰发起了牢骚。
  还不是你嫉贤妒能逼得人家太紧,才生出这样变故的?不过精明的杨杰可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出来,更没有顺着何应钦的话题,而是建议道:“敬之兄,当务之急是恳请委座强行留下安毅,这长城一线的战事,离开安毅不行啊,还有各军的补给,要是一下子没了,各部突然哗变怎么办?日本人趁虚而入怎么办?想必安毅此刻仍在赶赴保定的路途中,至少需要四个小时才能到达保定机场,所以,敬之兄必须再给委座致电呈请,要是安毅真的离开的话,接下去的事情就不好办了。”
  何应钦无奈地点点头:“小弟已经命令下属将详细补充说明急报委座,估计委座很快就会收到。耿光兄,安毅小子这一不负责任的决定,完全出乎小弟的意料之外,被他搞了个措手不及,除了如实向委座汇报之外,还得为一系列弥补措施伤脑筋……小弟觉得这个无法无天的安毅,这一次恐怕是铁了心让小弟出丑了,还有他那拜把兄长黄季宽,两人定是早就穿上同一条裤子了……”
  “敬之兄,千万不能这么想。”
  杨杰四处看了一眼,连忙劝阻:“敬之兄应该看到,安将军也并没有完全撒手不管嘛,他只带走了麾下直属警卫团和特务团,而且已经向我们所有人承诺过了,原前敌指挥部相关部门都留下来。再者,他麾下各部仍然留在前线,两个野战医院也不会走,哪怕安将军本人去意已定无法挽回,他也不会置国家民族的利益于不顾,他麾下将士也不会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这一点还请敬之兄放宽心。”
  “至于季宽将军,他之所以生气,完全是因为政治部最后的鲁莽决定事先没有知会他知晓,一开始他不是答应敬之兄的请求,主持会议了吗?这就充分说明季宽兄是顾全大局的,可最后政治部的那个仓促决定惹恼了他,让他误解之下,生出被欺骗的感觉,以季宽兄的率直个性和火爆脾气,只摔碎一个杯子算是不错的了。”
  “敬之兄,要是小弟估计不错的话,恐怕季宽兄会很快返回南京去,他这个参谋团长当得很辛苦,又要兼顾内务部繁琐公务,还时不时被委座召唤,为了统一战线东奔西走,他也难啊!所以脾气不好也情有可原,敬之兄多担待些吧,千万不能因此而心存芥蒂,今后大家还得一起共事,不能因为这次不快而影响到今后的合作。”
  何应钦突然醒悟过来,频频点头,感激地抓住杨杰的手,低声致谢,他可不愿在安毅之后再树一个强敌,如今黄绍竑虽然无兵无卒,地位也在他何应钦之下,可黄绍竑毕竟还是当世枭雄之一,在两广仍然拥有深厚基础,又是保定一系中的佼佼者,连蒋介石都对黄绍竑无比器重委以重任,谁又能保证黄绍竑没有东山再起之时?要是因为这次的事情与黄绍竑结怨的话,今后将会出现什么突如其来的暗算或者针锋相对的阻力,此时焦头烂额的何应钦已经没有勇气想下去。
  中午十二点,南昌行营。
  刚刚从抚州赶回来的蒋介石接到北平的急电后,心急如焚,行营办公厅厅长熊式辉、副厅长殷祖绳、秘书长杨永泰、机要秘书邓文仪等七人紧紧跟随在蒋介石身后,一进办公室,邓文仪立即示意王世和把门关上,蒋介石的怒吼立即传来:“娘希匹,他安毅想干什么?想要挟中央、要挟我这个委员长吗?啊?!他到底想干什么……”
  杨永泰虽然内心震惊不已,但在这个时候,容不得他有半点儿疏忽,更不敢附和蒋介石盛怒下的意见抨击安毅,以免安毅一怒之下,弄出无法收拾的局面。
  因此,杨永泰非常及时地上前进言:“委座请息怒!根据南京军委和监察委员会转来的电文看,证实安将军确实去意已决,好在各部委处理得当,兼之接到委座急令之后,都当成高度机密予以保密,至今没有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其次,安将军是知道轻重的人,他并没有带走前线任何一支部队,而且还命令原麾下前敌指挥部相关部门留下来,听从华北战区总司令部的指挥,影响重大的两个野战医院也都留下了,这就可以证明,安将军做事情还是很有分寸的,还是顾全大局的。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安将军是以旧疾复发为由离开前线的,估计是他已经知道了日本方面提出严惩他的谈判先决条件,所以用这种让方方面面都很体面下台的方式,悄然离开北平。因此职下以为,安将军不但无过,反而有功,只是他的这个功绩实在是说不出口。”
  其实杨永泰还有很多理由没有说出来,比如现在川南、湘西和滇、黔抱成团尾大不掉,想动安毅就得掂量一下反击的力度,又比如现在云集平津地区的十六、十七、三十九、四十、四十四、独立师和湘军两个师、滇军一个师,这庞大的战争怪兽不管对着谁,几乎都是决定性的力量,要是对安毅威逼过甚,新出现一个地方割据军阀也不是不可能,再比如和安毅关系密切的江浙财团,虞洽卿、孔祥熙、黄金荣、杜月笙等人,再加上站在他身后的两位夫人的欧、冯两家,谁也不是易于之辈,一旦发难就算蒋介石都招架不住……但这些都不能说出来,心里明白就行了。
  蒋介石的脸色好看了很多,但似乎仍然对安毅这种先斩后奏突然发难的行为耿耿于怀:“我何尝不知道他安毅的想法?可这样就能让我原谅他的行为了吗?堂堂党国要员,堂堂军队参谋次长,行事竟然如此荒唐,有如儿戏,成何体统?难道他不知道值此危难之时,一个小小的错误,都将能导致全局的巨大损失吗?不行!这一次必须严厉惩戒,绝不姑息!”
  众心腹肃立在宽大的办公室中央,一个个脸色沉重,不敢轻易表态,唯有恭恭敬敬地等待蒋介石的火气消下来再说。
  看到蒋介石一口就喝完杯中的水,杨永泰明白这是蒋介石想找个台阶下,欲言又止,悄悄捅了捅身边的殷祖绳,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殷祖绳上前一步,大声说道:“委座无需太过担忧,安将军的性格属下比较了解,属下以为,安将军此举并不像何长官电文所说的那么恶劣,相反,安将军已经看到整个大局蕴藏着的巨大危险,同时他很可能像工商界暗中传播的那样,他和他的企业已经到了无以为继的边沿,所以他用这种巧妙的方式,为和平谈判提供方便,否则,安将军完全可以不动声色地忍受一切调整,以安将军对日本人的仇恨,以及安将军在军中的威望以及麾下各部的战斗力,被收去点儿权利算得了什么?哪怕最终打得不剩一人他都会干,从安将军的军旅生涯中的一系列战役中可以看到,他从未在任何一个敌人面前屈服过,何况是令全国军民无比仇恨的倭寇?”
  “殷将军所言极是,委座,此事虽然关乎全局,但也不是不可控制,还请委座安心坐下,细细商议为盼,只要应对有方,进退有度,相信任何难题都可迎刃而解。”稳重练达的熊式辉低声和应。
  蒋介石似乎明白过来,重重叹了口气,挥挥手吩咐道:“畅卿、天翼留下,其他人立即到机要室,共同处理华北各部发来的报告,汇总后再送到我这里来……”
第877章
不可言传
  委员长办公室紧闭的房门终于打开,经过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反复权衡,蒋介石终于签署了下达全军的通告:中央军委参谋次长、兼前敌总指挥、华北战区副总参谋长安毅将军,因积劳已久旧疾复发,已于本日返回后方医治,任命中央陆军第四十四军军长张长官存壮中将,代理华北战区副总参谋长职务。
  送走了熊式辉和杨永泰,蒋介石顿感极为疲惫,他靠在椅背上,轻轻揉捏发胀的太阳穴,闭上眼,细细斟酌所做出的重要决定即将产生的系列影响。
  老谋深算计谋百出的杨永泰不愧“第一智囊”的称号,这个目光精准眼界开阔的军师,数年来为蒋介石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出谋划策,从“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到“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指导思想,从“整饬吏治、整顿保甲”到“综核名实、赏信必罚”的具体措施,杨永泰层出不穷的计策,为蒋介石奠定了日益坚固的统治基础,深得蒋介石的信任与器重,也是所有谋士中最能揣摩蒋介石心意的人,杨永泰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向蒋介石进言,而且几乎每一次都那么自然而然,不露痕迹。
  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商议中,杨永泰与同属于政学系领袖的熊式辉表现得从容不迫,两人一起非常客观地对华北局势和安毅的突然辞职展开分析。由于安毅和何应钦都不属于政学系和CC系中的人物,因此杨永泰和熊式辉分析起来非常公正,令蒋介石频频点头,深以为然。
  经过杨永泰和熊式辉的分析,蒋介石终于明确了心中一直存在的隐隐担忧。
  熊式辉认为,安毅突然挂冠而去,肯定是深思熟虑之后顺势做出的举动,目的在于不给华北战场的任何将领一个反应的机会,既能巧妙地为谈判小组减轻来自日本方面的沉重压力,又能通过突如其来的决定,把素有恩怨的老上司推到尴尬之境地,同时也使得方方面面为达成和谈而绞尽脑汁的难题瞬间消失。
  安毅离开之后,日本人再也没有什么堂而皇之的借口拒绝和谈,欧美各国使臣也会因此而大大松了口气,这对安毅消除在滦东大战后期利用非常规手段作战造成的“恶劣影响”,大有好处。
  蒋介石非常赞同熊式辉的分析,看似严肃平静的脸上,没有半点儿异议,可蒋介石眼中难以逝去的恼怒和忧虑之色,却让杨永泰看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杨永泰自始至终不提及任何的异议,反而大力支持与安毅私交甚好的熊式辉的意见,更难得的是,杨永泰一改往日谨小慎微的态度,不着痕迹地顺势赞了安毅两句。
  这一切,完全是因为杨永泰已经发现,熊式辉和自己所做的任何分析其实都属于可有可无之事,对目前的局势变化,蒋介石早已成竹在胸,之所以蒋介石仍然对安毅的鲁莽行动难以释怀,并非拘泥于所谓的军令军法,而是因为安毅这一次的做法实在是太过出乎意外……安毅没有像之前任何一次面临重要的决策时那样,事先通过密电的方式向蒋介石汇报请示,以至于让早有预见并且成竹在胸的蒋介石生出痛苦的失控感,特别是在目前这个内忧外患、政敌环顾的时候,蒋介石非常需要麾下将领和学生们对他绝对服从绝对的信赖,其中又以羽翼已丰拥兵十余万的安毅承载着蒋介石的殷切希望,可就在这个时候,安毅却以这样一种方式表达心中的不满和愤怒,怎么不让蒋介石焦虑不安,大受打击?
  杨永泰非常敏锐地把握住蒋介石的微妙心态,同时也对安毅越来越深沉的心机感到震惊,杨永泰捕捉到蒋介石隐藏着的心中愤怒与不安的同时,也隐隐发现这样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蒋介石做出撤掉安毅前敌总指挥和第五军团司令职务之前,没有对安毅进行任何的暗示或叮嘱,这么做的根本原因,是对安毅的忠诚进行一次极其特殊而又无比重要的考验!这个心思不用蒋介石说出口,负责一手经办的杨永泰也能体会得到,而且杨永泰也非常愿意通过这样一种顺势而为的巧妙考验,看看安毅是不是对自己的校长死心塌地追随。
  但让人遗憾的是,这么一种考验适得其反,安毅不但不给任何人面子,反而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一意孤行,愤愤然突然撒手而去了!
  讨论即将结束的时候,蒋介石似乎是无意间提起安毅给他发过一份请示电,内容是请示第五军团下一步的作战指导思想,蒋介石最后加了一句“越级请示简直是瞎胡闹,他安毅也不考虑一下敬之的感受”。
  熊式辉知道安毅和何应钦之间的宿怨,因此哈哈一笑也就过去了,可杨永泰却从蒋介石看似随口而出的责备中,体会到蒋介石真实的用意是询问自己的意见,想看看自己和熊式辉对此有何反应。
  熊式辉摇头一笑没有任何体悟的时候,杨永泰分明看到了蒋介石眼中一闪而过的失望之色,因此杨永泰没有隐藏自己的心思,而是带着惯有的笑容随意说了一句:“安将军还是非常细致周到的,做什么事都是谋定后动,进而料敌先机,所以他一直都能打胜仗,最低也能立于不败之地,实在是高啊!呵呵……”
  杨永泰这句看似漫不经心的赞扬一出口,蒋介石的眼中突然精光一闪,紧接着蒋介石低下头,端起杯子慢条斯理地喝口水,抬起头对杨永泰露出个极为欣赏的微笑。
  一直用眼角余光观察蒋介石微妙反应的杨永泰终于松了口气,他知道自己又一次准确地猜中了蒋介石的心事,又一次获得了蒋介石的赞许和信赖,而且他从蒋介石期盼的笑容中,准确领会到已经无声无息地增加到自己肩上的重担……蒋委员长交给杨永泰的最新任务是:既然你已经看出这是安毅反过来做出的一种试探,那么就由你来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
  杨永泰在蒋介石的微笑中轻轻点了点头,轻得坐在边上的熊式辉毫无半点儿觉察,这种只有杨永泰和蒋介石之间才有的默契,只能用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来形容,由此可以看出杨永泰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
  此时,靠在椅子上的蒋介石仍然在回味杨永泰最后的意见:不但不能处罚安毅,相反要对安毅多加抚慰,大大方方地给予他一段休息时间,等停战协议签署之后,还要给予安毅最高的表彰和嘉奖。
  而且杨永泰还乐观地估计,安毅的飞机很可能在下午时分飞到武汉或者南昌机场,哪怕安毅不愿意露面,飞机也得加油之后才能接着长途飞行,等安毅的飞机一到机场,派出几个与他关系要好的师兄弟挽留一下,让他来和校长见个面说说话,就能把主动权掌握在手里了。
  蒋介石何尝不知道杨永泰的意思,如今的安毅已经是闻名全国的抗日英雄,“安家军”这个极富封建色彩的凌驾于中央军队之上的名词,此时已经和他们的统帅的名字一起,再次响彻大江南北,为全国军民所称颂。
  这个时候,安毅“旧疾复发”突然病倒,如果让别有用心的人横加利用的话,整个南京政府包括他蒋介石就会立刻招来铺天盖地的痛骂和抨击,本就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的政权就会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恶毒攻击和颠覆,好不容易获得的进展很可能因此而毁于一旦。
  因此,尽管蒋介石余怒未消,很想狠狠敲打一下安毅,借机勒紧这匹特立独行的千里马的缰绳,再仔细看看即将挣脱羁绊的马儿是走是留?要走的话又会跑向何方?但是目前的危险局势,容不得他这么干,否则再来一次失控,恐怕造成的祸害就难以挽回了。
  想到这里,蒋介石长长叹息一声,撑着扶手缓缓站起来,提起桌面的电话吩咐一句,随手放下。
  三分钟不到,邓文仪快步进来,掩上门几步走到蒋介石的书桌前,低声禀报:“校长,安师弟已经飞往川南叙府途中,他的情报处长刘卿少将回电请求原谅,说是安师弟的专机中午两点就从保定机场起飞,预计下午六点半左右在岷江机场降落。”
  蒋介石又惊又怒:“什么?他竟然招呼也不打一个就跑了……等等!保定到叙府航程一千五百公里,他必须在武汉机场停下加油,或者直接飞到南昌机场加油,传我命令,扣下这个顽固之徒的飞机,把他押来见我!”
  邓文仪无奈地解释道:“校长,安师弟的专机刚刚换了,换成最新的容克52三发大型运输机,航速已达四百公里,还安装了副油箱,航程高达两千四百公里,学生估计……估计安师弟不会在中途停留了……”
  蒋介石一下子愣住了,挥挥手让邓文仪退下,等关门声轻轻传来,再也无法压抑心中积蓄的愤怒,一把抓起桌上的杯子,狠狠地砸在木质地板上。
  随着玻璃清脆的破碎声响起,蒋介石无力地坐在椅子上,他的心似乎也和纷飞的玻璃碎片一样,四分五裂了……
第878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傍晚,两辆黑色吉普车缓缓进入翠屏山下的西园大门,徐徐拐过雕刻松鹤延年的大幅花岗岩照壁,来到牵满茂盛葡萄藤的主楼前停下,翘首以盼楚楚动人的欧楚儿、安毅的儿子承承、女儿小杏花和马大婶等人早已激动万分地等候在入口古朴的台阶下。
  “爸爸……”
  安毅刚钻出车门,个子已经长高一大截的儿子和出落得越来越婉约漂亮的义女已经扑了上来,安毅眉开眼笑,弯腰伸出双手,一手一个将一双儿女抱了起来,数月来沉重的心情,瞬间变得清爽舒畅:“哈哈,都是爸爸的好宝贝,来来来,先香一个再说……啵……啵……”
  “哎呀……呵呵呵……好痒啊!”
  “爸爸不刮胡子,不准香了……”
  安毅哈哈大笑,显得无比的开心和满足,楚儿笑吟吟地走上前去,伸手把孩子接过来说不能让爸爸太累了,马大婶瞪了小杏花一眼,说这么大个丫头了,也不怕把义父累着。
  小杏花乖巧地站到地上,回头看到沈凤道就站在身后,灵巧地扑进他的怀中,一口一个“沈叔”亲切不已,把沈凤道一张扑克脸搅得如花绽放。
  开始懂事的承承挣脱楚儿的拥抱,扑到了林耀东怀里,用粤语不停询问“东叔打死了多少鬼子”,逗得众人喜笑颜开其乐融融。
  情报头子杜易等大家笑完,走近安毅,低声说道:“虽然司令的行程要求保密,但属下不敢瞒着众兄弟,方绿兄(叶成)获知司令今日回来,已经通知了在家的所有弟兄,包括到泸州视察江防的老颜,估计再有半个小时左右,弟兄们就会陆续到来,司令先休息更衣,属下去去就回。”
  安毅知道肯定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和颜悦色地吩咐送几箱好酒来就让杜易先离开,这才有空向马大婶问候,完了拉着楚儿滑若凝脂的纤手,边说边走向繁花和绿荫围绕着的主楼,一边走一边啧啧称赞,说几个月不回来家里更漂亮了,多亏了老婆的勤苦才有这样的人间仙境,几句话就把楚儿夸得俏脸绯红,美目流波,高兴得牙痒痒的竟偷偷捏了安毅一下。
  安毅没有叫唤,更没有躲闪,他知道楚儿这不轻不重的一捏,饱含这多少复杂而厚重的情愫,他有些内疚地幽幽一叹,牵住楚儿的小手,情不自禁地握得更紧一些,让日夜盼望的楚儿幸福得差点儿靠在安毅怀里。
  四十分钟之后,围坐在客厅里的十几名弟兄听到后堂传来的脚步声,全都自觉地站了起来。
  看到安毅在楚儿的搀扶下,迈着方步出场,身穿整齐军装的众弟兄整齐敬礼的手举到一半就僵住了,谁也没预想到久别的安毅竟然会穿着一身月白色的丝麻长衫出来,一张俊脸刮得干干净净,满头黑发梳理得整整齐齐,油光铮亮,一眼望去,活脱脱就是一个教书先生,哪里是大家习惯的一身戎装的大将风度啊?
  “怎么?穿这身装束,大家伙儿不习惯了?呀?!嫂子们全都摆好了碗筷,就等咱们入席了?好好好,可不能耽误大家吃饭,有什么话咱们边喝边说,哈哈……赵大哥,你坐小弟边上来一起说说话,这段时间警备部队的一大摊子苦了你和邓斌几个了,杨斌大哥和叶成大哥自便,自己弟兄不要客气,那天有空我一一到所有弟兄们家里拜访,总在我家吃饭也不是个事儿,想想挺亏的。”
  众弟兄一听畅声大笑起来,哪里还有什么拘束与客气?
  安毅拉着警备部队参谋长赵东全的手,招呼弟兄们一起入席,脸颊上依旧染着一丝红晕的欧楚儿,热情地陪伴弟兄们的一群老婆,坐到了边上一桌,女人们三三两两凑在一起,低声谈笑。
  弟兄们围着宽大的长方形桌子坐好,叶成看到安毅不住扫视,低声告诉他驻守纳溪的杨烈和高要的杨立邦两个师长赶不及了,警察署长丁志诚正好碰上一件棘手的案子,这会儿还在泸州蹲着,除了留在华北前线的二十四军将领之外,其他留在川南的弟兄基本上到齐。
  安毅满意地点了点头,举起酒杯,出人意料地站起来:“坐坐!大家都坐下,开动之前,让小弟轮流敬在座的各位兄长和弟兄们一杯,以表谢意!老杨,你是大家的兄长,从你开始,请!”
  杨斌眉头微微一皱,提起酒杯站了起来:“慢着!慢着!在座的弟兄不算你有十六个,就算老沈和耀东两个免了也还有十四人,你敬一圈下来,还能拿得稳筷子吗?这可是窖藏二十年的叙府五粮液啊!”
  众弟兄也都随声附和,让安毅意思一下,然后大家一起来三杯得了,省得等会儿喝醉了不好玩,主角要是先退席大家也喝得不痛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5/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