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4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9/1395

  十五分钟后,陈诚三人来到楼下,一眼就看到站在黑色中吉普边上的安毅和他那温婉可人仪态万方的夫人冯洁云。
  陈诚二话不说,大步上前,客气地称呼冯洁云一声小妹,冯洁云高兴地问姐夫怎么不带我蔓怡姐一起来啊?
  冯洁云说的蔓怡姐,就是陈诚的夫人、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爱女谭祥,又名谭蔓怡,只有非常亲近的人才称呼蔓怡这个名字。三年前,谭延闿患脑溢血,临终前嘱托蒋氏夫妇在青年军官中为谭祥择夫,蒋介石和宋美龄不负重托,在一干青年才俊中选中了陈诚,去年元旦,蒋介石亲自替陈诚和谭祥主持了婚礼。冯洁云和谭祥同是宋美龄的干女儿,两人时常在一起,情同姐妹,自然成了婚礼上陪伴新娘左右的好姐妹,与陈诚熟得不能再熟悉了。因此,此刻冯洁云才把陈诚称之为姐夫,从某种意义上说,陈诚和安毅还是连襟的关系。
  蒋鼎文和蔡忠笏在叙府再次看到冯洁云,也非常高兴,打完招呼,就在冯洁云的敬请下,钻进车里。
  安毅乐呵呵地亲自开车,冯洁云坐到了副驾驶位上。
  陈诚、蒋鼎文、蔡忠笏三人坐在宽阔的车厢后座上,一点儿也不显拥挤,可是,原本准备好要问问安毅和蒋校长之间是怎么回事的贴己话语,当着美丽善良的冯洁云,却问不出口了。
  三辆车组成的车队,经过西城大道。陈诚和蒋鼎文看到平坦扩宽的大道两边崭新的高大建筑、一个个绿意盎然充满生趣的漂亮住宅小区、沿途高大的香樟树和每一个街口五彩缤纷的花坛,心里羡慕不已,直感叹真是花园一样的城市,只有蔡忠笏非常煞风景地说:“风景再美也没有本地的酒美,叙府这儿的‘荔枝绿’可是天下一绝啊,啧啧!”
  蔡忠笏所说的“荔枝绿”,就是产自本地、已经蜚声中外的五粮液元曲。十八年前,用“荔枝绿”灌装的五粮液酒,代表中国首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这一名酒自此蜚声中外,是时下最流行的五粮液三种酒系中的精华。据说一瓶描花白瓷瓶装的一斤“荔枝绿”,在上海最高档的饭店里卖到一百五十大洋一瓶,因为数量有限,还得有身份、有门路才能买到,寻常人就是想看一眼长得什么样都很难。
  蒋鼎文也嗜酒,对“荔枝绿”自然非常清楚,这辈子也就喝过两回,因此听到蔡忠笏提起,立刻表示赞同。
  陈诚不善饮,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爱好,听到蒋鼎文随声附和,好奇地问道:“什么荔枝绿?用荔枝酿造的美酒?”
  蔡忠笏非常鄙视地扫了陈诚一眼,想起陈诚不解风情,干脆把脑袋转向窗外,坐在前面的冯洁云转过头来,客气地说蔡大哥要是喜欢,走之前小妹送你一瓶。
  蔡忠笏一听这还了得?兴奋得哇哇大叫,蒋鼎文着急之下,连忙说弟妹你可不能这么偏心啊!
  冯洁云一见两人猴急的样子,捂住小嘴乐得不行,慷慨地说三个大哥都有份,小妹每人送一瓶以表心意。
  蒋鼎文听罢,满意地哈哈大笑,陈诚刚要致谢,蔡忠笏已经笑眯眯地靠了上来,讨好地说辞修兄你不怎么喝酒,干脆让我帮你收下得了,回头我看送你点儿什么弥补弥补,你肯定不吃亏。陈诚哪里还不知到蔡忠笏这个老酒鬼的心思,立刻回敬蔡忠笏一个不屑的眼神,把头转向一边不说话了。
  开车的安毅转过脑袋,痛苦地责备说老婆你太大方了,冯洁云愣了一下反问:你不是在后院的地窖里收藏了好多这种酒吗?三瓶算得了什么?一番话就让蔡忠笏和蒋鼎文像打了鸡血似的聒噪起来。
  安毅悔得肠子都青了,恨不得给自己嘴巴来上一巴掌。
  车子进入简朴大气的西园院门,拐了个弯,在西侧大树下停稳。
  车里的笑声戛然而止,静得吓人,陈诚、蒋鼎文和蔡忠笏一个个张着嘴巴,如木偶般坐在后座上,望着窗外院子里几张大桌周围的一张张熟悉面孔,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安毅熄火下车,从车头拐过来把冯洁云扶了下来,看看车内紧张得一动不动的陈诚三人,再望了一眼纷纷看过来的李济深、欧耀庭、朱培德、劳守道、张弘栾、周崇安、何京、叶青、黄旭初、马君武等军政界前辈及挚友,高兴地向詹焕琪和顾长风一群等着看热闹的弟兄招招手,再次转向车内,佯装奇怪地问道:“怎么了?在座的都是亲友故交,三位大哥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蒋鼎文悠悠一叹:“小毅,你是故意想看我们的笑话,对吧?早说啊……辞修兄、诲臣兄,下去吧,来都来了……”
  陈诚、蒋鼎文和蔡忠笏只能硬着头皮下车,三人对视一眼,迈着整齐的步子,走向笑眯眯的一群尊长和昔日老长官,恭恭敬敬地整齐敬礼问候。
  李济深和朱培德非常高兴,连忙拉着陈诚三个,向马君武、蒋云山、黄旭初、祁老爷子、钟铭璞一一介绍。
  蒋鼎文数年前就认识如今的桂系第三号人物黄旭初,与老长官和几个儒、道高人见礼之后,挤出标志性的笑容,向笑得很是含蓄的黄旭初伸出双手。
  安毅抱着扑到身上的儿子,与欧楚儿和冯洁云站在一旁,幸灾乐祸地看着紧张之下走路都不利索的陈诚和蔡忠笏。
  欧楚儿嫣然一笑,轻轻打了安毅一下:“你好坏啊,我以前从来没见过陈大哥和蔡大哥这般拘束,倒是蒋大哥落落大方。”
  安毅嘿嘿一笑:“他是老油条了,脸皮比城墙还厚,谁能吓得了他啊?你没见过打牌赢了收钱的时候,天王老子他都下得了手。”
  一句话就逗得冯洁云和欧楚儿咯咯大笑,冯洁云笑完,接过安毅怀里的承承:“你快过去吧,别让姐夫和蔡大哥太难堪了。”
  安毅摇头莞尔一笑,紧了紧揽住欧楚儿纤腰的手,松开后大步迎上去,和一群尊长好友混在一起。
  已经成为全国著名摄影大师的老庄忙得没时间和安毅等将领打招呼,指挥一群徒子徒孙,用摄影机和照相机记录下一个个珍贵的镜头,这位从中央日报跳槽到安毅集团的摄影师,与何京一起创立了如今享誉中外深具影响力的东方新闻社,并成为新闻社第一副社长,随后又出任东方电影公司的经理,拍摄了一部部反映安家军成长的电影和纪录片,几乎是看着安毅从一个青涩青年成长为一代名将的。
  此次老庄率领一个六十余人的庞大摄制组前来,不但要制作一部反映川南建设成就的纪录电影,还要负责明日士官学校毕业典礼和阅兵式的拍摄工作。
  晚宴蔚为大观,空气清新、花香阵阵的宽大院子里,摆下了三张大桌子,一群尊长占去一桌,安毅、杨斌、顾长风和夏俭等川南将帅及陈诚三人凑成一桌,陈诚和蒋鼎文、蔡忠笏的副官随从被安排在安家军和各军师长、团长所在的第三桌坐得满满当当,热热闹闹,十几个身穿整齐军装的勤务兵内外穿梭,满脸笑容,看到一个个名满天下的将领和大儒,非常尊敬。
  菜肴摆齐,美酒斟满,李济深颇为惊讶地指着桌面上琳琅满目的南北风味佳肴,问道:“道兄,去哪儿请来这么多各地厨师啊?”
  “没错,小弟也有此等疑问……细细一看,满桌菜肴制作精美,色香俱全,却没有寻常楼堂馆所烹饪菜肴的那种匠气,没有下箸就令人垂涎欲滴,心仪不已啊!”文绉绉的同盟会元老、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的几句点评,立刻赢来周围的一致认同。
  劳守道摇头莞尔一笑,转过头和声呼唤隔壁桌的安毅:“小子过来,给长辈们介绍一下这些菜式的来历。”
  安毅连忙站起走过来,恭敬地回答:“今晚所有的菜,全都是我军中弟兄们的夫人们亲手烹制而成。诸位前辈也知道,我军将士来自大江南北,夫人们也都勤劳贤淑,驻扎川南之后,弟兄们的夫人自发组织起了妇女会,闲暇之余时常在一起切磋厨艺女红和养儿育女的心得体会,个个都有双巧手。今晚这酒是钟前辈慷慨赠送的秘制佳酿,也就是名声在外的‘荔枝绿’,如此厚爱,让晚辈诚惶诚恐啊!”
  众人一阵惊呼,接着欢笑阵阵,不少人不由自主望向主楼西侧的厨房,可是妇女们不愿抛头露面,自己在景色迷人的后院摆了三大桌,所以谁也看不到她们,她们也听不到这一声声发自内心的由衷赞叹。
  唯有本地名流、工商界领袖钟铭璞一脸的自豪,捻着胡子,客气地站起,向致谢的一众大佬回礼。
  朱培德颇为感慨地说道:“也只有情同手足、亲如一家的安家军才有这种福分啊,若是日后诸位这么多人到小弟寒舍一聚,小弟也只能把诸位带到昆明城里的几家老字号酒店用餐,要想吃到这么地道的南北风味,却又难了。”
  众人又是一笑,张弘栾笑罢,感慨地说道:“诸位兄长可能还不知道,在安家军管辖的行政区内,所有官员的迎来送往都必须自己掏钱,唯有重要的外事接待才会由政府出资设宴,而且必须获得财政局长及民政长官的事先同意才行。”
  “安贤侄一直以身作则,军中将校也严格遵守,因此,整个川南各级政府没有一分钱的招待费开支,吏治廉明,深得民心,我湘西想学都学不来啊!哈哈……”
  众人愣了一下,马君武低声询问身边的蒋云山:“玉成兄,此事当真?”
  “当真,连小弟这个拥有两千多师生的堂堂一校之长也不例外,必须严格遵守绥靖公署和人民议会制定的条例,否则,监察局的那些酷吏就要找上门来了。”蒋云山含笑回答。
  马君武转向身边若有所思的黄旭初:“以行老弟,一个政府在如此看似无伤大雅的事情上,都能够做到如此地步,还能不受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吗?”
  黄旭初向马君武恭敬致礼:“谢谢先生教诲!此次一定要好好走走看看,到这儿仅仅一天半时间,方方面面给人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不一会儿,晚宴正式开始,没有什么致辞,也没有任何的客套,每一桌各顾各地举杯庆贺这难得的相聚,欢声笑语贯穿始终。
  唯有陈诚和蒋鼎文两人笑得很痛苦,本来打算今晚与安毅好好谈谈,把安毅和蒋校长之间的疙瘩慢慢解开。
  陈诚早已准备好了一大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辞,蒋鼎文也收集了北伐以来众弟兄与校长之间的一段段感人情景和融融情谊,可如今,面对一个个尊长的召唤,面对数十将领坦率直爽、热情奔放的酒杯,什么话都没机会说出来了。
  七日清晨,陈诚爬起来,呆呆地望着窗外的晨曦,痛苦地回忆昨晚是怎么回来的?想着想着,客厅的电话铃声响起,副官郭忏的声音很快传来:“长官,还有一小时安老弟就会派人来接,用完早餐赶赴士官学校,九点整毕业典礼暨阅兵仪式正式开始,安老弟询问用不用为我们准备礼服……”
  “等等!什么阅兵?毕业典礼怎么会阅兵的?小毅这么搞是什么意思?”
  “属下也不知道,看来,这回安老弟是不依不饶了……”
第903章
强悍的炫示(一)
  位于叙府城西中山大道与西城大道交汇处的士官学校占地八百八十余亩,其中大部分土地原来是乱石丛生、布满荆棘和大小水潭的荒地,只有位于中山大道北段的二百三十余亩土地是从地主和商人手中征购。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完善,这个全国最大规模的军事院校除了通常高等学校常规的教学楼、运动场、学员宿舍和教职员工宿舍区外,还拥有一座能容纳三千二百人就座的大礼堂、一座多功能体育馆、十二块相连的篮球场和一个运动场。
  为节省土地,士官学校内的所有建筑均为三到四层结构,从外表看,布局合理的建筑群几乎都是青砖灰瓦、拱门长廊的中西合璧风格,其实大量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的框架式结构,每一寸楼板都是钢筋水泥浇筑而成,造价昂贵却能大大缩短工期。
  这也是安毅两年前力排众议一意坚持的结果,为此他还搬出了一句如今已在川南广为流传、被严格执行的口号: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去年年初,整个学校的教学区、宿舍区、图书馆建好之后,显示出的效果和优秀的工程质量,让各级军政官员耳目一新,赞不绝口。北区的教学区、学员宿舍区、教职员住宅区这三个整齐大气的建筑群落成之后,剩下的南区四百一十余亩场地空空如也,除了一大块简单的训练场和浇筑的大片篮球场之外,剩下都是平整完毕的大片荒地,非得摆上点儿什么才不至于形成强烈反差。于是,建设局的报告呈到安毅手中,“建点儿什么”就变成了一座三层图书馆、能容纳两千二百人的大礼堂和气势恢宏的两万人体育场,原本面向翠屏山下司令部和科研机构建筑群的军校大门,随之成为了侧门,另在面向中山大道的最佳位置,建起了大气磅礴的重檐式正门,民政局在重新调整街道序号时,非常自豪地在军校大门左侧显眼位置,钉上一块特制的鎏金黑字大门牌:中山大道一号。
  两万人体育场落成到现在,只有三十五天,方方正正的体育场正北面是敞开式连体建筑,整座建筑中间为重檐宝殿式主席台,两边稍矮的敞开式殿宇也是同样的风格,整座建筑浑然一体,错落有致,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风格。中间敞开式大殿的中前部,是高出运动场五米的宽阔检阅台,前沿竖起一排雕刻精美的汉白玉栏杆,一直顺着大殿两旁宽阔的阶梯延伸到下方的运动场;中后部呈阶梯式结构,与左右看台巧妙相连,构成一个覆盖在八十米巍峨穹顶下的超大观礼台。
  检阅台中前部设有三排二十五米长的主席和嘉宾席位,这个时候,后方观礼台和左右两侧的观礼台上,已经坐满了军中将校和各界来宾,三面看台上分别坐着叙府民众、警备部队官兵和凯旋而归的二十四军将士共两万两千余人,平坦的运动场四百米标准跑道边沿,插满了彩旗,看台上人声鼎沸,旗帜招展,令川南各界一千余万军民翘首以盼的盛会即将开幕。
  八点三十分,悬挂军队牌照、擦拭得一尘不染的庞大车队在十二辆新式三轮摩托车的引导下,一辆紧跟一辆,从翠屏山下的安家军司令部大院缓缓开出。进入西城大道,缓缓向南行驶,沿途整齐停靠在右道上的各式武装战车随之引入眼帘,车队中的各路嘉宾透过专车窗口,默默凝望沿途一辆辆涂成迷彩色的轮式装甲车、车上的双联炮管和直指蓝天的新式通用机枪,以及全副武装整齐敬礼的安家军将士,让每一个人均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各路嘉宾们都意识到即将发生的一切意味着什么。
  乘坐第六辆专车的蒋鼎文摇头而叹:“这哪里是什么毕业典礼?看样子整个川南在向我们炫示他们的实力,让天下人都看到他们强硬的立场和剽悍的武装,明摆着就是一种示威,是对校长和中央政府的一种变相回应。”
  “这么一弄,咱们哪里还有和稀泥的余地?老子算是看明白了,川南上上下下蓄谋已久啊!从我们踏进这块土地到现在,小毅就没打算给我们说话的机会,他早已打定主意了,即使我们不来,这笑里藏刀的犟小子和他麾下的那群疯子也会这么干的。”
  陈诚苦笑一下,仍然望着窗外慢慢掠过的敬礼官兵,和一门门军卡后黝黑锃亮的120牵引榴弹炮:“我担心的是,我们三个的照片很快就会与任潮将军、益之将军甚至桂系三巨头之一的黄以行将军一起,被印在全国各大报纸上,实在难以想象,校长要是看到我们和这群离心离德的党国元老、军中前辈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我们不但没能完成校长的重托,还被小毅这孙子算计进去,苦也!”
  坐在两人中间的蔡忠笏没有心情理会陈诚和蒋鼎文的忧虑,他拉开窗边的陈诚,大声说道:“瞎担心些什么啊?小毅不会造反的,哈哈!让一让,辞修,你挡住我了……啧啧!奶奶的安毅,偷偷摸摸竟然造出这么多重炮,江南兵工厂彻底落伍了,看那克虏伯最新开发的炮栓式样,绝对比咱们直属炮旅的那十几门还先进一代……”
  车队经过长达两公里的待检阅队伍,转入悬挂大幅横额和两面硕大党旗军旗的士官学校南大门,在精神抖擞的警卫官兵高亢的口令和整齐的敬礼中,缓缓进入气势雄壮的门楼,在数十个高音喇叭播放的乐曲声中,绕过万众欢腾的体育场,开到北面主席台后方的宽阔场地整齐停放。
  毕业典礼暨阅兵仪式总指挥兼士官学校总教官、安家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叶成中将大步迎上,向安毅、杨斌和李济深等人敬礼报告。
  安毅一眼就看到叶成身后五米,站在李福强、谢驰等人中间的尹继南,什么也顾不上就冲了过去,抓住尹继南的手直摇头。
  刚刚乘坐飞机抵达叙府便赶来体育场的尹继南闭上泪眼,叫了声“大哥”,就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围上来的弟兄们都是一脸伤痛,眼露怒色,夏俭几乎是怒吼着说“回来吧继南,别跟他娘的老蒋干了”。
  劳守道连忙过去,低声呵斥夏俭,拿出手绢悄悄递给尹继南:“难过什么?现在应该高兴才是,走!我看到你老丈人了,今天他作为军校的老教官,比谁都自豪,待会儿上了检阅台,你就坐他边上。”
  “不!坐我身边!只有继南才有这个资格!”
  安毅说完转身离开,走向嘉宾们中间,拉着翘首观望的蒋鼎文和陈诚,招呼蔡忠笏一起进入大厅,登上检阅台。
  全场乐曲声缓缓停止,很快传出一阵清亮悦耳的喜悦声音:“各位来宾,战友们,父老乡亲们,安毅将军与革命军元勋、原黄埔军校副校长李济深上将,革命军元勋、滇军领袖、云南省省长朱培德上将……以及我军总部将领和功勋代表、十佳劳动模范、为川南经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国际专家组代表,已经登上主席台了……”
  安毅把尹继南招呼到自己身边,和嘉宾们一起,在鼓乐喧天、万众欢呼中鱼贯登上高台,齐齐走到前台站成一排,将军们举手向满场欢呼的军民敬礼,蒋云山、马君武、祁老爷子、身穿长袍的劳守道等二十几个文人齐齐鞠躬,挥手致谢,在排山倒海的欢呼声和掌声中,依次坐到了三排位置上。
  九点整,十二门新式120mm迫击炮发射二十四轮礼炮,全场欢呼声缓缓停止,因王庚离去、不久前接任士官学校总教官的叶成,在两名军校少将教官的护卫下,迈着整齐的步子,走到检阅台正前方红地毯尽头的麦克风前,面向已经站在主席台前方的安毅,齐齐敬礼。
  身穿中将礼服、全副武装的叶成英姿飒爽,无比自信,在万众瞩目之下大声报告:“教育长同志,中央陆军士官学校总教官叶成,向您报告,本校第五期毕业典礼准备完毕,请教育长训示!”
  “开始吧!”
  安毅回了个礼,目送叶成三人转身走向前方的指挥高台。
  高台上的叶成发出一声震动四野的口令之后,雄壮的乐曲声骤然响起,东看台下方的军校战旗方队,在李福强少将等三名军校主任教官的率领下,迈着雄健的整齐步伐走向检阅台,高音喇叭中适时传来生机勃勃的悦耳解说声:“走向主席台的是军校战旗方队,战旗方队由军校十二个专业二百四十四名优秀学员组成,其中的一百五十六人将会在典礼之后回到各自的老部队,成为革命军中保家卫国的中坚力量。”
  “走在战旗方队正前方的李福强少将是军校特种专业主任教官,是功勋卓著的‘模范营’第一批优秀军官,在伟大的北伐战争和统一祖国的历次战争中,三次获得中央军委的嘉奖,是云麾勋章和宝鼎勋章的获得者,五年来李福强将军培养出的上千优秀人才,已经成为我革命军各师中的军事骨干。威震敌胆、十三次因战功获得全军通报嘉奖的战斗英雄安晋,就是李福强将军培养出的最为卓越的学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9/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