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5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7/1395

  “是啊!不过,安毅你还很年轻,一下就要这么多孩子,不觉得累吗?再有啊,楚儿和云儿正值黄金年华,却都为你这家伙弄得不能参加这样的盛典,你不觉得自己有点儿自私吗?”宋美龄半开玩笑地问道。
  安毅有些腼腆地一笑:“学生也不愿意早早地就要这么多孩子,可是没办法,有了也只好认了。至于说自私嘛,学生也时常为此感到愧疚,觉得对不起楚儿和云儿……可是,这么多年来学生征战不休,难得有几天时间陪她们俩,也只好快点儿生孩子,让她们在家里不至于太过寂寞,怎么说也比买一大堆洋娃娃回来玩耍要有趣得多。”
  宋美龄脸颊一红,自然知道安毅话里未尽之意是什么,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看向窗外,心里却为安毅的强壮身体啧啧称奇。蒋介石难得在宋美龄身上看到窘态,忍不住哈哈大笑,看到车子减速,进入盛装将士整齐的队列和欢呼的人潮之中,连忙收起笑容,隔着玻璃窗举手回礼。
  十分钟后,蒋介石夫妇在上百文武官员的簇拥下,经过威风凛凛整齐敬礼的卫队,登上检阅台,放眼望去,整座体育场满满当当,蔚然大观,掌声雷动,欢呼如潮。蒋介石夫妇和军政大员们向全场频频挥手致意,鱼贯来到各自的位置,先后坐下。
  开幕式由川南民政局长董泽川主持,他每介绍一位嘉宾,全场就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花了二十多分钟才把主席台上大员们一一介绍完毕,安毅在董泽川的邀请下,走向台前的麦克风,全场顿时欢声雷动,鼓乐震天,几乎三分多钟才缓缓停下。
  身穿上将礼服的安毅敬礼完毕,环视全场,开始了演讲,照例致辞欢迎蒋介石夫妇、林森主席、汪精卫院长和几十名中央地方的要员,随即提高音调,慷慨致谢:“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川湘滇黔边区政府各级官员和驻军将士,向叙府的建设者、教育者、中外友好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向我们的五百万父老乡亲们致以最深切的感谢!正因为有了勤劳善良的伟大的川南人民,才有我们今天的叙府,才有了一步步走上快速发展和富裕的川南,才有了对明天的美好希望!”
  雷鸣般的掌声中,身穿银白色中山装的汪精卫代表中央政府上场致辞,在长达半个小时的即兴演说中,不需要稿子的汪精卫获得了全场十余次热烈掌声,他从川南的过去讲到现在,从现在的叙府讲到全中国,赞扬川南军民取得的巨大成就之后,话音随之一转,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旗帜在他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的激情演说中高高举起,紧接着就是中央政府对川南的高度重视和英明领导,最后轻松地转到中央政府及其本人对川南军民给予的殷切希望。
  安毅全程认真倾听了汪精卫的演讲,心中对汪精卫的口才和极富魅力的风度,钦佩不已。蒋介石始终脸带微笑,坐满整个主席台的中央大员们个个笑容可掬,宝相慈祥,赢得数万军民的阵阵热烈欢呼。
  全国人民都熟悉的女播音员的声音开始传来,二十四响礼炮过后,叙府童子军校的两百四十名身穿军装的仪仗队,跟随三面高举的旗帜,阔步登场,整齐地队形、朝气勃勃的精神面貌,坚定的脚步和整齐划一、如同一人的行进队列,稚嫩却充满威严的口令,立刻赢得全场阵阵如潮的掌声。
  蒋介石望着少年仪仗队,啧啧称叹,忍不住对身边的安毅问道:“如此整齐划一的完美队形,就算我中央军也比不上。安毅,你是怎么训练出来的?”
  安毅心想这个秘密怎么能够告诉你,为了今天短暂的几分钟,我的孩子们可是足足练了三个月的,每个人都踏破了两双以上的皮靴,踢破了七八双袜子,每天背着校正体形姿态的十字架领口还插着别针,不知流下多少汗水才有今天的水平,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不敢说第一也敢说第二。
  “回校长,这些童子军校的孩子们从入学那天起,就进行军事化的管理,每天两操,风雨无阻,队列训练入校时就是必修的基本功,学不好队列就不许碰枪,所以今天走成这样还算正常。”安毅低声解释。
  蒋介石释然地点了点头:“非常好,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听说你的童子军校的学生大多是孤儿?”
  “是的,不过从前年下半年开始,本地官员和军中将校都愿意把自己的子侄送进童子军校就读,往后也不会再有那种全班乃至全校都是孤儿的现象了。从明年开始,整个川南数百所小学的优秀男女学生,都会获得进入童子军校就读的机会。”安毅低声回答。
  女播音员的悦耳声音再次响起:“正在入场的是由理工大学附中和童子军校组成的三百六十人鼓乐队,他们正在演奏的曲目是著名的军乐曲《精忠报国》……童子军校的学生实行的是全寄宿军事化管理,他们在校期间,除了文化课程的学习,还必须根据个人的志愿,学会一种乐器、一门外语,毕业后升入理工大学附中,成绩最为优异者将直接进入士官学校特别班学习。鼓乐队三百六十名乐手中,几乎一半是前四期实施特别教育之后,从童子军校升入理工大学附中的童子军校毕业生……”
  鼓乐队的演奏,不断变换着花样,令人眼花缭乱的花式队形,高挑美丽英姿飒爽的指挥女生,漂亮的红皮靴和白色专用制式服装等等,引发全场军民和各地来宾的阵阵感叹,大家无不羡慕童子军校良好的教育和雄厚的师资力量。
  放眼全国,只有叙府、老南昌和人们并不熟知的思茅这三所童子军校是由安家军出巨资设立,孩子们获得的机会和受到的良好教育,远远超过任何一所小学,是任何一个省市可望而不可即的。
  接下来出场的是一辆辆由川南工业企业、研究部门和各县民众展示的彩车,二十八辆彩车浩浩荡荡,绕场行驶,彩车上载满象征科技成果的模型、寓意教育事业成果累累的书籍和教学仪器、丰收的稻穗、硕大的南瓜、飘香的水果等等川南大地上数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最后一辆上场的彩车,竟然是叙府兵工厂最新研制成功的战场突击装甲车,宽大低矮的结实车身,线条般简洁流畅,令全场军人极为惊讶的是,整辆装甲车上,看不到任何一个铆钉,六个宽大的车轮,预示该车拥有强劲的动力和越野性,安置在车顶的双联机关炮和露出车身的四根机枪管都是实物,整个形象粗犷威武,咄咄逼人,使人立即联想到强大的火力和冲击力。
  “这车是你们制造的?”阵阵惊呼声中,蒋介石有些急切地问道。
  安毅自豪地回答:“发动机和变速箱是德国戴姆勒公司生产的,底盘是仿自英国维克多型六吨坦克底盘,其他全都是我们自己的研究技术和制造成果。校长请看,倾斜式的前装甲和侧装甲,全部是用25mm特种合金钢经最新焊接工艺制造,很好地避免了炮弹击中车身导致铆钉飞溅伤及车内人员的缺陷,这种突击装甲车重七点五吨,双车桥前后轮驱动,乘员五人,装备一门瑞典公司授权仿制的20mm双联高平炮,两挺我们叙府兵工厂在德国G15航空机枪基础上研制成功的通用机枪,最高时速四十五公里。这种装甲车还有个很大的优势,一旦需要,可在此基础上制造履带式坦克,要不是考虑到我国公路和桥梁的承载限制,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大一些。”
  蒋介石非常严肃地问道:“这种车正式投产了吗?每个月能生产多少辆?价格又是多少?”
  安毅点了点头:“在三个月内月产只能达到七辆,明年二月份之后重型机械厂二期工程竣工,月产量能提高两倍,价格嘛,由于目前产量跟不上,价格居高不下,约在八万元左右,产量提高之后估计能降低两成,比相似战车的进口价格降低近三成。学生打算成立一个机械化旅,以便通过不断的模拟实验和近似实战的演习,尽可能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为今后我国军队的发展和装备制造打下坚实基础。”
  “好、好!回去之后我让军委组织一个鉴定小组过来,一旦通过,率先满足我中央军各部,在淞沪战场和华北战场上,我们要是拥有今天这种战车,仗就好打多了。”蒋介石心动了。
  “咦,那是什么?那么多匹马上都是西北来的少数民族……”宋美龄有些惊讶地问道。
  安毅一看乐了:“师母,那五十匹马就是盛世才将军赠送的,可惜的是经过绵阳时被邓锡侯那孙子强蛮抢去五匹,到了成都又被刘文辉那家伙厚脸皮留下八匹,送到学生这儿,就只剩下八十七匹了,哈哈!”
  蒋介石看到高约两米、体形高大雄健的骏马,眼都绿了:“怪不得这么神骏,一定都是西北甚至中亚地区最好的马种……一次能看到这么多,实属难得啊!”
  安毅哪里还不知到蒋介石的心思:“校长,出场的这五十匹还不是最好的,最好的在学生的军马场里收着,校长要是喜欢,明天学生陪校长去看看,要是校长看上,学生就派人送到南京或者庐山去。”
  “我也要一匹,可以吗?”宋美龄期待地问道。
  安毅慷慨地笑了:“师母要两匹都行,看上就拿走,而且学生让师母先挑,校长只能排在师母后边,怎么样?”
  宋美龄笑了,望向乐得咧开嘴的蒋介石,低声说道:“达令,就这么说定了,你可不能和我争。”
  “好、好,哈哈……”
第955章
家宴
  夕阳西坠,清爽秋风轻抚下的西园,笑声阵阵,热闹非凡。
  今年一月担任复兴社书记的贺衷寒、委员长侍从室的楼景樾等几个黄埔一期将领,与从重庆赶来的行营秘书长曾扩情、刚刚被弹劾失去江苏省主席职务前来川南“度假”的顾祝同、参谋次长葛敬恩等十几名将领坐在舒适的草地上,热烈交谈,一群花枝招展的上海滩名门闺秀三三两两掺杂其中,一群将领被阵阵香风和呢浓莺语弄得神不守舍,心猿意马,却要装出一本正经的绅士样子,虚与委蛇。
  阵阵欢笑中,几乎人人都对今日上午的大西南商品交易会暨西南首届运动会开幕式的盛况叹为观止,感叹只有安毅才有如此奇思妙想的庆典方式,拥有这样令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雄厚实力和好人缘。
  冯景尧老爷字受不了旅途的颠簸,因此冯洁云的父母冯玉庭夫妇代表冯家莅会,现在就住在西园一楼的客房里。身为华人首富的欧耀庭夫妇自然要为女婿捧场,毫不意外地住到了冯玉庭夫妇的隔壁。
  此前欧耀庭和冯玉庭见面多次,但都是生意上的往来,现在各自的女儿都成为了安毅的夫人,彼此关系显得亲密了许多,因此此刻聚座一起交谈的时候,不时发出轻快的笑声,谈论的也多是儿孙的事情,期间承承和小杏花不时跑上爬下,更平添了几许天伦之乐。
  美国财团代表张熹夫妇、华人财团领袖林旭东、德高望重的张静江、上海滩名人虞洽卿、中央银行总裁孔祥熙夫妇等人则在劳守道、周崇安夫妇的陪伴下,信步游走,细细参观幽静雅致宛如天成的宽大院落,边走边低声谈论,内容则是常住人口超过八十万、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近百万的叙府城未来的发展规划。
  精心打扮婉约美丽的叶青和小肚子已经微微隆起、穿上宽松旗袍的冯洁云,一左一右,搀着宋美龄的手,绕过此次博览会期间蒋介石夫妇和一群上海滩闺秀临时居住的西苑小花园,顺着花径石阶,一步步登上主楼后掩映在墨竹和兰花丛中的小亭子。
  宋美龄非常喜欢这个古朴幽雅、充满自然气息的西园,几次赞叹说这是个可遇而不可求的神仙之地,置身其中,心境平和,神清气爽,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冯洁云忙说干妈你要是喜欢就常来住,西苑就是安毅特意建起来招呼自己人的。
  三个美丽女人的身后,蒋介石和安毅并肩而行,低声交谈。
  蒋介石得知川南各部军政主官都在绥靖公署,盛情款待林森主席、汪精卫院长等中央领导和中外财团代表及各界嘉宾,满意地点了点头,把话题带到叙府士官学校、川南和滇南的军政建设问题上。
  蒋介石之所以会在繁忙的剿共指挥中抽身前来,主要是他想向外界显示中央与川南之间的紧密关系,表明他与得意门生安毅之间的剑拔弩张已经趋向缓和,再次恢复到以往那种亲密无间、师生间高度一致的轨道上来。
  同时,蒋介石还想通过川南各项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树立起自己的政治声望,毕竟安毅是他得意的学生,川南的成功,自然也就是他的成功,没有他的慧眼识人,何来现在这一切?
  此时此刻,这一系列目的已经达到,蒋介石不愿意再在大型社交场合,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故此,精明的安毅特意安排的这个只有蒋介石心腹将领和亲朋故交们出席的小规模家宴,让蒋委员长感到心神愉悦,轻松惬意,特别是住在这个幽静的、充满自然气息的地方,蒋介石能够深切地体会到安毅心中那份情谊,不管师生之间如今是否已心存芥蒂、相互提防,但有一点两人的心境非常相似,那就是都念着彼此间的真挚浓郁的师生感情。
  蒋介石问完二十四军目前的驻扎和训练情况,颇为感触地赞道:“说到领兵能力和地方治理水平,杨斌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你能够获拥有这样的助手,非常幸运。这一次在南昌,中央赈灾委员会欣然采纳了杨斌的意见,组织百万青壮灾民加入到江西全省的道路修筑之中,正好省却了我们在庞大的剿共作战计划中最繁重的一环,既解决了灾民的分流和赈济问题,让灾民通过自己的劳动吃饱穿暖,又能让大量肩负着封锁共党苏区重任的剿匪部队,从道路和工事的修筑中解放出来。”
  “这可是突然增加的上百万筑路大军啊,三两个月之后,通向匪区的所有道路将会修筑完毕,到时候黄河流域的洪水已退,灾民们可以返回各自的家园,而我数十个剿匪主力师从此就能轻轻松松地快速挺进,原本无法跟随的重炮就能顺利地进入战场,党国的剿匪大业距离胜利为期不远了。”
  安毅心中暗暗叫苦,知道杨斌这么做纯粹出于赈灾安置、维护社会稳定等目的,以前在老南昌、湘西和川南,安家军就是以这种一举多得的方式,做成了很多大事,可如今被蒋介石用到围剿苏区和红军上来,对拒绝内战的安家军来说,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悲哀。百万青壮灾民被征集去修公路和工事,红军和赤卫队的小股部队不敢骚扰和袭击,一动枪就有可能伤害到大量的无辜民众,也不能以最擅长的政治宣传方式鼓动劳工哗变或者跑到他们一边,百万劳工身后绝对是数倍于劳工数量的饥饿父老妻儿,逃跑的话先别说是否受到惩罚,一家妻儿老小能否有饭吃、能否存活下去就成问题,艰苦的红军和苏区民众连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哪里还有余力再照顾上百万张嘴?
  蒋介石怎么知道安毅这会儿心里在想些什么?兴致勃勃之下,又继续赞扬起了尹继南:“你尹师弟也非常优秀,他在担任庐山军官团主任教官期间,总结出的‘简易工事快速修筑法’和‘临战紧急筑垒法’,经过蒋铭三和陈辞修麾下五个师官兵的实验,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其精妙的施工方式和特殊地形微型爆破技术等等,不但获得欧美各国顾问的高度赞扬和推崇,还被炮兵用到阵地快速构建之上。”
  “陈辞修的两个炮团经过一周的反复试验,依照尹继南的爆破施工法,简单计算炸药分量和起爆位置,就能把原本六个小时以上的炮兵阵地构筑时间,一举缩短到两个小时以内,了不起啊!只可惜尹继南似乎心态出现了问题,我让他随便挑一个军由他带,他却向我请求到德国军校进修,几位德国顾问也向我大力推荐他到德国学习和交流,我实在拗不过,只好同意他们的请求了,但要等到庐山训练团第三期学员毕业之后,才可以放他离开。”
  安毅悔得肠子都青了,心想继南你这孙子怎么这么实诚?给你个主任教官和工兵监的虚名,你就这么卖命,把什么先进战法都教给别人了。这下可好,红军中的师兄弟们估计要吃苦头了,将来这笔账还不知道要算到谁头上!
  谁知蒋介石的又一番赞扬,让安毅彻底沦为了帮凶:“以前,军中总有几个自诩资历深厚眼高于顶的人,对你和你麾下的将领不屑一顾。这次通过杨斌和尹继南的策略显示的巨大效果,他们终于口服心服了,都说你安毅有水平,不但看人有眼光,还总能带出一个响当当的指挥班子来。”
  “出自你麾下的十七军胡家林、吴立恒、鲁逸轩等猛将,理论扎实经验丰富能够运筹帷幄的叶成、深藏不露的沈凤道、文武双全的顾长风、勇猛彪悍身先士卒的夏俭、沉稳多谋能攻善守的谢驰、还有那个沉默寡言却坚毅果断赤胆忠心的路程光等,这些战功赫赫的将领就不说了,年轻一些的诸如王叙伦、关山、特种作战精英安晋等等,可谓人才辈出,数年的征战,你麾下涌现出一大批前途无量的新人,放眼全军,无人可望你安毅之项背啊!”
  “数月来全国的整个剿匪作战中,也只有你部取得迅速而稳固的战果,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把收复的川湘黔边区大片地区治理得井然有序,彻底铲除了黄汉赤匪的川湘根据地,这一次,杨斌和尹继南又为党国剿匪大业建立奇功,说到底也是你安毅的成绩,这些,党国不会忘记,我也会一直记在心里,希望你继续发扬,戒骄戒躁。”
  “是……”
  安毅脸上诚惶诚恐,心中却骂娘的心思都有了。
  蒋介石听到下面的侍从禀报酒宴准备完毕,随着交谈甚欢甚是亲昵的宋美龄三人走出小亭,边走边问道:“顾墨三是不是来找你诉苦的?”
  安毅稳住心神,低声回答:“校长,顾长官这次被弹劾,着实有点儿冤枉,贪墨的并不是他本人,而是麾下民政局长赵启騄,而且钱财这些不是都还回去了吗?汪院长孙科先生死抓住赵启騄是顾长官亲自任命、又曾当过顾长官副官的事情不放,令人非常意外,要不是校长果断让果夫先生接任,不知要闹出多大动静来。”
  蒋介石听出安毅是在为顾祝同抱不平,心里不禁深感安慰。他非常欣赏安毅这种重情重义的性格,而且通过安毅的这些话,蒋介石满意地发现安毅对黄埔师长和同袍的深情厚谊没有丝毫改变,对他这个校长的尊敬也没有任何变化,对陈氏兄弟的咄咄逼人也没有自己所担心的怨恨和疏远。这一切都充分表明,安毅绝对不会被共产党利用,哪怕野心大了点儿,似乎逐渐失去了控制,但还是可以团结和利用的最佳助力。
  “嗯,那么,你对墨三的下一步安排有何意见?”蒋介石难得地征求安毅的意见。
  安毅有些意外:“学生哪里敢在校长面前放肆?只是顾长官能力卓绝,要是就这样荒废了,是校长和党国的损失啊……顾长官是学生的教官,北伐时在江北的扬州、泰安、高邮等战役中,给予学生大力配合和帮助,一起打了几个漂亮仗,学生对顾长官的军事水平和知人善用深为钦佩,要是受制于闲言碎语,让顾长官长期闲着,可能正中某些人的下怀。再一个,学生觉得也许带兵比治理一方更适合顾长官,顾长官也有这样的感触,要是校长法外开恩的话,请让顾长官暂时进入剿总,跟随校长左右,恐怕更好些。”
  蒋介石满意地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明天去参观完你的军马场,我就要飞回南昌去了,这回就听取你的意见,把他一起带上吧。”
  “学生代顾长官感谢校长的恩典和栽培!”安毅恭敬地致谢。
  蒋介石停下脚步,微微叹气:“安毅,你这人心地好,重感情,所以才有如今四方来贺的好人缘,珍惜吧!另外,你再考虑考虑,忙完滇南和中缅边境事务,回到中央来吧,军中需要你这样的干将,我会在军队宏观管制方面,给予你更大的实权,让你好好施展自己的才华。”
  “说句气馁点儿的话,虽然在淞沪和长城抗战中,我们迫不得已对日妥协,但也是情非得已之事,正像你所说的那样,中日间必有一战,而且是决战,这种危机感不仅你有,我也有,只是目前我们不能奢谈驱除外辱,还是那句话,攘外必先安内,不把红军消灭掉,要是我们在前面打起来,他们在后方攻城略地怎么办?弄不好是要亡党亡国的!再一个,我们的军队对外作战还是没有自信,无论装备与训练,与日本人相差何止百倍?这也是每当面对日军的时候,悲观失望情绪急速蔓延的主要原因。说句不抬举你的话,要是没有你,我们军队很多人的脊梁骨都硬不起来……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学生谨遵校长教诲……”
第956章
收获季节
  欢快和睦的晚宴过后,所有人自由活动,散步的散步,歇息的歇息,欢声笑语不绝。唯有张静江老爷子以身体疲惫为由,暂先告辞,回到叶青为他精心准备的东苑小楼,略作休息。
  安毅将这位令人尊敬的前辈送到小楼门口,在张静江含笑摇头中,满怀愧疚。张静江拍了拍安毅的肩膀让他去招呼客人,不要为自己和龚茜母子的见面担忧。安毅点点头默然离去,知道德高望重、视龚茜如同自己亲生女儿的“革命圣人”张静江,不会把他和龚茜的真实关系、以及两人暗结并蒂秘密生下麟儿的事情透露出去。
  到目前为止,知道龚茜住在此处的人,寥寥无几,知道安毅和龚茜生下孩子的人,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吴妈和留在绍兴老家的两个淳朴后辈,此外就是叶青和沈凤道,以及安毅早期十八铁卫之一的心腹爱将、如今沈凤道麾下情报局秘密行动队副队长武宗延。
  年轻的将领和来自江浙沪的名门闺秀们三五成群,或赏花,或赏月,也有追打嬉闹的,不过最多的还是聚坐一起,点着烛光,喝茶聊天。
  安毅陪着欧夫人,上楼和坐月子的楚儿待了一会儿,又抱着儿子亲热许久。看到母女俩似乎有说不尽的贴己话,安毅把孩子放到马大嫂怀里,冲着楚儿笑了笑,小声叮咛几句,这才转身出门。
  蒋介石、葛敬恩、顾祝同、虞洽卿、冯玉堂、欧耀庭、周崇安、张熹、林旭东、杜月笙的高徒万墨林、美国华侨领袖司徒美堂的大徒弟姜瑜桓等军政要员和闻名中外的华界财阀,这时已经移驾主楼宽大的客厅,随意座谈。
  香郁的名茶、各种酒类和精美的点心果品,琳琅满目,倒也有点儿西方盛行的沙龙的味道。
  众人说说笑笑间,一个朝气蓬勃的高挑美丽少女大步走进房门,看到满堂的尊长,顿时一脸慌张,在劳守道的招呼下,来到客厅中央,恭敬地向长辈们鞠躬请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7/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