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5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9/1395

  黄汉顿时犹豫了,期期艾艾地说道:“这个……小弟能管住自己的部队,可没有权利管住贺胡子啊,他的级别远比我高,官也比我大,我不听他的指挥已经让党内很多人骂娘了,再贸然去向他提什么建议,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吗?何况桑植本来就是贺胡子的老家,他麾下近半将士都是那儿来的,对家乡可谓情有独钟啊!”
  黄汉见安毅三个不置可否地微微一笑,便明白他们不想说更多了,于是沉吟了一会儿,小心翼翼地问道:“等帮完贺胡子的忙,小弟想把今后的作战方向调整到西面和北面,也就是重庆以东和涪陵以南方向,师兄觉得怎么样?”
  安毅在脑中过了一遍地图,点点头:“这个思路可行,你们攻打刘湘部,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同样是帮徐向前师兄和张国焘那个龟儿子的忙,以你们的兵力和战斗力,至少能牵制住川军一个师和中央军一个师,打好了还不止拖住两个师,相信贺胡子和贵党中央也会乐意见到的。再一个,刘湘部和两个月前开进鄂西、川东的两个师中央军都是刚换装的首批部队,兵员中三分之一到一半是刚补充不久的新兵,好好抓住机会干他几票大的,说不一定大有收获,要是打不过只需退回山里就行了,相比其他各部红军,你们的生存环境和指挥权利灵活多了,抓住时机或许能再次壮大一些,这样也可以加大你在贵党内的发言权。”
  “谢谢师兄!小弟敬你一杯!”
  黄汉站起来,恭恭敬敬地敬了安毅一杯,又再分别给杜易和沈凤道各敬一杯,才一脸欣慰地坐下。
  杜易抬起手腕看了看表,提醒道:“黄兄,你好像还没说正事呢。”
  黄汉愣了一下,随即拍拍脑袋,感激地对杜易点点头,转向安毅笑着说道:“师兄,你还没给小弟拿个主意呢,你说小弟该何去何从才是啊?”
  “你这家伙,让你跟着我干你不愿意,让你自成一系到中缅边境戍边、壮我国威你也不肯,心里时时刻刻总想着你的伟大理想和信念,这个时候怎么又拿不定主意了?”安毅故意开黄汉的玩笑。
  黄汉正色道:“师兄,一马归一马,原则上的事情绝对不能含糊,小弟对不住的地方,请师兄海涵!”
  “唉!”
  安毅无奈地叹了口气:“算了,我建议你还是先看看吧,下去打酉阳打刘湘,至少三五个月之内你会忙得不亦乐乎,麾下将士有仗可打也不会有时间胡思乱想,下半年情况也许会明朗一些,到时候你再做选择也不迟。”
  “这倒是……不过,看样子下去不但四方面军和贺胡子要找我,估计中央那边也要找我了,怎么应付,师兄得帮我出个主意啊!”
  黄汉心里非常佩服安毅的远见卓识,经过两年的发展,身为工农独立师最高指挥官的黄汉感触良多,虽然现在声名远播了,但是私底下并没有一个能说说心里话的人,经历过的可怕整肃更是让黄汉提高了警惕,和身边的同志相处时总是谨言慎行,因此他下意识里只相信让他东山再起的安毅,在重大事情上对安毅的意见更为重视,甚至有点儿依赖。
  这下安毅真的为难了,想了很久,还是冒昧地建议道:“我看这样吧,你也别太被动了,回去之后把你的遭遇和麾下所有弟兄的不公正遭遇,全都整理成正式的申诉报告,派人悄悄送到瑞金去,交给你们的毛泽东主席,如果有可能,你最好亲自给他写封信,说说你心中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
  “不对啊,师兄!你可能还不知道,小弟就算是要申诉,也只能找中央军委的周主任,老毛早就不管军事了,而且现在他也被整得够呛,自身难保啊,找他有什么用?再者说了,小弟是独立师师长,是指挥打仗的,找管行政的毛主席,不符合组织程序啊!”黄汉打断了安毅的话。
  安毅白了黄汉一眼,呵斥道:“你是真不明白还是有意装傻啊?你回去之后不会通电全国,成立一个川湘边区苏维埃政府吗?然后自己刻个大印盖上去,这样不就符合组织程序了吗?你以为中央红军又承认你的工农革命军独立师了?既然这样,何不干脆军政一把抓?多出几十个官职来,你手下人会更高兴,明白了吗?”
  黄汉大喜过望,但略微一想又为难了:“这样的话,算是解决了组织程序上的问题,可是,你还没说为什么你不让我找周主任,而是找已经不能在中央说上话的老毛呢?这不是拜错庙门了吗?”
  安毅叹了口气,郑重地叮嘱道:“师弟,你要是相信愚兄,就老实听我这一次,我什么时候害过你了?这么多年来,你看我犯过什么大错?相信我,中国工农红军始终是朱毛创立的,不可能长期交给什么狗屁的共产国际来指挥,这一年来的屡战屡败你是最清楚不过的,所以目光不要那么短视,要往远处看,红军到了生死存亡关头会相信谁?肯定相信自己的缔造者,所以我敢断言,老毛迟早会东山再起,你现在不去找他汇报思想,让他给你指明方向和道路,今后你将如何融入你的革命队伍中?要是担心你的组织误会的话,你就再给周主任写上一封同样情真意切的亲笔信,相信他也会赏识你的。还有啊,古语说得好,患难识真情,日久见人心!这个时候你和老毛同病相怜,你还不主动去把握机会,更待何时?你这人啊……,起码的人情世故你该懂一点吧?难道你们共产党员就没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就没有好恶之分和感激之情?你这傻蛋,让我如何说你才是?”
  黄汉傻在当场,脸色急剧变幻,好久才站起来,对安毅深深鞠了一躬:“师兄再造之恩,小弟没齿难忘!”
第1013章
雷霆锄奸
  天边第一缕曙光洒下,腊戍机场哨声随之响起,繁杂的脚步声敲碎了天地间的寂静,上百名英军地勤人员匆匆集结,一辆辆军车拖拽装满炸弹的四方车斗进入机场,缓缓驶向整齐停放的战机。
  充满斗志的英军航空兵异常忙碌,交战以来英勇的大英帝国空军连连取得胜利,昨日下午又对中国军队重新占据的瑞丽、畹町和铜壁关一线展开卓有成效的轰炸,让落后弱小的中国空军吃尽了苦头。
  虽然英军驻缅总司令部早已得知中国军队中最负盛名的安家军拥有三个航空大队,从德国进口和利用进口散件组装的各类战机数量高达七十余架,但是驻腊戍的英国空军非常自信地认为,在滇缅地区变幻莫测的气候条件下,缺乏训练的中国航空兵根本没有升空作战的勇气和经验,开战首日和次日接连取得的空战大捷,也很好地证明了腊戍英军的判断。再一个,眼看着停战谈判在即,如果能利用难得的良好天气和宝贵的数小时时间,对中国军队以及重要军事目标展开一次漂亮的空袭,多少能为被赶出滇西的陆军部队挽回些声誉。
  英军空军把最后一次的空袭目标,定为滇西最重要的军用机场保山机场,力争炸毁保山机场的陈旧跑道和所有建筑和设施,致使中国军队在短期内无法使用,从而大大降低中国航空部队对腊戍和密支那地区形成的潜在威胁。
  然而,傲慢自大的英国空军还是严重低估了自己的对手,就在他们进行起飞前的紧张准备之时,从宝山机场提前起飞的川南空军司令部两个团共五十六架战机已经分批杀到,机场上的英军官兵听到东方天空中传来的飞机轰鸣声,大部分人愣在当场,不可思议地仰头眺望,看清容克攻击机编队后方密密麻麻的轰炸机大队,顿时急呼起来,机场上惊叫声声,一片混乱,正在装弹的地勤人员如没头的苍蝇般到处狂奔,中国空军第一编队迅速到位,攻击机上的航空机枪齐声怒吼,密集的弹雨将机场上的车辆和奔逃人群打得四分五裂,直至此时,机场指挥塔上空的警报喇叭才高声哀鸣起来。
  三个编队六架攻击机快速掠过机场上空,机体庞大的容克改型轰炸机接踵而至,密集的大威力航弹和新开发的二百五十磅燃烧弹一串串投下,顷刻间整个机场在剧烈的爆炸声中剧烈抖动,强大的冲击波,将机场上的二十一架战机和车辆轻松掀翻炸毁,熊熊燃烧的烈焰随着爆炸的接连响起急剧扩散,疯狂舔舐机场上所有的物体,整座腊戍机场犹如炼狱一般惨烈。
  第三批机队在机场四周的上空盘旋一圈,根本没有兴趣理会已经面目全非的燃烧战场,转而扑向正南方向山谷中的弹药库。
  与此同时,最后一批飞离宝山机场的滇军航空部队十七架战机,已经到了腊戍西北方向的纳龙镇上空,小镇四周哨所里的莽族官兵惊愕地遥望低飞的机群,看到飞机上航空机枪喷出的烈焰,这才知道仍在沉睡中的小镇遭受了意想不到的空袭,没等歇斯底里的哨兵冲进镇里报警,八架轰炸机轮番投下一串串航弹,大部分刚刚在帮助英缅军队撤离自己祖国的行动中立下奇功的莽族官兵至死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小镇的一座座建筑物在滇军战机的反复轰炸和一轮又一轮疯狂打击之下,轰然倒塌,激射的砖石断木散布空中,燃烧弹激起的烈焰冲天而起,狂奔的牛马在飞机扫射之下肢体纷飞,延绵不绝的巨大爆炸声在群山中久久回荡。
  二十分钟过去,天空上盘旋的战机看到方圆三公里的下方成了一片焦土,遍地的大火和残垣断壁中再也不见一个活人,这才意犹未尽地扔下所有剩余的炸弹轻松返航,曾经以数典忘祖、巧取豪夺创造出缅北部落发展奇迹的莽族,受到了来自祖国的最严厉的惩罚,只有不到二十年历史的新兴民族连同他们两代人殚精竭虑建立起来的纳龙镇,转眼间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上午七点二十五分,叙府安家军司令部。
  “干得漂亮!”
  安毅的一句大赞,说出了满堂将校的心声,机要秘书赵伯翰捡起被安毅抛向空中再飘到地上的捷报,乐呵呵地站到一旁,看着安毅与杨斌、叶成等长官相互击掌,乐得不行。
  “这一仗打得好啊,终于一扫前两次空战的阴霾,为咱们的空军正了名!”顾长风一脸的春风得意。
  张扬想了想,终于还是忍不了心中的疑惑,好奇地问道:“咱们的空军经历过著名的上海一·二八抗战和长城抗战,为什么还会在前两次空战中失利呢?咱们的空军有最新的雷达和无线电系统,照理说这么些英国飞机,根本不够看的。”
  叶成对这个向来生性惫懒的家伙居然会开动脑筋思考有些意外,笑着说道:“怎么?你这家伙也会开动脑筋思考了?很简单,前两次空战的时候,咱们并没有动用咱们远远超出对手的无线电和雷达系统,我们的空军经受过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可是初创的滇军没有啊!不亲身经历下那种实战,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成长?况且雷达的秘密,如今还只限于我们和中央军委少数人知道,外国人对咱们的科技向来不屑一顾,一直以为是咱们吹牛,我们自然也遂他们的意愿,隐忍不发,否则很难保证软骨头的中央政府那批人,不会出卖咱们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东西。”
  杨斌解释道:“再有一个原因就是滇西的交通非常糟糕,咱们的防空部队没有办法及时赶过去,雷达部队和高炮团对道路的依赖比较大,虽然实战的检验对新科技新兵种的应用非常重要,但是在这个内忧外患的时刻,咱们没有必要去露这个脸。”
  安毅点点头:“高科技是好东西,不过要是形成依赖就不好了,未来的中日大战,空战的地点并不完全受我们掌控,多经历下没有雷达指引的空战,对我们的指战员成长很有好处。前两次空战被英军击落的战机,全部是滇军空军的,咱们的空军第四团只是有战机受损,损失很轻微。相信经过这两次实战检验,一向自我感觉良好的滇军空军会好好总结,虚心接受咱们派出的专家和教练的意见!”
  赵伯翰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脸上浮现出深思的神情。
  政治部主任展到迅速请示安毅同意,亲自书写百余字的简短新闻稿,交由副官立即送到电台向全中国人民报捷。
  ……
  上午八点五十分,叙府城南的祥和路口停着一辆陈旧的一吨半民用卡车,数名工人正在从门市里扛出一捆捆麻袋装上车厢。
  驾驶室里,身穿工装、戴着工人帽的杜易伏在方向盘上,与坐在身边同样打扮的沈凤道低声说道:“焕琪和黄禀一司令他们这次空袭打得好,圆满完成了计划,其中最令我满足的是灭掉了甘当帝国主义走狗的沙桐武装分子,如果滇军航空兵的报告准确的话,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莽族了。”
  沈凤道微微一笑:“弟兄们最恨的就是汉奸走狗,就算灭其九族也不过分。”
  杜易点燃支烟,惬意地吸了两口:“你说英国佬会不会拿这事儿向全世界控诉我们?”
  “嗯,很有可能,英国佬最喜欢干这样的事情,不过估计没多少证据,你想啊,整个小镇在数百颗航弹和燃烧弹的轰击下,能剩下多少东西?就算活下那么十个八个人,不被炸傻估计也没了控诉的力气。”
  “咱们不必太过担心,英国人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一个准将和近千战俘还在咱们手里捏着,他们哪里还有心情再横生事端?估计英国人最心疼的是腊戍机场和城南的弹药库,还有就是正在被轰炸的铜壁关一线军队,这么多年来,你见他们什么时候管过缅北少数民族的死活?顶多像被打疼的丧家之犬一样,叫唤几声也就完了。”
  沈凤道毫不在意英国人可能的反应。
  杜易顿时乐了:“说的也是,司令也是这个观点……快看,黄汉和那小子一起出来了,老幺叔也出来送他们。”
  沈凤道望向前方四十余米处的街角杂货铺,仔细观察跟随在黄汉身边像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看到年轻人俊秀朴实的脸上一双眼睛贼溜溜的,不禁露出了一丝会心的微笑。
  年轻人姓常,原名常小富,祖籍湘西古丈,四年前担任张弘栾部教导团长的邓斌率队野外训练,路过常小富家所在的小村时,意外遇到了常小富的姐姐常娟,当时的常娟年方十七,害羞地说上几句话就被邓斌看中了。邓斌看到美丽的小姑娘害羞地跑掉,连忙派出个本地藉的士兵进入仅有六户人家的小村打听,得知小村原有二十余户人家,闹土匪之后接着一场瘟疫下来,最后仅剩六家人,老少三十四口,常娟的父母和爷爷奶奶都是在那场瘟疫中去世的。不到半个月,张弘栾得知邓斌喜欢上古丈县一个山村里的小丫头,二话不说派人前来说媒,扔下五十块大洋就从常家的唯一远亲老幺叔手里接走了姐弟俩。
  常娟嫁给邓斌后日子过得安稳甜美,邓斌对姐弟俩非常好,处处呵护自己的妻子,看到小舅子常小富整天喜欢泡在自己的教导团里,干脆就让这小子入伍当了兵。常小富人很聪明,学什么都快,最喜欢到修械所和通信连里待着,弟兄们看到年仅十六岁的小家伙懂礼貌嘴巴甜都很喜欢他,没事就教给他两手,小家伙在一年之内学会了修理枪支和收发报,从一字不识到能粗略地看懂报纸,把姐姐和邓斌乐得不行,本来打算让小家伙锻炼两年送到士官学校深造,正巧急剧扩张的湘西警备部队需要个枪械修理工到下面县里去帮几天忙,一时派不出人手就把常小富给临时抓去顶缸了,没想到刚到了县里的保安团红军就打过来,带兵的黄汉接着出事了,于是保安部队被张存壮的正规师缴械整肃,而且秘密派遣情报员混入周边搜集红军情报。
  负责情报工作的邓斌当时已是副军长,本来是想借此机会临时派自己的小舅子常小富跟随黄汉离去,到红军中当几天卧底,没想到后来杜易奉安毅之命来见黄汉,听邓斌的私下汇报,便把常小富留在了黄汉身边,常小富的军籍关系和指挥权从此移交到杜易手中,为此邓斌还后悔了很久,非常担心自己的小舅子年纪太轻没经验,弄不好连个全尸都得不回,但是军令如山,只能瞒着妻子说小舅子转到安司令麾下服役了,妻子为此还高兴了很久。
  机敏的常小富和黄汉特别投缘,随同黄汉创立川湘红军部队之后深得黄汉的信任,黄汉的政委也非常喜欢这个能写不少字又会修理枪械的孩子,后来看到常小富对无线电特别喜欢,也有这方面的天赋,就把常小富从通信兵转为发报员,跟一个老同志学了两个月就正式出师了,政委高兴之下给常小富取了个响当当的大名……常胜!从此,常小富成了黄汉独立师的机要员,而且“根正苗红”的常小富“自学成材”,多次修好出故障的电台和发电机,更加获得黄汉和政委的喜爱信任,曾经两次派遣常小富到叙府购买零件和维修工具,并依靠移民到叙府的老幺叔,建立起了自己的情报点。
  沈凤道知道老幺叔已经被杜易封口,成了杜易情报局的编外人员,暗赞杜易精明的同时,也对年轻的常小富非常赞赏:“黄汉是否买完东西就走?”
  “是,凌晨分别之前我已经告诉他,今晚开始我们川南所有县镇将展开大规模的锄奸行动,要对所有可疑人员进行逮捕,让他尽快离开。但是我担心黄汉还有自己的情报点我们不了解,所以就亲自来看看,同时也让你见见常小富这小家伙,以后他的关系就转到你手上了。”杜易低声解释。
  沈凤道点点头,看到黄汉和常小富登上了开往市中心的公共汽车,连忙催促杜易开车跟上。
第1014章
大搜捕(一)
  黄汉和常小富没有任何的意外状况出现,逛完街买完需要的东西就坐船离开了叙府。跟随在二人身后的杜易和沈凤道松了口气,但很快进入更为紧张的大搜捕指挥行动之中,这一年来,叙府和川南宽松的环境以及到处都是发财机会的蓬勃发展势头,吸引了欧美各国和全国各地的客商,同时也成了各势力竞相设置情报机构的重要地区。
  今天国际红十字会组织的考察团已经顺利到达昆明,受到云南省主席朱培德、议长李鸿祥等人的盛情接待,但是洋人们下飞机后要求直接飞往保山机场、赶赴滇西前线考察的事情,被朱培德和卢汉委婉拒绝了,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下午两点中英两国政府才共同宣布达成停战谈判的决定,宝山机场以及前线各县镇仍然处于紧张状态,枪杀和混论并未杜绝,在军队尚未完全控制事态之前,无法保证客人们的生命安全。
  代表团一行焦虑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在昆明停下,再次致电中国外交部请求予以解释。外交部管不到云南王朱培德,便把责任推到了军事委员会身上,因为按照战时条例,滇西前线发生的任何事务都归军事委员会管辖,中央政府没有说话的余地。
  所谓的请示军事委员会,其实就是请示蒋介石。蒋介石也不愿意在围剿的关键时刻摊上这档子事情,非常礼貌而又热情地给国际红十字会负责人回电,声称全权处理中缅边境军事调停行动的军委特派员、参谋次长安毅将军已经启程,今日之内应该就会到达昆明,所有事务请直接与安毅将军接洽。
  折腾到晚上,此事仍然无法得到圆满解决,代表团人等再想乘坐包机飞赴保山已经不可能,安毅的影子也见不着,朱培德猜测说安毅将军很可能直接去滇南处理今日上午的边界冲突了,否则滇南与缅甸接壤地区突然发生的战事不会如此快速地便停下来,滇南的二十六军也不会只打到滚弄江东岸就停止进攻。
  面对如此繁复的中央和地方、中国政府各部门相互推诿和具体处理此事的人员不到位等问题,国际组织的几个负责人脑袋都大了,只能无奈地留在昆明,等候安毅的到来,否则哪儿也去不成。
  此时的安毅,依然滞留叙府,与杨斌、叶成、顾长风等将领端坐在安家军总部会议室里,认真倾听警备部队参谋长赵东全、警察署长丁志诚、情报局长杜易等人接二连三的行动报告,整个川南十一个市县展开的搜捕行动正在紧张地进行当中。
  为了这个行动,安毅可是犹犹豫豫、左右权衡了三个多月,最后不得不痛下决心。
  川南地区在安毅源源不断投入巨资,致力于工商业基础建设的同时,还分期分批安置数以百万计的灾民,并大力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国内外各势力也深知川南地区特别是叙府和泸州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随即陆续以各种手段派遣特务进驻川南,不但对安家军各部队的动向、陆军士官学校的具体情况、各大军工企业的绝密情报甚至科技研究成果进行刺探,还以这样那样的手段,在安家军以及各级政府中秘密安插奸细,对川南军政机构展开情报搜集甚至人员策反,已经发展到了安家军高层将帅无法容忍的地步,安家军各级指战员锄奸肃奸的呼声日益高涨。
  促使安毅痛下决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各国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两个月前成功地研制出无线电信号侦查设备,这个本来属于雷达研究改良过程中衍生出的副产品,一经实验就显示出巨大的价值……在七天的试验检测中,发现了位于叙府城方圆二十平方公里范围内极为活跃繁杂的无线电信号,这让负责情报工作的杜易和安将军高层将领无比震惊。
  后来再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侦测,四次改进设备性能之后,对无线电信号源的侦测范围已经缩小到五百米半径之内,这就为情报局的反间谍行动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安毅也希望能展开一次大规模的搜捕行动,净化自己辖区内的空气,尽可能肃清敌特势力和蕴藏的安全隐患,并通过实战检验研究部门的宝贵成果,为无线电科学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这一拳头产品的定型奠定基础。
  晚上十点,七辆安装了三种型号侦测设备的各式汽车,仍然行驶在行人渐稀的大街小巷之中,多达五十余人的中外无线电领域的研究专家乘坐在车里,通过信号侦测反馈信息的强弱,对信号源进行严密的定位,叙府城内外各个主要路口,均游荡着身穿便衣的情报局特工,特警支队和各警察分局中的武装人员已经准备完毕,只等一声令下,即可奔赴各自的抓捕区域。
  晚上十点五十分,安家军总部会议室。
  “报告司令,总共侦测到的无线发报点高达十七个,其中四个已经静默,目标基本上确定,另有十三个信号源仍在不断显现,只是,其中三个分别是在基督教堂和花园街的德、美两国商业联络处,另一个则是阎锡山将军的山西会馆,我们不好行动啊!”杜易非常担忧地汇报。
  安毅与杨斌等人交换了一下意见,最后安毅果断下达命令:“这四个地方暂时不要惊动他们,目前正处于中英、中日矛盾极其尖锐的时期,一个不慎很可能会适得其反,留待以后一个个地讨价还价吧。”
  “根据中华民国无线电管制法和咱们川南法律,任何机构和个人都无权在我国土地上设立无线电台和广播设备,如需设立,必须获得中央相关管理机构的审核批准,这些法律条文早已对外公布,国内外的相关组织或者个人都很清楚,所以他们也不会偷偷摸摸地干,这就给我们采取行动提供了充足法律依据,这笔账始终是要清算的。”
  “至于其他的奸细窝点,绝对不能有任何姑息,包括半年多来一一记录在案的所有可疑分子,必须在今晚的雷霆行动中果断予以抓捕,分别押解到泸州、叙府和昭通的四座监狱之中,而且对外一定要严守秘密,绝不能发布任何的行动消息,更不能泄露此次抓捕成果,尽可能实行秘密分开关押和突击审讯,尽快侦知每一个可疑人员的来龙去脉,要是人手和地方不够,就让宪兵司令部协助,再不行航校也要充分利用起来。”
  “是!”
  杜易立即下去下达抓捕命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9/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