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5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6/1395

  这个时代的人做事总是那么积极,虽然午饭后才半小时,但每一间宽大的屋子里都已经有了各自主人矫健婀娜的身影,这一回,安毅终于体会到众香国的厉害,那穿着紧身服的曼妙身躯,几乎毫无遮掩地展示在他眼前,尤其是舞蹈队招的那二十多个白俄小姑娘,身材惹火,亭亭玉立,几乎让安毅当众出丑。
第1067章
来者不善
  回到西园,安毅叫沈凤道通知杜易和龚茜前来开会。
  陈赓的突然出现,决不会仅仅只是过来动员韩玉重新回到红军的怀抱那么简单,估计还有其他的用意,但安毅一时间揣测不出,所以想群策群力,以便在晚上的见面中应对陈赓可能提出的无理要求和问题。同时,安毅也想找杜易问问情况,为什么陈赓到叙府几天了,却没见他向自己汇报。
  就在安毅耐心等待的时候,杨斌匆匆到来:“刚刚接到南京方面的电报,德国政府派驻中国叙府的经济联络官约瑟夫·赫本·鲁斯顿已经在前往叙府的专机上,预计一小时后飞机会降落在岷江机场,要求我们隆重接待。”
  安毅有些惊讶:“这就是继南向我提过那个虽然是英国的男爵但是却加入德国纳粹党的约瑟夫·赫本·鲁斯顿吗?不过算算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这家伙也该到中国了,不知道南京那些人搞什么鬼,居然这么晚才通知我们……”
  杨斌笑着说道:“我想南京方面有人不高兴,所以故意压着消息不告诉我们,现在见压不住了才给我们打来电话,敷衍了事。嘿嘿,德国政府不在南京、上海等地派驻经济联络官,却在咱们叙府设置这么一个奇怪的官位,肯定会引来许多有心人的揣测与不满。”
  安毅点点头:“这个头衔确实很奇怪,不过我想不外乎就是增强彼此的经济联系和合作,为德国企业争取更多的利益。还有就是川南的军工企业这几年进步很大,德国为了加快自己的扩军步伐,想从我们这里淘些宝贝回去,所以才会让这个给纳粹党带去上百万损失的前英国银行家来我们叙府。”
  这时沈凤道走了进来,安毅连忙吩咐他去准备迎接的车队,然后让总部的官员都暂时放下手里的工作,前往机场迎接德国客人。
  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岷江机场,途中沈凤道告诉安毅,杜易说早已知道陈赓混进叙府了,不过为了放长线钓大鱼,所以才没有动手。谁也没想到他的目标竟然是文工团,在陈赓以探亲为名在警卫的带领下走进韩玉位于二楼的办公室的一刹那,杜易已经做好一切准备,布置在文工团的内线也迅速启动,随时应对一切可能出现的麻烦。没想到陈赓只是向韩玉讲了几句话,韩玉就承受不了大叫起来,陈赓想走来不及了,被破门而入的胡少芬和几支黑洞洞的枪口给制服,所有的经过就是如此。
  安毅沉吟了一会儿,觉得杜易的谨慎还是很有道理的,毕竟这中间涉及到韩玉,谁也不知道被自己一手推上文工团团长的韩玉是不是自己的女人,多观察多分析取得实证,才不会冤枉好人让他陷于被动,或许这就是一名优秀特工所具备的素质吧。
  车队在机场停下,一字排开,参谋长叶成、政治部主任展到、航空兵司令黄秉一身着将军服出席欢迎仪式,政府那方面,蒋云山、董泽川、祁老爷子等身着西装,显得非常隆重,显然也是对来自德国的客人充满好奇和期待。
  飞机缓缓停在跑道上,机舱门打开,心怀忐忑的约瑟夫牵着妻女的手,率先出现在舷梯口,当看到川南方面隆重的接待场面后,心里才松了口气,高兴地向欢迎人群招手示意。
  安毅带领一众文武官员,笑着迎上,和叶成学了两年多的德语终于派上了用场:“欢迎你,约瑟夫先生,欢迎你,艾拉·凡女士,哈哈,还有这位可爱的小朋友,欢迎你们到中国西南部的叙府来。”
  约瑟夫对安毅知道自己妻子的名字一点儿也不感到意外,感激地说道:“谢谢你将军,麻烦你亲自来迎接,我心里真过意不过。你不知道来中国前,我看过《模范营》和《钢铁雄狮》的德文译本,对将军的辉煌经历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从心底里感到钦佩。”
  安毅笑了起来:“约瑟夫先生,咱们不用这么客气,以后你就要长期在叙府展开工作了,相信我们以后会相处得很愉快。对了,你还没向我介绍你身后的各位先生、女士呢……”
  约瑟夫连忙转过身体,向安毅介绍了自己的随员,看来德国人是真心想和叙府展开全方位的合作,除了去年在叙府城西面购买了十多亩地自行修建经济联络处外,这次还一口气派来了十五位工作人员,可见对安家军的重视了。
  安毅一一握手致礼,这些来自德国各地的日耳曼人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傲慢无礼,面对安毅时都露出谦虚的笑容,甚至还有点儿阿谀献媚的味道。
  接下来是安毅介绍中方的接待人员与德国人认识,宾主寒暄后一个小时已经不知不觉过去。
  随后车队离开机场,浩浩荡荡地向城中最大的西餐厅顿河餐厅开去,今晚将在那里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自助晚宴,以欢迎来自德国的客人。至于与德国的具体合作计划,自然会在日后解决,今天是大家相识的日子,肯定是先联络情感为宜。
  晚宴中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只是安毅得知约瑟夫的女儿名叫奥黛丽·赫本的时候,惊讶了一下,但也弄不清楚这个小赫本会不会是那个大赫本,或者同名也说不定。
  回到西园已经是夜里八点,洗了个热水澡,陪了一下楚儿和洁云,又去看了看两个宝贝儿子,这才来到书房,杜易、沈凤道和龚茜已经等候在这里了。
  安毅刚刚坐下,杜易便苦笑着说道:“司令,你那个师兄可真会搞怪,谁也没想到他会化妆成一个女人,要不是在登记住宿的时候拿不出有效身份证明被店家举报,我们还真不知道他混进叙府来了。后来他以斋戒为名,寄宿在江北的东山寺,每天都没事人一样在叙府城里闲逛,亏他没有暴露出来。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了,我们也没想到韩玉那么刚烈,才说了几句就爆发了,幸亏你师兄并没有存心夹持人质要挟的意思,不然韩玉就危险了。”
  安毅点点头:“我师兄在血花剧社的时候,就学得一手好化妆术,这几年他走南闯北,这手技艺越发熟练了。可惜啊,他时运不济,专长没有用到军事上面,否则红军中的第一大将,怎么会轮得到与我同期的林彪?你们说我师兄到叙府来,只是为了见见韩玉、发展一个情报员那么简单?”
  沈凤道分析道:“现在韩玉虽然只是个少校,但是她在的文工团情况比较特殊,可以经常接触到我们的高层和一些军事机密,要是真能说动她,不啻于在咱们心脏里安放了一枚定时炸弹,随时可以掌握我军的动向,从这一点来说,你师兄的出现倒是无可厚非。不过我总觉得红军的高层不应该如此轻率,明明知道咱们的川南戒备森严,连苍蝇都难以飞进来一只,还让你师兄前来冒险,恐怕里面的事情不简单!”
  龚茜考虑了一下,突然问道:“你们说,要是换做你们是红军的高层,面对刚刚对他们自以为的‘同志’下了毒手,搞不清楚我们安家军对红军所持的态度,会怎么做?”
  杜易不假思索,脱口道:“自然是再派一个人去试探一下反应……”
  说到这里,他张大了嘴巴,恍然大悟:“我的天呐,他们这是在试探咱们,要是咱们对你师兄秋毫无犯,对他的要求更是有求必应,那么就证明我们还是同情红军的,对陈定远的严厉处罚,不过是侵犯了咱们的切身利益。以后他们只要把握好一个度,依旧可以和我们保持一定的合作关系,甚至可以从我们这里得到一些帮助。”
  安毅释然地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不过就是对自己的同志太残酷了,不知道他们想过没有,要是我真的变得六亲不认,那么我师兄的下场……唉!”安毅长长地叹了口气。
  龚茜安慰道:“我想这一点他们高层还是想过的,你和你那些黄埔师兄的交情,国共双方都很清楚,这些年来,从你手里得到营救的共产党员还少吗?你就算再无情,也不可能对陈赓下手的,安排和制定这个计划的人,已经看出了你的弱点,所以才针对这一点做出这样的计划安排。”
  杜易摇了摇头:“他们还有第三个目的,不过这个目的是建立在第二点的基础上,要是你真的还同情红军,那么他们就可以从叙府得到急需的枪支弹药和药品,能够帮助红军迅速地恢复过来,当初我们在老南昌的时候,不是这样做的吗?”
  安毅叹息一声:“看来这次无论如何也不能给我师兄圆满的答复了,枪支弹药一概没有,倒是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可以支援些急救药品,其他的想都不要想。现在日本人正在华北磨刀霍霍,估计最多两三年就要打过来了,我们现在急需发展的时间,最好的办法还是礼送红军出咱们的地盘!”
  安安毅站了起来,向龚茜和杜易说道:“你们先回去吧,我这就去见我师兄,让他早点儿回去,也好让中共方面尽快走出抉择。”
第1068章
静默的战争
  中央军三个军团十几个师大举入黔,一周内占据了包括贵阳在内的三十几个市县,其中几乎近半的地方都曾遭到赤卫队和掉队红军的顽强抵抗和骚扰,薛岳考虑到进入贵州的兵力太过分散,存在被红军各个击破的危险,及时致电蒋介石,告知隐患。
  身在上海却注视全局的蒋介石深以为然,占领贵州的阶段目的已经顺利达到,四分五裂已经再也不可能拧成一股绳的黔军需要薛岳、刘建绪、万辉煌等部重新整编规范,以便继续追剿红军,加上两广部队也匆匆忙忙开入贵州,企图分上一杯羹,这个时候如果不巩固既得利益,继续追击攻打红军主力,就会让跟在中央军身后的两广军队“摘桃子”。
  于是,蒋介石立即下达了“原地休整清除匪患”的命令。
  连续一个月不停追击的中央军各部,也确实需要停下来喘口气,得令后各部都很好地贯彻执行。
  此时的中央红军主力几乎到了精疲力竭无以为继的地步,非常需要时间对残部进行快速整编,重新进行组织,看到国民党军队没有继续追击的迹象,也就珍惜这一难得时机,加快整顿和军队建设。
  贵州战局在交战双方都急需自我完善、需要停下来喘口气以加快休整和战争准备的时候,进入了短暂的安定期。
  在这宝贵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重要的遵义会议以及后续各种会议连续而紧张地召开,红军的缔造者毛泽东终于在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形势中再度出山,开始接过红军的军事指挥权,红军各军团随之实施大规模的整编合并,在强有力的政治宣传和鼓动下,再次焕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和战斗欲望。
  欧美列强极度仇视共产主义,对蒋介石军队成功地剿灭赣闽中央红军主力,把几万人的红军残部一路追赶驱逐进了贵州的深山老林里,一片叫好之声,就连最严谨的基督教报纸,也纷纷预言中国的共产党红军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灭亡在即。
  欧美各国的时事和战地记者纷纷再次涌向贵阳、叙府等地,都希望能亲临前线采访,见证共产党军队在中国的最终覆灭。
  相对的安静,往往蕴藏着巨大的危险,雄踞遵义之北三个重镇、保护遵义会议顺利召开的第二十军主力部队,是中央红军各部中唯一不需要休整的精锐,只是在遵义会议举行后的第三天,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精神做了局部调整,保留四十师番号的同时,师长杜启亮晋升军参谋长,四十师四个主力团和直属警卫团各分出一部,组成共六个主力团,由军委统一进行指挥,各级指挥员基本保持不变。
  装备精良战斗力强的红第二十军,自此成为红军主力部队中的攻坚主力,在新的中央军委领导成员的厚望中,经数日准备提前出发,兵分两路,悄然攻向西面的怀仁地区,清除沿途的国民党地方堵截部队。
  红军各军团随后陆续出发,中央机关也将很快撤离国民党重兵缓缓进逼的遵义地区,大举西进。
  红军董振堂军团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为迷惑国民党军队、掩护中央主力部队的西进,在第二十军悄然向西开拔的次日,大举冲出桐梓以北的松坎镇,猛攻安家军第二十四军第十六师四十八旅驻守的川黔边境观音桥阵地。
  十六师师长是华北抗战的著名功臣王叙伦,也是安家军年青一代将校中涌现出来的佼佼者,以善打硬仗、恶仗而闻名全军,实战经验相当丰富。可是在安毅“避敌锋芒、保存实力,不得已时,则可轻度袭扰令其知难而退”的指导思想限制下,只能下令四十八旅全部后撤至石门一线。
  董振堂看到几乎与自己一个军兵力相等的罗世雄旅没等自己的部队冲到五百米内,就以飞快的速度尽数撤出精心修筑的阵地,略微犹豫一下,再次发布追击命令。四十八旅旅长罗世雄在王叙伦的严令下,骂骂咧咧命令后撤,全旅六千余官兵再次撤出石门一线,退至钟家湾才停下脚步,严密驻守。
  闻讯后亲赴第一线瞭望的董振堂愣住了,面对四十八旅的一退再退,他实在无法理解,用望远镜仔细观察一番后,他转身问身边的参谋长陈伯钧:“咱们对面的是安家军还是黔军啊?”
  陈伯钧摇摇头,有些无奈地笑道:“老董,你这是明知故问嘛。”
  “那他们怎么会一味避战,一退再退?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安家军?狗日的搞什么名堂……”
  董振堂气得破口大骂,边上的师长和参谋们全都吓得不敢出声了。
  董振堂骂完,气消很多,这位毕业于保定军校、曾担任冯玉祥西北军师长的猛将,经历过令他不堪回首的中原大战,他深知安家军的骁勇善战和诡计多端,更清楚经过数年的发展,安家军各部无论是武器装备和作战思想等各方面都进步神速,全国其他军队根本就难以望其项背。
  此次董振堂率领休整完合并了第八军团的两个师毅然北上,出击川黔一线,明知打不过武装到牙齿的安家军主力部队,而且自己名为一个军团实则刚刚比得上安家军一个旅的兵力,只要接战决不能讨到什么好处。
  明知不敌仍然奋勇进攻的目的,就是要造成一种红军主力挥师北上的巨大声势,让国民党上上下下产生误判,认为中央红军仍然企图北上川湘边界,与第二方面军会师,开辟湘鄂川革命根据地,从而有效调动国民党各部进剿兵力,进而顺利实现战略目标。
  为此,董振堂和红五军团将士已下定为了革命大局拼死一搏的思想准备,清楚知道自己是以卵击石也要勇往直前,决不后退。可如今,就像好不容易捏紧的拳头全力一击却打在空气中一样,令董振堂和他的将士们无比难受,深为不解的同时,也暗自警惕。
  董振堂从军十五年,转战万里,经历了无数的血雨腥风,唯有对今天这一仗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无可奈何。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敌人都不可能在拥有优势兵力、占据优势地形的情况下,一退再退,如果说敌人要“诱敌深入”,好像也没有这个必要,以敌人占据的有利地形、精良装备和强大打击火力,根本不需要一而再地示弱。
  那么,如今这个情况,是什么原因促成的?敌人的目的又是什么?
  红彤彤的太阳升到头顶,董振堂仍然站在高地上,端着望远镜遥望敌阵,敌人的阵地上战旗猎猎,每一条防线都布置得严密合理,望远镜里,敌阵几个居高临下的火力点上黑亮的机枪和弹链,在阳光下寒光闪闪,蕴含着可怕的杀机。与此同时,敌人阵地后方升起了股股袅袅炊烟,似乎是准备吃午饭了。
  参谋长陈伯钧放下望远镜,担忧不已:“老董,看样子敌人恐怕不会再向后退了,以目前对方占据的河湾北岸一线高地来看,咱们哪怕不要命发起决死冲锋也冲不过前面那条冰冷的小河,就算侥幸突过去一些人,面对敌人设立在高地上的阵地咱们也讨不到半点儿好处,只能成为敌人随意射击的活靶子……你看,敌人阵地前的必经之路上,几乎就是一片开阔的河滩,河面上那座木桥,只需两颗炮弹就能炸塌,真要打起来,和白白送死没区别啊。”
  军团政委李卓然频频点头:“参谋长说得是啊!这股顽固的敌人还真是让人头疼,我就奇怪了,敌人怎么像是提前知道咱们要打他一样?大家看看他们修筑的坚固工事,不可能是匆匆修建成的,再想想前面敌人连续放弃的观音桥和石门阵地,也都修建得非常标准,可是敌人说不要就不要了,莫非是有何重大阴谋?”
  董振堂放下望远镜,转头说道:“政委,安家军我还是有所了解的,创造这支军队的统帅安毅,本身就是工兵出身,如今黄埔军校工兵科的专业教材,都是他本人编写或者组织人翻译的外国军队的先进知识。”
  “据说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安毅的部队无论行军多么苦多么累,所驻扎的地方必须先行修建防御工事,绝不能有一点儿含糊。因此,只要是他们经过的地方,就会留下一个个堪称样板的工事存在,对国民党各部队的影响很大。”
  “咱们如今面对的四十八旅,就是安家军扩军前期的老底子第十六师所属,首任师长尹继南和我一样是河北人,他的工事修筑得更为牢靠,他一手带出的部队是中央军中军事技能最扎实的部队,到如今这个优秀传统一直没丢,还因为各种工具和辅助设备的改进和创造,在安家军中得到发扬光大。这一点,咱们不能不服啊。”
  众将默默感叹,终于知道自己与安家军的差距有多大,遥望前方的坚固工事,一时间思绪万千,可看到安家军将士竟然在工事里进行集体午餐,不时发出喧闹声,又感到无比的气愤。两军对垒相距不到八百米,敌人毫不在意也就罢了,竟然如此肆无忌惮地吃饭,明显是对第五军团将士的藐视。
  不到一会儿,董振堂身边的师长、团长和参谋们全都恼羞成怒,一个个骂骂咧咧围过来,纷纷请战。
  “住口!”
  董振堂呵斥一声,所有人立即安静下来。
  董振堂放缓语气,指着前方安家军的阵地,大声问道:“你们难道不知道这是敌人在故意激怒我们吗?你们难道还看不出咱们处于极为劣势的进攻位置吗?咱们现在这个地方,防守都困难,怎么进攻啊?不怕死也要死得有意义才是,你们真以为敌人阵地上密密麻麻的机枪是摆设?真以为我们面对的敌人是不堪一击、望风披靡的黔军啊?没脑子!”
  “那……咱们该怎么办?”
  “是啊,军长,咱们总不能这么一直耗着吧……”
  “敌机……敌机空袭……”
  众将闻声望向西北方向的天空,银闪闪一片足有十多架敌机快速杀了过来,一时间阵地上“卧倒……”、“隐蔽……”、“架机枪啊……”的声音不绝于耳,原先董振堂和十几位将领站立的高地,转眼间空无一人,只剩下一阵尘土仍在四处扩散。
  敌机以编队方式冲进两军对峙阵地中间地带的上空,其中一架体型庞大的轰炸机,扔下一串串航空炸弹,圆咕隆冬的炸弹发出尖啸声急速下坠,一阵阵天摇地动的爆炸连续发生,震得匍匐在山岗下的董振堂等人双耳轰鸣,血液翻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6/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