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5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9/1395

  日寇公然出兵,大肆侵占热河、察哈尔等我国固有领土,并指使伪满军队,向服从南京政府领导的蒙古各部发起武装进攻,同时拉拢分化中国北方各地方军阀势力,频繁地向南京中央政府提出各种无理要求,并利用特务和汉奸,在华北、华东等地阴谋制造各种对抗事件,于长江下游和沿海地区肆无忌惮地撞沉中国商船渔船,勾结华北各地方政府和军队中的败类,大肆逮捕华北各界抗日反日领袖,然后利用其军队武装走私和掠夺白银,并组织汉奸非法盗抢中国文物,种种卑劣手段罄竹难书。
  中央政府中的亲日派领袖黄郛一步步妥协退让,不断地出卖国家权益。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何应钦、官当得越大胆子越小的宋哲元、严遵阎锡山的旨意采取观望态度的商震等人,面对气势汹汹的日寇挑衅,一时间手足无措,一再隐忍之下致使日寇的气焰更为嚣张,日军随后再次增兵天津,发出战争的叫嚣,黄郛等人却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同意了日寇一个又一个无理要求。
  到了二月底,事情终于引发波及全局的巨大危机:日军对南京中央政府顺应日本要求,灰溜溜撤销驻北平的党部办事处、蒋孝先的宪兵团、军事委员会分会等关键机构之后还不满意,直接要求东北军滞留于华北的于学忠一个军、宋哲元的二十九军全部退出平津等地,日本要与亲善的华北民众一起,建立“华北自治政治”,在中国东北和华北初步实现“大东亚共荣”。
  日军一系列肆无忌惮的野蛮行动,逼迫得南京政府和蒋介石顾此失彼,同时每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清楚地意识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庞大野心再也没有半点儿改变的可能,中日大战已经迫在眉睫。
  随着国民政府的步步妥协,整个国家的社会秩序发生急剧动荡,全国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全都是出离愤怒的学生和不愿做亡国奴的民众,工农业生产受到巨大影响,国家税收直线下降,刑事案件层出不穷……
  更为要命的是,日寇明目张胆地用军票、代金券等廉价货币,从中国募集白银,绕过南京政府对白银出口征收的高额出口税和平衡税,利用其军队武装押运出境,从中牟取暴利,严重地损害了蒋介石政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的金融改革。从三三年开始的币制改革,原本是凝聚国力统一国家、扶持经济稳定全局的重要基础举措,但是在白银涨价和日本政府疯狂掠夺的双重破坏中,犹如惊涛骇浪中的一艘小船,随时面临覆没的危险。
  在极为严峻的形势下,蒋介石对自私自利、貌合神离的华北各军将领深感失望,不过令他无比庆幸是,当初他采纳了杨永泰、陈立夫等人的意见,把虎将胡家林的第十七军留驻华北,在这纷乱繁复的局面下,让他犹如吃了颗定心丸般安稳。
  出自安家军、同时也是蒋介石学生(胡家林二八年于中央军校将官班进修,蒋介石任校长)兼黄埔军校老部下(马术教官)的胡家林不负众望,率领四个超强的主力师,死死地钉在冀中和冀南的土地上,五万余装备精良身经百战的将士,对各路汉奸势力和摇摇摆摆的华北各军,产生巨大的震慑力,也让日寇无比的忌惮,恨得咬牙切齿。
  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日寇和汉奸们还没有胆量在警卫森严军法如山的保定、沧州、衡水等主要城市闹事,整个华北唯独胡家林管辖的地区仍然保持较为稳定的局面。
  蒋介石只能寄望于国联和友邦主持正义,反复向国联申诉喊冤,谴责日本种种暴行的同时,通过宋子文和孔祥熙等人秘密联系略欧美各国驻华使节,期望通过外交斡旋破局,便于彻底把红军武装消灭,达到“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目的,然后才可以腾出手来,处理华北危机。
  宋子文等人与英美各国的秘密交涉没有取得任何结果,宋子文也知道弱国无外交的道理,知道仅仅以欧美各国的在华利益因日本的野蛮侵夺而深受损失为议题,仍不足以让同为侵略者的欧美各国站出来压制日本的野心,但是宋子文并没有放弃,他知道美国政府期望中国的金融改革成功,否则不会派遣专家协助中国制定货币改革计划,而且只要中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就会使得美国的对华贸易成倍增加,以隐晦但是最具成效的手段打击日本在华利益,削弱日本在华金融资产的价值,重创日本通过在华投资发展得越来越庞大的工商业企业。
  因此,宋子文显得非常有耐心,一周内连续三次拜访美国驻华大使詹森之后,詹森悄悄告诉他一个重要原因:美国和英国是传统盟友,美国不能在自己盟友放下恩怨之前,公开站出来支持中国,英国虽然面临日本越来越大的威胁和排挤,也很想站出来旗帜鲜明地谴责日本并保护英国在华北等地的巨大利益,但是在中缅边界冲突引发的后遗症这个关键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之前,英国朋友不愿意这么做。
  宋子文恍然大悟,与孔祥熙一起立即飞到汉口,觐见蒋介石。
  三月一日,安毅的E5029号专机在武昌机场降落,宋子文和新任武昌行营主任张学良到机场迎接。
  少帅戒除鸦片半年多之后,身体恢复得很好,英俊的脸庞透出健康的色泽,原本浑浊的眼睛也开始变得明亮起来,加上一身上将军服、黄呢大氅和长统马靴,显得神采奕奕,极为精神。
  “少帅果然是民国有数的美男子啊!连我都看傻眼了,哈哈!”
  一身冬季军常服、没有披上大衣的安毅乐呵呵走向张学良,说完抓住张学良伸出的手,转向宋子文:“少帅你看,咱们子文大哥这身西式装扮,和咱们军人待在一起有点儿不协调,就像逛街的大财主身边站着两个扛枪的保镖一样。”
  宋子文低头看看自己的短大衣和全身装束,再看看安毅普普通通的将领打扮,低声骂了一句,不搭理安毅的疯话。
  张学良哈哈大笑,怎么也没想到安毅一见面就开这种玩笑,顿时忆起当初华北抗战期间两人在一起度过的那段岁月:“老弟还是这么有精神……其实啊,如今民国四美男又有变化,在上海和北平的报界评议中,老弟可是独占魁首啊!”
  “上海和北平那些人吃饱了饭没事干,净瞎整这些玩意儿,真是个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啊!”
  安毅的东北话说得惟妙惟肖,极为地道,加上一脸深恶痛绝的表情,顿时把张学良和宋子文等十几个迎接的人逗得大笑不止。
  安毅望向张学良身后的高个子上校,拉拉张学良的手,笑着问道:“张大哥,我好像记得你这副官叫李寒松,是吧?在北平那段时间,李副官的勤勉周到,给我和我的弟兄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东北军还是有人才啊!”
  少帅先是一愣,随即侧过身笑着说道:“寒松,来见过安次长。”
  李寒松在所有同僚羡慕的目光中,上前一步,立正敬礼:“安长官好!”
  “咱们是熟人了,不用这么客气,见到你我很高兴!”
  安毅回了个礼,没有再理会李寒松,一手拉着张学良,一手拉着宋子文走向停靠在一旁的一长串汽车,到了车边停下来再次卖起了广告:“我说子文大哥,你怎么总是喜欢用美国佬的车子?难道小弟厂子生产的‘安途’牌高级轿车,不比你这圆咕隆冬的玩意儿好用?”
  宋子文顿时乐了:“这是武昌行营的配车,你送给我的那辆车上月下旬刚开到上海,就被铁城市长看上了,他的理由冠冕堂皇,说自己当着中国最大城市的市长,怎么能不用自己国家生产的轿车?结果那辆车就被他给生生霸占了!其实我身边很多同僚都非常喜欢‘安途’轿车的大气外形和优秀的性能,一看那车就端端正正,给人一种安稳的感觉,尤其是知道这种车是你安毅麾下工厂特制的限量车后,纷纷托我帮买。不过,你得再送我一辆,最好能让弟妹也给你嫂子乐怡送一辆那种宝蓝色的,她很喜欢。”
  “这……这……你这财神爷也太那个什么了吧?”
  安毅做出一副心疼的着急样子,逗得张学良捂嘴直笑。
  “快进去吧!委员长还在等着咱们呢,你这家伙倒是潇洒,我可跑断腿了。”宋子文不由分说,一把把安毅推进美国大轿车。
  车队开动,坐在安毅身边的张学良有些吞吞吐吐地说道:“有件事大哥我也得求你帮忙……”
  “请说吧,自己兄弟说什么求不求的。”
  坐在张学良和宋子文中间的安毅非常爽快。
  张学良高兴地点了点头:“是这样的,我想向你买十六辆你们安家军直属突击旅刚刚装备的轮式装甲车,不是老式那种,是安装了37机关炮和一挺新式通用机枪那种,叫‘猎豹二型’对吧?还要两辆油罐车、一辆箱式维修车,我打算装备一个突击营试试。”
  安毅有些惊讶地望着张学良:“小弟偷偷摸摸进行完半年的实验,才在一月底定型并装备到部队的,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张学良绽放笑颜:“哈哈!你以为做事机密外人不知道啊?此话说来话长,等见完委座把大事办完,咱们哥几个再好好聊聊,今晚我做东,在汉口最好的酒楼请你和你的随从将校……”
第1073章
化敌为友(二)
  安毅跟随宋子文、张学良,来到行营二楼蒋介石的办公室外间,刚从浙江省教育厅厅长位置上调回来没多久的陈布雷含笑迎上,与安毅握手致意,简单问候两句便委婉地把宋子文和张学良挡在外边喝茶,歉意地说委座有重要军情需和安次长单独谈谈,然后才和大家一起见面。
  宋子文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安毅除了参谋次长的职务之外,还身兼川湘滇黔边区剿总司令和川南驻军总司令等军职,再加上红军主力此刻已进入安毅的叙府行营管辖范围南部地区,蒋介石在军事上确有诸多要务需要与安毅商讨。
  张学良心中却有点儿失落,他和蒋介石是拜把兄弟,这个时候却单独召见安毅,让他心里生出几许不快,不过想想安毅如今显赫的政治地位和雄厚实力,也就很快释然了,转过头,低声感谢宋子文:“要不是今天兄长叫我一起去接安老弟,恐怕安老弟也不会这么坦率热情,毫无芥蒂,我东北军太伤安家军的心了!”
  宋子文把茶杯塞到张学良手里,挥退侍从官,低声安慰说道:“贤弟千万不要和别人一样看待安毅,你也和他共过事,应该了解一些,虽然这家伙的笑脸后面,往往隐藏着满肚子的阴谋诡计,但我看得出他今天对你是真挚的。我个人认为,安毅很好相处,不是中央政府和军中那些庸才所忌惮的那样是什么笑面虎,他很念旧情,而且只要是牵涉到国家民族利益的事情,他都会不惜任何代价去做。”
  “贤弟,你可千万别为某些人的议论所影响,也不要被安毅表面上的花言巧语所蒙蔽,这家伙说简单其实很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别看他年纪轻轻,骨子里高傲得很,不是他认可的人,他根本就不会和你多说一会儿话,更不会有今天这样肆无忌惮地开玩笑了,你就放心吧,哈哈!”
  宋子文极为了解安毅的性格,但还是不够了解蒋介石,以及蒋介石和安毅之间复杂而亲密的师生关系。
  委员长办公室里,陈布雷示意给安毅奉上香茗的侍从官退下,然后冲着蒋介石和安毅点了点头,自己也转身走了出去,来到门外很小心地拉上了门。
  蒋介石摆摆手,让肃立敬礼的安毅坐在自己对面的椅子上,根本没有说什么客套的话,倒是让安毅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这年头别的不重要,师道尊严和上下级之间的规矩是马虎不得的,尤其是在这新生活运动大张旗鼓开展之时。
  “坐吧,别傻站着了。”
  蒋介石看着安毅坐下,缓缓靠在椅背上,一句话就直奔主题,根本没有半点儿含糊:“今天之所以叫你来,是想让你放掉那几百个英国俘虏。目前的国内国际形势你是知道的,相信你领导的参谋本部第四厅、驻守华北的老部下胡家林等人都已经向你诉苦了,不用我多说什么了吧?”
  “我说呢,怎么这么急,哈哈!”
  安毅颇为无赖地笑着说道:“其实接到校长召唤的急电时,学生就已猜到应该是为这件事。说句马后炮的话,即使校长不召见学生,学生忙完这几天手里的急务,也会专程赶来觐见校长,请示该如何解决这事。那五百三十七名英军俘虏太难侍候了,吃的住的想的甚至连干活的方式都和咱们不一样,要不是国际红十字会全额支付了他们的伙食费用,学生都不知道该怎么样养活他们才是。”
  蒋介石忍不住乐了,和安毅在一起总是让他有一种无法掩藏的轻松感,心情也不由得变得愉快起来:“英国人和红十字会的人三天两头向中央政府和外交部告状,说你的看守虐待俘虏,而且有谁不愿意干活,你们就不给人家饭吃,还说数千名俘虏的家属不远万里远渡重洋赶来,为的就是看望自己的亲人一眼,你们倒好,规定每个月只能见一次面,一次也只有短短的十五分钟,弄得会见厅每一次都是哭哭啼啼的,这种事也只有你安毅做得出来。”
  “校长,学生这可是参照英国人对待咱们犯错的侨民和留学英国学生的方法,平等对待的,听说出了这事后,现在英国那边对咱们犯错的华侨客气多了,至少不敢像原来那样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安毅含笑解释道。
  “哦?还有这事……”
  蒋介石有点儿惊讶,随即点了点头,显然是默认了安毅的做法,其实他也从未为此生气过,安家军对待英国战俘已经很文明了,除了规矩多点儿外,从来不为难战俘和他们的亲属,于是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其他的别说了,我刚才的话,你听明白了没有?”
  “学生明白,不过,学生还是要拒绝外交部参与此事的谈判,在华北问题上,那帮没骨头的家伙让我感到很失望,几乎为国家民族争取不到任何利益,有的只是妥协和退让,比起之前的顾外长他们可差远了。”安毅低声说道。
  蒋介石也不生气,想了想也觉得还是顾维钧那批逐渐淡去的外交官员做得更好些,不由得幽幽一叹:“是啊、是啊!你说的是……不过,现阶段的事情不同于往日,国内国际形势亦不同于往日,不能以一成不变之策略对待。这样吧,我答应你的要求,回头吩咐子文和庸之先生给英国方面通个气,让他们直接和你谈判。记住了,你代表的不止是你个人,也不止是你西南的几个同盟军,你代表的是中华民国政府,还有全中国的军队,一切必须从大局出发,一切均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前途为重,明白了吗?”
  “明白了!请校长尽管放心,人,学生肯定是要放的,二十六军也会撤出目前占领的争议地区,毕竟日寇咄咄逼人,我们现在非常需要英美等国的支持,这一点学生还是明白的。但是,原则问题上我不会让步,如果英国人仍然妄想拿到本就属于咱们的土地,恐怕这个谈判没有结局。”
  安毅不软不硬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蒋介石沉吟了一会儿,终于还是点了点头:“这我知道,你最在乎的是炉房银矿,先告诉你吧,英国人打算按照与清政府勘定的边界为谈判基础,不会再纠缠于几个争议地区的划界问题,也就是说,英国人已经知道争不过你安毅,打算后退一步以达成和解,先解除他们深受国内诟病的战俘危机再说。这一点,希望你能配合一下英国人,给人家日不落帝国留点儿面子,不要得了好处还要用报纸电台大肆宣扬,那会适得其反的。”
  “针对滇西的部分争议领土,英国人的意思是暂时搁置起来,等两国组建正式的勘测小组并形成书面协议后再谈。我和中央各部为此开了几次会,认为英国人能够做到这一步,已实属难得,让我们的官员非常欣慰。这一点我还得表扬你,要不是你的二十六军占据了大片缅北领土,羁押了五百多名英军战俘,英国人是不会这么好说话的,这件事也没那么容易取得共识。由此可见,当时你的处置是正确的,现在中央和军委,没人再敢说你安毅目空一切飞扬跋扈了。”
  安毅心里一阵激动,自己的苦心能够获得认可和理解,无疑是非常难得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经此一事,中央政府和军委的同僚们再也不敢轻易对自己大放厥词了,自己的努力和一意孤行,终于获得了回报,来之不易啊!
  蒋介石把安毅的反应尽收眼底,满意地点点头,含笑问道:“川黔边境目前如何了?”
  “哦……学生妄自揣摩校长的意思,把二十四军和警备部队五个旅全部布置到川黔边境,严密防堵。另外,遵照剿总的意见,为了以防万一,我还调动了路程光的江防部队两个师南移协防,控制长江上游流域的所有战略要地,再请求湘西张弘栾将军派出两个师,进驻松桃、酉阳一线,整条防线厚重严密,连成一体,按照前敌总指挥顾长风的话说,那是固若金汤。”安毅如实回答。
  蒋介石似笑非笑地看了安毅一眼,随即颔首赞道:“好,你们做得很不错,比我预料的还要好!此后你们只需截断朱毛红军北上之路即可,剩下的事情尽可让薛岳他们去解决,毕竟,川南和湘西的工农业基地极为重要,也是我们未来战略计划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不能有半点儿差池。”
  “目前,贵州的问题基本上获得圆满解决,接下去你的主要任务,还是协助即将成立的四川行营展开工作。四川行营由重庆行营升级而成,辖地将不止重庆一隅,整个四川除川南外都在其管辖之下,你要帮助行营的官员做好各级政权和军政事务的交接工作。原本我是打算依然让贺元璋来当这个主任的,可是他在重庆行营任上得罪了刘湘那些人,川中将领也是众口一词反对,所以我最终还是决定把顾墨三调过去。墨三是你的老长官了,和你私交也很不错,你要多多支持他的工作才是。”
  安毅深感意外,但还是非常乐意地答应下来:“校长请放心,学生定会全力支持。”
  蒋介石站起来去倒水,安毅见状立刻提出告辞。
  蒋介石回过头示意安毅等一会儿,喝下半杯水又再倒上大半杯,这才施施然回到座位前:“你和云儿的小家伙取了什么名字啊?”
  “冯老爷子和亲朋好友提出十几个名字,学生都搞晕了,让云儿自己拿主意,好像到昨天为止,云儿仍然没定下来。”安毅有些无奈地回答。
  蒋介石一听乐了,挥挥手让安毅退下,等安毅离开之后,才想起还有件重要的事情没说,急忙对进来的陈布雷吩咐道:“把安毅叫住,让他和子文、汉卿一起进来……娘希匹,还有军队分期分批换装的事情没有谈,没有他什么也谈不成。”
  “是!”
  陈布雷转身出去,不一会儿就把正在低声聊天的安毅、宋子文、张学良三人一起领进办公室。
  谈了半天,心有所想的安毅才听出宋子文要谈的是如何尽快解决西南银行货币独立发行的问题,意思是尽快结束西南银行遍及全国的各营业网点的那自成一体的金融货币政策,把货币发行权力收归中央。
  安毅想了想,没有太多意见,毕竟宋子文的庞大计划对整个国家而言是有益的,虽然安毅集团会因此受到些微影响,但是相对于整个国家四万万民众而言,小小的损失是必须的、而且是无条件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如今遍及全国各地的西南银行网点发行的货币的流通量,高达二十多亿,这还不算账面上的数字,中央真要一一兑换完毕,不知道需要多少年才能做到,再过几年中日开战,法币会面临严重贬值,安毅极其集团从中赚取的利益,简直难以想象。还有一点,现在叙府的研究所已经成功破解了日元、美元、英镑等货币的工艺和流程,造出的假币连各国银行都无法识别,现在每年洗钱的收益高达上亿,这笔钱也加大了安毅的底气,所以才会答应得这么爽快。
  但是,安毅对宋子文想染指滇南与法属印支那(越南)之间的关税和贸易政策,坚决予以拒绝。宋子文的理由非常充分:由中央政府直辖海关征收关税、整个国家统一货币统一金融政策,才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应有的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竟然实施两种不同的关税制度,怎么可能达到实质性的统一?
  安毅嘿嘿冷笑几下,扳着手指历数自己在滇南的巨大投入,从铁路到公路、从安置灾民到笼络当地少数民族、从抗击英缅侵略者到开垦土地提供种子化肥的所有投入,还没把即将全线通车的川黔滇铁路算进去,已经是三亿七千多万的巨额投入。完了安毅毫不客气地问宋子文,几年来中央政府欠我的将近一亿五千万的赈灾款、公债借款、装备欠款和战争垫支款什么时候还给我?
  蒋介石和张学良听得目瞪口呆,宋子文气得结结巴巴,干脆坐下不说话了,细细一想,确实欠安毅的太多了,一时间办公室里的气氛变得异常凝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9/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