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6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2/1395

  “小毅,你现在经常自己开车吗?”
  宋美龄等车子启动走出一段,温和地询问。
  安毅恭敬回答:“比原来少多了,偶尔吧!不过这段时间倒是开了七个多小时的新式战机,最远飞到了安南北部上空,估计法国人要是发现的话,这两天就会致函我们的河内商务联络处询问缘由。”
  宋霭龄吓了一跳:“我的天!你小子还这么野啊?都是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了,也不懂得珍惜自己,以后可不许这么干。”
  “没事的,干妈,我们的新战机飞得快飞得高,很安全,而且是双座机,有照应。再说了,我这个司令要是连麾下将士们的新装备都不熟悉,怎么能说得过去呢?”安毅笑答。
  宋美龄幽幽一叹:“看来,你校长的命令对你已经没用了!”
  这下轮到安毅吓了一大跳:“师母可千万别这么说,学生谨记校长的训示,只是新战机要比以前的战机安全很多,而且有助手协同,学生才敢飞的,以后定会严格要求自己,哈哈……师母、干妈,你们从叙府乘火车到昭通,一路上感觉如何?觉得川滇铁路修得怎么样啊……”
  好一会儿没有听到答复,安毅连忙望向车内后视镜,发现宋美龄靠在宋霭龄身上,两人惊讶地望着窗外美丽的景致,已经顾不上回答安毅的问话了。宋氏姐妹的惊叹声不时传出,一个说好大的树啊,一个连说真没想到思茅如此繁华。安毅和沈凤道相视一笑,心里充满了自豪和骄傲。
  车队开进城里,直接来到洗马河畔的司令部停下,安毅将宋氏姐妹请下车,晃眼看到宋子文仰望头顶四十余米高的大树冠,张开的嘴迟迟没有合上。
  “师母请,走一段就到下榻的地方,学生没有惊动本地政府官员,生怕消息传出去引起外界胡思乱想,就擅自做主低调行事,请师母见谅!”安毅低声致歉。
  宋美龄与姐姐搀扶着前行,对安毅的安排非常满意:“这样最好,我们是来视察灾民安置的,宋主任是来视察经济工作的,而且对外公开视察范围仅限于川南地区,要是外界得知我们飞到了滇南,不只要生出多少是非来,你的安排很好,很稳妥……这院子太漂亮了,非常别致优雅,极富民族特色,没想到滇南如此富裕繁华,做梦都想不到啊……”
  安毅再次紧张地劝道:“师母说小声些,收税的就走在咱们身后,要是被他听到,学生就麻烦了!”
  宋美龄微微一愣,随即停下步子哈哈大笑。
  宋霭龄转过头,发现宋子文对着安毅怒目而视,安毅却望向一旁的小花圃神色自然,仿佛什么也没说一样,顿时把宋霭龄逗得开怀大笑,笑得差点儿直不起腰来。
  是夜,在思茅近郊一座摆夷族山寨举行的、仅限于少数人参加的篝火晚宴隆重举行,身着各民族盛装的民政官员和摆夷族的俊男靓女,让宋家三人和随从看得目不暇接,感叹安毅的政府开明豁达,真正做到了民族和睦共融,这是任何时期的中央政权都不敢想象的事情。
  ……
  第二天清晨,晨风将高耸的茂盛树冠吹得悠悠作响,石阶下的美人蕉挂着晶莹的露珠,快乐的鸟儿展开美丽的缤纷翅膀,尽情欢唱。
  天边的第一道霞光无声洒下,宽阔的洗马河上波光粼粼,到处都飘散着令人陶醉的芬芳气息。
  宋美龄在女秘书的陪伴下,信步走出院子侧门,遥望天边的朝霞,尽情欣赏洗马河两岸秀美的风光,贪婪地呼吸着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目光随着一群自由飞翔的鹭鸟游走。
  “小妹,你怎么不多休息一会儿?这么早就出来散步了。”宋霭龄的声音传来。
  宋美龄回过头等候姐姐,伸出手拉着宋霭龄的手,并肩而行:“这里可真美啊!还有昨晚我们去做客的那个摆夷山寨,晚餐精美丰盛清爽独特,更可贵的是民风淳朴,真挚热情,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就像看到清澈的河水一样动人,令人感动啊!”
  “我倒是觉得这里琳琅满目的水果更为诱人,那个甜美滋味啊,想起来就让人馋涎欲滴,呵呵……对了,昨晚那个漂亮的朱蕴跳舞跳得太好了,和一群摆夷族姑娘小伙围着篝火载歌载舞,令人耳目一新,难以忘怀。没想到小毅这家伙也会跳,姑娘们邀请他上场,他就大大方方的上去了,那些姑娘望着小毅的眼神可不得了,火辣辣的勾人心魄……嗯,我得提醒他一下别犯错误,对不起我的楚儿我可不答应,特别是那个朱蕴,媚眼像长了钩子似的,好在小毅还能把持得住。”宋霭龄的思绪也够跳跃的。
  宋美龄笑道:“美人爱英雄嘛,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再者说了,朱蕴是公署民政局局长,和小毅熟悉一些那是自然的,如今全国的女孩子有几个人不希望和小毅在一起的?要是都怀疑啊,脑袋早就炸啰!”
  宋霭龄仰起头:“这可不好说,凡事都得小心为上,你看中央政府那帮老家伙,平时都是一副道貌岸然的夫子形象,可背地里何等不堪?女秘书女下属请示工作都请示到床上去了。”
  宋美龄捂嘴一笑,抬起头就看到对岸两个熟悉的影子,在朝阳下并肩漫步,悠然而行,就像是一对亲密的好友,又像两个日日相处的和睦兄弟,不由得呆住了。
第1116章
多事之秋(五)
  宋美龄停下脚步,不敢置信地擦了擦眼睛,发现没有看错,连忙指着对岸的两人,转向宋霭龄惊讶地说道:“二姐你快看,竟然是我哥和小毅在散步,他们俩昨晚回来就独自躲在西厢房里嘀嘀咕咕,半夜我还隐约听到他们的吵嘴声,心想他们不要打起来,没想到现在两人竟然像没事人一样,早早地就出来散步了,真看不透他们。”
  宋霭龄也很吃惊,手搭凉棚望向对岸:“呀,还真是,看来庸之没有说错,他们俩果然是狗和猫,见不得离不得啊!咦……你说小毅会不会答应配合中央的货币改革?”
  “估计是答应了,以我对小毅的了解,他不会拒绝,最多是为了自己集团的利益,提出一些不过分的要求,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很清楚的。要是他断然拒绝了,我哥怎么会这么优哉游哉地和他一起并肩漫步?”宋美龄愉快地笑了。
  宋霭龄转念一想确实如此,点了点头:“看来被你说中了,不过税收这一块小毅很可能不会做任何让步。记得昨天回来一起坐在正堂喝茶的时候,我问小毅下午从机场坐车进城的一路上,迎面向北开去的长长军用卡车运输车队,为何都覆盖着厚厚的篷布,里面装的是什么?这小子竟然呵呵傻笑想糊弄过去,被我逼急了才说是滇南木器厂加工的枪托,还有从安南购进的特种钢,最后被逼得不行,才说还有一些美国进口的新型飞机发动机,不过具体数量他死都不说,只说全都运到叙府各军工企业,做战略储备用。由此看来,滇越商道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繁荣,贸易量也更大。”
  宋美龄苦笑一下,无可奈何地说:“是啊!虽然咱们都知道,滇越边境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谁也拿小毅没办法。川南和滇南的经济奇迹是他一手所创,要不是他斥巨资大力发展,哪来今天这样繁荣的景象,更不用说在这儿征税了!”
  “有时候置身处地地想想,我也为小毅抱屈,可是眼见着这边的税收流失越来越大,而政府的财政赤字却越积越高,由不得人不急,可是能怎么办呢?不管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整个西南地区已经连为了一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啊!特别是这次汪兆铭一伙把他惹恼之后,小毅不但立刻针锋相对地展开报复,而且在很多方面越发肆无忌惮了,如今就连黔西的石珍也唯其马首是瞻,紧随湘西之后把中央派驻机构全都赶出黔西地界,还拒绝就任贵州省副省长职务,中正为此头疼不已!”
  “大姐,有件事我告诉你,可不许说出去……由于两广看到华北危机、西北剿匪形势紧迫,中央军主力部队全都调往华北、西北和镇守京沪地区,致使江西、湖南地界兵力空虚,他们就开始高呼北上抗日的口号,试探风向,暗地里野心膨胀蠢蠢欲动,发展下去令人担忧啊!军统局安插在李德邻身边的情报人员不时发回急报,其中有一条消息我记忆犹新,小毅的大型运输机在这两个月内,频频飞抵柳州机场,卸下一箱箱的武器弹药,装上鸦片烟土返回,据说是运回滇南制作成海洛因销往欧美各地。”
  “中央七月份才刚刚下达了禁烟命令,小毅却发展到用飞机来走私烟土了,真不知道几年来他在这个生意上赚了多少金钱,又积攒了多少后劲,想想都令人后怕!以小毅如今的实力,要是存心造反的话,谁也挡不住他,就算是中正也颇为忌惮。还好,小毅深明大义心怀党国,否则真不知如何是好!”
  宋霭龄愣了好久,见小妹一脸严肃不像是开玩笑,仔细想了想却长出口气,低声劝慰:“放心吧,小毅是不会造反的,你姐夫对此深信不疑,我几次担忧地问起这事,他都说我杞人忧天,还说要是想造反小毅早就反了,哪里还用得到今天?小毅把麾下最精锐的军队开到华北,自掏腰包为国分忧,而且在这次大水灾中慷慨解囊,为你姐夫这个赈灾委员会主任卸下了巨大财政包袱和责任。所以啊,谁都可能造反,就是小毅不会反,而且正是因为有了他,介石才能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完成对川军的整理编遣,一举解决了多年来无法解决的巨大难题,顺利地将四川纳入中央管辖之下。从这方面说,小毅不但没什么错,反而居功至伟。”
  “是啊!正因为这样,中正才继续相信他,准备在即将召开的中央全会上通过他的叙府绥靖公署主任的任命,还要在军职上给予补偿,让他名正言顺地带兵,同时也把无法无天的湘西、黔西牢牢拴住,进而解决大西南最后的军队整理难题。”宋美龄颇为无奈地说道。
  宋霭龄关切询问:“这些话你怎么不和小毅明说啊?省得彼此猜忌误了大事。”
  宋美龄微微一笑,拉着姐姐继续前行:“已经不用说了,来到这儿短短的相处,我就从小毅悠然平静的举止中,看到他已经不在乎这些名利了,而且他非常清楚,眼下着急的是介石和中央政府,他一点儿也不着急。换个角度分析,如果我是他也会这样,最坏就是这么坏了,还能坏到哪儿去?正好让我好好发泄一下几年来所受的窝囊气,而且所有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我发脾气,却不敢说出半句不是。”
  “从这方面来看,小毅已经非常成熟了,沉稳得令人担忧,令人畏惧。就拿下个月十一号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西南商品博览会来说,他是八月份向欧美各国商务机构和几大跨国公司发出邀请的,而且在欧美各国的主要报纸上隆重刊登了这一消息,并附上川南的发展情况,公布即将向全球招标的水电站、化学工业、会理矿业等三十二个大型项目,还把上半年结束的川滇边境地区地质勘测情况和矿产分布图堂而皇之地公布出来,引起欧美各国的热烈反响,而八月初他一怒之下离开华北,从此与中央结怨,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能从容不迫地推进第二届西南商品博览会召开,这样的心态和自信心,这样的预见力和控制力,放眼全国有谁比得上?你说说,这样的人不可怕吗?”
  宋霭龄彻底愣住了:“天呐!听你这一说,我也觉得这小子可怕了,小小年纪心机也太深了吧?可他的样子总是让人信任和踏实啊!”
  宋美龄摇头笑了笑:“你忘了军政高层给他起的‘笑面虎’绰号吗?不过你说踏实也对,正因为小毅忧国忧民的胸怀,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高尚品德,才让我深感踏实,中正也是这么说的,恼火地只是安毅看似孩子气却心机深沉的报复手段。小毅的爱憎太过分明,时常让中正丧失回旋余地,却更能衬托出他类拔萃的将帅之才,美中不足的是政治阅历还不够,也许和他年纪有关。”
  “这么说起来,妹夫打算再次重用他了?”宋霭龄问道。
  宋美龄摇摇头:“难啊!恐怕再次重用他,他都不稀罕了,这也是我和中正最大的忧虑之所在!”
  宋霭龄叹了口气,禁不住望向对岸的安毅,却发现安毅和宋子文手里提着鞋子,踏着水面清波,渡河而来,顿时惊讶地举起手,大喊大叫:“怎么回事?真有水上漂的功夫啊?”
  宋美龄连忙望去,看清之后不由莞尔:“哪里是什么水上漂,是建在水面下的浮桥,你看看两边的硕大铁链就明白了。安家军的工兵果然厉害,怪不得军委的工兵学校,一直被士官学校工兵专业压得喘不过气来。”
  宋霭龄仔细看了一眼,这才恍然。
  不一会儿,安毅和宋子文赤脚上岸,接过侍卫递上的毛巾擦脚穿鞋,完了轻快地走到宋氏姐妹面前问好。
  聊了几句,安毅问道:“师母和干妈今天有何打算?需要到什么地方去看看吗?”
  宋美龄笑道:“思茅和远近几个县城的城区就不去逛了,我听说江城的江湾通商口岸不远,能带我们去参观一下吗?”
  安毅立刻转过头,望向宋子文:“你的主意?”
  “是又怎么样?你小子偷税漏税我不追究你,难道去看看都不行啊?”宋子文没好气地回答。
  安毅想了想郑重地说道:“师母、干妈,去可以,但是必须答应我一个要求!”
  宋家兄妹奇怪了,看到安毅如此严肃,不约而同点点头。
  宋霭龄好奇地问道:“什么机密事情用得着如此郑重?”
  安毅低声回答:“是十二辆法国雷诺公司产的中型坦克,虽然是拆散了的,但是极为机密,还有四辆德国原装进口的大型军用舟桥车辆,是德国人严禁出口的最先进军用工程机械,价值绝对不在十二辆坦克之下。这些设备关系到我们的国防工业和机械化部队建设,属于高度军事机密,整条公路从两个小时前就封闭了,三个旅的警备部队沿途警戒,我能不郑重吗?”
  宋子文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清楚这些东西的价值有多大,牵涉到多少高度机密的利益交换关系。
  宋美龄尽管不很了解这些东西,但还是郑重地点点头表示同意。
  唯有宋霭龄惊讶地问:这么先进的东西值多少钱啊?弄得安毅直翻白眼。
第1117章
刺杀
  下午四点,宋子文一行带着满腹感慨,自思茅飞往叙府。当晚,叙府市政府主要官员举行小型酒宴,悄悄从上海返回的西南银行副总裁周崇安出席了宴会,与宋子文开诚布公地商讨西南货币改革措施。
  次日上午,心满意足的宋霭龄携带安毅赠送的六大筐各式水果,登上西南航空公司的班机,返回上海,宋子文和宋美龄则乘坐安毅的专机飞往西安,向正在指挥西北剿共的蒋介石汇报西南之行的情况。
  蒋介石得知安毅和川南政府要员爽快答应支持中央货币改革,服从中央财政部限期结束西南银行发行的货币流通、统一使用中央法定货币的命令,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放心。安毅的这一态度,无疑是清楚地告诉蒋介石和全国军民,西南仍然坚定不移地拥护国家统一,拥护中央政府的金融与货币改革决策,不会分裂割据,自成一体。
  但是令蒋介石感到担忧的是,安毅不管宋子文和宋美龄如何做工作,始终委婉地拒绝前往南京出席六中全会,湘西张弘栾、黔西石珍也和安毅共同进退,亦步亦趋。好在云南省主席朱培德已经宣布不日即飞赴南京出席会议,否则重要的川湘滇黔地区军政两界官员全部拒绝到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
  安毅拒绝的理由很简单也很实在,在没有恢复他的军政职务,恢复湘西、黔西军队正式番号和军队合法地位之前,川湘黔边区各政府不会尊奉中央政府号令,也不会在政治、军事、财政等方面,与中央展开任何公开接触,此次之所以支持中央货币改革措施,完全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
  十月十九日,蒋介石致电邀请冯玉祥,出席六中全会,随后和妻子宋美龄、舅兄宋子文一起飞回南京,为即将召开的重要会议紧张准备。
  隐居泰山上的冯玉祥非常清楚蒋介石邀请电的分量,在两广步步脱离中央即将另立政府之际,在华北各路诸侯与日本驻军关系极其微妙的危险关头,在关东军不断驱使伪满军和伪蒙武装制造分裂、挑起晋绥热察四省战火的危急关头,作为挥师北伐实现全国名义和法理上统一的四个集团军领袖之一的党国元勋冯玉祥,仍然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尽管在逐鹿中原中一败再败的冯玉祥手上没有了军队,但仍然拥有强烈的爱国心和使命感,至此危难关头,他不会为了个人恩怨而置身事外,但也不会立刻就答应蒋介石。冯玉祥在深思两日之后复电蒋介石,表达了自己对华北和热察局势的忧虑,声明自己的抗日主张,恳请蒋介石暂时放弃政治分歧,号召全国各军事力量,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值此极为敏感之时,日军参谋部少将冈村宁次飞到香港,与胡汉民等国民党内反对派领袖“亲切会晤坦率交换意见”,随即飞往广州,拜见陈济棠。
  十月二十八日,冈村宁次在南京中央政府大批元老致电陈济棠、李宗仁、安毅等将领赶赴南京参加六中全会的呼声中,脸带微笑出现在广西南宁机场,受到李宗仁、白崇禧等将领的礼貌迎接。身怀分裂中国各势力重要使命而来的冈村宁次哪里知道,他乘坐陈济棠提供的粤军专机在广州起飞时,安家军高参蒋云山和周崇安、安家军情报局副局长吴哲夫等人,在桂系三巨头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的热情送别中,乘坐AN5型军用运输机飞离南宁机场。
  仍然留在滇南的安毅,对中央政府的千呼万唤始终不理不睬,直到阎锡山、于右任、吴稚晖、蔡元培、张学良、黄季宽、陈果夫、居正、孙科等人联名发出敦促电报,安毅才不得不以“身体欠佳实难远行”为由复电致歉,并衷心祝愿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十一月一日上午,中国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开幕。
  开幕式结束,主席团成员和全体委员来到会场外,欣然合影,密密麻麻的中外采访记者中突然冲出一位高大汉子,拔出身上携带的成功逃过警卫检查的改制手枪,冲着汪精卫连开三枪,全场顿时惊叫声声,一片混乱,只有汪精卫身边的张学良临危不惧反应敏捷,在汪精卫倒下的一刹那少帅飞起一脚,结结实实把刺客踢翻,惊慌冲来的卫兵一拥而上制服凶手。
  倒在血泊中的汪精卫神志迷糊,痛苦呻吟,因身体不适而没有出去参加合影的蒋介石惊闻枪声无比震惊,刚要跑出去看看,就被侍卫长王世和、侍从官蒋孝先死死抱住,挣扎间宪兵司令谷正伦、中央党部调查副局长徐恩曾飞快来报:“汪主席遇刺重伤,正紧急送往陆军总医院抢救,凶手已被抓获,押送宪兵司令部。”
  蒋介石急得不行,他因为突然心生警兆,加上睡眠不足,胸闷头晕,没有和大家一起出去合影,偏偏他这个最重要领导人不在场时,国民党总裁兼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兼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汪精卫同志,就被人行刺,蒋介石立刻意识到自己怎么也无法洗清这个嫌疑。
  正在焦虑之时,汪精卫的夫人陈璧君在众多中央大员慌张的跟随下,大哭而至,抬起沾满自己丈夫鲜血的手不停擦泪,楚楚可怜也无比怨恨地来到蒋介石面前,哀声哭诉:“委员长啊!偏偏你不在的时候,精卫他遇刺了……这可让我怎么办啊……”
  周围众人听到这话,大吃一惊,蒋介石只觉脊梁发寒,一团黑雾升上脸庞:“谷正伦、徐恩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2/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