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6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8/1395

  安毅静静地倾听,蒋介石说的这些情况安毅其实都知道,也是安毅并没有为桂系说话的最根本原因之所在。
  虽然李宗仁、白崇禧派遣潘宜之到大连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与日寇勾结,但是日寇试图破坏中国的和平与稳定、树立两广分裂政府的企图非常明显,曾数次派出土肥原贤二、冈村宁次这样的军中要员前往两广挑唆,做出这样那样的承诺,偏偏李宗仁和白崇禧明知道这一点,还一意孤行地出兵北上,让安毅和安家军将领们心里非常不爽。
  更令人耻笑的是,两广竟然打着“北上抗日”的旗号,实施其军事扩张的目的,最后把暗中支持他们的日本人也给得罪了,弄得日本驻广州领事几次跳出来指责,非常愤怒地向全世界表示“两广军队的政治野心与日本毫无关系”,而且天天上门找陈济棠的麻烦,要求他更改口号,取消所有的反日言论。
  蒋介石见安毅有所触动,接着说道:“桂系是不会甘于认输的,从两天来他们突然表现出的强硬态度和一系列对抗行动,就能看出在李宗仁和白崇禧在明知谋取湘赣地区无望的情况下,还想谋取到更多的政治权利和地位,而这些正是我最担心的地方。因此,必须把他们的最后一点狂妄打掉,才能彻底平息两广事件,才能集中精力一致对外,所以现在我非常需要你的密切配合。”
  “安毅,你得让黔西的石珍好好清醒一下,他们现在表面工夫做得十足,但是与桂系的各种联系一点儿也没减少啊,从两部交界处流入广西的战略物资,可不在少数;其次,我打算把驻扎滇南的夏俭二十六军调到滇桂边境去,增加对广西施加的军事压力。不过,这两支部队都是你的嫡系部队,你不亲自下达命令,我根本指挥不动。”
  安毅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脸上仍是一片恭敬:“校长言重了!学生唯你马首是瞻,何况是麾下军队?石珍将军那边没有任何问题,学生等会儿就给他们下达命令,从即日起封锁黔桂边境,决不让一枪一弹流入广西境内。”
  “只是……。”安毅迟疑了一下,据实而言:“夏俭的二十六军实在是无法从滇南地区抽出身来,他们刚刚完成整军后的第一阶段训练,五万将士短暂休整之后,将会立即开始进行第二阶段的针对性训练,模拟作战的目标就是日军。整个第二阶段训练需要四个月时间,完成各项针对性训练之后的二十六军,将坚决服从军委和校长的调遣,哪怕推到第一线去,学生也无条件支持。”
  “哦?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事先也不向我打个招呼?”蒋介石从安毅脸上看不出任何的欺骗。
  安毅低声回答:“学生觉得,二十六军的训练越秘密越好,关键时刻能起到杀手锏的作用。校长还记得学生去年从德国引进的那几辆大型架桥机械吗?经过半年多的学习训练,在德国军事顾问的指导下,总结出不少宝贵经验,下一步就是和舟桥部队、坦克装甲部队协同展开训练,所以,二十六军难以抽身啊!”
  “还有件事学生需要向您汇报,校长给学生的第一零三师番号,不是外界看到的正在宜昌招兵训练的一零三师,真正的一零三师在滇南,他们正在众多德、法、俄等国专业军事教官的指导下,进行装甲兵技战术训练和学习,师长李跃武和四名秘密选送的专业军官,年底之前将会从德国装甲兵学校毕业回国,学生早打算到了成军之日,就请校长去给他们授旗。”
  蒋介石有些惊讶地望着安毅,转念一想连连点头:“好……做得好,所谓兵不厌诈,国之利刃是不能轻易示之于人的。唉……通观全国全军,也只有你才有这份实力,等成军之日,我要去的,一定要去的。好,就这么说定了,二十六军暂时不要动……”
  “校长,学生建议校长急召朱益之前辈来京,怎么说朱益之将军与李德邻、白健生两人的关系都还不错,滇军三个主力师遵照校长命令,早已集结于滇桂边境,这个时候再让朱益之将军辛苦一趟,飞南宁去见一见李德邻和白健生,效果估计要好一些,如果再谈不拢,朱益之将军的部队也有了开进桂西百色一线的充分理由,不至于因为个人感情而始终停滞不前,加上黔桂、湘桂一线十几个师的压迫,桂军只有妥协这一条路可走了。”
  “但是,我们还是得给桂系一个缓冲考虑的时间,如果逼得太紧,学生担心会适得其反,狗急了还要跳墙呢!”
  安毅迅速把原先与朱培德研讨的预案搬出来,怎么也不能动用正在滇南展开艰苦训练的二十六军。
  蒋介石沉思良久,终于点头:“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我早有召唤益之将军的打算,如今看来只能走这步棋了。”
  安毅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蒋介石的又一个问题接踵而来,而且令安毅非常意外,一点儿准备都没有。
  “还有件事,众所周知,国家的中枢地区南京周边地区一直没有防空部队,上到林森主席,下到军委各部将校都非常担心,三个月来,苏沪杭举行了几次大规模的防空演习,结果令人更为忧虑,一味地躲避是躲不掉的,因此,设立全国防空司令部、建立防空部队成了迫在眉睫的要务。”
  “私底下我和军委几个部长交换了一下意见,大家都觉得你来担任防空部队总司令比较合适,这个即将设立的部门,由军委直辖,直接对我本人和参谋总长负责,与各部平级。在设立这个部门的同时,必须建立一支起码的防空部队,用以担负首都地区的防空重任。我建议你还是接受这个职务,在派出你麾下那个儒将屠智荣过来,担任首都防空司令部司令。大营我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还是你以前修建的江北独立师六合大营。”蒋介石态度很坚决,不容半分商量地望向安毅。
  谁想安毅没有半点的不愿意,反而露出一片欣喜笑容:“校长英明,学生遵命!不过,这个防空部队总司令还是让别人来做吧,目前学生身上的职务已经很多了,这次去华北,没有三五个月时间回不来,与其站着个位置不干实事,还不如让有能耐、有责任心的同僚来干。”
  蒋介石非常满意,大手一挥不容商量:“放眼全军,有几个人熟悉防空事务?只有你们川南地区做得最好,防空洞都挖上千个,各种防空阵地遍布重要城市周边,而且数年来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训练,没有谁比你安毅更熟悉防空事务。事情就这么说定了,你实在忙不过来没关系,指定一个副手帮你就行,再不行干脆就让屠智荣兼任你的防空司令部参谋长,我给他晋升一级军衔。”
  这下安毅无话可说了,只能硬着头皮询问蒋介石:“校长,您觉得首都防空部队需要多大规模?”
  “我看至少也得三个团吧?”
  蒋介石含笑望着安毅:“你放心吧,我只要你支援一个团的兵力和装备,其他的全部由中央财政负责,需要向你们兵工厂购买什么武器装备,也都由军委承担,不会少你一分钱的。”
  安毅只能点头,一个团虽然不多,但也是两千二百名将士三百多辆各式车辆,加上雷达、高炮、工兵等等武器装备,区区一个防空团就耗费安毅数百万,但是从大局着眼,安毅还是舍得的。
  突然,安毅醒悟过来,其实蒋介石和自己谈的前面那些话都是幌子,只有索要防空部队和人才是蒋介石的主要目的。
  蒋介石根本不管安毅怎么想,站起来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充满期待地说道:“安毅,我一直把你当成我最好的学生看待,甚至当成自己的子侄看待,对你的期望很大啊!这次去华北,你身上不但肩负着国家民族的重任,也肩负着我的重托,在目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局势下,只有你才能胜任这一重任。”
  “到了华北,你要严格按照军事委员会的计划办事,不要逾越太多,更不能主动引发战争,力争做到有礼有节,不卑不亢,一定要给我把冀中、冀南的防线经营好,促进华北局势的稳定,时间拖得越长,对我们的备战工作就越有利。”
  “在此,我再给你一个权力,对辖内各军师一级将校中的贪生怕死者、贪墨舞弊者、不服从命令者、不学无术者,你可以就地免职,情节恶劣者可就地逮捕,押送南京,对负隅顽抗者可以就地处决!”
  安毅并腿立正,大声承诺:“学生定不会辜负校长的期望!”
  蒋介石欣慰地点点头,拉着安毅的胳膊走向大门:“我就不送你了,等两广问题解决,我就去华北看看。初秋的演习估计全军主要将领都会到场,你要加把劲,让大家都看看现代战争该怎么打……”
第1145章
可喜的进步
  “两广事变”的发展没有任何悬念,众叛亲离的陈济棠见到大势已去,卷走广东财政的四千万巨款,逃往香港,随即通电下野,余汉谋在广东将领的一致拥护下返回广州,接过军权,遵照蒋介石的指示整顿军队,以雷霆之势清除了粤军中的陈济棠亲信,随后调兵遣将分三路开往粤桂边界,把枪口转向了桂系军队。
  号称全国第二的粤军空军部队在其司令黄光锐的率领下,驾驶粤军所有尚能开动的飞机投奔中央,分别驻扎于南京、南昌两大机场,粤军空军广州、韶关基地只剩下三十余架残破报废无法上天的老式飞机,周至柔的中央空军瞬间扩大了三分之一;广东海军将领通电拥护中央领导,随后驾驶舰艇北上,加入中央海军。
  全国唯一拥有海陆空三军的广东军队经此变故,元气大伤,只剩下陆军一个兵种,将士满打满算不到八万人。
  独木难撑的广西在大兵压境、四面楚歌的困局中,仍然摆出一副决战到底的强硬姿态。蒋介石在智囊杨永泰的建议下,通过中央政府按照严密的组织形式,在政治上分拆桂系,调任李宗仁为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白崇禧为浙江省政府主席;改派黄绍竑为广西绥靖主任,李品仙为副主任。
  李宗仁、白崇禧大怒之下,通电反对中央决议,并表达“为求生存死战到底”的坚定决心。极力避免同室操戈的黄绍竑也强烈反对,宁愿辞职回家抱老婆孩子也不愿接受中央这一决定。
  蒋介石随即召开中央执委会,通过中央政府再次通过一系列重要任命:特派朱培德为滇黔绥靖主任,薛岳为副主任,撤销滇黔剿匪总司令部;二、任命顾祝同为贵州省政府主席。
  公告宣布后,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刘湘等各路诸侯分别电劝李宗仁、白崇禧北上就职,程潜、何应钦、朱培德、唐生智等人的电报紧随其后,所有电文都是一个内容:电劝李宗仁、白崇禧离桂北上就职。
  明眼人立即意识到,若是桂系继续对抗,中央军十余个师对桂系的讨伐战争即将开始,李宗仁大惊之下终于作出妥协,秘密派遣广西省主席黄旭初前往庐山觐见蒋介石和国家主席林森,受到林森、蒋介石等人的热情接待,同时,蒋介石派遣的陈诚、朱培德、香翰屏等人也先后抵达南宁,与李宗仁白崇禧进行开诚布公的谈判,“两广事变”终于走上政治解决的良好途径。
  八月十一日,蒋介石飞抵广州,接见桂军参谋长刘斐,要求李宗仁、白崇禧到广州会谈。
  李宗仁、白崇禧深恐被暗算,犹犹豫豫,连续数日无法决定,就在两人思前顾后之时,广西空军林伟成、参谋长邓梓湘等官兵不堪忍受桂系将领的自私与独裁,以粤军空军司令黄光锐为榜样,率领两个空军大队和一个侦察机中队飞抵南昌,落地不久随即发表“反对分裂反对内战、拥护中央领导维护国家统一”的声明。
  李宗仁、白崇禧愤怒之余,全是无力回天的沮丧感,危急之下不得不做出决定,由李宗仁和黄旭初到广州去和蒋介石讨价还价。
  八月十三日,彰德(今河南安阳)以西十三公里,庙岭村。
  炎炎烈日下,身穿普通士官军服的安毅在众将校的陪同下,登上大沙岭,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第四十军两个师官兵正在修建的演习防御工事和战壕,安毅的作训软帽已经被汗水湿透,豆大的汗珠从晒成古铜色的面颊滚滚流下,顺着强壮的脖子,一直流淌到肩膀和胸腹。
  安毅身边的老将庞炳勋中将、四十军参谋长马法五少将、新十六师师长刘世荣少将、新十七师师长李运通少将、独立旅旅长宫城少将等十余名将校不比安毅好多少,一个个浑身大汗,军装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几乎每一个将校身上都背着一圈圈被汗水染成的地图。
  连续四天时间,安毅白天和四十军将校一起深入到演习阵地施工区,晚上应庞炳勋和宫城的要求,给四十军团长以上军官讲课和作报告,由始至终,安毅都身穿普普通通的士官军装,亲临阵地构筑点向各师工兵弟兄传授施工技巧阐明要求,讲解阵地关键点的设置和火力架设点分布原则,说到关键地方,安毅通常是亲自动手,与憨厚朴实的普通官兵一起干,边干边传授各种技术,干不好再次重来直至干好为止。在整个过程中,身为上将的安毅没有半点儿的架子,更没有任何的不耐烦,直到官兵们掌握之后,又做了简要总结,才拍拍手满意离去。
  安毅坦陈随和与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赢得了四十军全体将士的心,更直接的是,将士们都知道自己身上结实的迷彩服、手中的中正步枪、头上的钢盔和脚下的胶鞋是谁给的,自己的军饷和不断获得改善的伙食,又是谁帮忙解决的。
  因此,无论安毅走到哪里,心怀感激的将士们都对他报以诚挚的微笑,向他端端正正地敬礼。
  刚开始以为安毅只是走上一圈做做样子的四十军参谋长马法五,在第三天将领们与阵地官兵一起共进晚餐的时候,双手捧着一碗酒向安毅致歉,请安毅包涵他数日来的怠慢与不恭。曾经的生死对手四十军军长庞炳勋百感交集地长叹:只恨与安老弟相识太晚,当年被安家军打败一点儿也不冤!
  按计划,安毅只需进行三天的视察就得返回保定,但是安毅到了四十军之后,决定将视察时间延长一倍。
  第四十军原本只有一个师,官兵总人数不到两万五千人,去年底在安毅的大力支援下,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两个师又一个旅、总兵力达到四万二千人的地方主力部队,原有的三十九师番号在长城抗战之前已被安毅夺去,颇为内疚的安毅到来之后,立即致电中央军委和蒋介石,仅半天时间就为四十军申领到两个正规师的番号,并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四十军的军饷物资问题,使得第四十军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仅此一点,安毅就让四十军将校感激莫名,何况安毅把第四十军选定为此次全军对抗演习的主力部队,与模拟日军的第十七军独立师展开攻防对抗,使得默默无闻的第四十军迅速获得大量的补充,无论武器装备还是指挥系统,都在安毅的参谋班子帮助下成倍提升,真正成为国民革命军序列中名副其实的正规军。
  望远镜里,第四十军的数千官兵在烈日下光着膀子,挥汗如雨,沿着有利地形构筑的三道战壕已经展现雏形,比第一天看到的更为合理,进度和质量都大幅度提升。
  安毅心里非常满意,刚要放下望远镜,就听到身边的马法五大声骂起来:“那个小孬蛋是谁?狗日的竟敢打他的团长,不想活了?”
  安毅将望远镜转向东南方四百米处的三号高地上,只见一个光着膀子的精壮汉子,正在追打一个衣着整齐的校官,校官跑得不慢,但在转弯的陡坡上不敢加速,被上方飞身跃下的精壮汉子一脚踢倒,滚落十余米艰难地爬起来,精壮汉子还想冲下斜披,被迅速赶上的一群老兵死死抱住,高地上喊声不绝,乱成一团。
  庞炳勋严厉的声音响起:“世荣,你的一旅怎么回事?”
  “报告军座,属下这就去处置,真他娘的见鬼了,怎么这个时候内讧?”师长刘世荣收起望远镜,骂骂咧咧跑下大沙岭。
  庞炳勋擦擦脸上的汗水,抱歉地说道:“对不起了,安老弟,老哥我治军不严,居然出了这等丑事,让你见笑了。”
  安毅摇头一笑:“老哥见外了,军中出现这种事情很正常,在小弟的几个主力师中,也常常发生打斗现象,没什么大不了的,让军法官去弄清楚是非曲直就行了,没必要小题大做。”
  马法五想了想,好奇地问道:“安将军,安家军通常是如何处理这种事?”
  安毅客气地回答:“第一,不管对错,以下犯上者都会最先受到处罚,像这种情况,通常是关三天禁闭并扣一个月军饷,责成检讨;第二,由军法官与政治干事组成调查小组,查明原因,酌情处理,不管当多大官,只要犯错都会加重处罚,最轻是暂停职务深刻检讨,最重是送上军事法庭判决甚至开除军籍执行枪决。我军建立以来,因滥用职权、贪污挪用等罪名被处理的营级以上军官就不下百人,其中十一人已经被枪决,至今仍有三十余人在我们的叙府军事监狱中服刑,其中一人还是二次北伐中救过第二十四军副军长一命的好兄弟,因酒后强奸一个卖香烟的女孩子被判处十五年徒刑。”
  马法五等四十军将校惊讶地望着安毅,安毅身边的参谋长刘卿点点头,耐心解释道:“我们司令说的那人,名字叫楚昌杰,是淞沪大战时用迫击炮连续摧毁日军三个火力点的战斗英雄,蒋委员长亲自给他挂上勋章的,中央社为此大力宣传过他的功绩,判刑前他已经是上校副旅长了。”
  宫城惊愕地叫起来:“那不是黄埔三期步科的楚昌杰师兄吗?”
  刘卿苦笑着说道:“没错,正是他,为此不少黄埔师兄弟为他求情,他自己也悔恨难当,但是军法如山,谁说情也没用!”
  众将校一下子沉默了,庞炳勋深吸了口气,转向身后的副官:“去通知政治部,严肃查处,绝不能徇私枉法,不要以为陈维庸是我的小舅子就糊弄过去了,今晚我和安将军要亲自审理,而且还要将结果通报全军,以儆效尤,否则,早晚会累死无辜的弟兄们!”
  “是!”
第1146章
巧妙斡旋
  在这段时间的相处中,安毅明显地感觉到,庞炳勋是个非常传统的军人,既有为将者的精明果断,也有浓郁的封建家长式作风,既强调军令如山法不徇私情,又在各级军官的选拔使用方面,存在不少裙带关系。
  总之一句话,庞炳勋的第四十军,完全继承了西北军的老传统,在某些方面,比起宋哲元、韩复榘等人更接近老帅冯玉祥。
  下午被麾下连长追打的一旅一团长陈维庸是庞炳勋的妻弟,也是当年在中原大战中,出生入死忠心追随庞炳勋的心腹爱将之一,以下犯上的连长名叫林行言,两人被宪兵带到指挥部往堂中间一站,安毅就能从各自的神色中看出一丝端倪。
  身材矮壮的陈维庸愤怒的脸上,掩饰不住几许心虚,个子高挑精壮、年龄约在二十五岁左右的林行言,却是丝毫不惧,浓眉下的双眼透露出丝丝冷漠,轮廓分明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一个就知道是那种话语不多沉稳坚忍的狠角色。
  安毅从林行言笔直的身躯中感受到一种桀骜不驯的独特气质,这样的人在军中并不多见,通常是那种拥有真才实学、敢打敢拼却又非常肯用脑子的基层军官,稍加培养,再给他个表现的机会,也许就能出彩,迅速成长为优秀的中高层指挥官。
  在庞炳勋的威严震慑下,事情很快便弄了个水落石出。
  一团长陈维庸拉帮结派,故意刁难不听话的步兵连长林行言,使得整个连队百余弟兄都跟着林行言受罪,一年多来,不但多次被团长陈维庸以这样那样的借口克扣军饷来回折磨,四十军扩军后更是百般打击排挤,能力出众深受下属信任和拥戴的林行言得不到晋升不算,整个连队在方方面面都被刁难,领最低一级军饷、干最苦最累的活不说,官兵们手中的武器至今都没有补齐,仍然拿着枪膛严重磨损、故障百出的旧步枪,大量的新式工兵铲、特制十字镐、新式单兵挂件等辅件全都被陈维庸以各种借口留在了团部,林行言和他的连队仍在用寻常百姓手中的简陋工具挖战壕筑工事,连续十天干下来,进度自然落后于其他装备大量新式工具的连队,结果不用想,林行言和他的百余弟兄肯定要被陈维庸好好收拾一通。
  晚饭前安毅为此询问过老同学宫城,宫城向安毅详细介绍了一下这个林言行的情况。宫城对训练中一丝不苟、事事以身作则的林行言也有一个认知的过程。开始的时候,由于彼此归属不同,宫城根本不知道有林行言这个人。有一次全军会操,武器装备落后、衣衫褴褛的林行言和他的连队竟然夺得了队列第一名,在刺杀和射击等项目中,这支连队用极为简陋的武器,却取得了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让林行言在宫城心里挂上了号。
  刚开始宫城还认为,随着部队装备的改善,这支拥有光荣传统和荣誉的连队,肯定会受到上峰的嘉奖,没想到再次碰面时,看到的情形却依然如故,并且由于各兄弟连队条件的改善,衬托得林行言连队越发窘迫。但奇怪的是,这支队伍由始至终斗志高昂,士气不减,让宫城体会到林行言的不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8/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