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6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3/1395

  对抗演习结束当日,蒋介石直接乘飞机飞抵广州,众将帅也先后返回各部,参加演习的西南空军二团圆满完成了任务,带上大批珍贵数据和实战经验,返回宜昌基地。
  已经被正式任命为中央军委驻华北军事特派员的安毅,与胡家林等十七军将领开来一夜的总结会,便于次日上午乘专机飞往南昌,利用飞机加油维护的时间,在机场和南昌驻军将领见了个面。
  下午三点,安毅的专机飞抵南宁机场,走下飞机的安毅突然发现脸带微笑的白崇禧身后肃然站立的少将,竟然是自己的老部下、如今桂军司令部直属教导师师长陈志标。
  安毅与白崇禧、桂军副参谋长刘斐等将领见礼完毕,主动走到面无表情、心里却忐忑不安的陈志标面前,凝视陈志标满怀愧疚的眼睛好一会儿,摇摇头,伸出手拉住陈志标的手臂:“志标,年初听说你有了个大胖小子,想送份礼物,却又不知道该怎么送。今天你能来机场接我,还是原来那副威风凛凛的老样子,我这心里也踏实了。”
  “师座,我,我……”
  双眼潮红的陈志标说出几个字哽咽了,其他话一句也说不出来。
  一旁的白崇禧看得唏嘘不已,主动上前,笑着说道:“二位久别重逢,情谊深重啊!哈哈,先上车吧,晚宴过后有的是时间谈。”
  安毅感激地向白崇禧点点头,与陈志标说了句话,便跟随白崇禧钻进雪铁龙轿车里,车队徐徐启动,离开机场,驶向望仙坡下的桂军大本营。
  秋天的南宁异常炎热,安顿完毕的安毅在白崇禧和刘斐陪同下,漫步到白龙潭边的大榕树下避暑纳凉,品茶畅谈。
  大家谈了一会儿,刘斐说北伐初期总司令部移到长沙不久见过安毅一面,那是安毅去见蒋介石的那个晚上,由于军务繁忙,在大厅匆匆一见没能相互认识,不过安毅给刘斐留下的印象非常好。
  安毅连忙谦逊致谢,笑说当时自己仅是一个刚出道的工兵小连长,当时长沙总部人来人往,放眼都是将军和师长、团长这样的显赫人物,自己胆子小哪里敢四处张望啊?几句话引来白崇禧和刘斐的一阵笑声,安毅却在心中回忆安家军情报局档案中的刘斐资料。
  湖南醴陵籍的刘斐与程潜、陈明仁是老乡,早年投入桂军开始了军旅生涯,白崇禧保定毕业回广西担任连长时,刘斐是他麾下排长,白崇禧对知书达理、自强上进的刘斐非常欣赏,举荐刘斐进入南宁讲武堂,后来进入李济深主持的西江讲武堂深造,毕业后回到孙中山先生命令组建的广西讨贼军担任少校参谋,跟随白崇禧、黄绍竑讨伐陆荣廷和沈鸿英等老桂系,最终与李宗仁部联合完成了广西的伟业。
  北伐战争前期,刘斐跟随白崇禧进入北伐军总部,担任革命军司令部作战参谋,打下湖南不久,刘斐在白崇禧支持下前往日本学习,先进入日本陆军步兵学校,再以优异成绩进入日本陆军大学深造,回国后不知为何,消失了一段时间,于前年返回桂系,被白崇禧和李宗仁任命为桂军副参谋长兼广西干部学校教育长,是白崇禧非常器重的桂系将领。
  安毅第一次见到刘斐,还是首次来南宁与李宗仁、白崇禧等人见面时白崇禧引见的,对北伐初期的长沙总部偶遇,一点儿印象也没有。
  树上蝉儿在“叽叽喳喳”长鸣不休,和风吹过宽阔的白龙潭水面,令人心清气爽,暑气全消。
  安毅解开风纪扣,喝下口西山极品毛尖茶,惬意地对白崇禧笑道:“健公,小弟要是不来南宁找你,恐怕你绝不会到小弟的老窝叙府走一走,或者到南京去聚聚吧?”
  白崇禧会意一笑,知道安毅要说到正题了,放下精巧的紫砂杯,不慌不忙,缓缓摇动手中折扇:“安老弟,莫非你此次来南宁,并不是专门来传递对抗演习简报,而是特意为蒋委员长来做说客的?”
  安毅诚实地点点头:“正是!此时此刻,小弟和健公、为章(刘斐字)将军品茶漫谈,恐怕委座也正与徳公和广西省主席以行(黄旭初字)将军做同样的事情,此次两广事件能够圆满解决,还多亏了健公和徳公高瞻远瞩、胸怀党国的高风亮节……”
  “打住!打住!安老弟,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这一套了?”白崇禧颇为惊讶地望着安毅。
  安毅不由莞尔:“小弟就知道健公实在,不愿听这些陈词滥调,可是为章将军是个才高八斗的博学者,小弟要是一开口就说到名利,说到钱财,岂不是让为章将军眉头大皱,羞之与吾辈为伍?”
  白崇禧为之绝倒,浅笑盈盈中,折起扇子虚晃一下:“安老弟,为章将军跟随为兄多年,并不是外人,有什么话就尽管明言吧,无须顾忌。”
  刘斐一愣,这才明白安毅竟然如此的狡猾,刚才一席文质彬彬的屁话,原来是对自己不信任,变着法儿想把自己赶走。可这个时候刘斐要是离开却也不好意思了,既然白崇禧对其如此信任,刘斐再提出回避的话,反而显得小气别扭,以后相处起来就尴尬了。
  安毅这时却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地向刘斐致歉:“请为章将军海涵,安毅奉委座密令而来,不得不恪尽职守。难得健公对将军如此信任,如此机密竟然任由将军分享,说是推心置腹的知己也不为过,这份情谊令人感动啊。就请将军留下一起商讨,安某还有许多向将军请教的地方。刚才言辞间若有得罪,尚请将军原谅!”
  刘斐连忙站起:“安将军言重了!请坐、请坐!”
  “别婆婆妈妈的了,都坐下吧,大热天上下折腾,也不嫌累?”
  白崇禧含笑打趣,一句普普通通的话毫不见外,责备中蕴含丝丝友情,显得洒脱随意,让安毅和刘斐倍感舒服。
  安毅脸色一整,示意坐在一旁的沈凤道拿出演习简报,一份递给白崇禧,一份递到了刘斐手里,剩下两份随手放在石桌上:“二位请过目,这是小弟十七日组织的对抗演习简报,说是简报,其实经过杨耿光将军这个军中理论家的润色之后就一点儿也不简单了,演习的整个过程简明扼要,作战示意图精确简明,对演习过程和结果的总结尤为精要。”
  “烦请二位先看看,看完后如果有兴趣,我们再好好交流一下。”
  “安老弟精心组织的大演习能简单吗?哈哈!你自己添茶吧,没事四处转转也可以,我们看完再说。”
  一直希望能获得此次大型军事对抗演习资料的白崇禧不再客气,翻开简报,细细阅读起来,坐在侧边的刘斐早已经低头仔细观看。
  安毅看看一时半会儿没有自己什么事,叫上沈凤道和林耀东,沿着白龙潭边的林荫道,信步漫游。
  半小时后安毅返回,看到白崇禧和刘斐一言不发地坐在藤椅上,望着不时有锦鲤跃出的水面,满脸忧虑。
  白崇禧看到安毅,示意他坐下:“安老弟,演习之前,你真的给庞炳勋将军的第四十军换装了?”
  “准确地说,是去年底已经给第四十军独立旅整体换装了,演习前三个月,小弟又再给该军其余两个师补充了差不多一个甲种师的装备,其中还包括帮助第四十军建立起一个炮兵团,我第二路军司令部为此专门派出一个三十人教官组进驻第四十军,协助整训,只不过装备的三十六门火炮,都是七五山炮和野炮。”
  “但尽管这样,第四十军的装备水平也基本达到了中央军下辖的各军平均水平。第四十军是老西北军的底子,训练方面一直就没有落下,战斗精神也非常值得肯定!”安毅详细说明。
  白崇禧眉头紧皱,再次沉默下来。
  刘斐有些坐立不安,思索了好一会儿,忧心忡忡地说道:“如此说来,我国军队现有的装备水平和训练水平,令人担忧啊!原定三天的阻击要求,竟然在短短七小时内就全线崩溃,这一惨痛结果,令人无比震惊,甚至感到些许的绝望!”
  安毅点头表示同意,转向白崇禧,展颜笑道:“健公,小弟一直以为,战争中人的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这么强调并非是忽视武器装备的更新发展,而是数年征战获得的深切体会。试想一下,此次若是把对抗演习的红方交给健公来指挥,九万将士全都换成上下一心、勇猛善战的桂军将士,恐怕又是另外一种结果了吧?”
  “安老弟过奖了!哈哈……不过,若是换成我桂军将士,恐怕不会败得这么惨,坚持三天不敢说,但两天是完全没问题的。安老弟刚才那句‘人的因素是第一位’我非常赞成,整个北伐战争中佐证战例俯首皆是,目前在西北地区挣扎求存的红军也证明了这一点。以目前我国军队的现状与发展来看,最为关键的还是指挥者,其次便是军队的训练水平和战斗精神,一句话,打仗主要还是靠人啊!”
  白崇禧无比感慨,连连叹息,一旁的刘斐频频点头,显然是同意白崇禧的意见。
  安毅微微一笑,突然切入正题:“健公,在如此危急关头,健公仍然不愿挺身而出吗?放眼全国各军,有几人能有健公的满腹韬略和深厚资历?有谁能像健公一样,谈笑间克敌于千里之外?有谁能以一己之力,短短数日制定出席卷全国波澜壮阔的北伐战略计划和实施细则?说句狂妄的话,放眼全国,在军事水平和全局指挥方面,能让小弟为之心折的将帅,只有区区数人,而健公独领风骚名列前茅,若是健公能舍弃小家,毅然担负起国家民族之重任,小弟宁愿给健公扛枪牵马,无怨无悔!”
  白崇禧听完安毅一席话,从开始的客气谦逊,到后面的震惊深思,从不轻易显示喜怒哀乐的脸庞变幻莫测。
  这一席话,如果是其他任何一个人说出来,白崇禧都不会相信,可是这番话从战功赫赫、才华横溢的安毅嘴里说出,却深深地打动了白崇禧。
  白崇禧不但从中体会到一种尊敬与期望,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安毅的诚挚与宽大胸怀。
  白崇禧缓缓站起,走到水边,遥望对岸葱郁的望仙坡,一动不动。
  良久,白崇禧转过身,一派从容地坐下,端起茶杯小品一口,放下茶杯打开折扇,轻轻扇动:“哈哈,安老弟,刚才一席话,是不知是你的意思还是蒋委员长的意思?”
  安毅严肃回答:“都有,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就连军中理论家杨耿光将军也不止一次感叹过:与白健生相比,我深感惭愧!耿光将军一直觉得自己没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宁愿到陆大教书,都不愿继续坐在副总参谋长的交椅上。年初小弟离开南京时,代理总参谋长程颂公(程潜)也开玩笑说,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却来了。由此可见,健公在高层众将校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
  “小弟非常理解蒋委员长对健公的敬重和思念,此次演习结束后,委员长站在观察掩体顶部,俯瞰一片狼藉的战场,幽幽感叹说:可惜今天没有白健生!健公,你也知道,安毅素来不讲什么规矩,从未说过一句昧良心的话,此次专程而来,确实满怀诚意,并非全是因为蒋委员长的命令,主要原因还是小弟对目前我军现状无比焦虑,渴望健公体恤军情民望,再度出山,整理全军!”
  “以健公的满腹韬略,定能为国为民建立伟业,否则中日间大战发生,遭受践踏涂炭的不只是无辜民众,中国军队、中国军人的尊严,也会连同躯体一道灰飞烟灭的!”
  白崇禧再次沉默了,一旁的刘斐紧张地注视白崇禧的面部表情,很快意识到白崇禧心动了。
第1155章
乱套了
  安毅的南宁之行卓有成效,虽然没能马上请回白崇禧,但是已经得到白崇禧的私下承诺,只等局势安定下来,即可从容安排。
  军事演习结束四天后,华北地区成功进行军事演习的消息慢慢传播开来,报纸上的无端揣测和种种匪夷所思的设想,让人哭笑不得。让人担忧的是,日本方面出版的报纸和杂志,对于此次演习的还原,居然有百分之八十的相似。
  有鉴于此,在征得安毅的同意后,中央军委放开了新闻管制,独立师在演习中的精彩表现,被国民党宣传机构大力表扬,誉为“定海神针”、“党国骄傲”,加之中央社一贯报喜不报忧,为了坚定国人的抗日信念,激励军队的士气,把此次演习中战地记者用照片记录下的强大的空军、威武的重炮和装甲部队、精良的制式武器等资料,发往各大报社,迅速吸引了各国军事专家,尤其是日本专家的关注。
  在《中央日报》、《民国日报》、《申报》、《大公报》等报纸成篇累牍地鼓动和宣传下,仅仅过了三天,全国各地均举行了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为自己国家的强大军队骄傲不已。原先趾高气扬的汉奸走狗,一下子消失不见了,受够了日本人窝囊气的华北民众昂首挺胸走上街头,进行各种集会、演讲活动,宣扬中国军队的强大!全国各大高校和进步团体,组织了庞大的慰问团,到华北各部驻军慰问,有部分激进者甚至试图冲击十七军、二十九军、五十三军、四十军的军营,尽管被哨兵强行驱离,依然振臂高呼“挥师北上,驱除日寇”、“收复平津,还我中华”等口号,搅得各部鸡犬不宁。
  由四辆军用吉普组成的车队驶入十七军司令部大门,最后一辆吉普上,还有许多双热情的大手紧紧抓拽住车尾的备胎和天线,要不是执勤的官兵婉言相劝,说车上的将士正在执行任务,估计还得争执一番。
  车队在司令部停车场停下,坐在第三辆吉普车上的杨九霄跳下车来,带着几名参谋和警卫,快步来到总部二楼的会议室,走进门把军帽向会议桌上一扔,摇头叹气:“疯了,疯了,车子刚驶出军营就被人团团围住,从衡水一路开过来,慢得就像是蚂蚁。有无数的学生冲到我的窗户边,要求咱们立刻北上,把平津地区的日本驻屯军全部缴械,然后一路北伐,把日本人和关东军赶出华北和东北……”
  安毅苦笑道:“前天从南宁见过白建生将军回来时还好些,一路上人们还算理智,从昨天开始,就根本不能出总部大门了。这回真有点儿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味道,谁知道经过中央和各大报纸的极力渲染,许多国人竟然自我感觉良好,真的以为凭借着我们十七军的战力,再配合华北各部军队,可以轻轻松松打败日本人。虽然说民心可用,但要是不切实际,盲目乐观,贻害之大,难以想象啊!”
  胡家林连连摇头:“上午庞老将军给我打来电话诉苦,他的司令部人满为患,来自河南、安徽、陕西等地大学的学生和社会团体的代表纷纷前去慰问,原本制定的训练改进计划根本没办法展开,急得饭都吃不下。还有寿山将军,他现在日子也不好过,到哪儿都有人围着他,急得满嘴都起泡了。寿山将军担心完不成整军和训练计划,愧对军委和委员长的信任,来电询问咱们该怎么办?我告诉他暂时忍忍,等人们的热情消退,自然就散去了,可是看这架势,怎么反倒越来越狂热了?”
  黄应武嘿嘿一笑:“他们那里再忙再乱,有我们这里离谱吗?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和进步人士,啧啧,加起来恐怕有好几万人吧?一下子都涌到我们这儿来了,不仅司令部外面不得清净,各师各旅驻地外面也都是情绪激动的爱国人士,害得我们战士都不敢出军营,许多新式武器也都藏了起来,就怕这些人失去控制冲击军营,让隐身其中的日本间谍有机可乘。”
  安毅头大无比,眼下的局面,既是他欣然看到的,毕竟唤醒民众共同抗日,正是他多年来的夙愿,现在就连晋冀鲁豫等地乡下的普通老农,也言必称“抗日”、“救国”了。但是,这样失控的狂热,却又是他不愿意面对和接受的,抗日需要统筹安排,共同进退,现在乱哄哄的一片躁动,除了添乱外再无可取之处。
  极度的自卑和极度的狂热,都不可取,现在表面看起来民众是被发动了,但他们围堵军营,恣意发表自己的抗日见解,只会把各军的备战工作打乱,让在演习中发现和暴露的缺点得不到有效改正,与其想达到的目的背道而驰。
  不过让人觉得奇怪的是,为什么在中央社播发成功演习的消息后,日本方面会没有任何动静,大量的日本暗探和情报人员,全部消失不见,驻扎平津的日本军队也有意保持了沉默,就连正在卢沟桥等地进行的演习都停止了。
  “司令,外面有人找你!”刘卿进来报告。
  安毅举起手:“就说我在开会,概不见客!”
  刘卿凑近安毅:“来人是王诚均,他对你出手相助非常感激,所以想当面致谢。”
  安毅愣了一下:“是他?这家伙,老给咱们添堵,不见也罢!”
  原来,上月十六号日军进驻北平后,平津五所大学的学生举行抗日游行,宋哲元怕引起外交纠纷,就派出军警,把领导游行的老师和学生全部抓了起来,最后游行队伍被驱散,王诚均也被关进了监狱,概不保释。前两天从南宁回到保定,安毅收到一封匿名信,请安毅出手帮忙,安毅想了想,觉得学生的爱国热情不能打击,于是亲自给宋哲元打去电话。对此次演习抱有严重戒心的宋哲元二话不说,立刻放人,想来王诚均便为此而来。
  “司令,我觉得此次平息学生和爱国人士躁动的希望,倒是可以寄托在此人上面。他们的党不是在组织方面最有一套吗?我想他们肯定会有办法的。”刘卿建议道。
  安毅想了想站起来,点点头道:“好,我这就去见见他。估计这次之所以掀起这么大的风暴,和某些人在幕后推动不无关系。自瓦窑堡会议后,中共在陕北出现的肃反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其组织与军队间的分裂也在弥合中,与此同时,其中央高举抗日大旗,日前朱毛分别致书蔡元培,请劝当局停止内战,赞助中共建立民主共和国之主张,并致候宋庆龄、汪精卫、胡适等,力争取得民众支持。”
  “根据我方截获的最新电报,红军正在筹备大规模的西征,九月十七日我们演习那天,红军第六军团萧克、第九军团罗炳辉占甘肃成县、徽县,前两天张国焘、徐向前部自甘肃临洮进占肃州定西间之称沟驿,截断西兰公路,其打通与苏俄交通线的意图昭然若揭。”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能把全国军民的目光吸引到华北演习和抗击日寇上,甚至引发中日间的局部冲突,这样东北军、西北军和晋绥军都会抽调北上支援,可以有效缓解陕北所遭受的压力。”
  众将听了安毅的分析,均觉有理,中共在面临中央组织和军队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使出任何招数都是可以理解的。但目前这种混乱已经严重影响到华北各军的抗日备战工作,因此有必要进行沟通,妥善解决。
  ……
  保定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有雪,夏季炎热干燥,春季多风沙,唯有秋季是一年里风景最为优美也最舒适的日子。
  十七军司令部是在原独立师保定兵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兵站前身,却是三二年底长城抗战爆发前夕安家军购自周家鸿达货场建立起的物资中转站,在原来二十余亩基础上,经过三年多的扩建,如今已经占地近五百亩,除了建有一座能容纳两万人会操的大操场、供两个师入驻的宽大军营外,还建有技术训练场、战术训练场和共同科目训练场三大场地。
  其中技术训练场,专供十七军各部轮流进行技术训练,如汽车训练、步兵实弹射击、工兵作业、通信兵专业训练、投弹训练等等。战术训练场又分为步兵分队战术训练场、协同战术训练场以及最新建立的装甲战车战术训练场。而共同科目训练场,是各师各兵种实施共同科目训练的场所,如军事体育训练场和阵碍场等。
  此刻,安毅在沈凤道和林耀东的陪伴下,站在阵碍场一个上方覆盖有渔网的一亩见方的泥潭前,看着独立师特种大队二十余名官兵在淤泥里匍匐前进,身手矫健敏捷,丝毫未见停滞。当战士们来到泥潭边缘,头上覆盖的渔网消失不见,立即鱼跃而起,几个箭步冲上前面的缓坡,没有瞄准便举枪射击,“砰砰”声中,枪枪命中前方五百米处日军人形靶的脑袋,不由大声叫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3/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