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6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5/1395

  十九日,蒋介石飞抵济南,会见在应对日寇煽动暴乱危机中踌躇不前的韩复榘,得到韩复榘的明确保证之后,非常满意地飞抵保定,在机场与安毅、胡家林等将领密谈了一个半小时,随即乘飞机返回洛阳。
  二十日,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出乎意外地发表措辞强硬地声明:对于侵犯绥远之匪或任何势力,决予剿灭!
  全国军民惊愕之后,精神为之一振,欧美各国驻华使节却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又是南京政府在中国民众强大的压力下,不得不站出来敷衍的一种姿态。
  二十二日,韩复榘麾下曹福林二十九师浩浩荡荡地开进山东省西北部京杭大运河畔的德州城,对暗中勾结日寇阴谋自治的德州保安旅实施包围缴械,以“通共”和“阴谋暴动”等罪名,逮捕了三百余军官和城内外士绅,杀的杀,关的关,转眼间处决百余人,两百余户亲日汉奸被抄没家产,德州至此稳稳地落入韩复榘手心。
  德州周边汉奸武装和作恶多端的土豪劣绅闻讯后魂飞魄散,举家带口,狼狈北逃,尚未进入河北境内,就被早已等候在各个渡口、码头、关卡的第十七军杨九霄师、鲁逸轩师一部轻松抓捕,罪恶滔天者以及携带武器者当场予以格杀,其余人犯押赴德州,交由韩复榘部处置。
  经此雷霆镇压,冀鲁交界地区的隐患基本上肃清。
  ……
  二十四日凌晨一点,经过周密计划安排,第三十五军傅作义部进攻百灵庙、收复国土的战斗全面打响,伪蒙军在日本特务机关长盛岛角芳的指挥下,以强大的优势火力阻止晋绥军前进的步伐。
  三小时后,傅作义果断下令,迅速变阵,集结各旅主力,强攻敌两翼得手,攻击部队迅即撕破敌军防线,深入各敌阵地,抵近作战,消除了敌人优势炮火的威胁。
  黎明前夕,傅作义深恐敌战机助战,急令全军放手一搏,本次战役总指挥骑二师师长孙长胜、副总指挥步211旅孙兰峰旅长亲自赶赴第一线指挥作战,袁庆荣指挥的炮兵团冒死前移,对敌军阵地展开猛烈轰击,三十五军特务营乘坐九辆火炮牵引车悄然突击,自百灵庙东南山口鱼贯向敌冲击。
  经过反复的惨烈搏斗,特务营终于突破敌阵,突入到百灵庙,敌军全线动摇,兵败如山倒,日本特务机关长盛岛角芳不顾一切率先逃跑,日军高级军事顾问烟草谷与伪蒙军第七师师长穆克登宝也不甘落后,分乘汽车,一路狼狈向东逃窜。
  上午九点三十分,傅作义指挥的晋绥军将士尽数收复百灵庙及周边地区,取得歼敌八百、俘虏近千的辉煌战绩,缴获敌军重炮三门、电台三部、轻重机枪和步枪数百支,以及两万袋面粉、大批弹药物资和燃油,自身伤亡仅三百余人,绥远抗战中最后的也是最痛快淋漓的一战自此结束。
  喜讯传出,全国欢声雷动,被压抑已久的各地民众举行盛大庆祝游行,抗日名将傅作义的名字响彻九州。
  经此一役,伪蒙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不得不急退百里,气焰尽消。
  关东军司令部没想到傅作义麾下的晋绥军如此骁勇强悍,兼之南京中央军四个主力师正在徐徐北上,增援绥远一线,关东军试图通过占领绥远、威慑压迫华北的阴谋彻底破产,只能命令增援各部停止前进,有序后退,与士气如虹的晋绥军遥遥对峙,随后竟然厚颜无耻地发表声明,声称此次蒙军攻绥纯属防共和自卫,并非有其他目的,并警告说“中国军队万一因此而累及满洲国,或发生中国全土濒于赤化之危殆事态时”,关东军即采取适当处置行动。
  关东军的声明发表的次日,中国外交部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再次发表措辞强硬的声明:蒙伪匪军悍然犯绥,不问其背景与作用若何,决予痛剿,中国领土主权,不容任何第三者以任何口实加以侵犯或干涉,万一发生此种非法侵犯,必竭全力防卫。
  日本当局顿感情况不对,关东军和华北驻屯军一面飞报国内大本营,一面派出各路密使,分赴北平、太原、济南等地,中日关系骤然紧张,欧美列强也逐渐发现中国政府在对日问题上的态度变化,纷纷派出使节,拜访南京政府和各路军阀,一时间整个京沪和华北地区政客如鲫,往来穿梭,数以百计的记者涌向华北和绥远。
  这个时候,安毅和他的参谋班子却悄然搬到了清苑机场,并调张承柱教导团加强机场防卫警戒,赶到保定的各路记者尽数扑了个空。
  ……
  十二月三日,华北的第一场雪提前到来。
  中午时分,雪过天晴,一架只有青天白日徽没有任何编号的容克三发运输机,徐徐降落在保定机场。
  飞机熄火,舱门打开,安毅和胡家林、黄应武等将领大步迎上,与走下飞机的三十五军军长傅作义、副军长叶启杰等将领亲切见礼,很快走向指挥塔楼西侧的新建院子里。
  丰盛的接风宴开始,安毅举起酒杯致辞,把接风宴说成庆功宴,代表安家军三十万将士,向傅作义等将领致敬。
  傅作义等人连忙站起,举起酒杯,对安家军的大力支持深表谢意,宾主间互尊互敬,其乐融融,彼此的感情上升了一个台阶。
  宴会进行过半,傅作义含笑询问安毅,如何看待中央政府和行政院突然做出的任命调整?众将随之停止交谈,目光集中到安毅和傅作义身上,心里在细细品味这次调整的目的所在……十二月一日,行政院突然发出政令:调任浙江省主席黄绍竑为湖北省政府主席,以朱家骅为浙江省主席;任命陈诚为军政部常务次长;调张发奎为苏浙边区绥靖主任;任命刘建绪为闽浙赣皖边区绥靖主任,任命陈继承为豫鄂陕边区绥靖主任。与此同时,已经取消的武汉行营再次恢复,何成浚担任行营主任,军政次长陈诚兼任武汉行营副主任,宜昌行营主任再次变成了安毅。
  安毅没有任何的隐瞒:“上月下旬,委座视察济南返回洛阳时,中途秘密飞抵保定,就是在这个小院子里把中央的意见告诉小弟,并就宜昌行营和武汉行营的相关事务,征求小弟的意见。说实话,这次大规模的调整小弟事先毫不知情,也没想到过会重新担任宜昌行营主任职务,直到委座说明之后,小弟才逐渐明白过来。”
  “这一切,都是为可能发生的中日大战提前进行的准备,特别是武汉行营和宜昌行营,因为其重要的战略枢纽地位,将会担负大部分军需后勤供给重任,所以这两个地方都需要军委委员坐镇。”
  “小弟承蒙校长和前辈们的信任,侥幸跻身军委常委之列,辞修兄此次晋升军政常务次长之后,也进入了军委常委会,正好符合军委和委座的要求,从这个角度看,黄季宽将军调任湖北省主席,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季宽兄与辞修兄和小弟都处得来,由他担任湖北省主席,整条长江航道和平汉线就有了有力的保证。”
  众将恍然大悟,傅作义强忍心中激动,含笑问道:“这么说,对日作战,最迟开春就要打了?”
  安毅迟疑一下,他不能说出德国顾问团和杨杰、陈诚正在想方设法实施的关外总攻计划,也不能把阎锡山坚决不同意蒋介石和陈诚乘胜追击、收复察北六县的要求,更不敢说即将可能发生在西安的重大变故。所有的因素,都会严重影响到这一庞大战略计划的实施。
  “安将军莫非有难言之隐?”叶启杰看出安毅的犹豫,出言打破了沉默。
  安毅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到目前为止,小弟仍然看不清楚整个局势,此次绥远抗战取得丰硕成果之后,日军已经意识到自身的薄弱环节,日本紧急从国内调来两到三个师团增援东北和华北。”
  “诸位可能记得前一段时间在小弟身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事情,那个前来保定拜访小弟的华北驻屯军副总参谋长石川浩一,数日前已悄然离开天津,根据小弟得到的消息,此人昨日出现在大连港,摇身一变,成了刚刚从日本开来的一个陆军独立混成旅团的旅团长,具体番号不详,如果小弟猜测不错的话,此人很可能即将率部赶赴察哈尔,是个劲敌啊!”
  “所以说,目前小弟不敢断言中央将会采取何种措施,战略的重点又会设在何处,从现在开始到明年开春,局势是否又会出现较大的变化,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一切都变得扑朔迷离,让人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傅作义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叶启杰等人就没有傅作义的好涵养了,长吁短叹埋怨中央错失收复察北的良机,而且对中央军三十余万主力云集晋陕一线大为不满,说区区两万共军,哪里用得到牛刀杀鸡的阵势?杨虎城十五万军队和张少帅近十万军队,难道还打不赢区区两万余装备简陋的共产党?
  安毅没有说话,发现傅作义若有所思地凝望自己,哈哈一笑有意转移话题:“宜生兄,小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根据委座的指示以及军委会最新做出的决定,由小弟的两个兵工厂负责在四十五天之内,向贵部提供两个旅的武器装备,宜生兄如有其他特殊要求敬请直言,只要小弟做得到,必定全力以赴。”
  “另外,根据胡军长回来后的叙述,以及宜生兄如今的排兵布阵,小弟妄自猜测,觉得宜生兄似乎有直捣黄龙的打算,小弟愿意借此冰天雪地的艰难时刻,派出麾下一小队精锐,与宜生兄以及三十五军将士并肩作战,真诚合作,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特种作战计划,好好教训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蒙古德王。”
  傅作义大喜过望,兴奋之下高声吩咐上酒,叶启杰等人没见过沉稳严肃的傅作义如此高兴过,立即站起来接过侍卫手里的酒给众人满上,并向安毅和安家军深表谢意。
第1177章
后发制人(一)
  迷蒙的冬雨越来越厚,凛冽的北风将万树枝头的水滴凝成冰凌,翠屏山上一望无际的竹子和树木瑟瑟发抖不堪重负,劈劈啪啪的竹木断裂声彻夜不停。
  上午九点,苦熬了一夜的顾长风推开会议室紧闭的窗户,刺骨的寒风瞬间涌进温暖的室内,将满堂茵茵飘荡的浓烈烟雾吹拂得翻卷起来。
  顾长风深吸一口潮湿寒冷的空气,仰望迷雾萦绕、冰雪覆盖的山峦,重重呼出口白雾,接过杨斌递上的香烟点燃,望了一眼三五成群低声交谈的众弟兄微微一笑。
  “第一三六、一三七师整装完毕,宜昌四十四师严阵以待,空军两个运输机大队也已做好准备,只是,不知道司令那边怎么样,真担心情报不可靠。”杨斌嘀咕一声,一颗心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参谋长叶成捧着杯热茶走到窗边,看到顾长风双眉紧皱的样子,知道他和自己一样焦虑万分,于是挤出个笑容,低声开解:“或许西安那边的情况没有我们猜想的这么糟糕……”
  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叶成的话,作战处长方鹏翔快步到来,方正的脸上满是惊骇之色:“司令急电……真出事了!”
  杨斌迅速接过电文,匆匆阅读,突然打了个寒战,抬起头沉声命令:“立刻把道叔和蒋先生接来,开会!”
  清晨九点二十分,保定大营。
  奉命紧急赶来的黄应武抖落满身雪花,解下大氅,顺手递给门边的侍卫,推开门进入作战室,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望着脸色铁青的安毅和满脸焦虑的胡家林好一会儿,快步过去低声问道:“出事了?”
  安毅点点头:“两个半小时前,东北军师长白凤翔、旅长唐君尧、营长孙铭九将蒋委员长自临潼劫持至西安新城杨虎城司令部,陈诚、蒋鼎文、朱绍良、钱大钧、卫立煌、蒋作宾、陈继承、陈调元、万耀煌、蒋方震等尽数被扣押,密报上说,侍从室内卫组长蒋孝先、秘书萧乃华被乱枪打死,西安城内的中央宪兵团被包围缴械,团长杨振亚也被当场打死……这是密电,你看看吧。”
  黄应武倒吸了一口凉气,突然抓起桌面上的电文,读了三遍才缓缓放下,眼巴巴地望着安毅说不出话来。
  安毅苦笑一下:“通知各师师长尽快赶来吧。”
  胡家林点点头走向电话机。
  上午十点四十分,西安。
  张学良在众侍卫簇拥下,步入西京招待所大餐厅,见中央大员们惊慌沮丧地呆坐成一圈,挥挥手示意看管的卫兵退下,努力挤出笑容,大步上前,向被看管的一众将领伸出大手,可是没有一个人向他伸出手,更有甚者连看都不看张学良一眼。
  张学良与几个焦急质问的文官握握手,满脸歉意地对大家说道:“诸位,今日之事,学良实在是迫不得已,委员长无视日寇侵占我大好河山,一心一意要剿共,此等纵容外敌、热衷于同室操戈之举,令全国各界爱国人士和数万万民众痛心疾首,我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官兵不愿意剿共,群情激奋,要求举国团结,一致抗日,让我和杨主任能怎么办?”
  “压制广大官兵的爱国精神和广大民意,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万一酿成兵变,麾下将士随时都会把我把杨主任打死,随时可以乘势将已然进入陕西的诸公和委员长打死!”
  “数月来,东北军和西北军将士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已经到了无法纾解的关键时刻,我和杨主任是天天坐在火山口上啊!在这期间,我多次对委员长进行谏诤,希望他能察纳雅言以平众怒,可是他太过固执,一句也听不进去,我能怎么办?”
  “为了促成全国团结一致抗日的局面,也为了西安不至于发生祸殃,我和杨主任甘冒犯上作乱之嫌,把委员长请到新城大楼十七路军司令部,咱们没有别的目的,更不会企图加害委员长,唯一要求只是促其反省,改弦更张,抛弃‘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原则,重新制定团结抗日的国策!”
  “诸位,事已至此,学良不愿多言,这里有一份通电,由我和杨主任领衔签署,诸位听完之后,如果同意,便在上面签上大名。”
  张学良扫视一圈,捧起宣言大声朗读:
  “南京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政府林主席钧鉴,各院、部、会勋鉴,各绥靖主任、各总司令、各省主席、各救国联合会、各机关、各法团、各报馆、各学校鉴: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淞沪协定屈辱于前,塘沽、何梅协定继之于后,凡属国人,无不痛心。近来国际形势骤变,相互勾结,以我国家民族为牺牲。绥东战起,群情鼎沸,士气激昂。于此时机,我中枢领袖应如何激励军民,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何乃前方守土将士浴血杀敌,后方之外交当局仍力谋妥协耶?自上海爱国冤狱爆发,世界震惊,举国痛心,爱国获罪,令人发指。蒋委员长介石受群小包围,弃绝民众,误国咎深。学良等涕泣进谏,累遭重斥。西安学生举行救国运动,竟嗾使特务枪杀爱国少年,稍具人心,孰忍出此。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石为最后之谏诤,保其安全,促其反省。西北军民一致主张如下:一,改组南京政府;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之政治自由;七,切实遵行总理遗嘱;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以上八项为我等及西北军民一致之救国主张,望诸公俯顺舆情,开诚采纳,为国家开将来一线之生机,涤以往误国之愆尤。大义当前,不容反驳,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临电不胜迫切复命之至。张学良,杨虎城。”
  张学良一口气念完,把宣言电稿交给副官长谭海,转向大员们拱了拱手:“为了国家民族,拜托诸位了!”
  众将和大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竟然无一人站起来附和。
  张学良见状苦笑一下,掏出一支烟,缓缓点燃,摇摇头迈步走向门口。
  副官长谭海拿着电稿,严厉地扫视一圈大声告诫:“既然大家不反对,那就算是默认了!下面,我依次到各位长官面前,请长官们签上大名,我希望长官们密切合作,不要做出伤害彼此感情的举动,更不要发生邵元冲副院长那样的悲剧!”
  众人大吃一惊,立刻意识到邵元冲凶多吉少了,谭海的这句话,所包含的内容不言而喻。众大员或是满脸怒容,或者胆战心惊,却无一人敢于挺身而出,再看看再次跑进室内的一个个手提驳壳枪、凶神恶煞的卫士,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
  谭海走到坐在中间的陈继承面前,把电稿递了过去,冷冷说道:“陈长官,请你先来吧,签上你的大名!”
  谭海身旁的卫士有意无意地把手中的驳壳枪啪地打开了保险,陈继承与陈诚、蒋鼎文对视一眼,长叹一声,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谭海哈哈一笑,拿着电文走到一个又一个人面前,望着这些原本高不可攀的将军和中央大员们战战兢兢地在宣言上签下名字,心中感到无比的痛快和兴奋。
  谭海走到最后一位陈诚面前,狰狞一笑,低声说道:“陈次长,你是蒋委员长的爱将,你的大名更管用,请签上吧!”
  陈诚将电稿一把推开:“有本事打死我!”
  谭海勃然大怒,指着他的鼻子骂道:“好个不识时务的东西,你以为你是什么?昨天你是军政部次长,今天落在咱们手里,你球都不是了!老子奉劝你乖乖照办,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陈诚脸色涨得通红,拍案而起,指着谭海的鼻子厉声呵斥:“你是什么东西,敢这样对我说话?”
  谭海脸上露出了阴森的笑容,对卫士大声下令:“拖出去,宰了!”
  两名强壮侍卫一拥而上,蒋鼎文大惊之下,死死地抱住陈诚,腿被子弹击穿的钱大钧和陈继承等人也吓得赶忙扑了上来。
  蒋鼎文在一片惊呼之下,推开指着陈诚脑袋的驳壳枪,朱绍良、蒋百里等人赶紧上前劝解,喧闹声终于惊动了站在门口的张学良。
  张学良看到时机已到,扔掉烟头大步入内,佯作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惊讶地连问询问是怎么回事,最后转向谭海,严厉地呵斥:“怎么如此粗鲁无礼,快给陈次长道歉!”
  谭海沉着脸退后一步,斜眼望向气得脸色发白的陈诚,蒋鼎文只能拉着陈诚的手臂,在他耳边一阵低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5/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