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6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5/1395

  被严重歪曲的挑衅事实,以最快速度通过报纸广播,传到了日本国民耳里,最先反应过来的首都东京出现了有组织的大规模游行,数万民众在短暂的震惊之后愤怒走上街头,高呼“天皇万岁”、“东亚圣战万岁”等口号,一队又一队的退役老兵,穿上洗得发白的军服,戴上王八帽,排着整齐的队形高举战旗,浩浩荡荡沿街游行,无数的青年学子在极度荒诞扭曲的忠君教育和武士道精神刺激下,踊跃报名,应征入伍,整个东京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到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景:哭泣的母亲站在大门前,为即将应征入伍的狂热儿子整理衣襟,年轻的姐妹满怀憧憬和向往,将一个个布囊和精巧的吉祥符挂,塞进兄弟被热血熏烤得滚烫的衣袋,无限深情地告诉自己的亲人:要为天皇尽忠,要将卑鄙的支那人的大米、面粉、苹果、土豆、玉米等全都运回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不要给家族丢脸,不要牵挂故乡和母亲、姐妹……整个岛国从这一天开始,陷入了彻底的全民疯狂。
  东京日军大本营会议室里,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十余名日本三军最高将领聚集一堂,紧张展开商议,再次被启用的土肥原贤二站在大型华北军事地图前,恭敬地致礼完毕,接过指挥棒,开始向三军将帅陈述即将发起的全面战争中最为关键的华北战局:“承蒙各位将军和前辈的信赖,本人万分荣幸地在此神圣之地呈报卑微的意见,非常感谢,不足之处,还请多多关照!”
  众将帅矜持地点头回礼。土肥原贤二表面谦卑,但一双眼睛精芒四射,炯炯有神:“根据关东军和华北驻屯军发回的三份作战方案,我们遗憾地看到,正因为支那军队中的中央军第十七军的快速反应,才迫使华北驻屯军司令部不得不暂时停止战争,以再次开启和谈、友好协商和平条款为借口,为再次增调关东军四个独立混成旅团南下平津一线,争取宝贵的时间。”
  “隶属南京直接领导的华北第十七军,是支那军队中装备最为精良、作战经验最丰富的精锐部队,名义上是一个军下辖四个陆军师,实际上这四个师每一个都拥有一万八千名训练有素的官兵,其战力几乎相当于我军一个师团。其中的一个师还拥有先进的轮式装甲突击战车团,每个师均拥有直属炮团、工兵团、特务团、机枪营等战力强大的作战单位,更令我们忌惮的是,该军参加过数年前的上海和长城战争,在两次极为重要的征战中,我们的军队与该军交手,都没有获得胜利,至少可以说没有获得战术上的胜利。”
  “这些,也正是兵力比较虚弱的华北驻屯军慎重停战、等候后续援军的主要原因,而不是某些同僚心理上所认为的临阵胆怯错失良机,对此,本人亲身经历过,深有体会。”
  众将帅有的深思,有的却不以为然,以军中目前普遍的认识,几乎所有人都不会怀疑这一结论:只要中日大战爆发,三到五个月内即能彻底击溃中国军队,占领大半个中国!
  土肥原贤二扫视一圈众将帅的表情,眼里露出一丝担忧,他明知自己已经被任命为第十四师团师团长,即将率部开赴中国参战,根本就无法改变全军上下普遍的狂妄轻敌、盲目乐观的现象,但还是尽职尽责的说出自己的意见:“本人认为,华北驻屯军司令部和关东军的慎重态度和巧妙处理,是非常得体的,至少能获得以下优势:一、麻痹华北地区处于半独立状态的军政两界领袖,为紧急调兵增援,向支那第十七军发起猛烈进攻进而全歼的计划,赢得理智和时间;二、能动摇华北的支那各军战斗意志,分裂敌人内部,摧毁敌人军民的信心;三、能利用高达八万余人的华北亲日武装,根据预定战略计划,向敌人特别是威胁最大的第十七军发起歼灭性行动。”
  “只要我们军队前进道路上最大的障碍被摧毁,占领华北所有地区指日可待,毫无困难。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浅见,请多多指教!”
  听了土肥原贤二的讲解,日军大本营一众将帅虽然依旧有些不以为意,但还是充分尊重土肥原这个中国通的意见,迅速统一思想,为下一步战略决策制定周密计划。
  ……
  同一时间,延安。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不失时机地从张学良、杨虎城手中获取了包括延安在内的十几个县的地盘,在日本的压力下,苏区日益巩固,此时的延安,已经事实上取代瑞金,成为红色中国的首都。
  毛泽东知道卢沟桥事变的消息,比起安毅和蒋介石还要早。昨日深夜十一点过,新华社电台抄收到二十九军和冀察政务委员会关于日军要求进宛平县城寻找失踪士兵的消息。负责新华社工作的廖承志看到消息后,当即把消息送到了毛泽东住处。毛泽东看过电讯后,就叫秘书拿来一张地图放在桌子上,用一个放大镜细细查看。看完地图后,毛泽东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你们今晚要继续抄收这方面的消息,不要遗漏,有什么最新情况,随时送来给我看。你们回去以后,告诉博古和廖承志同志,请他们考虑一下,我们对这个事件如何表态。”
  随着今日凌晨中日再度交火,中共中央召开了紧急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张国焘担心抗日会失败,主张要做好充分准备。但毛泽东、朱德等主要领导人都义愤填膺,情绪激昂,一致表示迅速动员,组织抗战,并向国民党及全国人民发出倡议。会后,毛泽东向全国发出了《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到了下午,看到卢沟桥和宛平的战火在十七军火线增援的情况下迅速平息,毛泽东、朱德等又联名打电报给蒋介石:“庐山蒋委员长钧鉴:日寇进攻卢沟桥,实行其武装夺取华北之一步骤。……平津为华北重地,万不容再丧失。敬恳严令二十九军奋勇抵抗,并本三中全会御亡抗战之旨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红军将士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家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地卫国之目的。”
  ……
  四川重庆。
  在西安事变中想篡夺蒋介石位置的何应钦,由于其在黄埔系中特殊的地位,加之蒋介石为了安定人心,并没有给予任何处罚,仍然端坐军政部长的位置,当然,其大部分职责和工作,均被陈诚架空。这几天,何应钦受命召集川军将领开会,主要目的是削弱川军,所以他的工作受到川军上下强烈抵制。何应钦在会议上传达的蒋介石关于军政统一的讲话,川军将领也不欢迎。
  正在何应钦感到为难之际,重庆的大街小巷忽然响起了一片同样的声音:“号外,号外!卢沟桥事变,日军借口演习中一名军士失踪,侵入宛平县城,我卢沟桥守军吉星文部当即奋起抗战。抗战爆发了!抗战爆发了!”报童稚嫩的叫卖声,立刻震动了整个山城。《号外》虽然只是比巴掌大一点点,却承载着一个石破天惊的新闻!这消息不亚于一颗重磅炸弹,落在了僵持整整数日的川康整军会议上,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波。
  何应钦当即让侍卫打开广播,发现川南广播电台也在发出播报同样的新闻,立即便明白一切都是真的。
  参加整军会议的将领们本来“各怀鬼胎”,这时却被这消息震惊激怒,在外侮面前,一切新仇旧怨都已变得不值一提,与会者同仇敌忾,纷纷高吼:“我们愿率所部,参加对日作战!”
  面对这样一群激动的将领,会议根本就无需继续,匆匆便通过了整军决议,何应钦随即宣布散会。
  正是因为卢沟桥事变突然爆发,救亡抗日成为火烧眉毛的紧急大事,各方纵有天大的私心,也没有任何借口去讨价还价了。于是何应钦顺利地宣布了整军会议决议,正式实现了川军的国家化。
  这天下午四点,何应钦收到了蒋介石在庐山发来的电报,要他径直飞返南京,主持研讨对事变的应变措施和准备对日作战。
  ……
  庐山。
  胡适、江恒源、朱经农、张寿镛、梅贻琦等教育界人士聚在一起,忧心忡忡地针对时局展开商议。
  “真没想到,这么快就印证了安将军的判断,日寇果然在北平动手了!要是我们心存侥幸,不知道现在会陷入何等艰难的处境?”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心有余悸地说道。
  湖南省教育厅厅长朱经农转向上海光华大学校长张寿镛:“伯颂兄,安将军的第一个预言已经成为现实,接下来淞沪一线将极有可能如安将军所预测的那样成为战场,是时候启动西迁计划了。”
  张寿镛有些黯然地点了点头:“看来只能如此了,今天我就下山,乘坐西南航空公司的飞机赶回上海,召集在沪大学校长开会,正式启动淞沪地区的大学西迁工作。唉,只希望日寇留给我们的时间多一点,这样也好多抢救些人才!”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江恒源也是一脸慎重:“不仅是上海,我看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也必须立即行动起来,还有我们撤迁的对象,应该不止限于大学,职业学校和中学也要列入考虑范围。大战将起,每一个人才都是宝贵的,同时通过学生的转移,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向后方转移,壮大我们的抗日力量。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日本人的仁慈上,所以行动一定要快。”
  胡适默默无语,他是坚决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中日问题的,对于与列强之一的日本展开国战,他认为中国绝无胜机,因此应竭力避免一切冲突。不过随着卢沟桥枪声的响起,所有的幻想均被打破,让他感到异常的苦闷,同时开始正视安毅提出的“中日大战是一场持久战,中国最终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等言论。
  一个多小时后,滞留庐山的全国教育界代表纷纷下山,在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一天,走上了艰难的征程。
第1233章
惊破霓裳羽衣曲
  随着卢沟桥和宛平县城中日间战火燃起的消息得到确认,原本早在月前江浙闽等沿海地区企业西迁就严重受挫的上海股市,终于再也止不住狂泻的步伐,短短的一下午时间,大量的财富瞬间蒸发,银行金融、房地产等相关行业遭受重创,许多人的身家迅速缩水一半,而且还有继续瘦身的趋势。
  “真让人不省心啊,刚刚破获几起间谍案,还指望着过几天安生日子,不想日本人竟然在卢沟桥动手了,这大上海不会太平多久啰!”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站在宽大的落地窗前,听着外面街道上传来的报童的叫声,看到无数的学生举着标语旗帜走上街头,摇摇头有些无奈地说道。
  这时办公室门从外面被推开。“主任,江南集团的周崇安经理和东方新闻社何京社长前来拜访。”秘书小于来到叶子欣身边,低声禀报。
  叶子欣了然地点了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诧异。
  经过几年的磨砺,当初那个顽皮狡狯、专挑别人毛病的调皮蛋,如今已经成为成熟稳重、举手投足间充满迷人风韵的清秀丽人。如今在上海滩,谁不知道党务调查处驻上海地区主任叶子欣的大名?
  叶子欣家庭背景深厚,加之站在她后面的保护神安毅宛若擎天巨柱一般存在,谁敢不给叶二小姐面子?因此,短短的数年时间,叶子欣便从小小的副科级机要员成长为电讯科长,去年西安事变后,CC系为了挽回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失分,同时拉近和安毅的关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一下子把叶子欣提拔到上海市党务调查处主任的位置上来,军衔也由上尉晋衔为中校。叶子欣也不负众望,上任后接连破获几起间谍案,查处了混入上海军政两界的日本间谍十二名,一时间,被誉为党部最闪耀的新星。
  虽然如今的中统已经失去了剿共时期的风光,但好歹代表着国民党对上海非租界地区的统治,加之中统一度在国民党内见官大一级,只要持特工调查证,可以在任何地方为所欲为,甚至可以调动军警的权力,因此叶子欣拥有的权势,还是让人感到畏惧,加之第四厅对叶子欣的严密保护,牛人云集的上海滩,叶子欣俨然一个特殊的存在,就连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等人,也不得不让她三分。
  秘书于可馨是监察院院长于右任的侄孙女,今年十九岁,中央陆军学校政治系毕业,貌美如花的她在校时便是所有军校学员的梦中情人,毕业后同时被中统和军统盯上,不过如今叶子欣声名鹊起,加上叶、于两家本是世交,于是于可馨没有丝毫犹豫便选择了中统,叶子欣直接把她认命为自己的秘书。如今,于可馨与叶子欣都住在名义上属于德国人汉斯的毅园里,平日都以姐妹相称。由于二女姿容绝丽,加之背景深厚,被誉为中统的两朵带刺玫瑰。
  叶子欣转身向房门走去,边走边问:“可馨,知道两位老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与叶子欣无话不谈的于可馨上前几步,和自己的上司并肩而行:“估计是与昨日的华北事变有关……不知道是不是中日大战将起,上海将很快成为战区,你的安大哥担心你的安全,所以派他手下的大将来慰问一番。”
  叶子欣脸色一黯:“唉,他身边佳丽如云,哪里想得起我啊?我在上海工作这么久了,也就是三年前他到上海公干时见了一面,其他时候由于我们的工作都很忙,根本就无法碰面。有时候想想挺泄气的,不管是楚儿还是洁云姐姐,都漂亮又能干,我姐姐和茜姐也都对他倾心,我真不想去凑热闹。”
  会客室里,周崇安和何京也在亲热地交谈着。这一段时间,二人都在负责名下企业的搬迁工作,基本上没有碰头的机会,现在他们一个奉安毅、一个受叶青委托来做叶子欣的工作,不期而遇之下,自然聊得无比投入。
  “多亏了司令有先见之明,早在去年房地产和股市最高的时候果断抛出,大大地赚了一笔。若是现在还未售出,估计就得烂在手里了。”周崇安无比庆幸地说道。
  何京也是深以为然:“是啊,不过对于把毅园、安园转让给鲁麟洋行的汉斯先生,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太习惯,现在咱们办公和居住,都得装模作样地与汉斯先生签订一个合约,难道说在租界里也会出问题吗?”
  周崇安摇摇头:“我也不太清楚,不过从司令的布局看,租界可能也会出问题,但是德国应该不会卷入其中,也就是说,日本极有可能会和德国结盟。”
  这时叶子欣和于可馨步入房中,恰好听到周崇安的话,于可馨脱口问道:“现在德国和我们走得这么近,不仅我们的军队全部接受德国教官的训练,川南与德国的合作也非常的紧密。难道说,有一天德国人会抛弃我们?”
  叶子欣倒是显得很镇定:“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个世界发生任何改变都是有可能的。周大哥,何大哥,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何京苦笑道:“你姐姐一日三电,要我来动员你去叙府帮她,刚开始我还以工作繁忙做推脱,谁想她竟然来电威胁,说川南颁布了新闻管制法,若是我不肯帮忙,到时候《东方新闻报》能否取得出版发行资格认证,她就不敢保证了。以你姐姐的脾气,你说说看,我能不来吗?”
  周崇安笑了起来:“叶青那丫头倒是直接。其实此次我来,估计也和她有关。今天早上司令打电话给我,让我来征询一下你的意见,汉中、叙府、宜昌等地的党部都有缺额,若是你愿意的话,明天就可以向上级打报告,最迟一周内就可以调动。司令让我提醒你,这不是开玩笑,而是真真正正的战争,女人最好离战火远一些。”
  叶子欣一脸严肃:“我是不会离开的,当初我和子权之所以选择参军,不就是为了今天吗?如果因为日本人要打进来就选择当逃兵,我会看不起自己,也会让人诟病的!放心吧,我会保护好自己,再者说了,不是还有第四厅在暗地里保护我吗?”
  周崇安眉头微蹙:“你出任中统上海站主任以来,先后破获数起日伪间谍案,日本人对你恨之入骨。如果上海真的成为战场,你必定是日本人的重要目标。想想看,你姐姐叶青是川南的新闻官,你哥哥叶子权是安家军的中坚,而且你背后的家族,也大有可利用之处。综合以上,我觉得你还是到西部去比较好,至少安全方面没有问题,也少了许多人的牵挂。”
  叶子欣转向于可馨:“可馨,如果你想调动的话,可以打报告给我,我不会阻拦你的。”
  于可馨连连摇头:“子欣姐,连你都不怕日本人,我这个小虾米更没必要怕了。再者说了,这里毕竟是法租界,虽然未来说不好日本人会不会与法美等国交恶,但至少现在,他们不会撕破脸。而且我坚信,只要我举国民众团结一心,共同抗日,有数百万军队做后盾,日本人未必能打进上海来。”
  何京叹息一声:“子欣,我建议你慎重考虑一下,这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再过几天,我们东方新闻社和名下所有机构,将全部迁往叙府,上海将只留下报纸、唱片和电影的发行机构,你熟悉的周旋、胡蝶、阮玲玉等姐妹也将迁往西南,毅园、安园也将慢慢闲置起来,不复以前的生机和活力了。”
  叶子欣再次态度坚决地拒绝,周崇安和何京对视一眼,无奈地摇摇头,然后起身告辞……手头的事情千头万绪,根本就容不得他们半点儿懈怠。
  ……
  法租界金神父路,安和新村。
  刚刚回到江南集团总部的周崇安,从秘书手里一连接到了十多份拜帖。他拿起随意翻了一遍,发现对象中竟然包括无锡首富荣德生、上海实业巨子刘鸿生、法租界公董局华董杜月笙等显赫人物。
  周崇安细细一想,随即明白过来,原本这些实业和金融大亨都有自己的门路,对于中央政府的搬迁命令半信半疑,但今日卢沟桥和宛平城突然爆发的战火,让所有人都感到山雨欲来,由不得他们不做出选择了。
  今天南洋欧氏财团控股的星洲远洋船队中适宜内河航运的三十一条悬挂英国国旗的船只将抵沪,受江南集团的委托,加入到撤迁搬移大军序列中。原本西迁的船队位置非常紧张,而由于这些实业家家大业大,需要的船舶吨位也远比一般的工厂企业多得多,故此所有人的目光都盯上了这批突然多出来的船只上,拥有支配权的周崇安自然成了香饽饽,受到众人的追捧了。
  这批人每一个都拥有非凡的影响力,况且江南集团之所以煞费苦心调集这批船过来,就是要保存民族工业之元气,为抗战积蓄力量,自然不会厚此薄彼,最佳的做法就是举办一个酒会,详细公布空闲的吨位,由各家自行分配,这样可做到谁都不得罪。
  想到这里,周崇安当即招来秘书,仔细叮嘱一番。
  ……
  上海法新租界西部占地近百亩的新东方电影公司摄影基地里,看着摄影、录音器具和材料纷纷拆卸打包,今年已经十八岁的周旋脸上一片黯然。
  这几年来,在东方电影公司的保护下,一大批女演员女歌手避免了过去沦为富豪、政客玩物和自我堕落陨灭的命运,成为了全国民众瞩目的明星,周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自二八年东方电影公司成立至今,转眼间九年过去,东方电影公司拍摄了一百二十多部影片,推出了上百张唱片,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艺术性和社会效益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多次获得世界性的电影和音乐奖项,演员和歌手的地位迅速提高。
  “怎么,妹妹,舍不得这里吗?放心吧,现在的叙府城也有近两百万的人口了,虽然暂时还比不上上海的繁华,但是随着战争的爆发,想必那里超过上海只是时间的问题。我们在那儿,还是会有源源不断的新片可拍摄的。”阮玲玉拍着周旋的肩膀,低声安慰。
  由于东方电影公司的强大背景,自二九年阮玲玉加盟电影公司以来,便很少受到外界的骚扰,所以她生命中的魔障一个也没有出现。曾经一度阮玲玉的初恋情人张达民想从阮玲玉那里敲诈一笔钱,但很快就被公司发现阮玲玉的异常,问清情况后没两天,张达民便因为“通共”、“日奸”等嫌疑,被调查处和第四厅先后逮捕关押,此后更是从上海滩销声匿迹。因此,阮玲玉依旧自由自在地活着,全情投入地拍摄她的电影,世人赞誉她为中国的嘉宝。
  周旋情绪低落:“可是,我在这里生活了四年,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有了感情,我真不想这一切都毁于战火。”
  阮玲玉叹息一声:“妹妹,华北已经开战了,容不得我们多做选择!其实我也舍不得这里呀,这里就像是我们的天堂,外界的一切都很难干扰到我们,我们只需要开开心心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就行了。就像胡蝶姐姐一样,前两年上海的小报造谣中伤,把一盆盆脏水泼到她身上,我们公司马上组织了强大的律师团,把那些报纸全部告上法庭,结果告得那些报纸纷纷破产,再也没有人敢拿我们的私生活来做文章。有这样好的东家,根本就不用我们操心,你就放心吧!”
  周旋点了点头:“是啊,何经理、陈经理他们都是好人,我们应该开开心心才对。对了,我们是坐飞机还是乘船和大家一起走啊?以前去叙府演出,都是乘坐的飞机,但我听川南广播电台的新闻,说最近的机票很紧张,航空公司已经预售到下个月了。”
  阮玲玉想了想,也不知道公司会怎么安排,突然看到何京和陈剑轩一起来到片场,眼睛一亮,努努嘴道:“老板来了,你干脆自己去问吧。”
  周旋蹦蹦跳跳地跑了过去,陈剑轩笑着安慰:“小旋,你们所有的女同胞都将乘坐安司令的专机去叙府。现在日本人已经铆足了劲想找我们动手,此去叙府一路上估计不太安宁,我们是不会让你们这些公司的宝贝疙瘩吃苦的。对了,安司令可交代我了,一定要保护好你,他还想在叙府听我们的金嗓子唱歌呢!”
  周旋眉开眼笑:“真的吗?司令真的这么说的吗?那我得准备好,随时都要以最佳的状态出现,这样只要碰到司令,他就可以听我的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5/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