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6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3/1395

  李烈钧、陈诚、杨杰等将领熟悉安毅的这种习惯,所以都没有太过在意,坐在安毅上首位置的白崇禧却有些惊讶,心中暗想安毅这家伙的城府越来越深了。
  其实,倒并非是安毅有多深的城府,而是安毅觉得实在没有必要去争什么集团军番号,全国军队两百八十余万,真正能称得上集团军的没有几个,与其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不如安心旁观泰然处之来得自在。安家军的实力和规模摆在那儿,到头来弄两三个集团军番号毫无问题,唯一不确定的只是具体弄到什么番号而已,任谁也不敢有半点轻视,不争其实比争更高明,更让人感觉到一种顾忌甚至威慑。
  辩论不休的会场有点儿混乱,谁也没有注意到安毅的副官长沈凤道悄然走到安毅身后,递上一张折叠整齐的电文纸就随即离去。
  白崇禧忍不住望向安毅,安毅看完电文,猛然直起腰,深吸口气,向白崇禧微微点头,站起来走到蒋介石身后,将电文轻轻放到蒋介石面前的桌面上。
  蒋介石转头望了安毅一眼,皱起双眉打开电文,看完猛然一惊,盯着回到原位缓缓坐下的安毅好一会儿,呼出口浊气站起来,猛然击掌三声,会场立刻安静:“诸位,上午的会议暂时进行到此,请诸位认真思考,反复斟酌今天的议案,必须在今天下午的会议中形成决议,因为,我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散会吧!”
  众将帅惊愕地望着蒋介石,看到蒋介石已经坐下低头阅读手中电文,都知趣地站起来,陆陆续续散去,唯独新任总参谋长何应钦,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和安毅被留下。
  “安毅,你给大家说说一个多小时前华北万家镇的突发情况吧。”蒋介石铁青的脸上,没有半点儿表情。
  “是!”
  安毅站起来,低声通报:“今日上午七点五十分左右,我华北第五军团第十七师前沿阵地观察到令人震惊的情况,数日前日军占领的廊坊以北万家镇,突然发生剧烈的连续爆炸,激起的烈焰和浓烟高达数百米,巨大的爆炸声让距离万家镇十余公里的我军前沿阵地都听得到。”
  “第五军团司令部发来急报,初步分析是日军油库或者弹药库发生爆炸,具体原因不明,日军损失情况不明,但不排除是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将士报复的可能,如果这一判断正确的话,华北即将枪炮隆隆,暗无天日,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将无可避免,我们必须得提前做好一切准备。”
  “啊……”
  “什么?你说什么……”
  安毅无奈地摇摇头坐下,众人的目光立即投到蒋介石脸上。
  蒋介石抬手放到嘴边轻咳一声:“诸位,我预感到二十九军危险了,宋明轩名义上拥有十五万兵力,可是这十五万兵力却分散驻扎在上千平方公里的平津周边地区,像北平、密云、通州、大兴、南苑、汤山、天津等地,二十九军各部的营区都与日军或者冀东各路汉奸武装犬牙交错,一旦日军恼羞成怒发动报复,准备不充分的二十九军各部将会陷入苦战之中,估计多达一半的部队毫无抵抗之力,覆灭就在喘息之间。”
  “事已至此,我们还是要尽快通知宋明轩将军,早早防备才是啊,否则悔之晚矣!”何应钦着急地建议。
  蒋介石点了点头:“照理说二十九军各部将领已经获知此事,宋明轩已于昨日晚上回到北平,完全有时间下达系列应急命令,可我担心的是……不说了,敬之的意见很好,就给宋明轩去份急电吧,麻烦敬之以总参谋长身份,迅速办理。”
  “是!”
  何应钦站起来匆匆离去。
  蒋介石盯着安毅的眼睛好一会儿,看到安毅耸耸肩露出一副非常无辜的表情,只能幽幽一叹,低声说道:“这事儿也把我弄得措手不及了!健生,你和辞修、安毅一起,迅速拿出个总体应急方案来,特别是如何指挥第五军团各部支援二十九军作战的问题,应优先进行考虑。”
  “是!”
  白崇禧平静地回答。
  “安毅,你去把焕章将军、孟潇将军等几位常委请来,这种大事需要及时通报他们。另外,你要随时做好准备,以目前的形势看,恐怕你要动身去华北坐镇了。”
  “是!”
第1248章
逼向绝境(三)
  庐山上气氛紧张,一片忙碌,连续数日的军委会议自确定团结一致、全面抵抗的大原则之后,会议由务虚转为务实,于是方方面面的复杂关系随之暴露出来,集团军序列番号之争只是其中一部分,其他的诸如武器装备的换发增补、兵员的补充配备、军以上主官的任命等等,无不牵涉到各个集团和个人的切身利益。
  身负十余个职务的安毅,一点儿也不轻松,为了本集团利益,自然也不能超然事外,但是富裕的安毅集团不屑去争取什么编制和番号,除胡家林掌控的第五军团之外,安家军如今已经拥有司令部驻扎宜昌的二十四军、司令部驻扎思茅的二十六军、司令部已移防叙府的新二军、湘西张弘栾第四十九军、黔西石珍第六十九军五个军,以及滇南、叙府、宜昌、汉中四个师级警备部队。
  这些番号如今都是实打实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常设番号,与随时都能撤销或颁布的集团军、军团番号大不一样,因此,优势突出占据主动的安毅,根本不愿意去和一帮元老争夺集团军番号的虚名。
  安毅需要争夺的是军队核心集体的地位,争夺在全国军队中享有的实际权力和一些完全可以争夺的重要职位。
  在论资排辈的中国官场中,虽然安毅位高权重,但相对于军中各派元老,他的资历始终是个大问题,而且还有黄埔系内部诸如胡宗南、关麟征、黄杰等人的嫉妒与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安毅和他的智囊们选择了合作与妥协,尽最大努力保持安毅在军政界的领导地位。
  其中一件事最能说明安毅集团奉行这一策略获得的利益:蒋介石为平衡各方面势力,重新启用两次背弃他但仍在黄埔一系和军界拥有重要影响力的何应钦,加上军中元老程潜身为总参谋长却被架空、进而主动要求辞职的情况,蒋介石在力挺陈诚控制军政部的同时,也不能不考虑何应钦的安排,于是就有了何应钦辞去了军政部长职务,转任总参谋长一职的安排。
  蒋介石为此两次招来军中少壮派领袖安毅做工作,安毅对何应钦重新担任总参谋长的提案,予以谨慎支持,换来原属总参谋部的赵瑞第四厅脱离总参谋部,升级为中央军事委员会直辖的第四厅,仍然由军事委员会常委、副总参谋长安毅上将统辖,直接对蒋委员长和国防会议负责。
  就这样,第四厅无形中等于升格一级,全体将校也随之官升一级,赵瑞的军衔随之变成了中将加上将衔,权势更为显赫,而直接领导这一重要军事情报部门的安毅,实际权力也随之加强。
  蒋介石吩咐安毅把冯玉祥等人请进来,共同商讨应对华北战局的策略,说明蒋介石已经意识到大战在即,所有会影响到内部团结和彼此利益争夺的行为及思想,都必须停止。值此国家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全党全军的精力必须放到“一致对外、保家卫国”的大局上。
  蒋介石之所以会让安毅做好随时飞赴华北主持大局的准备,无疑是预料到了最坏的结局:平津失守之后,如何阻挡日军南下的脚步?放眼全军,也只有资历最浅但是立场最为坚定、指挥能力也最为突出的安毅堪当大任。
  军委常委会议在这样的紧急的情况下召开,包括海军司令陈绍宽在内的三军将领尽数出席。
  会议在蒋介石亲自主持下,很快形成统一意见:原计划调任西安行营主任的程潜,两日内飞抵保定,接过蒋介石兼任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一职,华北各军的战斗序列,分别为宋哲元担任司令的第一集团军、刘峙担任司令的第二集团军、胡家林担任司令的第五军团,其余驻扎华北、晋察冀地区的隶属中央统辖的各军各师,均按上午讨论的基本序列,按照战事发展的要求组建颁布。
  蒋介石在庐山紧锣密鼓制定战略大计之时,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部也在召开紧急会议,激烈的争论、愤怒的吼声贯穿始终。接到紧急报告的日本国内大本营,也在同一时候举行最高战略会议,性格偏软的、在日本军界被称之为“纸上谈兵”的华北驻屯军司令香月清司中将,受到了来自日军军政两界及各大派系的公开质疑。
  日军在万庄镇的损失不算多大,一百六十余名官兵死亡、两百五十余名日侨毙命、三百五十余桶燃油焚毁、十八吨武器弹药被炸、六辆大小汽车以及一批辅助物资和粮食的损失,比起第二十师团近乎两个联队的覆灭,实在是算不了什么。
  但是,此次突发事件的敏感时间点、所造成的重大政治影响以及对日军尊严的打击,远远超出任何军事、政治领袖可控制的范围,大日本皇军的声誉受损不提,中国军队日甚一日的抵抗精神,足以令整个世界为之瞩目。
  万庄镇的突发事件,来得如此之快,声势如此之大,令各方目瞪口呆,一片震撼。
  截至去年中午,万庄镇仍在熊熊大火中燃烧倾覆,却没有丝毫证据指向任何一方,但是爆炸事件所带来的影响,远远超出香月清司这个司令官的估计,为了保守鸡宁失守秘密的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上将,为了转移大本营的视线,第一时间发出语气严厉的急电,诘问香月清司如何善后?
  新任第五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中将、损失惨重的第二十师团长川岸文三郎中将、第一独立旅团长酒井镐次少将、第二混成旅团长关龟治少将等十余将佐,怒愤填膺地围着香月清司,自香月清司上任后一直对他倾力支持的参谋长桥本群也一改往日恭敬之态,放声埋怨,终于促使日军在华北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香月清司愤然拔出佩刀,做出果断决定:报仇雪恨!向主动挑衅的宋哲元二十九军发起全面进攻!
  中午一点三十分,驻扎平津交通枢纽安定镇的日军两个联队,终于向驻扎黄村的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之三十八师,发动猛烈进攻,双方在黄村东南一线,展开激烈的战斗。
  半小时后,日军第十一混成旅团突然发难,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对驻扎在密云县城的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守备旅发起进攻,仅用三十分钟时间就把守军赶出密云。与此同时,驻扎秦皇岛的日军一零九师团兵分两路,夹击张自忠部驻守的唐山,汉奸武装冀东自治军四万余众在日军特务机关指挥下,开始对二十九军各部驻守的重要县镇发起攻击。
  在短短两个多小时时间里,驻扎在平津地区的二十九军各部,均遭受日军和伪军的突然围攻,十余个县、七十余个乡镇转眼沦陷。
  至此,中日大战骤然升级,全面打响。
  ……
  下午三点,已经退无可退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二十九军司令长官宋哲元通电全国,历数日军暴行,声明决不妥协抗战到底之决心,号召全国军民动员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
  下午四点,蒋介石向全国军民发表通电:和平绝望、奋起抗战!
  下午五点,三架只涂装青天白日徽而没有具体编号的容克三发运输机,从庐山机场腾空而起,在天空中缓缓转向,向北飞去。
  这三架外形上与三五年德国容克公司JU52改进型运输机别无二致的运输机,其实已经更换了容克公司最新研制出的大马力发动机,尽管叙府飞机厂在原设计基础上选用了更为先进也更坚固的支撑骨架,加厚了机舱防弹底板并加大了油箱,重量增加了四百五十公斤,但是换装的大马力发动机焕发出的优异性能,足以抵消额外增加的重量,并将飞行速度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五,续航能力也增加到一千四百五十公里。
  三架运输机以编队方式,飞越长江上空。
  机上运载的人员是中央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安毅和他的卫队,飞机编队进入皖南后,立即被设在蚌埠机场的雷达所捕捉,西南空军一团的四架A25攻击机,很快从蚌埠机场起飞,在天空中与安毅的运输机编队汇合后,继续向北飞行。
  机上的安毅把目光从机窗外收回,望了一眼坐在对面的沈凤道和作战处长方鹏翔,捡起放在腿上的命令文件,再次打开。
  安毅此去华北极为匆促秘密,中央军委和中央政府都没有向外界透露,最新任命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也刚刚从庐山飞抵南京,准备于明天上午通电就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职务,而要真正到达前线,至少还需要一周的时间准备。
  久疏战阵的程潜需要组建自己的指挥班子,他没有安毅拥有的那种阵容强大的、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参谋团队,原本手下几员大将,如今都已羽毛丰满独当一面,对蒋介石的忠心要比对老长官程潜的忠心更多一些,程潜根本就不指望能调动他们,唯一的办法,便是在旧部闲散将领和中央军委各部中挑选。
  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安毅的先行一步,不管别人怎么看,至少在蒋介石、白崇禧、陈诚和杨杰的眼里,安毅此去所发挥的实际作用,要比党国元老军队先驱程潜大得多,至少,有三个军组成的第五军团,会心悦诚服地服从安毅,其他黄埔嫡系各师以及孙连仲部都不会与军中新贵大权在握的安毅有何矛盾。
  如今唯一成问题的,仅仅只是宋哲元部之二十九军,可如今宋哲元下辖的十余万将士正陷入全面的混战当中,安毅的到来,只会帮助他们,支援他们,无论有多少积怨,在生死攸关的时刻,都算不了什么。
第1249章
犬牙交错
  入夜时分,安毅的专机在机场雷达和信号灯的指引下,缓缓降落在保定清苑机场。
  安毅下飞机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向已被蒋介石任命为第一集团军司令的宋哲元通报自己的行踪,期盼能在最短时间内会晤,以协商统一步调共同对敌,力争将日军挡在平津一线,为华东地区争取更多的和平时间。
  如今,二十九军已经与日军全面交火,由于数年来的妥协,敌我双方驻地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一时间还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安毅能够从情报部门不断破解的日本电报中,知道前线的战事有多么紧张和激烈。
  如今处于交火第一线的二十九军与日军的兵力对比是:宋哲元部计有冯治安之三十七师、张自忠之三十八师、赵登禹之一三二师、刘汝明之一三四师,以上各师均为四旅一团编制,另有四个独立旅和骑兵师,骑兵师为两旅六团制,有战马两千余匹。此外,宋哲元还以冀察公署主任的身份,统御有孙殿英的一个保安军,石友三的冀北军两个旅,以及具体数目不详的地方守备旅。
  而日军方面,则有正与二十九军猛烈交火的日军川岸文三郎之第二十师团、板垣征四郎之第五师团、山岡重厚之一零九师团、酒井镐次之独立混成第一旅团和铃木重康之独立混成第十一旅团、河边正三之华北驻屯旅团、关龟治之混成第二旅团,以及德川好敏之华北航空兵团。日本驻屯军方面,也有数目不详的、由日侨和日本国内退役军人组建而成的地方守备旅团。另外,日军矶谷廉介之第十师团正从本土赶来大沽港的路上,预计今天夜里就会在天津集结,开入战场。这样,日本在华北一线已经投入了十一万人,而且后续的兵力还在源源不断赶赴华北的途中。
  二十九军经过这段时间的消耗,总兵力相较日本华北驻屯军而言还是占据上风,但是质量却差多了,再加上内部隐患丛生,不少部队充斥汉奸和奸细,如果没有安家军和其他军队的呼应,肯定难以持久。
  安毅非常希望宋哲元能够放下成见,与自己携手合作,通力下好华北这盘棋,给狂妄自大的日军一个惨痛的教训。
  来到保定大营,除了留守的第五兵团副司令张承柱外,包括兵团司令胡家林、已经晋升为兵团参谋长的黄智在内的兵团首脑,已经赶赴东线前敌指挥部,近距离关注日军与二十九军之间爆发的惨烈战斗。
  安毅也不在意,决定明天一早即赶赴廊坊以南五公里的高芦村,与一众老弟兄汇合。与结拜大哥张承柱一起吃过晚饭,安毅回到大营自己的房间,待处理完手里的公务,已经是深夜十二点。就在他刚刚准备洗漱上床休息时,沈凤道推门走了进来,送上了北上支队发来的电报。
  安毅非常惊讶,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偶然的布局,竟然会取得如此良好的效果,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了天下英雄。自己一手缔造的特种部队,完全就是按照这个时代最残酷最严格的方法训练而成,不管是单兵作战能力还是谋略手段,均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自己只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施展身手的舞台,就带给自己这样丰硕的成果,看来以后得多多提供这样的实践机会才行!
  最让安毅惊喜的,并不是攻陷了鸡宁县城,在东北的三江平原有了一块落脚地,可以在短时间内牵制关东军的兵力,而是北上支队就此和苏联远东军区接上了头,以后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助力,把简单的袭扰作战变成了大规模的对抗,无形中相当于自己开辟出第二战场,有力地配合正面战场。
  一时间,安毅越想越兴奋,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漫步来到窗前,仰望天上的明月,想象着鸡宁那边,是否也在欣赏同一轮明月?自己隐约记得苏联的远东军区元帅是黄埔和北伐时的军事总顾问加仑将军,于是在北上支队的随身携带物中,加上了翻译成俄语的、足以表明安家军身份的军事教材,指示支队在时机合适时,到海参崴尝试着与苏联远东军区接触一下,看看能否得到些帮助。谁也没想到,这看似机会渺茫的冒险,竟然会取得如此戏剧性的效果,而与自己相熟的三位黄埔时的苏联老师,竟然会聚在一切,而且他们还掌握着苏联远东地区的军政大权,并企盼与自己展开合作与交流,这样从天而降的好事,如果不果断抓住,那就不是我安毅的作风了。
  因此,略一思索,安毅便回到座位前,拿出笔伏案疾书:同意与远东军区展开合作,所需建厂的一切物资,由我方从欧美国家采购,力争在半年内,首先在海参崴及周边地区建起配套齐全的,集采矿、炼铁、炼钢、化工、武器弹药设计制造为一体的大型军工集团。同时,为了感谢三位老师和苏联远东军区的支持,将派出农业专家,针对远东地区的实际,因地制宜,提高远东地区的粮食产量,同时提供纺织、服装、仪表、制药在内的生产线及设备,提高远东军区的自我造血能力。
  早在北上支队出发前,安毅曾经研究过相关资料。苏联远东地区气候条件条件与黑龙江相若,年均气温虽然只有四五度左右,但夏季温暖,最热月平均气温在二十三度以上,年降水量六百毫米左右,集中在六到八月,雨热同季,非常适于川南农业研究所培育的优质水稻、小麦、大豆、玉米和高粱等农作物的生长。
  并且,苏联远东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极为丰富,十九世纪末,萨哈林岛北部的奥哈便开始了油田的开采,发展到现在,仅仅在萨哈林地区便有奥哈、埃哈比、科连多和长坦格利等油田存在,在雅库特则有中巴图奥宾斯克等油田,年产石油达到五百万吨,不仅可以满足苏联远东地区的需要,还供给乌拉尔、高加索和苏联欧洲部分使用。另外,雅库特的马斯塔赫气田、中维柳伊气田和下维柳伊气田,年产气十五亿立方米,是远东地区度过严冬的重要保障之一。
  早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便在海参崴和伯力建立起了炼油厂,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随着阿穆尔共青城的建设,萨哈林的石油通过新建的输油管道直接进入共青城的大型炼油厂,转化为汽车、坦克和飞机所需的燃料,可以说,远东地区有发展石化工业的天然基础。
  川南掌握着石油化学工业的许多核心技术,其中可用于农业生产的,便包括氮肥、农药和农用塑料薄膜的生产制造,此外,还有许多高分子材料的制造工艺,安毅不介意拿出一部分来与盟友分享,当然前提是得充分保证自己的利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3/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