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6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8/1395

  鲁逸轩看了看表,抬起头平静地下令:“两个命令:一、致电十七师章祖颖师长,必须在一个小时之内拿下廊坊;二、命令箫无旅长,装甲旅立即掉头北上,按原定计划行动,必须在两个小时之内进入攻击区域。”
  “是!”
  鲁逸轩望向右前方:“秦处长。”
  “到!”
  通讯处长秦振邦离开参谋组,跑步前来。
  “立即致电张自忠将军,请求友军加快追击速度,尽可能向日军二十师团施加压力,有何要求尽管提出来,我军将尽一切努力给予帮助。”鲁逸轩下令。
  “是!”
  鲁逸轩最后转向张承柱:“承柱大哥,周至柔将军那里我说不动他,麻烦你致电安司令和胡司令,要求中央空军从天亮开始,尽可能为我装甲部队提供空中掩护,如有可能,尽量给予廊坊一线有力支持。”
  “现在是凌晨三点二十分,距离天亮仅有两个半小时,我们必须在上午七点之前完成对日军的三面包围并发动总攻,如果延误的话,日军的空中优势将会给我们带来很大麻烦,增加不必要的伤亡,也就难以达到此战的预定目的。”
  “没问题,我会把你的意见及时上呈。”张承柱欣然答应。
  ……
  凌晨三点三十分,保定,第五军团司令部。
  指挥大厅里将校云集,气氛紧张,各部参谋人员脚步匆匆,一点儿也不比靠近战场的东线指挥部轻松。
  经过一天的相处,空军司令周至柔已经逐渐适应安家军司令部的作战氛围,开始熟悉安家军的两级指挥系统,此刻仍然对严谨高效同心同德的安家军将校满怀钦佩。在调入空军之前,担任陈诚第十一师参谋长和十八军副军长的周至柔,也有过丰富的作战指挥阅历,但从未看到过如同安家军这般先进科学高效严谨的指挥系统。
  令周至柔感叹的是,安家军的后勤系统极为完善,尚未开战,一南一北两个野战医院已经建立,而且每个医院的医务人员都在三百人以上,同时每个医院还配备一个警卫营、一个运输连和一个工兵连,后勤处将校及司令部参谋人员对物资消耗的预计、运输路线的制定、武器弹药补给的计算以及安全保卫等等,均以计划书的方式提交司令部审核研讨,一旦批准立即迅速实施,前线作战官兵毫无后顾之忧,能将全副精力投入到作战之中。
  周至柔从频频发来的战报中获知,攻打天津南面的五十三军和四十军已经出现了高达三千五百人以上的伤亡,均得到安家军派遣的野战医院的及时救治,统计数字就是野战医院发送过来的。
  截至一小时前,苦战了近九个小时的万福麟部和庞炳勋部,已经抬下两千五百余受伤官兵,两军在天津日军的顽强阻击下,仍然奋勇向前推进,其中庞炳勋部负责的右翼战场,竟然将日军板垣师团击退了三公里,把战线推到距离天津城仅仅两公里的李家楼一线。
  这两支不属于安家军系统也不属于中央军系统的部队,在安毅和胡家林的指挥下,打得如此顽强、如此坚决,足以令人惊叹于安毅等人的人缘和指挥水平,正是这两个杂牌军在庞大的战役中率先发动,奋勇向前,才牢牢地牵制了天津日军,并迫使日军做出错误判断,为整个战役的顺利开展立下首功。
  周至柔可以预计,此战结束,不管结果如何,打了半辈子内战的万福麟和庞炳勋,不但威名传遍天下,而且晋级晋衔势在必得,五十三军和四十军哪怕打残了,都能获得中央军委和全国人民的大力褒奖援助,因为,通过安家军的川南人民广播电台和全国各大报纸的大力宣传,“抗日英雄军”、“抗日名将”等等赞誉,都已经落到了万福麟、庞炳勋及他们的部队头上,名震全军誉满全国的安家军文工团,此时此刻正在万福麟和庞炳勋两军阵地后方,拿着铜锣、快板,又唱又跳,鼓舞军心士气。
  “至柔兄想什么呢?”
  黄应武悄然来到周至柔身边,并肩站立,一同望向墙上的大型作战态势图。
  周至柔微微一笑,搓搓有些发涩的眼睑,对站在前面一排的安毅、胡家林等将领扬了扬下巴:“你们安司令和胡司令经常这样熬夜?”
  黄应武递给周至柔一支烟:“安司令和胡司令都是精力旺盛之人,连续两三天不睡觉是常有的事,全军恐怕没几个人比得上,当然,得先排除夏俭和顾长风那两个疯子才行。”
  周至柔禁不住咧嘴笑了,看到安毅的作战处长方鹏翔走到地图前拿起指挥棒,立即收起笑容,向站在自己左手边的空军参谋长低声说道:“看着点儿,对你今后或有启发。”
  胡子拉碴的方鹏翔向众将略微示意,开始通报战情:“最新战报,由于庞炳勋将军第四十军的出色表现,迫使五十三军面对的日军为避免两面受敌,再次向后撤退,五十三军和四十军攻击线整体向前推进了二点五公里,与天津城下的日军形成对峙状态,出色地完成了军团下达的作战任务。”
  “由于两军已经苦战了九个多小时,将士体力消耗巨大,无法继续发动上规模的进攻,而且弹药补给有些跟不上了,但在天亮以前,同样伤亡巨大疲惫不堪的日军,无法组织起上规模的反击。”
  众将校脸上一片笑容,方鹏翔接着通报:“东线鲁逸轩军长来电,第十七师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猛烈冲锋,一举击破廊坊日军防线,成功地将廊坊守敌合围,估计在凌晨四点三十分以前,将彻底歼灭守敌,结束战斗;其次,十七军右翼战线出现了新的变化,率部进攻天津北郊的杨九霄将军第四十师,看到身后的箫无装甲旅调头北上,求战心切之下提前率部北上,弄得暂代十七军预备师师长的随康将军无所适从,不得不率领五个新兵团匆忙接管四十师留下的防御阵地。如此一来,正在拆铁轨的随康预备师,只能临时担负起阻击天津日军北上的任务,却不能跟在四十师后面、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有力牵制天津方面的日军。”
  众将帅面面相觑,一片哗然,胡家林黑着脸问道:“鲁逸轩副军长对擅自行动的杨九霄有何处理意见?”
  “还没有,鲁副军长只是上呈了情况。”
  方鹏翔暗暗吃惊,安家军成军以来,像杨九霄这样公然违抗命令的行为还是第一次出现,方鹏翔心底不禁为杨九霄担心起来。
  胡家林转向安毅,征询他的意见。安毅摇头一叹,靠上去低声提出建议:“既然如此,就让他继续北上吧,不过也不让他这么好受,命令他快速行军,不管他用什么办法,必须在天亮以前到达廊坊以东的无梁庙至东马坊一线,先牢牢堵住包围圈内的日军退路再说,否则,按军法从事。”
  胡家林释然一笑,叫过军团参谋长黄智,如此这般吩咐一遍,再次望向方鹏翔,示意他继续。
  方鹏翔点了点头,抬起指挥棒,指向马坊庄至凤河营一线:“李金龙将军率六十八师弟兄,已经打退日军一零九师团三次冲锋,战损情况尚未乐观,但是,从北面撤下的日军第二十团等部已经到来,敌军总兵力已经达到四万左右,六十八师压力倍增,鲁副军长预计,如果张自忠将军部及时到来的话,六十八师能在天亮前稳守阵地,否则,估计只能顶住一个小时,或许达不到大量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目标。按照时间计算,马坊庄一线的战斗应该打起来了,整个战役中,马坊庄是关键之战,同时也是最为艰苦的一战,说句不好听的话,到黎明时分,六十八师能剩下一半就算不错了。”
  众将没有议论,一个个脸色沉重,心中也颇为伤感,对作为诱饵的六十八师将士无比担忧。
第1258章
廊坊战役(二)
  震耳欲聋的枪炮声,淹没了一切,三公里长的前沿阵地,到处是爆炸的烈焰和硝烟,一队队伤员被工兵营弟兄快速抬下来,接着把一箱箱弹药送上火线。
  日军的第四次冲锋异常猛烈,若不是六十八师炮团和各旅迫击炮营拥有日军无法比拟的打击力,李金龙相信半小时前阵地就已经被高达三万余人的日军突破。
  值得庆幸的是,日军的炮火密度及烈度逐渐降低,显然是炮弹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尽管如此,日军两个师团主力汇合后发起的这一次大规模进攻,也让六十八师三个旅损失近两千将士。
  战场上爆炸的亮光延绵不断,一束束机枪火舌,闪烁不停,阵地前沿密密麻麻全都是焦黑的弹坑和数不清的日军尸体。
  情急之下接近疯狂的日军已经杀红了眼,前赴后继地冲向六十八师阻击阵地。在战火纷飞的四十分钟之内,两千余日军两次涉过小河,企图绕击阵地右肋,作为预备队的六十八师师属教导团不得不前出迎敌,几乎纠缠在一起,混战中利用普遍装备的冲锋枪和轻机枪优势火力,迎头痛击,付出伤亡三分之一的代价,终于击退了狡猾的日军,将整条阵线最后的一个漏洞弥补过来。
  但自此开始,师长李金龙身边除了护卫指挥部的警卫连之外,再也没有任何机动兵力可用。
  接到急令驰援廊坊并稳守阵地的日军也不好受,他们从未遇到过如此强大的炮火打击和密集的机枪火力,率先到达发起三次冲锋的第一零九师团,已经伤亡了三千余人,让师团长山岡重厚中将急得破口大骂。
  高速开来立即发起大规模冲锋的第二十师团三个联队,在第一波冲锋尚未发起之前,就被守军猛烈的炮火和密集的迫击炮弹炸得魂飞胆丧,混乱不堪,守军长达十分钟的炮火打击好不容易停止,日军立即发起猛烈冲锋,但是在守军密集的机枪火力网打击下,瞬间溃败,留在六十八师前沿阵地的日军尸体高达一千五百余具,一个照面下来,仅二十师团就死伤三千余人,这是日军进入华北以来又一次遭受的严重打击。
  川岸文三郎师团长信心动摇了,一次冲锋就让他无比震惊,面对的六十八师就像一块巨大的铁板,挡住了他南下收复廊坊进而驰援天津的道路。第一零九师团将佐急躁不安的脸上满是无法掩盖的惊恐,阵地前沿密密麻麻的官兵尸体和不断抬下的血肉模糊的官兵,终于让再次遭遇强悍的安家军的川岸文三郎、山岡重厚两位师团长和他们麾下的将佐们心惊胆跳,叫苦不迭。
  然而,军令如山,驻屯军司令香月清司给两个师团的命令是:迅速击溃包围廊坊的安家军,随后必须在天亮之时冲到天津城北,击溃围攻天津城的安家军一个师!
  这一命令没有半点儿讨价还价的余地,已经被安家军击败过一次的川岸文三郎非常清楚,如果明天日出之前,自己这个代理总指挥都没能率部赶到天津城北,等待他的绝不止撤职查办押送回国那么简单。
  短暂的商议过后,川岸文三郎终于说服包括山岡重厚在内的第一零九师团将佐,愤然拔出佩刀,直指南方,以无比坚定的意志再次下达全体冲锋的命令。
  又一次无比惨烈的激战随即开始,密集的枪炮声震天响起,阵阵叫喊声、怒吼声传遍四野。
  凌晨五点四十分,第五军团东线指挥部。
  “报告:六十八师激战一昼夜,伤亡过半,师长李金龙请求撤退!”通信参谋大声禀报。
  “同意后撤,李师长和六十八师弟兄已经超额完成任务,可以撤了,命令六十八师迅速脱离战场,向西撤退。另,命令杨九霄师高度戒备,缓慢移动,在日军主力尚未攻打廊坊第十七军之前,不准轻举妄动!”鲁逸轩果断命令。
  “是!”
  张承柱目光从地图上挪开,抬起头道:“鲁军长,张自忠和郑大章将军率领的二十九军两个旅,目前与日军距离仍有五公里左右,我很担心敌人进入包围圈之后发现上当,转身突围,向北面或者东北方向逃窜。以张自忠、郑大章二位将军南下追击的兵力来看,估计很难拦住日军逃路。所以我就想,是否可以把已经运动到十七师和四十师中间的箫无装甲旅,快速调到四十师前方,牢牢挡住一马平川的东北方向,把疲惫不堪的日军牢牢围在包围圈里,迅速予以剿灭?”
  鲁逸轩摇了摇头,解释道:“承柱大哥,日军虽然损失重大且疲劳不堪,但是两个师团加起来仍有三万之众,如果我们按常规围歼的话,恐怕很难如愿。再看我军兵力布置,我十七师歼灭廊坊守敌两个大队之后,全师兵力已降至一万四千余人,唯一满员的四十师近两万将士,在杨九霄率领下,封住了廊坊以东,西撤的六十八师已经伤亡过半,难以再战,哪怕加上我们布置在廊坊西北三公里一线的直属炮团、教导团和三个新编团共一万官兵,这三个方向总兵力加起来也才四万余人,只能勉强构成东、南、西三面U型包围,想完全合围远远办不到,只能寄望于张治中将军的两个旅堵住北面了。”
  “基于这一实际,我把箫无装甲旅放到了U型包围圈的东南角,目的就是一旦日军主力攻到正面的第十七师前面,就让箫无的装甲旅毫不犹豫地冲进敌群之中,利用装甲车的速度、冲击力和两挺轻重机枪的强大火力,展开突然的、猛烈的近距离屠杀,一举打乱敌军阵型,造成局部乃至整体的恐慌,三面的各军将士随即快速向中心地带发起冲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消灭日军之有生力量。至于小股日军溃逃,我们也无可奈何,就看张自忠将军他们的本事了,能杀多少就杀多少吧。”
  张承柱擦去额头上冒出的汗水,呆呆望着神色平静的鲁逸轩,禁不住幽幽叹了口气:“很险啊!估计咱们三个师的伤亡不会少,不过,也只有混战近战,打击日军的有生力量,才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鲁逸轩点燃支烟,猛吸两口,徐徐吐出:“大哥的心情小弟能够理解,但小弟相信,此战敌我之间的伤亡对比不会小,咱们牺牲一个弟兄,至少可以换回日军三条命,值得了!”
  ……
  凌晨六点,保定,第五军团指挥部。
  刘卿接到鲁逸轩的战报,欣喜若狂,深吸了口气,略微调整激动的情绪,整整军装下摆端正军帽,大步走出电讯室,来到大型地图前的安毅侧前方:“报告司令,鲁军长来电,日军主力大部已进入我方设置的包围圈,廊坊战役总攻已于五分钟前打响!”
  安毅激动得紧紧握拳,胡家林、周至柔、黄应武、方鹏翔等将领禁不住齐声欢呼,这一刻,等待了足足三天两夜,耗费了全军十万将士的无数汗水和鲜血,鲁逸轩的来电,无疑宣告全军将士的艰辛努力终于取得成果,整个战役的胜利犹如即将喷薄而出的朝阳,就在眼前。
  “命令:致电万福麟、庞炳勋将军,立即对天津城南守敌发动一次不低于十分钟的佯攻,随后两军尽数后撤至琉璃河以南原有防线,安毅将亲赴南京,为两军将士请功!”安毅兴奋之下,声音微微颤抖。
  “是!”
  安毅走到周至柔面前:“至柔兄,接下来就该轮到你了,我的雷达团也交给你来指挥!”
  周至柔脸色红润,神色无比坚定:“放心吧,安司令,再有五分钟,我的第九大队十六架战机就会升空,此后每隔三十分钟就起飞一个中队,定不让日军飞机在我华北上空耀武扬威!”
  ……
  天边的朝霞渐现,廊坊战场上空却是硝烟笼罩,暗无天日。
  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密集的枪声交汇在一起,八十四辆装甲车分成三个队形,像箭头一样轰隆隆冲向密集的日军,车载轻重机枪喷出愤怒的火舌,迎面的日军在密集的弹雨中,成片倒下。
  装甲车轰隆隆的咆哮,淹没了声声哀嚎,坚硬的装甲将来不及逃跑的日军撞得纷飞而起,浓烈的硝烟中,血雾蒸腾,无比惨烈。
  强大的钢铁洪流,将方圆三公里范围内的日军分割成破碎的各个部分,从东、南、西三面冲上来的安家军四万将士,吼声如雷,杀气冲天,冲锋枪、手枪喷射出的子弹,密如急雨,不断扔出的手雷,在魂飞魄散的日军中接踵爆炸,三万日军在暴风骤雨般的打击下,如同洪水中的朽木一般。
  川岸文三郎等将佐眼见大势已去,策马北逃,成百上千的日军士气尽失,四处逃散,负隅顽抗之敌来不及拼刺刀,就被密集的子弹打成血葫芦,锐不可当的战车压过一具具尸体,撞飞一个个日军,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快速向北冲击。
  ……
  上午八点十分,南京,军委大院指挥部。
  指挥大厅里将帅云集,气氛热烈,从七点半开始,华北前线每一份战报发来,就会激发阵阵惊呼声,得知安家军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正在乘胜追击的捷报,满堂响起了阵阵欢呼和掌声。
  “辞修,快去通知介公,告知廊坊战役大捷啊!”李烈钧抓住陈诚的手,无比激动地说道。
  陈诚频频点头:“好好……”
  “蒋委员长到……”
  身穿整洁戎装的蒋介石大步走进指挥大厅,看到满堂将校激动万分地涌上来,一双眼睛突然精光四射:“辞修、健生,廊坊战役打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8/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