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7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4/1395

  进攻的日军散布在三四百米长宽的火车站广场上,目标极为显著,十余架轰炸机几乎同时抛下炸弹,然后若离弦之箭一般,迅速脱离汇拢的火力网,向着北方的天空飞去,很快便飞离日军防空高炮和高射机枪的射程。
  十余枚凝固汽油弹同时爆炸,声音不响,但气势不是一般的可怕,十余个着弹点纷纷蹿起十余米高的烈焰,一朵朵呈现蘑菇状,向外喷射着火焰,足足笼罩了火车站前广场三四百余米范围。
  火焰从窜起到腾空,蘑菇形顶部始终向外飞溅火苗,凝固汽油旋转着,呈现可怕的离心力,以极为夸张的速度向外持续喷射烈焰。
  火焰所到之处,整队整队的日军瞬间就被大火包围,而一些被小股火苗飞溅到的鬼子兵,惨嚎着在地上滚来滚去,竭力想扑灭身上的烈火。
  若是这些海军陆战队员能够放下面子,请教一下遭受惨重打击的第二舰队的海军前辈,获得一些应对凝固汽油弹的经验,又或者陆军部能够通告发生在冀东的一幕幕人间惨剧,或许日寇的损失不会那么大。
  但是,面对中国军队可怕的地狱之火,日本军部为保证官兵的士气,努力掩饰还来不及,怎么会主动告知呢?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悲剧了,时值炎热的八月,日军官兵普遍穿着单薄的军装,凝固汽油在附着于身上的那一瞬间,外衣就被烧穿了,紧接着就开始以人体身上的肌肤和血肉为助燃剂,继续猛烈燃烧。
  烈火焚身的痛苦,让所有遭受凝固汽油侵袭的鬼子,疯狂地在地上滚着,发出阵阵凄厉的尖叫。看到同伴如此痛苦,不断有人上前帮忙,可是,凝固汽油的魔力,岂是人力所能抵抗?大量鬼子迅速受到波及,恐怖的局面迅速蔓延。
  固守火车站的88师官兵看到日军的惨状,兴奋得大声欢呼,趁势向日军泼洒去密集的弹雨,很快战前广场上再也见不到一个站着的鬼子官兵。
  就在广场上上演一幕悲喜剧后,日军布置在吴淞路、四川北路和宝山路几条路口的街道防御工事,被一颗颗航弹准确击中,日军的轻重机枪和防空武器,被气浪掀起抛向四周,其中设置在吴淞路和四川北路交会处的一个高炮阵地炮弹发生殉爆,声势惊天动地,让苏州河对岸的中国民众看了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震天的叫好声。
第1374章
重筑钢铁防线
  常熟,位于江苏东南,东邻太仓,距上海不到一百公里,南接昆山、苏州,西接无锡、江阴,北濒长江黄金水道,与南通隔江相望,西北境与张家港接壤,是由南京通向上海的重要战略要地。
  常熟境内的吴福线国防工事群,北段从西北方向的福山开始,一路蜿蜒,与十数河流、湖泊相连,最后修建至昆承湖边;南段则由昆承湖修筑至阳澄湖。
  江南地区水网密集,几乎每过一两里就有一条河流,在这样的地方修建大型国防工事,难度极为可观。
  这不,顾长风等二十四军军部、十六师师部一干将校,与工兵一师师长王昱上校,副师长滕翼中校站在昆承湖北岸的罗星港边,看着临近湖边一段国防工事里似乎永远也抽不干的水,连连摇头。
  王昱与安毅一样,同样毕业于黄埔四期工兵科,不过他属于工兵一区队学员。北伐前夕,王昱分配进入一军一师工兵营,随军北上作战,王柏龄率部于南昌兵败后,王昱身负重伤,差点儿半身不遂,至后方医院休养一年才回归部队,随后又参加龙潭血战,身负重伤后被扔到医院就不闻不问。目睹第一师中种种怪异现象,再看到临近病床上独立师官兵几乎每一天都会有上司前来探望,王昱心慕安家军,伤愈后辞去一师军职,然后以白身报考老南昌士官学校,由于其工兵功底扎实,进步很快,毕业时被学校挽留,留校担任教官。叙府工兵司令部成立时,王昱进入基层部队,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后工兵部队裁撤,王昱再次回到军校,担任叙府士官学校工兵科教官,直至本次工兵司令部恢复建制,工兵技能造诣精深并且对机械化颇有研究的王昱被任命为第一师师长。
  “在这样的水网密集区域修筑国防工事,最需要做好的,就是防水防渗工作。但纵观这一段国防工事,施工时大多没有重视,长年累月之下,许多地方与地下暗河连通,导致眼前这种地下水抽之不尽的情况出现。”王昱指着十余台抽水机向昆承湖里吐水的壮观场面,解释道。
  “那你们是怎么应对的?现在上海前线已经打起来了,或许不久之后,这里就会成为敌我双方接战的主战场,国防工事的构筑必须得抓紧时间进行。”
  二十四军副军长谢驰少将问道。
  “我们在做最后的努力,若是实在不行,只能择地重修构筑。不过……”王昱有些犹豫,但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在这样的水网地带进行施工,难度很大,而且我至今认为,这些国防工事能够派上用场的几率不大。”
  顾长风正叉着腰,看着昆承湖上渔帆点点水天一色的景色,感叹江南美景如画,闻言惊讶地转过头:“王师长,对眼下战局,你有何看法?”
  王昱组织了一下思路,让警卫员拿来几支粉笔,然后蹲下身子,在面前的水泥地上大致画下长三角地区的地形情况,随即指着其中几个要点,侃侃而谈:“现在我二十四军、二十六军共四个师,进驻长三角地区,随时可以策应上海战事,加之中央已经命令北上至徐州的新二军开回原防地,此前向华北地区集结的中央军各路大军,也转而向上海地区集结,这样长三角地区将成为中国军队与日军作战的主要战场。”
  “但是,根据目前的战局演变,我空军已占有绝对优势,而陆军有我安家军四个师在,要是再加上新二军的机械化部队助战,上海日军海陆军被全歼是迟早的事情。或许在此之前,日军可以通过其战列舰、巡洋舰等战舰远距离向我军实施轰炸,以舰炮20公里的有效射程来看,大口径舰炮对我军威胁很大,伤亡少不了,但现在随着长江主航道的堵塞,大大限制了日军的发挥,日军的战力削弱不小。反观我军,装备精良,大口径火炮完全可以覆盖黄浦江面,若不是担心列强反对,我们随时可以摧毁日军遍布于黄浦江上的舰队。不过就算我军不动用重炮,只要舍得下本钱,最迟本月月底,上海日军基本上就会完蛋。”
  “在这种情况下,日军意图在上海地区实现突破,然后通过铁路公路,进袭我首都南京的战略计划必不能完成,只能在其他地方想办法,而上海的成功保存,也使得我们精心修筑的吴福线等国防工事,没了用武之地。”
  王昱的见解,听得顾长风连连点头,参谋长梁振宇也若有所思,蹲下身子用粉笔把从苏北到闽北的海岸线补充齐全,然后指着地图问道:“王师长,那你认为,日军有可能从哪里发起攻势呢?”
  “一切皆有可能!”
  王昱见众人一愣,接着说道:“正如司令所说,日军拥有全世界排名第三的海军,占据海上优势,我国漫长的海岸线,随时都可以成为日军攻击的目标。仅就这一段海岸线来看,从北向南数来,便有海洲湾、扁担湾、杭州湾、了湾、台州湾、温州湾等近百个适合军队登陆的地点,若我是日军的指挥官,必定选择三五处登陆,集中优势兵力,实施战略迂回,直接扑向我首都南京,从而一样可以达到其大本营制定的战略。”
  顾长风也蹲了下去,在连云港以西地区、杭州湾至象山港、象山港至台州湾等六处,用红色粉笔画上清晰的齿轮线:“这些地区大都构筑有国防工事,日军会选择这些地方进行突破吗?”
  王昱苦笑一下:“军长,你也看到吴福线的情况了,你说这样的工事,能经受得起大战考验吗?这几天听说江苏浙江两地抓了不少官员和商人,其中许多都是南京军政两界高级官员的亲属,如今从中央到地方,暗流涌动,矛头直指司令。这还仅仅只是吴福线的情况,若是其他国防工事也和吴福线一样,华而不实,象征意义大于实用,那么我们可谓处处设防,处处漏洞。”
  “不错!”
  顾长风深以为然:“看来我们得把这些情况告诉司令,让他多做准备才是。不过在目前的情况下,上海依然有沦陷的风险,所以吴福线还得修,但必须得改变目前这种徒劳无功的情况。我的意见是这样的,既然咱们无法向地下动脑筋,那咱们也不必费尽心思抽水了,干脆就将原先的工事群当成地下的排水沟,咱们在水上面盖上预制板,然后利用国防工事的地基,用钢筋混凝土构筑个二三层结构,以修建碉堡群落的方式来构筑国防工事。”
  “咱们不求大而全,只要实用,每隔一百米距离摆上一个具有战略纵深的堡垒群,这样算一下,吴福线北段四十余公里的防守区域,也不过需要四百多个堡垒,这些堡垒犬牙交错,形成立体火力打击点,咱们再修通连接通道,可以方便地派兵支援,威力不比这种呆板的国防工事差。有了这样的准备,将来哪怕日军不从这一线进攻了,咱们也可以改建一下,加上门窗和外墙装饰,当做江南集团开发的房地产,向外界公开发售,我想那些地主老财非常愿意住进这种防御设施齐全的坚固堡垒来,届时咱们的施工投入也就有了着落。”
  “妙,妙不可言!”王昱眼睛一亮,高声赞叹起来,随即连连点头:“那在建设的时候,咱们就要实用性与外观并重,这样将来可以卖上好价钱。”
  顾长风笑着说:“没错,不过我可得提醒了,窗户一律向西开,东方都得用厚实的钢筋混凝土铸就,至少得抵抗150mm重炮长时间轰击才行。将来,这也可以作为销售的一个噱头嘛。”
  二十四军军部和十六师师部的一干将校听了,一起大声笑了起来。
  “没问题!江南集团动作很快,我师刚刚入驻吴福线,他们就在附近收购了三家制砖厂,随后见产能不足,又连夜运来生产优质红砖的机械设备,连开四家砖厂。只要天公作美,我有信心在两个月之内,把这一堡垒群建好!”王昱信心百倍的说。
  “军长,司令急电!”
  二十四军通讯处长高云林上校乘坐一辆大豹子越野车,风驰电掣而来,在人群前停稳后,推开车门冲下来,把电报送到顾长风手里。
  顾长风看完后点了点头:“司令让我调前出至支塘镇的闵竟先三十九师至太仓,就近策应上海战事。同时,司令还让我把徐一凡的特务团调到南翔,全军特种部队司令官安晋将军已经提前抵达,于南翔设立上海特种作战前敌指挥部,徐一凡的特务团,将和路军直属特务团、二十六军直属特务团、新二军直属特务团一起,暂时归属特种作战指挥部指挥,统一对上海之敌展开特种作战。”
  “这次城市特种作战,是检验我军特种部队训练成果和系列特种作战理论的一次综合考核,司令说若是能够在不出动我二十四军和二十六军的情况下,一举拿下上海,那么我们的特种部队建设就算是初步成功了,反之,我们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不断摸索改进来继续提高,直至有一天能够单独应付类似的考验为止。”
  “啊?!”
  十六师师长王叙伦少将不干了:“军长,那咱们十六师不是没事情可做了吗?常熟距离上海还有近百公里,等到咱们上阵,黄花菜都凉了,这样可是会严重挫伤将士们报国杀敌的积极性的!”
  “哈哈!”
  顾长风指着王叙伦笑了起来:“王胡子,我看你是手发痒了,想找小日本开开荤吧?放心,有你的事情做,司令说了,从上海撤下来的数十万逃难民众很快就会由太仓至常熟,咱们先抓紧时间,配合工兵一师的弟兄,修建大量可抵御大风大雨侵袭的棚户,保障难民不露宿荒野,然后将难民分别进行安置。愿意迁移到内地的,由我军安排至张家港登船,江南集团已经调集上百艘客货船负责接人。”
  “不会吧,让我们主力师负责这种事情?”王叙伦苦着一张苦瓜脸。
  顾长风脸一沉:“王胡子,这是命令!别看你是我一手带出来的,若是不争气好好干,老子一样捋了你。司令说,综合江南集团设置在沿海各地的气象观察点反馈的信息,很短时间内又会有新一波台风过境,接下去几天江浙沪地区又会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若是我们不妥善安置好难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死于这场风灾之中。我们安家军既然自诩为人民子弟兵,一向最为重视军民鱼水情的建设,怎么能坐视民众遭难不管?”
  王叙伦脸色一肃,立正敬礼:“是,保证完成任务!”
  顾长风又对工兵一师师长王昱道:“王师长,你们得暂时放弃构筑国防工事了,台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登陆,我们得抓紧时间,先抢修一些棚户,否则一旦风暴来临,就什么也干不了了。”
  “是!”
  王昱也庄重地向顾长风敬了个军礼。
第1375章
乱世之殇
  夏俭在嘉兴也遇到和顾长风相似的事情,不过由于沪杭铁路和公路贯穿嘉兴全境,灾民的来势更为凶猛。
  自卢沟桥事变开始,日军便强行驱逐黄浦江沿岸和沿海一带的中国民众,宝山县、上海县、川沙县、南汇县成为重灾区,民众挨家挨户被日军用枪口逼着从家里驱赶出来,像赶鸭子一样赶向日军控制区外,稍有反抗就拳打脚踢。随后,日军便在主要路口设下了关卡,限制人员进出。
  好在,由于这一地区临近上海,国际影响巨大,日军没有发生奸淫捋掠等情况,但许多人家祖祖辈辈留下的房产和土地,就这样扔给了日本人。虽然南京政府一再表示抗议,但日军置若罔闻,假惺惺宣布此乃确保上海安全的权宜之计,目的是为了避免以上地区进驻中国军队,维护上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使上海不受战火波及。
  离开家园的百姓,纷纷涌入租界区、宝山县、上海县、奉贤县和松江县等市镇,等待日本人放开管制后重返家园,但随着战火燃起,各种谣言满天传播,这个说国军已经战败了,另一个说某某地方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还有人说南京政府已经迁都。民众对于未知是最为恐惧的,再加上消息不对称,以为中日开战中国几无胜算,再联想到近年来在各种报纸上传播的日军的残忍和嗜杀,纷纷选择向内地迁移。
  逃难人群中,稍有资财的,通过乘坐火车、汽车班车等形式,先逃至杭州、南京等大城市,观察时局变化再决定下一步动向,而大多数囊中羞涩的人家,只好随着公路铁路,向遥远而未知的西部地区迁移,以远离战火的威胁。
  “怎么这么多人?我们安置得过来吗?”嘉兴城东七星乡嘉沪公路旁,一群将校站在三米多高的土堆上,看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人潮,作战处长杨烈少将一脸的震惊。
  夏俭目光严峻:“安置不过来也得安置,老大下了死命令,这些老百姓都是宝贵的资源,一个也都不能放弃。”
  副军长邓斌怀疑地问道:“湘西、黔西、叙府、滇南等地能安置得下这么多人口吗?我们从嘉兴城区来这儿一路上,起码就有上万人,瞧这阵势,后面还不知道有多少人。”
  军部一干将校也七嘴八舌,纷纷表达和邓斌相同的观点。
  夏俭左右看了一眼,放低声音:“亏你们在滇南驻扎那么久,难道你们不明白咱们修的那些连接中缅、中老、中越边界隧道的用意?法属安南北部和缅甸掸邦高原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轻轻松松安置个两三千万民众毫无压力。随着中日开战,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吸引到华北和淞沪地区,那些出口极为隐秘的隧道,已经被咱们滇南工程兵团全部打通,洪兴社和我们的滇南警卫部队已经联系上了,悄悄进入该地区,严密监视殖民地政府和驻军的动静。”
  “如今欧洲和亚洲都不太平,德国、意大利、苏俄和日本,已经成为四大不安定因素,英、法已经无法组织类似于欧战前进行的对殖民地的大规模人口普查,这就给我们浑水摸鱼创造了条件。这次西迁的民众,大多会被迁入法属安南和缅北,为我方势力进入中南半岛创造条件。”
  一众将领听了目瞪口呆,军参谋长兼三十师师长颜耀寰笑着说:“大家放心吧,你们什么时候见过老大打无把握之仗?就凭借着法属安南和缅甸那么点儿军队,不会对我们造成威胁的。这也是黔西和湘西部队暂时无法东进助战的原因,我们得随时注意英法的反应,有针对性的做出部署。”
  三十师参谋长罗磊少将摇摇头:“那我们的粮食够吗?这次遍及西南、西北地区的旱灾,西南的粮食储备仓库消耗巨大,眼看这场战争不是三两年可以解决的,一下子增添那么多人吃饭,我们的粮食储备供应得上吗?”
  夏俭笑嘻嘻地道:“这个就是我们老大的本事了。从前年开始,由宋子文主导的一系列经济改革初见成效,币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建设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在我们川南集团和江南集团的大力推动下,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湖地区的企业普遍采用我们自行研发的机械设备,产能成倍提高,工商业发展迅速,几乎所有欧美国家的工业品我们都可以自行生产,大大抵制了发达国家在我国的商品倾销。”
  “欧美那些资本家可是无孔不入的,他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在审视中国市场后,他们突然发现原来中国的农产品价格比起他们国家要高上许多,于是便用轮船拉来大量粮食,打压我们的农业生产,试图通过让农民破产进而导致购买力下降等方式,来打击我们的工商业发展。”
  “我们老大当机立断,大量吃入外国的米粮,结果,欧美国家上千万吨粮食运到中国来,泡都没冒一个,就让咱们给消化掉了。前年和去年风调雨顺,江南和两湖一带农业出现丰收,粮食价格急速下跌,又是我们老大以超出市价两成的价格,大量收购粮食,维持了中国粮价的稳定,同时也大大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家知道这些粮食现在在哪儿吗?都在江南集团遍布全国的物资仓库里。所以说,粮食问题不用愁,川南物资存储中心只是表象,那是给中央政府和外界看的,大头是在江南集团和川南集团的库存,只是外界并不清楚这些罢了。”
  众将听了目眩神驰,为安毅的高瞻远瞩敬佩不已。
  通信处长陆涛峰上校大为不解:“中国是农业大国,欧美是工业大国,怎么工业大国的农产品价格,比起咱们农业大国的农产品价格还要底,这不太可能吧?”
  军需处长瞿牧野解释道:“这个问题我可以代为解答,其实很简单,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些国家,地广人稀,每个农场的面积动辄几十万亩,又广泛采用机器耕种,所以生产成本很低,相应的农产品价格就很低。以低于我国农产品价格倾销后,他们还有利可图,这也是为什么明知道市面上有人在蓄意收购囤积粮食,那些巨轮依旧一船一船把粮食运到中国来的原因。”
  瞿牧野是蒋鼎文的发小,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归国后投笔从戎,进入中央军校经理科学习,在校期间非常喜欢听安毅的战术课,毕业时主动申请进入安家军后勤保障系统,让心羡其才华的蒋鼎文惋惜不已。
  其实,让江南集团收购囤积粮食还是瞿牧野给安毅出的主意,在美国多年,瞿牧野非常清楚美国的农业生产情况,尤其是康奈尔学院专门开设有农业课程,图书馆里关于美国农业生产的藏书很多,瞿牧野在这方面可谓专家。
  粮食对于战火频频的中国实在太重要了,安毅弄清楚美国的粮食倾销政策并不是什么阴谋后,从善如流,立即采纳了瞿牧野的建议,大量吃进粮食,到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
  就在众人谈话间,远处公路尽头一阵骚动,许多人聚集在一起,不知道吵着什么。
  夏俭眉头一皱:“培光荣在干什么,他的八十七旅官兵怎么不去维持秩序?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发生推攘践踏等意外怎么办?”
  邓斌看了看东南方天空滚滚而来的乌云,主动跳下土坎:“我去了解一下情况……军长,暴风雨快来了,你先回南湖边的棚户区,检查一下棚户建设和人员安置情况。若是连续下雨,难民中生病的人肯定少不了,得让野战医院多准备一些预防伤寒和疫病的中药,驱逐风热感冒的药品也要准备妥当,否则病情大面积传染,会引发极大的恐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4/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