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7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3/1395

  蒋介石的目光很深远,面容很冷酷,戴笠心中不由升起一丝寒意。
  “好了,具体的我就不多说了,你要是做不了,我就派别人来干,赵瑞的第四厅、徐祖贻的第二厅,应该都可以很好地完成我给予的任务!”
  “雨农啊,知道为什么我会独独选中你吗?第四厅是军级单位,赵瑞是中将,第二厅是师级单位,徐祖贻是少将,而你的特务处是团级单位,你只是个上校。这样的待遇差别,你难道不觉得有些问题吗?好好干吧,我看好你!”
  戴笠浑身冷汗,事情已经很明显了,蒋介石对于情报部门中第四厅一支独大,有些不满意了,而自己一向谨小慎微,甘心充当一个小人物,游走于各方势力之间,默默地替蒋介石解决困难,并没有得到蒋介石的完全认同,他需要的是平衡,需要的是相互制衡,现在特务处的低调,并不符合蒋介石的口味,于是具体领导特务处的自己,便成为放在火上烤的对象。无论自己对蒋介石和宋美龄如何忠心耿耿,但是如果不能以杰出的工作效率替蒋介石解决问题,也将很快失去宠信。
  戴笠心中非常清楚,蒋介石的用人之道,一是忠诚,二就是有能力。
  站在车门前,戴笠微微叹了口气,接下来即将开展的调查,是一项极为棘手的工作,因为有权力知道军队详细调动的,大都是党国元老和实力军阀,若是一个不好,替罪羊只能由自己来承担。
  “我能和第四厅比吗?他们依托小毅庞大的经济和军事网络,有着充裕的资金保证,触手遍及全国各地。而我们特务处呢,就靠着那点儿财政拨款,干什么都紧紧巴巴的,若不是我和小毅亲如兄弟,经常得他接济,特务处还没现在的规模和效率呢!”
  坐在安毅送的大豹子越野车上,戴笠靠在靠背上,愤愤不平地想着,目光投向窗外街道上拥挤的宣传抗日的人群,看着青年学子和市民高呼抗日口号,捐钱捐物,不由咬了咬牙:“拼了,就算没有条件也要制造条件,老子就不信逮不出藏在政府和军队里的内奸来,我要让校长看看,我戴笠不是无能之辈!”
  返回鸡鹅巷五十三号的特务处驻地,戴笠立即命令将安毅支援的十余部监测电台派到南京各地,监听无线电信号,同时派驻专人进驻电话局,监听所有电话,同时,遍布京、沪地区的特工组织和打入日本机构内部的中国间谍,也都接到了找出隐藏在中国政府和军队内的日本奸细的紧急命令。
  特务处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运转起来。
  ……
  上海西北方向的南翔镇古猗园,第三战区前敌指挥部。
  当安毅赶赴前线,查看前方具体战况的时候,冯玉祥正在指挥手下收拾行李,准备返回后方。这个时候,到前线视察战情归来的郭沫若来访。上月二十五日,蒋介石结束对郭沫若长达十年的通缉,郭沫若立即从日本启程回国,乘坐“日本皇后”号回到上海,很快担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一职。
  郭沫若看到穿着一身粗布军装的冯玉祥,赞叹道:“冯将军真乃大元帅气度啊!临大战而不乱,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说看当今世界,只有一个人能够与将军您相比,他就是德国著名的保罗·冯·兴登堡元帅。”
  “哪里哪里,先生过奖了。”
  冯玉祥被搔到痒处,满心欢喜,脸上却谦虚说道:“我倒更愿意同另一个东方人相比,他就是日俄战争中著名的日本陆军元帅乃木希典。乃木上前线从不过问战事,每天骑自行车和打猎,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休闲?乃木回答说,我的任务一是锻炼身体,二是等着麾下将领传来好消息就行了。”
  郭沫若笑道:“现在我每天也有两个任务,一是吃饭,二是写文章,揭露日本的侵略者的嘴脸。”
  冯玉祥看到手下差不多要收拾完了,站起来道:“我每天都要做两件事,先生知道是什么吗?”
  郭沫若有些迷惑地摇了摇头。
  “一是骑自行车和打猎,待日本人来杀死我,二是用我的秃笔作几首骂日本人的歪诗来。”冯玉祥说到这儿,感叹地道:“不过,现在安家军统帅安毅已到南翔,他的百战雄兵正在源源不断向上海开来,估计第一条没法实现啰!”
  郭沫若脸色一肃,郑重其事地问道:“我在日本时,经常从报刊杂志上看到安毅的名字,他每次出现,都代表着日军出现重大伤亡,难道一个黄埔四期的后进小子,真有这么厉害?”
  “自古英雄出少年,至少在打日本人上面,我冯玉祥自认比不了他!先生,何不和我一起回苏州,坐听前线好消息传来?”冯玉祥做了个“请”的手势。
  郭沫若略微迟疑,点头允诺:“好吧,反正是用笔杆子,全国何处不可抗日?我就陪大帅去苏州!”
  ……
  相对于冯玉祥和郭沫若的轻松,此刻安毅的心情却是无比的沉重。
  安毅有些不明白,江南兵工厂明明可以量产三七战防炮了,而且战前自己又特意调拨了四百门三七战防炮给军工署,为什么前面那支部队,依旧在用75mm的榴弹炮对日军的据点进行轰击?若是用三七战防炮的话,绝对不会造成眼前这种局面。
  原来,就在刚才,进攻受挫的中国军队炮击开始。
  “轰……”
  尽管炮兵努力瞄准日军的火力点进行炮击,但第一发炮弹还是偏离了目标,没有击中日军所在的楼房,却把附近一幢三层居民楼炸塌了一大半。当许多幸存的妇孺老人从燃烧的大楼废墟死里逃生钻出来,好像失掉巢穴的小动物一般惊慌失措不辨方向地满街乱跑时,日军的机枪步枪一齐响了起来。
  “嘟嘟嘟……”
  日军布置在楼房里的工事里,不断地向外喷吐着火舌,日军歪把子机枪射出的子弹,好像泼水一样凶狠地追逐着一切暴露目标。那些没有军事常识的晕头转向的平民被毒蛇般的“咝咝”尖叫的金属弹丸追逐着,好像割麦子一样纷纷栽倒在地。妇女和儿童撕心裂肺的哭喊和惨叫,震荡着灼热的空气和空荡荡的街道,不一会儿便归于沉寂。
  安毅痛苦地捂着脸,中央军炮兵的素质差到这个地步,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不过想想也是,炮弹的造价那么贵,怎么可能随意让炮兵用来练习射术?节省带来的恶果之一就是在战场上,炮弹没有炸到敌人,却落到了自己人的头上。
  随后,接连几发炮弹轰出去,终于算是击中了目标,把日军所在的那栋二层楼房炸塌了。负责该地进攻的八十八师官兵发出一声胜利的欢呼,乘胜追击,炸毁日军一辆九五式轻型坦克,迫近了前方的天通庵火车站和日本海军陆战队大楼。
  安毅从望远镜里,看到中国军队把日军的尸体和大楼里同时遭受炮击遇难的中国民众的尸体一一抬到了下面的街道上,那幢房子里果然只有十多具日军尸体,他们却使中国军队多付出三倍以上的伤亡代价。更为可悲的是,同时抬出的中国民众尸体,多达三十余具,真是一次惨痛的进攻历程。
  看到中国军队继续向前发起进攻,指挥这部分人马的,估计是一个团的指挥部,迅速进驻了刚才还是日军据点的半垮塌状大楼,借着残垣断壁的间隙,继续指挥作战。
  这时安毅想站起来,到更近的地方去观察战场的情况,却被沈凤道一把抓住:“司令,不能再前进了,现在就连走到这里都已经够冒险的了。日军的舰炮射程高达二十公里,谁也不知道附近有没有日军安排的眼线,若是其召唤舰炮或者重炮轰击,我们连个躲避的地方都没有,还是在这里看吧。”
  安毅想了想,再看看小九和周围侍卫毫不妥协的目光,无奈地又凑到大窟窿前,举起了手里的望远镜。
  就这么一会儿,前面的战局又发生了惊人的改变。
  日军突然调集炮兵,对被中国军队新占领的几栋大楼进行饱和炮击,齐射的炮火仿佛落冰雹一样,劈头盖脸地砸向刚刚被中国军队确定为指挥部的大楼。
  猛烈的气浪溅起漫天的砖石,巨大的烟尘笼罩了远近几栋楼房。待到日军炮火攻击终于停止,空气中可怕的震颤渐渐平息下来,安毅心中一阵战栗,只见原先那个地方的三四栋楼房已不复存在,代之以一堆堆冒着黑烟的断壁残垣和坟场般隆起的焦砾废墟。
  刚刚还生龙活虎的数百条生命,就在这一轮炮击中灰飞烟灭。
  战争,可怕至斯!
第1387章
走向死亡的冲锋
  “怎么会这样?”安毅痛苦不堪地捂着脸,喃喃问道。
  “唉……”
  沈凤道叹了口气,摇摇头:“很明显,我们在进攻的时候,由于顾及老百姓的安全,所以不敢放手施为,而日本人则不同,他们一切以消耗我军有生力量为主,所以只要发现哪里防线出现漏洞,立即劈头盖脸就是一阵炮火,先把窟窿堵住再说。看,日本人上来了,不仅有坦克助战,还有运输车队。”
  不用沈凤道提醒,安毅已经从望远镜里,看到由四十余辆日军军车组成的车队,快速进入废墟边缘,停下后近百名日军工兵,迅速从车上扛下沙袋,利用楼房坍塌后产生的间隙,迅速构筑防御工事。
  同时,日军的十辆九五式轻型坦克,顶在工兵前面,小心翼翼地戒备着。
  待工兵施工完毕,刚刚开拔到位的五十余名日军迅速钻入由楼房残垣断壁和沙包相互配合构筑成的掩体,继续固守。
  随后,日军的坦克和工兵车队便迅速撤离这一街区,整个施工过程,加起来不到十分钟,但是阵地构筑极为合理,火力点设置也很巧妙,看来日本人早就对出现的各种问题,有了应对方案。
  “这个仗,不好打啊!”
  安毅首次感到问题棘手。日军的顽强远远地超出了他的预料,与这样的对手作战,一方不彻底趴下,绝对不会轻易罢休。
  林耀东也满是感触:“看来,就算是我军发起进攻,也只有在彻底压制日军炮火的基础上,才能投入重兵,否则就是给日军增加战绩。日本军队常驻于此,对每一条街道,每一栋楼房,估计都有相对应的序号,鬼子的炮兵就算眯着眼睛发射,也能命中。反之,我军炮兵对前线状况根本是一抹黑,不能及时地增援步兵进攻,比如刚才那十分钟,若是我们的炮兵能及时发现日军的动向,予以炮火覆盖,那日军就会一下子填进去坦克、军车、五十多名步兵和一百多工兵,这样多来上几次,日军保管受不了。”
  安毅点了点头:“是啊,估计现在整条战线都在发生类似的事情,现在我倒想看看,我的恩师文白将军会如何应对这种艰难的境况。”
  ……
  身为第九集团军司令,承担着攻陷日本租界区的重任,张治中是及时调整了进攻方案,不过却是安毅不希望看到的应对。
  眼见前线进攻受阻,现在已经是下午四点,若是不能在天黑之前撕破日军的防守,巩固占领阵地,那么随着夜幕降临,对整个地区无比熟悉的日军,极有可能展开疯狂的反扑。日军在浦东有三个师团,若是利用夜色,突然向租界区投入重兵,那么整条支离破碎的战线,就有可能被日军分割包围,投入前线的数万将士,将面临惨痛的境地。
  中央军在淞沪战场投入了一个装甲团,这个团是安毅老长官徐庭瑶一手创立的装甲兵旅下辖之第一团,由杜聿明担任少将团长。
  今年一月,自感不能在军备上落后于安家军太多,于是,在蒋介石力主下,军委会、军政部正式委托徐庭瑶,将交辎学校战车营和交通兵第二团所属装甲汽车队合编,仿效安家军正在编整的装甲师和坦克师,在南京正式组建中央装甲兵旅,下辖两个装甲团。
  第一团团长,蒋介石、徐庭瑶皆瞩目杜聿明,第二团则由徐庭瑶亲自兼任。
  装甲旅所装备的战车,大多按照方山训练场实地考察检验后的结论购买,轮式装甲车从德国、美国购进,履带式坦克则从英国和德国购进。随后,军委重金聘请德国坦克专家,充当装甲部队教官,兵员则从军校选送。
  八十八师前敌指挥部。
  “你们的进攻路线,就是从这里,喏,我师西路军和北路军的结合部,这是日军的火力点,这里是日军的炮兵阵地……到这里,大约有一千米左右的距离,你们装甲部队一定要打开一条缺口,掩护步兵占领天通庵车站,把我师的整条战线连接在一起。”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对配属到手下的坦克连连长说道。
  “你们要记住,一定要坚决消灭敌人之火力点,还有炮兵阵地。”参谋长张柏亭在一旁仔细叮嘱。
  毫无疑问,八十八师官兵对坦克部队参战报有极大的期望,在这个时期的国军将士心目中,只要花费重金从国外购买的坦克一出场,日军防线定会土崩瓦解,举手投降。可是,这根本就是缺乏常识的表现。配备给八十八师这个装甲连,装备的是德国I型坦克,装甲极薄,缝隙和接合处有许多开口,使得这种型号的坦克不仅不能抵御平射炮弹,甚至无法承受步兵集束手榴弹的打击。
  虽然依照中方的意见,在原有两挺机枪的基础上,添加了二十毫米坦克炮,火力强大,但如果不注意保护,一样会有极大的危险。
  “啊?!从这儿,往……这儿是吗?哦,是不是……我的意思是……可不可以迁回一下?充分利用日军炮兵的死角发起进攻?”
  坦克连长对进攻路线琢磨了好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对正面攻击日军炮兵阵地的方案提出自己的异议:“现在是在城市进行巷战,地形极为复杂,坦克只能与步兵保持同步距离,平行推进,交叉掩护,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力。尤其是在这个位置,大家请看,敌人配置有交叉火力,如果我方坦克过于突进,必然招致侧翼火力打击。我们连队的每一辆坦克,每一个坦克手,都来之不易,必须得注意保护才行。”
  孙元良对于装甲兵不肯勇往直前感到非常意外,坦克不是有装甲钢板保护吗?不是有机枪大炮开路么?不是有履带威风凛凛轧轧作响吗?为什么还要坚持同步兵一起,慢吞吞地前进呢?若是坦克不能打冲锋,难道说战士们脆弱的身体,比起坦克还要坚固吗?坦克部队的优越性表现在何处呢?
  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越想越气愤,显而易见,恐怕不是坦克出了问题,而是这位坦克连长的意志出了大问题。
  孙元良正待说服坦克连长,解释关于出其不意和速战速决的重要性,这时候指挥部门外响起一阵沉重的马靴声,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出现在了八十八师指挥所狭小的地下室里。
  全体立正,稍息,各级指挥官上前汇报战况。
  张治中没有说话,而是紧绷着脸,不停地走来走去,沉重的马靴声就好像无形的鞭子,不停地抽打着将士们紧张的神经。原来,张治中对前方的战斗不放心,下达完坦克进入战场助战的命令后,又亲自赶到前线来督战。
  这个时候,张治中早已将安毅的请求置之脑后,完全按照自己的部署,准备给日军以致命一击。
  “不错,不错!你们的精神状态很好,能够在大战之前视死如归,我黄埔军人就应该如此。”
  张治中露出一丝疲惫的笑意,随后,他再次厉严地环视部下,作战前指示:“我还要补充一下你们的作战方案,由坦克强攻正面,步兵突击日军防线两翼,要不惜一切代价,哪怕部队打光了,也要奋勇地冲上前去……只要拿下天通庵火车站,趁势夺取日军之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那么淞沪之敌就将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之中。我希望各级指挥官,身先士卒,政治部官员要开展思想土作,我就在这个指挥所里,看着你们把火红的军旗,插到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大楼顶上……”
  “可是……”
  坦克连长欲言又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3/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