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7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3/1395

  投完一轮手榴弹,第一道壕沟内的将士们跳下木凳,抱起凳子迅速后撤,通过交通沟,向第二道战壕退去。
  与此同时,数十挺精心隐藏的机枪火力点,推开了护住射击孔的石块,黑洞洞的枪口立即显露出来,对准那些正乱叫着冲向阵地的二鬼子们。
  很快,二鬼子兵冲到了第一道壕沟前面,可是到了这里,他们才惊讶地发现,这是一条很宽很深的壕沟,只要跳下去,那么就将无法向前继续射击。就在这些二鬼子犹豫要不要向下跳的时候,十五师的机枪手们,已经帮他们做出了决定,暗藏在单兵地堡中的歪把子轻机枪和苏制捷格加廖夫轻机枪,一起发出怒吼声,暴雨一般的子弹,把那些徘徊在壕沟边上的敌军打得纷纷倒在地上。
  没有被打死的敌军士兵这时才惊讶地发现,这条壕沟前面根本就没有任何障碍物,因此,在第一道壕沟前犹豫不决只能白白地挨打,于是一个个不假思索地便跳了进去。
  敌军悉数跳进壕沟后,才惊讶地发现这条沟挖得又深又宽,而且沟壁十分光滑,想爬上来都无法,更不用说露头射击了。
  观察到这一切的第十五师师长杨超放下望远镜,转头对作战参谋下达命令:“让迫击炮营对后面伏地射击的日军进行拦截性攻击!掩护第二道壕沟内的投弹手向前投掷手榴弹!”
  迫击炮营得到命令后,马上进入射击状态,布置在后方阵地上的一百二十门苏制82mm迫击炮,迅速做好发射准备,炮手们调节好射击诸元,然后把一颗颗炮弹塞进炮口中。
  “哐哐哐……”
  随着一排密集的炮声,成片的迫击炮炮弹飞上天空,抵达最高点后,带着刺耳的尖啸声向日军趴在的地方狠狠地砸了下去,地面迅即腾起无数黑红相间的火球,锋利的碎片在空气中尽情飞舞,划过那些日军士兵的血肉之躯,有的人直接被拦腰炸成两截,有的人被削掉脑袋,有的人被削断四肢,有的人则被射成了马蜂窝。
  惨叫哀嚎声不绝于耳,地面的日军士兵血肉横飞。与此同时,师特种大队的狙击手们,向那些没有被炮弹炸死的鬼子进行准确点射,把一个个鬼子的脑袋打成烂西瓜。在迫击炮和狙击手的配合之下,第二道壕沟内的战士们纷纷探出脑袋,向第一道壕沟投去飞蝗一样的手榴弹。
  由于第一道壕沟非常宽大,非常便于接纳炸弹,铺天盖地的手榴弹落进第一道壕沟内,把刚刚跳进壕沟内的那些二鬼子兵炸得血肉横飞,惨叫声连连。
  小矶国昭脸色严肃,放下望远镜,对着身边的第十九师团长长尾高藏中将道:“对面那个满洲游击队指挥官,非常阴险狡诈,估计是在苏联接受过正统训练的军官,打仗很有章法,尤其是战壕的构筑,很有针对性,估计得到了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的真传,看来这次我们遇到挑战了。”
  长尾高藏深以为然:“不错,这也是满洲游击队能够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根本原因之所在,接受过正规军事院校的军官带出来的部队,与以前我们见过的散兵游勇完全是两样。所以这次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避免重蹈关东军的覆辙。”
  小矶国昭点点头,想了想举起右手,大声下令:“开炮!命令炮兵,立即对对面的阵地进行地毯式覆盖!”
  朝鲜混成第一旅团长李树隆兴大佐,也是改成日本姓名的朝鲜人,看到小矶国昭下达命令,连忙鞠躬:“小矶将军,我的士兵正在前面,如果此时开炮的话,对我们朝鲜军人的误伤将会很大,请慎重考虑!”
  话声未落,只听到“啪”一记耳光重重打在李树隆兴的脸上,只见小矶国昭冷森森地质问:“身为帝国军人,怎能贪生怕死?如今满洲游击队暴露位置,正是消灭的大好时机,难道放任战机溜走?你的,不配当帝国的军人!”
  “嗨伊!”
  李树隆兴无奈低头,心里却为自己麾下的士兵担忧。
  日军的重炮、步兵炮、野炮、山炮,向十五师阵地倾泻去密集的弹雨,各种各样的大小火球落在地上,等到炮弹落地炸开之后,空气中才响起炮弹破空而过时发出的呼啸声。地面上腾起无数大大小小的火球,剧烈的爆炸和翻滚的烈焰,融合成一道密集的炎墙,凡是被炎墙笼罩的人们,全都横尸当场,甚至被炸得尸骨无存。
  正贴在第一道战壕壁上躲避手榴弹攻击的二鬼子兵,在日军炮火轰击下,死伤惨重,而十五师将士也被这一波突如其来的炮火覆盖,带走了两百多条鲜活的生命。一时间,整个战线上横七竖八躺满了双方士兵残缺不全的尸体。迸裂的脑浆,喷溅的鲜血,残缺的身躯,被烧成焦炭的四肢,正在起火的尸体,令攻防双方都感到一阵阵作呕,污浊不堪翻滚着热浪的空气中,充斥着刺鼻的硝烟味,血腥味和一阵阵令人呕吐的焦臭味。
  “杀给给!”
  小矶国昭再次发出野兽一般的咆哮,迅即进攻的命令被传达到前线阵地。
  前线再次投入了一个大队的日军和一个联队的二鬼子,趁着炮火的掩护,二鬼子和日军不顾己方炮火可能的杀伤,以集团冲锋的方式,趟过小溪,向十五师的阵地猛扑过去。
  依旧是老战法,日军伏地射击,而如潮水般的二鬼子,则拥向第一道壕沟,前头的人掉进壕沟内,后面的人跟着被推了进去。紧接着前方的十五师阵地上,英勇的将士们顶着日军的炮火,抛出大量的手榴弹,炸得第一道壕沟内血肉横飞。
  第二道壕沟内,十五师官兵的尸体倒了一地,活着的人也是伤痕累累,然而身为安家军中建军历史最短的部队,每一位士兵都秉承了他们前辈的光荣传统,没有丝毫动摇和退缩,纷纷投出复仇的手榴弹,带走一批又一批敌人的性命。前面第一道壕沟里更是一片狼藉,二鬼子兵的尸体,几乎已经快把壕沟给填满了,血水在堑壕内流淌,逐渐汇集成一条条血河,从阵地前方的泥土中不断渗出,继而向阵地前方的小溪里流去,很快连小溪也被染红了。一段段断肢断臂飞出壕沟,把整片缓坡全部都给铺满,让人触目惊心。
  后续的二鬼子兵,继续悍不畏死地向第一道壕沟发起冲锋,过了大约一刻钟,第一道壕沟终于被朝鲜混成第一旅团的士兵的尸体给填平了。
  此刻,渴望建功立业的第一联队长大金光柱中佐,也是众多尸体中的一员,他的家人再也感受不到他给予家庭和亲人的荣耀了。
  跟在朝鲜混成第一旅团两个联队二鬼子兵后面的日军,发出一阵阵“叽里呱啦”的乱叫,从地上爬了起来,不顾身边随时呼啸而至的迫击炮弹,跟在继续冲锋的二鬼子后面,悍勇地向第二道壕沟的方向猛扑过去。
  十五师的迫击炮营,秉承了安家军迫击炮兵打上几炮就迅速转移阵地的优良传统,所以在日军的重炮轰击下,依然发挥着巨大的威力,让日军的炮兵无可奈何。苏制82mm迫击炮的炮弹,不时落在进攻的人群中炸开,把成片成片的日军和二鬼子兵撂倒在地上。特种大队狙击手们射出的冷枪,专门招呼那些冲锋中的官佐、曹长、军曹和掷弹筒手,这些能够鼓舞士气,给予进攻巨大帮助的重要人物,接二连三地仆倒在地。
  然而,十五师布置于前线的人数,毕竟远远少于冲锋的日军和二鬼子军,敌人终于踏着用二鬼子们的尸体铺平的道路,一直冲到了第二道壕沟跟前。
  就在这个时候,异状发生,布置于阵地后方两侧高地上、一直沉默的十五师两处重机枪阵地,终于发出了愤怒的咆哮,从铁路沿线城镇缴获的二十四挺日制八九式重机枪、十六挺鸡脖子重机枪,五十挺苏制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一齐吐出火舌,就好像死神挥舞的镰刀一样,向日朝混合的军队横扫而去。两边射击的重机枪火舌,构成密集的交叉火力,尽情收割那些日鬼子和二鬼子的生命。
  子弹呼啸着射入人堆中,一道道扎眼的血花在空气中飞溅,冲在最前头的士兵被无情地撂倒,后面紧跟上来的人们胸口又喷出血雾,接连倒在地上。
  守卫在第二道壕沟内的大约两个营的将士尸体,也已经躺满了整条战壕,活着的官兵没有放弃,他们用尽最后的力气,把手榴弹投向敌群,随后也被乱枪撂倒在沟中。
  近距离投出的手榴弹,炸得敌军血肉模糊,而活着的依然不顾一切,跃入第二道战壕中,血腥的肉搏战随即展开,躲藏在各条交通沟内的十五师两个营将士,拿着近战利器冲锋枪、驳壳手枪和散弹枪,充分利用战壕的宽度,若一支利剑一般,向日朝混杂的部队杀了过去,所到之处,举着刺刀脸上展现自信笑容的鬼子,笑容顿时凝滞,随即便被乱枪打成蜂窝,栽倒在地。
  二鬼子们就更不要说了,连他们的师傅都束手无策,更不要说无论训练和素质都严重不如日军的他们了,日军和二鬼子兵一排排倒下,大约半个多小时,扑入第二道战壕内的一千二百多名鬼子和两千多朝鲜混成第一旅团的士兵,全部战死于第二道战壕中。
  在国隅洞指挥作战的小矶国昭,从望远镜里看到守军阵地半天没有反应,知道这一轮进攻失败,目光阴霾,沉吟了好一会儿,才挥挥手,冷酷地道:“上敢死队!就算那道战壕是龙潭虎穴,我也要把他荡平!”
  很快,由三联队编成的朝鲜混成第一旅团,派出了最后一个联队,在二鬼子们强大的火力掩护下,一个个打着赤膊、浑身捆满炸药包的鬼子“敢死队员”,纷纷向第二道壕沟中扑去。
  这其中,有不少“敢死队员”被机枪扫死在冲锋的路上,可是还是有大量“敢死队员”成功地逼近了第二道壕沟。
  刚刚接替冲锋枪队进入第二道战壕的,是十五师两个新兵连官兵,当他们踩上凳子,面对那些逼近战壕内的鬼子,正准备开枪解决对手的时候,那些凶残的敌人却几个箭步跃进了战壕,随即拉响身上的炸药包。
  随着一声声巨响,成群结队的日军“敢死队员”扑入战壕,一时间,第二道战壕内爆炸声此起彼伏,双方士兵血肉横飞,在日本人的自杀性攻击之下,十五师两个新兵连损失惨重。
  杨超立即指示,用迫击炮压制日军的敢死队员,无论如何,必须坚决制止日军的反扑,随着密集的炮弹封锁了第二道战壕前大约五百米范围,几乎所有的日军“敢死队”全部被炸得尸骨无存,负责保护日军“敢死队”冲锋的朝鲜混成旅团第三联队也受到牵连,不少人被炸飞脑袋,炸断四肢倒在血泊中。
  残余的日军“敢死队”见到如此猛烈的炮火打击,纷纷扭头就逃,却被延伸的炮火悉数埋葬。
  第二波交锋,安家军再次完胜对手!
第1434章
较量中的完胜
  无锡,风景如画的蠡湖畔,清祁村蠡园里一栋不起眼的二层古雅小楼。
  这里便是苏州留园被日军战机频繁光顾后,第三战区新司令部所在地。
  中午十一点,小楼二楼的小会议室里,战区参谋长安毅上将,站在大幅中国地图边,面对战区司令冯玉祥、战区副司令顾祝同、浙东战区前敌总指挥陈诚、淞沪战区总指挥张治中,详细解说当前战略态势。
  鉴于第三战区出现的一系列变故,冯玉祥主动召集这次战区最高级别的会议,商议对策,所以安毅不得不放开手里的工作,和张治中一起,从南翔赶至无锡。
  “日军于十九日攻陷奉化城后,第十集团军布置于天台山的两个师,被日军南北夹击,虽顽强作战,但终于二十日夜溃散,日军趁势进攻溪口,一举占领溪口以西要隘。至此,日军利用四明山和天台山形成的天险,成功堵住了西部通向宁绍平原的峡道,与第一集团军利用湘赣、浙赣铁路快速进至嵊州以东沙溪镇一线的四十九军新七师对峙。值得庆幸的是,奉化城及溪口镇的百姓,已被成功转移,日军没有获得任何战略物资,所据有的不过是空荡荡的城镇,尤其是委员长的家眷得以保存,实乃邀天之幸。”
  “再看南线,日军集结两个混成旅团,先后占领瓯江以北的庙双、乐清、南溪(今永嘉)、仙居县城,犹不满足,多次试图强渡瓯江,以占领我温州港,被我江防部队击溃,目前,第一集团军四十九军新八师,已日夜兼程赶至丽水,预计三日后即可翻越括苍山,进入温州城区,届时这一线日军将再无可虑。”
  “目前最让人担心的是浙西一线,根据我特种部队侦察所得,目前日军在浙江投入了五个师团、十一个混成旅团及大量机械化部队,折合兵力二十万左右,加上淞沪一线十万日军,我们战区独自承担了三十万日军。迄今为止,浙东日军已向杭州一线派出了一个师团、四个混成旅团,又向南线和奉化方向派出了四个混成旅团,这样算下来,他们手里还有大量生力军可以调动。”
  “故此,下一步绍兴以西、萧山和上虞以南的会稽山脉、四明山脉间的关隘,将会是日军的主攻方向。诸位请看,一旦日军越过会稽山和四明山,诸暨、头牌、义乌、嵊州、新昌、东阳、永康、金华等地便置于日军直接威胁之下,进而赣东、皖南地区,也有遭到日军攻击的危险。因此,加强浙西防务,已成当前刻不容缓之事。”
  随着安毅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响起轻微的议论声。
  现在整个第三战区,除了安毅的第一集团军之外,刘建绪的第十集团军几乎成建制地被消灭了,张发奎的第八集团军经过连日苦战,兵力折损大半,陈诚的第十五集团军,也是损失惨重,新组建的顾祝同第五集团军情况稍好,但是,第五集团军是陈诚守住杭州和杭西山地的唯一指望,一旦抽调,防线立即千疮百孔,恐怕对整个战局更为不利。
  其实今天与会的人都知道,问题的症结在于国防会议,在于中央军委。由于蒋介石还在指望日本能够屈从于国联的压力,选择与中国停战,华北那百万大军,待日军从平津地区撤走,即可一举北上,收复关内所有地区,成就抗日图存的光复伟业,留名青史,故此一直犹豫不决。
  顾祝同想了想,建议道:“小毅,军委会已经通过了你以六十八师为主编成新八军的请求,现在各条战线都很吃紧,不如把新八军调到浙西一线,意下如何?第一战区尹继南参谋长,自感不能驾驭全军,昨日已经向委座提出辞职,委座左思右想反复斟酌,终于决定任命尹参谋长为南昌行营主任,总揽江西中部及东部地区党务、政务、军务,保卫国土,绥靖地方,目前南昌行营已划归第三战区领导。”
  “南昌行营恢复,手里却无一兵一卒,这样实在太过猥琐难看,委座和军委诸公脸上也无光,暂时将新八军调拨于南昌行营名下,充实行营实力,这样对中央和地方都是个交代。小毅,你意下如何?”
  安毅一阵腹诽,哪里是尹继南能力不足,分明是那群骄兵悍将,完全不听指挥和调度。十八日哄抢事件发生后,尹继南立即由石家庄飞抵保定,要求各部长官立即彻查此事,将相关带头闹事者绳之以法,以儆效尤,结果得到下面孝敬的司令、军长和师长们,百般推诿,现在都已经过去了快五天了依旧没有任何结果,心情郁闷的尹继南,一气之下打了调职报告。
  蒋介石在这件事情上,也自觉对不起安家军,不仅慷慨地给了新八军的正式编制,还大手一挥,把三五年红军北上后就撤销的南昌行营恢复,同时让戴笠打来电话暗示,安毅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即任命现担任叙府武装警察部队副司令的蒋经国上校,即刻前往南昌,担任南昌行营少将秘书长,负责行营党政、行政事务。
  蒋经国这一个多月来,在叙府受到的刺激很大,他从来没有想过,贫穷落后的中国,还有工业化程度如此之高、民众的教育和思想如此开明先进的地方,他到任叙府武装警察部队副司令后,不务正业,天天往工厂企业跑,然后深入城市乡村,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部十万字的长篇大著,送到了蒋介石手里。
  蒋介石大为欣慰,觉得应该让自己的儿子将其领悟到的东西,在现实中进行实践和摸索,但是,省主席和省民政厅长等职务,一般非资历高深者不能担任,蒋经国甫入仕途便窃据此高位,恐遭人非议,唯有继续军中任职才能免此桎梏,于是便琢磨着该把蒋经国放到哪儿,尹继南的这份辞呈,以及江南突然恶化的形势,刚好给了他灵感,于是在巧做安排下,蒋经国便由安毅这位独立于中央军政系统外的军阀头子调到了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南昌担任行营秘书长,蒋介石也可以通过蒋经国对行营直属的老南昌的工农业规划,来考验一下自己的儿子是否能堪大用。
  当然,这其中的奥妙,会议室里其他人均茫然无知,唯有当事者安毅才清楚,但这事关蒋委员长的家事,谁敢轻易泄露?
  安毅沉吟一下,点了点头:“好,我同意。不过,老是这样被动地防守也不是个办法,这个铁路大桥横跨于钱塘江之上,日军可以方便地调兵遣将,频频进攻杭州和杭西山地,我江南平原腹地时时受其威胁,我准备派出战机炸掉钱塘江大桥,进而一举吃掉钱塘江北岸的日军一个师团四个混成旅团,大家以为如何?”
  陈诚苦笑道:“其实我早就想炸掉钱塘江大桥了,可是报告打到军委会,在国防会议上表决却迟迟没有个结论……这座桥耗资一百六十万美元,拥有多项领先世界科技、凝聚着无数人心血的大桥,乃当今世界两大奇观之一,毁掉着实可惜,我估计中央大员们很难通过炸桥的决议……”
  “无妨!”
  安毅摆了摆手:“战情紧急,我们先把桥炸了,把滞留于钱塘江北岸地区之日军一口气吃掉再说。我保证,战后由我名下的企业来负责修复大桥,当务之急,还是应以消灭日军有生力量为主。”
  “只要一举消灭北岸这五万日军,足以打击侵华日军之军心士气,坚定和鼓舞我民众抗日之决心,同时解脱我第三战区兵力捉襟见肘的窘迫情形,进而集中优势兵力,更好地消灭敌人。如此一举多得的美事,我想中央会体谅的!”
  “妙,妙不可言!日军自浙东登陆以来,频频攻城略地,气焰之嚣张令人发指,正好趁此机会给他们个深刻教训,使其不敢轻视我军!”冯玉祥连连点头,赞许地道:“诸位,我同意安将军的意见,消灭日军有生力量,比什么都来得重要。”
  “我不赞成!”
  顾祝同板着脸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屁话,只能去骗骗那些街头巷尾茶肆里那些听评书的小市民,若真是将在外就不听军令了,那我们的军事指挥系统还如何维持正常的运转?因此,不管这个决定是否紧急,是否必要,还是要上报军委会,让上面心中有一个数,可以权衡利弊。”
  “小毅,不是我不知道抓住战机的重要性,但是,要全歼占据优势地形的日军,总不能依靠坦克和装甲车吧?还得调动生力军才行,也就是说,眼下只有小毅你从淞沪调集一到两个师过来,这样我们才有十足的把握解决对手,而调集兵力,得花费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等候军委和国防会议的最终裁决。若是我参与围攻之各部均已就绪,而上面依旧没有回复,届时我们再炸桥也不迟,这样情理法皆兼顾到了,才不会犯下大错!”
  “墨三兄此言有理,无论如何,我们均不能置中央、置国防会议、置委员长之权威于不顾,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尊重中央,尊重委员长,否则会落下话柄的。小毅,军事政治向来不分家,稍有不慎即万劫不复,这事你得听我和墨三兄的。”陈诚一脸的严肃。
  由于淞沪开战前信誓旦旦三日之内必拿下日租界的承诺没有兑现,现在张治中很低调,一般情况下不发言,但此刻他也忍不住了,劝道:“小毅,炸一座影响国际观瞻之大桥,绝非简单地用金钱可以衡量。现在校长既调兵遣将,防范日军趁虚而入,又幻想着日本屈服于世界舆论之压力,从中国撤军,一座大桥虽小,却可以挑动校长敏感的神经,因此,一切还是听从校长的决断吧,我不想你和校长之间生出误会来!”
  看见三位待自己亲如长兄的战区长官发话,安毅没辙了,只好举起双手摆了摆:“好吧,好吧,此事还是交由校长决断。不过,这个作战计划一定要注意保密,我第一集团军的反间谍机构,每天起码要从我们的机场、兵营和兵站周边地区逮捕十余个装备电台及信号指示灯的日本奸细,日军对我们的情报刺探,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就算牺牲再大,依然如飞蛾扑火一般送上门来,我们必须得加以重视。”
  顾祝同笑着道:“这个自然,现在只希望校长能够尽快拿定主意,否则这样瞻前顾后,迟早会出问题。”
  ……
  山西,太原东南方二十余公里的温庄。
  第五军团司令鲁逸轩和参谋长曲慕辰,漫步在村子西面的汾河边,耳边全部都是各级军官、士官训练新兵的“齐步走”、“立定”等声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3/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