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7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8/1395

  蒋介石连连点头:“这么说来,双方都有机会了……那么,安毅,我想问一下,我们中国能从这场战争中得到什么好处呢?每当我看到地图上被苏俄割去的远东以及他们支持分裂的蒙古,我的心就一阵绞痛,我们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实在太多太多了,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得到以上地区,拿回自清朝以来我们就丢失的主权?”
  安毅非常震惊,现在日军把中国的东北、华北都占领了,而蒋介石却还惦记着蒙古和远东的领土,这样的思维,也未免太不切合当前的实际了。
  蒋介石迎着安毅的目光,压低声音:“德国大使陶德曼传来希特勒元首的口信,德国方面建议中国加入德、意同盟,随后德意将联合向日本施压,待日本也加入德意中联盟后,日军将从中国撤军,德国保证,日军将退回到开战前的位置。”
  “德意中日四国结盟后,德国将尽快打通与苏联的交通线,然后德意联军,将自西向东进攻,日本也将在苏联远东地区实施登陆,然后向西攻击,而中国,则出兵蒙古和中亚。现在苏联内战开启,双方大打出手已成不死不休之势,我们大可加以利用啊!”
  安毅惊出一身冷汗,要是把中国绑上德、日的战车,那今后就将直面美国的威胁。以美国现在占据全球70%以上的工业总产值,那得多逆天才能把美国干翻啊!而且,小日本会不会听话,还另在两说,以日本人骨子里的贪婪,让他们把吃进嘴里的东西吐出来,千难万难,到时候不要没吃着羊肉惹一身骚,反倒不美了。
  因此,安毅连忙劝阻:“校长,无论如何不能与德意同盟。德意纳粹主义的本质,注定了他们要不断扩张,以德国现在与苏联不接壤的状态,要实现希特勒的战略构想,那必然会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这必将触及英法的底线,一旦德国再对波兰进行攻击,那受盟约所限,英法必然会向德国宣战,届时,德国为了不至于两线作战,肯定会选择暂时与实力较弱的苏联缔结和平协议,专心经营西线,只有等德国击败法国,统一欧洲大陆,才有可能对苏联动手,而那个时候,中国已经不知道被折腾成什么样了。”
  “其次,苏俄并非想象中的不堪一击,莫斯科和远东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说不一定会因为外力的介入,而突然消除。以现在苏俄的工业能力,他们陆军的机械化程度,已经仅次于德国,他们在短时间内可以集结的炮群,甚至比德国还要多,再加上其近乎源源不绝的资源补给,一旦中国涉入对苏俄的战火,绝对是得不偿失。”
  “最后,一旦中德意三国结盟,而与我们交战的日本为确保自身的利益,若是选择加入英法一方,则中国不仅将遭受日本的打击,英法为了确保其印度支那半岛的权益,肯定会立即对我们进行物资封锁,甚至直接派出部队进行作战,届时我们倚为依靠的西南后方,反倒成为前线,英法日三国从东西两方面进行夹击,中国还能坚持下去吗?因此,就算美英法对于日本的侵略采取绥靖纵容的态度,我们也切不可上德国的贼船,上船容易下船难,到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蒋介石非常意外,他原本以为以叙府和德国的良好合作关系,安毅肯定会为德国的结盟意向欢欣鼓舞,毕竟现在中国在国际上严重孤立,能够有国家主动抛出橄榄枝,高兴还来不及,哪里能够想得到那么多?谁想得到的答复,竟然是安毅全盘反对!而且安毅分析的每一条,都仿佛像针在扎心肝一样,让蒋介石感到无比痛苦和压抑。
  “可是,如果不与德意结盟,那我们怎么才能收回丢失多年的主权?总不能在我任内,把中国的形状,由枫叶变为雄鸡吧?”蒋介石难过地问道。
  “委座,即便我们与德、意同盟,日本也按照设想加入这个同盟,我们依然不好收回自己的主权……而且,现在日本占据的东北,我们就真的不要了吗?若是日本一路打得顺风顺水,提前把蒙古和西伯利亚全占领了怎么办?我们照样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校长,千万不要被美好的前景所诱惑,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冷静啊!”安毅苦劝道。
  蒋介石这时已经对美好的前景不抱任何期望,来回地踱着步,半晌后终于在安毅面前站定,后怕地说:“安毅,幸亏我找你单独进行交流,我那些幕僚突然见到有列强找我们结盟,而且还是当前国力排名全球第二、第五的德国和意大利主动找上门来结盟,欣喜若狂,连连劝我接受这个盟约,届时在德意的强势干预下,中国就可以获得短暂和平,再整军备战,配合德、日作战,偷袭蒙古和西亚,开疆拓土,留名史册。他们对国际形势,一团浆糊,再加上德国顾问团在背后推波助澜,说得我心痒难耐,现在才突然发现,一切都是我自相情愿,做白日梦罢了。”
  安毅道:“不能否认,德国政府对我们是有好感的,这从希特勒元首派出庞大的军事顾问团,辅助委员长,制定战略作战计划,德国顾问甚至亲自到德械师和教导总队担任职务,帮助我国与日本进行作战就可以看得出来。”
  “德国还是列强中少数不歧视华人的国家,自二八年到现在,我国向德国派遣了两万一千五百二十八名留学生,均一视同仁,就算是最尖端的实验室,德国方面也会有选择地对我们华人开放,这是连日本、意大利都享受不到的特权,我想这也是校长把二公子送到德国留学并参加德国国防军的原因吧。德国还是世界上,唯一不限制向我国出售武器的国家,我们利用德国大笔贷款武装起来的德械师,是校长抗日的中流砥柱。”
  “原本按照道义说,我们应该坚决地站在德国一边,但是国家民族的兴亡,不能简单地以关系的亲疏远近来衡量,若是欧洲开战,将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牵涉国家最多的世界性战争,而美国,将是决定战争走向的决定性因素,不管从哪一个方面看,美国都没有理由抛弃英法,而选择加入德意的阵营,这是当前我们制定一切外交政策的基础。当然,可能开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美英法会很惨,但美国强大的资源储备、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庞大的人口基数,将最终支持美国渡过难关,而我们中国要做的,就是紧随美国的步伐,从中渔利,不管现在日本吃掉多少我们的东西,我们都会一一让它吐出来,甚至赔上它的老本,这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蒋介石连连点头。他对安毅的眼光一直非常信任,当初还在北伐时,安毅就预言到日本会大举入侵中国,随后的历次战争,均证明了这一点,一直到今年中日大战全面爆发。安毅专门针对日本,做出种种努力,大力发展工农业,创建西南军工基地,修建川滇、滇黔铁路,构筑西南出海通道,缔造滇缅公路网络,如今这些初时并不显眼的举措,正在开花结果,不断地充实国家的实力,改变着中日两国的军力对比。
  蒋介石不敢想象,若是没有西南源源不断地提供战机、火炮、中正系列枪械等武器装备和钢材、新式火药等原材料,这个战争还如何打下去,或许多次噩梦中南京沦陷的场景,已然上演。这也是蒋介石专门把安毅叫到自己家里,询问他的意见的主要原因。
第1438章
再次遇袭
  “既然不能指望从国际上获得支援,那就只能靠我们自己了。”蒋介石沉吟良久,再次看向地图,问道:“安毅,你对当前我军排兵布阵有何看法?我要你实话实说,不能搪塞我!”
  安毅点了点头,举起竹条指向华北方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日军三个月灭亡我国根本就是一个无稽的笑话,目前平汉铁路被我军严防死守,随时都可以爆破铁路大桥,日军绝对不敢自这一线发起进攻,我们不介意日军白白送几千人上桥送死,因此,黄河南岸仅有济南周边地区集结有日军主力,华北日军只能以此为前出基地,攻城略地。故,若是我军能够坚决拔除这根钉子,把日军赶回黄河北岸,再把胶东半岛之日军赶下大海,那短时间内,日军除了进攻山西外,别无选择。”
  “现在就要看中日双方兵力调集的速度,不过今天国防会议刚刚对战区重新进行了划分,许多部队需要换防,等我们一切搞定,起码得到一个月以后了,估计在此之前,日军已完成兵力集结,所以下一步我们仍需以防御作战为主。”
  “从目前的情况看,日军只能选择向西和向南两条进攻路线,而不管向西向南,滋阳(今兖州)均为其必攻之地,故济南南面津浦铁路沿线之历山、界首、泰安、大汶口、南驿、曲阜、滋阳应层层设防,充分利用我军战略纵深,延缓日军之攻势,必要时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发起反冲锋,以我之血肉长城,打破日军速胜之幻想。”
  “若是日军意志够坚强,付出巨大牺牲,拿下滋阳,则日军兵力施展空间随即大增,向西,可乘铁路至京杭大运河畔的济宁,然后以济宁为中心,经略附近之金乡、郓城,继而威逼菏泽、考城、内黄、兰封,最后截断陇海铁路,使我第一战区和第五战区分割开来。一旦让其站稳了兰封,则日军可由陇海铁路迅速西进,进占开封、郑州,从侧翼威胁我河防部队的安全,届时不需日军发起攻击,我河防部队只能选择后撤,这样平汉铁路即为日军敞开,日军囤积于华北的百万大军即可挥师南下,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种局面,因此必须做出万全的应对。”
  “若说日军的西路只是潜在的威胁的话,那么南线攻势势必石破天惊,我军非拿出十二万分的精神才能应对。一旦让日军沿津浦路南下,攻占邹县(今邹城)、界河、滕县、官桥、临城、韩庄和台儿庄,则徐州危矣。徐州若是沦陷,则蚌埠、合肥门户大开,首都南京也会受到威胁,故此,欲保南京,必守徐州,欲守徐州,则必在徐州以北的沂蒙山地区,给予日军重创,暂断日寇伸向徐州的魔爪,则江淮可保安定,否则我军将失去江北这一大粮仓。”
  蒋介石细细揣摩,连连点头。
  安毅的分析,与德国顾问团和参谋部的意见基本上一致,但安毅强调的西线问题,此前并未引起蒋介石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日军沿铁路线南下,是最好的选择,而且津浦路沿线拥有兖州铁矿、中兴煤矿等日本看重的矿产资源,断不会舍易求难,但听安毅一解说,才发现西线也是危机重重,若是日本人真的势如破竹,攻下开封和郑州,则平汉铁路、陇海铁路都将成为日军纵横驰骋的舞台,届时山西、河南、安徽、山东、陕西、湖北等地,皆受日军威胁,原本清晰明朗的战局,会重新变得混沌不清。
  现在蒋介石手里并不缺兵员,一旦第三战区全部交由安毅的第一集团军负责,解放出来的数十万大军加上集结于南京的兵力,完全可以组成二十个集团军北上,拼尽全力也要堵住日军前进的道路。
  随后,蒋介石漫不经心地问起了西南大张旗鼓筹办军校四处招生的事情,安毅心中一凛,全神应对,没有讳言此举有逾越之嫌,但一再保证,这样做的目的,不过是吸引广大知识青年从军报国,以充实国家的国防实力。目前教育部和军政部均没有建设新的军校的打算,广大知识青年报国的热情无处发挥,若是把这些年轻人招入部队,又有浪费人才之嫌疑,还不如果断地招入需要学历较高的专业军事院校,进行系统的培训,使之能够为军队的正规化建设服务,真正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而不是到前线当炮灰。
  安毅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主动承诺,如果此次专业军校建设效果良好,待抗战胜利,将免费替中央组建完全一样规模的对等专业军事院校,同时,叙府飞机制造公司将再次向中央支援50架A26战斗机、30架仿德国JU88俯冲轰炸机、15架S3高空侦察机,以弥补保定空战中央空军的损失。
  蒋介石听了大为满意,满脸都是笑容。轻飘飘的几句话,就敲诈来安毅上百万的军资,还得到安毅战后帮忙建立正规专业军事院校的承诺,这笔买卖着实划算。
  这个时候,蒋介石也看开了,以去年西安事变中那么好的机会,已经控制南京城压制何应钦等一干军中大佬的安毅都没有趁机动摇叛乱,篡夺自己的位置,现在中央兵强马壮,同时拥有比之去年宛若云泥之别的崇高声望,安毅更不可能打自己的主意了。
  就在与安毅谈话的时候,蒋介石心中忽然有了主意:既然安毅预计德意日终有一天会和美国干上,那日后日本的败亡将不可避免。等到赶跑日本人,自己就把安毅派到东北去对付苏联人,既然他那么会经营,想必在东北也可以开创出一番新局面来,就算他在东北割据当土霸王也无妨,自己把党国基业留给蒋经国,让安毅在东北充当北中国的守护者,如此分配,方方面面的利益都兼顾到了,自己也算是对得起安毅的尊重和孝心了。
  晚餐时,其乐融融,没有儿子的宋美龄,母爱大发,不断地给安毅夹菜,把安毅的饭碗堆得高高的,让安毅既感动又头痛,只能一个劲儿地把饭菜拼命往肚子填。
  吃完饭,宋美龄依然兴致盎然,吃完猕猴桃,又叫上蒋介石和安毅,来到憩庐的专业电影室,欣赏美亚电影公司去年拍摄的电影《乱世佳人》。虽然这是一部极为经典的电影,美亚电影公司推出后在全球电影市场掀起巨大波澜,也给安毅带来了上百万美元的票房收益,但身边坐着的人毕竟是蒋介石和宋美龄,无论如何也让他静不下心来看电影,一直苦熬了近四个小时,直至深夜才算完事。
  宋美龄兴致很高,和蒋介石一起,亲自把安毅送到憩庐外的车上,才突然想起什么,说道:“安毅,我想到上海去慰问前线将士,同时亲眼看看你在长江口修筑的要塞,我听说你把那些冷冰冰的炮台,全部以中国古典美女命名,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我要把我的见闻,全部写进我的书里,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正在发生的战争。”
  安毅有些迟疑:“师母,虽然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淞沪和浙东战场的主动权,但日军战机却时时跑来骚扰,这一路上太不安全了。还是留在南京好,南京有中央空军主力高志航大队和新组建的三个大队空军,另布置有庞大的雷达网和两个炮兵旅,日军战机无法越雷池一步。师母,等过上几个月,等学生把日本人都赶跑了,您再去看,好不好?”
  宋美龄态度异常坚决地摇了摇头:“我身为你的校长的妻子,怎么能贪图安逸,只顾自己享受呢?既然前线的将士可以忍受日机的轰炸,我自然也可以。而且有你这个校长最信任的学生在身边,我相信你会保护我的?你说呢?”
  “可是……”
  安毅苦笑着把求援的目光放到了蒋介石身上,蒋介石摆了摆手:“安毅,你师母已经多次向我提出请求,但都让我给拒绝了,但这次既然有你同行,我相信你会保护好你师母的。我听说你的车队有二十四辆防空炮车随行,是不是?”
  “是的,自从上次在黄淮空域遭遇日军战机偷袭险死生还后,我现在到哪儿都带着串长长的尾巴,这二十四辆跑车,是我道叔亲自规定的数量,少一架都不行。不过校长,就算是这样,也不敢保证师母的绝对安全啊!”安毅苦口婆心地劝道。
  宋美龄生气了:“安毅,你是不是不愿意和师母同行啊?如果你不方便,我就自己乘车去,我让令俊那丫头陪我去……”
  安毅一听要糟,怎么扯到那个恶魔身上了,连忙道:“好吧,师母,明天一早我就来接你,预计中午会到苏州。明天张发奎将军的第八集团军会返回南京,我身为战区副司令,得到苏州火车站为将士们送行。然后下午我们到南翔。”
  宋美龄满意地笑了:“这样才乖嘛……好了,夜已经很深了,你快回去休息吧。”
  安毅告辞,和恭立一旁的沈凤道一起坐上车,林耀东带着侍卫和一众特种队员,坐上了前后的越野车,车队缓缓启动。
  夜已经很深了,这个时间显然是不能过江了,于是安毅只好回到距离憩庐不远处蒋介石分配给自己的二层小楼,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在中央军校吃过早饭,便到憩庐接上宋美龄,又在警备司令部和防空司令部汇合宪兵车队、防空炮车,返回淞沪前线。
  ……
  清晨,南京城笼罩在一片晨霭中,安毅的车队已经驶出南京城东的中山门。这一回出巡,宋美龄特意叫来美丽端庄的孔大小姐孔令仪作陪,孔令仪温柔文静一副知书达理的样子,倒是让安毅生出不少好感。
  有宪兵开道、防空战车警戒、特种战士和三十六铁卫护卫的庞大车队,跨过白水桥,翻越孔山和九华山,自汤山经新塘至句容,沿着被日本飞机轰炸得千疮百孔的宁沪公路,颠颠簸簸地向前行驶。
  随着日军战机群北上参战,留在淞沪和浙东的战机数量只有上个月全盛时的一半,西南空军的战机数量却稳步增加,再次牢牢地掌控了制空权。日军战机非常狡猾,采取打了就走的游击战术,往往一口气出动数十架战机,升空后一哄而散,各自寻找打击目标,虽然雷达将日军的战机全部锁定,但要同时监控许多目标,以这个时候计算机落后的计算分析能力,实在有些勉强,因此江南大部分城市,甚至远到武汉,都成为了日机的袭击目标,白天公路两旁随处可见“注意防空”的标语牌。
  安毅与宋美龄、孔令仪同乘一辆防弹越野车,车内空气稍微显得有些闷热,坐在副驾驶位上的沈凤道将副驾驶位的车窗打开一条缝,凉爽的空气一下子扑进了车里,稍显污浊的空气顿时为之一清。
  宋美龄的目光,始终注视着窗外历历在目的可怕的战争景象。
  翻倒的车马,未及掩埋的死尸,焦黑的断壁残垣和烧为白地的村庄,出发时原本平静恬淡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战争好像一个狞恶的魔鬼,无情地折磨着宋美龄的神经,整个人看上去好像一下子衰老了几岁。
  文静秀气的孔令仪也睁大眼睛,目光中满是惊恐之色。
  这位今年刚满二十岁的少女,从来没想过,外面的世界竟然这么残酷,眼前所见到的一切,还是在战况得到有效改善的情况下,很难想象,若是日军在上海、杭州方向取得突破,又或者其空军不被西南空军压制,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想到这里,孔令仪崇敬地看向安毅,正是这个年轻人,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和平,听说他正在调兵遣将,准备一举收复上海和浦东地区,然后再收复浙东,彻底地让江南大地恢复宁静。
  “师母,残酷的场面还有很多,你得坚强些!”
  安毅感受着宋美龄微微颤抖的娇躯,转过头,凝视着雕像一样端庄美丽的宋美龄,轻声安慰。
  “师母,这就是战争,鲜活真实的战争!其实现在情况已经好多了,在我空军将士几乎全天候的起飞拦截下,日军的战机不敢在一个地方过多停留,所以造成的破坏比起以前要小得多了。师母,你身为国母,校长还等着你给他鼓舞和安慰,前方的将士和民众,也等着你去鼓舞他们的斗志,您要像圣女贞德一样坚定,无所畏惧……”
  宋美龄听着安毅宽慰的话语,微微点了点头。
  其实,宋美龄并不是一个软弱的女性,十年前当她决定把自己的青春同蒋委员长的政治前途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她就不再软弱了,因此嘴角努力露出一丝笑容,看向安毅:“谢谢你,小毅,我会记住我的责任的,我想心态稍微调整一下,以后会适应这样残酷的景象的。”
  毫无疑问,作为中国最显赫的宋氏家族成员和第一夫人的宋美龄,完全清楚自己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那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是一个以皇权崇拜为中心的封建残余浓厚的国家,要改变这个国家的精神实质,并不仅仅是变换一两次权力或者更新几个政府就可以做到的。但是在美国长大的宋美龄,还是决心通过自己受到的西方教育,来逐步影响和改变自己国家的落后面貌。她努力参加政府活动,参与、支持和影响丈夫的事业,并且身体力行地为国人做出榜样,例如提倡新生活运动,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保护儿童权益等等。她无疑还是中国历史上参政记录较高的第一夫人,她参政的方式并不是直接进入权力场而是具体地承担起某些责任,比如为报刊撰写抗日稿件、发表抗战演说、参与外交事务,飞越太平洋出访西方国家以寻求精神与物质支持,以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协助蒋介石,可以说,宋美龄与蒋介石的结合,堪称珠联璧合。
  车队顺利经过宜兴、无锡,抵达苏州时,第三战区名义上的司令官冯玉祥,已经带着一群幕僚和侍卫,在宁沪公路的苏州城门处迎接。
  身为全国全军的副委员长,冯玉祥自然不会像别人那样卑躬屈膝,一如往常地笑着向宋美龄点头见礼,不过他身后那一群幕僚,却无比激动,围着宋美龄,手足无措,激动得不能自已。有一位前清起就担任师爷的六十余岁老者,竟然向宋美龄跪下,三跪九拜,弄得宋美龄连忙上前搀扶,看得一旁的孔令仪咯咯娇笑。随后,一大群人坐上车,浩浩荡荡地向苏州火车站驶去。
  来到车站,没过多久,一列长长的运兵列车拉响汽笛,开进了车站,第八集团军奉命北调返回南京的先头部队已经到站,张发奎带着一大群将校走下火车,先向冯玉祥和安毅见礼,看到宋美龄时愣了一下,连忙上前叫了一声“夫人”,又向宋美龄鞠躬致意,一大群湖南、福建、浙江籍将校,又惊又喜,纷纷整理军装,抖擞精神,昂首阔步面对宋美龄,力图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蒋夫人。
  火车上的官兵们听说宋美龄是到淞沪前线去慰问士兵,非常感动,纷纷涌下火车,很快车站的空地上,便整齐地排列了近万人的部队,接受第一夫人的检阅。
  车站方迅速搬来了扩音设备,于是蒋夫人就在车站空地上,当场发表了一篇激动人心的抗战演讲。士兵们亲眼目睹了委员长夫人的动人丰采,于是举起手里的步枪刺刀,喊了许多视死如归的战斗口号。
  “呜……”
  就在这时,苏州城内外的防空警报响了起来,宋美龄立即被安毅、冯玉祥、张发奎和一众将校、侍卫簇拥着,躲进了车站防空洞,可是防空洞位置有限,根本就容纳不下外面那么多人。
  安毅见状,大声叫着隐蔽,让官兵们各自找地方躲藏,不过这些官兵担心被委员长夫人看扁,硬是不愿意离开车站前的空地,直到司令官张发奎发火了,命令再不隐蔽就地枪决,人群才慢慢散去,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飞临苏州火车站上空的八架日军轰炸机,很快发现目标,并开始俯冲投弹,第一颗炸弹在五百米空中脱离机翼,挟带令人心悸的尖啸落下来,冲天的火焰和烟柱立刻腾空而起,将候车室的平房变成一堆燃烧的废墟。紧接着又是七枚炸弹从天而降,剧烈的爆炸声响起,血肉横飞。
  这时,安毅的二十四辆防空炮车已经摆开阵势,对着天空猛烈射击,火车上的十二门防空机枪,也汹涌地喷吐着火舌。可是日本飞机原本就是偷袭,把所有的炸弹倾泻一空后,就像小偷一样溜走了。
  又过了两分钟,西南空军战机才赶到,向着日军战机消失的地方追去。
  苏州火车站空地上,一片惊心动魄的悲惨景象,到处遍布尸体,肉酱血雨,断肢残臂历历在目,伤员的呻吟惨叫声不绝于耳。第八集团军这个先头部队损失惨重,大约一个师的官兵,起码损失了五分之一,原本齐整鼎盛的军容已经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灰头土脸的狼狈。
  宋美龄亲眼目睹了这场大屠杀,喃喃地道:“这就是真实的战争吗?多么可怕,多么让人心痛啊!”
  孔令仪更是吓得面无人色,白皙的脸上挂满了泪花,显然是被眼前的一幕震慑了。
  安毅柔声安慰道:“夫人,日军很狡猾,总是采取这样近乎无赖的偷袭方式,给我们部队带来严重的损失,相信我,他们嚣张不了几天了,我一定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宋美龄苦笑着点了点头,一双纤手不由自主地握紧了孔令仪的小手,娇躯兀自颤抖个不停。
  随后,部队开拔的时间到了,安毅和宋美龄目送张发奎带着将士们登上火车,火车向西方驶去,留下满地伤员和尸体,由本地驻军处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8/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