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8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5/1395

  丹巴多尔济亲眼目睹了发生在外蒙古的一系列政治事件,对乔巴山等人的统治很不满意。经过精心准备,丹巴多尔济混入人民革命党里,又联合了几百名党员代表,在蒙古人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他上台以后,对乔巴山的过激行为作了纠正,禁止人们向各地的封建主和喇嘛寺院发动进攻,鼓励各地的资本积累和生产,同时大力宣扬,吸引外国商人到蒙古投资。
  在思想上,丹巴多尔济一改过去那种空喊口号式的单调的苏维埃宣传,高举蒙古民族主义的旗帜,要蒙古人要为实现蒙古的振兴而奋斗,同时保全喇嘛教,并使喇嘛教适应新的社会形势的需要。
  丹巴多尔济的执政,使一大批恢复权利的有知识的封建主走上了建设蒙古的道路。蒙古民族也因此大有“复兴”的迹象。丹巴多尔济政府的对内政策比较宽松,取消了乔巴山奉行的高压政策,尽量使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有较大的余地,让他们比较自由地发展。
  同时,丹巴多尔济秘密派人前往南京,希望蒋介石能够派遣部队驱逐苏联红军,进驻蒙古,使得蒙古置身于中央政府的保护之下,但由于苏联红军对中蒙边界控制严密,一直无法如愿。
  可是,丹巴多尔济的统治并未维系多长时间,当斯大林巩固政权,重新对蒙古变得重视后,丹巴多尔济和他领导的政府,就被有着苏联红军支持的乔巴山推翻,丹巴多尔济和他的追随者,也被关进了库伦郊区的劳改农场,进行劳动改造。
  这次东北集团军进驻库伦,甄别监狱里的犯人时,这些反对派的政治领袖,都被放了出来,当听到解救自己的是中国军队后,感激得痛哭流涕,丹巴多尔济说,若不是忌惮长期驻扎于蒙古境内的苏联红军,他早就宣布蒙古回归祖国了。
  不管其是真心还是假意,但至少这是一股可以利用的力量。于是,安毅决定主动接见这些反对派领袖,就当前的局势交换看法。
  刚开始丹巴多尔济还不敢置信,与自己交谈的,竟然是国民党中央的实力派人物安毅,但看到众多将军都称呼安毅为司令时,才终于信了,想到自己曾经看过的《模范营》、《铁血雄师》等书籍,再联想安家军对日本作战取得的优异战绩,信心大增,立即推心置腹,将自己的心里话和盘托出。
  安毅和丹巴多尔济等人关门密商了一天,最后达成共识:蒙古将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存在,但中国政府,尤其是安家军,要确保蒙古人民宗教信仰自由,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蒙古议会将效仿东北集团军在东北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采取三三制编成,即军队代表、政府官员和民选议员三方面组成,其中民选议员占据议会总人数之一半,这样可以确保在制定政治经济等决策时,维护蒙古人的利益。省长由中央指派,政府官员由省长任命,议会有权力对省长的某些行政命令行使否决权。
  安毅承诺,将帮助蒙古建立起完善的工农业体系,帮助蒙古人民过上好日子。当务之急是建设火电厂,争取在明年年底前,解决蒙古的用电难问题。
第1458章
烽火连天
  现代战争,只要掌握了制空权,同时据有兵力和火力上的绝对优势,兼之对手又是不义之师,在这种情况下,敌人要想挽回败局,几乎若做梦一般。
  浙东战事,鬼子便是如此,一路兵败如山倒,直至被完全逐出宁绍平原。
  十二月一日夜,安家军新八军和第二十八军会师于临浦县城,全歼守军一个大队,鬼子强捋而来的两万余伪军,在开战之初就选择向安家军投降,完全没有发挥日本人想要到达的战力。
  安家军收复临浦县城后,马不停蹄,继续北上,直逼杭州钱塘江南岸之萧山县城。
  十二月二日上午,驻守钱塘江河防和萧山县城的日军一个混成旅团,在日军浙东战事总指挥中島今朝吾中将的鼓励下,妄图凭借坚固工事负隅顽抗。
  在地面进攻正式发起前,西南空军铺天盖地的战斗机和轰炸机迅即光临,将整个钱塘江南岸日军精心构筑的工事轮了个底朝天,同时,日军设于萧山县城中央高地的防御阵地,也遭受战机无情打击,日军军心涣散,与新八军前锋第六十八师第二零五旅稍一接战,便被安家军步兵炮、迫击炮、火箭筒、自动步枪所构筑的火力完全压制。
  经过半日的战斗,在我后续有生力量源源不断投入战斗的情况下,日军被全歼于萧山县城内外。
  六十八师暂作休整,第二十八军新十三、新十四师,和新八军第一三七师一起,全速攻向绍兴方向。
  杭州方面,舟桥部队迅速出动,开始铺设横亘于钱塘江上的浮桥,半天时间,一座可通行卡车和装甲战车的浮桥横卧江面,早已蓄势待发的第二十四军、第二十六军,若猛虎出笼,直扑钱塘江南岸。
  第二天待大军过完,工兵部队立即投入到修复钱塘江大桥的工作中去。
  十二月三日,继攻破日军于绍兴以西柯桥县城构筑的防线后,安家军再破日军于绍兴城,全歼守军日军第十七混成旅团,缴获两面联队旗。
  至此,被中島今朝吾奉为左膀右臂的第十五、第十七混成旅团,便被全灭于浙东境内,连个水花都没有溅起。
  率领第十六师团主力坐镇宁波的中島今朝吾终于明白形势的严峻了,安家军的凶悍,远远地超过了他的认知,他一直以为玉田县城所遭遇的那部中国军队,才算是中国军队中的精锐之师,安家军估计还是吹牛的成分多,在他的印象里,贫穷落后的中国,哪里有那么多精锐拿出手啊?
  但现实给了中岛今朝吾一记响亮的耳光,他清楚地知道,不管是临浦、萧山,还是柯桥、绍兴,城防都是他一手布置,自信经过严密的部署,再加上日军一贯的“死战”、“玉碎”精神支撑,再不济也可以撑上十天半月,届时自己伺机而动,展开日军擅长的运动战,歼灭一两个骄纵冒进的安家军主力师,那么安家军对浙东的进攻,就将完美地化解。
  谁知道真正接战后,中岛今朝吾才惊讶地发现,原先引以为傲的防御工事,在安家军强大的火力打击下,竟然成为了豆腐渣工程,每一道防线几乎都是一触即溃,精神力量在钢铁火药的杀戮下,毫无还手之力。
  中島今朝吾如坐针毡,左思右想之下,还是主动放下面子,坦诚错误,向大本营求救,但此刻,日军的战舰不是云集于朝鲜、华北周边地区,就是用去攻略海南岛了,淞沪及浙江周边地区,根本没有大量运输舰救援,陆军省和参谋本部,要求中島今朝吾固守宁波待援。
  这时,中島今朝吾又得到消息,安家军张存壮第四十九军突破四明山防线,正在向溪口方向挺进,预计明日就将杀到奉化城下,彻底堵住十六师团的退路。
  至此,中島今朝吾再也不敢耽搁,看到窗外夜色降临,决心趁着黑夜掩护,向宁波以南山区转移,一方面山势险峻道路狭窄,安家军追击部队施展不开,为大本营筹集船只调往东南沿海营救所部赢得时间;另一方面,绵延的山势和茂密的树林,可以起到隐蔽自己、防止安家军优势空军空袭的作用。
  第十六师团留下一个“敢死大队”死守宁波,又给一群大小汉奸升官奖赏,称自己将率领师团主力,前往溪口征讨敢于犯境的中国军队,希望各部协助皇军防守,待班师回营后,重重有赏。由于日军严密封锁了消息,主力撤离宁绍平原也是在深夜里,大多数汉奸还沉溺在鬼子无比强大的幻觉里,自然是唯唯诺诺,唯恐表现不佳,引起鬼子的怒火。
  中島今朝吾带着部队一路向西,抵达奉化城后,突然加速向南逃离,遁入天台山山脉中。此刻,浙东日军还在健跳、宁海、天台、海门等地留有少部分部队,维持汉奸政权的正常运转,与之对峙的中国军队,还不知道浙东一线日军已经成了空壳子。
  中島今朝吾虽然非常狂妄,但在陷身危局时,求生的意志无比强烈,终于用果断的撤退,为自己赢得了生路。
  十二月四日,安家军攻破曹娥、百官、五夫等城镇和余姚县城。同一天,张存壮第四十九军袭取奉化县城,自西南向东逼向宁波城,堵住了宁波守军的南撤之路。
  相比之下,北路大军军容更为鼎盛,十二月五日,安家军四个军十个师,不费吹灰之力击破丈亭镇和慈溪县城之日军后,自西北方向压向宁波一线。
  中外记者数百人,加上南京政府和中央党部宣传部门上百官员,自十二月三日开始,便追上了东进的主力部队,一路跟随大军前进,感受着安家军势如破竹、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雄姿,惊讶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欧美记者在发回给报社的稿件中,多次用到“无可匹敌”、“军容鼎盛”、“比德军还要可怕”等形容词,使得各国政府政要和军队将领,迅速给各大报社致电,必须详实地记录安家军的一举一动,还有具体的战法,以便研究破解谜团所用。
  此刻宁波城里的汉奸和伪军,还不知道外界的情况,所有的消息来源,都被存心与宁波城一起“玉碎”的一个大队的鬼子给封锁了。
  而安家军所有将帅也不知道,双方接战前嘴臭无比摆出一副无所畏惧模样的中島今朝吾,竟然下了个软蛋,连和安家军照面都没打一个,便选择悄悄开溜了。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安家军于十二月六日,对宁波城展开了全面攻势。
  杀鸡用牛刀,共400余门150mm、120mm口径的重型榴弹炮,对准宁波城周边地区的防御工事,就是一通猛轰,在战斗机和轰炸机群严密监视下,二十余万军队,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向城里发起猛攻。
  未及半日,宁波城便成功光复,总数量十二万的伪军,被大炮炸死了三万,其余的被铺天盖地的炮弹给炸懵了,果断选择投降。
  随后,攻城部队分出一部,沿着甬江冲向镇海县城,成功光复宁绍平原上的最后一座城镇。
  直到打扫战场的时候,安家军从下到上,才知道十六师团已经夹着尾巴,从南边的天台山逃跑了。
  随后,在杭州前敌总指挥部协调下,石珍第二十八军、张存壮第四十九军,继续向南发起追击,新八军、第二十四军、二十六军,分别驻防宁波、绍兴和萧山,肃清汉奸和伪军残余武装,消灭混迹于百姓中的日伪特务,彻底平复战争对浙东人民造成的伤害。
  经过六日夜激战,安家军全歼日军一万二千三百余人,消灭伪军二十万,成功收复宁绍平原所有城镇,史称“宁绍大捷”。
  在安家军发起浙东决战的同时,日军在朝鲜一线也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扫荡行动,自十二月五日起,朝鲜日军集结十四个师团的兵力,从西北和东北两个方向,向抗联各根据地缓缓压去。
  虽然抗联各军采取了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与敌人巧妙周旋,但敌我实力悬殊太大,日军顺着朝鲜半岛两边的两条铁路大动脉,一路稳扎稳打,对每一座山岭、每一条溪流、每一个岩溶洞都展开地毯式的扫荡。抗联各军损失惨重,尤其是朝鲜半岛西北地区金成柱创建的朝满民族根据地,几乎被连根拔除,金成柱带着少数几人,逃回中国境内的长白山地区,残部汇入抗联一军,担任第二方面军总指挥(相当于一个营的兵力)。
  东北方向,日军一路收复镜城、清津、富宁、茂山、钟城、稳城等城镇,杀向中国的图们和延吉,抗联各军集结重兵,竭力抵抗,想尽办法延缓日军的进兵速度,但无奈敌众我寡,铁路沿线城镇一一丢失。
  至十二月底,日军攻占图们、延吉、敦化、蛟河,彻底打通京图线,将朝鲜半岛与伪满首都新京(长春)用铁路连接在了一起。
  山西战场,各条战线陷入对峙与平静,但深入敌后之第十八集团军,却如鱼得水,先后取得涞源、冯家沟、广灵、蔚县等大捷,又奇袭阳明堡机场,毁机二十四架,歼敌上百人,把游击战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慢慢发展壮大。
  山东战场,日军一度派出两个师团,沿着黄河南岸,一路向西挺进,经长清、平阴,攻向东阿县城(今东阿镇),但在平阴县城以南山地丘陵地区,遭遇汤恩伯第三十一集团军和张自忠第三十三集团军共十三个师迎头痛击。
  在我军占据优势地形的情况下,日军苦战数日,终于不支退去,日军大本营深刻反思,终于意识到与中国拼人力物力消耗,乃不智之举,石原莞尔的计划是最符合当前日本实际的,终于下令已经秘密潜伏于印度、缅甸、马来亚、兰印和菲律宾的特工人员,发起一号攻势,为谋取兰印群岛,创造机会。
  同时,游弋于加罗林群岛的日军一支小型航母编队,开始向巴布亚新几内亚岛及澳大利亚大陆前进。包括航母编队的所有船员,以及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在内,谁也不知道此次将向巴布亚新几内亚岛及澳大利亚大陆投放的,全部都是生化武器弹。
  澳大利亚及其北部的屏障巴布亚新几内亚岛上所有的生物,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
第1459章
插上翅膀
  南京,国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办公室。
  蒋介石拿着一份厚厚的电文,沉吟许久,才对站在办公桌前面的外交部长王宠惠道:“亮畴兄,你怎么看待这一事件?国民政府对此应该持何等态度予以回应?若是我国与远东建交,会不会引发苏俄剧烈反应?”
  王宠惠凝眉思考了好一会儿,才郑重地说:“目前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对远东共和国建国一事持观望态度,至今仅墨西哥政府不愤苏俄对托洛茨基的暗杀而选择与远东共和国建交,商谈互设大使馆,开设双边贸易等事项……在宠惠看来,苏俄中央,毕竟占据苏联国土中最繁华、最富庶的欧洲部分,并且作为偏师的西亚,还控制在亲莫斯科的军方将领手里,随时可以从侧翼攻击远东军队,不管从政治、经济,还是从双方实力对比来看,远东共和国最终获胜的希望都不大,所以我们应该特别谨慎才是。”
  蒋介石默默地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又问:“那我们国民政府应不应该发一份谴责宣言,指责远东共和国政府,针对苏联平民的屠杀?”
  王宠惠脸色一变:“千万不可。蒋廷黻先生(驻苏联大使)虽然从莫斯科发回诸多关于此等事件的报告,但据宠惠分析,此定是斯大林及其控制之情报机构有意栽赃嫁祸,远东共和国政府再不智,也不会在双方交战之机,突然置自己先前的好名声于不顾,做出公然挑衅全苏联平民之恶行来,丧失民心。”
  “看看苏联境内发生的一个接着一个耸人听闻的大事件,若说都是远东共和国指使,也太小看天下人的智慧了,对于一个立志要入主中央的地方政权而言,是很难想象的……另外,远东共和国刚刚从蒙古调走军队,把驻军的权力交还于中国,若是国民政府落井下石,国际社会会如何看待我们,看待委员长您?”
  蒋介石站了起来,来回踱步:“蒙古议会于前日致电中央,请求中央政府派出一位德高望重的省长前往蒙古履职,置蒙古于中央直接管辖之下。我左思右想,世间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远东共和国竟白白地把两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拱手让回,这中间有无阴谋诡计?在昨日的行政院会议上,我将此事提出,询问中央诸公,谁可赴库伦担任这个省长职务?结果会场一片寂静,我一一点名,听到的全是推托之词。”
  “以往能够到地方担任一方牧守,谁人不趋之如鹜?即便自己不能,也多推荐自己的门生故旧,或者是同一派系的官员,但事情临到了蒙古头上,竟然出现此等变故,我大感意外,会后询问伯聪(魏道明字,时任行政院秘书长)后,才了解到,原来蒙古乃苦寒之地,一年里气温最低可达零下四十余度,而最热也可达四十度,气候条件极为恶劣,兼之蒙古周边地区,饿狼环视,今日本军队占据察哈尔、绥远、热河和东北,可以从多个方向对蒙古进行攻击,西边和北方又是臭名昭著的北极熊,可谓四战之地,谁敢到库伦去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
  “可是,若是没有人敢到蒙古担任省长,那国家对蒙古的控制,就属于一句空话。另外,我们到现在还不了解,那个异军突起的东北义军是怎么回事,短短的时间突然发展到如此规模,若说中间没有远东红军的影子,谁也不会相信……亮畴兄,此事一直悬而未决,你是国际事务和外交方面的专家,你说中央该如何应对啊?”
  王宠惠一阵头痛,自蒙古议会发表通电以来,此事一直困扰着他,毕竟蒙古回归祖国,这么大的事情,外交部怎么可能不知道?为此他还专门调来卷宗细细分析,但所有的资料,都是一九二四年以前的,现在外交部对蒙古的情况根本就是一抹黑,这让王宠惠分析起来有些束手束脚。
  “依我看,还是一个字:拖!”
  王宠惠无奈之下,只能以惯例处置:
  “在远东共和国和苏联之间分出胜负之前,我们最好不要去碰蒙古,毕竟那是斯大林的禁脔,谁也不敢想象,一旦远东共和国落败,苏联数百万大军压境会是一个什么景象。我中国独自应对日本的进攻已经比较勉强,谁有把握应付滚滚南下的苏俄大军?在国家与国家的交往中,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决定了其最终的话语权,中国当前全力对付日本就好了,根本没必要节外生枝。”
  蒋介石停下脚步,皱着眉头问道:“那我们如何回复蒙古议会的连续来电催请?我担心这样拖延下去,会伤了爱国义士之心。若是因此而致使蒙古分离,罪莫大焉。”
  王宠惠实在是没辙了,只好道:“委座,若说文武官员皆不怕死者,唯安将军麾下才有此等人才,还是召唤在杭州督战的安将军至南京来商议吧。今浙东战事基本平复,虽然奉化以南的天台山地区,依旧在发生零星交火,但就当前大局而言,基本上已经可以宣告日军的败局,有无安将军在杭州主持,均无大碍,委员长可当面询问安将军,有无合适的人才,到蒙古履职,中央批复即可,以后不管出了什么变故,也怪罪不到委员长的头上。”
  蒋介石眼睛一亮:“这是个好主意。这几年来,源源不断的留学人才回归叙府,让中央好生羡慕,若在安毅军政系统中择一大将,再辅之以大量归国俊杰辅佐,必能应付蒙古错综复杂之局势。”
  王宠惠听到蒋介石采纳了自己的意见,不由暗吁一口长气。
  蒋介石回到座位上,叫陈布雷进来,立即电告杭州方面,让安毅尽快赴南京,商讨国事。
  ……
  蒙古,库伦城东一百二十五公里的巴嘎诺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5/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