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8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7/1395

  等到安德烈维奇把部队整顿完毕,发现全师补给损失大半。这主要是因为那些受惊的马匹不受控制所致,频繁的轰炸,使得大约五百辆马车失去了控制,侧翻或者被毁,而这直接导致了整个后勤补给的缺乏。
  而大炮大多采用卡车拉拽,在行进的队伍中无比显眼,从一开始就成为轰炸机重点照顾的目标,因此一通空袭下来,折损了个七七八八。
  安德烈维奇不由暗自庆幸,幸亏自己英明,把骑兵团留在后方,否则这一轮轰炸下来,肯定损失惨重。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安德烈维奇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在政委彼得奥尔齐和内务委员别里科夫的催促下,硬着头皮指挥部队,继续北上,可是等他到了地头,才发现克孜镇已经被占领,而且敌人还把其经营成了一个看上去极为坚固的防线。
  从望远镜里看到这个情况之后,安德烈维奇无奈地摇了摇头,心里明白先机已失,接下去要做的便是尽快整顿部队发动攻击。从敌人的部署看,数量并不多,说不一定能够攻破敌人的阵地。
  于是,安德烈维奇立刻命令部队,展开进攻队形,准备发动攻势。
  经过侦察部队的缜密的侦察,安德烈维奇发现对方在西北方和正北方的防御阵地,依托山岗,修得异常坚固,而东北方处于低洼地带,虽然泥泞不堪,但好像对方没有派出军队进行防守,于是立刻确定了攻击的放案:首先派出一个步兵团进攻北方的主阵地,牵制住对方的防御火力,再派出一个营攻击西北方向,造成攻坚的假象,其余的部队向东北方突击,争取一鼓作气突破那片低洼地带,尽快攻入镇子中心,这样能够以最快速度动摇对方的整个防御体系。
  下达完命令后,苏军就开始了准备,半个小时之后,八门75mm野炮开炮,这是二师仅剩的火炮,本来还有十六门107mm野炮和二十四门75mm野炮,可惜在刚才的空袭中报废了,此外就是一些迫击炮协同进行炮击。
  苏军的炮兵刚刚发话,立即遭受第八摩步营炮连的还击。
  八门120mm榴弹炮,加上八门81毫米迫击炮,一发发炮弹带着沉重的呼啸声,从天而降,瞬间就将苏军的炮兵阵地包围,大大小小的蘑菇云直冲天际,那巨大的爆炸和闪光,让猝不及防的苏军损失惨重,火炮、炮兵还有准备进攻的步兵,全部被炮火笼罩,残肢断臂夹杂着大炮的残骸,在空中横飞,声势好不骇人。
  第八摩步营的炮击,整整持续了五分钟,火力强度和密度,让所有幸存的苏军感到极度震惊,在他们看来,拥有这么强大的炮火,自己面对的对手绝对影藏了实力,不会像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接下去的仗不好打了。
  初战失利,使得参加佯攻的部队士气遭到很大的打击,不过在内务部队组成的督战队的机枪下,大部分的官兵都只能拿起手中的武器,在政委和各级指挥员的带领下,向前发起攻击。
  苏军的步兵排成了很长的散兵线,每道散兵线距离五十米,让人觉得诡异的是,苏联人竟然在长长的步枪上架起了明晃晃的刺刀,然后缓慢向主阵地压了过来。
  看到苏军采用的战术,在主阵地后方的高地掩体里用望远镜观察的第十五摩步连连长高邻升上尉皱起了眉头:“不会吧,苏军不是发疯了?他们竟然还使用普法战争时的散兵队形?这不是送死吗?”
  一边说,高邻升一边回头看了看站在他旁边的作战参谋戴志林少尉。
  “没道理啊,苏军可是经过国内战争洗礼的精锐,怎么可能犯这种错误?”
  刚刚从叙府士官学校毕业的戴志林通过架设在了望孔的潜望镜,看了一下苏联人的攻击阵型后,也发出同样的疑问。
  “有问题,难道是陷阱?”
  戴志林想了想,问道:“连长,要不要向营长汇报?”
  高邻升果断地摇了摇头:“不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先看清楚苏联人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伴随着冲锋号响起,苏军开始发起冲锋,“乌拉”声中,加速奔跑起来。
  “敌人就这么冲锋了?”高邻升微微一怔,随即冲到步话机旁,对着送话器大声命令:“前沿阵地注意,把敌人放到一百米内再射击,迫击炮在两百米处进行炮火压制!记住,不要放过一个敌人!”
  就在高邻升结束通话的时候,阵地前方响起一阵阵猛烈的爆鸣声。这是迫击炮开始进行压制射击。
  一发发炮弹喷射而出,在对面两百多米的距离上绽放起来,瞬间几个在炸点附近的毛子兵踉踉跄跄地倒在了地上。
  苏军没有退缩,勇敢地呐喊着向前猛冲。
  这个时候,主阵地上的通用机枪开始扫射,通用机枪特有的“咳咳”的射击声,在这里变成了地狱奏鸣曲,冲在最前面的毛子兵一片片如同正在被收割机收割的稻子一样被放倒,很短的时间内,苏军的尸体就把阵地前方的空地铺满。
第1552章
骑兵阻击战
  当苏军出现在东北方低洼地踩响地雷时候,用树枝和稻草将自己隐蔽起来的两个排官兵心中都是一紧,他们没有想到,苏军竟然会把主攻方向选择在这一线。
  “见鬼!难倒老毛子不担心这边的沼泽和泥潭会吞噬他们的部队吗?”
  负责防守这里的摩步连连长侯旬涛上尉眉头紧锁,向趴在身边的作战参谋陈岳少尉问道。
  陈岳脸上满是泥浆,看不清楚他的表情,只能听到他因长时间浸泡水里全身热量快速流逝后略带颤抖的声音:“估计敌人熟悉这边的地形,知道这片泥泞下面都是实土。想想也是,这乌兹别克到处都是戈壁和沙漠,有这么一片水源充足的地方,肯定是每一寸土都摸遍了,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这里将会是以后乌兹别克重要的粮食产区。”
  “或许吧!”
  侯旬涛点了点头,小声下达命令:“各就各位,随时准备射击!狙击手注意苏军的指挥官,机枪手注意向人多的地方大,我们没有坚固的工事,不能把敌人放到身边打!”
  接到命令后,所有官兵全部提高了警惕,狙击手在狙击镜里注视着苏军的一举一动,机枪手调整好了机枪标尺,步兵们则握紧了手里的半自动步枪、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力争给敌人以最大杀伤。
  第八摩步营营部,营长郎朗少校同时接到左中右三线的急报,神色凝重,凑到地图前仔细看了好一会儿。现在,炮兵正在压制苏军向正北方向主阵地的攻击,这一线敌人的进攻很猛,炮兵根本无暇分心他顾。听着正面猛烈的枪炮声,郎朗认为敌人于两翼展开的攻击,应该只是为了配合正面强攻而采取的佯攻,不过为了预防万一,他还是派出了预备队的一个坦克伴随连前去右翼增援。
  由于缺乏炮兵火力的支援,苏军在大约八百米的地方摆开了战斗队形,这次打头阵的是两个团的直属骑兵营,这是苏军每支正规部队都有配属的部队,师一级有骑兵团,团一级有骑兵营,营一级有骑兵连,主要是为了弥补车辆和机动力上的不足而编成。
  骑兵在战斗中承担着侦察和快速机动的作用,在此次北上河口森林途中,他们负责为大部队警戒开道,因此躲过了安家军空军的轰炸。
  对骑兵来说,冲击敌人的阵地正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因此深受布琼尼第一骑兵军影响的苏军骑兵,很快便排列好了队伍,坐在马上等待最后的冲击命令。
  突然,冲锋号响了起来,队伍最前列的苏军骑兵忽然猛地一声呼哨,随后那些骑手便开始催动胯下的坐骑,挥舞雪亮的马刀,向低洼地带冲了过去。
  虽然在这期间,不少战马踩响地雷,被炸得人仰马翻,支离破碎,但更多的骑士,却怡然不惧,奋勇向前。
  在沙俄和苏联的历史上,骑兵这个兵种一直是战场上最耀眼的明星。苏联位于北亚、东欧,国土多平原、高原,一望无际的东欧平原及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荒原、哈萨克草原,给骑兵提供了天然的战场。因为草场广袤,这里生长了许多的游牧民族,而马则作为最主要的牲畜,这些游牧民族世代繁衍于这里。交汇融合,逐渐形成一支支马上劲旅,并且出现了哥萨克这个新的族群。
  哥萨克一词源于突厥语,意为“草莽英雄”或“浪子”。哥萨克人主要分布于顿河、捷列克河和库班河流域,按地域组成几个军事公社,骑兵是他们最主要的武装部队形式,他们长期受沙皇雇佣,骑兵在俄国军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十月革命后,在苏联内战中,有一百多万分属红军、白军的哥萨克战死!内战中,苏军开始正式组建骑兵部队,其中的主要兵员,就是哥萨克。苏联内战期间,有一支骑兵部队所向披靡,他们带圆筒行翻毛帽子,有的身披带头套的黑色大氅,装备骑枪和高加索式军刀,这是布琼尼统帅的哥萨克骑兵……在苏联内战中所向披靡的红军第一骑兵军。第一骑兵军是苏军历史上第一支正规的骑兵部队,正是由于第一骑兵军的出色表现,苏军不断扩充骑兵,到现在,几乎每一支步兵部队也都有骑兵的存在。
  很快,这些骑兵就穿过了雷区,他们不停地吹着口哨或者纵声的喊叫,手中的钢刀不停地在空中舞出一朵朵耀眼的刀花,战马奔驰,向着安家军藏身的地方冲了过来。这些骑兵一共分为三拨,彼此间的间距拉得很开,虽然在这看不到防守部队的存在,但他们依然有着很高的警惕。
  到距离安家军藏身的灌木丛三百米外的时候,苏军骑兵开始纷纷弯下身子,把脑袋贴在马的脖子上,尽量减小身体的中弹面积。
  “迫击炮射击!机枪压制!”
  侯旬涛一边看着逐渐逼近的苏联骑兵,一边下令。
  很快,隐藏在灌木丛后方的60mm和40mm口径的迫击炮开始进行射击,一发发炮弹拖着尖锐的哨子声飞向了目标,在剧烈的爆炸声中,一些苏联骑兵连人带马摔倒在了地上,更多的却是留下胯下的战马奔腾,而骑手却被炸上了天空。
  可是,十二门迫击炮根本不足以压制两个营的苏军骑兵,大部分骑兵突破了安家军的火力拦截,继续向前猛冲。
  这时,机枪手已经开始扣动扳机射击。
  通用机枪那布满了散热孔的枪管里,发出地狱里才能够看见的火光,而另外一边的供弹手,则拼命地拉直金属弹链,好让机枪能够顺利地发射。如同飞蝗一样的子弹,组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火力封锁网,绞杀着区域内所有的生命。
  几乎是一瞬间,冲在最前面的几十个苏军骑兵栽倒在地,他们和身下马匹中弹后流淌出来的鲜血,把身下的低洼地染得一片通红,许多积水的地方,全部都是血水。
  但是,苏联骑兵没有退缩,而是更加疯狂地继续向前冲,就在同一时间,骑兵后面的步兵也开始了冲锋,那些苏联人一边呐喊着“乌拉”,一边往安家军的阵地冲了过来。虽然炮弹和子弹无情地把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杀死,但是更多的人涌了过来,如同汹涌的洪水不断冲击安家军无险可守的阵地。
  很快低洼地里便堆满了尸体,不过从战斗的情况来看,苏军占据了优势,他们在数量上远远地超过了守军。
  虽然两个摩步排的火力异常的强大,特别是十挺通用机枪构成了密集的封锁火力,但是这种气冷式机枪有一个异常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机枪打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枪管过热的情况,这时只能更换枪管。
  一个熟练的士兵,更换枪管只需要五秒钟,但是对于苏军的骑兵来说,这短短的五秒钟已经足够了,于是,在几挺通用机枪哑火的同时,苏军骑兵冲进了安家军官兵藏身的灌木丛,然后找到趴在地上的守军,举起雪亮的长刀,用力地劈下去。
  由于遭到骑兵的近身攻击,机枪阵地开始向后方紧急转移,通用机枪的密集射击声瞬间停止,苏军步兵面临的压力立刻减小,士气大振之下,呐喊着举着刺刀冲进了安家军藏身的灌木丛。
  一瞬间,小小的突破口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漏洞,无数的苏军呐喊着从这里杀进了安家军的阻击阵地。
  “全体注意,扔手榴弹!”
  侯旬涛满脸杀气,他的额头被苏军射出的子弹擦出一条血痕,鲜血横溢,不过这却带给他一种难言的亢奋感觉。
  在侯旬涛身边,大约有一个排的士兵组成了密集的步兵防线,听到连长的命令后,他们使劲地扔出了手里的长柄手榴弹,顿时把苏军炸得鬼哭狼嚎,惨不忍睹。
  不过苏军实在太多了,除了骑兵外,后面还有密密麻麻的一大坨,毕竟是近两个团的兵力压上来,就算是一个换十个,也是个有输无赢的局面。
  连扔三轮手榴弹,把靠近二线防线的苏军全部炸光后,步兵开始进行射击。
  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所有的武器一起开火,苏军士兵惨叫着倒下,不过后面的苏军,在政委和各级指挥员的带领下,继续往前冲去,他们以为对手也和他们手里的莫辛纳甘步枪那样,打完一发子弹,一定得拉动枪栓完成退弹上膛才能继续射击。
  不过,事实远远地出乎了苏联人的想象,他们的对手,根本没有任何射击停滞的现象,枪口里不断喷射出火舌,苏军从军官到士兵,不断地倒下。
  尤其是狙击手,这一回可以说过足了瘾头,由于苏军冲锋时,政委和指挥员总是身先士卒冲在前面,结果他们便成为了活靶子,几乎是一枪一个,很快,两个团上百位营连排班级的指挥员,便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这时候,撤退到二线阵地后方的通用机枪,再次响了起来,同时,阵地后方的迫击炮疯狂地咆哮着,把一发发炮弹发射到苏军的进攻队形中炸开,苏军近两个营的骑兵,便在这样与送死无异的冲锋中慢慢消耗殆尽,而苏军步兵的尸体也是摞了一层又一层,此外还有无数受伤的人,在痛苦地呻吟。
  战斗一直持续了半个小时,二十辆装甲运兵车开到了洼地的后方,随着后门打开,一个连的步兵冲下了车,迅速投入战斗。同时,装甲车也开始利用车头的通用机枪,进行射击,苏军阵亡和消耗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看到这种情况,负责指挥的苏军指挥员只得下令暂时撤退,整军再战。
第1553章
战略合围
  苏军第三师的反击无谓而可笑,以步兵追击坦克部队,也只有头脑发热的人才能做出这样荒唐的决定。当第三师追到距离河口森林五公里处时,安若贻的坦克旅突然掉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向追兵。
  “完了!全完了!”
  位于队伍后方的苏军第三师师长库德里亚什脸色苍白,眼睁睁地看着打头的骑兵最先被敌人的坦克部队击溃,炮兵刚刚找到位置准备用战防炮对坦克展开轰击,却被北方突如其来的俯冲轰炸机给击溃,随后遭殃的便是步兵,敌人的坦克纵横驰骋,把自己的士兵分割包围,许多见都没见识过的武器,喷吐着狂暴的火舌,无情地收割着生命。
  第三师政委扎赫沃基脸色苍白,大声说:“库德里亚什同志,你应该想办法,挽回当前不利的局面!我们在达乌卡拉镇不是打得很好吗?”
  库德里亚什摇头苦笑:“可是我现在没办法变出可以阻止敌人进攻的反坦克壕,也没有地方可以隐蔽我们的反坦克部队,我们……”
  内务委员卡扎林斯基打断库德里亚什的话,面色狰狞:“不行,马上组织敢死队,靠近敌人的坦克,我就不信,我们会拿没有步兵随同保护的坦克没辙,库德里亚什同志,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7/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