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9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8/1395

  看到自己的士兵惨遭屠戮,香月清司又惊又怒,为了挽救前线部队,命令炮兵再次进行压制炮击,用密集的炮弹把安家军的阵地覆盖,掩护攻击部队撤退。
  日军炮兵的轰击极为准确,安家军阵地上暴露出来的火力点和掩体,立刻淹没在日军的炮火中,射向鬼子的弹雨出现短暂的停滞。
  幸免于难的鬼子兵,慌忙从地上爬起来,没命地往回跑,可是,安家军并没有放过他们。在步兵攻击的这段时间里,一门门大炮已经从防雨的掩体中被推了出来,迅速锁定目标,对撤退的日军进行拦截炮击。
  四十多门120mm、150mm口径重炮同时开火,随着惊天动地的声音炸响,双方阵地的中间地带,腾起巨大的烟雾,中间不时闪现爆炸的火光,纷飞的弹片把妄图逃回去的日军切成了碎片。
  日军投入攻击的六个步兵联队,最后只有不到两成的士兵回到出发阵地,而被击毙的人当中,有将近三分之一没有找到完整的尸体。而安家军的损失微乎其微,只有数百名士兵在敌人的炮击中阵亡。
  八月十五日凌晨,在依旧下个不停的蒙蒙细雨中,日军攻击部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那段时光,无声无息地推进到距离安家军防线百余米的地方潜伏下来,等待攻击命令的下达。
  第一军司令香月清司和第三军司令畑俊六经过精密策划,为了使兵力更加集中,改全线进攻为重点进攻,精心挑选的地段不是守军阵地前沿坡度较小,就是在前一天的战斗中损毁严重。
  西伯利亚时间早晨六点整,日军指挥官一声令下,潜伏多时的鬼子兵纷纷跃起,呐喊着向安家军的阵地冲了过去。
  为了增加攻击起发时的突然性,日军不但把进攻之前的炮击给省略掉了,而且没有出动坦克进行掩护,计划用步兵的灵活性与冲击中的高速度,打安家军个措手不及,一举突破阵地。
  日军的种种举措显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攻击部队冲出几十米远的地方,才遇到安家军的抵抗,并且只有部分火力点及时做出反应来,无法形成交叉火力网以阻止日军的前进步伐。
  当鬼子的前锋冲过最后几十米距离的时候,安家军的大部分火力点才开始射击,在藏兵洞里避雨和休息的安家军将士,被剧烈的枪声惊醒,纷纷冲了出来,往交通沟突击前进,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前面的鬼子已经冲到战壕里面之后,迅速在机枪火力的掩护下,沿着战壕向两端突破,遇到掩体就把手榴弹丢进射击孔内,使刚刚形成的火力网再次出现缺口。鬼子的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冲了上来,形势岌岌可危!
  反应过来的安家军第七集团军第第二十师、二十一师将士,毫不退缩,用半自动步枪、自动步枪、冲锋枪和手榴弹,与鬼子兵展开了战壕争夺战,无论敌人如何冲击,绝不后退一步。
  日军仰仗着兵力上的优势,在轻重机枪和掷弹筒的帮助下,进行多路突破,迅速把安家军各部分割开来,然后逐个掩体、战壕进行推进。
  得到前线急报后,香月清司和畑俊六毫不犹豫地投入了预备队,源源不断地将生力军送到前方。安家军虽然利用近战武器的优势,极大地杀伤着日军,但是在优势兵力面前很快就支撑不住了,防线摇摇欲坠!
  胡家林接到报告之后,面色大变,毫不犹豫地命令已于十二日夜抵达、作为城防主力及总预备队的董金明第一集团军派出炮兵,协助第七集团军炮兵部队拦截日军后续兵力,接着命令第七集团军司令何毅飞迅速出动预备队,把鬼子从战线上驱逐出去。
  这时候,一线阵地的很多地段已经失守,一些立功心切的鬼子,甚至开始向纵深发起攻击。
  好在此时安家军炮兵及时加入了战斗,连续不断地炮击,很快在战场中间形成了一个近两百米宽的隔离带,把日军的后续部队挡在了另一边。随后赶到的作为预备队的第七集团军警卫师和第十九师,与防线上的第二十师、二十一师将士汇合,共四个师的部队,与日军展开了拉锯战,争夺每一条战壕,每一个掩体。
  由于鬼子的后续部队不能上来,面对逐渐增多的中国军队,日军不得不龟缩在那些新占领的掩体周围,负隅顽抗,等待后方的支援,但是在安家军集中两个集团军重炮进行轰击的优势火力面前,援兵迟迟上不来,自身损失惨重,防御圈越来越小。
  眼看到手的胜利就要失去,香月清司和畑俊六快抓狂了,一面命令炮兵压制安家军的炮火,一面出动坦克,掩护被炮火阻隔的部队迅速通过隔离带,增援一线。
  在日军炮兵的反击下,弹药供给开始出现问题的安家军的炮击开始减弱,连续炮击形成的弹幕也随之出现缺口,鬼子的后续部队冒着连天的炮火冲了过来,企图再次把防线夺取并巩固战果。
  此时此刻,如果中国军队能够在日军后续部队上来之前消灭残敌,依然能够保证防线不失,不然机会将变得渺茫,不得不退守塔塔尔斯克城,和第一集团军一起,与进逼的日军展开逐条街道的争夺。
  已经杀红了眼的安家军将士举着武器,如潮水般向鬼子扑了过去,冲锋枪、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纷纷开火,火箭筒瞄准日军的机枪阵地猛轰,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战士立即跟上,用最原始的人海战术,把残存日军结成的防线打开一个缺口,接着和鬼子来了个短兵相接的白刃战。在绝对优势的兵力面前,突入我军阵地的日军终于被彻底消灭。
  肃清防线后,安家军将士们毫不停歇地迎着日军的后续部队冲了上去,一时间,喊杀声响彻云霄。中日双方官兵厮杀在一起,虽然每一秒钟都有数十甚至上百人倒下,但是却没有人后退半步,而双方的后续部队仍然不断地加入战团。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天平逐渐向安家军倾斜,因为安家军不但占据武器上的优势,而且由于距离近,后方的部队能够很快赶到,最终在兵力上也逐步占据了优势,激战一小时后,日军终于支撑不住退了回去。
第1624章
后勤危机
  打仗就是打后勤,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假。
  随着远东共和国位于滨海、哈巴罗夫斯克、阿穆尔、外贝加尔地区的工、农业区沦陷,稍后东西伯利亚及铁路干线也落到了叛军和日军手里,远东军和安家军的后勤补给就受到严重威胁,好在尚有西西伯利亚和新夺取的乌拉尔地区的工农业区可以勉强维持。
  但自上月日军进入托木斯克和新西伯利亚后,整个西西伯利亚的工农业基地受到日军严重威胁,同时大量苏军游击队渗透到西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地区,大搞破坏,军事物资补给就变得极为艰难了。
  如今,遭遇连续的降雨,飞艇和运输机不能投入使用,无法及时对前线进行补给,情况因此急剧恶化,仅仅依靠从蒙古通向中亚那条公路运送,显然是杯水车薪,无法满足大规模作战所需。
  为此,总参谋部时刻关注中亚地区的天气情况,加大了对没有降雨地区的空运力度,通过铁路和公路再把物资运到前线。与此同时,南华总参谋部对中亚南部残余苏军的态度由全歼变为礼送出境,尽量减少物资消耗,以缓解后勤压力。
  南华,新京。
  与西西伯利亚及中亚地区阴雨连绵不同,此刻新京又是一个晴天,阳光灿烂,火辣辣的太阳射到皮肤上,隐隐发痛。
  上午九点,安毅走进独柱寺的总参谋部会议室,分座会议桌两边的三总部将领全体起立。
  安毅径直来到主位,摆摆手,示意将领们坐下,直接问道:“现在胡司令那里接连出现险情,急需援兵,不知道萧无兵团运动到哪儿了?还有,叶、李主力何时对安集延地区发起攻击,迫使苏军主动做出选择?”
  副总参谋长杨飞站了起来,走到地图前,拿起指挥棒:“前日胡继秧兵团攻陷阿拉木图后,萧无兵团即奉战区司令部命令,迅速北上,紧急驰援塔塔尔斯克。此前,后勤部门已经组织了十列火车,集中到伏龙芝、楚城和布尔利克三地,接到调令后,兵团部迅速装车,目前前锋已至巴尔喀什湖以北的莫英提(今莫因特市),预计一周时间内可抵达塔塔尔斯克。”
  “叶、李方面军主力于昨日分别由南北两线进逼安集延。由于连日普降大雨,纳伦河、卡拉河、锡尔河、费尔干纳运河河水暴涨,加上苏军撤退的时候,破坏了公路铁路桥梁,我军机械化部队和炮兵进展缓慢,后勤物资无法跟上,预计至少三至五天后才能发起总攻。”
  “太慢了!”
  安毅皱了皱眉头:“以总参的名义去电催催,是不是离开了炮火和空军,他们就不会打仗了?我已经说过了,苏军的战略意图很明显,他们固守安集延,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使得其主力可以有条不紊向南进行战略转移。”
  “时间对我们而言,非常宝贵,若是不能尽快解放叶、李方面军兵力,驰援北线战场,则日军随时可能把进攻的方向转向我们!而且只有南线真正平定,我们才能放手进行工农业建设,否则始终是个隐患。”
  杨飞微微一愣,随即点头:
  “好吧,会议结束后,我马上去电问问,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不过如果条件不允许,我还是坚持等条件成熟才发起进攻,尽量减少伤亡。”
  “你给他们讲清楚,事情不能拖。日军向西伯利亚增兵的速度很快,至今已经有十个军通过铁路开向了西西波利亚。日军的一个军下辖三到五个师团,每个师团加上炮兵、骑兵、工兵和辎重部队,起码两万人,十个军就达百万!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堵住缺口,这百万日军就将击垮我们的北部防线,大好的局面将土崩瓦解!”安毅严厉地说。
  “奇怪,调动近百万大军作战,日军就不怕被后勤压力拖垮吗?还有,短短的八个月时间,日军向华北输送了三百五十万兰印移民,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总后勤部部长常保芳被中亚战区所需物资搞得焦头烂额,听了安毅的话,当即不可思议地询问。
  列席会议的第四厅南华负责人徐一凡少将站了起来:“这个我可以解答。自石原莞尔执掌日军大本营,帮助永野修身担任军令部长,并任命山本五十六担任联合舰队司令官后,陆军和海军之间、军队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得到有效改善。日军占领兰印群岛后,接收了荷兰人的矿山、有色金属冶炼及钢铁企业,再加上大量引进美国资本投资,至今已经有三家煤厂、两家钢铁厂、两家锡厂、一家制铝厂建成投产,其物资供给得到极大改善,用于建造坦克、大炮、飞机的钢铁和合金材料起码有百分之五十的增幅。”
  “日本政府通过各种渠道,从英法美等国购买现成和宣布报废的运输船舶,吨位从两万吨到一两百吨都要,稍加修整后即投入使用,短短半年时间,便建立起总吨位高达三百万吨的十二家船运公司。这些公司都有军方的背景,并请倭皇和政府大员入股,随时可以为军队提供运输服务。三百五十万兰印移民看似很多,但对拥有八百余万吨运输能力的日本而言,却不值一提。”
  (PS:根据资料,二战前美国登记的商船总吨位为1800万吨,英国为2100万吨,日本为550万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总共生产了86338辆坦克,160000辆装甲车,240万辆军用载重汽车,297000架飞机,64500艘登陆艇,数千艘军舰和52000万吨商船。)
  刘卿证实了徐一凡的话:“日本所谓的移民,和历史上白人向美洲贩卖黑奴差不多,那些兰印土著被没收财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部关在一起,若猪仔一样整船整船地运往中国,途中只发给少量清水和食物,抵达华北、东北的港口后,再按照地区,由伪政府统一进行分配。在伪军的皮鞭和枪口下,那些兰印人需要经过长途跋涉才能抵达目的地。在这种野蛮的迁移途中,起码有四分之一身体虚弱的人死于非命。”
  总政治部主任展到不解地问:“既然日本以如此残忍的手段对付兰印人,为什么这些土著还甘愿做日本人的走狗?”
  徐一凡道:“迁移途中是暴力的,但到了地方后,日本却采用怀柔手段对待,派出人深入移民安置点,代表日本政府致歉,并对折损人口的家庭用军票、土地、生产资料等进行补偿。一般一个村子设两个村长,一个华人村长,一个土著村长,如果有什么纠纷,日本殖民政府均偏向土著。通过这样的手段,那些土著看到比自己更悲惨的华人的命运,心理就平衡了,自然而然地倒向了日本人。”
  众将面面相觑,没想到这些兰印土著如此好糊弄。
  常保芳忧心忡忡地说:
  “现在形势不妙啊!日军的补给,可以通过西伯利亚铁路,源源不断获得,而我们,却需要千里迢迢从川南空运到蒙古,再由蒙古通过汽车或者空运送到中亚,最后由火车或汽车送到前线将士手里。如果不是我们研发出飞艇这种大载重量的飞行器,估计这会儿中亚地区的军队早已断炊了!”
  总后勤部军需部部长沈炎襄中将道:
  “现在远东军的粮食和弹药物资还有剩余,我担心随着战事持续下去,远东军的后勤最终也会压到我们身上,以我们现在的补给能力,迟早会把我们给拖垮。当务之急,是迅速恢复中亚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实现就近补给。”
  “这是最好的法子!”
  安毅微微点头:“中亚地区的工厂企业数量统计出来了没有?有没有个合理的发展规划?”
  “派驻各地接收工厂企业和农、牧场,主持土地改革和创建军管会的民运大队及工作组同志已经于把具体数据上交了,我们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已经派出联合调查组,进行复核。原本我们想等情况确认后再行汇报,既然主席提及,我就简单地说一下。”
  展到拿着份厚厚的报表站了起来:
  “截至去年上月底,我们已经在中亚公路和铁路沿线城市建立起了各级军管会,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成立了政府。除阿拉木图以南、卡拉卡帕尔草原重要城市浩罕以东地区外,我们共接收工厂企业九百八十六家,工业门类包括能源、冶金、机械、化工、纺织等,其中能源又分为石油、煤炭和电力,冶金包括钢铁及有色金属,机械则分重型机械、动力机械、拖拉机与农机、运输机械制造,化工包括化肥、酸碱、合成橡胶,纺织的棉、毛、麻织物等工厂一应俱全。总的说来,中亚地区的工业状况比我们预计的要好……”
  说到这里,展到干脆起身来到地图前,拿起指挥棒:“大型的工业基地有卡拉干达、古里耶夫、阿克秋宾斯克、杰兹卡兹甘、谢米帕拉丁斯克、阿什哈巴德、塔什干等,这些工业基地围绕城市自身特点,基本形成包括数十家工厂企业的庞大产业链,此外铁路公路沿线的城市,也都有几家到十几家不等的工厂企业,我们利用中亚当地资源就近生产补充是完全可行的。”
  “大家请看这儿……处于中亚腹心位置的卡拉干达,是中亚地区有名的煤、铁、锰、铜、重晶石、多金属和稀有金属仓库,拥有哈萨克斯坦27%的锌、35%的金、47%的铅、60%的锡、63%的钼、80%的钨和全部的锰,还有丰富的稀有金属,如铋、银、锑、钛、镍、钴、刚玉、砷、稀土等。卡拉干达煤矿储量高度二十亿吨以上,铁矿石和多金属矿石储量丰富,至今已探明二十余个铁矿,其中的肯托别矿储量超过两亿吨。卡拉干达位于整条大煤矿带中部区域,周边有喀尔喀林斯克和阿塔苏斯基两座储量超过五亿吨的大型铁矿,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充分利用该地区的煤矿和铁矿资源发展工业,除电力和钢铁工业外,金属、机械、化学、水泥等工业也很发达。早在三五年,卡拉干达已实现年产钢铁两百万吨,拖拉机五千辆,卡车和客车两千辆的规模,并且卡拉干达军工厂是苏联十大兵工厂之一。我们只要理顺关系,对生产线进行适当改造,很快卡拉干达就将成为我们最重要的军火及弹药物资补给基地。”
  “再看这里……里海北岸的古里耶夫,城市附近的恩巴、日拉亚沙咀、科斯恰格尔、多索尔、马卡特等五大油田石油储量极为丰富,年产石油两百万吨以上,工业以炼油、化工为主,此外机械制造、船舶制造及修理,以及鱼罐头、肉类加工企业等也较为发达。未来古里耶夫将会是我们最为重要的能源基地,有了这里出产的石油,工业发展才有了血液,部队也可实现燃油就近补给,大为缓解我们的后勤补给紧张状况。”
  展到挪动着手里的指挥棒:“杰兹卡兹甘位于咸海东北方向,号称‘铜城’,该城附近的铜矿储量极为丰富,苏联一五计划期间进行了重点规划建设,是中亚乃至全苏联最大的产铜中心,拥有大型矿冶公司,包括采矿、选矿、炼铜厂共计十四家,工业门类还包括肉类加工联合企业、乳品厂、热电厂等。三五年的数据是该城已可年产铜锭六万吨,进行技术改造后产量还将上升,这将为我们的军工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铜材。”
  “阿克秋宾斯克,它位于哈萨克斯坦西北部地区,中亚铁路和北哈萨克斯斯坦铁路贯穿全境。该城附近的库斯塔奈铁矿储量高达十亿吨以上,铝土、石棉、磷、镍、铬、钾盐等矿藏储量也极为丰富,矿石和金属冶炼、钢铁、军工、机械、金属加工、化工、纺织、制鞋、食品加工等工业门类齐全,尤其是依托金属冶炼和钢铁的军工企业,只要稍微改造,就可以生产子弹、炮弹、手榴弹、地雷、半自动步枪、自动步枪和大炮等武器,是我们必须重点保卫的工业中心城市。”
  “塔什干,地处中亚南部,是乌兹别克斯坦首府,附近五百公里内铜矿、褐煤、石油、硫磺、磷及有色金属等储量丰富,苏联在这里建有大型矿冶公司,生产铜、锌、铅、硫酸、化肥等等,还有制毯联合企业、汽车制造和修配厂,我们的计划是把这里建设成为金属冶炼及化工之都,进而带动周边地区工业整体发展。此外,列宁纳巴德东南的涅弗帖阿巴德油田、斯大林纳巴德西南方的豪达格油田,可年产原油五十万吨,是我们在塔什干发展化工业有力的支撑!”
  “谢米帕拉丁斯克工业区,辐射了东哈萨克阿尔泰山区的乌斯季卡缅、列宁诺戈尔斯克、兹良诺夫斯克等拥有储量巨大的金属共生矿的城市,由于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在额尔齐斯河及支流上建设的五座大型水电站发挥了巨大作用,该地区拥有方便的水电资源,建设了铅锌、钛镁等金属冶炼联合工厂,还拥有机械制造、纺织、建材工业及木材和食品加工业。三五年,该地区已实现生产精铅5.5万吨,粗锌7.7万吨,此外,镍、镁、钛、钒、钨、钼、稀土以及金、银、铂族金属的产量也极为可观,未来将会是我们重点建设的有色冶金工业中心城市。”
  “阿什哈巴德,位于中亚西南方,土库曼斯坦首府,附近有硫磺、石油、芒硝、煤、食盐等矿产,工业有机械制造、电机、玻璃、石油化工、炼油、纺织和食品加工等,其中机械制造包括生产工程机械、油泵、农用机械以及汽车和内燃机车等工厂企业,纺织包括棉纺织、缫丝、制毯厂等工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地区的契列肯、涅比特达格油田,目前石油产量已达一百万吨,已经成为我们的又一个燃油的补充渠道。”
  “我这里列举的地方,由于苏联在建设之初就对水电进行了规划,我们根本不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进行重复建设,远东方面组织从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地区进行拆迁的工厂企业,目前也大多向这些地区搬迁,安置完成后,产业规模将成倍扩大。因此我建议,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得从川南、滇南的工厂抽调人手,通过空运前往中亚地区工作,使得这些工厂尽快恢复产能。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利用苏军战俘,修建铁路和公路网络,促进我们的运输和流通渠道发展,要想富先修路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有了铁路公路,不仅商贸发达,未来调兵也更方便快捷。如此多管齐下,中亚的发展必将走上高速通道,两三年后,不仅可以满足中亚战事需求,还可以反过来推进我们南华的建设。”
  “这些建议很好!”
  安毅连连点头,显得非常满意:“政治部的工作做得很细致,回头我就和楚儿、茜姐、崇安、何京他们商量一下,尽快拿出派遣熟练工人到中亚地区去工作的章程来。另外,在中亚那些工厂企业开工的同时,叙府研究院还将派出专家,对那些落后的生产线进行综合考察,看看能不能通过技术改造升级,来节约人力成本,提高产能,比如炼钢就必须得采用我们现在的纯氧顶吹转炉炼钢法,这样短时间内,就可以使炼钢成本减少六成、生产速度加快三倍、矿石原材料利用率提高八成!对了,你们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拿出具体的安置方案来没有,那些远东共和国迁移来的工人如何安排?”
  “很简单……”
  展到微微一笑:“对拆迁来的工厂,一律按照原厂原单位进行接收,反正远东共和国和苏联一样,对工厂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倒也不怕出乱子,至于缺额部分,则在当地人中间招收,集中培训后上岗。由于我们的宣传,现在中亚民众对于苏联痛恨到了极点,我们已经成功地掌握了民心。”
  安毅与刘卿心照不宣地看了一眼,知道是那些见不得光的阴暗手段起了作用。
  真实的历史上,二战期间,斯大林派出大量红军,乔装成入侵的德国军队,深入敌后为非作歹,恣意破坏德军的声誉,并且用拍下的照片和影音资料,坚定苏联人员抗击法西斯的决心。在这个时代,莫斯科为了给远东共和国抹黑,派人穿戴远东军军装,在西西伯利亚制造了系列惨案,并且在莫斯科等地以远东军的名义进行恐怖活动,搞得远东军好不容易树立的良好声誉,轰然崩塌,人人喊打!安毅只不过是吩咐刘卿如法炮制而已。唯一不同的是,苏军是刻意伪造,而安家军则是知道惨案发生却没有直接的证据,只得从俘虏中挑选人进行扮演。
  常保芳建议道:“我们于五月至六月在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地区种植的小麦、大麦、玉米、谷子、黑麦、水稻等谷物和马铃薯等,长势良好,预计九、十月份便会收获。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得通过空运进行补给。如果未来远东军所需物资也落到我们头上,那么即便粮食收获了,也会有较大的缺口,我们后勤部门不得不加大空运力度。因此,我也赞成尽快解决中亚南部地区残存的苏军,这样抓紧时间的话,还可以种一季马铃薯和番薯,辅以塑料薄膜,到下雪前即可收获。”
  就在这时,会议室墙壁上的挂钟,轰然响起,连敲十二下。
  安毅站了起来,大声说:“好了,今天的会议就开到这儿吧,回去后各司其责,把今天的会议精神落实。下午我要飞滇南,特斯拉先生的常导投射轨研究有了突破,我得去看看,同时,我也想瞧瞧核子反应炉的研发情况,再顺便和楚儿商量一下派遣工人的事情。”
  将领们全体起立,向安毅庄重敬礼,恭敬地目送安毅离开,这才慢慢散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8/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