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9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7/1395

  “可能许多同学要问,这与侵略有何区别?我要告诉他,这中间的区别很大!首先,我们是以民族解救者而非侵略者的面目进入阿富汗。许多同志可能通过报纸和广播,知道发生在阿富汗的战争,没错,现在阿富汗正在遭受沙俄人的侵略。沙俄是个什么德行,大家都很清楚,那就是疯狂的掠夺、屠杀、残忍,用一切卑鄙的手段蚕食他人的国土,正因为这样,这个国家才由莫斯科附近的一个弹丸之地,发展到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当然,现在这个国家分裂了,分裂成了苏俄和远东,而我们则是远东的忠实盟友。”
  “以前,沙俄对我国贝加尔湖、远东、中亚地区的侵略,再到十月革命后,对我国唐努乌梁海及蒙古地区的侵吞,以及对波兰的侵略,毫无例外都印证了这一点,只要沙俄把战火燃烧到那里,就会把奴役和死亡带到那里。”
  “看看现在沙俄在干什么?他们一方面觊觎芬兰的领土,另一方面又对波罗的海国家发出战争的威胁,建设所谓的东方防线,如今更是利用被我们逐出中亚的机会,名正言顺地想去进占阿富汗和波斯!若是我们放手不理,会产生什么灾难性的后果呢?”
  “首先,我们中亚国土的南面,会出现一个敌视我们的政权,而这个政权正是沙俄一手建立!而且,如今沙俄的手正在伸向波斯,波斯的面积相当于法国的四倍,但是,这是一个贫瘠的山地国家,什么都没有,只有丰富的石油!石油的重要性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的祖国就是一个贫油国,虽然我们占领的中亚也拥有石油,但这一切犹如空中楼阁,稍微不留意就会让我们拥有的一切化为乌有!”
  “我们可以想象和德国签订了盟约的沙俄,一旦向我们发起攻击会是个什么场面,他们极有可能从北面的乌拉尔河,中部的里海,南面的阿富汗以及西南方的波斯,一起发动,届时我们将四面受敌,我们的战士抛头颅洒热血才重新获取的中亚故土,将再次从我们手里丢失,我们也将因为失去最后一次收复祖宗留给我们国土的机会,而被历史永远地钉上耻辱台!”
  “同志们,归根结底,我们只有占有阿富汗,并且把阿富汗像中亚那样,完完全全地纳入我们的管理,向那里的人民传授我们汉民族的文化,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侵略者,而是想让这个尚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国家,和我们一样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做出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同志们,所以,我们到阿富汗后,不能以高人一等的目光去看待那块土地上的四百万民众,而应该以兄弟般的亲情去感化他们。我们要建立公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进行土地和畜牧业的改革,兴办小学、中学、大学,让每一个阿富汗人,都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因此,在日常行动中,你们要尊重阿富汗的传统,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只有把他们的一切都放在心上,急他们之所急,我们最后才能最终地占据那里,把那里建设成为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前沿阵地。”
  “同志们,民族复兴的大业在召唤着我们,汉唐先辈的热血在滋润着我们。在这个世界混乱不堪的关键时刻,我们中华民族也要发出属于我们的最强音,让世人明白,我们中华民族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我们将以我们的文明,来感化这个世界,谱写出最绚烂的篇章!”
  安毅讲完话,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其实安毅心里非常清楚,自己许多地方都是强词夺理,甚至可以说是歪理邪说,不过正如后世美国不管行多么邪恶的事情,总把自己装扮成圣洁的天使一样,安家军也得为自己的行动披上一个正义的外衣。
  在安毅的计划中,民族和睦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建设强大的生产建设兵团,开进阿富汗,彻底改变阿富汗的人口比例,为最终牢牢地占据这里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等掌声停下,安毅庄重地敬了一个环礼,然后回到台下,总政组织部部长李志德中将上台宣讲进入阿富汗后需要注意的细节,尤其是民族和宗教政策,事无巨细,一一交代。
  安毅正在琢磨阿富汗的战事进行得如何的时候,沈凤道神色匆匆地来到他的身边,告之总参召开紧急会议,需要他出席。
  安毅一听就知道有大事发生,向坐在一旁的总政治部主任展到告了声假,然后起身走出礼堂,返回总参大院。
  总参作战室里,将校云集,不过大家神色间都是一片茫然,看来都是得到紧急通知赶来开会的。
  副总参谋长杨飞、杨杰,总参作战部部长沈子凌、副部长成世明,总参情报部部长刘卿,副部长傅明山,总参动员部部长秦山岳,国防大学校长邓斌,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赵东全等将领全部莅临会议。
  待安毅抵达后,主持会议的杨飞立即切入主题,大步走到提前准备好的地图前,指向星洲:“主席,各位,刚刚获得的情报,日军已经于昨夜凌晨时分,正式攻陷星洲要塞,但由于消息封锁,直到现在我们才获得第一手情报。马六甲海峡目前已经正式由日本掌控。”
  安毅在来的路上,已经听沈凤道介绍了最新的情况,因此并没有多焦急,反倒是邓斌和赵东全这些从事军事理论教育和研究的将领感到有些无法接受。
  邓斌站起来,问道:“据我所知,星洲要塞号称英国在太平洋上最坚固的堡垒,整个基地是铲平了山岗,更改河道,挖掉十七万立方米的土地,再用二十三万立方米的土,把沼泽填为平地后,再开始动工修建的,一共花了六千多万英镑,努力了十七年,才建成一个庞大坚固的要塞,我听说军事基地的油池能装一百万加仑的油,有机器修理厂,地下弹药库,一座庞大无比的船坞。”
  “这个基地是英国海军称霸太平洋的实力象征,有五十七平方公里的深水良港,可容纳主力舰队的能力,一万二千人住的营房,有电影院、教堂和十七个足球场,是一个样样具备的小城,被世人誉为东方的直布罗陀,请问日军是如何拿下的?”
  赵东全也说出自己的看法:“我现在还对马来亚战事进展如此之快感到不可思议。此前的讯息都是一鳞半爪,这次想必总参得到了详细的战情通报,请一并讲解下吧。”
  杨飞点了点头,示意情报部长刘卿上前。
  刘卿站起来到前方,接过指挥棒,一边讲解,一边在地图上来回指点:“由于战争发生得很突然,整个英军的部署出现严重问题。由于我军进占暹罗,英军感受到强大的压力,将其驻马来亚的一半兵力部署在北部军港哥打巴鲁以及精心构筑多年的日德防线一带,以防备我军有可能的南下。至于西部,英军自信有其强大的海军舰队协防,并未给予多少重视,因此这便成为英军的致命伤。”
  “日军大量装备了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具,极适合马来亚丛林密布、沼泽与溪流纵横的地形,遇到浅水可以扛着车涉水过河,遇到大河则以折叠式橡皮艇渡河,行军速度非常快捷,因此装备有自行车的部队被英军称为‘银轮部队’。日军第二十五军在巴生港登陆后,其主力第五师团几乎兵不血刃,就攻占了吉隆坡,随后迅速南下,直逼英军筑有坚固防御工事的金马士防线。日军作战,每每以绕击侧翼之计,动摇守军防线,然后全军发起突击,英军极不适应日军的战法,狼狈后撤,退到居銮地区构筑防线,再次被第五师团利用相同的手法攻破防线,无奈之下只得撤往柔佛海峡。”
  “在第五师团向吉隆坡发起进攻的同时,与第五师团一同在巴生港登陆的第十八师团却在向北推进,而近卫师团则在南边的马六甲港成功登陆。第十八师团主要是以经略马来亚西北部地区为主,同时巩固与我接壤之边界地区防御。近卫师团的任务则是与第五师团配合,尽快攻取星洲要塞,因此他们几乎是马不停蹄,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南推进,连克麻坡船坞要冲、英军主力所据守的巴里布额及旁加兰港,最后与第五师团会师于柔佛。”
  “由于驻守哥打巴鲁与日德防线的英军仓促南撤,日军第五十六师团在哥打巴鲁港成功登陆,沿着东部海岸,由北向南,追击回撤柔佛海峡的英军。由北部回撤到南方,整个线路近千公里,而此时近卫师团和第五师团,已经开始筹划攻击星洲要塞,一旦这两个师团拿下星洲,再回师迎敌,这部分英军的命运可以说已经注定。”
  “我们再看看日军是如何凭借两个师团的兵力拿下星洲的。守卫星洲的英军大概有三万多人,与马来半岛之间隔着条宽约一公里左右的柔佛海峡,如果英军据守水道对岸战壕,日军强行渡河的话,总会遭遇很大牺牲,但是这中间有一个问题,英军的炮台均面向大海,而马来半岛这边则形成空白状态,只有部分巨炮可以对准北方陆地做旋转式射击。同时,英军刚刚经历一系列败仗,一个多星期便丢掉马来半岛大部,这几乎让英国人成了惊弓之鸟。”
  “因此,日军趁热打铁,于抵达柔佛的第二天,即向星洲发起了攻击。首先,近卫师团以一部人马,在白天向星洲的东部地区实施佯攻,一下子把英军的主力吸引到了东部,随后,第五师团利用夜色,于凌晨强行渡河,仅仅二十分钟即登陆成功,立即向纵深推进,到次日上午,已经将星洲机场顺利拿下。”
  “近卫师团主力紧跟在第五师团后面渡河登陆,两师团汇合后,在步炮协同下,一举攻克了星洲岛上最为重要的巴克泰玛高地,随后日军利用飞机,向驻守星洲市区的英军投下‘劝降文告’,不过英军拒不投降。无奈之下,日军只得继续发起攻击,双方在星洲城区打得昏天黑地。”
  “由于丧失制空权,在日军空军的狂轰滥炸下,整个星洲城满目疮痍,日军步步为营,一步步向前推进,多次发生激烈的肉搏战,英军防线一再被挤压,战败似乎已经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昨天夜里,殖民地总督汤姆斯、远东军总司令波帕姆上将、空军司令普尔福特少将乘坐海军基地的水上飞机逃往印度,凌晨时分由要塞的指挥官帕希巴尔中将向日军投降。”
  “根据我们获得的最新情报,其实打到后来,日军也到了无法维持的地步,所有的炮弹已经打光,飞机的炸弹几乎消耗殆尽,就连前线士兵的粮食和子弹也出现严重问题,不得不一再节俭。而英军的库存充足,弹药再打一年也没问题,粮食更是有五万多吨,现在这些都便宜了日本人。此外,自登陆马来半岛起,日军缴获步枪十五万枝,机枪两千多挺,大炮六百余门,汽车一万三千六百辆,坦克五十余辆,并且完整地获得了马来亚和星洲的工业基地,可以说,日本人捡了个大便宜啊!”
  众将听完,一时间沉默无语。英国人太无能了,这仗换做安家军来打,绝对不会打得这么狼狈。
  其实日军玩来玩去也就那么三板斧,安家军对此有专门的应对方略。
  就以日军著名的侧翼攻击为例子,其联队攻击时,一般是先以一个中队抵近佯攻,引诱守方暴露火力支撑点及兵力配置,然后以中队实施侧翼迂回。一旦加强有多挺重机枪及轻重迫击炮的迂回中队到达指定位置,联队便以重炮进行火力准备,然后发起攻击,攻击中队呈楔形推进,从四百米外开始,交替掩护前进。由于三八步枪射程远,精度高,加之日军步兵出色的射击技术,经常能于攻击行进中大量杀伤试图向日军射击的守军,而且对于已经疲于应付正面进攻的守军,日军侧翼火力加入,会使情况急剧恶化,从而引发守军全线崩溃。日军迂回部队还常常抽出多个小股部队,再行迂回至守军撤退路线上,对溃退之军进行突袭,更是屡收奇效。
  安家军的应对是:积极防御、防守反击!
  积极防御的重点在于消除日军侧翼威胁,迫使日军在我防御正面攻击,从而给予日军以最大杀伤,防守反击重点则在于打破日军合击态势。具体打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准确算出日军迂回部队出发之时间,在敌迂回部队行至半途,迅速作后撤状,引诱日军正面部队提前转入强攻;第二步放敌正面攻击部队接近我军,再以迅猛动作将攻击之敌击溃;第三步对溃退之敌衔尾猛追,以造成敌人更大的混乱。如此一来,日军的攻势便不攻自破了。
  再则,以安家军的战斗意志,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不会投降,战争本来就是扳手腕的游戏,看谁能够坚持到最后,谁若主动放弃,谁就输得一无所有。
  但在西方人眼里,眼见不敌撤退或者投降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了。
第1701章
心灵的剖析
  欧亚局势风云变幻。
  在日军二十五军攻陷星洲要塞,带给山下奉文“马来之虎”的巨大荣誉的同时,驻守英属婆罗洲的英军也在石川浩一统率的第十四军两师一旅踏着自行车、迅如奔雷的强大攻势下,纷纷投降,随后被关进了战俘营里。
  至二十四日,婆罗洲全境均处于日军控制之中,此次进军,日本仅仅付出不到一百人伤亡的代价,就占领了英属文莱及婆罗洲,获得了诗里亚地区的油田,收益不可谓不丰厚。
  缅甸方面,自十三日饭田祥二郎带着两个师团在土瓦和毛淡棉登陆后,由于得到暹罗军的大力配合,进展速度也是无比快捷。十五日,第三十三师团在毛淡棉西北方萨尔温江畔的巴安,击破从毛淡棉退守此处的英军一个旅,趁势渡江,进逼西汤河。
  从西汤河岸到缅甸首都仰光,最近距离不过一百公里,到仰曼铁路(仰光至曼德勒)之缅甸东海道本县,更只有五十公里,英军决定倚仗西汤河天险死守。但是,日军再次拿出了侧翼攻击的战术,两个联队一个潜往北侧,一个潜往南侧,趁着黑夜深入英军侧背,当十八日凌晨正面枪炮响起,两个联队一举攻入英军的司令部,英军狼狈逃往西汤河左岸,并炸断了铁桥,导致留在江东的三千英军投降。
  在土瓦登陆的五十五师,攻击可以用暴风骤雨来形容,他们踩着脚踏车,顺着海岸公路北上,先后击破马达班、直通、斋托的英军守备部队,于二十一日在西汤河西岸的勃固与刚刚攻克坚城的第三十三师团汇合。
  日军第十五军军长饭田祥二郎中将对于两个师团攻击仰光城存有顾虑,但这个时候,日军收听到仰光向处于通向海岸公路的重镇卑谬城发出的无线电,用英文原文呼叫,请求尽快派遣货车。饭田祥二郎立即做出判断,英军急欲退却,于二十二日急令全军进军,以两个联队做前锋,由东西夹攻缅甸的首都。
  在维多利亚湖和敏加拉洞飞机场,英国军队一触即溃,仰光城英军主力向北部的卑谬方向狼狈逃窜,二十四日晨,日军兵不血刃占领了仰光城,待日军司令部进驻英国人的官邸时,发现桌上还摆着早餐,家具也原状未动,由此可见英国人如何仓惶逃亡。
  日军在仰光的码头仓库中,发现英国人留下了数千箱威士忌、吉恩和贝尔摩陀等洋酒,缴获大米十五万吨,燃油三十余万加仑,枪支十多万支,大炮二百三十九门,弹药一万余箱。日军开入仰光城时,缅族民众夹道欢迎,视日军为缅甸的解放者。很快,曼德勒的缅印民族军迅速南下,与日军及暹罗军汇合,商量建国事宜。
  英国军队比真正的历史上崩溃得更快,更为迅速,这和其殖民地境内自去年开始始终绵延不绝的抗英起义有关。
  原本印度军队是英军赖以抵抗日军的主力,但是现在,由于印度国土上至今绵延不绝的叛乱,印度军队又是叛乱的主力,导致英国政府无法再相信印度人,于是只能依靠从非洲、美洲等殖民地抽调军队来维持防务,这首先在数量上就少了一大截。
  另外,澳大利亚军队也是构成英军的主力,但自年初遭遇瘟疫的连番洗劫后,澳大利亚全境起码死了好几十万人,现在瘟疫虽然日渐平息,但病痛对人民造成的创伤,不是那么容易弥合的,尤其是在英国政府在澳大利亚爆发瘟疫时表现出来的漠视与放任态度,更是让澳大利亚人离心离德。
  至今为止,仅有少数爆发瘟疫之前便编成的澳大利亚部队在各个殖民地执行任务,但自年初开始,整个澳大利亚已经没有编成任何一支新军支援英国了。
  短短十多天时间,英国就丢失了东南亚地区几乎所有的殖民地,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
  原本日军在中国战场和西西伯利亚战场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让英美法等国皆嘲笑日军连中国军队都打不赢,休想对欧洲军队造成任何威胁,就连德国人也对盟友的战斗力表示怀疑,但现实却给了那些所谓的资深军事家一记响亮的耳光,日军的战斗力没有任何问题,有问题的只是他们此前遇到了比他们更加强大的对手……安家军。
  从英国本土派往亚洲的新Z舰队,包括旗舰“厌战”号战列舰,四艘参加过一战的老式战列舰“拉米利斯”、“君主”、“复仇”、“决心”号,还有“光辉”、“竞技神”、“可畏”号航母以及八艘巡洋舰和驱逐舰。
  这支规模远比第一支远东舰队大得多的舰队,在海军上将詹姆斯·萨莫维尔爵士统帅下,刚刚抵达印度洋,就收到星洲和仰光沦陷的消息,恐惧之下,詹姆斯·萨莫维尔爵士将舰队带往了锡兰,警戒并防御印度海域。现在,东南亚已经算是丢光了,防守印度正式提上了大英帝国的议事日程。
  ……
  西贡,白宫。
  这座前法属安南总督府,现在是南华国家主席安毅在西贡的官邸,此前一直是市长朱蕴在此居住和办公,不过今天迎来了它的真正主人。
  安毅这几天马不停蹄,奔走于叙府及安心城,安抚了冯洁云、欧楚儿两位娇妻后,又把丁墨兰、张茹怡、韩玉、周旋、叶家姐妹伺候得舒舒服服,怨气全消,立即南下西贡。
  这次安毅到西贡有几个目的,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检查南华铁路干线的建设进度。
  由于飞艇和直升机大量投入到铁路建设中,铁轨和建筑材料的运送变得简便容易,使得铁路分段建设成为可能。人工方面有着充足的保障,再加上大量工程施工机械投入运用,现在的铁路建设用飞跃来形容也不为过,由新京至顺化再到西贡的铁路,已经进入工程攻坚阶段,预计明年年中即可全线通车。
  与此同时,西贡至金边的铁路,也开始动工。
  法国殖民政府在统治安南期间,还是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在四年前修通了金边一马德望一诗梳风一柬泰边界的三百八十五公里铁路,这样,只需要把西贡和金边连接起来,那么作为地理名词的安南和暹罗便有效地连接了起来。
  现在,新京至莱州、奠边府、安心城的铁路,已经构筑近半,未来再修通安心城到孟塞、琅勃拉邦、万象的铁路,这段铁路再与暹罗的铁路联通,整个南华铁路大环线便算是完成了。
  修通铁路并非仅仅是为了军事用途,在经济及民生方面也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一直当做南华政府的头等大事来抓,西南及南华各大钢铁厂,有四分之一的钢材用于铸造铁轨,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钢材绝对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但依然毫不犹豫地用到了铁路建设上,由此可见南华政府的决心有多大。
  到西贡的第二个目的是视察部队。
  根据胡家林的建议,原本暂代胡家林行使指挥权的杨冠,正式被任命为兵团司令。该兵团以独立师及四十师为骨干组建,算是安家军起家的老部队,共有三个集团军及兵团直属部队,下辖“模范营”等多个荣誉番号,此番奉命进驻西贡,是顶顾长风兵团的缺,警戒日军有可能发起的登陆作战。
  杨冠兵团南调后,丁志诚由国安部部长,正式转回军职,返回叙府组建预备兵团。总政纪检部部长刘琦中将调任公安部担任部长职务,以加强公安干警的思想政治工作。
  不过,就此以后,公安正式和武警部队剥离,武警部队依旧由丁志诚指挥,以协助训练新兵,需要武警部队实施抓捕任务时,由当地公安局向武警部队发出请求,经协调后方能出动。
  除了视察杨冠兵团的日常训练及内务、思想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外,安毅还到部署在河内东南二十多公里的巴地山区的第四导弹旅进行蹲点,详细询问部队的情况,直到今天才算是有空。
  夜深人静,白宫二楼一间装饰豪华的卧室里。
  朱蕴眼神迷离,大声地娇喘着,承受着安毅在自己身后的狂野攻击。
  在明亮的电灯灯光下,安毅把目光放在床前的一面镜子上,通过那里,可以把怀中佳人的一切看得纤毫无遗。
  与安毅身边的其他女人大不一样,朱蕴并非那种大家闺秀型的女性,尤其是她带着混血特征,瑶鼻高挺,一双妩媚的眼睛带有淡淡的栗色,加上肌肤细腻,身材窈窕,所以当初安毅才会最终在她的情感攻势面前败下阵来。
  随着孩子的诞生,现在的朱蕴,在安毅身边的女人中,拥有最最完美的魔鬼身材,圆润的双峰,一双大手几乎握不下来,若是不是安毅亲自体验,他还不相信仅仅生个孩子便会有这么巨大的变化,或许这就是天赋异禀吧。
  每一个女人都是值得珍藏的书,生下孩子的朱蕴,肌肤依旧那么好,身体相触间,可以感受到她的丰满和弹性,让人回味无穷。
  这么美丽的女人屈服于自己身下,安毅不由得意气意发风发起来,一边做出更加狂野的动作,一边贴着柔顺的头发,含住她那香扇玉坠般的耳垂,嘴里喃喃道:“蕴儿……我爱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7/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