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徒之路(校对)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1155

  对机关之术,李绩也没研究过,这可不仅仅和建筑学有关,而是渉及很多方面的庞杂体系,为了一个价值不明的所谓宝藏,就去学习一个体系的东西,他还没穷到这个份上,所以,等待,就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自修道以来,他还从未经历过类似的冒险,不对,唯一的一次是在新月福地的那次,记忆惨重,细算起来这是第二次,挖宝很有意思,看人挖宝更有意思,如果在最后关头横插一杠子的话……
  李绩这一看,就足足看了四个月,期间有二名筑基散修循味而来,却被两人活活打杀,这一切,李绩看在眼里,却丝毫没有出手的意思,孰是孰非,又哪有对错可言。
  地道,已经破解了近七十丈,李绩以神识下探,知道成功就在眼前,于是隐匿形踪,跟在两人之后,他倒不是为财,只是有些好奇,而且此间事了,还有些首尾需要收拾。
  两个玉清道人也知道目标就近在咫尺,动作都是格外的小心,生怕在最后功亏一溃;唯一能让他们安心的是,整个地道仅七十丈,二十多种机关之术,真正可谓是包罗万象,可就是没一种杀人陷人之处,没有地刺,火焰,弩箭,毒雾,陷阱,这样看来,当初藏宝之人也许就是个心地仁厚之人?
  当最后一层石板打开时,一股浑浊尘封之气迎面扑来,对深埋地下八十丈的密闭空间来说,如果没有配套的换气装置,这味道还真不是凡人能承受的,好在,他们是修士。
  等气味稍有减弱,其中一名修士掏出一枚灵石驱动的明光石,这是地底探密的必备之物,都是有经验的土拨鼠,深知这种地方万万不可见明火,否则爆炸起来可不是玩的。
  明光石方往那洞口一照,还没来的及看清楚室中物事,一张鬼脸便在两人眼中急剧的扩大,并撮唇一吸,那名融合修士用来警戒护身的几头恶鬼便通通被它吸入嘴中,再呲牙一声尖啸,无声的超声波刺入无处躲藏的两名修士耳中,顿时昏厥倒地,神智不清。
  李绩轻轻的飘了下来,一巴掌拍开这张凶神恶煞的鬼脸,鼓励道:“干的不错!”
  这鬼东西是李绩在玲珑上界天狼星修士身上搞到的,是一只盂鼓中养的破玩意儿,有心动圆满的实力,不过自被李绩带回青空后数十年中,被饿的够呛,李绩感兴趣的是这鬼东西到底能不能被饿死,所以是什么都不给它,偏这鬼东西韧力惊人,就是撑着不消散,
  这次取出它来原本是想吓那两名修士一吓,给他们留下昏迷前的最后印象,却没想到竟然还能有这一手音波之功,看来那几头被吞噬的恶鬼对它助力不小。
  这鬼脸有些灵智,数十年中在盂鼓中是被憋的狠了,所以一出来便拿出本事卖弄,它太需要讨好主人的机会,否则这次不露脸的话,再被关个数十年,非得神消魂没不可。
  密室中漆黑一片,但哪怕没有明光石,也不会影响一名金丹修士的六识,室中一切,在李绩的感觉中纤毫必现。
  密室不大,极其简洁,不过一榻一案,榻上有一处焦痕,案上数只玉简,除此之外,别无它物。
  李绩叹了口气,那处焦痕,便应该是此处密室主人所留,这是修士自处已身的最普遍的一种方式。
  在凡人想来,古老仙府之中,必有仙人遗蜕,或为功高者肉身千年诩诩如生,或普通修士留骨骼虫豕不侵,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想当然!
  没有任何一个修士,会任由自己的尸身等着被后人观瞻或破坏,不管是亲近族人同门后辈,还是野寻之徒,探宝之辈,在这个全民挖宝的时代,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
  所以,每一名修士,当他们感觉自身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时,往往都会择一隐密之地,自解而亡;大派子弟有宗门特别的穴脉之所,散修便只能自己想办法。
  当修士道消时,全身灵机塌陷,自灭形体,比如,火行修士往往死后自生阴火化为灰烬,水行修士则化为一滩清水……
  当然,这是指正常死亡,如果斗战中被杀,那就是另一回事。
  没人愿意死后还留着一付躯壳,被妖兽啃了怎么办?被人敲下骨头炼法器如何是好?或者,被泡到某种液体中供人研究?
  你愿意?
  
第563章
曾经的
  案上有三只玉简,同样的颜色,同样的质地,这种东西是最容易保持的,
  至于丹药,未见任何玉瓶;在传记野史中,总有福厚之人通过种种奇遇得到多少年前的上古奇药参果,结果功力大进,一飞冲天,他就奇了怪了,丹药没有保质期么?没有有效期么?便是石头,万年后也有可能变成翡翠玉石,这丹药还能新鲜依旧?
  任何保存,也躲不开时间的侵蚀,除非你能找到永恒!真是无脑的想象力!
  拿起第一只玉简,上面的刻录还算清晰,
  “余东海晏氏伏,幼年学道,偶有小成,三十筑基,百年成丹……然修道之路,荆棘丛生,非我野修之辈所能望其顶者,金丹之后,前路已绝,天梯无力,大道无缘……遂于三百年时结哭婴,不成……四百年时受他人蛊惑,炼蛊入心,终成哭婴,此时,已五百岁矣……”
  李绩一路读来,唏嘘不已,这是个叫晏伏的散修,也是晏氏一族的老祖宗,年轻时机缘巧合入了道,凭借出色的天赋潜力一路修行上来,从他的境界提升速度来看,没有门派的支持,也不比李绩这样的所谓精英慢多少。
  但金丹之后,没有门派的支持,没有体系的修练,终于后继不续;天梯不力,指的是拿不到那一丝界外之灵,这在散修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也不知是争不过人?还是就根本没有天梯的资格?
  哭婴,指的便是未依靠界外之灵而成就的元婴,虽然有元婴的基本特征和能力,但是婴不成长,又有何用?婴儿长不大,便会一直啼哭,故修真界戏称其为哭婴!
  连哭婴都成不了,于是只好借助蛊之一道,这回终于成了,不过在随后的岁月里,却饱受心蛊的折磨。
  “炼蛊成婴,灾难之始,彼此感知,避无可避,至此,蛊道图谋初显……又有流亡之地,沆瀣一气,彼此勾连……余自此方知,大谬矣!……数百年修道生涯,何以入此绝境?蛊道,流亡之地,非吾私心苟同者,于是自困晏海城,建晏海楼,修道之法自吾而绝,不再传之族人……吾这里,无丹无器无财,唯心得数篇,若有后来者得之,勿使泄露于晏氏,切记!”
  又是蛊道!
  这晏伏以蛊道成婴,才发现成得蛊婴后,就算真正上了蛊道贼船,元婴蛊修之间,已能互相辨识,换句话说,他已摆脱不了蛊道的控制,从此沦为蛊道的工具。
  这和轩辕外剑的桑老不同,桑老虽也是金丹期炼的蛊,但同样在金丹期剐心去蛊,壮士断腕,然后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得元婴,从这一点上来看,桑老当时的心智决断是在晏伏之上的;但从对蛊道的了解上,却毫无疑问是炼蛊成婴的晏伏了解的更多些。
  晏伏虽决断稍晚,但也是个有毅力的,不愿和蛊道,流亡之地同流合污,于是建了这座晏海楼,把自己封于近百丈地底,同时引导东海晏氏,从此诗书传家,不再沾染修真是非……
  这是一个令人扼腕的修真故事,晏伏的经历,道尽了散修的艰难,入道时的气运眷顾,初期的一帆风顺,到最后的尝遍修行道路上的艰难坎坷,最后心如死灰,自绝于晏海楼底。
  李绩叹息一声,又拿起第二只玉简,这只玉简上记录了晏伏的功法道统,粗略看过,有亮点,但基本上属于修真界的普通货色,也不知晏伏是得自哪个小派的残留道统,想依此成得大道,却是痴人说梦了。
  两名堂堂玉清教修士,拥有师门青空世界最完善的功法系统,却花费近年在这地方挖掘不止,也是个笑话。如果没有他,这两个家伙看到自己辛苦一年的结果,会不会恼羞成怒,迁怒晏氏?
  这只玉简李绩会交给安然处置,很鸡肋的东西,坐拥轩辕和崇黄两种体系的安然恐怕也是把它扔进纳戒深处,然后慢慢遗忘。这就是现实,而这些鸡肋,却是无数渴望入道的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第三只玉简,刻录的内容最多,在李绩看来,也是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整个内容详细的记录了晏伏种得心蛊后的种种,包括修练变化,日常温养,成婴时的帮助,成婴后的变数,尤其重要的是,还有晏修自己创造出的,对付蛊修的办法。
  这是非常难得的心得,只有蛊修才能最深刻的了解蛊修,而不是仅凭臆想。
  ‘总算是有些收获。’李绩把三只玉简收入戒中,开始对整个密室进行勘查,他也不确定,这个密室是否还有其他的机关通道,通往其他的地方。
  强大的神识透视下,李绩最后确定,这个密室就是晏伏的最后容身之地,密室四周石板外,都是泥土岩浆,不具备开凿通道的条件,剩下的问题就很简单,怎么处理这两只玉清土拨鼠?
  ……
  两名玉清修士几乎同时醒来,这是李绩的手段,一句话他可不想说两遍。
  两人朦朦胧胧中,看到密室中有一鬼脸在空中漫无目的的游戈,惊惧之下,急忙退到密室一角,各自取出保命的法器,却是不敢攻击,他们很清楚,这鬼脸的实力恐怕还在他们之上,轻易撩拨不得。
  他们也不甘心就此退出,近一年的努力,现在眼看成功在即,又岂肯轻易退缩?
  “师弟你可曾受伤?”融合修士问道。
  “未曾,师兄你呢?”筑基修士压低声音回道。
  “我也未伤。”
  于是战战兢兢的取出明光石,等密室的景象完全展现在两人眼前时,两人高悬的心才算是放下一半,室内布置简单到极致,一目了然,没发现什么特别可怕的东西,除了那头鬼脸。
  不过鬼脸似无攻击两人的意图,只是在空中绕圈子,难不成这鬼东西只吞噬鬼魂之物,而对人类修士无害?
  室内陈设简单,一榻一案,榻上有付白骨,案上立有一牌位,以及一只玉盒;虽然没有想象中的奇珍异宝满室,但那只玉盒还是让人浮想连翩的,至少,一年的努力不会空手而归了不是?
  
第564章
装神弄鬼
  筑基修士便往前走了几步,看那鬼脸似仍然无动于衷,就要上前打开那玉盒,却被融合修士一把拉住,
  “且住!如此冒失,你要寻死怎地?”
  筑基修士反应过来,其实他也不是真的现在就要马上打开玉盒,他就算再鲁莽,也知道筑基和融合谁的拳头大,这好处嘛,当然只能由拳头大的先看,先拿,他现在的行为,只不过是一种故意表现出的幼稚,原因稍后自明。
  融合修士不满的看了这位师弟一眼,要不是这师弟精通土木机关之道,他怎么可能带他一起来探宝?没的一份宝藏要分成两份来拿,现在又如此冒失,若是玉盒里有蹊跷,拖累到自己岂不冤枉?
  师弟死不死和他没毛的关系,他还正想一人独吞呢,可是他不确定的是,万一真放出一个大麻烦来,自己跟着沾包。
  “放置如此明显的宝盒,十有八九有蹊跷,这般急燥,也不知你学来这些机关术还能用得几次?”
  “师兄说的是,说的是,师弟我有些激动,毛燥了。”筑基修士悻悻道,这位师兄现在的说话可有些带刺,真正是现实的紧,这才帮他破了机关通道,就开始不耐烦,看他碍眼了?
  融合修士也知现在不是争执的时候,连宝毛都未见一根就开始内斗,传出去会让人笑话的。于是小心翼翼的来到条案前,仔细观瞧那座牌位,
  牌位非金非石非木,不知所出,灵机内敛,一看就是块好东西,按捺住内心把它收于囊中的冲动,两人仔细辨认字迹,
  ‘余晏伏自刻于庚子初年,幼时学道,遍访东海……若有后来人来我居处,案上玉盒,馈之以赠,佑我晏氏,苍天为证……若是我晏氏族人,叩首既可,修行艰难,前路莫测,倒不如诗书传家来的久远,淡泊名利,书以致远,才能持久,切记,切记!’
  两名修士互相间对视一眼,心有灵犀,在牌位前齐齐拜倒叩首,呯呯嘭嘭,甚是用力;这是古老传承的老套路,一边是唾手可得的玉盒,一边是嘱咐族人叩首即离开的桥段,选择哪个?不言而喻,当然是要叩首,逝者为尊,你不礼貌周全些,又怎么能够拿到真正的宝贝?这点子套路,两人还是很明白的。
  一人叩了三个头,屁动静也没有,叩头处既未露出暗洞,墙壁处也未有机关滑动之声,
  难道是白叩了?或者这厮根本就不在乎死后虚礼?两人大眼瞪小眼,筑基修士首先道:
  “师兄,难不成我等叩的少了?据说上古之时,要叩九个的呢?”
  融合修士心中暗骂,你哪只眼看到这晏海楼是上古建筑?明明是现代建筑,偏偏要行上古之礼,难不成是消谴他们?
  于是两人又卖力的各自叩了九个,真正是力道十足,幸亏修士骨坚肉厚,要换个凡人这般叩下去,少说也得来个脑震荡。
  头叩完了,还是全无动静,筑基修士有些沉不住气,那融合修士却摆手道:
  “慢来,也许是前辈未曾料到我等有二人共同探寻洞府,我等左右分开叩首,有些偏了,位置不对?这样,在正对牌位位置,我等再叩九个,你先来!”
  筑基修士心中老大不情愿,也没有办法,只好站到正中央,恭恭敬敬的再叩九次,心中矛盾,若有动静最好,可却让师兄平白省了九个头,
  事实让他既失望又心安,还是全无反应,至少,师兄那九个头是躲不开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11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