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730

  “把系泊绳扔给城墙上的人!”看到艇内的绿灯亮起。船上的飞艇员迅速把系泊绳扔到了城墙上。此时的城墙上被俘的北军士兵在伪装成军官的西北军侦察兵的指挥下,接住了系泊绳后,但将其挂入了土制的绞车之中。然后开始使用人力绞动着绞车,而飞艇也调动着自己的发动机给予协助,否则仅仅依告城墙上的那些补俘的北军士兵用绞车显然无法使庞大的“西北号”停稳在包头城的城墙上。
  “看!快!快看!它把东西扔到城墙上!”一些眼尖的人因为距离较近当看到从飞艇上抛到城墙上的绳索的时候,都大声地喊道,如果不是看到城墙的下面站着拿枪的北军,恐怕人们早都冲了过去。
  “他……他们竟然把把天宫拉下来了……快……快看天宫开门了!老天爷保佑!天宫上的神仙要下来。”当看到飞艇在绳索的拖动下距离城墙越来的时候,人们大声地喊叫着。在看到那个他们眼中的“天宫”竟然打开了两个门的时候,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门后竟然有几个人向城墙上放着板子。在几名飞艇员的努力下成功的把两块抓钩跳板放到了城墙上,城墙上的那些被俘的北军士兵用钉子把抓钩跳板钉在墙上,以使其稳定一些,以供人员上下。
  “记住。我们现在代表着西北的脸面。枪弹可以征服军队,但是军姿可以征服民众!听我口令按秩序下艇!”被系泊后的飞艇并不稳定。看着着装整齐的侦察兵们,王伦大声地说道,王伦知道之前的西北号已经给了包头城的百姓们足够的震憾,现在自己所需要完成的是一个完美的进城仪式。看着侦察营的侦察兵们背后背着毛瑟98式步枪,这些步枪是昨天收缴的第四旅的武器,拿着微声冲锋枪进城显然没有肩扛步枪威武,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王伦才会用步枪换下冲锋枪,不过冲锋枪仍然背在侦察兵的背后,以备不时之需。
  “看!天宫上有人下来……我的个娘来,这不会是天兵天将吧!”在看到有人从那两个门上下来之后,人们喊道,待看清楚下来的人都是背着步枪穿着墨绿色的军装的军人的时候,包头的百姓门大惊失色地说着,此时他们开始纷纷猜测起这些军人的来头来,虽然嘴上说的着天兵天将,可也不过是说说罢了。
  “看!是西北军的铁血旗!”当扛着军旗的侦察兵站立在城墙上结队的时候,旗杆上的铁血旗被风吹起,血红色的军旗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白虎标识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的时候,这些的包头的百姓们才注意到之前被他们忽视的一个事实,就是那个“天宫”的尾巴上的铁血旗,两者相衬。包头的百姓们终于知道了来的是什么队伍了。当数百名手持步枪的西北军的士兵们从城墙上下来的时候,原本喧嚣着的街道立即宁了下来,拥挤在路上的包头的民众们不约而同的,自觉得为西北民团让开了道路。
  “快看,这就是西北军!”站在路两侧的包头城内的民众里发出一声惊叹,民众们用震惊的眼光看着这支他们未曾见过的军队。
  “立正,枪上肩。齐步走!”随着王伦的口令声,站在东城门处的近两百余名西北民团的侦察兵步枪上肩,步枪上毛瑟9的刺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森冷的光芒,路两侧观望的人群甚至感觉到自己的眼睛被刺刀折射的阳光耀的睁不开自己的眼睛。
  “嗵、嗵、……”当近两百名西北民团的侦察兵们肩扛着步枪踏着正步向前迈进的时候,旗手举起的军旗就像是一团流曳的火焰。鲜艳的铁血旗首先映入人们的视线,伴随着侦察兵们的脚步声,看着铁血旗上随风飘荡的汉式白虎,包头的民众感觉到其中蕴涵气息,包头的民众看着眼前的部队,甚至于刻意的屏住呼吸,睁大着眼睛去打量着眼前这支迈着他们从未见过的军队。此时的侦察兵们目视着前方。方队整齐而又肃穆。伴着铿锵有力的足音,给人们一种心理上的强烈的压迫感,以至于有一种让人窒息的感觉。
  自从西北民团向世人展示他的存在之后,通过报纸上的西北民团是两面性的,暴虐、血腥、残酷与奉献、服务、牺牲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在西北民团的身上的实现了难得的溶合,但人们对此却没有直观的认识。在包头人的脑海里,西北民团应该是和他们所见过第四旅并没有什么区别,至少在包头人的心目中,西北军应是如此。
  毕竟包头人认为自己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了,见识过多支军队后,在包头人的脑子里军队的模样早已定型了。但是,现在在包头的街道上迈着雄壮的正步、伴随着整齐的步伐声动地而来的西北民团,却完全颠覆了他们对于军队的认知。在包头人的意识中。军队应该是那种穿着布满灰土的黄军装,歪戴着帽子。一脸胡茬子、满面吊儿郎当的神情的,那种由兵痞组成的队伍,至少过去他们见的都是这样的军队。但是听着入耳的铿锵有力的足音,看着眼前这支穿着整齐的军装,迈着同样的步伐,面色中透着那种傲气十足的神情,虽然不过是百多人军队,但是他们那种勇往直前的雄姿,一瞬间彻底征服了包头的民众。
  “真没想到,西北军精神头这么足!”
  “看你这话说的,西北军是什么队伍,那可是岳爷爷那样的队伍!”
  “就是就是……”
  “这辈子老朽还没见过气势这么足的王师!”
  “看到没有,那是什么,是红底白虎旗,想当年咱们汉人就是举着一样的旗子,从咱们包头出击的匈奴!杀的匈奴人哭爹的喊娘的!”一个老学究模样的老者抚着胡子,双眼放光地看着眼前的这支完全出乎人们意料的军队,然后用指着似乎是想迎着风荡起来的西北军的军旗说道,那神态就是用一种教训着愚民的神情。
  “照你这么说,这白虎旗来到咱们包头算是回到老家了!”旁边的一个被眼前的西北民团的精锐步兵的正步走给冲击的有些无法自己抑的年轻人开口问道,今天经历的这一切震憾着年轻人的心灵。
  “那可不是!”老者对于年轻人的话,给予肯定的答复,此时这个留着胡子的老人看着眼前这支迈着同样的脚步,发出整齐划一的铿锵有力的足音的军队,若有所思的想着一些问题。
  “刘知事,我想就冲着这支队伍,这城头上的旗子换的倒也不冤枉!看来你我兄弟二人这次要好好斟酌一番了!”站在县政府前,听着远处如同战鼓一般,敲击着人们心灵的铿锵有力的足音,刘伯让开口对身旁的包头县的知事刘澍说道。作为包头议会的议长的刘伯让这两年几乎都是靠病在家,如果不是今天第四旅的孔令琦派人强请自己,刘伯让恐怕还是会像过去一样在家里练着书法,现在的议会不过是装点门帘的东西罢了,那些手里拿着枪的丘八有几个把议会放在眼里的!
  “呵呵!看看再说,看看再说!”自打共和二年,就一脚踏进了这池子混水里的刘澍几年下来早已有了自己的保身之道,眼前的西北军虽然给刘澍的内心深入带来了不小的冲周和刺激,但是高澍觉得说一切还都为时过早。
  “呵呵!看到没有,那个孔代旅长的吓的,倒是他身旁的那个李参谋,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的。昨天晚上的事里有古怪啊!”看到距离几米外被惊的满面煞白的孔令琦,刘伯让开口说道,对于刘澍的那种保身之道,作朋友的刘伯让当然再了解不过,示意刘澍看看那个孔代旅长。
  “莫说!莫问!等等再说。”搭眼看了一下那个孔代旅长,还有他身边的那个参谋以及周围的护兵,刘澍轻声对自己的老友说道。
  昨天晚上的事里透着古怪,刘澍当然知道,看透不说透才是好朋友,刘澍可不想自招麻烦。然后轻笑着看着眼前的那支已经停下脚步的军队。看着这眼前的这支雄壮的军队,刘澍即便是抱着那种莫说莫问的心态,但是刘澍却不得不承认,这支部队的确给自己不小的冲击,不过刘澍在心里还是决定再等等,等等再说。
  毕竟在这个时代,刘澍早已看清,像自己这种手中没有一兵一卒的县知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当个墙头草,不要轻易表态,反正是拿枪的怎么说怎么做,这点处事之道刘澍早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第202章
鼠疫
  在河套的雪原上,总是零散分布着一些散落的土墙民宅,这些稀落的破旧的民宅大都是从口内迁移过来的荒民的住所,他们并不是那些垦殖公司的雇工,只是在河套的荒地上自己开着一片荒地,种着粮食,古语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虽说没有垦殖公司的保护,这些移民们经常面对着来自官府、恶霸、土匪的侵扰,但是有了这份开出来的地,他们的生活总是没有什么问题,日子过的虽说艰苦,但是至少生活还是没有什么问题。
  “倌子爹,这老窖眼瞅着明年就不能用了,要不今天你和倌子趁着春没啥事,去挖个地窖去,你看中不。”见着当家的从屋里起来了,用破围裙擦了擦手,一个妇女从半地窝子里厨房里走了出来大声地喊着,身上穿着的破旧的花棉袄显示着这户人家过的并不多么宽裕,要不然也不会在这么年关将至的时节,还穿着这么破的衣裳。
  “走倌子,别赖炕了,没啥事,咱爷两去挖地窖去,等过了年,到时活多了,就没这功夫了。”刚一出院的朴家富听到老婆这么说后,知道两个前挖的窖也老了,现在有空挖个窖倒也行,于是便把在床上睡着的儿子弄醒,然后提着铁锹朝院子外头走去。
  “大!这么冷的天,挖啥窖啊!等明天秋了收了红芋再挖也成啊!”提着锹有些不太乐意的倌子看到忙活着的爹,于是一边走着,一边开口说道,对倌子而言忙了一年了,好不容易等到快年了,终于可以歇上两天。可爹还让挖窖不是折腾人吗!
  “去砍些柴火过来,把地烧烧!冬天地硬,下不动锹!”正在用铁锹铲着雪,顺便堆着杂草的朴家富,见到儿子提着锹过了来了,嘴里还抱怨着,于是朴家富便开口说道。
  “穷人的命。就是劳碌命,到了明年秋,那还有时间挖窖,地里的活到时都干不完。”很快用铲子在地上清出了一块一间屋子大小的空地后,朴家富便拿着草叉从屋旁的草堆上叉着干草,然后把干草都铺在空地上。一边干着,朴家富一边说着,对于儿子身上的那股懒劲,朴家富心里都有些担心,自己这么勤厉不过是让家里吃个饱,照儿子那样,那可还得了。
  “哎!”见草堆个差不多了。朴家富叹了一口气。用火镰子划着火,把堆在空地里的草堆点着,同时把几个红芋扔到了火堆边下。
  “啥时候,咱这日子通过得和这火一样红红火火就成了,等开了春咱家再多开两块地,到时候给你们娘两一人换一件新衣裳。”看着拖着柴火走过的儿子身上那身的都见着棉花的破袄,朴家富便开口说道。
  不管是过去从口内,还是现在到了河套。朴家富觉得自己都够勤快的了,可感觉这日子过的还是老样子,朴家富知道恐怕只能更勤快一些,看看能不能把日子过的好一些。
  “来吃个红芋,等会好有劲干活。”看着十来岁的倌子又砍了几棵小树扔到了火里。朴家富用铁锹试了试地后。知道差不多了,于是便把火堆下的土里头烘的差不多的红芋弄出来。扔了几个过去。
  “大,前几天我和亮子去集上说,咱们城里头来了一群西北军,进城税、剿匪捐之类都停了,要是过完年西北军还在咱们这,到时咱把地里的高粱、麦拿到城里头卖,家里明年至少能多挣二十几块钱。比咱多开几块还划算。”
  之前听到爹说要多开两块地,本来就觉得这家里的地不少,活都干不完的倌子心里当然不乐意了,于是便开口说道自己在集上听说的事。
  “好了,这年头那有不爱钱的大帅,还是多开两块地的稳当。把火拨到前边,干活吧!”活了四十多年朴家富自认为自己有啥事没见过,对于倌子说的那种事,在朴家富看来,不过是戏文里唱地罢了,当不成真的。
  “咦?这难不成是獭子洞?倌子拿个长树枝子给我。”干了半天的活,用于存放红芋的地窖也初见雏形了,可是随着一锹挖了空,看着锹下出现的一个土洞,查看了一下洞的大小,朴家富在嘴说道,见着挖着了獭子洞,朴家富心里不禁有些期待,若是这冬天能刨到一窝獭子,家里能做出几锅肉,整个年都吃着荤过去,单就是那些獭子皮都能卖不少钱。
  在河套生活了这么几年,朴家富当然知道獭子浅了獭子在里头过冬时就在受冷,所以獭子打洞一般都是往深了打,洞一般都有几丈深,显然现在不过是才挖着一个洞罢了。
  “倌子,去把黑子拉过来,让它进去把獭子叼出来,那里头指不定住着一窝獭子,等弄出来这窝睡觉的獭子,到时咱们过个吃肉的年,再把皮子弄到集里头卖掉,再买些布,让你娘缝两件新衣裳。”用一拖多长的树枝朝洞下捅去,感觉到树枝的尽头传来的软绵绵的感觉,朴家富面带着惊喜地说道。
  朴家富知道这恐怕是老天爷掉银子给自己家了,要是没猜错,朴家富相信刚才自己捅到的是在窝里睡觉过冬的獭子,獭子过冬一打一窝,要是把这窝獭子挖出来,至少也有个七、八只獭子,到时自家今天这个年,可就好过多了,光是獭子皮至少都能卖个二十多块大洋。
  “知道了!大!”一听到下面可能是窝着一窝獭子,倌子心里别提那个美了,这都几个月不知道荤腥是什么味的了,要是起出窝獭子,那还不美死。这草原上的人都知道,这獭子肉是整个草原上最好吃的肉食。一身肥油的獭子全靠着那身肥油过冬,所以獭子肉和草原上其它的肉不一样,他有一层像猪肉一样的肥膘白肉,和瘦肉红白分明,鲜肥无膻味,比牛羊肉好吃得多。倌子到现在还记得几个月前在柴大叔家里吃的那獭子肉,那才不过是一只獭子。就炖了满满一大盘大肉,这一窝獭子,那得有多少肉啊!
  “黑子、快,快进去,把獭子叼出来,你就天天能吃着肉了!”把半大的黑狗牵到洞口旁的倌子对轻声对黑狗说道。獭子洞的打的深,除了下套子,在冬天里想得獭子,也就只能靠让狗进去叼出来。倌子养的这条黑子是早先从柴大叔那里讨来的猎狗,虽说才只是半大,但是牙口也够利的,叼獭子倒也凑合。
  “大,你看这支獭子多大,都快赶上小猪子了。”过了半袋烟的功夫,当黑子叼着一支黄棕色的獭子的尾巴拖出洞后,看着缩成一团睡着过冬的獭子,倌子开口说道。
  “这獭子还得在洞里再窝上几个月,那身膘顶多才掉一半,要是刚入冬那会,估计这只獭子比现在还要大上不少。用铁锹把它扔到雪里头搓搓,去去蚤。”
  虽没打过猎,可朴家富也听人说过。这獭子身上的蚤咬了人那就不得了,这大冬天的虽然獭子身上的蚤也都睡了,可小心点总是不错。用木棍敲碎了冬眠中的獭子的脑袋后,朴家富对倌子说道。在雪地里去跳蚤都是穷户人家的法子,把棉被、棉袄什么的。扔到雪里晾着。然后不时用棍打着,顶多半天的功夫。里头跳蚤之类的就跑个差不多了,也就不用成天被跳蚤咬,现在去獭子身上的蚤也是如法炮制罢了。
  “大,咱家今年是交好财运了!那十三张獭子皮至少也能卖四十多块钱吧!到时咱们买头牛吧!明年也能多开些地。”看着在锅里头翻滚着透着诱人的香味的獭子肉,倌子一边吞着口水,一边开口说道,之所以提到买牛,主要还是因为多了头牛,那自然的自己的活也就能轻些。
  “中,明个咱们带着皮子去城里头把这些皮子卖掉,这冬天的獭子皮比夏秋天的好,能卖上价,到城里的皮货行里卖能多卖些钱,到时再从牛行里买头小牛就先养着,到时再搁城里头备些年货,咱们家今年也过个好年。”盘算着这些皮子能卖上不少钱,给家里置头牛,明年多开些地,以后也就好过多了,朴家富那里会不愿意,这会的朴家富开始相信这窝獭子就是老天爷送给自己的,一窝十三只獭子里头有一半都大獭子,得了几十斤肉不说,单就是那些皮子要是卖掉都比自己一年的收成还强。
  “孩他娘!明天我和倌子带着皮子到城里看看,把这些皮子卖掉,差不多能卖五十多块钱,估计来回得两天的功夫,你一个人在家小心些,等卖掉皮子,就买些布,到时你也添身新衣裳,锅里剩的肉,你一个人在家里,就自己吃些,别光想着我和倌子,知道不!咱们的苦日子过到头了。”当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朴家富不停的交待着自己的婆娘,此时的朴家富甚至觉得老朴家的好日子来了,当天晚上朴家富甚至于梦到了自己家里也开始请起了佃户,还给倌子娶了一房媳妇。
  “先生,您救救俺大,俺大晌午和俺一起来的时候还好好的,你看现在这,这是咋弄的啊!咳……咳……”在乌拉特前旗的一家医所里头,倌子一边强忍着咳意,一边向正在查看着父亲的老医生求救着,今天晌午到了旗城里头卖掉了皮子,那些皮子卖了六十多块钱,因为天色晚了,所以倌子就和父亲一起在旗城里的住下了,谁知道到了晚上父亲越咳越是厉害,到后来竟然还咳出了大量泡沫血痰,这下可把倌子吓住了,原本还以为父亲不过是受了寒,那里会想到竟然会是这样。于是连忙背起父亲来求医了。
  “咳……咳,倌……别费钱了……咳……回……回家!”此时的躺在那里的朴家富全身已经没有了力气,伴着剧烈的咳嗽声朴家富开口说道,而此时的朴家富的呼吸也显得急促,朴家富甚至于觉得自己好像透不过来气来,一边咳着,一边交待着。
  “这……”仔细检查了一下眼前躺在那里的病人。待看到病的耳后、脖子上的有一些红肿,查看病着病人的老医生,一时之间被惊的不知道说些什么。
  “快!快把你大扛走,恕老朽无能,快!诊金我这就退给你!”
  “其症初起红肿,结核如瘰疬。多发于耳前后,两腿弯及腋下。”老医生想到医书上对那种病症的描写,可不就与眼前的这个病人相对应,于是一反应过来,老医生就连忙开口说道,此时的老医生吓的面色煞白起来,几乎就差用棍把倌子轰出去了。
  “先生。求求你……咳……救救俺大……”被莫名其妙的轰出来的倌子跪在地上哀求着。一边咳嗽着,这时倌子并没有发现自己也有咳出了血痰来,只是苦苦地哀求着医生救自己大一命。
  “哎!给你这包药,老朽无能,救不得你们了,赶紧准备一下后事吧!”正在屋里子到处洒着石灰的老医生,看到跪在外面的年轻人后,随手从柜上拿了几包药,扔过去开口说道。
  那包药只不过是治风寒的药罢了,有用没用,不过是尽个人事而已。
  “谢……咳,先生,大……有……有救了。咳……”拾起地上的药。倌子开口对躺在地上的爹说道,然后就努力背起父亲朝旅店那走去。好到那里把药熬好,给大喝下去,此时的倌子注意自己的呼吸越来越显得困难起来,身体越来越没了什么气力,走出没多远便瘫软的躺倒在了路边,就再也没能站起来。
  王平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被邀请到司马的住处,并且有幸能在司马的书房里和其交谈,至少在西北当被邀请进司马的书房的时候,就意味着将会接触到西北的核心,王平在谈话中非常小心的注意观察着司马,同时推测着司马的目的。在谈话中,王平始终感觉到司马冷静的背后掩盖着一种焦虑,王平相信司马不会因为想和自己聊天,而把自己召到自己的书房里来的,一定有什么大事发生,是什么事情?
  抓住一个机会,王平赶紧发问:“主任,不知道您叫我来有什么事吗?”司马沉默了片刻,一字一句地说:“王院长,河套一带发生大规模鼠疫。”
  “鼠疫?出现多久了?情况严重不严重?现在已经流传到哪里了?”王平听到这个词后,连忙紧张的伸直腰板,开口问道。
  “估计已经发生三个多星期了,驻河套地区的民团已经紧急展开,对病人进行了隔离,但是你知道整个民团驻在绥远的部队,不过只有一个旅一万多人,而在河套的兵力更为有限,所以民团的隔离很脆弱。为了防止引起恐慌,这件事暂时被压了下来,但是现在疫情已经开始扩散开了,所以再也无法隐瞒了。”
  “已经三个多星期了?主任,我们必须马上采取措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听到司马的话,王伦被吓了一跳,难怪这么长时间这么一件大事都没在报纸上看到,原本如此,于是便开口说道。
  “我知道,所以才请你来这,现在这些疫情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的安定。甚至于有一些地方开始出现了针对西北的流言,认为这是天惩,他们说是我们西北的飞艇冒犯了上天,老天才会降鼠疫给大家。现在你们西北医院、医学院必须要先期派出一批医务人员到包头一带的重灾区,协助民团驻当地部队防治此次疫情,记住,此次防疫不仅关系到绥远百万民众的生命。还直接关系到不久后的西北建省的成败!”看着眼前的王平,司马开口说道。
  在今天之前,司马从来没有想到鼠疫这种病情竟然会自然爆发,一直以来,在司马的印象之中,像鼠疫这种传染病应该是由别人投下的细菌武器导致的。那里会有自然爆发这一说。可是现在的河套一带的多个旗、县爆发的鼠疫已经扩散开来,司马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这么背,这边不过是刚刚把北方军第四旅以及其它绥远军队,混着西北民团的一个团整编成西北民团第五旅,才刚刚实现对绥远全境的军事掌控,结果就爆发了鼠疫而波及的速度之快远远超过人们的相像。不过才一个星期而已,就已经有近千人因感染鼠疫死去,更有近万人被隔离,几乎等于绥远一地百分之一的人口被感染、被隔离。
  共和六年,也就是1917年1月28日,农历正月初五,此时的包头。已经没有没有了过去的那般的年味。店铺不再营业,许多门户上都挂着白色的灯笼,如果不是不时走过穿着大衣,戴着口罩的军人,这时的包头城,就像是死城一般。自从年前鼠疫爆发之后,包头城已经死去上百人,还有六百余被感染的病人,被西北民团按照集中诊治的方式。集中到了城外一处临时搭建地帐篷医院里,所有的病人都被民团实行严格的隔离制度。
  在城外的临时修建的飞艇系留场内,庞大的“狼山号”飞艇在系留塔上的民团官兵的帮助下,飞艇便稳定了下来。
  “不知道西北派来的是什么医生,只盼着能尽快把这鼠疫给压下去。这成天烧死人、关活人可也不是办法!”戴着口罩的于德安看着那条比西北号。还要大上一圈的“狼山号”飞艇,自言自语到。于德安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西北军进城后,就会被提拔为外城警察局的局长,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当上局长的第一件事,就是协助西北军隔离感染上鼠疫的居民,同时强行焚烧那些已经死去的病人。如果不是因为西北民团和县政府以及警察局的严令,于德安知道对于向来信奉入土为汉人心中,他们怎么可能会答应焚烧亲人的尸体。
  自从春节前从乌拉特前旗一对父子因鼠疫死大街上之后,鼠疫随着人们的流动传到后套、五原等地,自从年前开始,当包头出现了第一例鼠疫死者后,整个包头变得就像是个战场一样。当确定暴发的是鼠疫之后,依照西北民团的紧急事态条例,包头城的一切就驻包头的一营西北民团接管。
  西北民团和县政府、议会、警察局一起组建了包头防疫总部,从那天起整个包头就像是一个战场一样。在以驻包头的西北民团的主导下的防疫总部为核心,所有预防和控制措施被严格的日复一日地执行着。所有感染区域被全面隔离,几十个隔离小区相互分开,成千的人被隔离在隔离病房内。
  民团士兵一户不漏的天天检查,不放过一个可疑情况。包头的警察和临时征调人员,相当严格的控制了整个地区的人员出入,基本上做到滴水不漏,也正因为见识到西北民团高效的应急反应,才使得包头城得以稳定未发生恐慌。
  尽管无论是民团还是包头地方政府和包头警察都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但是包头地区的局势却越来越糟,没有一点好转的迹象。死亡人数从每天数人,到二十人,然后稳定了几天,又突然升高,超过二十人。民团所有的帐篷全部被用来收留这些密切接触者。这些可疑患者每天早晚试体温,出现鼠疫症状者立即诊断,确诊者转到临时医院。
  尽管精心护理,确诊的鼠疫病人的病死率依旧是100%,而且不断有医护人员被传染。各个疫区的居民们从最初的期望,到渐渐的失望甚至绝望。对西北民团的信任和崇拜也开始动摇了,甚至开始出现风言风语。随着病情的恶化驻包头地区的西北民团和驻绥远各地西北民团,除了严格的按照既定的办法一丝不苟的督促落实,不容许有任何一点放松和疏忽。
  此时的气温是零下34度,这时,从飞艇上下来三个瘦弱的年轻人,虽然穿着并不算单薄,但是一下飞艇还是被冻得哆哆嗦嗦。迎接他们的人不禁都被这两个人吸引住了,觉得十分有趣。走在前面的人右手拿着一架古怪的东西,好像是一种外国出的什么玩意,左肩背个装得满满腾腾的西式书包。后面那位吃力地拖着两个箱子,里面不知装着什么东西,磕磕碰碰地发出清脆的响声。
  “您好,你是刘县长吗?我们带是西北医院派来的医生,飞艇上装的有我们带来的特效药,还请你们帮忙搬一下。”提着显微镜的方子南,看到那个站在最前排的穿着便服的老者,心道这个可能就是包头县的县长刘澍,于是便开口说道。
  “啊!在下刘澍,三位辛苦了,来人把三位先生的行李接过来。”看着眼前的这三个年轻人,刘澍心里原本的那点儿希望一下荡然无存起来,这西北怎么派来这么年轻的医生,哎!但是面上刘澍却是毕恭毕敬的模样。
  “行李我自己来就行了,这里面都是玻璃。你们去飞艇上帮忙把药给推下来。那些药可都是特效药。”见一旁的一个警察要拉自己行李,方子南连忙开口说道,这个箱子里放的可都是做试验用的烧杯、培养基之类的玻璃器皿,这里可不是西北,碎了随时可以补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