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730

  “长官好!”几十个堡子里年轻的后生看到小张长官后,于是连忙站起身来冲着小张长官喊道。
  这些年轻的后生这些日子早上都是跟着小张长官一起进行晨练,以期望到时能得到小张长官的青睐。
  “大家好好地练,等到回头民团扩编时。只要我还在这里,到时我一定会推荐你们进民团,到时咱们就是战友了。”看着这些堡子里的年轻人,张台三笑着说道,这些人平日里和自己一起训练,无非就是希望自己能带他们进民团,张台三知道和自己相比。他们看中的也许是每个月十二块钱的津贴。毕竟在这个穷乡僻壤,十二块钱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好像在这里买房媳妇也就是这个价。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在张台三的带领下,跟在张台三身后的那些堡子里的后生们跟着张台三一起喊着跑步时口令,口令每天就像是鸡鸣一样提醒着堡子里的人们,是时候起床了。
  “他妈的,又他娘的扰了老子的好梦,这群他妈的穷光蛋,现在他娘的神气什么。当真以为那个穷当兵的在那教他们识字,就他娘的神气起来了可是!”听着外头传来的响亮的口令声,睡意正浓的林郁青骂骂咧咧的从床上坐起来,外面的口令声对林郁青而言就像是挑衅声一般,一听到那口令声林郁青就想到那些个穷当兵的刚来到堡子里时。是怎么收拾自己的。
  “嗯!”想到当初自己的遭遇。林郁青甚至现在仍然能感觉到自己胸口仍在隐隐作痛,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那些穷当兵的用枪托对着自己的胸口,就是一托,挨了那一下之后的林郁青,当初可是足足在床上躺了两个星期。
  “滚!他娘的个俗物!”就在这时感觉到被窝里的抖动,掀开被一看,看着被窝里瑟瑟发抖的丫环,林郁青骂道,此时的林郁青不禁后悔昨天自己怎么把这个丑丫头搂上了床,他娘的可真够霉气的。
  “嘿!少爷,您老昨天床上定是大展了虎威,刚才我看你房里的翠儿走路都是扶着墙走的,您老什么时候有空指点一下拿山才是。”一进房门见到已经穿戴整齐的少爷,林拿山弯着腰面带着巴结的神色,两眼一副淫态的模样向少讨着好。
  “废什么话,你不是早都想要那翠了吗!今个晚上就让你小子如愿,怎么样少爷我对你不错吧!娘的!他娘的还在那里吵吵。”听着林拿山这般讨好的话语,林郁青只感觉自己好像真的是大展虎威一般,昨天自己真的有那么厉害吗?这个问题林郁青当然不需要考虑,心情不错的林郁青便开口许到,但是这时传进来的口令声让林郁青皱着眉头低声骂道。
  “少爷,您还气着那事哪,现在他们的大队人马走了,就只留下一个人,要不回头咱们把这笔账讨回来,您看如何?”看着少爷皱着眉并在那骂着,扣着外面的口令声,林拿山就知道少爷肯定是想起了当初那些禁烟的西北军刚来时和他们之间发生的冲突,于是便开口说道。
  “这样……不好吧!要是招惹了那个姓张的,只怕不等县上的宪兵队来了,到时恐怕老头子这关我都过不了吧!听说老头过些天就要到张家口去开什么会,等老头子走了再说吧!”听着林拿山的话,林郁青犹豫了一会开口说道,虽说心里头仍然有些怒意,但是林郁青还是知道有些事只能想想罢了,毕竟通过这些日子的接触,林郁青可是知道这西北军和城里驻着的老毅军有些不同。
  林郁青知道,对于那些老毅军而言只要有钱,自己就是他们的祖宗,他们的爷爷。可是现在在这里却是西北军,想来林郁青都有种想骂人的冲动,这城里头驻的是毅军。再加上一个连的西北军,可是这村子里头,一个村子住着一个西北军的兵,娘的,根本就是在这里看着老子,成天里别提他娘多憋屈了。
  “少爷,若是老爷走了,那太奶奶身边的那个水灵灵的红丫头。少爷你不就有机会了嘛,到时!嘿嘿!少爷,您这回可有福气了!”听说老爷要到张家口,林拿山满面淫笑地开口说道,那红丫头平日仗着太太宠爱,根本就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等到老爷走了。没了老爷。那少爷还不是想怎样就怎么,到时看那小妮子,还敢在咱山爷爷面前摆谱。
  在林堡子庄外头的晒场,是堡子里百多户人家用来晾晒粮食的晒场,而自从张台三和战友们一起来到林堡子后,这里便成了他们的训练场,而现在则是张台三每天训练庄子里的几十个年轻的后生的训练场。每天在晒场周围都挤着一些小孩在旁边围观,还有那些小孩有样学样的学着大人们走路的样子,小孩子之间的打架也是学着大人们用木棍对刺。嘴中喊“杀”的那般做派。
  “小张长官,你们西北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像真得外头人们说的那样,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家家户户都住在楼里头。天天都能吃到肉。要是真那样。那你们可不就跟神仙过的差不多。”在训练的间隙,穿着一身能见着絮子的破黑袄的林子峰坐在晒场边木料上。双眼有些憧憬地问道坐在石磙上擦拭着步枪的张台三,自打从听说道西北,林子峰就忍不住想象着自己能够生活在西北,而不是林堡子这种穷乡僻壤。
  “呵呵!你不是看过那些照片吗?西北就是照片里的那样的,随处可见的高楼,街道上干净的你在地上打着滚都沾不着灰,到处都是工厂,老百姓在西北安居乐业的,只要你愿意干活,就根本不需要为吃喝发愁。反正全中国,最好的地方就是西北,等以后你到了西北,就知道了。”听着林子峰的话,张台三面带着笑色地说道,对于眼前的这个林子峰对西北的向往,张台三可以理解,当初的自己和他们不也是一样吗?都是奔着到西北过好日子才去的。
  “小张长官,要是你们西北真的像神仙住的地方一样,那为什么你们还要去当兵呢?在家里过那样的好日子多好。”听着眼前的小张长官的话,一边眼巴巴看着小张长官手里的步枪的林子财开口问道,虽然知道在西北当兵饷给的多,但是林子财还是弄不明白像小张长官他们这样的人,为什么愿意当兵吃饷。
  “知道吗?我刚到西北时,总团长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我们不愿意打仗,但是我们拿起武器,就是为了保卫我们的生活,我们的饭碗,还有咱们都是一家人,我们过了好日子。没有理由让你们再过差日子不是,若是没有我们手里的枪,你以为姜大烟会这么顺当的辞职,他郭云深会同意我们西北军进驻热河禁烟,等着瞧吧!昨天我到县里,听说你们热河议会已经通电全国,要求和察哈尔、绥远合并成一个省,等回头咱们三个特别区合成一个省了,你们的日子肯定过的现在强。”
  一边回答着他们的问题,张台三一边拿着枪仔细检查了一遍,虽然在这里并没有人来检查张台三的武器,但是张台三还是按照在部队里一样仔细的检查保养着自己的武器,毕竟武器就是士兵的生命。
  “大哥,咱们不能再他娘的这样忍气吞声了,他娘的宪兵队又他娘的关了我营的四个兵,不就是他娘摸条狗开开荤腥嘛,至于他娘的闯进营里拿人吗!娘的老子上去说项,他们竟然连老子的仗都不买,老四我可是他娘的陆军部正授的上校,他们宪兵队的队长,顶上天也不过就是一个自封上尉。娘的几个小破兵竟然不卖我的面子。”
  此时满面怒气的张鹏飞一闯进屋子,就看到躺在榻正在侍女的伺候下正吸着大烟的张殿如,于是便开口嚷道,今天受了一肚子气。
  “好了!好了!老四,你不是不知道,咱们现在势不如人,这么生受着也是没有办法,不忍气吞声还能怎么的,你指着咱们这三千多炮都打不准的兵,为咱们讨场子、找面子可是,那里是他们西北的对手,别忘记第五师还有上个月包头李际春的前车之鉴,咱们现在先悠着点,等以后再说吧!”听着老四的话,张殿如放下手中的烟枪,伸个懒腰坐起来,示意老四做上榻来,半眯着眼睛看着老四说道。
  “大哥!他娘的也忒气了!您可是陆军部里任命的昭乌达盟镇守使,老四我也是陆军部正授的上校,竟然连西北的那帮子民团都收拾不动,自从他娘的西北军的这个劳什么子宪兵队来了赤峰城。就他娘的没过一天的好日子,惹急了老子,他娘的我非把这赤峰城里头宪兵队给他娘的清了!像当年挑蒙匪脑袋一样,把他们的脑袋挑在赤峰城墙边上。”想到今个那个进营进而拿人的宪兵队的中士,张鹏飞脑子里就有一种想要杀人的冲动,如果不是因为有所顾及,今天那些宪兵进营里拿人的时候,张鹏飞恐怕都会让手枪队把那几个宪兵留下来。
  “好了!老四,这话可不能乱说,老统领把咱们丢给了西北,不也是没法子嘛!这口气咱们先忍着,这西北也是秋后的蚂蚱,长不了。他们可是把日本人得罪了透死,要不然当初日本人也不会联系我们和田中玉一起对西北下手。现在咱们先忍着!要不了多长时间,不用咱们动手,都有人动手,我这个镇守使怎么来的,不还是中央想给他们西北添堵才给的。你以为西北之前不知道我们的要和田中玉一起联手对付他们吗?他们是在那里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们在想什么,老四,还用我明说吗?咱们现在要的是什么,就是要示弱,要让他们西北军别把咱们当成心腹大患,进而吃掉咱们,为了咱们毅军右翼,这份罪咱们得生受着,知道不!”对老四的脾气,张殿如再了解不过,现在听到老四这份气头上的话,张殿如开口劝解到。
  在张殿如看来,现在的西北之所以没动自己,实际上就是在等着自己给他们一个理由。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张殿如才会在西北军的宪兵队一开进赤峰城,就全力配合他们,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西北军在自己身上挑出来借口,甚至于连中央任命自己为这个昭乌达盟镇守使后,自己仍然像是现在这样的窝在署里,连门都不出,目的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示弱,以此保全这份家底,张殿如知道,自己想有出头之日,现在就必须得忍着、让着,否则激怒了西北军,到时一切可全都完了不得。
第208章
技术
  钢铁即是国家,在这个时代钢铁就是国力的象征,任何一个工业国的第一形象就是其国家的钢铁产量,在这个时代钢铁的重要性,甚至于超过后世微电子产业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钢铁生产能力,就没有国家的未来,国力的强盛兴衰全部系于钢铁产量之上。
  自从西北建立以来,西北的工厂所需要的钢铁大都是通过从后世进口的方式,以此来解决工业区内的工厂生产所需,得益于此,尽管在这个欧美禁止钢铁制品出口的特殊的战争时期,西北的工业生产并未因此受到影响。得益于后世的中国拥有的世界上最庞大的钢铁产量,以及几年的经济危机之中,钢铁价格不断下降,使得西北完全可以以低廉到难以想像的价格,购买足够的钢材。
  但是尽管如此,像钢材这种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仅依靠对外采购并不是长久之计。更何况每个月采购的大量的工业生产以及工业区建设所需钢材,已经严重浪费了司马手中所掌握的RMB,尽管在这个时代司马掌控的西北公司,拥有着整个中国最庞大的金、银以及外汇储备,同时还收藏着大量的珍贵的古董,但是这些金银、外汇古董等可不是好用于套现的物品。而且在后世那个国家暴力机关监管严密的社会之中,司马如果想不引人注意的前提下大规模套现,显然不太现实。
  虽说最近一年之中,司马大都是通过使用购买翡翠、玉石,然后在后世以赌石的方式合法地套得了大量的现金,但是相比于工业区扩建而言。这些现金仅不过是只能满足基本需求罢了。而目前工业区每个月都需要从后世购买价值千万以上的各种钢材,对于在后现金量本就不宽裕的司马而言,这无疑就是一种浪费,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建立钢铁厂,则成为了整个工业区的重中之重。
  正因为西北钢铁联合企业是整个工业区内的核心重点项目,才使得这里自然受到重点照顾,除了在后世购买的大量的施工设备之外。现在整个钢铁工业区内有超过四万名工人,每天三班倒的在拼命的为钢铁厂以及一百多个附属工厂,而挥汗如雨般的拼命干活,以争取早日建成西北的第一个专业分类工业区。
  “穆,知道吗?未来这里就是亚洲的鲁尔区!现在一号100立方炼铁炉已经开炉投产,二号200立方炼铁炉基础已经成型,三号500立方炼铁炉的地基已经开始构建。再加上计划中的四号高炉。到今年年底。西北钢铁的钢铁产量,将超过的日本水平,按照现在的这种可能称之为奇迹的建设速度,三年内我们建成年产两百万吨钢铁的钢铁联合企业,如此庞大钢铁联合企业,恐怕将会成为全亚洲、不也许是全世界最庞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之一!”
  看着眼前正在建设中的200立方炼铁炉的,梅尔森·凯尔面带着难以掩饰的傲色开口说道,此时的梅尔森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初初来西北时那种窘境和无奈的神情。
  作为一个德裔的美国移民。自从上个世纪移民美国之后,梅尔森就把美国当成了自己的家,从二十三岁开始涉足钢铁工业的那天起,三十三年中,梅尔森设计并亲自监管建立了二十多座大中型炼铁高炉以及炼钢平炉。同时还主持设计多家钢材企业。在芝加哥梅尔森曾经享有无数的荣誉。
  但是作为一个德国人,作为芝加哥名人的梅尔森。同样在芝加哥的德意志联谊会之中出任要职,这个职务给梅尔森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是随着一战的爆发,那些控制着美国舆论的犹太人、英国移民的后裔,在他们的宣传和鼓动下,美国国内产生了排德的情绪。
  尽管最初即是大学教授,又是知名工程师的梅尔森并没有受到冲击,而随着美国警察以涉及间谍的罪名,把德意志联谊会的主席关进监狱之后,在联谊会出任要职的梅尔森开始受到冲击,甚至于就是在课堂上,很多学生都喊着“德国佬滚出去!”的口号,以驱逐梅尔森这个德国人。
  最后迫于压力,芝加哥大学只得暂时对梅尔森进行了停课处理,就在这时精神上倍受打击之后的梅尔森,接到了来自东方的邀请,请邀请其出任西北钢铁公司总监一职,面对着这份邀请,梅尔森几乎连想都没想就收拾包裹带着家人来到了中国,到了西北,从到西北的第一天起,如邀请信上说许诺的一样,梅尔森就此出任了建设中的西北钢铁公司的总监。
  “梅尔森,相信不久之后,西北将会授予您一级友谊勋章,以此感谢您为西北的工业发展作出的贡献,另外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您,钢铁设计院将会在不久之后,正式改名为梅尔森·凯尔设计局,而您将会成为设计局第一任局长,不知道您是否有愿意担任这项职务。”
  看着眼前一片繁忙的之中的钢铁企业的建筑工地,穆藕初开口说道,对于司马做出给予眼前的这个梅尔森这般荣誉的决定,穆藕初并不觉得意外,毕竟现在已经投产了三十多家钢铁企业都有倾注着眼前的这个年近六十的老头的心血,在承担着繁重的设计和施工监管工作之外,眼前的这个老头每天还要为公司的设计人员上课。
  可以说眼前的这个老头对西北的付出,远大于西北给予他的回报,穆藕初知道眼前的这个老头为什么为如此的执着,他是想向通过自己的努力,向那些人证明什么。
  “非常感谢贵公司对我的信任。请向司马先生转告我的谢意,我很荣幸可以受到如此的礼遇,也将很荣幸的出任这一职务。”听到穆藕初的话后,尤其是听到那个梅尔森·凯尔设计局的名字后。梅尔森几乎有种窒息的感觉,梅尔森从来没有想象过自己可以得到这样的荣誉,梅尔森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对于自己能够得到这般荣誉,梅尔森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几乎是等了一分钟,梅尔森才有些不知所措地开口说道。
  “呵呵!一定!现在西北工业的发展如够如此的顺利,真的是多亏了您和像安培尔那些受你邀请而来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我想更多的时候应该是我们感谢您才是。”听到梅尔森并不客套并带着得色的回答。穆藕初开口说道,曾经在美国生活学习过八年的穆藕初对这些外国人那种永远不知道谦逊为何物的性格再了解不过了,再则穆藕初知道眼前的这个老头,无论从任何方面来说,都应该享有这些荣誉。
  现在西北的钢铁工业实际上,就是依靠梅尔森铺开的,从去年十月起。在梅尔森地举荐下先后有近百名美国钢铁企业的技术人员来到西北。再加上后来通过相互推荐的方式,到现在已经有数百名德裔美国专家和超过一千名美国技术人员,在西北的各个重点企业中工作,虽然其中大多数都是在美国受到排挤的德裔技术人员。尽管这些技术人员中很多并不像梅尔森、史道姆那般出色,但是随着这几百名德裔美国专家和德裔美国技术人员的到来,使得西北的工业生产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虽然之前西北就已经是全中国规模最大的工业实体,但是一直以来各个厂矿企业劳动纪律松弛,制度不健全,劳动力管理混乱。针对这种状况。这些从美国来的专家、技术人员提出需要立即进行制度上的整顿和改进。而在企业管理方面,这些美国专家发挥的作用最为显著。
  虽然司马在西北初建时就引入了不少后世的管理章程,但是一直以来中国的工业管理,大体上还处于手工业水平,如在工厂的机械设备、电力系统以及其它设备地检修和运行主要是靠老师傅的经验和言传身教。没有一套统一地、科学的操作方法。所以一直以来安全事故频发。几乎是西北工业区内的各个工厂通病。
  而聘请到的美国专家到工业区后。这些美国专家不仅在计划检修、改革管理体制、改进设备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更重要的是为企业编制了一套运行规程,要求工人按规程操作,这就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德裔美国专家在生产技术领域为中国各行各业改进工艺、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增加产量所作出的贡献更是举不胜举。专家们的作用还在于培养出大批西北的管理和技术人才。这些专家和技术人员通过讲授技术课、现场指导工作、协助翻译讲解文献资料等各种方式,向工厂主管、技术人员、工人传授知识和经验。
  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专家和技术人员80%左右都是德裔,但是他们却是德裔美国人,他们所说的语言是英语而不是德语,在中国想找到两、三千德语翻译也许并不容易,但是如果想到几千名英语翻译,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毕竟现在英国可是世界第一强国,在中国自幼在教会学校接受英语教育的中国人没有十几万也有几万,所以这些德裔专家以及技术人员的到来,并没有什么语言差异,西北也不需要担心外语翻译人员。
  “穆,你们中国人绝对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族群,只可惜你们的聪明才智大多数时候,都没有得到发挥,像二号高炉中有很多设备,即便是在美国如果没有专用大型设备,也不可能生产出来,但是你们中国的工人竟然用那么简单的办法就生产出来,还有你设计的那种一边安装设备,一边施工盖厂房的施工方式把工厂的建设工期缩短了几倍。实际上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更多的时候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听到穆藕初的话后。一头灰白色头发的梅尔森开口说道。
  二号高炉和已经投产的一号高炉不同,一号高炉除了一些附属简单设备之外,其主要设备大都是通过异常点从后世购买。在生产附属设备时西北并没有碰到任何问题。但是规模更大的二号高炉所需要的超过六千吨各位设备,全部是由西北公司下属的300多家工厂,按照图纸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受限于设备的问题,很多大型设备,几乎都是那些普通工人用土办法解决,最终生产出来的。
  像二号高炉装料设备中关键的大料钟和大料斗。料钟自重18吨。直径4.2米,高2米。在制造过程中,须经铸钢、回火、金加工、硬质合金堆焊、再金加工、平衡试验、密压试验等多道工序。铸钢件体大硬度高,一般机床无法加工,只好把工件放入地坑,用自制牛头车床加工。
  整个重型机械厂日夜不停连续干了20多天,才抢在春节前完工。而100吨容量的铁水罐车,高4.5米、长7米,自重60多吨,则也是重型机械厂自制土镗床,以镗代车,经过一个多月苦战,现在已经接近完工。还有像是高炉风口大套等等很多高炉大型所需设备,大都是用种种土办法被制造了出来。
  正因为如此,梅尔森等从美国来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对于这一点可谓是佩服至极点,更让梅尔森等人大开眼界的,恐怕就是穆藕初设计的那种类似于后世俄布战时工厂的建厂方式了,先内而外的建设方式。直接压实地基安装机器设备,同时施工建厂房,电力电缆、行车的安装也是同时进行,如此一来整个工期被缩至最短,像就像西北轧钢厂。厂房还没建成时。第一块中厚板就被生产了出来,这种施工方式远远超出梅尔森等人的想象。
  “呵呵!一般。一般!还是你们指挥得当的结果!”对于梅尔森的夸奖,穆藕初着谦虚地说道,这时穆藕初当然不会解释道,自己“想到”这种施工方式,实际上是从公司的图书馆的厂房施工建设的书本上看到的。
  “嘟……嘟”看着眼前被吊起的重达100多吨的商船上层建筑整体,当悬掉在空中的体积庞大的商船上层建筑整体,在距离地面数米的空中微微的晃动的时候,在下面观看的江南造船厂的中外技术人员和厂经理都不禁吸口冷气,而此时而作为这条商船的设计师王平轩,此时的心里更是扯成了一小团。
  “一定要一次定位安装成功!”当重达数百吨的商船上层建筑整体,开始在站在脚架上的工人的口哨声,开始缓缓降至船台,在船台内是已经完全合拢的商船,只要商船上层建筑整体定位成功,就基本上意味着这条商船基本完工,王平轩不顾得擦拭额头上的汗珠,紧张地看着吊挂在空中的商船上层建筑整体。
  王平轩知道现在吊运这节上层建筑整体,是整条商船中重量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一节独立段,只要这节商船上层建筑整体顺利吊运焊接完成,这条属于中华远洋船运公司定购的1800吨的商船就可以下水,而且将会创造全世界造船业的一个奇迹,船台周期将缩短至15天!
  这条带有试验性质的载重吨不过两千吨的商船,如果按其吨位而言,对于江南制造局而言,是其制造的吨位普通的小型远洋商船,但是就其运用的技术而言,这条商船却是江南制造局最近几个月之中各种技术革新的总成,从比例投样,到分段建造,甚至于就是连普通的钢坡口加工,都是采用刚刚安装的西北公司发明的碳弧气刨技术以及刨边机加工坡口的工艺,等等诸如此类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这条商船的建造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嘟……!嘟!嘟!”随着手持红旗的老工人的哨声,船台周围的几十名工人不停地用绳索牵动着商船上层建筑整体。以调整它的位置,以让其能够准确地降至定位销内。
  “老天保佑,一定得顺顺利利。”身为造船厂厂长的刘冠南看着被厂里的大吊机吊起,悬吊的空中正在缓缓放入船台中的商船上层建筑整体。在心里不停的祈祷着。
  刘冠南不时的用眼睛的余光看着一边同样紧张无比的王平轩,尽管心里仍然有些担心,但是仍然不时的冲着围观的技术人员们笑着,以表示自己的支持之意,在外人看来此时的刘冠南好像底气十足,可是只有刘冠南自己知道,现在的自己是在这里硬撑着。作为造船厂的厂长,本就是技术人员海军出身的刘冠南知道。如果这一次试验得以成功的话,江南造船厂的造船速度至少提高十倍,尤其是船台利用率足可以从过去的一条船一年,下降到二十天左右。
  自从数月前王子轩从西北学回了电焊以及分段制造法,就开始尝试将其应用于造船之中,但是分段制造法在西北一直都是用来建造大型锅炉罢了,因此直到王子轩亲自监工主持采用电焊以及分段制造法。制造了多条吨位在300吨左右的内河船舶。虽说在分段制造时碰到了一些问题,但是在西北派来的几十名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最终都取得了成功。分段制造法就是将船体划分成各类分段,以分段为独立单位在平台上制造,然后将分段吊上船台装配合拢成船体。
  相比于过去的船台装配,其对船台的利用率提高了十数倍,因此提高了船舶的制造速度。正是因为看到采用电焊法和分段制造法,王子轩等人仅只用了十天便制造了一条360吨的内河货船,身为厂长的刘冠南知道如果这一技术顺利应用在大型商船建造中的话。到时船厂所获利润将会远超出想象。
  因为一战的关系,现在英国人、法国人都在满世界的购买商船,甚至于就是连武汉的技术一般的私人船厂,都接到了来自英法两国的船舶订单。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在由南北商界合办的中华远洋运输公司向江南制造局发出了两条吨位为1800吨载重吨为2000吨的柴油动力小型远洋商船之后。
  刘冠南就立即同意由王子轩等人采用电焊技术以及分段制造法。制造这两条小型商船。这型小型商船的工艺流程被王子轩以及西北的技术人员一起,划分为低部分段、舷侧分段、艏艉分段、船台合拢四条流程线。每条流程线分别设立部件成型、平面分段、小立体组装、立体分段工位,实施了定工位、定场地、定人员、定设备、定质量标准的五定措施。以最大程度的保证这条商船的能够顺利制造。
  而且这条商船还是第一次引入了船舶上层建筑整体吊装工艺,也就是当船体在船台上建造的同时,将上层建筑作为总段在专用平台上进行装焊和预舾装后,整体吊运到船上安装的新方法,采用该项新工艺可扩大平行作业面,改善施工条件,提高舱室预舾装率,缩短建船周期。
  “嘟……嘟!嘟!嘟!”当商船上层建筑整体被吊放至距离船体还有不足10厘米的时候,拿着红旗的老工人,连吹起了哨子,同时挥着红旗示意周围的工人调整位置,此时成功与否在此一举了。
  “咔!”数秒后当一声金属相击的声响响起的时候,王子轩发现自己又腿好像没有了一丝力气,根本无法移动自己的脚步,此时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王子轩的额头上滑下,如果不是身旁杜兴眼神手快,一把扶着王子轩,恐怕王子轩会摔倒在地上。
  “工程师,偏差只有三到五毫米!”几名技术人员在船舶上层建筑整体一吊装完成后,就连忙拿起量尺到处检查起来,就在王子轩额头上的汗水几乎要流尽的时候,一个技术人员欢天喜地的大声喊道!
  “放炮!放炮!快!”听到技术员喊出的话后,心都提到嗓子眼里的刘冠南大声的对一旁提着鞭炮的工人喊道,此时刘冠南知道今天的江南造船厂,第一次在造船技术上领先了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刘冠南相信恐怕明日的中国各地的报纸都会在头版头条报道这样一个月制造一条两千吨钢船的工业奇迹。
  “恭喜你!王工程师,相信不信之后,在你们的努力下,中国制造的商船就会航行在世界上的第一个大洋之中!”见王子轩已经恢复了不少,杜兴开口对他说道,这句话完全发自杜兴的肺腑,作为西北派来向上海造船界传授电焊技术的总工,杜兴在这几个月之中和江南、求新等多家船厂的技术人员多有接触。但是杜兴当然知道王子轩为了今天的一切,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
  “多亏了你们,没有你们帮忙,我想这条船最多也就是和之前的那几条一样,是半电焊船了,那里会像现在你这样,全部采用电焊,速度快了一倍都不止!真的是太谢谢你们了!”见杜兴这么说,王子轩连忙开口道谢到,王子轩知道这条船虽说是江南制造局造的,但是其中大部分焊接都是在杜兴和西北的那些技工的亲自指导下完成的,没有他们一切那里会有现在这么顺利。
  “现在他们已经差不多掌握了电焊技术了,我们差不多是时候回家了!”在鞭炮声之中,看着和自己一起来的十几名焊接师傅带着船厂里的工人,开始忙火起来,刺目的电焊火花闪耀起的时候,杜兴在心里默默地想到,离开西北已有几个月了,哪怕就是在西北面临着战争的时候,因为没有接到公司的通知,杜兴只能在上海完成公司交给的任务。而现在,随着几家船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已经熟练的掌握了电焊技术,杜兴知道再过些日子自己这些人就能回家了。
  “幸好,这些上海的船厂里有公司的三成的股份,要不然真不知道公司费尽这么多周折是为了什么!”看着另一边满面笑容的任由记者们拍照的刘冠南,杜兴知道那位刘厂长此时恐怕正是得意之时,看着那位刘厂长和几位的船界东家们的此时的笑逐颜开的样子,杜兴在心里自语到。
第209章
一个政党的诞生(上)
  人们说,在西北你所看到的,所接触到的更多是商业,是工厂、是工业品、是工人、是生活,西北好像是人世间的最后一块乐土一般,西北远离政治,西北没有政治,当然也就没有斗争,人们更多的时候是在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着,奋斗着,其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自己过上好的生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