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730

  虽说现在整个中亚计划全部都依靠那些突厥斯坦的各族,司马却并没有什么好感,尤其是听到突厥斯坦这个名字,更是有些反感,如果不是因为并没有中亚的概念,司马也是打心眼里不愿意说这个名字,当司马说着的时候还细心的留意着蔡锷的神情。
  “哦!说来听听,除了先入为主之外,你怎么样让俄国人相信这一切。”说实话,对于西北目前多种多样的甚至于都有些不可告人的战斗方式并不算了解。作为一个纯粹的军人,更多的时候蔡锷是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战场之上,这也许是蔡锷和司马之间最大的不同,更多的时候司马只在意结果,而不会在意过程。更何况按照后世的军事理论,战争的方式并不局限于短兵相接的充满血与火的战场之上,更多的时候,没有硝烟的战场往往能决定整个战役甚至于战争的胜负。
  “武器!土耳其在这场欧战之中是德国的盟友,因而接收了大批的88式步枪,这些武器大都经过改膛以使用尖弹,并对弹仓进行了改造,以改用五发桥夹供弹,因此弹匣下的开口也用一块铁片封起。经过改膛的88式,在枪匣上都烙印了一个大大的字,这就是德国援助土耳其的武器特征。而我们提供自由军团的武器,都是用西北生产的武器,从内地各省换来前清和欧战之前从德国进口的88式步枪,进行维修保养改造的,和德国人援助给土耳其的88式步枪没有任何区别,而且是这些老旧的武器,远比重新制造的武器更有说服力,甚至于就是像弹药包之类的携具,都压着德军或土军的标示,这些简单的证据,会坚定俄国人调查。为了让俄国人相信这一切,在去年的时候,自由军团甚至还联系了土耳其人,取得了一些资助。只要俄国的暗探愿意到新疆、阿富汗、伊朗去调查,他们就会发现,自由军团的一切都是土耳其人和德国人策划的,目的就是为了迫沙俄把欧洲的军队调回突厥斯坦以镇压叛乱。”
  司马甚至是有些得色的向蔡锷解释道。这个栽赃之策可是司马的得意之作,为了达成这个目的,甚至利用调查部那几个并不怎么样的白人“特工”,在伊朗、阿富汗两地用土耳其资助的部分资金和调查部提供的卢布假币,购买大量的物资。
  并且用两地的马队,运入深山之中交给自由军团。只要俄国人的暗探愿意调查,他们就会如愿的在伊朗和阿富汗查到,早在去年8月底德国间谍就开始在两地用卢布购买了大量的物资,而这些物资的去向自然不用多加解释。
  “当然对于现在开局良好的自由军团,西北基本上不需要过多的插手,调查部会从中操作一切,西北只需要提供必备的资金、武器上的支持,就已经足够。正如松坡您说的那样,对于西北而言,国内才是最重要的,至少未来几年内,西北的一切重心都是围绕着这一个核心。”为了让蔡锷安心司马特意开口说道,在中亚和国内之间选择,何重何轻司马当然知道,舍本逐末的事情司马当然不会去做。
  “如果没错的话,利用自由军团角逐突厥斯坦,实际上你从始至终都没有打算依靠其占据突厥斯坦的心思,如果没猜错,这支自由军团,应该只是一个投机的筹码罢了。如果自由军团成功的话,自然可以把突厥斯坦并入中国,即便是自由军团失败了,对于西北而言,所损失的只是武器和资金,而得到的却是时间,我说的对吗?自由军团只是你全部计划的一个环节而已,你的计划是什么?全中国吗?作为西北民团总指挥,我想这个时候司马你应该对我透一下你的底了。”
  看着眼前的司马,蔡锷突然之间意识到自己之前把司马的那种冒险想的太过于简单,虽然之前司马嘴上说的是利用自由军团伺机而动,意图吞并突厥斯坦,但是方才的那句话,让肯定了一个事实,自由军团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牺牲品,如果是为了吞并突厥斯坦,司马绝对不可能会让一个马匪头子主持这一切,在西北有很多人比那个叫林瑛的马匪头子,更适合此事。
  蔡锷似乎是明白了司马的想法,如果自由军团得已成功,吞并突厥斯坦势在必行,而自然作为这一切的主导者,司马这个百年来中国开疆拓土第一人,自然会在民间享有至高的荣誉,成为整个中国的英雄,而这恐怕才是司马想要的。
  但是似乎是有一些地方不太合理,一个位于西北的军阀为得到这些荣誉,花费如此大的代价显然有些不太合乎情理。在什么位置之上才会因此得到最多的好处呢?显然除了京城入主中央的那个位置之外,没有别的,恐怕只有在那个位置上,才能够将这些荣誉所带来的好处全部发挥出来。
  当这一切全部都理顺之后,蔡锷猜到了为什么司马之前会那么说,原因再简单不过,突厥斯坦的自由军团无论是成功或是失败,对于司马和西北而言,只是利大利小的区别,即便是自由军团失败了,也为西北赢得了时间。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西北所处的位置,如果西北想要入主中央,就必须要解决后顾之忧。而这个后顾之忧就是俄国人,只要自由军团存在一天,俄国人就不可能放开手脚对西北下手,这就给了司马还有西北足够的时间,做他想做的事情。
  “啊!……松坡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听到松坡的话后,司马这才知道什么是古人不可小窥,尤其是这些在历史上享有赫赫声名的名人。他们的赫声之名就是因为他们的过人之处,从自己的一句话里把自己的计划猜了个通透。在沉默不语了接近一分钟之后,司马开口说道。
  那接近一分钟的犹豫,司马甚至于感觉向一个世纪一样漫长,最终司马还是作出了一个决定,选择真正的信任眼前的蔡锷。一直以来虽然司马视其为朋友,但是如果说道信任,说实话司马连自己都不相信,会可能相信别人吗?
  这个计划实际上是从去年年底,在决定干涉中亚民族起义之后,经过民团的参谋的多次修改之后制定的,甚至于为了让这个计划能够尽可能的完美,司马甚至于还把计划拿给后世的一些军队中的参谋和国际关系专家研究,当然所用的理由只不过是一个命题架空罢了。
  这多亏了有钱人的“怪癖”这个名词,司马所做的一切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在后世军队参谋和国际关系专家的利用史料进行多次完善之后,最终完成那份在西北只有司马自己知道的,仅目录就有数百页的之多的绝密计划。整个计划的严密、细致程度,甚至于可以和历史上著名的史蒂芬计划相比,但是和史蒂芬计划相比,其应变计划反而更多。
  西北地处口外,此处即便是一马平川之地,平均海拔都在数百米至千米左右,而西北所处之地,与其说是一片开阔之地,到不如说是被群山环绕之地,在西北的东、西、北四个方向都有高山连绵起伏。在位于西北偏北十余公里的地方,绵延起伏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座海拔一千余米的山头,山上覆盖着凌乱的冰雪已经开始消融,由花岗岩构成的石山上薄薄的覆土层上稀落的长满了野草和低矮的灌木,偶然间有几株枫树、桦树、野核桃树之类的分布的这座荒山之上。
  在山脚下经山脉之间有一条并不算宽的碎石构成的简易公路,这条灰黄色碎石公路并不怎么显眼,一直向深山之中绵延。这条被路间凌乱散布着的杂草掩盖的公路,如果不注意的话,至少很难注意这是一条人为修建的简易公路,而与柏油路相连的路口在杂乱无章的杂草的掩饰下,使得经达的路人常常会以为,这不过是一条简单的进山小道罢了。
  “布谷鸟,有麻雀入内,注意核对是不是家雀。”当一辆黑色的轿车从柏油路拐进了这条并不显眼的小路时,对面山体半腰处,一堆杂乱无章的草丛之中,一双眼睛透过掩蔽良好的暗堡看着那辆进入的汽车。看到有汽车驶入之后,在暗堡里的人,便拿起身边的电话机摇动电话手柄之后说道。
  “收到。”在这条简易公路的第二个向进山的拐角处的山体暗堡内,一个穿着黑色军装的士官接到电话后开口回答道,同时抽开厚厚的阻碍体,在杂乱的草从之后出现了一个书本大小的躲孔。
  “西A丰丰料料,通知三号检查站,是授权车,请对其进行核查。”透过单筒望远镜看到远处缓行的汽车,仔细的核对着车牌,在进行核对之后确认这个车牌和车是授权车,于是这名身穿着制服的士官开口对电话机旁的士兵说道,而在这名观察士官的身旁,赫然摆放着一门75毫米野战炮,炮口正对着公路,再加上工事内的几架机枪,显然这是一个修建在山体之中防御工事。
  “这是什么地方?在西北的地图上,并没有标注民团在这里有营地或者说其它建筑之类的。”当轿车再一次拐个弯之后,顺着崎岖不平的山路前行时,蔡锷看到不远处的路边,站着一个身着军装的民团士兵手举着一个停车牌,示意汽车停车,于是便开口问道司马。
  “松坡,等一会你就知道了。之前我们已经过了两道检查站,接下来还有几道检查站。”看到前面出现的监检的士兵,听着蔡锷的话,司马开口说道。这时候还不是掀开一切谜团的时候,距离那里还有几公里。
  “你好,长官,请您出示证件,下车接受检查。”见汽车停下之后,头戴着白盔的宪兵看着车窗放下后,车内坐的那个模样熟悉的人后,于是便强忍着激动敬了个军礼开口说道。
  “松坡一会儿你就知道了这里是什么地方了。”在宪兵核对着证件的时候,看着蔡锷在那打量着周围的时候,司马开口对蔡锷说道,这种荒山野岭冒出一个检查站,每个人都会好奇。不过司马知道,虽然这里只有这么几名宪兵,但是此时的两则的山上却潜藏着数十名官兵,此时指不定就有十余支枪指着自己和蔡锷。
  “松坡,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当汽车驶进隧道之后,司马开口问道坐在身边的蔡锷,车外不时地驶出装碎石的卡车,这个基地虽然早已开工,但是至今不过才修成一条辅助隧道而已,在整个西北知道这个基地存在的人并不多,除了参与修建这里的工兵和守卫这里的军队之外,几乎无人得知。
  “应该是一个秘密的要塞吧!”看着车外的隧道,蔡锷开口说道,不过蔡锷显然有些弄不清楚为什么会在这里修建要塞,而司马带自己来这做什么。
  “呵呵!要塞?也许吧!我们到了。”当汽车驶进一条辅隧之后,司马看着几十米外站着几个人,于是便开口说道。对于蔡锷的回答,司马并不觉得的意外,这里也许算得上是一个要塞。但是事实上呢?这里更多的时候是一个秘密的军事基地,不过现在这个基地仍然还没有完工,要完工,恐怕至少要到几年之后才有可能。
第228章
51区
  “您好,总团长。您好,总指挥。”身着黑色的基地中校军装的张风阳走过来敬礼迎到,作为基地的指挥官,最近一直以在指挥基地的修建,之前接到总团长来了之后,才会匆忙从主隧道的施工现场赶过来。
  “风阳。你们辛苦了,我带总指挥参观一下,有什么事情,等两个小时以后再谈。”司马和蔡锷二人回礼之后,司马开口对张风阳说道。眼前的张风阳过去是司马的侍从官,他是那种沉默寡言没有任何好奇心,永远只知道命令的那种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决定修建这个基地之后,司马便将其任命为基地指挥官,没有比他更适合呆在这里的。
  “知道吗?我更愿意称这里为51区!”和蔡锷一起在空旷的隧道里走着,周围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宽为三米半、高为四米的圆拱形通道,灰白色的水泥色显得这里阴冷许多,司马看着不时打量着周围的蔡锷于是便开口说道。
  说话的时候,司马露出了似笑非笑的神情。51区这个大名,后世绝大多数人都曾听说过这个名字,而在这里,这个基地的名字同样被司马起为51区。原因很简单,司马所能想到的最神秘的基地,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基地,所以就直接使用的拿来主义。
  “51区?”听到这个要塞的名称,蔡锷对于这个名字并不感觉有什么奇怪,在蔡锷看来只不过是一个要塞的代号而已,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我们现在是在地下120米的地方,但是在我们的头顶却有超过800米花岗岩构成的山体给这里提供着保护,即使是……没什么,反正这里很安全。”在通过第一处检查站之后,司马开口对蔡锷说道。原本司马是想说即使是原子弹打在山上,呆在这里都是再安全不过,不过想来蔡锷也不知道什么是原子弹,于是便止住了口。
  “松坡,你在这里稍等一下,等一会你就会看到51区的真面貌。”在拐了五个弯之后,当看到那边几名宪兵把守着的通道时,司马开口对蔡锷说道,然后走到距离防爆门大约有十米左右一个房间。
  “不知道这么做对还是错?”司马打开这扇只有自己才可以打开的钢制房门之后,然后房门在司马进入后,自动关闭,在这个灯光有些昏暗的小房间里,司马自语到。
  司马打量着这个自己设计保密室,在墙角几个并不显眼的地方有一些小孔,通着墙后的毒气瓶,只要输入的密码有错,毒气瓶的保险栓就会被炸断,然后呆在这个房内的人就会被毒死。同时打开墙上入墙保险柜,当保险柜打开之后,里面赫然是一个指纹密码锁,在输入密码之后,便手掌放在了上面,完成了扫描之后,司马随手关上了保险柜,然后走出了房间,关上了厚达五厘米的多层钢门。
  “咔、咔……”这时隧道内传出钢质的防爆门被升起的声音,这扇重量超过八十吨的钢制防爆门,只不过是进入51区的第一道门而已。蔡锷跟在司马的身旁,走进去之后,看着防爆门再次被落下,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亮白光的隧道,这时蔡锷开始发现这里和外面的不同,白色墙壁发着白色的灯亮的异形灯,经历了如此多的关卡之后,蔡锷开始对司马口中的这个51区充满了好奇心。在走了数十米之后,蔡锷的眼前十余米外又出现一扇硕大的钢质保险门封住的隧道,此时这里的一切已经完全超出了要塞的概念,蔡锷开始意识到这里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要塞,这里一定隐藏着什么秘密,否则也不至于如此。
  “松坡,你站在这里不要动,千万不能朝前去,知道吗?我可不想失去我最好的军事主官,这里有一些机关。”在距离那扇保险门外十米的地方,司马开口对蔡锷说道,司马之所以如此提醒,是因为那十米根本就是一个死地,当然是在没有解除警戒之前,那十米的地方分布着几十个红外线警报器,只有一有人进入,在隧道顶以及左右两面的机枪就会打过去,每发子弹之间的距离只有二十厘米,而随后致命的毒气就会布满整个隧道。
  如同上次一样,司马再次走进隧道一侧的一个小房内,同样的一间保密室,同样只能站一个人。经历着和上次一样的步骤之后,司马便解除了隧道的安保,当然这个解除是暂时的。司马在机械式密码保险门上输了正确的密码之后,用力的拧动转盘,以解除门后的钢制门栓,然后用力推开了厚达50厘米、重达四十吨的保险门。
  “没错,这是电梯,接下来,我们才算到达51区,或者说是51区的一个组成部分。”看到蔡锷有些疑惑司马开口解释道,进了电梯之后,司马开口对蔡锷解释道。
  “说实话,我很期待,这个51区里面到底是什么?值得你如此的大费周章,这里应该不是一般的秘密吧!”在电梯里的蔡锷开口对司马说道。
  现在蔡锷的好奇心越来越重起来,毕竟任何人都有好奇心,尤其是在看到司马费此周章的保护这个秘密的时候。
  “呵呵!如果说我说这里的秘密可以改变历史,松坡,你觉得有可能吗?”听到蔡锷说的话后,司马笑着说道,不论蔡锷相信与否,在司马看来任何人得到里面的一切,都可以改变历史,尤其是这里的一切被国家掌握之后。
  “咔哗哗……”当电梯停下之后,司马推开钢栏的电梯门,终于到了,司马看着眼前的亮着灯的地下堡垒,一时间心里充斥着各种有感慨,这是司马第三次来到这里。
  “我带你去看那份计划,一份不亚于史蒂芬计划的计划。”走在被节能灯照亮的通道内,司马开口对蔡锷说道,在来到这里的时候,司马就已经想好了,除了那份计划之外,这里的一切都不能向蔡锷展示,毕竟里面有很多东西太过惊人了。
  实际上这里与其说是一个基地,到不如说是一个图书馆或资料库,他的核心是由数台服务器组成的电子文本图书馆。那里存放着海量的资料、图书,为了建立这个电子文本图书馆,司马为此花费数千万的资金,而这座电子资料库只不过是整个基地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按照司马设想,未来这个基地的意义就相当于后世传说中的那个51区一样,是一个拥有着划时代的科技技术秘密基地,未来将有数千名甚至于更多的技术人员在这里工作,研究学习那些划时代的技术,以在必要的时候投入使用。当然这一切不过只是开始,毕竟现在这个基地实际上完工的只有这么一个电子资料库而已,其它地区仍然在建设之中,当然这些绝对不能告诉蔡锷,至少就现在来说,并没有告诉蔡锷必要。
  “就是这份计划,经过数百名国内外的参谋军官和各行专家完善修改的计划,你可以看一下简纲,第一至二十三页,这两边的文件柜之中放着的就是计划原本。”在走进一间房内之后,司马便开口对蔡锷说道,然后指着房内两侧摆放的密密麻麻的文件柜。
  之所以这个计划内容会如此之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计划,其中还涉及到国内各派势力的官员性格分析,当然是后世人们的推测,还包括有工业等各方面的计划,仅仅针对各方势力的各种作战计划就多数几十份,再加上种种应变计划,连司马都觉得头大。更多的时候司马还是愿意参考简纲这个骨架。
  太过于详细的计划,有时候往往会适得其反,就像历史上的史蒂芬计划一样,虽然史蒂芬计划详细到连列车时刻表之类地都列入了整个计划,但是结果反而把德国人的手脚给束缚了起来。所以这一份计划,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个参考,毕竟现在西北就像只蝴蝶一般,每一个动作都会掀起一场风暴,现在的未来,甚至于连司马都无法预料。
  这个时空就像是一个分支一样,过去司马曾经试图在后世寻找西北的踪迹,但是让司马失望的是在自己的那个时空,根本找不到任何西北的踪迹,后来司马甚至于还特意询问过一些专家,那些专家们也是云里雾里的,所说的一切都让司马迷惑不解,什么时空悖论、时空分支之类的术语。不过和那些专家聊天之中,让司马知道了原来还有时空分支这个词,所以更多的时候司马是把这个时空当成一个与后世社会的平行时空。
  即便是司马甚至于不明白什么平行时空的情况下,不过这里的一切,对后世的社会没有任何改变,至少这一点是一个很无奈的现实,正因为如此,司马才没有办法预料到,当西北这只蝴蝶出现之后的一切,所以只能依靠推测,后世的那些专家学者们的推测,也仅只能如此。
  而这份计划,与其说是计划,到不如说是建立在史料上的一个架空推测罢了。至少在后世的那些参谋军官和学者的眼中是如此,在他们的眼中他们所进行的这个详尽至极的架空推测,仅仅不过是一个有钱的怪癖罢了,如此而已。正因为如此,司马显然不能太过依靠这份计划。
  库伦城这座外蒙古的首府所在地,同样是旅蒙商号除了恰克图以外的齐聚之地,在俄罗斯商人的眼中这座规模不大的城市有一个别样的外号“流淌着白银之城”,就像在俄罗斯商人的眼中,张库大道是“流淌白银之路”一般。
  “十五年了!有十五年没来这库伦城了!”看着眼前三层楼高的库伦城的城门楼子,从汽车上下来的高传祥自言自语到,十五年来高传祥从来没想到自己还会再回到这座漠北的老城。
  “老爷,当年您也是在这座城里做过生意?”听着老爷的话,看着老爷的这副神情。麻子显然有些迷惑,老爷以前来过这地方?没听人说过啊!
  “当年老爷我是天胜号的把式,靠赶牛车吃饭,当年我在天胜号除了运皮货,就是帮一些行商运没奈何,这些事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看着眼前这座熟悉的库伦城门,还有城门内外的那些个蒙古喇嘛,高传祥开口说道,过去的影子一幕幕的出现在了眼前。
  “没奈何?老爷,你运送那几千两甚至上万两的大银锭?”听着老爷的话,麻子一腾神,显然没料到老爷当年赶车运过大银锭。
  “没奈何”那东西,更多的时候,像麻子这些人都只是听说过而已。
  几百年以来大商号在张库大道挣了钱要回老家时,或把小银锭熔化浇铸成大块银锭,或在沉重的铸铁块中央夹置金锭,雇镖师押运。这样,路上有了意外也不怕,土匪终究是抢了就跑的行当,笨重的东西短时间搬不了多远,只好望锭兴叹。
  据说发明这种方法的是常万达的后人,他们把银子铸成千斤重的银锭进行运送,给土匪出了一个砸不烂、砍不动、搬不走的难题,所以把这种银锭叫做“没奈何”。这方法虽说笨了些,但也是一种没办法的办法,从中也可以看出这条流淌着白银的商道上的风险。
  蒙古草原海拔一千四五百米,出了张家口大镜门北有一路之上有千里戈壁和沙漠,戈壁滩上是无尽的砾石,沙漠中是漫漫的黄沙,虽有牧草也是仅几厘米高的“寸草”或几丛骆驼刺。戈壁中心的沙漠地带干脆就没有植物,苍惊四野渺无人烟,惟见寒星冷月,风霜雨雪。
  “年年走口外,月月儿不回来,回来不回来,捎呀哈!酥豆儿来……”一曲撕心裂肺的二人台长调回荡四野,那回的心情岂止一个“苦”字了得!
  “叮当、叮当!”就在这时一队骆队从远处走过来,而在骆队打头的就是骑着马的镖局的把式,高传祥看到骆队上插的镖旗,脸色立即一紧,正要转身离开进城,只见一匹马纵马拦住了去路。
  “呀!这不是高领房吗?怎么,安爷这一走,你这怎么又回这库伦城了,难不成真当爷们不在是不是,瞧瞧这十多年不见,绸缎袄子倒是穿上了。”骑在马上的李老憨身着羊皮大袄,背后背着系着红绸子的大刀,腰间别着两支手枪,显得好不威风,看着眼前的穿着绸缎袄子的高传祥开口说道。
  “憨爷,高老儿这有礼了,这次高老儿本也没打算来这库伦城,这次来实是有事前来,只要事一办成,高老儿立马打道回府,安爷虽说不在了,但是高老儿还记得当日之诺,这次违诺实是有要事前来,还记憨爷行个方便。”见躲不过去了,高传祥便鞠了个躬,双手抱拳低三下四的商量到。
  “老爷,他算个球,当得起你这样,你他娘的给我滚下来。”一旁的麻子看到老爷在那低三下四的模样,连忙站出来大声地喊道,见对方身上又是刀又是枪的,语气不善的样子于是便朝怀里摸去。
  “叭!”待麻子刚把枪抽出来,只听到一声响鞭声,李老憨一鞭便抽中麻子的右手,刚摸着枪的麻子吃痛叫一声,枪便掉在了地上。
  “娘的。奶毛还没退净,就他娘的舞刀弄枪的,这枪倒是不错,憨爷我给你收了,全当买个教训,大家说话,小孩别插嘴。”在张库大道上跑了这么多年的镖,麻子那点动作那能快过李老憨,看着捂着手的年轻人,李老憨开口说道,同时跳下马拾起了地上的手枪,打量了一下,枪倒是支不错的好枪,于是便收了起来。
  “麻子,退到一边去,既然憨爷喜欢这枪,那憨爷就留下了,只望憨爷今天能行个方便,高老儿保证,只要事情一办完立即回去。”看着一旁捂着手的麻子,高传祥开口抱拳说道。这会高传祥开始后悔起来,为啥自己非要在城门外下车,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都怪当年自己惹下的事端,否则也不会如此,当年自己许下的不再重踏库伦城诺言,没想到,现在倒好,高传祥没想到事情都过了这么多年,竟然还有人记得这茬。
  “高领房咱们在口外闯生活,第一条就是个信字,当年你把商队领进去大沙谷,那么大的商队,只有一半人货走了出来,可护镖的镖师却没几个出来的,当年如果不是几家商号做的联保,估计你的脑袋早给安爷切了,当年你对安爷怎么许下的,这点记性高领房应该不会忘记吧!要是让高领房进了这库伦城,还不显得我们三合镖局没人。”
  看着眼前低三下四的高传祥,李老憨开口说道。当年死在大沙谷里的镖师,绝大都是三合店的镖师,李老憨有十几个师兄弟都折在那里,对这一点李老憨十多年来都还是耿耿于怀,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眼前的高传祥带他们进去的,结果商队出来了,可是镖队却大都留在大沙谷,这里头若是没什么猫腻,就算打死李老憨都不会相信。
  “憨爷,当年的事商会早就查清了,当时碰到了沙暴,镖队和商队走散了,这事都过了十多年了,我想咱们没必要再扯这些了,这次高老儿我来这库伦城实是有要事要办,还望憨爷行个方便,他日高老儿必要重谢。”看着眼前的李老憨并没有让开的意思,高传祥便开口说道,心里却暗自叫起了急,生怕别把少爷的事情给担搁了,到时高传祥可就百罪难赎了。
  “怎么,憨爷连西北商行的人,都要拦下吗?”就在这时,一个并不大的声音从李老憨的马后响了起来,穿着洋服的李南山边走边说道。
  “啊!李经理!您这是?西北商行的人,那能哪!就是碰着熟人聊天儿而已,对就是聊天。”听到身后的声音,扭头看过去,一看是西北商行的李经理,李老憨那里还有之前的傲色,连忙抱拳行礼说道,李老憨根本没料到那个高传祥什么时候攀上了西北商行这个高枝。
  “高经理,您来了!南山在商行等了您半天,听到您在城门外下了车,就过来看看。您老在这没碰到什么麻烦吧!”走到高传祥面前,李南山恭敬地说道,作为高传祥请进公司的老人,对眼前这个已经辞职的老人,李南山还是恭敬非常,更何况任何人都知道眼前的这个高传祥和大老板之间的关系远胜过任何人。
  “李经理说笑了,现在那里还有什么高经理,就是一个老头子罢了,没得事,就是和故友聊聊天而已,憨爷。”见李南山恭敬的样子,再看到一旁李老憨连大气都不敢出的样子,不用想高传祥都知道是为什么,现在的西北,并不是过去的那个公司,远不是这些商号所能相比的,李老憨之所以用如此,实际上就是顾虑到李南山背后的西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